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試題
生物
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案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題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
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1.蛋白質在行使功能的時候往往會與某些物質或結構相結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水分子結合,可以協(xié)助水分子進出細胞
B.與DNA分子結合,可以催化合成核糖核甘酸長鏈
C.與促甲狀腺激素結合,可以實現細胞間信息交流
D.與病原體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對宿主細胞的黏附
2.下列關于細胞內物質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肝細胞中內質網合成的磷脂可轉移至中心體
B.細菌細胞中DNA指導合成的蛋白質可轉移至細胞核
C.吞噬細胞中高爾基體加工的蛋白質可轉移至溶酶體
D.漿細胞中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可直接轉移至細胞膜
3.同一個水槽中放置甲、乙、丙三個滲透裝置如圖,三個漏斗頸的內徑相等,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單糖
能而二糖不能透過)。漏斗內裝有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開始時漏斗內液面高度相同,蔗糖溶液濃度和半
透膜的面積見下表。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甲乙丙I
QOO、清水
裝置編號甲乙丙
半透膜面積(cm2)2SSS
蔗糖溶液濃度(mol/L)0.30.30.5
A.三個滲透裝置達到滲透平衡時,丙漏斗的液面上升的最高
B.甲漏斗的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時間小于乙所需時間
C.乙、丙裝置均達到滲透平衡時,漏斗內蔗糖溶液的濃度相等
D.若漏斗中加入等量蔗糖酶,乙、丙漏斗內的液面都是先升后降最后高度相同
4.下列有關實驗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A.選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做材料,可觀察到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
B.用適當濃度蔗糖溶液處理新鮮黑藻葉裝片,可先后觀察到細胞質流動與質壁分離現象
C.將菠菜葉的研磨液進行過濾時,可加入少量清水以便于色素從尼龍布濾過
D.為防止葡萄糖與重銘酸鉀反應而干擾對酒精的檢測,可同時加入斐林試劑
5.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胚胎干細胞為未分化細胞,不進行基因選擇性表達
B.成人腦神經細胞衰老前后,代謝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變慢
C.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體內也會有許多細胞發(fā)生凋亡
D,只有癌細胞中能同時發(fā)現突變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培養(yǎng)獲得二倍體和四倍體洋蔥根尖后,分別制作有絲分裂裝片,鏡檢、觀察。下圖為二倍體根尖細胞的
照片。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qū)的區(qū)段進行制片
B.裝片中單層細胞區(qū)比多層細胞區(qū)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細胞
C.在低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
D.四倍體洋蔥根尖細胞處于分裂中期時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
7.圖表示三種表觀遺傳途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染色體理/
f蛋白
I途徑2
I途徑1途徑21途徑3
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RNA干擾
W雙鏈RNA
切期
轉錄啟動區(qū)域
^iC^SiRNA
未甲基化
基因0士、形成復合體
表達
轉錄啟動區(qū)域
甲基化組蛋白與DNA結合的緊密4
程度發(fā)生改變,從而促進
基因_?壬與mRNA結合
不表達或關閉相關基因的表達
mRNA瓶切割成片段
A.途徑1不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但可能導致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結構發(fā)生變化
B.途徑1轉錄啟動區(qū)域甲基化可能干擾解旋酶與啟動子的識別、結合
C.在神經細胞中,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與組蛋白的緊密程度低于抗體基因
D.途徑3RNA干擾會使特定基因無法轉錄
8.下列有關“DNA粗提取與鑒定”、“PCR擴增”、“瓊脂糖凝膠電泳”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可利用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較大的特點來提取DNA
B.將提取到的絲狀物與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勻后,溶液即可變?yōu)樗{色
C.PCR反應體系中需加入耐高溫的DNA聚合酶,該酶在延伸過程中起作用
D.凝膠載樣緩沖液中加入的核酸染料能與DNA分子結合,便于在紫外燈下觀察
9.如圖所示為甲狀腺激素在靶細胞內的作用機理,其中PB表示甲狀腺激素的血漿運輸蛋白、P表示RNA
