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試卷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B/0B/wKhkGWZZLLmAaKqZAAOwi9ZC0L8080.jpg)
![-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試卷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B/0B/wKhkGWZZLLmAaKqZAAOwi9ZC0L80802.jpg)
![-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試卷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B/0B/wKhkGWZZLLmAaKqZAAOwi9ZC0L80803.jpg)
![-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試卷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B/0B/wKhkGWZZLLmAaKqZAAOwi9ZC0L80804.jpg)
![-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試卷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B/0B/wKhkGWZZLLmAaKqZAAOwi9ZC0L808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國從先秦開始,就有一個“文”的傳統(tǒng),也存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往往被學界忽視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散文的這種精神話語,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層面:其一,自由無待,隨物賦形。莊子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現(xiàn)“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現(xiàn)“無用”的語言形式稱為“卮言”。而他的散漫無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現(xiàn)的正是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散文精神。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莊子反對以人為中心的功利主義態(tài)度,主張“喪我”“棄知”“物化”。因此,他認為文章應“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莊子·雜篇·天下》)。其三,詩性智慧。這也是構成中國散文精神內(nèi)涵的一個重要方面。詩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詩性”,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性和審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對于知識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種滋潤僵硬知識和理論的調(diào)和劑。其四,是“造氣”“造勢”所謂“氣勢”,指文學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充盈流轉的精神活力,是以作者的氣質、才性、習染、志趣、德操等主體精神因素為支撐的風骨底氣,呈現(xiàn)在散文中則是作者的精神氣象。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國散文傳統(tǒng)精神元氣的標識,也是散文文體內(nèi)在的張力。強調(diào)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也是中國傳統(tǒng)“言志”散文理論的一大特色,這一特色實質上是強調(diào)散文“寓教于樂”中“樂”的維度,即強調(diào)讓讀者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獲得陶冶、教化和愉悅。“言志”散文的“寓教于樂”,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包含著“載道”的功能,但與“載道”散文比較起來,更側重于發(fā)揮“休閑”的功能。于此,不論是古代在仕與不在仕的士大夫,還是現(xiàn)代的散文家和文論家,可謂是靈犀相通,都注重以詩文自樂,以詩文交流而互娛。他們一方面重視自我進德修為的養(yǎng)氣,另一方面又喜歡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正所謂“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趣近之”(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正是這種“求趣”而輕“載道”、無拘無縛、自在自得的散文觀和人生態(tài)度,使得晚明小品明心見性,可近可親,獨具一格。因此,我們建構本土化的文學理論話語體系,不能一味強調(diào)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而忽視其勞作之后可以借此休閑的功能。(節(jié)選自吳周文、陳劍暉《構建中國自主性散文理論話語》,有刪改)材料二:精神與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體與語體形成散文的“文格”,“格”在辭典釋義中有“表現(xiàn)出來的品質”的含義,散文的“人格”就是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精神品質,品質高者,散文自有“人格”魅力。一篇好的散文取決于其展現(xiàn)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豐富新穎的知識與經(jīng)驗、美好的情感與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拔母瘛笔峭ㄟ^文體與語體體現(xiàn)出來的“文”的品質,是與人格相統(tǒng)一的文章的符號層面,包括文體、結構、筆調(diào)、修辭、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與人格息息相關,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來顯現(xiàn)?!