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陜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屆陜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屆陜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屆陜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屆陜西省榆林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榆林市2023—2024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擬檢測

語文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歷史意識,指關于人類社會經驗關聯(lián)性之感覺、知識、意象。此種意識本身為歷史經驗組成部分.須在特

定文化傳統(tǒng)中理解。雅斯貝斯比較世界文化,認為于公元前5世紀前后,多個文明中“產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

們思考范圍的基本范疇”“直至今日,人類一直靠軸心期所產生、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一切而生存”。軸心期覺醒,各

自獨立發(fā)生,非由一點播散,因而各有理路,此為后來世界文化多樣性之重要基礎。雅斯貝斯的觀察與中國歷

史情況基本契合。其語焉不詳者,在于究竟各文明軸心期時代覺悟由哪些要素構成及如何引導各自后來文化、

歷史演變。劉家和先生則指出,中國軸心期時代文化覺醒突出“歷史理性”特色,此與同時期歐洲文化注重“邏

輯理性”構成對比。歷史理性即指通過人類以往經驗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之自覺。此一傾向,構成中國文化特色

之一。

歷史理性體現(xiàn)在關于宇宙、社會、政治、文化、倫理各領域思考之整體、通達意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

將道德理性與歷史理性統(tǒng)一,使民本政治價值理念與歷史學一起走向發(fā)達。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然而并非各家

皆能達到這種統(tǒng)合性,儒家獨能其事,與其系統(tǒng)整理、詮釋先前時代歷史典籍息息相關??鬃硬┯[眾書,而擇

取其至關緊要者,以高度現(xiàn)實關懷心態(tài)整理詮釋所有前代經臉,用以抒發(fā)本人政治理念??鬃铀鶠?,根本而言,

為歷史學與政治學融通之事,由是奠定中國傳統(tǒng)歷史學經世精神。此一傳統(tǒng),為司馬遷于漢初完成《史記》之

基礎。《史記》撰寫目標超出追述往事、求取直接經驗教訓局限,直指天下至道。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

之變,成一家之言”,非僅個人雄心,且為歷史理性精神訴求。此種精神于整個文化中一以貫之。由此可知,

從往事中求證道理之歷史意識一以貫之,中國傳統(tǒng)歷史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核心地位。

前述情況與西方史學史比較,立顯巨大差別。西方早有史學,同時即有歷史意識,然而邏輯理性占主導地

位,歷史意識只能從屬。雅斯貝斯認為:“相形之下希臘科學并不鐘愛真實事物,觀念、類型、形式和前世知

識引導它們……忽略大量的真實?!弊⒅亍坝^念、類型、形式和前世知識”便于發(fā)展形而上學,而“忽略了大

量的真實”則導致對人類具體經驗之輕視。歷史學于歐洲固有獨到成就,但在古典時代,沒有成為人們認識事

物的根本途徑,在中世紀時代,復受神學支配。及至現(xiàn)代世界觀展開、歷史意識充分覺醒時代,歷史學確立合

法知識地位需通過側身于科學方得實現(xiàn)。而歷史學既然并非因自身獨到認知價值而成立為合法學科,畢竟仍是

附庸。此一進展于當時之結果,即歷史學之過度科學主義化,此為歐洲19世紀歷史學主要成就與局限之共同

根源。

中國文化重視人事、經驗,倚重歷史學而形而上學薄弱,此為中歐文化精神分殊之一端。劉家和先生曾指

出,西方史學重普世史、共時性、空間,中國史學重通史、歷時性、時間。此為歷史理性與邏輯理性兩種文化

精神取向在歷史學本身發(fā)展中之后果。充分注意歷史意識在整個中國文化中融會所有知識之軸心作用,當可體

察中國古人歷史意識何以深沉。中國古人重人事,“敬鬼神而遠之”,歷史學并未從屬于宗教。是以中國古人敬

1

畏歷史,將“名垂青史”視為獲得永恒之路徑。

(摘編自趙軼峰《中西歷史理性之差異》)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雅斯貝斯對軸心期所產生的思想在人類文化史上的奠基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但他沒有論及這些思想的構

成要素。

B.劉家和先生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歷史理性”和“邏輯理性”這一對文化概念,他的相關論述填補了雅斯貝斯理

論的空白。

C.邏輯理性在希臘史學史上占據(jù)主導地位,促進了形而上學的發(fā)展,這使得希臘科學輕視具體經驗而重觀念、

類型等。

D.中國古人對鬼神敬而遠之,對人事則比較看重,這一文化心理使得中國古人敬畏歷史,將名垂青史作為人

生追求。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列舉了司馬遷撰寫《史記》的例子,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歷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B.文章圍繞歷史學展開論述,在文化的背景下論述中西歷史學,分析了二者差異的表現(xiàn)及原因。

