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質量檢測高一、高二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質量檢測高一、高二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質量檢測高一、高二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質量檢測高一、高二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質量檢測高一、高二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質量檢測

高一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案卡和試卷指定

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

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

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鄉(xiāng)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們當然記得不少提倡鄉(xiāng)村工作的

朋友們,把愚和病貧聯(lián)結起來去作為中國鄉(xiāng)村的癥侯。關于病和貧我們似

乎還有客觀的標準可說,但是說鄉(xiāng)下人“愚”,卻是憑什么呢?其實鄉(xiāng)村

工作的朋友說鄉(xiāng)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們稱之曰“文盲”,意思

是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這自然是事實。可是如果說不識字就是愚,

我心里總難甘服?!坝蕖比绻侵橇Φ牟蛔慊蛉毕?,識字不識字并非愚不

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

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么的。

鄉(xiāng)下孩子在教室里認字認不過教授們的孩子,和教授們的孩子在田野里

捉蚱蟋捉不過鄉(xiāng)下孩子,在意義上是相同的。我并不責備自己孩子蚱蟋捉

得少,第一是我們無需用蚱蟋來加菜,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沒有機會練習。

——我為自己孩子所做的辯護是不是同樣也可以用之于鄉(xiāng)下孩子在認字上

的“愚”呢?我想是很適當的,鄉(xiāng)下孩子不象教授們的孩子到處看見書籍,

這不是他們日常所混熟的環(huán)境。教授們的孩子并不見得一定是遺傳上有什

么特別善于識字的能力,顯而易見的卻是有著易于識字的環(huán)境。這樣說來,

鄉(xiāng)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還是個沒有結論的題目。

這樣看來,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們說鄉(xiāng)下人愚,顯然不是指他們智力不及人,

而是說他們知識不及人了。這一點,依我們上面所說的,還是不太能自圓

其說。至多是說,鄉(xiāng)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這

是正確的。我們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說鄉(xiāng)下多文盲是因為鄉(xiāng)下本來無需文字

眼睛呢?說到這里,我們應當討論一下文字的用處了。

我在上一篇里說明了鄉(xiāng)土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這種社會的人是在熟人

里長大的。用另一句話來說,他們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見面的。

在社會學上我們稱之作Facetofacegroup,直譯起來是面對面的社群。

在“面對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見面而知道對方是誰?!百F姓大名”

是因為我們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聲、聲氣、甚至氣

味,都可以是足夠的“報名”。我們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

們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個鄉(xiāng)土社會。

文字發(fā)生之初是“結繩記事”,需要結繩來記事是因為在空間和時間中

人和人的接觸發(fā)生了阻礙,我們不能當面講話,才需要找一些東西來代話。

如果是面對面可以直接說話時,這種被預先約好的意義所拘束的記號,不

但多余,而且有時會詞不達意引起誤會的。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

完全的。這不完全是出于“間接接觸”的原因。我們所要傳達的情意是和

當時當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當時當地的情意記了下來,如果在

異時異地的圜局中去看,所會引起的反映很難盡合于當時當地的圜局中可

能引起的反應。文字之成為傳情達意的工具常有這個無可補救的缺陷。于

是在利用文字時,我們要講究文法,講究藝術。文法和藝術就在減少文字

的“走樣”。

文字是間接的說話,而且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當我們有了電話,廣播

的時候,書信文告的地位已經大受影響。等到傳真的技術發(fā)達之后,是否

還用得到文字,是很成問題的。這樣說來,在鄉(xiāng)土社會里不用文字絕不能

說是“愚”的表現了。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么舍此比較完善的

語言而采取文字呢?

(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文字下鄉(xiāng)》)

材料二: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系統(tǒng),二者的相互依存關系是十分明顯的:一方