叭烁瘛迸c“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體的“風格”。散文是人與文的合一,人與文一體兩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體兩面的“人—文”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體特征如一般所謂散文的個性、自由、真實、詩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闡釋。人與文的一體兩面,換言之即“文”與“人”之間沒有中介,“文”是作者——“人”的直接呈現(xiàn),因而,“人”的個性也就在“文”中直接呈現(xiàn)出來?!白杂伞辈皇侵干⑽臎]有內(nèi)容與形式的要求,而是說作為散文直接源頭的“人”是自由的,人心是包羅萬象的宇宙,這顆“心”是“散”的,也就是自由的。正是與“人”——作者直接相通,散文的真實才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這個真實不必是事實的真實,更非虛構的真實,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實。詩意實際上是“人”“心”達到的最高境界及在文中的顯現(xiàn)。人與文的合一某種程度上顯現(xiàn)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理氣一體和體用不二的傳統(tǒng)智慧。中華文化不強分主客、本末和體用,而是強調(diào)圓融統(tǒng)一,形成了以人為中心的理解模式和文化傳統(tǒng)。中國文論如《典論·論文》《文賦》《文心雕龍》《詩品》都是將人品與文品合一,強調(diào)作品風格與作家才性氣質的關系。風格作為一種“體”,文章風格與作家才性是“表里必符”的關系。中國文論歷來強調(diào)知人論世,不像西方文論那樣注重純文本的分析。(節(jié)選自汪衛(wèi)東《文章傳統(tǒng)與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的重構》,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卮言”是自由自在之言,是應對象之變化而隨之變化的言說方式,體現(xiàn)了中國散文“自由無待,隨物賦形”的精神。B.作者的精神氣象,也就是以作者的氣質、才性、習染、志趣、德操等主體精神因素為支撐的風骨底氣,影響著散文的“人格”。C.與“載道”散文相比,“言志”散文更側重“寓教于樂”,強調(diào)讓讀者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獲得陶冶和愉悅,其教化效果更好。D.散文以一體兩面的“人—文”為核心,是人與文的合一,“文”可直接呈現(xiàn)“人”的個性,“人”的個性亦可從“文”中直接感知。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士大夫都很重視自我進德修為的養(yǎng)氣,注重從“養(yǎng)氣”入手來提升文章的“情趣”,孟子就曾說過“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B.“人格”與“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體的“風格”,其中“人格”是決定性因素,“人格”的高低決定著“文格”的優(yōu)劣。C.散文的“真實”不是事實的真實,而是“人”“心”本有的真實,也就是說,文章表現(xiàn)的是作者真實的人格、真實的情感。D.中國文論歷來強調(diào)知人論世,不像西方文論那樣注重純文本的分析,而“知人論世”的文論傳統(tǒng)與“人文一體”的精神是相通的。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曹丕《典論·論文》:“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盉.王充《論衡·超奇篇》:“實誠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內(nèi)表里,自相副稱?!盋.劉大櫆《論文偶記》:“神氣不可見,于音節(jié)見之;音節(jié)無可準,以字句準之?!盌.劉勰《文心雕龍·祝盟篇》:“凡群言發(fā)華,而降神務實,修辭立誠,在于無愧。”4.朱自清曾說,現(xiàn)代“小品散文的體制,舊來的散文學里也盡有”。重構中國現(xiàn)代散文理論,可從“舊來的散文學里”吸納哪些思想?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5.“崇尚自然,物我合一”的散文精神,在蘇軾的散文中也有體現(xiàn),請以《赤壁賦》為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4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莫格德哇行記在黃河源盤桓了一周多時間。該離開了。送行的人強烈建議再花半天時間去看一個地方:莫格德哇。并叫陪同我的當?shù)剜l(xiāng)土志專家華爾丹繼續(xù)當導游。華爾丹興奮地說那地方確實值得一去。一開始出發(fā),汽車搖晃著碾過一個個雨后映著天光的明亮水洼。天在快速轉晴,灰度不同的雨云在天際線上迅疾奔走,并被東升的太陽鑲上耀眼的金邊。鷹斂翅停在傍路的電線桿頂,在后視鏡里越來越遠,夏牧場稀疏的帳篷頂上飄著淡藍的炊煙,牦牛抬頭張望。路蜿蜒向前,一邊是渾圓的山丘,一邊是低洼的沼澤。視野里山巒起伏,映著天光的溪流在寬谷中隨意蜿蜒。遠遠看見了一片黃色花,亮麗照眼,在低處的沼澤中央。在松軟多水的沼澤中行走一陣,想著就是這些水潴積匯流,最終形成從西向東奔騰著貫穿中國的大河,心中不禁生出些激蕩的情緒。元朝皇帝曾派專人勘察河源,其報告稱“水沮如散渙,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勝人跡”?,F(xiàn)在的我們,手提相機行走在這河源區(qū)的沼澤之中,腳踩過這么柔軟的草與泥與水,真的是地闊天低,思接萬里。太陽突破了云層的遮蔽,瞬息之間,所有水洼都在閃爍,映射耀眼的陽光。不只是水,所有的青草也都在閃閃發(fā)光。光吸引人去草原的更深處。抬起腳,剛踩倒的蒿草韌勁十足,迅速挺起了腰身。踏陷的地面也立即回彈,迅速抹平了我剛踩出的腳跡。云雀起起落落,對著闖入者聒噪不已。走出這片沼澤時,我回身向鳥微笑,向花微笑。