C.文章由歷史意識切入,引出中心話題“歷史理性”,主體部分采用了對比論證,論證思路清晰。

D.文章重點分析了歷史學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地位,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優(yōu)于西方的文化。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軸心期,多個文明各自發(fā)生思想覺醒,對世界文化產生了久遠的影響,今天中西歷史理性的差異也跟這種

影響有關。

B.歷史理性體現(xiàn)于一種整體、通達意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將道德理性與歷史理性統(tǒng)一,推動了民本政治

價值理念與歷史學的發(fā)展。

C.中世紀歐洲,歷史學受神學支配,而古代中國,歷史學并未受宗教支配,形成這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中西

方宗教信仰不同。

D.歷史理性強調以人類經驗來探究事理緣由,這一觀念契合了中國文化看重人事和經驗的特點,成為中國文

化特色之一。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20世紀之前,受生產力和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影響,中國戲曲處在唱戲時期。庭院、街頭、田野、廟臺等都

是戲曲演出的表演空間。這個時期戲曲的藝術魅力主要表現(xiàn)在演員的聲腔上,每個演員的音色、音高都有其獨

特性。因而名家薈萃,流派紛呈。

到20世紀初,歐洲鏡框式舞臺樣式引入中國,演戲也由從前廟臺、廳堂、園林等開放空間變成統(tǒng)一的封

閉式劇場。演出空間標準化,為戲曲的跨地域演出清除了障礙。鏡框式舞臺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演劇觀念,提高

了中國表演藝術的規(guī)范化水準和戲曲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此時梅蘭芳已經開始登臺演戲。一次排演一場對手戲,

對戲的演員演唱時,梅蘭芳還是按照梨園行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把臉背向觀眾,以免搶戲。導演齊如山要求梅蘭芳

轉過身看著對方。梅蘭芳先生的“轉身”代表著中國戲曲開始了比以往更注重表演和與觀眾溝通的道路,中國

戲曲從唱戲時期走入演戲時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鏡框式演劇空間和方式對戲曲發(fā)展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xiàn),其規(guī)范化的水準和綜合的藝術

2

水平造成了表演藝術與劇種風格的同質化。

20世紀80年代,小劇場戲劇在中國出現(xiàn);進入21世紀后,一些當代藝術家推出自然風景區(qū)實景演出;

近年來,沉浸式的戲劇演出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年觀眾的歡迎……表演藝術空間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轉化。鏡相式

舞臺劇場的標準模式與密閉空間不再是唯一可以選擇的觀演場所。大劇院、小劇場、廳堂、園林,甚至自然山

水……這些演出空間的新樣態(tài)逐漸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帶動表演藝術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豐盈景象。

隨著多媒體及數(shù)字化技術的發(fā)展,中國戲劇于21世紀初進入演藝時期。這不僅表現(xiàn)在表演場所的變更,

而且在于戲劇理念的現(xiàn)代性表達。

戲劇理念的現(xiàn)代性表達是戲劇藝術始終堅守的核心理念。原創(chuàng)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現(xiàn)代多維舞臺空

間中,利用數(shù)字高科技手段,將富有人文價值的革命歷史故事詮釋得感人肺腑。作品不再局限于某個舞種,而

是根據(jù)劇情表達、人物情感的需要,選擇了包括古典舞、芭蕾舞、現(xiàn)代舞、街舞、國標舞等在內的不同舞種,

甚至還吸收了電影、電視、網劇的表現(xiàn)手法。這些元素被巧妙地融入舞劇中,使劇作成為一個全新的、和諧完

整的藝術作品,成為適應新審美需求的劇場藝術。

(摘編自劇作家羅懷臻講座《從廳堂廟臺到數(shù)字云端,中國戲劇走向繁榮之路》)

材料二:

京劇是一個晚近的劇種,至今不過兩百多年的時間。但京劇的表演、服裝乃至舞臺組織形式等都有著相當

久遠的歷史。對于京劇,今人如何創(chuàng)造性繼承?回答這個問題離不開對“守正”與“創(chuàng)新”關系的理解。.對

京劇來說,“正”包括前人留下的唱腔和表演規(guī)范、藝術法則、經典劇目、藝術流派,以及各種約定俗成的演

出形式等。

探尋并堅守自己心中的那個“正”,既是藝術成長的源頭活水,也是藝術追求的目標和境界。傳統(tǒng)藝術無

論如何變化,總要能夠把握住精神內涵,否則便會越來越脫離這門藝術的內在規(guī)定性。

“守正”與“創(chuàng)新”不是兩個過程,而是同一個過程,不是前后相繼,而是相互觀照。我們聽很多流派創(chuàng)

