![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22-2023學年高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3E/wKhkFmZXwNeAXXb1AAKvLGEsnGo291.jpg)
![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22-2023學年高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3E/wKhkFmZXwNeAXXb1AAKvLGEsnGo2912.jpg)
![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22-2023學年高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3E/wKhkFmZXwNeAXXb1AAKvLGEsnGo2913.jpg)
![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22-2023學年高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3E/wKhkFmZXwNeAXXb1AAKvLGEsnGo2914.jpg)
![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22-2023學年高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7/3E/wKhkFmZXwNeAXXb1AAKvLGEsnGo29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繪畫與現(xiàn)實是兩個世界,需要溝通。繪畫需要在平面上找到與“現(xiàn)實”相應的構圖秩序,
使之入畫。單單再現(xiàn)眼睛所見的“現(xiàn)實”,難以造就繪畫。
觀察16世紀畫家文伯仁《秋山游覽圖》中的林蔭道和霍貝瑪?shù)摹读质a道》,或許能夠感
受中西繪畫的大分歧。這兩幅畫都目光正對縱深的林蔭道,不同的是,霍貝瑪置身路上,平
視前方,而文伯仁避開平視相接,從空中俯瞰。在中國古代畫家看來,17世紀荷蘭畫家霍
貝瑪《林蔭道》的角度不入畫,因為中國古代繪畫沒有消失點透視這一布局秩序,《林蔭道》
這樣的構圖只能產(chǎn)生于西方焦點透視繪畫的體系當中。
(明代文伯仁《秋山游覽圖》)(荷蘭霍貝瑪《林蔭道》)
眾所周知,中國畫久已落得個不講科學的名聲,科學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焦點透視
畫。焦點透視法改變了繪畫,繪畫卻不一定非要焦點透視不可,中國山水畫放棄焦點透視,
同樣能夠表現(xiàn)空間感。舍棄消失點的同時,中國繪畫也發(fā)展出自己的透視法,有利于調(diào)和空
間透視與時間移動,也有利于調(diào)和歷時性與共時性。歐洲的焦點透視與中國的非焦點透視各
有長短,要言之,焦點透視長于表現(xiàn)縱深的景深,拙于延續(xù)橫向的時間流動。相反,中國式
非焦點透視長于延續(xù)時間,不利于營造景深?;蛟S可以這么說,焦點透視是一種傾向空間性
的透視,中國式的非焦點透視是一種傾向時間性的透視,更精確地說,是一種時間與空間統(tǒng)
一的透視法。
(摘編自韋羲《照夜白》)
材料二:
現(xiàn)代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在他的《西方之衰落》里面曾經(jīng)闡明每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他
的基本象征物,具體地表象它的基本精神。在埃及是“路”,在希臘是“立體”,在近代歐
洲文化是“無盡的空間”。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臘的雕像,近代歐洲的最大油畫家倫勃
朗的風景,是我們領悟這三種文化的最深的靈魂之媒介。
我們?nèi)粲眠@個觀點來考察中國藝術,尤其是畫與詩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再拿來同別種
文化作比較,是一極有趣味的事。
西方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初期油出家梵埃格的畫極注重寫實,精細地描寫人體和屋字內(nèi)的
空間,用科學及數(shù)學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遵視法的知識被發(fā)揮出來,而用之于繪畫。中國十
八世紀雍正、乾隆時,西家鄒一桂對于西洋透視畫法表示驚異而持不同情的態(tài)度,他認為西
洋的透視的寫實的畫法“筆法全無,雖工亦匠”,與真正的繪畫藝術沒有關系,所以“不入
畫品”。而能夠入畫品的畫,即能“成畫”的畫,應是不采取西洋透視法的立場,而采沈括
所說的“以大觀小之法”。
早在宋代,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里就曾譏評大畫家李成采用透視立場“仰畫飛檐”,
而主張“以大觀小之法”。沈括認為畫家畫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個固定的地點,
仰首看山:而是用心靈的眼,籠罩全景,從全體來看部分,“以大觀小”。把全部景界組織
成一幅氣韻生動、有節(jié)奏有和諧的藝術畫面,不是機械的照相。畫家的眼睛不是從固定角度
集中于一個透視的焦點,而是流動著飄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陰陽開固、高下
起伏的節(jié)奏。杜甫有兩句詩表現(xiàn)出了這空、時意識:“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碧諟Y明
也有詩云:“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不是像那代表
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立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xiàn)埃及空間感的慕中的直線甬道,也不是那
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中國人
的宇宙感。
蘇東坡論唐代畫家兼詩人王維說:“味摩詁之詩,詩中有畫。觀厚詁之畫,畫中有詩?!?/p>
王維的畫我們現(xiàn)在不容易看到(傳世的有兩三幅)。我們可以從詩中看他畫境,卻發(fā)現(xiàn)他里
面的空間表現(xiàn)與后來中國山水畫的特點一致。
王維的《輛川》詩有一絕句云:“北詫湖水北,雜樹映未欄,逶遠南川水,明滅青林端?!?/p>
在西洋畫上有畫大樹參天者,則樹外人家及遠山流水必在地平線上縮短縮小,合乎連視法。
而此處南川水卻明滅于青林之端,不向下而向上,不向遠而向近,和青林來欄構成一片平面。
中國山水畫家取此同樣的看法寫之于畫面,使西人詫中國畫家不識透視法。然而這種看法是
中國詩中的通例,如:―o我們在中國詩中看到了飲吸無窮時空于自我、網(wǎng)羅山川大地于
門戶的態(tài)度。
中國詩人多愛從窗戶庭階,詞人尤愛從簾、屏、欄干、鏡以吐納世界景物。老子曰:“不
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中國這種移遠就近、由近知遠的空間意識,已經(jīng)成為我
們宇宙觀的特色。
(摘編自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繪畫與現(xiàn)實是兩個世界,繪畫是在平面上找到構圖秩序,單單再現(xiàn)眼睛所見的“現(xiàn)實”,
難以造就繪畫。
B.霍貝瑪和文伯仁畫中的林蔭道,體現(xiàn)了中西方繪畫的一大分歧,即是否采用消失點透視的
布局秩序繪畫。
C.中國山水畫放棄了焦點透視法,但是同樣能夠表現(xiàn)出空間感,并且比西方所表現(xiàn)出的空間
感更加的深入。