繼續(xù)上路,山谷變深,山脈聳起,在高處裸露出赭紅色的巖石,紋理或豎或斜,卻層次分明。在一個山口停車瞭望時,我伸手觸摸這些巖石。這些巖石是已經(jīng)成為碎屑的巖石重新壓實而成,曾經(jīng)的巖層破碎,沉在多少千萬年前的水底,重新凝結,所以里面有螺、蚌和其他水生物的化石。這些巖石來自遠古的水底,伴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漸漸隆起,在海拔四千到五千米的地方,裸露在了藍色的天空下面。車下到另一道寬谷中,華爾丹指著前方一座三角形的、高出谷地兩百多米的孤山,對我說:莫格德哇。離開公路,在草灘上,搖搖晃晃的,車行到那座山前用了十多分鐘。孤山背后,隔著河谷,錯落著巖石裸露的赭紅山脈?,F(xiàn)在,一道蜿蜒的水流在我們的右邊,左邊是這一帶最大片的平地。不像是自然形成,似乎是人工平整過的,足有幾平方公里的地面。圍繞著這塊平地,有很長的殘墻痕跡隱約凸起。這道長墻圍出了什么?一座曾經(jīng)的城池?長墻范圍內(nèi)卻不見任何建筑的痕跡。里面什么都沒有,只有比其他自然草灘上更茂盛、更碧綠的青草。有些殘墻根上,一叢叢葉片巨大的大黃挺著一人高半人高的粗壯花莖,高擎著有數(shù)千朵蓼科植物特有的密集小花的塔狀花序。此時已經(jīng)是七月中旬了,被風搖動時,細小的籽實就密集地向著地面墜落。走到孤山腳前,面前立著一塊高大的碑。碑前的淺草地上,委陵菜開著五個花瓣的黃花,間或還有一兩株有著頭盔狀花瓣的開藍色花的露蕊烏頭。碑上面用藏漢兩種文字寫著這地方的名字:莫格德哇。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比唐代還早的以前,在這偏遠荒寒之地,應該有過一座城,這座城是個中心,但是由哪個族群所建,史籍無載。那時,在當?shù)兀煌迦簛韥砣ト?,興起又湮滅,湮滅又興起,因此,民間傳說中也沒有關于此地的遙遠記憶。烏云又迅疾地布滿了天空,天陰欲雨。這是高原上最正常的氣候現(xiàn)象。我不在意這倏忽而至的雨,我在意的是,莫格德哇,這個曾經(jīng)的某個族群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心,就留下這么片平地,和一道殘墻。說是不止,還有墓葬群,就在面前這座孤山上。我當即就要上山。華爾丹說,不從這里上山,從后面。車又啟行,搖搖晃晃在無路的草灘上繞行到山的背面。從山背后看上去,山形一變,不是正面看去的正三角的金字塔形了,而是一道分成若干臺階的斜升的山脊。兩個大臺階,若干小臺階,一路升上山頂。上到了第一個臺階。沒有看到古墓,只看到密集分布的一個又一個深坑,深坑里外,一塊塊紅色砂巖石堆積裸露,坑壁坑底,也是累累亂石。這些深坑就是曾經(jīng)的古墓,但早已被人盜掘一空了。山上,風很強勁,凌空有聲。面前的墓葬卻空空如也。一個深坑緊挨著一個深坑。除了偶爾見到一點破碎的陶片,連墓葬里曾經(jīng)有過的木制棺槨的碎片都未留下一星半點。在高海拔地帶,不超過五千米高度,我向來不覺得呼吸困難,現(xiàn)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卻感到喘不上氣,有窒息之感。找一塊平整點的巖石坐下,我伸手撫摸面前出自墓葬的石頭。這些石頭風化得很厲害,手指滑過時,能感覺到有棱角尖利的沙礫沾在了指尖。下意識用力,是想讓尖利的沙礫扎破手指引起一點真切的痛感嗎?但沙礫在我的指尖粉碎了。世界無聲,山峙水環(huán)。6.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對剛出發(fā)探訪莫格德哇時的夏牧場的景色進行了描繪,呈現(xiàn)出和諧靜謐的氛圍特點,富有清新自然的氣息。B.文章第三段描寫了別樣的河源區(qū)景色,作者行走在河源區(qū)的沼澤之中,產(chǎn)生了地闊天低、思接萬里的激蕩情緒。C.作者觸摸山上赭紅色的巖石時產(chǎn)生了無限感慨,主要是因為這些巖石色彩鮮明、紋路多樣而清晰,富有生命力。D.作者根據(jù)似乎是人工平整過的平地及其周圍的殘墻痕跡、山上被盜空的墓葬群等,推測莫格德哇曾是某個族群中心。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作者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行文,敘述了探訪莫格德哇的經(jīng)過,描繪了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色,并抒發(fā)了自己的感受。B.文章引用“元朝皇帝曾派專人勘察河源”的史料,既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增添了歷史厚重感,又彰顯了作者的文化底蘊。C.文章對莫格德哇碑周圍的景物進行了描繪,盛開的花朵與莫格德哇遺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盡顯歷史滄桑之感。D.文章結尾的“世界無聲,山峙水環(huán)”簡潔凝練,又極有意蘊,既寫出了當時的環(huán)境,又將作者的沉思狀態(tài)融于其中。8.文中敘寫了大量作者對莫格德哇相關歷史的聯(lián)想,請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9.文中說“現(xiàn)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卻感到喘不上氣,有窒息之感”,請結合文本探究“我”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原因。(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功名大立,天也。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堯,天也。舜耕于歷山,陶于河濱,天下說之,秀士從之,人也。夫禹遇舜,天也。禹周于天下,以求賢者,事利黔首,禹盡為之,人也。舜之耕漁,其賢不肖與為天子同。其未遇時也,以其徒屬堀地財,取水利,編蒲葦,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凍餒之患。其遇時也,登為天子,賢士歸之,萬民譽之。盡有之,賢非加也;盡無之,賢非損也。百里奚之未遇時也,亡虢而虜晉,飯牛于秦,傳鬻以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說之獻諸繆公三日請屬事焉??姽唬骸百I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焉,無乃天下笑乎?”公孫枝對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君為明君,臣為忠臣。彼信賢,境內(nèi)將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繆公遂用之。