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員面試分類真題10_第1頁
Java程序員面試分類真題10_第2頁
Java程序員面試分類真題10_第3頁
Java程序員面試分類真題10_第4頁
Java程序員面試分類真題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ava程序員面試分類真題10一、單項選擇題1.

下列用于產生數字簽名的是______。A.接收方的私鑰B.發(fā)送方的私鑰C.發(fā)送方的公鑰D.接收方的公鑰正確答案:B[解析]要想找出正確答(江南博哥)案,首先需要弄懂數字簽名的定義,在ISO7498-2標準中,數字簽名的定義如下:“附加在數據單元上的一些數據,或者對數據單元所做的密碼變換,這種數據和變換允許數據單元的接收者用以確認數據單元來源和數據單元的完整性,并保護數據,防止被人(例如接收者)進行偽造”。它是不對稱加密算法的典型應用,依靠公鑰加密技術來實現。在公鑰加密技術里,每一個使用者都有一對密鑰:一把公鑰和一把私鑰,公鑰可以自由發(fā)布,但私鑰則秘密保存。

具體而言,數字簽名的應用過程如下:數據源發(fā)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鑰對數據校驗和或其他與數據內容有關的變量進行加密處理,完成對數據的合法“簽名”,數據接收方則利用對方的公鑰來解讀收到的“數字簽名”,并將解讀結果用于對數據完整性的檢驗,以確認簽名的合法性。數字簽名技術是在網絡系統虛擬環(huán)境中確認身份的重要技術,完全可以代替現實過程中的“親筆簽字”,在技術和法律上有保證。在公鑰與私鑰管理方面,數字簽名應用與加密郵件PGP(PrettyGoodPrivacy)技術正好相反。在數字簽名應用中,發(fā)送者的公鑰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但他/她的私鑰則需要嚴格保密。

為了更好地說明數字簽名,引用一個較為通俗易懂的方法。

1)A有兩把鑰匙,一把是公鑰,另一把是私鑰。

2)A把公鑰送給B、C、D,每人一把。

3)D要給A寫一封保密的信。他寫完后用公鑰加密,就可以達到保密的效果。

4)A收到信后,用私鑰解密,就看到了信件內容。注意,只要私鑰不泄露,這封信就是安全的,即使落在別人手里,它也是無法被解密的。

5)A給D回信,決定采用“數字簽名”。他寫完后先用Hash函數,生成信件的摘要(Digest)。

6)然后,A使用私鑰,對這個摘要加密,生成“數字簽名”(Signature)。

7)A將這個簽名,并附在信件下面,一起發(fā)送給D。

8)D收到信后,取下數字簽名,用A的公鑰解密,得到信件的摘要。由此證明,這封信確實是A發(fā)出的。

9)D再對信件本身使用Hash函數,將得到的結果與上一步得到的摘要進行對比。如果兩者一致,就證明這封信未被修改過。

10)復雜的情況出現了。C想欺騙D,他偷偷使用了D的電腦,用自己的公鑰換走了A的公鑰。此時,D實際擁有的是C的公鑰,但是還以為這是A的公鑰。因此,C就可以冒充A,用自己的私鑰做“數字簽名”,寫信給D,讓D用假的公鑰進行解密。

11)后來,D感覺不對勁,發(fā)現自己無法確定公鑰是否真的屬于A。她想到了一個辦法,要求去找“證書中心”(CertificateAuthority,CA)為公鑰做認證。證書中心用自己的私鑰,對A的公鑰和一些相關信息一起加密,生成“數字證書”(DigitalCertificate)。

12)A拿到數字證書以后,就可以放心了。以后再給D寫信,只要在簽名的同時,再附上數字證書就行了。

13)D收信后,用CA的公鑰解開數字證書,就可以拿到真實的公鑰了,然后就能證明“數字簽名”是否真的是A簽的。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選項B是正確的。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B。

2.

下列不是實現防火墻的主流技術的是______。A.包過濾技術B.應用級網關技術C.NAT技術D.代理服務器技術正確答案:C[解析]所謂防火墻指的是一個由軟件和硬件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構造的保護屏障,是一種獲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說法。通常,實現防火墻的主流技術有三種:

(1)包過濾技術

包過濾是使用很早的一種防火墻技術,它在基于TCMP協議的數據報文進出的通道上工作,對這兩層數據進行監(jiān)控,對每個數據包的頭部、協議、地址、端口和類型等信息進行詳細分析,并與提前設定好的防火墻過濾規(guī)則(FilteringRule)進行比對,只要發(fā)現一個包的某個或多個部分與過濾規(guī)則匹配并且條件為“阻止”的時候,就會丟棄這個包。

(2)應用代理技術

由于包過濾技術對于數據的保護不是很完善,對于一些特殊的攻擊方式(例如SYN攻擊)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出現了“應用代理”(ApplicationProxy)技術的防火墻。代理設備包含兩個部分:服務端和客戶端。主要工作方式為:當服務端接收來自用戶的請求時,通過代理設備的客戶端把這個客戶端的請求轉發(fā)給服務器,把從服務器接收到的響應轉發(fā)給用戶。

(3)狀態(tài)檢測技術

狀態(tài)檢測技術通過檢測網絡的狀態(tài)來做出安全決策,工作方式為在不影響網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采用抽取相關數據的方法對網絡通信的各個層次實行監(jiān)測,并根據預定義的過濾規(guī)則做出安全決策。

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是一種將私有(保留)地址轉化為合法IP地址的轉換技術,完美地解決了IPv4地址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避免來自網絡外部的攻擊,隱藏并保護網絡內部的計算機。

包過濾技術是最基本的防火墻技術,所以,選項A正確。應用級網關和代理服務器技術都是應用代理技術的防火墻,所以,選項B與選項D正確。而NAT技術是網絡地址轉換,用于公網和內網IP之間的相互轉換,它不是防火墻技術,所以,選項C錯誤。

3.