面,由于漢字是漢語的載體,所以,漢字的音和義,是漢語語素音與義的

反映。在漢字三要素中,有兩個要素實際上是屬于漢語的,唯有形,才屬

于漢字本體。漢語在沒有漢字的歷史階段,仍然可以存在,用口語的方式,

實現它作為社會交際工具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漢語,漢字就沒有存在

的必要,也沒有產生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語是第一性的,漢字是

第二性的。

正因為漢字是第二性的,所以,正如前面說過的,漢字的特點,是適應

漢語的特點而形成與保存的,同時,漢字的發(fā)展演變,在很大程度上要受

到漢語的制約與推動。例如,中國周秦時代是漢語單音語詞大量孳生的時

代,詞的派生大大推動了漢字的孳乳;也正是在這個時代,漢字的形聲化

趨勢急劇發(fā)展,形聲字大量產生。魏晉以后,由于漢語的造詞方式逐漸變

為以合成為主,漢字的增長速度也就逐漸緩慢了。

而另一方面,漢字一旦產生,它對漢語使用和發(fā)展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

的。漢字不但幫助漢語超越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擴大了交際職能,而且它

具有超方言的特點,因而有利于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同時,由于有了漢字

所記錄的書面語,更促進了漢語的嚴密化。

盡管漢字與漢語相互依存,但是從本質上,漢語并不等同于漢字,它們

是互有差異的兩種符號體系。漢字是記錄漢語單音節(jié)語素的,在古代漢語

里,漢字與單音詞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當的,這就容易造成一種錯覺,認為

漢字和漢語可以等同。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將漢字與漢語混為一談,不

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會產生失誤。

(摘編自王寧《漢字學概要》)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教授們的孩子比鄉(xiāng)下孩子善于識字可能并非遺傳因素,而僅僅是因為

他們擁有較好的識字環(huán)境。

B.在文字發(fā)生之初,為了消除在時間空間中人與人接觸的阻礙,用“結

繩記事”的辦法來幫助代話。

C.鄉(xiāng)土社會空間相對封閉狹小,人與人直接接觸,加上文盲多,鄉(xiāng)民更

傾向于選擇語言進行溝通交流。

D.古漢語中很大程度上漢字與單音節(jié)詞對當,容易造成漢字和漢語可以

等同的錯覺,并將兩者混為一談。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字是間接的說話,是個不太完善的工具,在鄉(xiāng)土社會,人們可以面

對面直接說話,因此,費孝通對文字下鄉(xiāng)運動并不贊成。

B.隨著微信、釘釘、抖音等支持視頻對話軟件的開發(fā)和廣泛運用,文字

在生活中的使用率將越來越低,最終會導致文字消失。

C.作為記錄漢語的漢字,是記錄漢語單音節(jié)語素的,包含形、音、義三

個要素,其中的形,是漢字本體,也是不屬于漢語的。

D.沒有漢語,也就不會有漢字,漢語是第一性的,漢字是第二性的,由

于漢語單音詞的大量孳生,使?jié)h字增長速度逐漸緩慢。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面對面社群里”“報名”方式

的一項是(3分)

A.一連聲叫喊,聲音越來越近,小福聽出來了,便向大家道:“是得貴!

還聽不懂他那賤嗓?”(趙樹理《李有才板話》)

B.我們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幾聲,不見有人應,

但響動是有了。一會兒,門簾一挑,露出一個年輕媳婦來。(茹志娟《百

荷花》)

C.驀然,她(子君)的鞋聲近來了,一步響于一步,(涓生)迎出去時,

卻已經走過紫藤棚下,臉上帶著微笑的酒窩。(魯迅《傷逝》)

D.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

人。(歸有光《項脊軒志》)

4.請用簡明的語言分別概括兩位學者有關文字(漢字)的認識。(4分)。

5.《紅樓夢》寫劉姥姥游覽大觀園時,將“省親別墅”讀作“玉皇寶殿”,

還把穿衣鏡里的自己誤認為親家母,鬧了不少笑話,據此能否判定劉姥姥

是“愚”的?請結合材料一的觀點和劉姥姥的形象,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將進酒

疏八、、安

三月初的北方山村,積雪賴在家家戶戶房頂、糧囤、溝坎、路邊,春天

還遠。

常友全走得很快,看見廟墻上“威鎮(zhèn)邊關”四個大字,才緩下腳步。廟

門半開,常友全低頭斜身跨過門檻。頭頂窄小的木質匾額“楊家廟”還是

原來的。春聯(lián)是村里人自己裁紅紙寫的,剛出正月已經四角飛起,泛出粗

鄙的脂粉色。

小林給他打電話的時候,說這老頭是韓國小老板,愿意花高價雇他當向

導爬長城。常友全想了想“威鎮(zhèn)邊關”那四個褪色的字,就答應了。

韓國小老頭兒穿著灰色的長款羽絨服,黑色線帽和黑色圍巾,黑框眼鏡

架在瘦骨嶙峋的臉上。他看到常友全,客氣地躬身行禮,用生硬的漢語慢

慢地說:"你----好,你好,我----是金----子----光....”