D.斯賓格勒認為每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其基本象征物,通過這些象征物,我們可以領悟其文
化的精神內(nèi)涵。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古代繪畫是沒有消失點透視這一布局秩序的,因此中國古典山水畫中也不存在運用
透視法的畫作。
B.中國宋代的沈括和清代的鄒一桂都認為,透視立場的寫實畫法只是一種技巧,算不上是真
正的繪畫藝術。
C.陶淵明的“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體現(xiàn)出的是一種空間意識,也是中國人“俯仰自
得”的宇宙感。
D.我們可從王維詩推測他的畫境:不向下而向上,不向遠而向近,卻具有移遠就近、由近知
遠的空間意識。
3.下列詩句中不適合做材料二橫線處例證的一項是()
A.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B.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C.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
D.初月微明漏白煙,碧松梢外掛青天。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5.“以大觀小之法”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山水畫家的繪畫觀,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看待宇宙與生命的
哲學觀。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曾畫有《乾坤一草亭圖》:廣袤無垠的天地和一座小草亭和
諧處于同一空間之中。請結合“以大觀小之法”談談你對“乾坤”與“草亭”關系的理解。
(答案』1.C2.A3.C
4.①對比論證。將西方繪畫中的焦點透視法與中國古典繪畫中的“以大觀小之法”對比,突
出中國山水畫的特點;②引用論證。引用清代鄒一桂和宋代沈括的觀點,批評焦點透視法,
分析“以大觀小”的藝術主張,引用杜甫和陶淵明的詩句,證明中國詩與繪畫所表現(xiàn)的空間
意識都是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世間萬象。
5.①繪畫觀:乾坤即天地,是大,草亭是小,“以大觀小”就是把全部景界組織成一幅氣韻
生動、有節(jié)奏有和諧的藝術畫面,畫家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陰陽開闔、高下起伏的節(jié)奏;
③哲學觀:中國人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以有限的生命觀望無限的宇宙,身在
草亭卻心懷天下。
K解析》
【1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并且比西方所表現(xiàn)出的空間感更加的深入”曲解文意,結合“歐洲的焦點透視與中國的
非焦點透視各有長短,要言之,焦點透視長于表現(xiàn)縱深的景深,拙于延續(xù)橫向的時間流動。
相反,中國式非焦點透視長于延續(xù)時間,不利于營造景深”可知,文中并未提到“中國山水
畫……比西方所表現(xiàn)出的空間感更加的深入”。
【2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因此中國古典山水畫中也不存在運用透視法的畫作”曲解文意,結合“中國山水畫放棄
焦點透視,同樣能夠表現(xiàn)空間感。舍棄消失點的同時,中國繪畫也發(fā)展出自己的透視法,有
利于調(diào)和空間透視與時間移動,也有利于調(diào)和歷時性與共時性”可知,中國古典山水畫也發(fā)
展出了自己的透視法。
【3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探討的是中國藝術,尤其是畫與詩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是用心靈的眼,籠罩全景,
從全體來看部分,“以大觀小”。把全部景界組織成一幅氣韻生動、有節(jié)奏有和諧的藝術畫
面,不是機械的照相。
C.“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實寫院外之景。清光門外,有一溪渠水繚繞著院子,
從墻頭望出去,可以看到遠山的點點秋色。不符合中國藝術的空間意識。
【4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結合“西方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初期油出家梵埃格的畫極注重寫實,精細地描寫人體和屋字內(nèi)
的空間,用科學及數(shù)學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遵視法的知識被發(fā)揮出來,而用之于繪畫。中國
十八世紀雍正、乾隆時,西家鄒一桂對于西洋透視畫法表示驚異而持不同情的態(tài)度……”可
知,材料二使用了對比論證。將西方繪畫中的焦點透視法與中國古典繪畫中的“以大觀小之
法”對比,突出中國山水畫的特點;
結合“中國十八世紀雍正、乾隆時,西家鄒一桂對于西洋透視畫法表示驚異而持不同情的態(tài)
度,他認為西洋的透視的寫實的畫法'筆法全無,雖工亦匠',與真正的繪畫藝術沒有關系,
所以‘不入畫品'。而能夠入畫品的畫,即能'成畫’的畫,應是不采取西洋透視法的立場,
而采沈括所說的'以大觀小之法'”可知,材料二使用了引用論證。引用清代鄒一桂和宋代
沈括的觀點,批評焦點透視法,分析“以大觀小”的藝術主張,引用杜甫和陶淵明的詩句,
證明中國詩與繪畫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都是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世間萬象。
【5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從繪畫觀看,由“沈括認為畫家畫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個固定的地點,仰首看
山:而是用心靈的眼,籠罩全景,從全體來看部分,‘以大觀小'。把全部景界組織成一幅
氣韻生動、有節(jié)奏有和諧的藝術畫面,不是機械的照相。畫家的眼睛不是從固定角度集中于
一個透視的焦點,而是流動著飄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陰陽開固、高下起伏的
節(jié)奏”可得出:乾坤即天地,是大,草亭是小,“以大觀小”就是把全部景界組織成一幅氣
韻生動、有節(jié)奏有和諧的藝術畫面,畫家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陰陽開闔、高下起伏的節(jié)奏;
從哲學觀看,由“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
不是像那代表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立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xiàn)埃及空間感的慕中的直線甬
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
得’的中國人的宇宙感”可得出:中國人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以有限的生命
觀望無限的宇宙,身在草亭卻心懷天下。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父親的想法
梁曉聲
父親進屋與秉昆一起收拾時,尋常交談似的問:“那個穿一身軍服的小伙子,他上北京
的大學了?”秉昆于是明白,父親在外邊聽到了屋里的談話。兩個多鐘頭里,父親一直在外
邊,這讓秉昆心生自責。只想著把朋友們陪好,卻完全忘了外邊的父親,多不應該呀!