某公司使用包過濾防火墻控制進出公司局域網的數據,在不考慮使用代理服務器的情況下,下面描述錯誤的是______。A.該防火墻能夠使公司員工只能訪問Internet上與其業(yè)務聯系的公司的IP地址B.該防火墻能夠僅允許HTTP協議通過,不允許其他協議通過,例如TCP/UDPC.該防火墻能夠使員工不能直接訪問FTP服務器端口號為21的FTP地址D.該防火墻能夠僅允許公司中具有某些特定IP地址的計算機可以訪問外部網絡正確答案:B[解析]包過濾防火墻的作用通常是直接轉發(fā)報文,它對用戶完全透明,而且速度較快,一般包含有一個包檢查模塊(通常稱為包過濾器),可以根據數據包中的各項信息來控制站點與站點、站點與網絡、網絡與網絡之間的相互訪問,但無法控制傳輸數據的內容,因為數據內容屬于應用層,而包過濾器工作在傳輸層和網絡層。

對于選項A與選項D,無論是源IP地址還是目的IP地址,都是網絡層的IP地址,都在包過濾防火墻的控制范圍內,因此,通過配置目的IP和源IP,可以使公司員工只能訪問Internet上與其業(yè)務聯系的公司的IP地址,可以僅允許公司中具有某些特定IP地址的計算機可以訪問外部網絡。所以,選項A與選項D正確。

對于選項B,由于HTTP協議是超文本傳輸協議,它是應用層協議,包過濾防火墻工作在傳輸層和網絡層,因此,它無法實現對應用層協議的限制。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C,默認情況下,FTP協議開放的端口號是21,它是傳輸層的TCP仂、議的端口號。因此,雖然FTP是應用層協議,但是通過包過濾防火墻可以限制TCP端口號,即可以使員工不能直接訪問FTP服務器端口號為21的FTP地址。所以,選項C正確。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B。

4.

某主機的IP地址為2/20,其子網掩碼是______。A.B.C.D.正確答案:B[解析]在計算機網絡與通信中,予例掩碼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它的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qū)別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并說明該IP地址是在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本題中,/20表示IP地址的前20位都是網絡號,后12位是主機號。由此可以確定,子網掩碼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即。所以,選項B正確。

5.

對于IP地址,掩碼為,子網號為______。A.160.2B.160C.63.160D.63.160.2正確答案:B[解析]本題中,是B類IP地址,而B類IP地址的前16位(兩個字節(jié))為網絡號,后16位是主機號,劃分子網就是將主機號中的一部分拿出來當作子網號,本題中,子網掩碼為,也就是把前三個字節(jié)當成網絡號。

與B類IP地址默認的前兩個字節(jié)作為網絡號相比,第三個字節(jié)就是子網號,即160,所以,這個IP的網絡號是130.63,子網號為160,主機號是2。所以,選項B正確。

6.

隨著IP網絡的發(fā)展,為了節(jié)省可分配的注冊IP地址,有一些地址被拿出來用于私有IP地址,以下不屬于私有IP地址范圍的是______。A.4B.8C.0D.00正確答案:C[解析]三個私有IP地址范圍:~55,~55和~55。末尾全0的表示一個網段,不用于單獨的主機IP使用,x.x.0.1一般是路由器的IP地址(大多路由器產品IP地址為或)。末尾全1的(255)是廣播地址,也不用于單獨主機IP。所以,選項C正確。

7.

某網絡的IP地址空間為/24,采用定長子網劃分,子網掩碼為48,則該網絡的最大子網個數、每個子網內最大可分配地址個數各為______。A.8,32B.32,8C.32,6D.8,30正確答案:C[解析]本題中,網絡的IP地址空間為/24,這是一個C類IP地址塊,其默認子網掩碼為。但按照題目要求,如果采用定長子網劃分,子網掩碼48的二進制表示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它是在的基礎上,向原主機號借用了5個比特位作為新的子網號,因此,本網絡的最大子網個數為2^5個,即32個,此時可以排除選項A與選項D。

每個子網內的最大可分配地址個數=2^(32-29)-2=2^3-2=8-2=6個,之所以需要減去2,是因為主機號為全0的地址被保留用于標識子網本身、主機號為全1的地址被保留用作該子網的廣播地址,它們不在可分配地址中。所以,選項C正確。

8.

IPv6地址占______個字節(jié)。A.32B.4C.8D.16正確答案:D[解析]IP地址是Internet上主機或路由器的數字標識,用來唯一地標識該設備。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聯網協議版本4)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互聯網協議,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聯網協議。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IPv4定義的有限地址空間將被耗盡,地址空間的不足必將妨礙互聯網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了擴大地址空間,擬通過IPv6重新定義地址空間。

IPv6采用128位(合16個字節(jié))地址長度,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IPv6不僅解決了地址短缺的問題,還考慮了在IPv4中存在的端到端IP連接、服務質量、安全性、多播、移動性及即插即用等問題。所以,選項D正確。

9.

IPv6地址包含______位。A.64B.16C.32D.128正確答案:D

10.

下列關于地址轉換的描述中,錯誤的是______。A.地址轉換解決了因特網地址短缺所面臨的問題B.地址轉換實現了對用戶透明的網絡外部地址的分配C.使用地址轉換后,對IP包加長、快速轉發(fā)不會造成什么影響D.地址轉換為內部主機提供了一定的“隱私”正確答案:B[解析]對于選項A,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IP地址緊缺已經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網絡地址轉換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出現的,網絡地址轉換的作用是把內網的私有地址轉化成外網的公有地址,使得內部網絡上的(被設置為私有IP地址的)主機可以訪問Internet。當大量的內部主機只能使用少量的合法的外部地址,就可以使用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把內部地址轉化成外部地址。所以,選項A正確。

對于選項B,地址轉換實現了對用戶透明的網絡內部地址的分配,而不是外部。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C,地址轉換只會對內網與公網地址進行映射,不會影響其他功能。所以,選項C正確。

對于選項D,由于網絡內部計算機在訪問Internet的時候都會被映射為一個公網地址,因此,并沒有把計算機實際的地址暴露在Internet中,所以,提供了一定的“隱私”。所以,選項D正確。

11.

以下不屬于網絡安全控制技術的是______。A.防火墻技術B.訪問控制技術C.入侵檢測技術D.差錯控制技術正確答案:D[解析]網絡安全涉及計算機網絡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以及可控性,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仔細考慮系統的安全需求,并將各種安全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維護計算機網絡以及信息的安全。

本題中,對于選項A,防火墻是一種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技術性措施,它通過在網絡邊界上建立相應的網絡通信監(jiān)控系統來隔離內部和外部網絡,以阻擋來自外部的網絡入侵,因此,它屬于網絡安全控制技術。所以,選項A正確。

對于選項B,防止對任何資源進行未授權的訪問,從而使計算機系統在合法的范圍內使用。通過權限控制來實現網絡安全控制。因此,它屬于網絡安全控制技術。所以,選項B正確。

對于選項C,入侵檢測是指“通過對行為、安全日志或審計數據或其他網絡上可以獲得的信息進行操作,檢測到對系統的闖入或闖入的企圖”,通過這種技術也能實現網絡安全控制。因此,它屬于網絡安全控制技術。所以,選項C正確。

對于選項D,差錯控制用于在網絡傳輸過程中對差錯進行控制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因此,它不屬于網絡安全控制技術。所以,選項D錯誤。

12.