謀無不當,舉必有功,非加賢也。使百里奚雖賢,無得繆公,必無此名矣??鬃痈F于陳、蔡之間,七日不嘗食,藜羹不糝??鬃酉腋栌谑?,顏回擇菜于外。子路與子貢相與而言曰:“夫子逐于魯,伐樹于宋,窮于陳、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嘗絕音。蓋君子之無所丑也若此乎?”顏回無以對,入以告孔子。孔子喟然而嘆曰:“由與賜小人也。召,吾語之。”子路與子貢入,子貢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君子達于道之謂達,窮于道之謂窮。今丘也拘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所也,何窮之謂?故內(nèi)省而不疚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執(zhí)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惫胖玫勒?,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于此,則窮達一也。(摘編自《呂氏春秋》)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秀士從之”與“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兩句中的“從”字含義相同。B.“手足胼胝不居”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兩句中的“居”字含義相同。C.“其遇時也,登為天子”與“不拘于時”(《師說》)兩句中的“時”字含義不同。D.“由與賜小人也”與“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兩句中的“小人”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舜遇見堯,禹遇見舜,源于天意;舜、禹為民服務、贏得民心,則體現(xiàn)本人的努力。成就大功名不能忽略天意,也不能輕視個人努力。B.舜耕地捕魚時,帶著部屬辛勤勞作,得以免去凍餓之苦;成為天子后,得到百姓的愛戴。無論處境如何改變,舜的賢德始終不變。C.公孫枝大力舉薦百里奚,在繆公擔心重用賤民會被人恥笑時,據(jù)理力爭以打消繆公的顧慮。作者認為他是謀劃得當、舉薦有功的賢臣。D.孔子告訴弟子,霜雪能彰顯松柏的氣節(jié),陳、蔡之厄也能彰顯自己對道義的堅守,應該算是幸事;聽罷,子貢為先前不理解老師而慚愧。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2)夫子弦歌鼓舞,未嘗絕音。蓋君子之無所丑也若此乎?14.對“窮”的理解,孔子與子路、子貢兩弟子明顯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詞,完成15—16題。木蘭花慢秦觀過秦淮曠望,迥蕭灑、絕纖塵。愛清景風蛩①,吟鞭醉帽②,時度疏林。秋來政③情味淡,更一重煙水一重云。千古行人舊恨,盡應分付今人。漁村。望斷衡門。蘆獲浦、雁先聞。對觸目凄涼,紅凋岸蓼,翠減汀蘋。憑高正千嶂黯,便無情到此也銷魂。江月知人念遠,上樓來照黃昏。【注】①風蛩:風中蟋蟀鳴聲。②吟鞭:本指詩人的馬鞭,可指行吟的詩人。醉帽:本指醉漢的帽子,可指醉漢。③政:同“正”。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片使用多種手法寫景,如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視聽結合、虛實結合等。B.上片末兩句承上啟下,既緊承上文,實現(xiàn)情感轉折,又引出下文的景與情。C.下片末兩句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江月早早升上天空來慰藉詞人,以景結情。D.這首詞寫了詞人經(jīng)過秦淮河時的所見、所感、所思,情景交融,辭情兼勝。16.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與“四十三年,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對比,寫出了百姓安于異族統(tǒng)治的現(xiàn)狀。(2)白居易的《琵琶行》用語簡潔凝練,僅僅“”一句就交代了地點、時間、人物和事件;“”一句就點明了季節(jié)特征,渲染了事件發(fā)生時的落寞氛圍。(3)“扁舟”是我國古典詩文中常見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羈旅的愁思,或承載悠然自由的情懷,或暗含淡泊隱逸的愿望,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8—20題。綜觀近年來反響熱烈的國產(chǎn)動畫電影,大都取材于中國古代神話,制作團隊一次次向傳統(tǒng)文化“尋寶”。不過,除了題材方面,國產(chǎn)動畫電影的形式風格也自覺向傳統(tǒng)文化取經(jīng),“國風”“水墨風格”等頻頻成為熱詞。在這方面,《深海》制作團隊探索中國動畫全新方向。研發(fā)了“粒子水墨”技術,這一技術將中國水墨畫“三維化”、賦于水墨畫全新生命力。何為“粒子水墨”技術?①就是利用將大量的粒子構建而成的具有水墨風格的現(xiàn)代動畫制作技術。水墨畫是一種中國的繪畫藝術形式,水和墨的神奇交溶,讓墨的五色:焦、濃、重、淡、清,產(chǎn)生豐富的變化,從而達到獨具中國氣息的藝術效果?!渡詈!纷龅木褪怯矛F(xiàn)代動畫制作技術表現(xiàn)中國水墨畫流動飄逸的特點。當然色彩不再只是黑白二色,而是②。為此制作團隊苦心孤詣,進行了大量實驗,包括將洗潔精、牛奶等流體與各色丙烯顏料混合,為水墨“暈染上色”。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生命力。放眼全球,美國的三維動畫、日本的二維動畫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國動畫不能總是跟在后面③。我們期待更多國產(chǎn)動畫開創(chuàng)獨屬于中國的動畫形式,讓世界看到中國動畫。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一處語病、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和一個錯別字,請進行改正。(3分)20.請以“《深海》制作團隊”為主語,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一個長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圖表和文字,完成21—22題。