聚合酶、TH表示甲狀腺激素。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其他
oo轉錄因子
THDNA
OOP
/VWX/WX/
pie-nA
生物效應—
niRNA
功能蛋白質
A.TH作用于人成熟紅細胞后,功能蛋白表達量增加,生物效應是代謝增強
B.pre-mRNA加工后需穿過2層核膜,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結合
C.TH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對促甲狀腺激素分泌起促進作用
D.甲狀腺激素與核內的受體蛋白結合后調節(jié)基因的轉錄過程
10.當眼睛遇到強光時,縮瞳神經興奮,減少入射光量以保護眼底;當外界光線較弱時,擴瞳神經興奮,增
大入射光量以便看清物像,此反射稱為瞳孔反射,神經中樞在腦干。去甲腎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經興奮,間
接影響瞳孔大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完成瞳孔反射的結構基礎是神經元
B.對外界光線的強弱感覺產生于腦干,繼而控制瞳孔大小
直接決定瞳孔大小的括約肌細胞表面可能沒有去甲腎上腺素的受體
D.縮瞳纖維、擴瞳纖維分別屬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二者均屬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
11.如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正常男性o正常女性■患病男性?患病女性
A.該遺傳病可能存在多種遺傳方式
B.若1-2為純合子,則III-3是雜合子
c.若m-2為純合子,可推測n-5為雜合子
D.若n-2和II-3再生一個孩子,其患病的概率為1/2
12.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其基因組含有約3萬個核甘酸。該病毒可通過表面S蛋白與人細胞表面的
ACE2蛋白結合而進入細胞。在細胞中該病毒的RNA可作為mRNA,指導合成病毒復制所需的RNA聚合
酶,該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時堿基出錯頻率為10-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只有在選擇壓力的作用下才發(fā)生基因突變
B.ACE2蛋白的出現是人類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進化結果
C.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人體可產生識別ACE2蛋白的抗體
D.新冠病毒RNA聚合酶可作為研制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有效靶標
13.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使用貫穿于葡萄種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物質甲可促進桿插枝條生根,提高幼苗移栽成活
率;物質乙能改變雌雄花比例,提高果實無核化程度和單果質量;物質丙能促進芽的分化和側枝發(fā)育,提高
坐果率。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甲與生長素的分子結構及生理效應類似
B.乙在提高果實無核化程度方面與生長素表現為協(xié)同作用
C.丙與脫落酸在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方面的作用效果相反
D.甲、乙、丙均不是營養(yǎng)物質,需配合澆水、施肥并適時使用
14.植物細胞懸浮培養(yǎng)是將單個細胞或細胞團進行液體培養(yǎng)增殖的技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細胞懸浮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須經無菌處理
B.經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充分處理后,植物細胞團分散為單個完整的懸浮細胞
C.為使懸浮細胞正常生長,培養(yǎng)基須保持適當的溫度、pH和滲透壓
D.利用懸浮培養(yǎng)技術生產次生代謝物,可減少植物資源的消耗
15.我國北方寒帶針葉林中兩個動物種群(Ni、N2)的數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種群數量(xlooo個)
lol)■
A.由圖可知,Ni和N2的種群數量總是此消彼長,呈周期性波動
B.a點時,Ni的種群數量為該種群的K值,N2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碳元素以有機物的形式從Ni傳遞到N2的同時,伴隨著能量流動
D.通過出生率和死亡率可預測該地區(qū)兩個動物種群數量變化趨勢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
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
16.某科研人員從某種微生物體中分離得到了一種酶Q,為探究該酶的最適溫度,進行了相關實驗,各組反
應相同時間后的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圖2為酶Q在60℃催化一定量的底物時,生成物的量隨時間變化的
A.由圖1可知,該種微生物適合在較高的溫度環(huán)境中生存
B.增加每個溫度條件下實驗的次數,可使得到的酶Q的最適溫度更準確
C.圖2實驗中若升高溫度,酶Q的活性不一定升高
D.圖2實驗中,若在t2時增加底物的量,酶Q的活性不變
17.人類7號和9號染色體之間可以發(fā)生易位(如圖1,易位的染色體用7+、9+表示),若易位后細胞內基因
結構和種類不變,則相應個體屬于染色體易位攜帶者,表型正常。若細胞中有三份R片段,則表現為癡呆;
有一份R片段,則導致早期胚胎流產。圖2表示某家族因易位而導致的流產、癡呆病的遺傳系譜圖,已知
II1為染色體正常個體,皿4為新生兒。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I
on表現正常
口?癡呆患者
o早期流產胚胎
6,由3
m新生兒
1234?
