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1頁
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2頁
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3頁
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4頁
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情境教學法自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和使用,其理論內涵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但是部分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使用仍存在一些誤解,這也使得其教學情境不夠真實,浮于表面,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自然就無法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一、問題對話引領,做好情境引導為了將學生帶入到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根據(jù)授課內容制作了問題式導學提綱,通過串聯(lián)文章線索為學生梳理了學習思路,并使用提問教學的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被成功引導到課堂教學內容中。[1]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葡萄溝》一課時,教師先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愛吃葡萄嗎?”緊隨其后,教師追問:“你知道葡萄都有什么品種嗎,你愛吃哪種葡萄?”在提問的同時,教師通過播放幻燈片,讓學生欣賞一些葡萄的攝影圖片,有的青翠欲滴,有的晶瑩剔透,這就勾起了學生的回憶。學生A發(fā)言說:“我特別愛吃葡萄,每年葡萄上市的時候我都會和家人去農貿市場上買許多葡萄,久而久之,我也練就了一身識別葡萄的本領。我最喜歡的葡萄是颶風葡萄和玫瑰香葡萄?!苯處熃又龑У溃骸凹热挥羞@么多的同學喜歡吃葡萄,那么你們有沒有關注過一些葡萄的原產(chǎn)地呢,誰能來說一說?”“我知道!”學生B搶著發(fā)言道,“我國主要的葡萄產(chǎn)地在陜西、新疆、華北地區(qū),我最喜歡的馬奶子葡萄就產(chǎn)自新疆的吐魯番?!薄斑@位學生說得非常好,新疆吐魯番的葡萄品種繁多,現(xiàn)有無核白、紅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個優(yōu)良品種,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那么大家今天就和老師一起學習這篇與‘吐魯番’的葡萄有關的文章吧?!痹谝氡菊n的教學主題之后,教師為學生下發(fā)了問題式學習導案,并在導學案上依次列出了幾個問題:葡萄溝都有什么特色產(chǎn)品,它們的成熟日期分別是什么日子?本地葡萄的種植環(huán)境是怎樣的?都種植了哪些葡萄?葡萄干的制作原理是什么,你能試著總結一下嗎?在這些問題的下方,教師為學生預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使學生能夠組織自己的答案。首先,在下發(fā)導學案后,教師先帶領學生將文章朗讀了幾遍,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接著,教師讓學生依照導學案提供的線索對文章進行精讀,并對各段內容進行簡要概括或者回答導學案提出的問題。在教學進行到一定的階段后,教師讓學生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導學案中寫下的答案。例如,在“本地葡萄的種植環(huán)境是怎樣的?”一題的作答中,學生C說道:“葡萄溝的種植環(huán)境是梯田式的,梯田上都是葡萄架子,而葡萄在成熟之后是垂下來的,這樣采摘也比較方便。”而在討論“葡萄干的制作原理是什么?”這一問題時,學生D這樣總結道:“制作葡萄干的葡萄會運送到山坡的晾房上,這些晾房的四壁都有小孔,方便利用高溫空氣將架子上的葡萄的水分蒸發(fā)掉?!睂W生D的回答精簡概括,贏得了學生和教師的肯定。通過在課前使用問題營造教學場景,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的教學進度大大加快,學生也樂于學習課本內容,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二、道具輔助教學,渲染情境氛圍在進行教學展示時,教師依托現(xiàn)有的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營造教學氣氛,調動學生視聽感官,使教學情境的內容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更加真實可信。此外,教學道具的使用,使得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的實踐性大大增強。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黃山奇石》一課時,教師從多個層面進行了教學創(chuàng)新。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事先并沒有點明本課的學習主題,而是為學生播放了其他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教學資料,并為學生補充了一些背景知識。在視頻放映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對黃山的特點進行總結,許多學生踴躍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學生A說:“傳說黃山有迎客松、云海、奇石等各種美景,我今天也終于先睹為快?!盇生的話點明了本課的教學主題,而教師也在這時為學生下發(fā)了自己提前收集好的形狀各異的小石頭,許多學生在拿到石頭之后也頗感新奇,似乎是沒有想到教師會以這種形式展開今天的教學內容,還有的學生立刻開始把玩起手中的石頭來。本篇課文內容第一個涉及的黃山奇石是“仙桃石”,用原文的話說就是“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在講到此處時,教師也用課件為學生展示了“仙桃石”的真實樣貌,并鼓勵學生用手中的石子進行還原。在學生的歡聲笑語中,教師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學生作品,有的學生用石子搭成了一個柱子,還有的學生搭成了一個圓盤。在教師詢問時,這位學生答道:“扁桃也算是桃子吧?”他的回答讓其他的學生開懷大笑,課堂內外也充滿了歡樂的聲音。在隨后的教學中,學生還用石頭搭建了“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疤旃吠隆钡戎捌媸本坝^。在教學道具的幫助下,學生不僅學習了語文知識,還提升了自己的審美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教學道具的使用改變了語文課程在學生心中嚴肅、呆板的形象,反而更具親切感,而學生在語文課中也逐漸找到了快樂。在跨學科融合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情境課堂具有了一定的審美意義,學生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美術知識,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自身的學習熱情。三、小組活動展示,提升綜合能力在進行情境教學的基礎上,學生在參與小組活動時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自信心,逐漸形成具有個人風格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展示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也在不斷增強,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優(yōu)勢互補,能夠促進整個班集體學生的均衡發(fā)展,自身的語文學科綜合能力也能不斷提升。