對于IP地址,屬于______類地址。A.AB.BC.CD.D正確答案:C[解析]IP地址根據網絡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由1字節(jié)的網絡地址和3字節(jié)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地址范圍從到??捎玫腁類網絡有126個,每個網絡能容納1億多個主機。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字節(jié)的網絡地址和2個字節(jié)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地址范圍從到55。可用的B類網絡有16382個,每個網絡能容納6萬多個主機。一個C類IP地址由3字節(jié)的網絡地址和1字節(jié)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范圍從到55。C類網絡可達209萬余個,每個網絡能容納254個主機。D類IP地址的第一個字節(jié)以“1110”開始,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網絡,目前這一類地址被用在多點廣播(Multicast)中。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尋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E類IP地址的第一個字節(jié)以“11110”開始,為將來使用保留。

通過上面分析可知,屬于~55范圍內,屬于C類地址范疇。所以,選項C正確。

13.

IP地址1是一個______IP地址。A.A類B.B類C.C類D.D類正確答案:B

14.

下列屬于分布式文件系統的是______。A.HBaseB.SparkC.MapReduceD.KFSE.Hive正確答案:D[解析]分布式文件系統(DisttibutedFileSystem,DFS)是指文件系統管理的物理存儲資源不一定直接連接在本地結點上,而是通過計算機網絡與網絡中其他結點相連。它的設計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戶端/服務器)模式,將存儲資源管理放在Server(服務器)端,Client(客戶)端負責用戶訪問操作以及與Servet交互,Server通過管理的存儲資源中獲取存儲數據。與它對立的就是本地文件系統,本地文件系統是基于單主機、單操作系統管理本地存儲資源。

對于選項A,HBase全稱是HadoopDatabase,它是一個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縮的分布式存儲系統,本質上是一個開源數據庫,利用HBase技術可在廉價PCServer上搭建起大規(guī)模結構化存儲集群。

對于選項B,Spark是一個通用的并行計算框架,由UCBerkeley大學的Matei為主的小團隊所開發(fā)。使用的語言是Scala,項目的Core(核心)部分的代碼只有63個Scala文件,充分體現了精簡之美。Spark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當前的分布式計算框架中不能有效處理的兩類問題:iterative(迭代計算)和interactive(交互式)計算。

對于選項C,MapReduce是一種編程模型,用于大規(guī)模數據集(大于1TB)的并行運算。簡單概括地說,MapReduce是將一個大作業(yè)拆分為多個小作業(yè)的框架(大作業(yè)和小作業(yè)本質應該是一樣的,只是規(guī)模不同而已),用戶需要做的就是決定拆成多少份,以及定義作業(yè)本身。

對于選項D,KFS全稱是KosmosdistributedFileSystem,它是一個專門為數據密集型應用(搜索引擎、數據挖掘等)而設計的具有業(yè)內先進水平的存儲系統,系統架構及功能服務類似于Google的GFS和Hadoop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統。它通過HTTP-WEB為上層應用系統(KASS文檔管理系統及其他各種應用系統)提供底層文件服務,從而為企業(yè)快速搭建云文件服務平臺。

對于選項E,Hive是一個基于Hadoop的數據倉庫工具,它可以將結構化的數據文件映射為一張數據庫表,并提供簡單的SQL查詢功能,可以將SQL語句轉換為MapReduce任務進行運行。

由于文件系統的英文名稱為FileSystem,簡寫為FS,所以,帶FS的一般表明它是文件系統,故分布式文件系統有KFS、NFS、AFS、GFS等。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選項D正確。

15.

下列關于MAC地址的表示中,正確的是______。A.00-e0-fe-01-23-45B.00e0.fe01.2345C.00e.0fe.-012.345D.00e0.fe112345正確答案:A[解析]MAC(MediaAccessControl或者MediumAccessControl)中文翻譯為媒體訪問控制,或稱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在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聯)模型中,第三層網絡層負責IP地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MAC地址。因此,一個主機會有一個MAC地址,而每個網絡位置會有一個專屬于它的IP地址。

MAC地址格式通常為6個字節(jié)的二進制代碼(以6組16進制數表示),格式為XX-XX-XX-XX-XX-XX。所以,選項A正確。

16.

當路由器接收的IP報文的目的地址不是本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并且在路由表中未找到匹配的路由項,則采取的策略是______。A.丟掉該分組B.將該分組分片C.轉發(fā)該分組D.將分組轉發(fā)或分片正確答案:A[解析]路由器轉發(fā)IP報文的依據是路由表,通過匹配路由表里的路由項來實現對IP報文的轉發(fā)。當路由器收到一個IP報文的時候,將報文中的目的IP地址提取出來,然后與路由表中路由表項包含的目的地址進行比較。如果與某路由項中的目的地址相同,則認為與此路由項匹配;如果沒有路由項能夠匹配,則丟棄該IP報文。所以,選項A正確。

17.

操作系統不執(zhí)行以下操作中的______。A.分配內存B.輸出/輸入C.資源回收D.用戶訪問數據庫資源正確答案:D[解析]操作系統簡稱OS(OperatingSystem),是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是計算機硬件和其他軟件的接口,任何其他軟件都必須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才能運行。它具有作業(yè)管理、文件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以及進程管理等功能。以下將分別針對這幾種功能進行介紹。

1)作業(yè)管理主要包括任務管理、界面管理、人機交互、圖形界面、語音控制和虛擬現實等。

2)文件管理又稱為信息管理。它是操作系統中實現文件統一管理的一組軟件、被管理的文件以及為實施文件管理所需要的一些數據結構的總稱,是對文件存儲器的存儲空間進行組織、分配和回收的軟件,負責文件的存儲、檢索、共享和保護。

3)存儲管理實質上是對存儲“空間”的管理,主要指對內存的管理。

4)設備管理其實是對硬件設備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配、啟動和完成。

5)進程管理也稱為處理器管理,是對處理器執(zhí)行“時間”的管理,即如何將CPU真正地分配給每個任務。

本題中,選項A中分配內存與選項C中資源回收屬于內存管理,選項B中輸出/輸入屬于輸入設備管理,選項D中的用戶訪問數據庫資源是由用戶對數據庫系統發(fā)起的操作,不屬于操作系統的作用范疇。所以,選項D正確。

18.