易位前易位后
圖1圖2
A.圖2中個體112為易位攜帶者,可以產生4種配子
B.1112為癡呆患者是由含有2個R片段的精子與正常卵細胞受精導致
C.III3染色體組成正常的概率為1/2,山4為易位攜帶者的概率為1/4
D,可通過光學顯微鏡檢測II3的染色體組成是否異常
18.胰島素不僅可以參與血糖調節(jié),還可以改善腦神經元的生理功能,其調節(jié)機理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正
確的是(
A.胰島素參與的調節(jié)過程中有分級調節(jié)和反饋調節(jié)
B.胰島素受體(InR)被激活,可以促進神經元軸突末梢釋放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電位變化
C.胰島素可以抑制神經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島素激活InR后抑制神經元凋亡,并抑制炎癥因子釋放導致的
神經細胞變性、壞死
D.若糖尿病人的胰島功能正常,但體內InR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與正常人相比,此類病人體內胰島
素含量偏低
19.研究放牧強度對草原群落特征的影響,對合理利用草原和防止荒漠化具有重要意義。下表為某高寒草原
在不同放牧強度下的植物群落調查數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放牧強物種生產力(t-hnr土壤有機碳含量(g-nr
度數2)3)
無150.858472
輕度231109693
中度150.709388
重度60.457815
A.中度放牧和無放牧下生產力不同,可能是物種組成不同所致
B.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機碳含量降低是分解者的分解過程加快所致
C.放牧可能導致群落優(yōu)勢種改變且重度放牧下的優(yōu)勢種更加耐旱
D.適度放牧是保護草原生物多樣性和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的有效措施
20.2018年3月,最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至此世界上僅剩兩頭雌性個體。如今,科研團隊擬采用提
前保存的北方白犀牛冷凍精子借助核移植、體外受精等技術,以南方白犀牛作為代孕母畜人工繁育北方白
犀牛。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A.須注射免疫抑制劑以減弱代孕母畜對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反應
B.冷凍保存的精子需再經獲能處理才可用于體外受精
C.若取雌性白犀牛的體細胞進行核移植,獲得的克隆后代可繁衍為一個種群
D.理論上可取早期胚胎用酶處理成單個細胞分別培養(yǎng),以提高胚胎的利用率
第n卷(非選擇題,共55分)
21.藍細菌舊稱藍藻,是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細胞質中同時含有ATP、NADPH、
NADH(呼吸過程中產生的[H])和丙酮酸等中間代謝物。
(1)藍細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控制中心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場所與黑藻(填
“相同”或“不同”)o藍細菌所含的光合色素為,黑藻所含的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的色素是
(2)藍細菌可通過D-乳酸脫氫酶(Ldh),利用NADH將丙酮酸還原為D-乳酸這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研
究者構建了大量表達外源Ldh基因的工程藍細菌,以期提高D-乳酸產量,但結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
于細胞質中的NADH被大量用于作用產生ATP,無法為Ldh提供充足的NADH?
(3)藍細菌除正常光合作用途徑外,還存在一種只產生ATP而不發(fā)生水光解的光合作用途徑,其與正常
光反應途徑相比,該途徑的產物沒有0研究者構建了該途徑被強化的工程菌K,以補充ATP產量,
使更多NADH用于生成D-乳酸。測定初始藍細菌、工程菌K中細胞質ATP、NADH和NADPH含量,結
果如下表。
菌株ATPNADHNADPH
初始藍細
6263249
菌
工程菌K8296249
注:數據單位為pmol/OD73o
由表可知,與初始藍細菌相比,工程菌KATP含量升高,且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填“被抑制”“被
促進”或“不受影響”),光反應中的水光解(填“被抑制”“被促進”或“不受影響”)。研究人員
進一步把Ldh基因引入工程菌K中,構建工程菌L。與初始藍細菌相比,工程菌L能積累更多D-乳酸,請
根據表中數據推斷可能的原因是o
22.I、胃液的分泌按接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分為3個時期:頭期、胃期和腸期。頭期引起胃液分泌的傳入沖
動來自頭部感受器??蒲腥藛T用事先進行過食管切斷術并具有胃屢的狗進行假飼。食物經過口腔進入食管
后,隨即從食管的切口處流出體外,食物并未進入胃內,但卻引起了胃液分泌。進一步分析后確定,由進食
動作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包括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兩種機制。胃液頭期分泌的調節(jié)機制如圖所示。胃泌素
可促進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腸黏膜細胞的分裂增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食物有關的形象、氣味、聲音等刺激視、嗅、聽等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類型是o由圖可