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教師在開展分組合作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小組展示活動,使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和挑戰(zhàn)性?!顿u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學生耳熟能詳?shù)耐捵髌罚S多學生在啟蒙階段就已經(jīng)閱讀過它,所以對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幾個關鍵的故事轉折點,例如“小女孩赤著腳”“聞到了烤鵝的香氣”等。許多學生在文章的情節(jié)轉換上都能說出一些獨到的見解,這也為教師在綜合性學習策略的指導下,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提供了許多方便之處。由于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快速帶領學生熟悉了文章內容,然后在將文章進行反復朗讀后,為學生講解了重點生字詞。隨后,在學生已經(jīng)分好組的基礎上,為學生布置了小組學習任務:總結每段的主要內容,梳理故事脈絡并對人物的心境進行剖析。為了將學生更好地帶入到這個貧苦女孩的角色中,教師為學生播放了故事的動畫片段,在影像的表現(xiàn)下,學生對小女孩所處的社會背景和家庭環(huán)境也有了更多的關注。在學生基本掌握本課的故事主線并領會主旨情感后,鼓勵每個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演繹,這樣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就能完成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教師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學生的響應和支持。在表演時,小組A選擇的是從小女孩被搶走鞋子到聞到烤鵝香氣的情節(jié)。在對這段情節(jié)進行演繹時,一位女生松開了自己扎好的頭發(fā)披在肩上,然后模仿小女孩哆哆嗦嗦的狀態(tài),踮起腳尖小心翼翼地走著。這段表演,情節(jié)雖短,但是技藝精湛,許多學生都被女生的演技所折服。除了A小組,其他小組也采用了多樣的表演形式,有配樂朗誦、群像表演等。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發(fā)揮出了自己最大的能量。這些活動體現(xiàn)了小組的綜合實力,而小組成員也得到了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好評,并對今后的小組活動也有了更高的參與熱情。四、教學空間拓展,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傳統(tǒng)的情境教學法,大多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雖然對課堂教學情況的改善有顯著效果,但仍然存在許多局限性,且它的作用也不能和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相比。[2]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時,教師和學生走入校園中,和學生一起觀察周圍世界的發(fā)展變化。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其中有自然的聲音,也有在人的作用下而產(chǎn)生的聲音,這些聲音都需要學生親自去自然中聆聽和體會。教師和學生先來到了校園中綠植前面,尋找樹葉被風吹動的聲音,在靜謐的校園中,大家側耳傾聽著樹葉發(fā)出的聲響。學生A說她發(fā)現(xiàn)了植物聲音的不同?!澳悄隳苷f一說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嗎?”教師問道。A生說:“首先,從植物的長勢和外形上來說,高大的喬木的樹葉聲音往往比較有力,如果葉片較大的話還會出現(xiàn)‘嘩啦嘩啦’的聲音,而身形矮小的灌木聲音就較為輕柔,因為它們會隨風搖擺?!边@位學生的分析體現(xiàn)了她敏銳的觀察力,通過這種方法,教師還讓學生一起聆聽了蟲鳴等各種聲音。聆聽蟲鳴的活動尤為有趣,許多學生在觀察時都為各種昆蟲繪制了圖譜,并標注上了昆蟲的特點。在此次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許多學生都對自己的校園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校園之美、自然之美。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真實環(huán)境的基礎上隨機設定教學主題,讓學生自己去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而教師則可以觀察學生的臨場反應,這就使得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具有動態(tài)性,學生也能夠在生活情境中經(jīng)歷“自我誕生”的過程。五、課后作業(yè)優(yōu)化,家校一體教學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時,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銜接部分進行再設計,尤其是對傳統(tǒng)的語文課后作業(yè)實施優(yōu)化措施,摒棄課后作業(yè)總量大、內容枯燥的弊病,并在課后作業(yè)系統(tǒng)中加入家長的“角色”,使家長承擔起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輔導作用。教師要通過實施家庭情境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課后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完成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琥珀》一課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參考了學生所給出的教學意見,在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和內容上給予了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在本課的作業(yè)方案中,學生的作業(yè)主題是對“琥珀”這一事物進行深入的研究并撰寫研究報告。在進行調查時,學生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相關資料、制作電子報告,或是對家中的物品進行調查,看看其中是否有用琥珀制成的飾品。在進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調查過程記錄下來,并在視頻中口述調查結果。如果學生還有其他特別的創(chuàng)意,那么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調查。學生有著充分的自由支配權。在告知了學生作業(yè)內容后,教師將作業(yè)內容分享到了家校交流群中,并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學生的家庭作業(yè)進程,配合學生模擬家庭調查情境。在語文作業(yè)的進行過程中,許多家長都分享了學生進行調查的片段。為了弄清樹脂的成因,A生的家長和他一起去小區(qū)種植的桃樹樹干上采集了樹脂樣本;而B生家長技能出眾,幫助學生完成了一份文圖匹配、內容精美的電子報告。在家校交流中,許多家長分享了學生可喜的變化,同時也為能夠參與到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