始人的唱腔,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上的缺愜,但他們在自己的演出實踐中,會根據(jù)自己的條件揚

長避短。比如麒派創(chuàng)始人周信芳先生嗓音沙啞,他避開高音亮嗓的唱法,在吐字、勁頭上下功夫,追求蒼勁、

老辣的審美風格,把做工戲唱到了極致。

演老戲必須要有老戲的味道,但同時要有時代新意。我在演出奚派代表作《范進中舉》時,一方面忠實繼

承奚嘯伯先生的演出版本,另一方面也結合自己多年演出這個劇目的心得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比如在剛得知中舉的

消息時,為了表現(xiàn)范進激動的心情,我加了一個“僵尸”的身段。這個動作是傳統(tǒng)程式,加在這里可以起到很

好的渲染氣氛的作用,對于''瘋”的表現(xiàn)是個很好的鋪墊,每每演來都能收獲良好的劇場效果。

京劇的創(chuàng)新意味著改變,但這種改變不是一次完成的,更不是大刀闊斧地對京劇進行全方位改造,而是在

尊重京劇自身藝術規(guī)律、尊重前輩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結合時代需要、市場需要進行審慎的改良。

(摘編自張建國《守正創(chuàng)新中的“老戲新演”》)

4.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20世紀之前,戲曲演出場地并不固定,演員可以在庭院、街頭、廟臺甚至田野中盡情展現(xiàn)各自聲腔特點,

那時出現(xiàn)過大批戲曲名家。

B.20世紀初,鏡框式舞臺樣式由歐洲引入,這種舞臺形式提高了戲曲的整體發(fā)展水平,但也造成表演藝術與

劇種風格的同質化問題。

C.20世紀80年代以來,小劇場戲劇、自然風景區(qū)實景演出等沉浸式表演不斷出現(xiàn),意味著戲劇演出已走向

空間多元化的發(fā)展道路。

3

D.京劇的守正,不單單是要模仿前人的唱腔、劇目、演出形式等,更是要守住京劇的內在規(guī)定性,接續(xù)這一

傳統(tǒng)藝術的精神內涵。

5.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戲劇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唱戲時期、演戲時期和演藝時期,這不僅是表演場所的變更,更是

藝術理念的更新。

B.鏡框式舞臺初在中國興起時,梅蘭芳的“轉身”代表著中國戲曲的一個新時期的到來,這可以看出梅蘭芳

在中國戲曲界的地位。

C.周信芳揚長避短,在唱法上下足功夫,形成了蒼勁老辣的風格,為京劇藝術做出貢獻,這是京劇守正與創(chuàng)

新相觀照的一個范例。

D.與其他劇種一樣,京劇也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由于發(fā)展歷史相對較短,所以京劇的創(chuàng)新不宜大刀闊斧,而應該

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

6.兩則材料分別談到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和《范進中舉》的演出,請從戲劇創(chuàng)新角度簡要概括二者的不

同。(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李白的江夏宋娜

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已近暮年的名士李邕,回到了家鄉(xiāng)鄂州江夏。他得知李白在距離江夏不

遠的安陸,便派人邀請李白來訪,以文會友,把酒言歡。

李邕比李白大23歲,兩人隔著的不僅僅是年齡,還有懸殊的聲名和地位。而多年前的一次會面,兩人也

談不上投契。

當時''少年負壯氣”的年輕后生李白,到渝州拜謁刺史李邕,請他獎掖提攜。李邕素負才名,史書上稱他

“頗自矜”,而李白不過二十來歲,又素來不拘俗禮,言談中吞吐日月,這使得李邕頗為不悅??梢韵胍?,兩

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李白意難平,后傳他因此而作《上李邕》。在詩中,李白以一貫的自信,把自己比作大鵬:

大朋與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吁求世人,不要看他發(fā)表些奇談怪論就冷笑,更不要看他年輕就瞧不起他;孔子還說后生可畏呢,大