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①,隨行下艙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在東風著陸場交付空間應用系統(tǒng),其中就包括了經(jīng)過120天的空間培育生長、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的水稻種子。公眾號:全元高考專家在培育新品種時,都是先挑選優(yōu)質種子,再通過特定的環(huán)境使種子產(chǎn)生一定的變異,然后根據(jù)變異結果進行研究培育,形成新的品種。眾所周知,太空環(huán)境和地球環(huán)境不同,太空環(huán)境中不僅沒有重力、沒有空氣,②,這些宇宙輻射容易讓地球生命發(fā)生基因變異,因此人類經(jīng)常在進行航天任務時將農(nóng)作物種子放在飛船上,讓它們隨飛行器的步伐進行一次太空遨游,回返地球后再進行研究。變異的種子經(jīng)培育后,生長而成的農(nóng)作物便可稱為“太空農(nóng)作物”。而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期間,完成了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開花結籽這一“從種子到種子”的發(fā)育全過程。經(jīng)過太空誘變培育出來的“航育1號”水稻新品種,③,從出苗到收獲得時間也比正常減少了13天,而產(chǎn)量卻可以增長5%~10%:更矮的植株可以增強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更短的生長周期可以讓水稻提前收獲,并且還能夠增加水稻的產(chǎn)量。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2.中國航天工業(yè)總公司航天育種中心和中國農(nóng)科院準備合作開展“太空玉米”的研究,下面是“太空玉米”獲得的流程圖,請根據(jù)材料完成甲、乙處的內(nèi)容,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huán)繞、所影響。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社會,是被紛繁的信息“同質化”,還是保持個性獨立,或是堅持“和而不同”?你的選擇里藏著你未來的樣子,你未來的樣子是中國未來的樣子。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屆高三語文新高考一輪復習刷題卷(三)答案·解析--答案速查--1—3CDA6—7CA10EHI11—12BC15A--詳細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C【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绢}目詳解】C.“其教化效果更好”錯。原文為“‘言志’散文的‘寓教于樂’,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包含著‘載道’的功能,但與‘載道’散文比較起來,更側重于發(fā)揮‘休閑’的功能”,“載道志”散文,各具特色,在教化效果上無高下之分。故選C。2.D【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題目詳解】A.“注重從‘養(yǎng)氣’入手來提升文章的‘情趣’”錯誤。原文“另一方面又喜歡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注重文章的情趣”,可見是通過“寄情于山水民間,講究閑情逸致”來提升文章的“情趣”。B.“‘人格’的高低決定著‘文格’的優(yōu)劣”錯誤。原文“高的‘人格’需要高的‘文格’來顯現(xiàn)”,并不是說“人格”的高低決定“文格”的高低,“人格”的高低決定的是散文的好壞。C.“不是事實的真實”錯,原文是“不必是事實的真實”。故選D。3.A【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題目詳解】材料二的觀點是“散文是人與文的合一”。A.意思是“孔融風韻氣度高雅超俗,有過人之處,然而不善立論,詞采勝過說理”。并不是“人與文的合一”。故選A。4.①吸納中國散文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原型”精神,即“自由無待,隨物賦形”“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詩性智慧”和“造氣”“造勢”之內(nèi)功。②既注重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也強調(diào)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③以“人—文”為核心,堅守“人文一體”,追求散文的個性、自由、直實、詩意等?!娟P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绢}目詳解】結合材料一第一段“中國從先秦開始,就有一個‘文’的傳統(tǒng),也存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往往被學界忽視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層面:其一,自由無待,隨物賦形……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其三,詩性智慧……其四,是‘造氣’‘造勢’之內(nèi)功”可知可以吸納中國散文傳統(tǒng)“天人合一”的“原尚自然,物我合一”“詩性智慧”和“造氣”“造勢”之內(nèi)功。結合材料一第二段“‘言志’散文的‘寓教于樂’,自然在某種程度上包含著‘載道’的功能,但與‘載道’散文比較起來,更側重于發(fā)揮‘休閑’的功能”可知應既注重散文“載道”的教化功能,也強調(diào)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揚散文的“休閑”功能。結合材料二第二段“散文是人與文的合一,人與文一體兩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以一體兩面的‘人—文’為核心,散文的一些文體特征如一般所謂散文的個性、自由、真實、詩意等就能得到合理闡釋”可知應以“人一文”為核心,堅守“人文一體”,追求散文的個性、自由、直實、詩意等。5.①“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對以人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與自然界中的“物”展開交流,以達到“物”和“我”的融合、統(tǒng)一。