他內(nèi)疚地說:“對,他叫呂川,我們幾年沒見了?!?/p>
“是名牌大學?”
“對」
“他家也是共樂區(qū)的?”
“對。他媽也沒工作,和我媽一樣,家庭婦女。他爸是鞋廠的,解放牌膠鞋就是他爸那
家鞋廠生產(chǎn)的。他爸身體不好,提前退休了?!?/p>
“他也和你一樣,在醬油廠上班?”
“對?!?/p>
“他上學那年,是要群眾推薦、領導同意的吧?”
“對」
父親不再問什么,反復擦桌子。
秉昆猜測到了父親心里在怎么想,幽幽地說:“爸,呂川當年在廠里確實表現(xiàn)好,但我
當年在廠里的表現(xiàn)也很好。不論工人群眾還是領導,指責不出我有什么嚴重缺點來。當年上
大學的情況特殊,他父母不是他的生身父母,他是烈士遺孤……”
父親終于停止了擦桌子,一邊洗抹布一邊說:“可我是你親爸,同樣是我們這樣家庭的
子女,你哥考上了北大,你姐也考上了北大,就你這輩子恐怕是進不了大學的門了,當然是
因為各有各的具體情況?!?/p>
秉昆一下子光火起來,頂撞道:“爸,就咱們父子倆的時候,你說話能不能直來直去的?
你繞著挺大個彎子說話,我就不明白你到底想說什么了,而且也不像你一名老工人說話的本
色?!?/p>
他當時正搬起一把椅子往原處放,說完那句話才把椅子放下去。由于光火,發(fā)出很大的
響聲。
父親那時已洗好抹布,正擰著。聽了他的話以及那很大的響聲,彎著的腰背一動不動地
彎了片刻才緩緩直起,慢騰騰地把抹布搭在繩上。
秉昆又說:“屋子收拾完了,我想回去了。”
父親轉過身面帶憂傷地說:“秉昆,我剛才是在好好地跟你聊o你覺得一句話不愛聽了,
就可以不顧輩分來訓我嗎?”
秉昆張張嘴,無話可說了。
父親接著說:“我如今老了,發(fā)不動脾氣了,只有任憑別人對我發(fā)脾氣了。即使我的小
兒子對我發(fā)脾氣,我也沒轍了。但是秉昆,你要記住你爸今天晚上對你說的話:朋友之間,
誰有困難了互相幫助我是贊成的,大家共同幫助一個有困難的朋友也是我豎大拇指支持的事。
可如果幾個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將來過上好日子的希望,押寶似的押在一個朋友身上,
那不就太沒志氣了?那樣還不把那個朋友的人生給拖累垮了?”
秉昆又有道理了,他說:“爸,我又不愛聽了。第一,你不了解我們,在門外聽到只言
片語就想當然地進行批評,這叫自以為是。第二,我沒我朋友們的那些想法。如果你的批評
也是針對我的,對我不公平。第三,我的朋友們并不都是沒志氣的人,恰恰相反,他們都是
各方面很要強的人,要強又怎樣……”
“你給我住口!”父親也光火了,抽一下親子嚴厲地說,“你小子還以為不是命里住定
嗎?當然是命里注定!但人的命是可以改變的!一代改不了,那就只能靠下一代!下一代還
不行,靠下下一代!以前是機會有限,如今不同了,考大學就是比較公平的機會!你告訴你
那些朋友,只要有幾分希望的都要爭取考上?…“”
“爸,你這叫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他們都當了爸爸媽媽,有家不像個家,工作累,工資
低,現(xiàn)在要他們考大學那是成心給他們出難題!比如我,有那么高的心氣考嗎?考上了能一
路順利地讀完嗎?”
父親打斷道:“那就認了你們這一代的命!哎緊牙關,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學里去!這
比把希望依賴在什么呂川叔叔身上靠譜多了!”
由無話可說到有些話非說不可的周秉昆,此刻又無話可說了,他越聽越明白,父親內(nèi)心
里顯然對他頗為失望,卻又不便直言。如果不是哥哥和姐姐都考上北京大學,嫂子也考上了
省里的重點大學,父親也許對他不會有什么失望。如果呂川這個晚上沒出現(xiàn)在自己家里,父
親也許還會對他這個小兒子的轉正多少感到點兒欣慰,可哥哥姐姐同時考上了北大,同樣是
醬油廠工人的呂川即將從北京的名牌大學畢業(yè),而且一下子成了朋友們的指望,便讓父親對
他這個小兒子內(nèi)心生出欲說還休的失望了。
秉昆覺得,父親口口聲聲所說的“你們”其實是“你”。兼昆頭腦里并沒有太多朋友們
那些想法,不過,誰不希望自己的一個好朋友將來成為有權力的人物呢?誰不希望好朋友的
權力可以對自己的人生起到比個人努力強大許多倍的作用呢?