第二天,空氣清新,陰霾盡散,除了刮點小風有點冷,天氣可真是不賴,

山路還算好走。

“這古北口的長城啊,主要是明朝修的。誰修的呢?戚繼光。你知

道戚繼光嗎?抗擊倭

寇的英雄?!?/p>

常友全慢慢說著,目光投向遠山,不太管金子光能不能聽懂。

金子光一會兒看翻譯,一會兒連連點頭,鏡片后面,圓圓的小眼睛發(fā)亮:

“長城的敵樓都有名字嗎?我們這個,叫什么名字?”

“咱們這個樓,叫將軍樓。”

“將軍樓,是戚繼光將軍嗎?”

常友全用力搖頭:“關麟征將軍。一九三三年三月,大概就是現在這個

節(jié)氣吧,關將軍在古北口指揮部隊打日本鬼子。這個樓子就是他的臨時指

揮點。他五處受傷,渾身上下跟血葫蘆似的,身邊十多個衛(wèi)兵都犧牲了。”

常友全很少跟游客說這么多,他只是帶路的。遇到這位“韓國人”,他

想多說說。

“那年啊,關將軍帶兵從南方急調過來,大部分還穿著單衣草鞋,裝備

也不行。這一場仗打下來,我們死傷了六萬多人。尸身完整的都資助了一

副棺材送回去了。拼不成完整尸首、分辨不出是誰的三百多個兵啊,一層

葦席,一層尸身,合葬在村口的肉丘墳?!?/p>

“這就是長城抗戰(zhàn)。雖然失敗了,也擊斃了不少日本鬼子。我們國歌里

唱的,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那段歌詞,就是從這里來的。

哎——你怎么了?”

金子光捂著胸口,面色慘白,極為痛苦地跪在了地上。

常友全心說完了完了,想試探一下,不會真把金子光敲打過去了吧?這

要真死在這里,麻煩可就大了,警察那邊還好說,有監(jiān)控呢,涉及外國人,

可別出什么外交糾紛,給國家捅婁子!

常友全過去一把扶住金子光,想把他從地上攙起來。金子光一手死死抓

住胸口的衣服,一手用力擺了擺后扶在膝蓋上,他大口呼吸,頭垂到胸前,

不說話,也不起來。

常友全蹲在金子光旁邊,緊張地盯著他,金子光慢慢抬起頭來,小眼睛

里充滿了淚水,嘴巴哆嗦著,他對著常友全說中文:“對不起?!眮砘卣f

了好幾遍,又把頭低下,對著常友全的翻譯軟件斷斷續(xù)續(xù)地說:

“對不起。我不是----韓國人,我是----日本人。"

猜測落了實,常友全心里沉甸甸像摞滿了青黑的城磚??粗菪】莞傻?/p>

金子光跪在積雪的地上,大口喘著氣,吸溜著鼻涕,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常友

全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我的爸爸,他只是個普通鄉(xiāng)下農民,日子過不下去了,糊里糊涂被拉

去參軍,到中國不到一個月就死了。我媽媽打聽了很久,才知道他死在了

古北口的長城邊?!?/p>

“請問,”金子光撐著地面,慢慢站了起來,膝蓋、小腿上都是雪和土,

他不管,只小心翼翼看著常友全,“我能不能——給我爸爸——敬點酒?”

“什么?酒?山上哪有酒?”常友全驚訝。

金子光蹣跚過去,拉開大背包的拉鏈,把里面的東西一樣一樣掏出來。

四瓶精裝的茅臺酒,一字碼開。

這——合適嗎?常友全腦子里飛速地運轉。

金子光重新跪下,躬身叩首,額頭抵在疊在地面的雙手上:“求求您,

讓我給父親敬個酒吧!

常友全咬咬牙,走出敵樓,背對著金子光,腦袋里嗡嗡嗡的,仰望著澄

澈的藍天發(fā)呆。

酒香四溢。茅臺酒的香氣,借著風野性地飄散開來。常友全回頭,見金

子光雙手各執(zhí)一瓶茅臺,均勻倒在敵樓四周,邊繞圈,邊說著什么,這次

是日語,常友全聽不懂,也懶得翻譯。

金子光也許因為心愿達成,精神頭很好,走前金子光又給了常友全兩千

塊錢。常友全推辭。金子光很堅決:“謝謝你。我這輩子——沒有遺憾了。

還有——”金子光低下頭,嘴巴縮到圍脖里面,“那些——回不去家的中

國兵,替我拜一下吧,我——不敢,對不起!對不起!”金子光彎下腰。

常友全心里好像著了一團暗火。

一早,常友全把兩個鼓鼓囊囊、紅藍相間的大編織袋背上將軍樓那個山

頭的時候,后背竟然冒汗了。打開袋子的拉鎖,把里面的東西一樣一樣掏

出來。

都是酒。

竹葉青、汾酒、劍南春、五糧液、茅臺....