②描寫泛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連成一片的開闊景象,開闊景象使人心胸舒暢,仿佛凌空駕風而行,飛升成仙??陀^物象與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襯托和借景抒情的作用。③把自己融入天地當中,“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與我合一,天地與我同生,都是無窮無盡的,從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悵惘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绢}目詳解】結合材料一第一段“崇尚自然,物我合一。莊子反對以人為中心的功利主義態(tài)度,主張‘喪我’‘棄知’‘物化’。因此,他認為文章應‘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可知“崇尚自然,物我合一”是指反對以人為中心,以平等的角度與自然界中的“物”展開交流,以達到“物”和“我”的融合、統(tǒng)一?!鞍茁稒M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描寫泛舟夜游赤壁,天光、水色連成一片的開闊景象,開闊景象使人心胸舒暢,仿佛凌空駕風而行,飛升成仙??陀^物象與人的心境相融合,起到了襯托和借景抒情的作用?!白云洳蛔冋叨^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把自己融入天地當中,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與我合一,天地與我同生,都是無窮無盡的,從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悵惘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6.C【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绢}目詳解】C.“主要是因為這些巖石色彩鮮明、紋路多樣而清晰,富有生命力”錯誤,根據(jù)文中的“曾經(jīng)的巖層破碎……裸露在了藍色的天空下面”和“手指滑過時??但沙礫在我的指尖粉碎了”,可知作者觸摸巖石時產(chǎn)生了無限感慨是因為他感受到了巖石所代表的自然與歷史的深沉與滄桑。故選C。7.A【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能力。【題目詳解】A.“文章以作者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行文”錯誤,根據(jù)文章中的“一開始出發(fā)”“路蜿蜒向前”“繼續(xù)上路”“車下到另一道寬谷中”“走到孤山腳前”等內(nèi)容,可知文章是以時空變化為線索行文的,而不是以“作者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行文。故選A。8.①與開頭“送行的人強烈建議”和“華爾丹興奮地說那地方確實值得一去”相互照應;②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既使文章的敘述產(chǎn)生波瀾,表達更為生動,又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③增強莫格德哇的神秘色彩,強化其歷史地位,引發(fā)讀者的歷史思考,彰顯了文章主旨。【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绢}目詳解】開頭寫到“送行的人強烈建議再花半天時間去看一個地方:莫格德哇……華爾丹興奮地說那地方確實值得一去”,到了以后,作者聯(lián)想到莫格德哇相關歷史,前后照應。前面寫到“孤山背后,隔著河谷,錯落著巖石裸露的赭紅山脈?,F(xiàn)在,一道蜿蜒的水流在我們的右邊,左邊是這一帶最大片的平地。不像是自然形成,似乎是人工平整過的,足有幾平方公里的地面。圍繞著這塊平地,有很長的殘墻痕跡隱約凸起。這道長墻圍出了什么?一座曾經(jīng)的城池?長墻范圍內(nèi)卻不見任何建筑的痕跡”,此處寫到作者對莫格德哇相關歷史的聯(lián)想,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既使文章的敘述產(chǎn)生波瀾,表達更為生動,又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根據(jù)“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比唐代還早的以前,在這偏遠荒寒之地,應該有過一座城,這座城是個中心,但是由哪個族群所建,史籍無載……”可知,增強莫格德哇的神秘色彩,強化其歷史地位,引發(fā)讀者的歷史思考,彰顯了文章主旨9.①莫格德哇作為曾經(jīng)某個族群的中心,既無史籍記載,也沒有民間傳說提到,這使“我”產(chǎn)生巨大的歷史喟嘆;②莫格德哇這個曾經(jīng)某個族群的中心,只留下這么片平地和一道殘墻,不由得令人感嘆與惋惜;③莫格德哇曾經(jīng)的古墓也早已被人盜掘一空,只能偶爾見到一點破碎的陶片,這令“我”感到無比痛心與遺憾?!娟P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題目詳解】根據(jù)“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比唐代還早的以前,在這偏遠荒寒之地,應該有過一座城,這座城是個中心,但是由哪個族群所建,史籍無載。那時,在當?shù)?,不同族群來來去去,興起又湮滅,湮滅又興起,因此,民間傳說中也沒有關于此地的遙遠記憶”可知,莫格德哇作為曾經(jīng)某個族群的中心,既無史籍記載,也沒有民間傳說提到,這使“我”產(chǎn)生巨大的歷史喟嘆;根據(jù)“我不在意這倏忽而至的雨,我在意的是,莫格德哇,這個曾經(jīng)的某個族群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心,就留下這么片平地,和一道殘墻”可知,莫格德哇這個曾經(jīng)某個族群的中心,只留下這么片平地和一道殘墻,不由得令人感嘆與惋惜;根據(jù)“沒有看到古墓,只看到密集分布的一個又一個深坑,深坑里外,一塊塊紅色砂巖石堆積裸露,坑壁坑底,也是累累亂石。這些深坑就是曾經(jīng)的古墓,但早已被人盜掘一空了。山上,風很強勁,凌空有聲。面前的墓葬卻空空如也。一個深坑緊挨著一個深坑。除了偶爾見到一點破碎的陶片,連墓葬里曾經(jīng)有過的木制棺槨的碎片都未留下一星半點”可知,莫格德哇曾經(jīng)的古墓也早已被人盜掘一空,只能偶爾見到一點破碎的陶片,這令“我”感到無比痛心與遺憾。