丈夫怎么能輕慢后生?李白托人將詩轉呈給李邕。這首詩里除了年輕的李白慣有的“憤怒”,也有他向大人物

傾訴衷腸的委屈?;蛟S是這首詩觸動了李邕,他開始留意關切這個年輕人。據(jù)說有一次,李邕聽聞李白缺錢要

賣掉家傳寶劍,便派人送去了三千文銅錢,以解他燃眉之急。

這是李邕和李白之間的佳話,是一個江夏人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愛護。

而734年和李邕的這次見面,使得江夏在李白的詩歌中,開始留下些許痕跡。這一年,相傳李白來到了江

夏的李家鋪,見到一位婦女,聽了她寂寞、凄清的愛情故事。詩人按捺不住內心激蕩的情感,以江夏為題,寫

下了一首《江夏行》。

李白一生有不少描寫婦女的詩歌,他寫“俠女”“勇婦”“棄婦”,也寫“思婦”?!督男小肪褪且晃唤?/p>

商人之妻的心曲。商人“去年下?lián)P州,相送黃鶴樓”,臨走答應只離開一年,沒想到已經三年了還沒回來,不

4

由得讓人“悔作商人婦,青春長別離二全詩以一個嫁作商人婦的女性口吻,描寫和丈夫聚少離多的委屈、苦

悶,嘆惋韶華易逝。

也許這是李白一篇感性的急就章,相較于他同題材的《長干行》,藝術手法略顯單薄;但重要的是,人們

由此窺見了一名女性生活的內里,她的心聲被傾聽,她的眼淚被看見,她的苦悶被記錄。詩人是一個時代生活

的記錄者,他書寫偉大與抱負,也書寫被遮蔽與被損害的東西。

因為一首《江夏行》,江夏似乎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符號,不再僅僅是以黃鶴樓、鸚鵡洲、古赤壁、黃

祖、禰衡聞名的古典江夏,它開始有了人間煙火氣,有了具體生動的意象。

江夏是李白與文友歡聚和別離的友情驛站。

李白曾在安陸寓居10年,他自謂“酒隱安陸,蹉院十年”。他時常到訪江夏,寫下了《早春于江夏送蔡十

還家云夢序》《江夏送友人》《江夏別宋之悌》等詩文。

李邕邀請他來訪的這一年秋天,李白也在這里傷感地送別了宋之悌。宋之悌是宋之問的第弟,以“驍勇聞”,

是李白的好友。在江夏,李白得知宋之悌從河東節(jié)度使“左降朱鶯”,要被貶到交趾郡(今越南境內),他感慨

萬分,寫下《江夏別宋之悌》。那個笑談“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的灑脫俠客李白.面對垂暮之年即將遠

謫千里之外的宋之悌,手舉酒杯,終究忍不住悲從中來,“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離別傷感之情噴涌而出。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永王之敗”,有詔長流夜郎。在流放途中,他再次來到江夏,受到朋友

們的熱情招待。他在江夏停留的時間也最長。在晚風輕拂的夏夜,小舟在江中漂蕩,李白感念眾友對他不離不

棄:“天樂流香閣,蓮舟隨晚風。恭陪竹林宴,留醉與陶公?!保ā读饕估芍两?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

閣》)人生的至暗時刻,還有什么比老友的幾杯酒和幾句話更能撫慰、治愈人心?江夏朋友的宴請,讓李白想

起魏晉時代的“竹林七賢”,他還自比在酒中陶然的陶淵明。無論是“竹林七賢”,還是陶淵明,都是風骨之士。

風骨,不就是身為士人的他所追尋的理想嗎?江夏于李白人生的困厄中,給予他諸多溫暖和慰藉,成為他心靈

的棲居之所。

李白一生,以江夏入題的詩文有17篇——如果考慮唐代江夏的區(qū)域所轄,則達50余篇。也許,江夏不過

是詩人李白游歷生涯中一個地理上的注腳,談不上主旨宏大,意義深遠,江夏也不如成長之地蜀中讓李白思念,

更比不上政治中心長安讓他向往。然而,江水(長江古稱)和夏水(漢水下游古稱),這兩條穿過江夏的古老

河流,默默容蓄著李白的抱負和理想、憤怒和無奈、愁緒和悵惘,給予他諸多撫慰和溫暖。

2023年春.我有幸來到江夏,站在風景秀麗的梁子湖畔,行走在發(fā)生了赤壁之戰(zhàn)的金口古渡頭、槐山磯

石駁岸,漫步于靈山如夢如幻的油菜花海和五里界古色古香的小朱灣……遙想一千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李

白和朋友們或泛舟湖中,或游于山川,飲酒,暢談,以最熱烈的豪情期待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又以最灑脫、

最閑云野鶴的姿態(tài)睥睨廟堂權貴。

李白的江夏,江夏的李白——這是一片寬厚、深沉的土地與一位偉大詩人的相遇。

(有刪改)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邕與李白二人聲名和地位懸殊,是指李邕雖然沒什么才氣但官至渝州刺史,地位很高;而李白僅是一個