以下關于實時操作系統(RTOS)的任務調度器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A.任務之間的公平性是最重要的調度目標B.大多數RTOS調度算法都是可搶占式(可剝奪式)的C.RTOS調度器都采用了基于時間片輪轉的調度算法D.RTOS調度算法只是一種靜態(tài)優(yōu)先級調度算法正確答案:B[解析]實時操作系統(Real-TimeOperatingSystem,RTOS)是指當外界事件或數據產生時,能夠接受并以足夠快的速度予以處理,其處理的結果又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來控制生產過程或對處理系統做出快速響應,并控制所有實時任務協調一致運行的操作系統。能夠提供及時響應和高可靠性是其主要特點。

對于選項A,由于RTOS具有實時響應的特性,因此,它的調度目標是時間響應,而不是任務之間的公平性。所以,選項A不正確。

對于選項B,為了保證響應的實時性,實時操作系統采用了搶占式的調度方式。所以,選項B正確。

對于選項C與選項D,為了保證響應的實時性,實時操作系統采用了搶占式的調度方式,而不是采用基于時間片輪轉的調度方式,也不是靜態(tài)優(yōu)先級調度方式。所以,選項C與選項D不正確。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B。

19.

以下程序會打印出______個“-”。

for(inti=0;i<2;i++)

{

fork();

printf("-\n");

}A.2B.4C.6D.8正確答案:C[解析]要弄明白本題的輸出結果,就必須弄懂fork函數的運行機理。

fork()函數是Unix操作系統下以自身進程創(chuàng)建子進程的系統調用,通過系統調用創(chuàng)建一個與原來進程幾乎完全相同的進程,一個是子進程,一個是父進程,該子進程擁有與父進程相同的堆棧空間,也就是說,兩個進程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可以理解為它們倆是雙胞胎兄弟,但如果初始參數或者傳入的變量不同,兩個進程也可以做不同的事。在fork()函數的調用處,整個父進程空間會原模原樣地復制到子進程中,包括指令、變量值、程序調用棧、環(huán)境變量和緩沖區(qū)等。

fork()函數的一個奇妙之處就是它僅僅被調用一次,卻能夠返回兩次,且可能有三種不同的返回值:

1)在父進程中,fork()函數返回新創(chuàng)建子進程的進程ID。

2)在子進程中,fork()函數返回0。

3)如果出現錯誤,fork()函數返回一個負值。

所以,可以通過fork()函數的返回值來判斷當前進程是子進程還是父進程。

當printf函數遇到了換行符“\n”,或EOF,或緩沖區(qū)滿,或文件描述符關閉,或主動flush,或程序退出時,就會把數據刷出緩沖區(qū)。對于本題而言,printf("-\n")中有換行,因此會馬上輸出而不會緩存,所以,此時會打印6個“-”。

執(zhí)行過程如圖所示。

程序執(zhí)行過程

如果將上述代碼中的printf("-\n")語句改為printf("-")語句,結果就大相徑庭了。由于printf("-")語句有緩沖區(qū),所以,prinft("-")把字符“-”放到了緩存中,并沒有真正地輸出,在執(zhí)行fork()函數的時候,緩存被復制到子進程空間,所以,輸出“-”的個數就變?yōu)?個,比6個多2個。所以,選項C正確。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C。

如果將printf()和fork()這兩句順序調換會怎樣呢?

此時,對于printf("-")的情況,由于“-”在緩沖區(qū)中沒有實際輸出,所以,printf()函數和fork()函數的順序調換沒有影響,都是8個。

對于printf("-\n")的情況,因為有實際輸出調換順序printf()在前,所以,fork()函數在后輸出為3個“-”。

20.

有如下代碼:

intmain()

{

fork()||fork();

}

以上程序創(chuàng)建的進程個數是______。A.2B.3C.4D.5正確答案:B[解析]邏輯或運算符||具有短路功能,即如果第一個表達式的值為真,那么運算符||后面的表達式將不再執(zhí)行,如果第一個表達式的返回值為假,就會繼續(xù)判斷右邊的表達式的值是否為真。

fork()函數的作用是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進程,一個現有進程可以調用fork()函數創(chuàng)建一個新進程。由函數fork()創(chuàng)建的新進程被稱為子進程(ChildProcess)。fork()函數被調用一次但會返回兩次,兩次返回的唯一區(qū)別是子進程中返回0而父進程中返回子進程ID。子進程是父進程的副本,它將獲得父進程數據空間、堆、棧等資源的副本。注意,子進程持有的是上述存儲空間的“副本”,這意味著父子進程間不共享這些存儲空間。

本題中,fork()||fork()語句的執(zhí)行流程為,在父進程中,左邊的fork()函數返回一個非零值(子進程ID),根據邏輯或運算符||的短路原則,前面的表達式為真時,后面的表達式不再執(zhí)行。

在子進程中,左邊fork()函數的返回值為0,因此會繼續(xù)執(zhí)行后面的fork()函數,又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進程,因此一共創(chuàng)建了3個進程,分別為main進程->子進程->子進程。

如圖所示,相同形狀的為同一進程,共有三種進程。

進程創(chuàng)建過程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B。

21.

以下命令中,可以用來查看當前系統啟動時間的是______。A.wB.topC.psD.uptime正確答案:D[解析]w命令用來顯示當前登錄的用戶信息。top命令用來實時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占用狀況。ps命令用來列出系統中當前運行的那些進程。uptime命令主要用于獲取主機運行時間和查詢Linux系統負載等信息,可以顯示系統現在時間、系統已經運行了多長時間、目前有多少登錄用戶以及系統在過去的1min、5min和15min內的平均負載。所以,選項D正確。

22.

如果系統的umask設置為244,那么創(chuàng)建一個新文件后,它的權限是______。A.--w-r--r--B.-r-xr--r--C.-r---w--w-D.-r-x-wx-wx正確答案:C[解析]umask主要用來設置用戶創(chuàng)建文件的默認權限(設置的是權限的補碼),在計算新創(chuàng)建文件的默認權限的時候,首先寫出文件最大的權限模式,然后從這個模式中拿走umask就可以得到新創(chuàng)建文件的默認權限。Linux操作系統中的文件有三種權限:r(讀)、w(寫)和x(執(zhí)行),分別用數字4、2、1代表。對于新創(chuàng)建的文件來說,最大的權限是6,因為新創(chuàng)建的文件不能有執(zhí)行權限,只能在創(chuàng)建后通過chmod命令(chmod是Linux系統管理員最常用到的命令之一,用于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給文件增加執(zhí)行權限。新創(chuàng)建的文件的最大權限模式為666(-rw-rw-rw-),由于unmask設置為244,因此,從666中拿去244后變?yōu)?22(-r---w--w-)。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C。

23.