知,壁細胞分泌胃液的調節(jié)方式是,若切斷支配胃的迷走神經,假飼(填“能”或“不
能”)引起胃液的分泌。
(2)據圖分析,迷走神經興奮刺激胃液分泌的機制是。
II、酸性環(huán)境(PH2-4.5)刺激小腸上段黏膜處的S細胞釋放促胰液素,促胰液素能夠促進胰液(堿性)的
分泌,胰液進入小腸中發(fā)揮消化作用。
(3)將一定量的鹽酸通過靜脈直接注入狗體內,胰液分泌(填“增多”、“減少”或“無顯著變
化”)
(4)S細胞主要分布在小腸上段,這是因為食糜(從胃離開進入小腸的半固體物質)呈______性,會刺激
小腸上段黏膜處的S細胞分泌促胰液素。食糜促進促胰液素分泌的過程(填“屬于”或“不屬
于“)體液調節(jié),理由是o
(5)胰液進入小腸中會中和鹽酸,從而建立起有利于小腸中消化酶作用的pH。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角
度推測:小腸下段(填“富含”或“缺乏”)S細胞。
23.2023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為“濕地修復”。濕地保護和修復工作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1)某研究小組借助空中拍照技術調查某濕地地面活動的某種動物種群的數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選取樣
方、空中拍照、識別照片中該種動物并計數。與標記重捕法相比,上述調查方法的優(yōu)勢有(答出1
點即可)。若研究該濕地中某種植物的生態(tài)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填標號)。
A.在該區(qū)域出現頻率B.種群密度
C.植株高度D.與其他物種的關系
(2)互花米草是外來入侵植物,入侵5年后,導致該濕地耐高鹽的堿蓬大面積萎縮而蘆葦擴張,這種變化
的關鍵驅動因素是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長距離相互作用”(由非生物物質等介導),如圖1所示。假設有
3種植食性昆蟲分別以蘆葦、堿蓬和互花米草為主要食物,昆蟲數量變化能夠反映所食植物種群數量變化。
互花米草入侵后3種植食性昆蟲數量變化如圖2所示。
蘆葦
鬻
里
(
相
對
值
)
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
圖1圖2
①據材料分析,本研究中介導“長距離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物質是。
②圖2中,若昆蟲①以互花米草為食,則昆蟲③以為食
(3)植物可以向環(huán)境釋放化學物質,對同種或異種植物產生影響。研究人員制備了不同植物浸提液,分
別處理本地植物黑麥草的種子,結果如圖。結果表明蘆葦釋放的化學物質o
里40
姜30
草20
種10
孟
發(fā)
一
藉
數
(4)若采用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澆灌蘆葦浸提液的方法幫助濕地修復,還需要進行哪些研究?(答出一條
即可)O
24.目前科學家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下圖是利用基因工程生產人胰島素過程中使
用的質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結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限制醐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
I
MunI:CAATTG
1
XhoI:CTCGAG
EcoRI:G’AATTC
Sall:G’TCGAC
NheI:G*AGC
八I
51-ATGCCAATCTTCGACTAC-3,
目的基因省略部分
3'-TACGGTTAGAAGCTGATG-5,
轉錄方向匚3〉
(1)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為了滿足需要,會在載體中人工構建誘導型啟動子,當誘導物存在時可以激
活或抑制=圖中的質粒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除插入目的基因外還需具備的結構有。
(2)為獲得更多的目的基因,可利用PCR技術進行擴增,該技術需要設計引物,引物與DNA結合發(fā)生
在PCR的階段;PCR第四次循環(huán)時需要消耗對引物。為保證目的基因與載體的正向連接,
在設計PCR引物時,應在引物的(填“3,”或”5,”)端添加限制酶(填種類)的識別序
列。根據上述信息,寫出上游引物的15個堿基序列:5,--3,。
(3)U-半乳糖普酶可以分解無色X-gal產生藍色物質。篩選導入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時,在添加了氨
葦青霉素和X-gaI的培養(yǎng)基上應選擇白色的菌落,原因是(答出2點)。
25.果蠅的亮紅眼和朱紅眼兩種表型分別由兩種單基因隱性突變形成,控制亮紅眼和朱紅眼的基因分別用a、
b表示,眼色表現為亮紅眼或朱紅眼的個體均被稱為突變型。為探究兩種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
體,以純合亮紅眼雄(4)果蠅和純合朱紅眼雌(辛)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雜交結果如下表所示(不考慮
基因突變、染色體互換及染色體變異):
子
表現型
代
野生型突變型
Fi77聿73
F263&:60卒1022:98?
(1)美國生物學家摩爾根用果蠅進行實驗,通過(填科學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2)根據表格中子一代的性狀表現可初步判斷基因A/a、B/b中至少有一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判
斷的依據是o
(3)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結論:;F?中突變型的基因型有種,其中純
合子的比例為o
(4)設上述雜交實驗為正交,可通過選擇作為親本進行反交實驗來驗證(3)中得出的結論。請預
期子二代實驗結果:?