正如父親對他這個小兒子既覺得有些話非說不可,不說如頻在喉,他也是那樣的。
既然有話都不能直說,他懶得繼續(xù)與父親理論下去了。
秉昆一轉身往外便走。
退了休的老建筑工人,光字片最受人尊敬的一家之主,重體力勞動榨干了身體卻志氣更
高的老父親周志剛,喉嚨里發(fā)出一聲呻吟般的哽咽,雙手往臉上一捂,緩緩蹲下來。他無聲
地哭了……
(節(jié)選自梁曉聲《人世間》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在回答父親問話時,秉昆內(nèi)心充滿了自己沒考上大學的內(nèi)疚之情,只能一連串地說“對”。
B.父親“彎著的腰背一動不動地彎了片刻才緩緩直起”,主要是因為父親身體的傷病很嚴重。
C.“你不了解我們”,這句話說明父親對秉昆朋友們的不理解才是父子二人間最主要的矛盾。
D.秉昆替父親眼中“沒志氣”的朋友們進行辯護,其實也是在為有類似心理的自己進行辯護。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父親反復擦桌子、洗抹布、擰抹布、晾抹布的文字,是對父親復雜心理活動的外化
描寫。
B.小說語言平易,多用白描卻很傳神。如“秉昆張張嘴,無話可說了”,寫出了人物的欲言
又止。
C.小說善用對比,借助呂川、哥哥姐姐以及秉昆的朋友們的“成功”,反襯出秉昆人生的“失
敗”。
D.小說結尾部分通過第三人稱視角,全知全能地展示了秉昆的所思所想,敘事靈活,便于讀
者理解。
8.小說通過人物對話來推動故事發(fā)展,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文中畫線句子簡要
分析。
9.小說《人世間》封面上有一句話:“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
寫情懷和熱望。”請結合文本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K答案U6.D7.C
8.①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加劇矛盾沖突,如“你給我住口!”“父親打斷道……”②對話中
凸顯人物性格,老父親的自尊自立,兒子的委屈和憤懣不平通過對話躍然紙上:“咬緊牙關,
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學里去”“爸,你這叫站著說話不嫌腰疼”。③對話中自然呈現(xiàn)時代背
景:以前機會有限,現(xiàn)在不同了。④有利于提升閱讀體驗,感受作品主旨的深情傳遞:那就
認了你們這一代的命!
9.①人間煙火:一場圍繞“志氣”的父子的家庭爭執(zhí),話題涉及考大學、朋友互助等家常
內(nèi)容,展示那個時代普通百姓人家生活。②道義擔當:肯定友情,贊成朋友間的互助。人要
直面現(xiàn)實,承擔起自己這代人的責任。③情懷熱望:強調(diào)自立自強,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現(xiàn)
狀,時代在進步,人人都有機會,都要努力向上。
K解析H
【6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秉昆內(nèi)心充滿了自己沒考上大學的內(nèi)疚之情”錯誤,秉昆一連串地說“對",是對父親
問的問題的肯定回答。
B.“主要是因為父親身體的傷病很嚴重”錯誤,結合“父親那時已洗好抹布,正擰著。聽了
他的話以及那很大的響聲,彎著的腰背一動不動地彎了片刻才緩緩直起,慢騰騰地把抹布搭
在繩上”可知,主要是因為對秉昆的態(tài)度吃驚和氣憤。
C.“這句話說明父親對秉昆朋友們的不理解才是父子二人間最主要的矛盾”錯誤,結合“如
果不是哥哥和姐姐都考上北京大學,嫂子也考上了省里的重點大學,父親也許對他不會有什
么失望。如果呂川這個晚上沒出現(xiàn)在自己家里,父親也許還會對他這個小兒子的轉正多少感
到點兒欣慰”可知,父子間最主要的矛盾是因為秉坤沒考上大學,父親對他很失望。
【7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對比”“反襯出秉昆人生的‘失敗’”錯誤,秉昆沒考上大學并不能就說他人生是“失
敗”的,文章沒有使用對比手法。
[8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根據(jù)“你給我住口!”““爸,你這叫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父親打斷道”可知,秉坤和父
親的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加劇矛盾沖突。
根據(jù)“那就認了你們這一代的命!哎緊牙關,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學里去!這比把希望依賴
在什么呂川叔叔身上靠譜多了!”“爸,你這叫站著說話不嫌腰疼!他們都當了爸爸媽媽,
有家不像個家,工作累,工資低,現(xiàn)在要他們考大學那是成心給他們出難題!比如我,有那
么高的心氣考嗎?考上了能一路順利地讀完嗎?”可知,對話中凸顯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了老父