常友全隨手拿起離他最近的一瓶老酒,紅皮茅臺。他打開蓋,那股霸道

而清冽的香氣馬上躥入他的鼻孔。常友全沒忍住,喝了一口,嗓子眼兒、

食道、胃里都燒灼起來,好像身體深處被點著了一把火。

常友全走出敵樓,慢慢傾倒瓶身,把茅臺酒倒在雪地上。他不會唱什么

歌,腦子里轟鳴著的只有國歌的旋律,但是喉頭像打了結,唱不出來。他

囁嚅了半天,倒第二瓶汾酒的時候,才說出話來:

“來晚了,你們,別怪我。這么多年了,光想著,給楊家修廟,也沒想

起,給你們做點兒啥。對不住啊,我還不如個小日本!聽老輩人說,身子

不全,魂魄回不了家。這么多年了,你們——你們……敬你們!今天,咱

爺們兒好好喝一頓,喝了酒,不想家!”

太陽金紅圓滿,碧空澄澈如玉,千里雪原中,萬里長城上,這一場豪飲,

酣暢淋漓!

(節(jié)選自《小說月報》2023.6)

6.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窄小的匾額從未更換,脂粉色的春聯(lián)四角飛起,“威鎮(zhèn)邊關”四個字

已經褪色,這些都說明了楊家廟的破舊、衰敗。

B.常友全想了想“威鎮(zhèn)邊關”字,答應小林為韓國老頭做向導,賺取高

額報酬,是為了用賺來的錢重新修整楊家廟。

C.當金子光拿出四瓶精裝的茅臺酒、提出祭奠父親的請求時,常友全腦

子里飛速地運轉,他在思考如何拒絕金子光。

D.小說結尾,常有全祭奠英烈,“竹葉青、汾酒、劍南春、五糧液、茅

臺”,全是名酒,借此表達內心深深的愧疚。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篇的環(huán)境描寫介紹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

的發(fā)展,與結尾處的環(huán)境描寫形成照應。

B.作者對金子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和語

言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常友全有意講述了長城抗戰(zhàn)的故事,暗示了他對金子光產生了懷疑,

也為下文金子光的坦白做了鋪墊。

D.“常友全心里好像著了一團暗火”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傳達出

他內心的自責、焦灼等豐富的情感。

8.《將進酒》作為小說的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4

分)

9.小說在首尾處都提及楊家廟,分析其在小說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

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

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擇之,芻莞①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于匹夫,

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茍為謙,誠取善之弘②也。三代而下,有學而無問,

朋友之交,至于勸善規(guī)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

之多見也,況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

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

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

十之八九。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

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

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其有可恥也,

后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

矣,悲夫!

(劉開《問說》)

材料二: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

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

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禮記?學記》)

【注】①芻莞(chilrdo):割草采薪。②弘:廣大。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

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寧使學[A]終不進[B]不欲虛[C]以下人[D]此為害[E]于心術者[F]大[G]

而蹈之者[H]常十之八九。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無以,指“沒有用來……的”,與“故不積度步,無以至千里”的“無

以"意義相同。

B.三代,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叭隆?/p>

是說夏、商、周以后。

C.“是己而非人”中的“是”“非”與“侶魚蝦而友麋鹿”一句中的“侶”

和“友”用法相同。

D.師心自用,意思是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不拘泥于成法,不囿于

陳規(guī),能獨出心裁,自成一格。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的中心論點,接著辯證地分析“問”

與“學”相輔而行的關系,委婉指出“學必好問”的重要意義。

B.對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現可以看出,古人好問,不擇事不擇人,能從

多方面聽取有益的意見,以提升自己修養(yǎng)和學業(yè),堪為今人典范。

C.針對今人妒忌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輕視不如自己的、戲弄同等水平

的怪現象,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的嚴重危害。

D.因為人非圣賢,學無止境,所以問也一定無止境。唯有如此,才能杜

絕像《師說》中所講的“圣益圣,愚益愚”的畸形“為學”現象。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4分)