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試題
生物
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案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題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
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
1.蛋白質在行使功能的時候往往會與某些物質或結構相結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水分子結合,可以協(xié)助水分子進出細胞
B.與DNA分子結合,可以催化合成核糖核甘酸長鏈
C.與促甲狀腺激素結合,可以實現細胞間信息交流
D.與病原體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對宿主細胞的黏附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質的功能有:構成生物體的結構,運輸、防御、信息傳遞、催化。
【詳解】A、水分子進出細胞可通過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自由擴散不需要蛋白質協(xié)助,協(xié)助擴散需要通
道蛋白,通道蛋白轉運水時,不與水分子結合,A錯誤,
B、RNA聚合酶的本質時蛋白質,與與DNA分子結合,可以催化合成核糖核甘酸長鏈,B正確;
C、受體的本質是蛋白質,促甲狀腺激素與其特異性受體結合,可以實現細胞間信息交流,C正確;
D、抗體的本質為蛋白質,抗體可以與與病原體結合,抑制病原體對宿主細胞的黏附,D正確。
故選Ao
2.下列關于細胞內物質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肝細胞中內質網合成的磷脂可轉移至中心體
B.細菌細胞中DNA指導合成的蛋白質可轉移至細胞核
C.吞噬細胞中高爾基體加工的蛋白質可轉移至溶酶體
D.漿細胞中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可直接轉移至細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內質網:單層膜折疊體,是有機物的合成“車間”,蛋白質運輸的通道。
2、原核細胞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3、溶酶體是由高爾基體形成的。
4、分泌蛋白是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最
初是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鏈,肽鏈進入內質網進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由囊泡包裹著到達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經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該過
程消耗的能量由線粒體提供。
【詳解】肝細胞內滑面內質網合成的磷脂可轉移至具膜結構,而中心體是無膜的細胞器,A錯誤;細菌屬
于原核細胞,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B錯誤;溶酶體中含有很多水解酶,吞噬細胞內高爾基體加工的蛋白
質可轉移至溶酶體,C正確;漿細胞中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需經過囊泡運輸到高爾基體,然后在經過囊泡
轉移至細胞膜,D錯誤。
故選Co
3.同一個水槽中放置甲、乙、丙三個滲透裝置如圖,三個漏斗頸的內徑相等,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單糖
能而二糖不能透過)。漏斗內裝有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開始時漏斗內液面高度相同,蔗糖溶液濃度和半
透膜的面積見下表。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甲乙丙
Q0d清水
裝置編號甲乙丙
半透膜面積(cm2)2SSS
蔗糖溶液濃度(mol/L)0.30.30.5
A.三個滲透裝置達到滲透平衡時,丙漏斗的液面上升的最高
B.甲漏斗的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時間小于乙所需時間
C,乙、丙裝置均達到滲透平衡時,漏斗內蔗糖溶液的濃度相等
D.若漏斗中加入等量蔗糖酶,乙、丙漏斗內的液面都是先升后降最后高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漏斗內液面高度變化快慢與水分的滲透速率有關,但高度大小最終取決于水分滲透總量,而水分
滲透總量和蔗糖溶液的量正相關;據題表分析可知:丙的蔗糖濃度最高,導致水分的滲透總量最大,因此
最終漏斗液面高度最高;而甲和乙蔗糖溶液的濃度相等,最終水分滲透總量一樣,所以漏斗液面高度最終
一樣,但甲的半透膜面積為2S,是乙的2倍,因此剛開始一段時間水分滲透速率較快,液面高度上升較乙
快,達到平衡時速率是一樣的。
【詳解】A、漏斗內液面高度大小最終取決于水分滲透總量,而水分滲透總量和蔗糖溶液的量正相關;據
題表分析可知:丙的蔗糖濃度最高,導致水分的滲透總量最大,因此最終漏斗液面高度最高;A正確;
B、甲和乙蔗糖溶液的濃度相等,最終水分滲透總量一樣,所以漏斗液面高度最終一樣,但甲的半透膜面
積為2S,是乙的2倍,因此剛開始一段時間水分滲透速率較快,液面高度上升較乙快,因此甲漏斗的液面
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時間小于乙所需時間,B正確;
C、由于蔗糖濃度丙大于乙,因此乙、丙裝置均達到滲透平衡時,漏斗內蔗糖溶液的濃度丙大于乙,C錯
誤;
D、由于蔗糖不能透過半透膜,導致漏斗液面上升;加入蔗糖酶后,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很多葡萄糖和果
糖,由于單糖可以透過半透膜,達到平衡后漏斗內外液面相同,所以乙、丙漏斗內的液面都是先升后降最
后高度相同,D正確。
故選Co
4.下列有關實驗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A.選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做材料,可觀察到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
B.用適當濃度蔗糖溶液處理新鮮黑藻葉裝片,可先后觀察到細胞質流動與質壁分離現象
C.將菠菜葉的研磨液進行過濾時,可加入少量清水以便于色素從尼龍布濾過
D.為防止葡萄糖與重銘酸鉀反應而干擾對酒精的檢測,可同時加入斐林試劑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教材中顯微鏡的使用:(1)葉綠體主要分布于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呈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
球形,散布于細胞質中,可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其形態(tài)和分布;(2)花生子葉切片后,經蘇丹III染液染色
后制成臨時裝片,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可看到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橘黃色脂肪顆粒;(3)用低倍顯微