親的自尊自立,兒子的委屈和憤懣不平。
根據(jù)“以前是機會有限,如今不同了”可知,對話中自然呈現(xiàn)時代背景。
根據(jù)“那就認了你們這一代的命!哎緊牙關,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學里去”可知,有利于提
升閱讀體驗,感受作品主旨的深情傳遞。
【9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人間煙火:根據(jù)“秉昆一下子光火起來,頂撞道……”“你給我住口!”“同樣是我們這樣
家庭的子女,你哥考上了北大,你姐也考上了北大,就你這輩子恐怕是進不了大學的門
了”“朋友之間,誰有困難了互相幫助我是贊成的,大家共同幫助一個有困難的朋友也是我
豎大拇指支持的事。可如果幾個人都把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將來過上好日子的希望,押寶似的
押在一個朋友身上,那不就太沒志氣了?那樣還不把那個朋友的人生給拖累垮了”可知,文
章圍繞“志氣”的父子的家庭爭執(zhí),話題涉及考大學、朋友互助等家常內(nèi)容,展示那個時代
普通百姓人家生活。
道義擔當:根據(jù)“朋友之間,誰有困難了互相幫助我是贊成的,大家共同幫助一個有困難的
朋友也是我豎大拇指支持的事”“那就認了你們這一代的命!哎緊牙關,好歹把下一代供到
大學里去”可知,肯定友情,贊成朋友間的互助。人要直面現(xiàn)實,承擔起自己這代人的責任。
情懷熱望:根據(jù)“但人的命是可以改變的!一代改不了,那就只能靠下一代!下一代還不行,
靠下下一代!以前是機會有限,如今不同了,考大學就是比較公平的機會!你告訴你那些朋
友,只要有幾分希望的都要爭取考上……”可知,強調(diào)自立自強,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現(xiàn)狀,
時代在進步,人人都有機會,都要努力向上。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薛登,常州義興人。父士通,為隋鷹揚郎將。江都亂,與州民聞人遂安據(jù)城拒賊。武德
初,持地自歸,授東武州刺史。輔公祐反,士通與賊將西門君儀戰(zhàn),破之。及平,封臨汾侯。
終泉州刺史。
登通貫文史,善議論,根證該審,與徐堅、劉子玄齊名。調(diào)閶中主簿。天授中,累遷左
補闕。時選舉濫甚,乃上疏曰:
比觀舉薦,類不以才,馳聲假譽,互相推引,非所謂報國求賢者也。古之取士,考素行
之原,詢鄉(xiāng)邑之譽,崇禮讓,明節(jié)義,以敦樸為先,雕文為后。故人崇勸讓,士去輕浮,以
計貢賢愚為州之榮辱。方今舉士,尤乖其本。明詔方下,固已驅馳府寺之延,出入王公之第,
陳篇希恩,奏記警報。故俗號舉人皆稱覓舉。覓者,自求也,非撥知之義。是以耿介之士羞
于自拔,循常小人棄疏取附。愿陛下降明制,頒峻科,斷無當之游言,收實用之良策,文試
效官,武閱守御。
時四夷質子多在京師,如論欽陵、阿史德元珍、孫萬榮,皆因入侍見中國法度,及還,
并為邊害。登諫曰:
臣聞戎、夏不雜,古所戒也。故斥居塞外,有時朝謁,已事則歸,三王之法也。漢、魏
以來,革襲衣冠,筑室京師,不令歸國。較其利害,三王是而漢、魏非,拒邊長而質子短。
昔晉郭欽、江統(tǒng)以夷狄處中夏必為變,武帝不納,卒有永嘉之亂。伏見突厥、吐蕃、契丹往
因入侍,并被獎遇,官戎秩,步簧門,服改氈扇,語習楚夏,窺圍史成敗,熟山川險易。國
家雖有冠帶之名,而狼子孤恩,患必在后。
今皇風所章,含識革面,方由余效忠,日岬盡節(jié)。然臣慮備豫不謹,則夷狄稱兵不在方
外,非貽謀之道。臣謂愿充侍子可一切禁絕,先在國者不使歸蕃,則夷人保強,邊邑無爭。
武后不納。
久之,出為常州刺史。宣州賊鐘大眼亂,百姓潰震,登嚴勒守備,固境賴安。再遷尚書
左丞。景云中,為御史大夫。僧慧范情太平公主勢奪民邸肆官不能直登將治之或勸以自安答
.曰.憲府直枉朝奏暮黜可笑。遂劾奏,反為主所構,出岐州刺史。遷太子賓客。開元初,為東
都留守,再為太子賓客。登本名謙光,以與皇太子名同,詔賜今名。坐子累歸田里,家苦貧,
詔給致仕祿。卒,年七十三,贈晉州刺史。
節(jié)選自《新唐書》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勢奪民邸肆/官不能直/登將治之/或勸以自安/答曰/憲府直枉
/朝奏暮黜可矣
B.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勢/奪民邸肆/官不能直/登將治之/或勸以自安/答曰/憲府直枉
/朝奏暮黜可矣
C.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勢奪民邸肆/官不能直/登將治之/或勸以自安/答曰憲府直枉/
朝奏/暮黜可矣
D.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勢/奪民邸肆/官不能直/登將治之/或勸以自安/答曰憲府直枉/
朝奏/暮黜可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審”解釋為“仔細”,與《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中“審”意
思相同。