在bash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表示參數的數量B.$$表示當前進程的名字C.$@表示當前進程的pidD.$?表示前一個命令的返回值正確答案:A[解析]bash是一個為GNU(GNUisNotUnix的遞歸縮寫)計劃編寫的UnixShell,它的名字是一系列縮寫:Boutlle-AgainShell。它是大多數Linux系統以及MacOSXv10.4默認的Shell,能運行于大多數Unix風格的操作系統之上,甚至被移植到MicrosoftWindows上的Cygwin系統中,以實現Windows的POSIX虛擬接口。此外,它也被DJGPP項目移植到MS-DOS上。

bash的命令語法是BourneShell命令語法的超集。本題中,對于選項A,$#用來表示執(zhí)行bash程序時命令行參數的個數。所以,選項A正確。

對于選項B,$$用來表示當前腳本運行的進程ID。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C,$@用來表示參數列表。所以,選項C錯誤。

對于選項D,$?命令表示函數或者腳本自身的退出狀態(tài),用于檢查上一個命令、函數或者腳本執(zhí)行是否正確。所以,選項D錯誤。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A。

24.

在bash中,需要將腳本demo.sh的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輸出重定向至文件demo.log,以下用法正確的是______。A.bashdemo.sh&>demo.logB.bashdemo.sh>&demo.logC.bashdemo.sh>demo.log2>&1D.bashdemo.sh2>demo.log1>demo.log正確答案:C[解析]輸出可以分為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輸出,其中2代表標準錯誤輸出,1代表標準輸出。重定向有兩種方式:>demo.log與>>demo.log。其中,>demo.log把標準輸出流重定向到demo.log文件中,這種方式會清空demo.log中的內容,而>>demo.log也只把標準輸出重定向到demo.log,但不會清空demo.log中已有的內容。對于本題而言,bashdemo.sh>demo.log,用來把標準輸出定向到demo.log文件中,2>&1用來把標準錯誤重定向到標準輸出。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C。

25.

在bash中,下列語句是賦值語句的是______。A.a="test"B.$a="test"C.a="test"D.$a="test"正確答案:C[解析]bash中賦值語句的寫法為:變量名稱=值(等號兩邊不能有空格)。所以,選項C正確。

26.

以下命令中,可以打印文件(demo.log)中包含ERP的行到標準輸出的是______。A.sed'/ERR/a\'demo.logB.sed'/ERP/p'demo.logC.sed'/ERP/d'demo.logD.sed-n'/ERp/p'demo.log正確答案:D[解析]sed是一種在線編輯器,一次處理一行內容,主要用來自動編輯一個或多個文件,簡化對文件的反復操作。處理過程如下:把當前處理的行存儲在臨時緩沖區(qū)中,稱為“模式空間”,然后用sed命令對緩沖區(qū)中的內容進行處理,處理完之后,把緩沖區(qū)的內容送往屏幕,接著去處理下一行,這樣不斷地重復,直到文件末尾,這種處理方式默認情況下并沒有改變文件的內容。

sed的使用方式為sed[-nefr][動作],選項與參數如下:

1)-n:使用安靜(silent)模式。在一般sed的用法中,所有來自STDIN的資料一般都會被列出到屏幕上。但如果加上-n參數后,則只有經過sed特殊處理的那一行(或者動作)才會被列出來。

2)-e:一般使用方法為-e<script>或-expression=<script>,表示用選項中指定的script來處理文本文件。

3)-f:直接將sed的動作寫在一個文件內。

4)-r:sed的動作能支持延伸型正規(guī)表示法的語法。

5)-i:直接修改讀取的文件內容,而不是輸出到終端。

動作:[n1[,n2]]動作行為

n1,n2:用來表示選擇進行動作的行數,例如,如果想要后面的動作在100~200行之間進行,則用100,200動作行為來表示。

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動作行為:

1)a\:在當前行后添加一行或多行。

2)c\:用新文本替換當前行中的文本。

3)d:刪除行。

4)i\:在當前行之前插入文本。

5)p:打印這一行。

6)s:用一個字符串替換另外一個字符串。

7)g:取出暫存緩沖區(qū)的內容,將其復制到模式緩沖區(qū)。

例如,1,20s/old/new/g就是把1~20行中的old替換成new。

本題中,對于選項A和選項C,a\和d分別是添加和刪除的意思,顯然是錯誤的。所以,選項A和選項C錯誤。

對于選項B,sed'/ERP/p'demo.log,由于沒有采用安靜模式,因此,會打印demo.log中包含ERP的行。默認情況sed把所有行都打印到屏幕,如果某行匹配到模式,則把該行另外再打印一遍。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D,sed-n'/ERP/p'demo.log,-n取消默認的輸出,從而只把包含ERP的行打印出來,-p是指打印行,demo.log是指定的文件。所以,選項D正確。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D。

27.

使用dkpg命令安裝的軟件為______。A..rpmB..tar.gzC..tar.bz2D..deb正確答案:D[解析]對于選項A,.rpm格式的文件需要用rpm命令來安裝。所以,選項A錯誤。

對于選項B,.tar.gz格式的文件必須首先用tar命令解壓,解壓后才能安裝。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C,.tar.bz2格式的文件也需要用tar命令解壓,解壓后才能安裝。所以,選項C錯誤。

對于選項D,.deb格式的文件需要用dkpg命令來安裝。所以,選項D正確。

28.

批處理操作系統的目的是______。A.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B.提高系統與用戶的交互性能C.減少用戶作業(yè)的等待時間D.降低用戶作業(yè)的周轉時間正確答案:A[解析]批處理是指計算機系統對一批作業(yè)自動進行處理的技術。由于系統資源為多個作業(yè)所共享,其工作方式是作業(yè)之間自動調度執(zhí)行,并在運行過程中用戶不干預自己的作業(yè),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資源的利用率和作業(yè)吞吐量。采用批量處理作業(yè)技術的操作系統稱為批處理操作系統。批處理操作系統不具有交互性,它是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而提出的一種操作系統。

批處理操作系統分為單道批處理系統和多道批處理系統。在單道批處理系統中,內存中僅有一道作業(yè),它無法充分利用系統中的所有資源,致使系統性能較差。在多道批處理系統中,用戶提交的作業(yè)都存放在外存中,并形成隊列,這個隊列稱為“后備隊列”,然后作業(yè)調度程序按照作業(yè)調度算法將若干作業(yè)調入內存,多個作業(yè)同時執(zhí)行,以達到CPU和資源的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系統的吞吐量的目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批處理操作系統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所以,選項A正確。

29.