(2)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4分)

14.如何通過“善問”達到提高自己修養(yǎng)與學業(yè)的效果?試結合兩則材

料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霜天曉角-赤壁

辛棄疾

雪堂四遷客,不得文章力。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跡。

望中磯岸赤,直下江濤白。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為予窄。

【注】雪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蘇軾筑室于黃州

東坡,取名“雪堂”。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闕前兩句,是說蘇軾被貶謫到黃州以后生活不如意,寫文章也感到

有些力不從心。

B.上闕后三句,寫蘇軾當年在此寫下感嘆曹、劉興亡的詩篇,而今千古歷史遺跡

已無蹤影。

C.下闕前兩句,一眼望去,岸石皆赤,赤鼻磯直插白浪翻滾的江心,化靜為動,

意境雄闊。

D.下闋作者觸景生情,面對赤壁之景,長嘯泣歌,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

的深沉憤慨。

16.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這首詞都是赤壁懷古之作,兩首詞中

表達的作者的情感有何異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泰山記》中描寫剛剛升起的太陽的顏色是“”,

而沐浴在朝陽中的日觀峰以西山峰的顏色是“

(2)《詩經?鄴風?靜女》中:“,o”朱

熹對此評曰:“非此英之為美,特以美云之麗曾,/其麗襁巨?!?/p>

(3)學校文學社要舉辦一場“杜甫詩詞研究會”,同學們推薦用《登

高》中杜甫把自己生活的艱難與國家多難相結合的兩句詩“__________,

”作為活動的宣傳語,以此來展現他的家國情懷,得到大家認可。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你知道嗎?銀杏樹的野生種群其實十分稀少,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

銀杏屬于銀杏綱銀杏目銀杏科銀杏屬,是銀杏綱植物現代殘存的唯一的

種。銀杏屬植物起源非常古老,最早的化石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在約

1.2億年前,無柄銀杏出現,此后銀杏的形態(tài)特征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與現

生銀杏形態(tài)幾乎一致。銀杏屬植物在地質歷史時期廣泛分布于北半球,但

目前可能的野生銀杏種群僅見于我國個別區(qū)域。所以,對照以上3個特點,

銀杏的確可以稱作“活化石”植物。除了銀杏,公認的“活化石”植物還

有蘇鐵、銀杉、水杉、玦桐等。

“活化石”植物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相比化石,“活化石”植物保存了

從形態(tài)學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認識植物進化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研究材料。

許多“活化石”植物能為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資源。例如,銀杏的種子

俗稱“白果”,可以食用()杜仲的樹皮是重栗的中藥材。一些人類

有益的化合物可能僅存于“活化石”植物中,“活化石”植物一旦滅絕,

可能難以再次獲得這些化合物。

18.下列句子中的“其實”和文中加點的“其實”,意義和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3分)

A.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一一《晏

子春秋》

B.張旬拔劍在手,曰:“汝若不言,吾即殺汝!”宜僚俱,盡吐其實。

----《東周列國志》

C.他其實不在家,我又不是先知了風聲,把他藏起,和你講價錢。一一

《儒林外史》

D.那隱鼠其實并非被貓所害,倒是它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

腳踏死了。一一《朝花夕拾》

19.文中括號處標點符號應該使用“;”還是“,”?請說明理由。(3

分)

2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H(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到了近代,很多人對切膾是怎么回事,都茫然

了。A?杜詩邵注:“即今之魚生、肉生?!?/p>

更多指魚生,膾的繁體字是“繪”,可知。

杜甫《闋鄉(xiāng)姜七少府設繪戲贈長歌》對切膾有較詳細的描寫。膾要切得

極細,“膾不厭細”,杜詩亦云:“無聲細下飛碎

雪。”B?段成式《酉陽雜俎?物革》云:

“進士段碩常識南孝廉者,善斫膾,谷薄絲縷,輕可吹起?!笨雌饋硎瞧?/p>

和絲都有的。切膾的魚不能洗。杜詩云:“落砧何曾白紙濕”,邵注:“凡

作繪,以灰去血水,用紙以隔之”,大概是隔著一層紙用灰吸去魚的血水。

《齊民要術》:“切繪不得洗,洗則繪

濕?!?/p>

C?一般是加蔥的,杜詩:“有骨已剁蒲春蔥。”