B.文中“乖”指“違背”,與《紅樓夢》中“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中“乖”意
思相同。
C.峻科,原指封建社會一種科舉考試名目,文中指希望皇帝采取分科取士的方法來選拔、任
用官吏。
D.中國,文中指中原地區(qū),與《赤壁之戰(zhàn)》“若能以昊、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中“中國”意
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登的父親薛士通曾經(jīng)擔任隋朝鷹揚郎將,后在唐朝因功相繼擔任東武州刺史、泉州刺史
等官職。
B.薛登認為朝廷如今選拔任用官員的方式已經(jīng)違背了初衷,不能做到唯才是舉,希望皇帝及
時糾正。
C.薛登認為四方夷狄狼子孤恩,必為后患,建議朝廷今后將四夷質子全部留在京師,但武后
未采納。
D.針對宜州發(fā)生叛亂、百姓潰逃情況,薛登整肅守備,保得常州全境安寧,他也因此得到朝
廷重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人崇勸讓,士去輕浮,以計貢賢愚為州之榮辱。
(2)坐子累歸田里,家苦貧,詔給致仕祿。
14.針對當時在京師的四夷質子返回藩地后卻成為邊疆禍患這一情況,薛登上書進諫,請簡
要概括薛登提出勸諫的依據(jù)。
K答案U10.B11.C12.C
13.(1)所以人們崇尚禮讓之風,讀書人去除輕浮之氣,(官府)把上計貢舉賢才當做州郡
的光榮,把上計貢舉庸人當做州郡的恥辱。
(2)(薛登)因兒子的事情獲罪回到家鄉(xiāng),生活貧苦,(皇帝)下詔給予(他)辭官退休的
俸祿。
14.①違背了三王之法,已有前車之鑒;
②學習了先進文化,改變了生活習慣,于朝廷不利;
③熟悉歷史并知道反思,對唐王朝山川地形非常熟悉,于朝廷不利;
④性情殘忍,本性薄情寡恩。
K解析H
【10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僧人慧范倚仗太平公主的權勢搶奪了百姓的邸店,官員不能伸張正義,薛登將要處理
這件事,有的人勸他自保,(薛登)回答:官府必須要判定是非曲直。(做好了分內(nèi)之事)在
早晨上奏,在傍晚被罷黜也是可以的。
“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公主勢”作“怙”的賓語,其間不能斷開,排除AC;
“答日”單獨成句,起到領起下文的作用,排除CD。
【11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句意:論據(jù)意思完備選擇仔細/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仔細地詢問,徹底搞懂,
要慎重地思考。
B.正確。句意:已經(jīng)嚴重違背了選拔的初衷/行為性情怪誕固執(zhí)又反常,根本不管別人誹謗。
C.錯誤?!熬啤币鉃椤皣烂艿姆睢?。句意:希望陛下頒布明確的、嚴密的法令制度。
D.正確。句意:都通過入朝奉侍學習了中原王朝的法令制度/如果能夠以江東的兵力,可與中
原抗衡。
【12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建議朝廷今后將四夷質子全部留在京師,但武后未采納”錯誤。原文“臣聞戎、夏不雜,
古所戒也。故斥居塞外,有時朝謁,已事則歸,三王之法也。漢、魏以來,革襲衣冠,筑室
京師,不令歸國。較其利害,三王是而漢、魏非,拒邊長而質子短。昔晉郭欽、江統(tǒng)以夷狄
處中夏必為變,武帝不納,卒有永嘉之亂”可知,建議采取三王之法;并武后沒有采納的建
議是來自郭欽、江統(tǒng)。
【13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故”,所以;“勸讓”,禮讓;“貢”,貢舉。
(2)“坐”,牽連治罪;“致仕”,辭去官職;“祿”,俸祿。
【14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所以訓誡后讓他們居住在塞外,有事情的時候入朝覲見,事情結束后就立刻返回番
藩屬地,這是三王(夏商周)之法”可知,違背了三王之法,已有前車之鑒;
由原文“伏見突厥、吐蕃、契丹往因入侍,并被獎遇,官戎秩,步簧門,服改氈扇”可知,
學習了先進文化,改變了生活習慣,于朝廷不利;
由原文“語習楚夏,窺圍史成敗,熟山川險易”可知,熟悉歷史并知道反思,對唐王朝山川
地形非常熟悉,于朝廷不利;
由原文”國家雖有冠帶之名,而狼子孤恩,患必在后”可知,性情殘忍,本性薄情寡恩。
參考譯文:
薛登,是常州義興人。父親薛士通,擔任隋朝鷹揚郎將。江都戰(zhàn)亂的時候,薛士通與州
郡的百姓聞人(復姓)遂安占據(jù)城拒池抵御賊寇。武德初年,帶著土地(城池)一起歸附唐
朝,被朝廷任命為東武州刺史。輔公祐謀反,薛士通與賊將西門君儀交戰(zhàn),擊敗了他。等到
天下安定,被封為臨汾侯,在泉州刺史的官任上終老。
薛登通曉文學、史學,擅長議事、說理,論據(jù)意思完備選擇仔細,與徐堅、劉子玄齊名。
后來調(diào)任闔中縣擔任主簿一職。多次升遷后擔任左補闕。當時朝廷選拔舉薦官吏非?;靵y,
于是上疏進諫:
近來看到朝廷選拔舉薦官員,好像不是依據(jù)才干來推舉,傳播虛假的名聲,相互之間引
薦,這不是我們所說的報效國家選拔賢才的正確方式。古代選取讀書人出來做官,考察(他