在退出Unix系統賬戶之后還需要繼續(xù)運行某個進程,那么可用______。A.awkB.sedC.crontabD.nohup正確答案:D[解析]對于選項A,awk是一個文本分析工具,它把文件逐行地讀入,以空格為默認分隔符將每行切片,切開的部分再進行各種分析處理。相對于grep(GlobalRegularExpressionPrint,全局正則表達式輸出,它是一種強大的文本搜索工具)的查找、sed的編輯,awk在對數據分析并生成報告時,顯得尤為強大。所以,選項A錯誤。

對于選項B,sed是StreamEditor(流式編輯器)的縮寫,它能夠基于模式匹配過濾(指的是在文件中找到符合某些條件的行)修改文本(對找到的符合條件的內容進行一些修改操作)。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C,crontab用于設置周期性被執(zhí)行的指令。該命令從標準輸入設備讀取指令,并將其存放于“crontab”文件中,以供以后讀取和執(zhí)行。所以,選項C錯誤。

對于選項D,nohup是Linux操作系統下不掛斷的運行命令,其功能是讓執(zhí)行的命令在后臺執(zhí)行,不會因為客戶端session斷掉而停止執(zhí)行。所以,選項D正確。

30.

以下關于鏈接的描述中,錯誤的是______。A.一個靜態(tài)庫中不能包含兩個同名全局函數的定義B.一個動態(tài)庫中不能包含兩個同名全局函數的定義C.如果兩個靜態(tài)庫都包含一個同名全局函數,它們不能同時被鏈接D.如果兩個動態(tài)庫都包含一個同名全局函數,它們不能同時被鏈接正確答案:D[解析]為了提高編程效率,通常會把一些公用函數制作成函數庫,供其他程序使用。函數庫分為靜態(tài)庫和動態(tài)庫兩種。靜態(tài)庫在程序編譯時會被鏈接到目標代碼中,程序運行時將不再需要該靜態(tài)庫。動態(tài)庫在程序編譯時并不會被鏈接到目標代碼中,而是在程序運行時才被載入,因此,在程序運行時還需要動態(tài)庫存在。

具體而言,靜態(tài)庫與動態(tài)庫的區(qū)別如下:靜態(tài)庫在程序的鏈接階段被復制到程序中,和程序運行的時候沒有關系;動態(tài)庫在鏈接階段沒有被復制到程序中,而是在程序運行時由系統動態(tài)加載到內存中供程序調用。使用動態(tài)庫的優(yōu)點是系統只需載入一次動態(tài)庫,不同的程序可以得到內存中相同的動態(tài)庫的副本,因此,節(jié)省了很多內存資源。

通常,函數可以定義在3個地方:①程序自身;②靜態(tài)庫;③動態(tài)庫。由于靜態(tài)庫需要通過鏈接進入程序,所以,函數定義在程序和靜態(tài)庫可以看成是一樣的同名函數出現在程序和靜態(tài)庫中,一旦二者同時定義,會在鏈接時報重定義的錯誤。而當同名函數出現在動態(tài)庫中時,盡管編譯鏈接可以通過,但是調用時會出現函數的覆蓋問題。

那么,定義在以上3個地方的同名函數,會調用哪個函數呢?

1)程序和靜態(tài)庫定義了同名函數,鏈接時會報重定義錯誤。

2)程序和動態(tài)庫定義了同名函數,會覆蓋動態(tài)庫中定義的函數。

3)動態(tài)庫中定義的同名函數,先鏈接覆蓋后鏈接的函數。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如果兩個靜態(tài)庫都包含一個同名全局函數,它們不能同時被鏈接,而如果兩個動態(tài)庫都包含一個同名全局函數,則會出現函數的覆蓋問題。所以,選項A、選項B、選項C都是正確的,只有選項D是錯誤的。

31.

操作系統的一些特別端口要為特定的服務做預留,以下關于必須要root權限才能打開的端口的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A.端口號在64512~65535之間的端口B.所有小于1024的每個端口C.RFC標準文檔中已經聲明特定服務的相關端口,例如HTTP服務的80端口、8080端口等D.所有端口都可以不受權限限制打開正確答案:B[解析]端口是計算機與外界通信交流的出口。其中硬件領域的端口又稱接口,例如,USB端口、串行端口等。軟件領域的端口一般指網絡中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的通信協議端口,是一種抽象的軟件結構,包括一些數據結構和I/O(基本輸入/輸出)緩沖區(qū)。

具體而言,操作系統一共有65535個端口可用。一般用到的是1~65535,其中,0不使用,1~1023為系統端口,也叫保留端口,這些端口只有系統特許的進程才能使用,被分配給一些常見的重要服務(例如HTTP、FTP和SSH等)。1024~65535為用戶端口,又分為臨時端口(1024~5000)和服務器(非特權)端口(5001~65535),其中,一般的應用程序使用1024~4999來進行通信。服務器(非特權)端口,用來給用戶自定義端口。大于1024的端口作為隨機分配之用。

根據以上描述可知,系統端口為小于1024的端口。所以,選項B正確。

32.

若干個等待訪問磁盤者依次要訪問的磁道為19,43,40,4,79,11,76,當前磁頭位于40號柱面,若用最短尋道時間優(yōu)先磁盤調度算法,則訪問序列為______。A.19,43,40,4,79,11,76B.40,43,19,11,4,76,79C.40,43,76,79,19,11,4D.40,19,11,4,79,76,43正確答案:B[解析]磁盤調度:在多道程序設計的計算機系統中,各個進程可能會不斷提出不同的對磁盤進行讀/寫操作的請求。由于有時候這些進程的發(fā)送請求的速度比磁盤響應的還要快,因此,有必要為每個磁盤設備建立一個等待隊列。常用的磁盤調度算法有以下四種:先來先服務算法(FCFS)、最短尋道時問優(yōu)先算法(SSTF)、掃描算法(SCAN)和循環(huán)掃描算法(CSCAN)。

最短尋道時間優(yōu)先算法(ShortestSeekTimeFirst,SSTF)要求訪問的磁道與當前磁頭所在的磁道距離最近,以使每次的尋道時間最短,該算法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吞吐量,但不能保證平均尋道時間最短。其缺點是對用戶的服務請求的響應機會不是均等的,因而導致響應時間的變化幅度很大。在服務請求很多的情況下,對內外邊緣磁道的請求將會無限期地被延遲,有些請求的響應時間將不可預期。

本題中,當采用最短尋道時間優(yōu)先磁盤調度算法時,每次訪問的磁道都應該是上一次訪問的磁道最近的,所以,只有選項B滿足要求。因此,選項B正確。

33.