《內則》:“繪,春用蔥,夏用芥?!笔[是蔥花,不會是蔥段。至于下不

下鹽或醬油,乃至酒、酢,則無從臆測,想來總得有點咸味,不會是淡吃。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三個疑問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

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2.文段大量引用典籍詩文中的語句,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我國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不斷擴大,2022年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已突破1.93億。

正在使用智能手表、智能臺燈、詞典筆、智能屏等新型智能設備的未成年

網民均超過20%o

——2023年12月《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圍繞有害內容隱形變異、網絡欺凌、隔空猥褻、網絡詐騙、不良內容、

網絡沉迷、新技術新應用風險等7個方面開展為期2個月的“未成年人網

絡環(huán)境整治”專項行動。

——2023年6月,中央網信辦

引導未成年人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

網絡,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2024年1月,《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參考上面的材料,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圍繞“給青少年撐起一片‘數

字晴空’”問題,談談你的感受和認識。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

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1.C(“文盲多”不是更傾向于選擇對話進行溝通交流的原因)

2.C(A.費孝通并不反對文字下鄉(xiāng)運動;B.得不出“文字在生活中的使

用率將越來越低,最終會導致文字消失”這一結論,主觀臆測;D.“漢字

增長速度逐漸緩慢”原因是“漢語的造詞方式逐漸變?yōu)橐院铣蔀橹鳌保?/p>

3.B(不屬于文中所說的熟人社會里的“面對面的社群”)

4.①費孝通認為:文字是間接的說話,是不太完善的工具,不能完全地

傳情達意;要借助文法和藝術減少文字的“走樣”。②王寧認為:不能將

漢字與漢語混為一談。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系統(tǒng),是第二性的,其發(fā)展

演變很受到漢語的制約與推動;漢字也影響漢語的使用和發(fā)展,有利于民

族共同語的形成,促進了漢語的嚴密化。(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5.不能判定劉姥姥是“愚”的。理由:①“愚”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

識字不識字并非愚不愚的標準;②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劉姥姥是鄉(xiāng)下人,

沒有機會學習城市生活的知識,但并不代表她學習能力差;③劉姥姥詼諧

幽默、諳于世故,是大智若愚的代表。(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6.C(不是“拒絕”,而是“是否合適”)

7.A(沒有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8.①“將進酒”借用了李白詩歌的題目,意思是“請喝酒”;②“將進

酒”是金子光用酒祭奠他的父親,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之情;③更是指常

有全用酒祭奠英烈們,寄予了對英烈們的愧疚、崇敬之情,深化了小說主

題。(4分。一、二兩點各1分,第三點2分;意思對即可)

9.①開頭通過寫常友全想修整楊家廟,暗示了他具有愛國情懷,奠定了

情感基調,為下文張本;②結尾處常友全自責只想修整楊家廟,展現了愛

國主義的歷史傳承,表達了不忘民族英雄、緬懷愛國英烈的情感,使小說

主旨得到升華。③首尾呼應,使結構更加完整。(6分。每點2分,意思對

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10.BDG(句首的“寧”字與后文構成取舍關系,B處應斷開;句中的“此”

代指前文內容,D處應斷開;句中的“而”字與前文構成轉折關系,G處應

斷開。每處1分)

11.D(指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皫熜摹敝敢约盒臑閹煟粗幌嘈抛约?;

而“自用”指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12.A("委婉指出‘學必好問’的重要意義”錯誤。原文通過反問的形

式,語氣強烈地反向強調“學必好問”的重要意義)

13.(1)那種在經義名理問題上互相請教,勤勉努力地把進修學問道德當

做急務(最重要的事)的,未多見。(“咨訪”“孜孜”“唯進修是急”

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那么古人所深深以為羞恥的(事),后代人還做著而不以之為恥的

就多了。(第1個“恥”“且”“以為”各1分,句意通順1分)

14.(1)遵循不擇事、不擇人的原則去問;(2)以謙虛尊重的態(tài)度去

問;(3)采用先易后難的方法去問。(共3分,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

有其他符合文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給分)

15.A(“雪堂遷客,不得文章力”兩句是說蘇軾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

上,反因詩文致禍貶謫黃州)

16.(1)相同點:兩首詞都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情感。(2)