后生才俊。

B.作者以敘述的筆調記敘了李邕和李白之間由話不投機到李邕主動幫助李白的交往佳話,肯定了李邕對后生

李白的愛護。

C.文章在引用李白的詩文時有詳有略,詳寫的如《上李邕》;略寫的有的就只寫了題目,一語帶過,如《江

夏送友人》。

5

D.作者漫游江夏之地,思接千古歷史,暢想了李白在江夏的交往、游樂等往事,對李白的豪情與灑脫進行了

熱情謳歌。

8.李白本不是江夏人,作者卻為何以“李白的江夏”為題?請從文章內容上加以梳理概括。(6分)

9.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壯氣?感性?抱負;乙組提出一個關

鍵詞:友情。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材料一:

子思居衛(wèi),言茍變于衛(wèi)君日:“其材可將五百乘,君任軍旅,號得此人,則無敵于天下矣?!毙l(wèi)君日:“吾

知其材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以故弗用也?!弊铀既眨骸胺蚴ト酥偃?猶大匠之用木

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何也?知其所妨者細也,卒成不譽之器。

今君處戰(zhàn)國之世,選小子之士,而以二卯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毙l(wèi)君再拜日:“謹受教矣?!?/p>

子思適齊。齊君之嬖臣美須眉立乎側,齊君指之而笑,且言目:“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須眉于先生

也?!弊铀荚唬骸胺撬敢?。所愿者,唯君修禮儀、富百姓,而飯[漢]得寄帑于君之境內,從襁負之列,其庸多

矣。若無此須鬣,非彼所病也。昔堯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實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頷無毛,亦圣。禹湯文

武及周公勤思勞體,或折臂望視,或禿肝背僂,亦圣。不以須眉美髭為稱也。人之賢圣在德,豈在貌乎?且吾

先君生無須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由是言之,依■徒患德之不邵美,不病毛鬢之不茂也。”

(選自《孔叢子?居衛(wèi)》,有刪改)

[注M及,即孔飯,孔子的孫子,字子思。

材料二:

衛(wèi)侯言計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觀衛(wèi),所謂‘君不君,臣不臣'者也?!惫疖沧尤眨?/p>

“何乃若是?"子思日:“人主自戒,則眾謀不進。事是而威之,猶率眾謀,況和非以長惡乎!夫不察事之是

非而悅人贊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英甚焉。君暗臣諂,以居百姓之上,民不與也。若

此不已,國無類矣!”子思言于衛(wèi)侯曰:“君之國事將日非矣!”公曰:“何故?”對日:“有由然焉。君出言自

以為是,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為是,而士庶人莫敢矯其非。君臣既自賢矣而群下同聲賢之

賢之則順而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如此則善生從生?《詩》曰:,具曰予圣,誰知烏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

臣乎?”

(選自《資治通鑒?周記一》,有刪改)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

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君臣?既自賢矣巨|而群下目同聲同賢之針賢之目則順而有福目矯之臼則逆而有禍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率得此人”與“率賂秦耶”(《六國論》)兩句中的“率”意思不同。

B.“選爪牙之士”與“蚓無爪牙之利”(《荀子?勸學》)兩句中的“爪牙”意思不同。

C.“猶卻眾謀”與“卻匈奴七百余里”(《過秦論》)兩句中的“卻”意思相同。

D.“如此則善安從生”與“沛公安在”(《鴻門宴》)兩句中的“安”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6

A.茍變是個難得的軍事人才。衛(wèi)君因他征稅時吃了百姓家的兩個雞蛋而棄之不用。子思以良匠用木取長棄短、

些微的腐朽處不妨成為大器的道理勸諫衛(wèi)君。

B.須眉漂亮的人都受齊王重用,子思以堯、舜等面貌丑陋卻同稱為圣、孔子無須眉但受敬重為例,向齊王說

明君主賢圣的關鍵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容貌。

C.君主自大不行,不納諫聽勸不行;臣子不辨明是非不行,盲目附和只會說奉承話也不行。如果君臣不認識

錯誤,不改正,那這個國家就不像國家了。

D.子思當衛(wèi)侯的面說他的國家將要日漸衰落,原因是衛(wèi)侯說話自以為是,卿大夫等沒人敢糾正他的錯誤,于

是卿大夫等也說話自以為是,百姓也不敢糾正其錯誤。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由是言之,儀徒患德之不邵美,不病毛鬢之不茂也。(5分)

(2)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悅人贊己,暗莫甚焉。(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僧德殊家水簾求予詠南王安石