Linux系統可執(zhí)行文件屬于root并且有setid,當一個普通用戶mike運行這個程序時,產生的有效用戶和實際用戶分別是______。A.motmikeB.rootrootC.mikemotD.mikemikeE.deamonmikeF.mikedeamon正確答案:A[解析]在Linux進程中涉及多個用戶ID和用戶組ID,包括如下:

1)實際用戶ID和實際用戶組ID:標識我是誰。也就是登錄用戶的uid和gid,假如Linux系統以hehe登錄,在Linux系統中運行的所有命令的實際用戶ID都是hehe的uid,實際用戶組ID都是hehe的gid(可以用id命令查看)。

2)有效用戶ID和有效用戶組ID:用來決定當前進程對文件的訪問權限,即實際該進程是以哪個用戶運行的。一般情況下,有效用戶ID等于實際用戶ID,有效用戶組ID等于實際用戶組ID。但是當可執(zhí)行程序文件的文件模式中設置了“設置-用戶-ID(set-user-id)位”時,進程的有效用戶ID等于該可執(zhí)行文件的擁有者ID;同樣,如果可執(zhí)行文件的文件模式中設置了“設置-用戶組-ID(set-group-id)位”時,則進程的有效用戶組ID等于該可執(zhí)行文件的擁有組ID。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A。

34.

有4個進程A、B、C、D,設它們依次進入就緒隊列,因相差時間很短可視為同時到達。4個進程按輪轉法分別運行11、7、2、4個時間單位,設時間片為1,則四個進程的平均周轉時間為______。A.15.25B.16.25C.16.75D.17.25E.17.75F.18.25正確答案:B[解析]平均周轉時間就是用周轉總時間除以作業(yè)個數:所有作業(yè)的周轉時間/作業(yè)總數,周轉時間為作業(yè)完成時刻的時間減去作業(yè)到達時刻的時間。

本題中,A、B、C、D四個進程同時到達指的是它們的到達時間為0,由于四個進程按輪轉法分別運行11、7、2、4個時問單位,時間片為1,所以,執(zhí)行過程如下:時間1執(zhí)行A;時間2執(zhí)行B;時間3執(zhí)行C;時間4執(zhí)行D;時間5執(zhí)行A;時間6執(zhí)行B;時間7執(zhí)行C,C完成;時間8執(zhí)行D,……最后進程A、B、C、D的完成時間分別是24、20、7、14,減去它們自己的到達時間就是周轉時間,故平均周轉時間=(24+20+7+14)/4=65/4=16.25。所以,選項B正確。

35.

為了使虛存系統有效地發(fā)揮其預期的作用,所運行的程序應具有的特性是______。A.該程序不應含有過多的I/O操作B.該程序大小不應超過實際的內存容量C.該程序的指令相關不應過多D.該程序應當具有較好的局部性正確答案:D[解析]對于選項A,程序不應含有過多的I/O操作,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選項A錯誤。

對于選項B,顯然,該描述正好和虛存的目的相悖。所以,選項B錯誤。

對于選項C,該程序的指令相關不應過多,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選項C正確。

對于選項D,程序應當具有較好的局部性,可以使虛存系統有效地發(fā)揮其預期的作用,描述正確,所以,選項D正確。

36.

主進程調用fork產生子進程,以下子進程無法繼承的資源是______。A.鎖B.打開的文件C.進程組IDD.控制終端正確答案:A[解析]fork產生的子進程繼承了父進程大部分的資源,主要包括:①父進程的運行環(huán)境;②堆棧和內存;③控制終端;④打開文件的描述符和文件方式創(chuàng)建屏蔽字;⑤執(zhí)行時關閉標志;⑥進程組號;⑦當前工作目錄和根目錄等。

由此可見,選項B、選項C和選項D的描述是正確的,而鎖是與每個進程相關的資源,無法共享。如果可以共享會導致兩個進程同時進入臨界區(qū)訪問,進而導致程序運行錯誤。所以,選項A錯誤。

二、多項選擇題1.

下面是對稱加密算法的有______。A.DESB.AESC.DSAD.RSA正確答案:AB[解析]加密算法可以分為兩種:對稱式加密算法和非對稱式加密算法。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個密鑰;非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個密鑰。

常見的對稱式加密算法有DES(效率高,適用于加密大量數據)、3DES(采用三個不同的密鑰,三次加密,更加安全)、RC2和RC4(采用變長的密鑰,比DES效率更高)、AES(速度快,安全級別高)等,常見的非對稱式加密算法有RSA、DSA(數字簽名算法)、ECC等。所以,選項A與選項B正確。

2.

下列給定地址中,與10/27屬于同一個子網的主機地址是______。A.4B.6C.24D.26正確答案:CD[解析]本題中,/27表明口地址的子網號為27位(子網掩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然后把IP地址與這個子網掩碼執(zhí)行按位與(&)操作,就可以得到子網號,子網號相同的就在一個子網內。由于IP地址前面幾位都是192.168.1,因此,只需要考慮最后一位。

題目中IP地址最后一個位的十進制表示為110,其對應的二進制位表示為01101110,與子網掩碼與的結果為01100000,而94的二進制為01011110,與子網掩碼與的結果為01000000;96的二進制為01100000,與子網掩碼與的結果為01100000;124的二進制為01111100,與子網掩碼與的結果為01100000;126的二進制為01111110,與子網掩碼與的結果為01100000。由此可見,選項C與選項D的子網號與題目給出的IP地址的子網號相同,因此,它們屬于同一個子網。

3.