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復原。
【詳解】A、選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做材料,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沒有保衛(wèi)細胞,A錯誤;
B、新鮮黑藻新陳代謝旺盛,且含有葉綠體,是觀察細胞質流動和質壁分離現象的理想材料,用適當濃度
蔗糖溶液處理新鮮黑藻葉裝片,可先后觀察到細胞質流動與質壁分離現象,B正確;
C、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所以在過濾色素時不能加入清水,C錯誤;
D、為防止葡萄糖與重鋁酸鉀反應而干擾對酒精的檢測,應該將培養(yǎng)的時間延長,以便消耗完葡萄糖,不
能加入斐林試劑,D錯誤。
故選B。
5.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胚胎干細胞為未分化細胞,不進行基因選擇性表達
B.成人腦神經細胞衰老前后,代謝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變慢
C.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體內也會有許多細胞發(fā)生凋亡
D.只有癌細胞中能同時發(fā)現突變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衰老,會引起代謝速率變慢。但是如果一個細胞不再
進行細胞增殖,但是還沒有細胞衰老,那它的增殖速率在衰老前后就不會發(fā)生變化。
【詳解】A、胚胎干細胞為未分化細胞,但是也會進行基因的選擇性表達,A錯誤;
B、細胞衰老,會引起代謝速率變慢。但是如果一個細胞不再進行細胞增殖,但是還沒有細胞衰老,那它
的增殖速率在衰老前后就不會發(fā)生變化,B錯誤;
C、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利于個體的發(fā)育,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體內也會有許多細胞發(fā)生
凋亡,C正確;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時發(fā)生突變,也不一定會發(fā)生細胞癌變,D錯誤。
故選C。
6.培養(yǎng)獲得二倍體和四倍體洋蔥根尖后,分別制作有絲分裂裝片,鏡檢、觀察。下圖為二倍體根尖細胞的
照片。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qū)的區(qū)段進行制片
B.裝片中單層細胞區(qū)比多層細胞區(qū)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細胞
C.在低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
D.四倍體洋蔥根尖細胞處于分裂中期時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二倍體洋蔥染色體數目是2N,四倍體洋蔥染色體數目是4N,根尖分生區(qū)分裂旺盛,進行有絲分
裂,可作為觀察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
【詳解】A、根尖分生區(qū)進行有絲分裂,所以觀察有絲分裂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qū)的區(qū)段進行制片,A
正確;
B、多層細胞相互遮擋不容易觀察細胞,所以裝片中單層細胞區(qū)比多層細胞區(qū)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細
胞,B正確;
C、低倍鏡下,細胞放大倍數小,觀察的細胞數目多,高倍鏡下放大倍數大,觀察細胞數目少,所以在低
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C正確;
D、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4N,圖中①處于二倍體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染
色體數目為4N,②處于二倍體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間期,染色體數目為2N,③處于二倍體根尖細胞有絲分
裂前期,染色體數目為2N,所以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的2倍,③的2倍,D
錯誤。
故選D。
7.圖表示三種表觀遺傳途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I途徑1途徑2途徑3
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RNA干擾
舲爾鏈RNA
切出
轉錄啟動區(qū)域
^T*SiRNA
甲基也次
T形成復合體
轉錄啟動區(qū)域
甲基化組蛋白與DNA結合的緊密
?程度發(fā)生改變,從而促進
F基因工與mRNA結合
飄齦默鐘陽我不表達或關閉相關基因的表達一二二X。
mRNA賴切割成片段
A.途徑1不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但可能導致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結構發(fā)生變化
B.途徑1轉錄啟動區(qū)域甲基化可能干擾解旋酶與啟動子的識別、結合
C.在神經細胞中,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與組蛋白的緊密程度低于抗體基因
D.途徑3RNA干擾會使特定基因無法轉錄
【答案】C
【解析】
【分析】1、表觀遺傳:指DNA序列不發(fā)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即基因型未發(fā)生
變化而表現型卻發(fā)生了改變,如DNA的甲基化。
2、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變化,但部分堿基發(fā)生了甲基化修飾,抑制了基因的表達,
進而對表型產生影響。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同樣的表型。
3、分析題圖:途徑1是轉錄啟動區(qū)域DNA甲基化,干擾轉錄,導致基因無法轉錄,從而無法翻譯;途徑
2是由于組蛋白的修飾,組蛋白與DNA結合的緊密程度發(fā)生改變,從而促進或關閉相關基因的表達;途
徑3是利用RNA干擾,使mRNA被切割成片段,干擾翻譯,導致mRNA無法翻譯。
【詳解】A、途徑1是DNA甲基化,不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由于轉錄啟動區(qū)域甲基化導致基因無法轉
錄,從而無法翻譯,無法得到相關的蛋白質,A錯誤;
B、轉錄過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途徑1中轉錄啟動區(qū)域甲基化可能干擾RNA聚合酶與啟動子的識
別、結合,B錯誤;
C、神經細胞需要進行呼吸作用,故呼吸酶基因需要表達且數量種類多,而抗體基因在神經細胞中不表
達,故在神經細胞中,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與組蛋白的緊密程度低于抗體基因,C正確;
D、途徑3是利用RNA干擾,使mRNA被切割成片段,干擾翻譯,導致mRNA無法翻譯,D錯誤。
故選C。
8.下列有關“DNA粗提取與鑒定”、“PCR擴增”、“瓊脂糖凝膠電泳”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可利用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較大的特點來提取DNA