淙淙萬里落石顛,皎皎一派當檐前。

清風高吹鸞鶴唳,白日下照蛟龍涎。

浮云妝額自能卷,缺月琢鉤相與縣。

朱門試問幽人價,翡翠皎綃不直錢。

[注]這首詩是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期滿,回金陵老家探親,路過白蕩湖登臨浮山

時所作。水簾:水簾洞,在金谷巖西側,即滴珠巖。因“常瀉四時雨,別當一洞天”,故得其名,懸瀑奇觀,

當為國內罕見。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從聽覺和視覺角度描繪水簾洞,運用兩個疊詞表現(xiàn)了水的聲音和亮度。

B.頷聯(lián)運用比喻修辭,將太陽映照的瀑布比作蛟龍的涎水,增添了夢幻色彩。

C.詩人在描繪水簾洞之景時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將浮云想象成了額邊的秀發(fā)。

D.詩人筆下的水簾洞景色奇異、秀美、壯麗,詩人賞景明心并言明歸隱之意。

15.明朝謝榛《四溟詩話》云:“律詩無好結句,謂之‘虎頭鼠尾’,反之,結句好,謂之‘虎頭豹尾本詩

的結句“朱門試問幽人價,翡翠鯨綃不直錢”就有豹尾的效果,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宮賦》中,用“▲”一句寫秦將珍寶到處丟棄,盡顯其“奢”,而用“▲”一句

感嘆其掠奪的“貪。為后文寫“族秦者秦也”蓄勢。

(2)《荀子?勸學》中,“▲,▲”兩句體現(xiàn)君子要涉獵廣泛并進行反思來使自己得到提升。

(3)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經常出現(xiàn)在古詩文中。李白《蜀道難》中“▲”

一句用星宿的觸手可及寫蜀道之高。蘇軾《赤壁賦》中“▲”一句則用星宿給月亮定位。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7

A?簡單而言.云是大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不同形狀的小冰晶,混合組成的飄

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①云隨著氣流的變化可以形成各種形狀,②因其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態(tài)、物理過程等而分為“三族"''十

屬”近30種左右。③長期的觀測和實踐表明,④云的產生和消散以及各類云之間的演變和轉化,⑤都是在一

定的水汽條件和大氣運動的條件下進行的。⑥從云的生消演變中,⑦我們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氣運動的一舉一動,

⑧而水汽和大氣運動對預測天氣現(xiàn)象極為重要的作用。⑨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jù)云的變化,

⑩總結了豐富的“看云識天氣”經歷,并將其編成諺語。⑩K么,這些諺語有科學依據(jù)嗎?

(1)氣象專家表示,這些諺語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比如“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在暖季的早晨,

如天邊B,表示這個高度上的潮濕氣層已經很不穩(wěn)定。到了午間,積累了足夠熱量的低層對流一旦發(fā)展,

上下不穩(wěn)定的層次結合起來,就會產生強烈的對流運動,形成積雨云而出現(xiàn)雷雨現(xiàn)象。

17.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

字。(4分)

18.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我曾經在西府走動了兩個秋冬,所到之處,號號都有戲班,入勺都會清唱。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員亮

相,也是一次演員受村人評論的考場。每每角色一出場,臺下就一片喊喊喳喳。村村都會有那么個老漢.夜里

看戲,第二天頭一個起床往戲臺下跑。戲臺下一片石頭、磚頭,一季舉瓜子皮、糖果紙、煙屁股,他掀掀這塊

石頭,踢踢那堆塵土,少不了要撿到錢幣來。

秦腔在這塊土地上,有著神圣的、不可動搖的基礎。凡是到這些村莊去下鄉(xiāng),到這些人家去做客.他們最

高級的接待是陪著看一場秦腔,實在不逢年過節(jié),他們就會要合家唱一會兒亂彈,(2)你只能點頭稱好,不能

恥笑,甚至不能有一點不入神的表示。每每村里過紅白喪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臺秦腔的.生兒以秦腔迎接,

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這個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臺。

廣漠曠遠的八百里秦川,只有這秦腔,也只能有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勞作農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使他

們喜怒哀樂o秦人自古是大苦大樂之民眾,他們的家鄉(xiāng)交響樂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還能有別的嗎?