們)平素之品行,詢問(他們)在鄉(xiāng)里的名聲,崇尚禮讓,明晰節(jié)操道義,以敦厚樸素為先,
以文章優(yōu)美為后。所以人們崇尚禮讓之風,讀書人去除輕浮之氣,(官府)把上計貢舉賢才
當做州郡的光榮,把上計貢舉庸人當做州郡的恥辱?,F(xiàn)在選取讀書人出來做官,已經(jīng)嚴重違
背了選拔的初衷。英明的詔示剛剛頒布,(他們)已經(jīng)策馬快奔到高官的府邸或官署,出入
王公貴族的府第,述說著希求得到恩典,文書中發(fā)誓要回報恩德。所以民間都稱舉薦讀書人
叫“覓舉”。覓的意思是自己尋求,不是大家知道的那個意思。因此正直的讀書人對于要自
己去尋求官爵的方式感到羞恥,而那些“遵循常規(guī)”(目前不以才干為標準選舉官員的方式)
的小人放棄上疏選擇依附。希望陛下頒布明確的、嚴密的法令制度,斷絕浮夸不實的言論,
聽取于國實用的良策,選拔擅長文治的人授予官職,選拔擅長守備防御的人擔任武將。
當時四夷質子大多待在京師,像論欽陵、阿史德元珍、孫萬榮這些人都通過入朝奉侍學
習了中原王朝的法令制度,等到他們返回藩屬地,卻都成為邊疆的禍患。(針對這一情況)
薛登上疏勸諫:
我聽說戎狄、華夏不能混雜,這是古代引以為戒的事情。所以訓誡后讓他們居住在塞外,
有事情的時候入朝覲見,事情結束后就立刻返回番藩屬地,這是三王(夏商周)之法。漢、魏
以來,改變他們的服飾,在京師給他們建造房屋,不讓他們回去。比較這其中的利害得失,
三王的做法是正確的,漢、魏的做法是錯誤的,這也導致四夷質子在京師的時間較短,而朝
廷抵御邊患的時間很長。先前晉朝郭欽、江統(tǒng)認為夷狄處在中原地區(qū)一定會發(fā)生變故,武帝
沒有采納,最終導致永嘉之亂。臣認為突厥、吐蕃、契丹質子通過入朝奉侍,一并受到朝廷
恩待,(朝廷)授予他們武將官職,(他們)進入學校大門,不再以氈扇為服,學習華夏先進
的文化,從圖書、史籍中了解華夏歷史并能進行反思,對唐王朝山川地形也非常熟悉。我朝
雖然對他們有禮儀教化之名,但是他們生性殘暴、忘恩負義,今后一定會有禍患。
現(xiàn)在(因為)皇帝恩威所及,所以(他們)能夠洗心革面,能夠像由余(人名)、日岬(人
名)那樣盡心效忠。但是臣考慮(如果我們)不小心防備,夷狄興兵又不在域外,這不是深
謀遠慮的方法。臣認為今后所有希望入朝奉侍的四夷質子一律禁止入京,已經(jīng)在京師的不能
讓他們返回藩屬地,這樣的話夷人出于保護他們質子的目的,邊境就會沒有爭端。武后沒有
采納(薛登的建議)。
不久,(薛登)離開京師擔任常州刺史。宣州賊寇鐘大眼禍亂地方,百姓惶恐震驚,薛
登嚴加防備,全境得以安定。升遷擔任尚書左丞。景云年間,擔任御史大夫。僧人慧范倚仗
太平公主的權勢搶奪了百姓的邸店,官員不能伸張正義,薛登將要處理這件事,有的人勸他
自保,(薛登)回答:官府必須要判定是非曲直。(做好了分內(nèi)之事)在早晨上奏,在傍晚被
罷黜也是可以的。于是上奏彈劾,反而被太平公主構陷,被貶謫擔任岐州刺史。后來擔任太
子賓客。開元初年,擔任東都留守,第二次擔任太子賓客。薛登本名薛謙光,因為與皇太子
名字相同,皇帝下詔恩賜了現(xiàn)在的名字。(薛登)因兒子的事情獲罪回到家鄉(xiāng),生活貧苦,(皇
帝)下詔給予(他)辭官退休的俸祿。七十三歲時去世,贈賜晉州刺史。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韋應物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
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東山獨過雁,暴雨遠來舟。
日夕逢歸客,那能忘舊游。
K備注X唐代宗大歷九年(774年)秋天,韋應物北歸時,在淮水邊上偶遇隱居于此的昔
日同僚李主簿李瀚,寫下了這首五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李主簿結茅隱居古渡口,臥看淮水奔流。古渡口的廢棄不用和淮水的遺去不復返,
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
B.頷聯(lián)寫人與樹映襯,歲月流逝,壯志蹉花。描摹了詩人衰頹的形象與凄涼的心境,寄寓李
瀚悵然若失的情懷,意蘊豐富。
C.頸聯(lián)情景交融,寫李主簿在茅屋里所見景象。借助“寒山”“獨過雁”“杯雨”等意象寫
出了李主簿的孤單、落寞之情。
D.尾聯(lián)寫李瀚傍晚時遇到北歸的朋友,不忘舊情熱情接待。詩至此使戛然而止,至于相公后
的情景便留在詩外供讀者想象。
16.蕭馳評價韋應物此詩“是詩人從主客雙方換位的視境去體驗結茅古渡的生活”,其中
“主”是指詩人的主觀感受,“客”是指李瀚的感受,請結合全詩內(nèi)容分析本詩的“換位視
境。
(答案』15.B
16.①詩人的主觀感受:頷聯(lián)是從詩人的視角,寫歷經(jīng)滄桑后的李瀚衰老的形象。
②客觀形象和感受:首聯(lián)是從李瀚的視角,寫他隱居的環(huán)境;頸聯(lián)寫李瀚在古渡口的茅屋里
見到的景象;尾聯(lián)仍從李瀚落筆,不說詩人遇上李瀚,而說李瀚遇到了詩人。
③換位視境,從主客雙方著筆,使情感更加豐富,耐人尋味。
K解析》
【15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B.”描摹了詩人衰頹的形象與凄涼的心境,寄寓李瀚悵然若失的情懷”錯誤?!按袄锶藢⒗?