B.將提取到的絲狀物與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勻后,溶液即可變?yōu)樗{色
C.PCR反應體系中需加入耐高溫的DNA聚合酶,該酶在延伸過程中起作用
D.凝膠載樣緩沖液中加入的核酸染料能與DNA分子結合,便于在紫外燈下觀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基因工程中的相關實驗。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鑒定DNA時,需
要先將DNA溶解在NaCl溶液中,再與二苯胺溶液混合,并在水浴加熱條件下呈現藍色;耐高溫的DNA
聚合酶在延伸環(huán)節(jié)時進行子鏈的合成。
【詳解】A、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利用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初
步分離DNA與蛋白質,A錯誤;
B、將絲狀物溶于2moi/L的5mL的NaCl溶液中,然后向試管中加入4mL的二苯胺試劑,沸水浴加熱
5min,試管冷卻后溶液呈現藍色,B錯誤;
C、PCR反應體系中需加入耐高溫的DNA聚合酶,該酶在延伸過程中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新的
DNA鏈,C正確;
D、用電泳緩沖液配制的瓊脂糖溶液中加入的核酸染料能與DNA分子結合,可以在波長為300nm的紫外
燈下被檢測出來,D錯誤。
故選Co
9.如圖所示為甲狀腺激素在靶細胞內的作用機理,其中PB表示甲狀腺激素的血漿運輸蛋白、P表示RNA
聚合酶、TH表示甲狀腺激素。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QO小QO於■OO、轉泰因子
訟*
/VV\ZVX/\/\/
一pre-niRNA^
生物效應
111RNA
功能蛋白質
A.TH作用于人成熟紅細胞后,功能蛋白表達量增加,生物效應是代謝增強
B.pre-mRNA加工后需穿過2層核膜,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結合
C.TH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對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起促進作用
D.甲狀腺激素與核內的受體蛋白結合后調節(jié)基因的轉錄過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據圖分析,甲狀腺激素在血漿中通過血漿運輸蛋白運輸,通過細胞膜并進入細胞核發(fā)揮作用,說
明甲狀腺激素的受體在細胞核;細胞核中甲狀腺激素與其他轉錄因子結合啟動了基因的表達過程中的轉錄
過程;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前者發(fā)生在細胞核,后者發(fā)生在細胞質。
【詳解】A、人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沒有TH作用的結構;也沒有核糖體,蛋白表達量不會增加,A
錯誤;
B、pre-mRNA加工后通過核孔出細胞核,此過程跨膜層數為0層,B錯誤;
C、TH低于機體生理濃度時對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抑制作用減弱,C錯誤;
D、甲狀腺激素的受體位于細胞核內,結合后誘導基因的轉錄過程,D正確。
故選D。
10.當眼睛遇到強光時,縮瞳神經興奮,減少入射光量以保護眼底;當外界光線較弱時,擴瞳神經興奮,增
大入射光量以便看清物像,此反射稱為瞳孔反射,神經中樞在腦干。去甲腎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經興奮,間
接影響瞳孔大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完成瞳孔反射的結構基礎是神經元
B.對外界光線的強弱感覺產生于腦干,繼而控制瞳孔大小
C.直接決定瞳孔大小的括約肌細胞表面可能沒有去甲腎上腺素的受體
D.縮瞳纖維、擴瞳纖維分別屬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二者均屬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主神經系統(tǒng)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組成。當人體處于興奮狀態(tài),交感神經活動占據優(yōu)
勢,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腸胃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動減弱。當人體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副交感神
經活動則占據優(yōu)勢,心跳減慢,但腸胃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加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
收。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詳解】A、完成瞳孔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錯誤;
B、感覺的產生是在大腦皮層,而不是腦干,B錯誤;
C、由題干可知,去甲腎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經興奮,間接影響瞳孔大小,說明瞳孔括約肌細胞上可能沒
有去甲腎上腺素的受體,C正確;
D、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縮瞳纖維興奮,瞳孔收縮,因此縮瞳纖維屬于副交感神經,同理,擴瞳纖維屬于
交感神經,D錯誤。
故選C。
11.如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I
□正常男性o正常女性■患病男性?患病女性
A.該遺傳病可能存在多種遺傳方式
B.若1一2為純合子,則III-3是雜合子
c.若m-2為純合子,可推測n-5為雜合子
D.若n-2和II-3再生一個孩子,其患病的概率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離定律: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
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
遺傳給后代。
【詳解】A、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正確;
B、若1-2為純合子,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則III-3是雜合子,B正確;
C、若皿一2為純合子,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無法推測H-5為雜合子,C錯誤;
D、假設該病由Aa基因控制,若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II-2為aa,II-3為Aa,再生一個孩子,其患病
的概率為1/2;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11-2為八2和11-322,再生一個孩子,其患病的概率為1/2,D
正確。
故選C。
12.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其基因組含有約3萬個核甘酸。該病毒可通過表面S蛋白與人細胞表面的