19.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村村”“人人”“堆堆”,說說它們和“村”“人”“堆”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

同。(3分)

20.對文學作品來說,修辭的恰當使用,可以增強文本的表達效果。請分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修辭是怎樣增強

表達效果的。(3分)

21.語言文字運用1和n中畫波浪線部分,都有“表示”,請簡要說說二者表意上的不同。(4分)

(1)氣象專家表示,這些諺語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

(2)你只能點頭稱好,不能恥笑,甚至不能有一點不入神的表示。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賈平凹《自在獨行》這本書的封底有這樣一句話:“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p>

8

而《西游記》里的崇尚“任性”的孫悟空終被壓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看似脫離了個人的絕對自由,卻促使他收斂心性,走向“成人”、最終“成佛”的道路。

“任性”和“收斂”,是成長中的青年人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他們一方面渴望個體擁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

又隨時要去面對來自社會的種種規(guī)范和約束。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一篇

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榆林市2023—2024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擬檢測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D(A項,“但他沒有論及這些思想的構成要素”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只是說“其語焉不詳”,沒清楚說

出,并不等于沒有論及。B項,“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歷史理性’和'邏輯理性’這一對文化概念”于文無據(jù),原

文第一段說“劉家和先生則指出,中國軸心期時代文化覺醒突出‘歷史理性’特色,此與同時期歐洲文化注重

‘邏輯理性'構成對比”,并無證據(jù)表明這兩個概念是劉家和創(chuàng)造性提出的。C項,因果關系錯誤)

2.D(“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優(yōu)于西方的文化”分析錯誤,文章并沒有論證誰優(yōu)誰劣)

3.C(“形成這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原因歸結錯誤。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對人事、經驗

是否重視,西方史學輕視人類具體經驗,使得歷史學在西方只能處于附庸地位,而在古代中國,由于重視人事、

經驗,歷史意識在整個中國文化中起到軸心作用,因而歷史學沒有受制于宗教)

4.C(“小劇場戲劇、自然風景區(qū)實景演出等沉浸式表演”曲解文意。材料一說“20世紀80年代,小劇場戲

劇在中國出現(xiàn);進入21世紀后,一些當代藝術家推出自然風景區(qū)實景演出;近年來,沉浸式的戲劇演出越來

越受到廣大青年觀眾的歡迎”,可見,小劇場戲劇、自然風景區(qū)實景演出、沉浸式的戲劇演出是并列關系,前

兩者不屬于沉浸式表演)

5.D(“由于發(fā)展歷史相對較短,所以京劇的創(chuàng)新不宜大刀闊斧,而應該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強加因果。材料二

的最后一段說“京劇的創(chuàng)新……不是大刀闊斧地對京劇進行全方位改造,而是在尊重京劇自身藝術規(guī)律、尊重

前輩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結合時代需要、市場需要進行審慎的改良”,可見,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采取

審慎態(tài)度,不是因為京劇發(fā)展歷史相對較短,而是因為尊重京劇自身藝術規(guī)律)

6.①《永不消逝的電波》為原創(chuàng)舞劇,沒有可守正的前版本;《范進中舉》在演出中忠實于原演出版本,創(chuàng)新

是基于守正。②《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創(chuàng)新是主創(chuàng)團隊對舞臺空間、數(shù)字技術和古今舞種等的整體設計。③《范

進中舉》的創(chuàng)新為表演者自身對局部表演藝術的個性化理解。(每點2分,意思正確即可,如有其他合理答案,

亦可酌情給分)

7.A(“是指李邕雖然沒什么才氣但官至渝州刺史”錯誤,根據(jù)”到渝州拜謁刺史李邕,請他獎掖提攜。李邕

素負才名”可知,文中的“懸殊的聲名和地位”指的是與李白相比,李邕當時的才華、名氣和官位等比李白都

要高)

8.①年輕的李白寫出了詩作《上李邕》,與江夏的李邕有了交往的佳話。②李白關注江夏普通女子的生活,寫

了《江夏行》,江夏開始有了人間煙火氣。③江夏是李白與文友歡聚和別離的友情驛站,他與宋之悌感情深厚,

9

寫下了《江夏別宋之悌》等詩文。④李白在被流放的人生至暗時刻來到江夏,受到朋友們的熱情招待,寫出了

《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江夏于李白人生的困厄中,給予他諸多溫暖和慰藉,成

為他心靈的棲居之所。⑤李白以江夏入題的詩文有17篇,考慮唐代江夏的區(qū)域所轄,則達50多篇。(每點1

分,答出五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

9.甲組答案示例:①本文展現(xiàn)了李白的壯氣、感性、抱負,年輕的李白到達江夏,極富壯氣,與李匿言談時

吞吐日月,不拘俗禮;②李白有感于江夏商人之妻與丈夫聚少離多的委屈、苦悶,寫

出了感性的《江夏行》;③李白向往唐代的政治中心長安,他想憑借才學得到獎掖提攜,步入仕途,施展抱負。

(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

乙組答案示例:①本文展現(xiàn)了李白的友情,李白與李邕聲名和地位懸殊,卻最終成就一段佳話;②李白與宋之

悌等人的交情深厚,宋之悌被貶時李白在江夏為其飲酒餞別;③李白被流放夜郎時途經江夏,受到江夏朋友們

的熱情招待。(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

10.BEG[(原文標點)君臣既自賢矣,而群下同聲賢之,賢之則順而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