門前樹已秋”意思是:樹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將老之人,面對著門前已衰之樹,聯(lián)想
歲月流逝,壯志蹉跖,人何以堪?這兩句不僅頗為傳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頹的形象與凄涼的
心境,而且寄寓著詩人自己悵然若失的情懷,蘊含極其豐富。
【16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
①詩歌頷聯(lián)“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己秋”意思是:樹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將老之人,
面對著門前已衰之樹,聯(lián)想歲月流逝,壯志蹉蹈,人何以堪?這兩句不僅頗為傳神地描摹了
李主簿衰頹的形象與凄涼的心境,而且寄寓著詩人自己悵然若失的情懷,蘊含極其豐富。這
是從詩人的主觀感受寫歷經(jīng)滄桑后的李主簿衰老的形象。
②首聯(lián)“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寫李主簿隱居的環(huán)境。他結茅隱居于淮水邊的古渡口,
可以臥看淮水奔流。頸聯(lián)“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寫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見到的景
象。表面上,“寒山”切深秋季節(jié),“獨過雁”比況李主簿孤獨、落寞的生活境遇;“暮雨”
既照應上聯(lián)之人老樹秋,又關合下聯(lián)之日夕逢歸,“遠來舟”牽引出下聯(lián)的“逢歸客”。尾
聯(lián)“日夕逢歸客,那能忘歸游”仍從李主簿這邊落筆,不說詩人遇上李主簿,而說李主簿在
傍晚時遇上了一位北歸的客人,依然不舍舊情,仍然熱情接待。因此,詩歌的首聯(lián)、頸聯(lián)、
尾聯(lián)是寫客觀形象和感受。
③詩歌從詩人、李瀚的主客雙方著筆,既豐富了情感,又起到了耐人尋味的效果,引發(fā)讀者
無窮的想象。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難》中寫到劍門天險高峻崎嶇,以","兩
句突出其易于固守,難以攻入。
(2)杜甫《蜀相》中“,”兩句,寫對諸葛武侯的悼念。諸葛
亮病逝軍中,苦心經(jīng)營的興復大業(yè)付之東流,確實讓人痛惜不已。
(3)草木長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遷。古詩常用“草木”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歷
史興亡的感嘆。如",”。
1答案》(1)一夫當關萬夫莫開(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過春風十里盡養(yǎng)麥青青(荒煙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風/江海霽初景,草木含
新色)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沒有留意,富陽柳綠桃紅的三月天是從哪一根枝頭上開始的。驚蟄到來時,那些穿越秦
時明月、唐時春水的山花野草,早已地在淡煙微雨中做好生機盎然的準備。鵝黃的
柳枝輕輕搖曳,玉蘭花素裝淡抹亭亭玉立于枝頭,繁花含俏的三月天便從炊煙裊繞的房前屋
后、農(nóng)人扛著農(nóng)具行走的田坡地頭、雨潤煙濃的大源溪畔向我們走來。
的江南三月天里,循著亭山竹林旁淙淙的溪水聲,隨意走在曠野上,那迎面
撲來的一簇簇、一朵朵燦然的桃花、杏花、油菜花,在古樸的田園中感悟漲潮的芳心,使你
的心緒遠離喧囂繁雜。春風成為信使,將游子的鄉(xiāng)愁傳遞,甘坑水庫下百花園枝頭上鳥兒的
蜩啾,…如渺遠的梵音穿透天空。
煙花三月,走在鄉(xiāng)間縱橫的阡陌上,花香混著泥土的清香,午后的陽光透過密密層層的
樹葉在地上灑滿光斑。你懂得了詩人陶淵明為什么要隱居村野,躬耕田園,過著的
生活。那滿枝滿樹的綠葉紅花,使人仿佛置身于夾谷鶯啼的圖畫里。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某烧Z。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A.隨意走在曠野上,循著亭山竹林旁淙淙的溪水聲,那迎面撲來的一簇簇、一朵朵燦然的桃
花、杏花、油菜花,在古樸的田園中感悟漲潮的芳心,使你的心緒遠離喧囂繁雜。
B.循著亭山竹林旁淙淙的溪水聲,隨意走在曠野上,那迎面撲來的一簇簇、一朵朵燦然的桃
花、杏花、油菜花,使你的心緒遠離喧囂繁雜,在古樸的田園中感悟漲潮的芳心。
C.隨意走在曠野上,循著亭山竹林旁淙淙的溪水聲,那迎面撲來的一簇簇、一朵朵燦然的桃
花、杏花、油菜花,使你的心緒遠離喧囂繁雜,在古樸的田園中感悟漲潮的芳心。
D.循著亭山竹林旁淙淙的溪水聲,隨意走在曠野上,那迎面撲來的一簇簇、一朵朵燦然的桃
花、杏花、油菜花,在古樸的田園中感悟漲潮的芳心,使你的心緒遠離喧囂繁雜。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與表達效果。
(答案』18.①迫不及待(按捺不住等)
②如夢似幻(生機盎然等)
③與世無爭(悠然自得等)
19.B
20.運用比喻的修辭;將春風比作信使,將鳥兒的喟啾比作渺遠的梵音,形象生動地寫出了
富陽春天的美麗與生機勃勃,表達對富陽春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解析》
【18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語境指山花野草急切綻放的心情,可選“迫不及待(按捺不住等)”?!捌炔患按?,
形容心情急切,無法等待?!鞍崔嗖蛔 保睦锛痹?,克制不住。
第二空,語境用來形容“江南三月天”,可用表生機或美麗的成語,可選“如夢似幻(生機
盎然等)"?!叭鐗羲苹谩?,像是作夢幻想般。比喻極不真實的?!吧鷻C盎然”,形容生命
力旺盛的樣子,一般比喻花草樹木生機盎然。
第三空,聯(lián)系“隱居村野,躬耕田園”,可選“與世無爭(悠然自得等)”?!芭c世無爭”,
不與社會上的人發(fā)生爭執(zhí),是一種回避矛盾的處世態(tài)度?!坝迫蛔缘谩保稳萦崎e而舒適。
【19題詳析】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在古樸的田園中感悟漲潮的芳心,使你的心緒遠離喧囂繁雜”語序不當,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3潔凈的水域》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六年級下冊蘇教版
- Unit 2 Months of a Year Lesson Three(說課稿)-2024-2025學年重大版英語六年級上冊
- Unit 6 Chores Lesson 4 Let's spell(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五年級上冊001
- 2025水泥磚銷售合同范文
- 2024年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0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10.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說課稿(新版)冀教版
- 中型臭氧設備購買合同范例
- 8 安全地玩(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農(nóng)業(yè)設備供貨合同范例
- 冷庫設備購銷合同范例
- 個人借還款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國山泉水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GB/T 18109-2024凍魚
- 2025年八省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原卷版)
- 重慶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診斷檢測英語試卷(含解析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榜樣9》觀后感心得體會二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
- 一氧化碳中毒培訓
- 初二上冊好的數(shù)學試卷
- 保潔服務質量與服務意識的培訓
-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衛(wèi)生應急
- 《景觀設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