在以下工具中,可以顯示源機器與目標機器之間的路由數量,以及各路由之間的RTT的是______。A.TracerouteB.PINGC.FTPD.telnet正確答案:AB[解析]題目中提到的路由之間的RTT(RoundTripTime,往返時間)指往返時間,即請求發(fā)送一個響應數據包,到得到一個回答數據包的時間。

對于選項A,Traceroute和PING是常用的兩個網絡測試工具。Traceroute通過發(fā)送小的數據包到目的設備直到其返回,來測量其需要多長時間。一條路徑上的每個設備Traceroute要測3次。輸出結果中包括每次測試的時間(ms)和設備的名稱(如果有的話)及其IP地址。通過Traceroute可以知道信息從個人計算機到互聯網另一端的主機是走的什么路徑。當然,每次數據包由某一同樣的出發(fā)點(Source)到達某一同樣的目的地(Destination)走的路徑可能會不一樣,但基本上來說,大部分時候所走的路由是相同的。很顯然,通過Traceroute是可以顯示源機器與目標機器之間的路由數量,以及各路由之間的RTT的。所以,選項A正確。

對于選項B,PING(PacketInternetGroper,因特網包探索器),是用于測試網絡連接量的程序。PING發(fā)送一個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sProtocol)即因特網信報控制協議;回聲請求消息給目的地并報告是否收到所希望的ICMPecho(ICMP回聲應答)。它是用來檢查網絡是否通暢或者網絡連接速度的命令。作為一個生活在網絡上的管理員或者黑客來說,PING命令是第一個必須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這樣的:利用網絡上機器IP地址的唯一性,給目標IP地址發(fā)送一個數據包,再要求對方返回一個同樣大小的數據包來確定兩臺網絡機器是否連接相通,時延是多少。所以,選項B正確。

對于選項C,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中文簡稱為“文傳協議”,它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雙向傳輸。所以,選項C錯誤。

對于選項D,telnet協議是TCP/IP協議族中的一員,它是Internet丞程登陸服務的標準協議和主要方式,主要用于遠程登錄,為用戶提供了在本地計算機上完成遠程主機工作的能力。在終端使用者的電腦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連接到服務器。終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輸入命令,這些命令會在服務器上運行,就像直接在服務器的控制臺上輸入一樣,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務器。所以,選項D錯誤。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AB。

4.

3G技術的標準包含______。A.WCDMAB.WiMAXC.TD-SCDMAD.CDMA2000E.LAS-CDMA正確答案:ABCD[解析]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速率一般在幾百kbit/s以上。當前,3G存在四種標準:CDMA2000、wCDMA、TD-SCDMA和WiMAX。所以,選項A、選項B、選項C和選項D正確。

5.

分布式系統設計包括______。A.容錯設計B.多數據中心的數據一致性C.數據/服務可靠性D.可擴展性E.要滿足ACID特性正確答案:ABCDE

6.

操作系統的功能是進程處理機管理、

______管理、

______管理、文件管理和作業(yè)管理等。A.設備B.存儲器C.硬件D.軟件正確答案:AB

7.

下列關于Linux操作系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A.線性訪問內存非法時,當前線程會進入信號處理函數B.用mv命令移動文件時,文件的修改時間會發(fā)生變化C.ulimit-c設置的是函數調用棧的大小D.malloc函數是應用程序向操作系統申請內存的接口正確答案:AD[解析]對于選項A,信號機制是進程之間相互傳遞消息的一種方法,信號全稱為軟中斷信號、軟中斷,其實質和使用類似于中斷。當線性訪問內存非法時,會產生非法內存訪問的信號,當前線程會進入信號處理函數。所以,選項A正確。

對于選項B,可以使用mv命令在相同的文件系統或文件系統之間移動文件。不管是在一個文件系統中工作,還是跨文件系統工作,mv命令把文件復制到目標處并刪除原文件。mv命令在新文件中保存最新數據修改的時間、最新訪問時間、用戶標識、組標識和原始文件的文件方式。對于符號鏈路,mv命令僅保存該鏈路本身的所有者和組。因此,文件的修改時間是不會變化的。所以,選項B不正確。

對于選項C,ulimit是一種Linux操作系統的內建功能,它具有一套參數集,用于為由它生成的shell進程及其子進程的資源使用設置限制,是一種簡單并且有效的實現資源限制的方式。ulimit用于限制shell啟動進程所占用的資源,支持以下各種類型的限制:所創(chuàng)建的內核文件的大小、進程數據塊的大小、shell進程創(chuàng)建文件的大小、內存鎖住的大小、常駐內存集的大小、打開文件描述符的數量、分配堆棧的最大大小、CPU時間、單個用戶的最大線程數及shell進程所能使用的最大虛擬內存。同時,它支持硬資源和軟資源的限制。ulimit命令的格式為uimit[options][limit],.-c設置的是core文件的最大值,而不是函數調用棧的大小。所以,選項C不正確。

對于選項D,malloc函數的原型為void*malloc(intsize),它的功能是向系統申請分配指定size個字節(jié)的內存空間。返回類型是void*類型,void*表示未確定類型的指針。所以,選項D正確。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AD。

8.

在Linux操作系統中,以下關于硬鏈接的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A.跨文件系統B.不可以跨文件系統C.為鏈接文件創(chuàng)建新的i結點D.鏈接文件的i結點與被鏈接文件的i結點相同正確答案:BD[解析]Linux鏈接分兩種,一種被稱為硬鏈接(HardLink),另一種被稱為符號鏈接(SymbolicLink)。

硬鏈接實際上是為文件新建一個別名,鏈接文件和原文件實際上是同一個文件,也就是說,硬鏈接是一個文件的一個或多個文件名。在Linux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中,每個文件都會有一個編號,被稱為索引結點號(InodeIndex)。在Linux操作系統中,硬鏈接的實現方式為使多個文件名指向同一索引結點,從而使得一個文件可以擁有多個有效的路徑名。硬鏈接就是讓多個不在或者同在一個目錄下的文件名,同時能夠修改同一個文件,其中一個修改后,所有與其有硬鏈接的文件都一起修改了。需要注意的是,硬鏈接是不能跨文件系統的。

符號鏈接也叫軟鏈接,非常類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是一個特殊的文件。在符號鏈接中,文件實際上是一個文本文件,其中包含有另一文件的位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符號鏈接是可以跨文件系統的。

所以,本題的答案為BD。

9.

同步機制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有______。A.空閑讓進B.忙則等待C.有限等待D.讓權等待正確答案:ABCD[解析]在多線程的環(huán)境中,經常會碰到數據的共享問題,即當多個線程需要訪問同一個資源時,它們需要以某種順序來確保該資源在某一時刻只能被一個線程使用,否則,程序的運行結果將會是不可預料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