ACE2蛋白結合而進入細胞。在細胞中該病毒的RNA可作為mRNA,指導合成病毒復制所需的RNA聚合
酶,該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時堿基出錯頻率為I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只有在選擇壓力的作用下才發(fā)生基因突變
B.ACE2蛋白出現是人類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進化結果
C.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人體可產生識別ACE2蛋白的抗體
D.新冠病毒RNA聚合酶可作為研制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有效靶標
【答案】D
【解析】
【分析】體液免疫:一些病原體可以和B細胞接觸,這為激活B細胞提供了第一個信號;一些病原體被
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攝?。豢乖蔬f細胞將抗原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然后傳遞給輔助
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fā)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這是激活B細胞的第二個信號;輔
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繁殖快,并分泌細胞因子;B細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開始分裂、分化,大部分
分化為漿細胞,小部分分化為記憶B細胞,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的分裂、分化;漿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
抗體,抗體可以隨體液在全身循環(huán)并與這種病原體結合;抗體與病原體的結合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增殖或對
人體細胞的黏附。
進化: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有更多機會產生后代,種群中相應的基因頻率會不斷
提高,相反,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留下后代的機會少,種群中相應的基因頻率會不斷降低。
【詳解】A、病毒的突變是隨機的、不定向的,A錯誤;
B、人類本身含有ACE2蛋白,并非是人類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進化結果,B錯誤;
C、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人體可產生識別新冠病毒的抗體,C錯誤;
D、在細胞中該病毒的RNA可作為mRNA,指導合成病毒復制所需的RNA聚合酶,新冠病毒RNA聚合
酶可作為研制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有效靶標,D正確。
故選D。
13.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使用貫穿于葡萄種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物質甲可促進桿插枝條生根,提高幼苗移栽成活
率;物質乙能改變雌雄花比例,提高果實無核化程度和單果質量;物質丙能促進芽的分化和側枝發(fā)育,提高
坐果率。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甲與生長素的分子結構及生理效應類似
B.乙在提高果實無核化程度方面與生長素表現為協(xié)同作用
C.丙與脫落酸在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方面的作用效果相反
D.甲、乙、丙均不是營養(yǎng)物質,需配合澆水、施肥并適時使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長素類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在生產上的應用主要有:(1)促進托插的枝條生根;
(2)促進果實發(fā)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防止器官脫落和解
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fā)等作用。
3、細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進行細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較高,細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
裂,此外還有誘導芽的分化,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
4、脫落酸在根冠和萎蕉的葉片中合成較多,在將要脫落和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較多,脫落酸
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fā),還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休眠和
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此外,還有促進老葉等器官脫落的作用,植物體各部位都能合成乙
烯。
【詳解】A、甲與生長素均可促進托插枝條生根,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用施工合同范本模板
- 會展投資合同范本
- 農村土方 工程合同范本
- 化工產品營銷合同范本
- Starter Section 3 Saying Hello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企業(yè)質押合同范本
- 供車協(xié)議合同范本
- 2024年寧波市消防救援支隊社會招錄政府專職消防員考試真題
- 2024年南平市建陽區(qū)社會統(tǒng)一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勞動派遣居間合同范本
- 2025年黑龍江農墾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完整
- 光學鏡片透光率測量基準
- 歷史-貴州省貴陽市2025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一)(貴陽一模)試題和答案
- 輻射安全管理測試題含答案
- 有溫度的護理人
- 1《挑戰(zhàn)第一次》第1課時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預防性試驗四措一案及施工方案
- 第十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知識科普競賽題庫(附答案)
- 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表格式)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口算題天天練1000道可打印帶答案
- 2024年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