不同點:①蘇詞中表達出了對周瑜不朽功業(yè)的仰慕,辛詞中表達了因蘇軾

懷古詞賦而生千古興亡之感。②蘇軾在詞中實現了由悲到超脫的轉變,有

超曠脫俗之感;辛棄疾偏重于抒發(fā)深沉的悲憤情感。(6分。每點2分,意

思對即可)

17.(1)正赤如丹絳皓駁色(2)匪女之為美美人之

貽(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6分,每句1分。錯1

字該句不得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8.D(A它們的果實。B實際情況。C實在,確實。D實際上,事實上)

19.用“;”(1分)?!般y杏的種子俗稱‘白果',可以食用”和“杜

仲的樹皮是重要的中藥材”為復句內部的兩個并列分句(1分),且前一個

分句已出現逗號(1分),因此,用分號層次更清晰。(3分)

20.修改為:一些對人類有益的化合物僅存于“活化石”植物中,一旦

“活化石”植物滅絕,這些化合物難以再次獲得。(4分)

21.A膾是什么B膾是切片還是切絲呢C(膾)加什么佐料(6分。

每項2分)

22.①引用部分對“膾”以及“膾”的做法做了具體介紹,充分證明了

作者的觀點和見解,增強說服力(2分);②增加了知識性和文學性,顯示

了作者功底的深厚和廣博(1分);③使語言簡潔凝練,含蓄典雅(1分)。

(4分)四、寫作(60分)

23.參照2023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材料一:

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必然喜歡向別人提問請教。“問”和“學”是相輔相

成地進行的。不“學”就不會發(fā)現疑問,不“問”就不會增加知識;喜愛

學習卻不勤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不能通達于

實事;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總體),可是還不能了解那些細節(jié),

放棄提問,怎么能解決問題呢?

古代的人虛心采納善言善事,不挑選事情而問,不挑選人而問,(只要

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養(yǎng)和學業(yè)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話,

圣人(也)采納它,割草采薪之人地位低微,古圣先王(也)詢問他,舜

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詢問,以(他們的)大智卻注意到淺近平常的意

見,不是偶然的謙虛,實在是要從多方面聽取有益的意見。三代以后,有

“學”而沒有“問”,朋友間的交往,能做到勸做好事規(guī)避過錯就足夠了,

那種在經義名理問題上互相請教,勤勉努力地把進修學問道德當做急務(最

重要的事),未多見,(更)何況世俗的人呢?

認為自己對而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不理解的

地方,卻偏偏以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穩(wěn)妥的地方,卻胡亂地憑主觀猜

測。像這樣,就終生幾乎沒有可以問的事情了。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妒忌他而不愿意問他;不如自己的人,輕視他而不屑于問他;同自己水平

相同的人,戲弄他而不甘愿問他,像這樣,那么天下幾乎沒有可以問的人

了。人沒有值得佩服的了,事沒有可疑的了,這只是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

罷了。自以為是,那錯誤還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淺薄卻嚴密地掩蓋自

己的過錯,寧愿讓學習最終不進步,(也)不愿意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樣

做危害自己的內心修養(yǎng)可就大了,而陷入這樣錯誤的人常常有十分之八九。

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也一定會出現一次錯誤。圣人所不了解的,不一

定不被普通的人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不一定圣人能做到。真理不專

門存在于某人身上,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那么“問”可以少得了嗎?《周

禮》說“朝堂之外栗詢問百姓”,國家的大事還需問到平民。所以貴人可

以問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問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問年

輕的人,只考慮道德學問方面的達成就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請教為恥辱,孔子認為他道德學問高。古

人把“問”作為美德,卻并不發(fā)現它們有可恥的地方,后代的“君子”反

而爭先把“問”當作恥辱,那么古人所深深以為羞恥的(事),后代人還

做著而不以之為恥的就多了,可悲啊!

材料二:

善于提問的人,就像加工處理堅硬的木材,先從容易處理的地方下手,

然后處理節(jié)疤和紋理不順的地方,等到時間長了,(問題)就愉快地解決

了。不善于提問的人與此相反。善于回答問題的老師,就像撞鐘一樣,敲

得輕,響聲就小,敲得重,響聲就大,等到他敲到自然從容的時候,聲音

才全部發(fā)出來。不善于回答問題的老師與此相反。這些都是增進學問的方

法O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質量檢測

高二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案卡和試卷指定

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

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

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人生價值論,它注重精神蘊涵的指導作用,重視

人文思想的建構。人文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方式的精神形態(tài),它不僅體現

著人類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且體現著民族特有的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