11.C(“猶卻眾謀”中的“卻”是“拒絕,推辭”的意思、,“卻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卻”是“使一退”的意

思)

12.B(“須眉漂亮的人都受齊王重用”于文無據(jù);“堯、舜等面貌丑陋”說法錯誤,文章只是說他們容貌各有

不同,卻同稱為圣)

13.(1)由此說來,我只憂慮德行不高尚,并不擔心眉毛和胡子長得不茂盛。(得分點:“徒”“邵美”“病”各

1分,句意2分)

(2)不考察事情的對錯而樂于讓別人贊揚自己,昏暗沒有更嚴重的啊。(得分點:“察”“悅”“暗”各1分,

句意2分)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子思住在衛(wèi)國,向衛(wèi)君推薦茍變說:“這個人能夠率領五百輛戰(zhàn)車,君王以軍旅之事交付給他,大概得到

此人,就能天下無敵了?!毙l(wèi)君說:“我知道他的才能可以做將軍,然而茍變這個人曾經做官吏,向百姓征稅,

卻吃了百姓的兩個雞蛋,因此我沒有重用他?!弊铀颊f:“圣明的君主任命人,就像大工匠使用木材一樣,取用

木材的長處,棄用木材的短處。所以杞、梓這樣合抱粗的木材,即使有數(shù)尺的腐朽之處,好的工匠也不拋棄它,

為什么呢?懂得它妨礙的地方很小,最終做成了完美的器具?,F(xiàn)在您處于戰(zhàn)亂的年代,應選用武士,卻因為兩

個雞蛋就拋棄了能夠攻城的大將,這不能夠讓鄰國聽到啊?!毙l(wèi)君拜了兩拜說:“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導。”

子思到齊國去。齊國國君的近臣長得很美,站在國君旁邊,齊國國君指著近臣邊笑邊說:“假使容貌可以

互換,我不吝惜將這嬖臣的美貌換給先生?!弊铀颊f:“這不是我的愿望。我只希望國君您能行禮義,使百姓富

有,我得以在您管轄的境內安家,加入百姓的行列之中就滿足了,哪里還需更多的呢。至于沒有那樣的美貌,

這不是我所擔憂的。從前堯身長十尺,眉毛有八種顏色,確實是圣人。舜身長八尺有余,面頰上沒有長須,也

是圣人。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勤于思考,過分地使身體勞累,有的折臂仰視,有的小腿無毛駝

背,然而他們也是圣人。不靠美貌被世人稱道。人的賢明睿智在于德行,怎么能在容貌呢?況且我的先君生來

就不貌美,但是天下的王侯并不因此而減少對他的尊敬。由此說來,我只憂慮德行不高尚,并不擔心眉毛和胡

子長得不茂盛?!?/p>

材料二:

衛(wèi)侯提出了一項不正確的計劃,而大臣們卻附和如出一口。子思說:“我看衛(wèi)國,真是'君不像君,臣不

10

像臣‘呀?!惫疖沧訂柕溃骸盀槭裁淳箷@樣?”子思說:“君主自以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使

事情處理對了沒有聽取眾議,也是排斥了眾人的意見,更何況現(xiàn)在眾人都附和錯誤見解而助長邪惡之風呢!不

考察事情的對錯而樂于讓別人贊揚自己,昏暗沒有更嚴重的??;不判斷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諛奉承,諂媚

沒有更嚴重的啊。君主昏暗而臣下諂媚,這樣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會同意的。長期這樣不停止,國家就

不像國家了!”子思對衛(wèi)侯說:“你的國家將要一天不如一天了!”衛(wèi)侯問:“為什么?"(子思)回答說:“事出

有因。國君你說話自以為是,卿大夫等官員沒有人敢糾正你的錯誤;于是他們也說話自以為是,士人百姓也不

敢糾正其錯誤。君臣都自以為賢能,下屬又同聲稱賢,稱贊賢能則和順而有福,指出錯誤則忤逆而有禍,這樣

怎么會有好的結果?《詩經》說:'都稱道自己是圣賢,烏鴉雌雄誰能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