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绢}目詳解】句意:公孫枝得到百里奚之后很喜歡他,把他推薦給秦穆公,過了三天,請求委任他官職。“公孫枝得而說之”,主謂賓結構,“而”連接前后連個動作,“之”為賓語,單獨成句;“獻諸繆公”,省略主語的狀語后置句,句意完整,單獨成句;“三日”,作時間狀語,單獨成句。11.B【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绢}目詳解】A.正確。跟從。句意:杰出的人士都跟隨著他/天下的百姓像云彩一樣聚集起來,像回聲一樣相應(陳勝)。B.“含義相同”錯誤。休息;居住。句意:手和腳磨出繭子都不休息/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C.正確。機會;時俗。兩句中的“時”字含義不同。句意:當遇到有利的時機,他當了天子/不受制于從師的時俗限制。D.正確。見識淺陋的人;人格卑鄙的人。兩句中的“小人”含義不同。句意:子路和子貢是見識淺陋的人/親近小人,疏遠賢臣。故選B。12.C【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绢}目詳解】C.“作者認為他是謀劃得當、舉薦有功的賢臣”錯誤,“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說的是百里奚出謀劃無不得當,做事情必定成功。故選C。13.(1)信任賢才而任用他,這是君主英明;讓位給賢人而自己甘居賢人之下,這是臣子的忠誠。(2)老師撫琴唱歌擊鼓跳舞,未曾停止。難道君子不知羞恥到這般地步了嗎?【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绢}目詳解】(1)“明”,英明;“讓”,讓位;“下”,居人之下。(2)“弦歌”,撫琴唱歌;“鼓舞”,擊鼓跳舞;“丑”,羞恥。14.子貢等弟子認為被困陳、蔡,處境困窘為“窮”。而孔子認為遭遇亂世、處境困窘不是“窮”,失于仁義之道才是“窮”?!娟P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绢}目詳解】結合“子路與子貢相與而言曰:‘夫子逐于魯,伐樹于宋,窮于陳、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嘗絕音。蓋君子之無所丑也若此乎?’”“如此者,可謂窮矣!”可知,子貢等弟子認為被困陳、蔡,處境困窘為“窮”。結合“孔子曰:‘君子達于道之謂達,窮于道之謂窮。今丘也拘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所也,何窮之謂?故內(nèi)省而不疚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可知,而孔子認為遭遇亂世、處境困窘不是“窮”,失于仁義之道才是“窮”?!緟⒖甲g文】能建立大的功名,要靠天意。因為這個緣故,就不慎重對待人的主觀努力,是不行的。舜遇到堯那樣的明君,是天意;舜在歷山種地,在黃河邊制作陶器,天下人很喜歡他,杰出的人士都跟隨著他,這是人為努力的結果。禹遇到舜那樣的明君,是天意;禹周游天下尋求賢德之人,對百姓有利的事情,禹都做了,這些就是個人的努力。舜種地捕魚的時候,他的賢與不肖的情況同當天子時是一樣的。在沒有遇到有利時機的時候,他帶領下屬開墾耕種,依水打魚,編蒲葦,手和腳磨出繭子都不休息,然后才免于凍餓之苦。當遇到有利的時機,他當了天子,賢德的人全歸附他,所有的人都贊譽他。擁有整個天下,舜的賢德并沒有增加;未有寸土之地,他的賢德也不因此減損。百里奚沒有遇到有利時機的時候,從虢國逃出,被晉國俘虜,后在秦國喂牛,以五張羊皮的價格被轉賣。公孫枝得到百里奚之后很喜歡他,把他推薦給秦穆公,過了三天,請求委任他官職。穆公說:“只用五張羊皮買下他卻委任他官職,恐怕要被天下恥笑吧!”公孫枝回答說:“信任賢才而任用他,這是君主英明,讓位給賢人而自己甘居賢人之下,這是臣子的忠誠。君主是英明的君主,臣子是忠誠的臣子。他如果確實賢德,國內(nèi)的臣民都會服從,敵國都將畏懼,誰還會有閑暇恥笑呢?”穆公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百里奚出謀劃無不得當,做事情必定成功,這并不說明他的賢德增加了。百里奚雖然賢能,假如沒有得到繆公的重用,必定不會留下這樣的美名??鬃颖焕в陉惒讨g,七日吃不到糧食,野菜里一粒米都沒有??鬃釉谑覂?nèi)撫琴唱歌,顏回在外面擇菜,子路與子貢說:“夫子在魯國被放逐,在宋國砍樹,在陳、蔡被困,竟然還撫琴唱歌,擊鼓跳舞,不曾停止。難道君子就不知恥到這般地步嗎?”顏回無話可答,進門告訴孔子。孔子感慨地說:“子路和子貢是見識淺陋的人。叫進來,我有話對他們說?!弊勇泛妥迂曔M來,子貢說:“這種情況應該算是困窘了!”孔子說:“君子通達于道義叫做‘達’,困窘于道義才叫‘窮’。如今我仍然恪守仁義之道,以面對亂世的艱難,可謂適得其所,哪來窮困之說?所以反省自身應無愧于正道,面對困難應不喪失美德。大寒到了,霜雪已降,我因此了解松柏的茂盛。陳、蔡的困阻,對我來說也許算是一件幸事吧?!笨鬃右闳晦D身,開始撫琴演奏,子路情緒昂然,開始執(zhí)盾而舞。子貢說:“我不知天之高不可攀,也不知地之深不可測。”古代的得道者,困窘時也快樂,顯達時也快樂,令他快樂的并不是困窘和顯達的際遇(而是對道義的通達)。對他們來說,通達道義而到了這種境界,困窘和顯達是一樣的。(二)古代詩歌閱讀15.A【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绢}目詳解】A.“上片使用……虛實結合”錯誤,上片寫景沒有使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上片描寫的景色均為眼前實景。故選A。16.①上片描寫詞人經(jīng)過秦淮河時見到的遼闊、清幽的秋景,體現(xiàn)出詞人舒暢、曠達的心境。②上片最后兩句寫仿佛千百年來行旅的愁苦都總和起來,施加在現(xiàn)在的羈旅之人(詞人自己身上,表達了詞人深重的羈旅之秋。③下片描寫凄涼、蕭瑟的秋景,寫詞人登高望遠,表達了詞人的孤獨、思鄉(xiāng)之愁?!娟P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題目詳解】詞人上片寫到經(jīng)過秦淮河,見到的秋景“曠”,景色遼闊,風中還有蟋蟀的鳴叫聲,詞人邊走邊吟詩,緩慢地走過樹林,展現(xiàn)的是一種悠閑、曠達的的心境,心情是舒暢的。最后兩句“千古行人舊恨,盡應分付今人”很有新意,說從古至今所有行旅之人漂泊的愁苦都施加在了自己的身上,采用夸張的手法,形象地表達出詞人身上羈旅之愁的濃重。下片寫景“蘆荻浦、雁先聞。對觸目凄涼,紅凋岸蓼,翠減汀。憑高正千嶂黯”,長滿蘆荻的水灘上,傳來大雁的哀音。紅蓼花已在凋殘,萍草的翠綠也減去了幾分,滿目凄涼撼人心神,憑高極目,千山黯淡。詞人登高望遠,所見皆凄涼之景,更加觸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愁。(三)名篇名句默寫17.(1)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2)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3)示例一: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示例二: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示例三: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示例四: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佛貍祠、鴉、潯、荻、瑟瑟、匏樽。三、語言文字運用(一)語言文字運用Ⅰ18.①簡而言之(顧名思義)②絢麗多彩(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彩斑斕)③亦步亦趨【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绢}目詳解】①語境前句提出問題,何為“粒子水墨”技術?后面作解釋,此處是過渡語,可用“簡而言之(顧名思義)”。簡而言之:簡括地說,長話短說。顧名思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②語境說“色彩不再只是黑白二色”,形容色彩豐富,可用“絢麗多彩(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彩斑斕)”。絢麗多彩(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彩斑斕):各種各樣的色彩燦爛美麗,形容色彩華麗;也指絢爛無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③語境“總是跟在后面”形容追隨和模仿,可用“亦步亦趨”。亦步亦趨:事事追隨和模仿別人19.①語?。簩ⅰ耙环N”移到“繪畫”的前面(或將“一種”移到“中國的”的后面)。②標點符號使用錯誤:將“:”改為“——”。③錯別字:將“溶”改為“融”。【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漢字、標點符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題目詳解】劃線句語病有:語序不當,“一種”是數(shù)量詞,“中國”是領屬性詞語,兩者應交換位置。標點符號:冒號使用不當,此處“焦、濃、重、淡、清”是對“五色”的解釋,使用冒號表示解釋說明,而冒號不能管到句末標點,所以應改為破折號。錯字:“交溶”的“交溶”應寫作“融”。20.《深?!分谱鲌F隊為了探索中國動畫的全新方向而研發(fā)了將中國水墨畫“三維化”、賦予水墨畫全新生命力的“粒子水墨”技術?!娟P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變換句式的能力?!绢}目詳解】短句變長句,首先確定一個主干句,以“《深?!分谱鲌F隊”為主語:《深海》制作團隊研發(fā)了“粒子水墨”技術。然后把其它分句化為主干句的修飾成分:把“探索中國動畫全新方向”加上“為了”變?yōu)椤把邪l(fā)”的狀語,把“將中國水墨畫‘三維化’,賦予水墨畫金新生命力”化為“‘粒子水墨’技術”的 定語。最后按照邏輯梳理句序,注意語言連貫流暢。(二)語言文字運用Ⅱ21.①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②而且充滿了各種宇宙輻射③植株比一般的水稻要矮(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題目詳解】①下文提到“下艙”“在東風著陸場”,可見此處是說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的情況,應填: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②語境在說太空環(huán)境的各種不利條件,下文提到“這些宇宙輻射”,說明此處是說宇宙輻射的情況,應填:而且充滿了各種宇宙輻射。③語境在說太空誘變培育出來的水稻新品種的情況,下文有“更矮的植株”“更短的生長周期”兩種比較,此處應與普通水稻比較高矮,應填:植株比一般的水稻要矮22.甲:利用太空特定環(huán)境(或宇宙輻射)誘使種子變異乙:培育被挑選出來的變異種子【關鍵能力】本題考查學生歸納信息的能力?!绢}目詳解】“太空玉米”的獲得,應按照材料第二段所說流程進行:專家在培育新品種時,都是先挑選優(yōu)質種子,再通過特定的環(huán)境使種子產(chǎn)生一定的變異然后根據(jù)變異結果進行研究培育,形成新的品種。概括而言,經(jīng)過如下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滅火器的緊急逃生用法
- 概率統(tǒng)計算法復習題
- 屋面工程施工合同細節(jié)
- 違反工作紀律整改報告
-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機器抵押合同(2篇)
- 更換廚房用品合同(2篇)
- 服務記錄協(xié)議書(2篇)
- 2025年蘇教新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粵教滬科版選修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羅沙司他治療腎性貧血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演示稿件
- 農(nóng)村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研究的中期報告
- 環(huán)衛(wèi)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及綠化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 醫(yī)院定崗定編方案文檔
- 4-熔化焊與熱切割作業(yè)基礎知識(一)
- 2023年200MW儲能電站儲能系統(tǒng)設計方案
- 個人安全與社會責任的基本知識概述
- 建筑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試題一及答案
- 簡易勞務合同電子版
- 明代文學緒論
- 體育賽事的策劃、組織與實施 體育賽事利益相關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