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行人過街特性實驗探究2700字】_第1頁
【交叉口行人過街特性實驗探究2700字】_第2頁
【交叉口行人過街特性實驗探究2700字】_第3頁
【交叉口行人過街特性實驗探究2700字】_第4頁
【交叉口行人過街特性實驗探究2700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叉口行人過街特性實驗研究目錄TOC\o"1-2"\h\u292591過街交通特性研究 1277872不同行人過街特征 1260843過街方式交通現象分析 3206664無信號控制下行人過街設施 47682(1)行人二次過街的研究 45500(2)交叉口處按鈕式行人信號燈的設置 414093參考文獻 61過街交通特性研究行人穿越特性是研究無信號控制交叉口人行橫道特性的依據,城市干道無信號控制下行人穿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性。(1)行人在穿過人行橫道時,要利用車流中出現的安全穿越間隙通過安全穿越間隙應有一個最小的臨界值,稱為臨界穿越間隙。(2)通常情況下,行人過街時必須事先判斷是否有安全穿越間隙,如果有安全穿越間隙,行人就會順利穿過街道;如果沒有,行人將會等待安全穿越間隙的出現。(3)通過觀察,行人過街等待時間一旦超過-個極限值,行人就會冒險強行穿越街道,這個極限值被稱為行人過街等待心理極限。(4)在很多城市干道上,由于車流量比較大,行人往往難以一次穿越,從而出現了行人逐車道和二次穿越道路,這將導致行人在路中間逗留。2不同行人過街特征兒童過街:(1)兒童缺乏安全過街的技能和習慣。兒童-般很難客觀的理解周圍環(huán)境和所見到的事物,對交通規(guī)則只能片面的了解,甚至對交通信號和標志都很難做出正確的理解,缺乏對車速和車間距的正確判斷能力。兒童對車輛的行駛的車速的快慢的估計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強。(2)兒童過街的安全心理不成熟。兒童過街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注意觀察和確認何時穿越.很少顧及到來往的車輛對機動車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因此兒童穿越的時候往往急于快步穿越。(3)有成人帶領時,兒童對成人有依賴性,認為有成人的保護,更肆無忌憚的玩耍等,未能根據自己主觀的視覺信息做出判斷。若此時,成人疏忽對兒童的照看,很容易造成事故。椐英國的-些研究估計10歲以下的兒童發(fā)生行人事故的可能性比成人發(fā)生行人事故的可能性多8倍。老年人過街:(1)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增加了過街對交通狀況的判斷的難度。老年人的視野范圍和視力衰退,對來往的車輛的視覺延誤會導致對車速的正確判斷.過街時可能會錯失最佳的過街安全間隙.有時行到中途看到車輛又突然退回使駕駛員措手不及,從而造成事故。(2)老年人對交通信號的理解存在著理解誤差。(3)老年人因行動遲緩,經常隨.其他人一起過街,跟不上其他入時,可能會跑步過街。(4)老年人喜歡穿深色的衣服,在夜晚或是傍晚不易被發(fā)現,老年人過街的等待耐心較長。老年人發(fā)生交通事故約占行人交通事故10%。青年人過街:青年人過街精力充沛,感知敏銳,反應力快,出行時間較多,對交通熟悉快,出行較謹慎,遇到緊急情況時亦能做出迅速的避讓,同時青年人存在好勝心理,走路時會強行穿越,麻痹大意。青年的女性也容易被兩側的商鋪等信息所吸引,缺乏警覺性。有的人出行任意穿越道路,聽到喇叭也不在乎,更有甚者,并排前行,在車臨近時不甘示弱,強行橫穿。青年人在車禍中的事故死亡率是事故總死亡人數的30%以上。殘疾人過街:殘疾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生理缺陷,行動不是很方便。聾啞人由于聽覺器官失去功能,在行走時,外界的音響刺激不能促使其對車輛引起警覺,因此表現出置若罔聞。盲人雖然對道路交通的通行情況不能直接所見,但可以借助聽覺和觸覺可以來完善其行走的能力,單身因為先天身心不足,在行走的過程中,行走的步數頻率較小,腳抬的高度高于正常人,行進小心翼翼,動作遲緩。3過街方式交通現象分析行人一次性穿越道路時,將同時要受到雙向的機動車流的影響,當路段上機動車流量較大,道路路幅較寬時,行人可以穿越的空擋將較少,行人等待時間將增加。這容易造成行人冒險穿越,從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干擾了道路.上車輛的運行。行人二次過街時,如果在道路人行橫道中間設置行人駐足區(qū).行人穿越道路時,將使用兩次過街的方式,每次穿越只需考慮單方向的機動車,可穿越空擋將增多.這樣增加了行人穿越的機會,提高了行人的安全性,也降低了行人對機動車的干擾。同時一次橫穿較長的人行橫道對于老弱者來說比較困難,如果使用兩次過街,在道路中間的安全島上停一會兒,再進行橫穿的方法,給交通弱者帶來很大的方便。錯位的兩次過街方式來說,錯開距離將增加了行人的繞行距離,會增加行人的延誤,從而影響到行人的便捷性,在行人流量較小和道路路幅較小時可以考慮采用不錯位方式對錯位式的兩次過街方式。4無信號控制下行人過街設施(1)行人二次過街的研究二次過街方式是以提高安全性、便利性為目的的行人過街設施。它最早由英國人提出并實施,目前廣泛應用于歐洲國家標準過街方式是讓行入在一個相位之內完成橫穿道路,這樣給老人、小孩等交通弱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二次過街方式是在人行橫道上設置行人安全島,把人行橫道分為兩部分,使行人分兩相位來完成橫穿道路的一種行人過街方式。此辦法在不干擾或少干擾車流的前提下,增加飽和流量和交叉口容量,縮短行人一次過街距離,方便老人及交通弱者的過街。因此,安全島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地推廣和應用,在城市道路交通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2)交叉口處按鈕式行人信號燈的設置既要考慮行人過街時的心理需求,同時對交叉口處機動車輛的延誤影響又不能太大,建議無信號控制交叉口路段行人信號燈設為按鈕式行人信號燈。若某路段連接的交叉口沒有進行線協調控制,行人請求過街一-定時間后,信號機給予放行;若該路段所連接的交叉口進行線協調控制,行人請求過街后,信號機根據車輛行駛速度、行人按鈕到停車線距離以及協調相位綠燈開始時間,決定開始放行時間和持續(xù)時間;沒有行人時,行人信號燈保持顯示紅燈。圖1按鈕式路段行人信號控制流程圖路段信號控制一般采用2個信號階段控制,機動車相位屬于第1個信號階段,行人相位屬于第2個信號階段。在機動車相位綠燈啟亮后,信號機內的行人請求窗C]開啟,同時給機動車輛一個最小的綠燈時間,在此階段信號機不斷判斷是否有行人發(fā)出請求,若有行人發(fā)出請求,機動車執(zhí)行完最小綠燈時間后,第2個信號階段的行人相位綠燈啟亮同時清除請求記錄,待行人的綠燈結束后,重新開啟行人請求按鈕,進入下一個信號過程。圖1是按鈕式路段行人信號控制簡易流程圖.按鈕式行人信號控制適用于主路交通量很大,行人難以穿越主路難以確定合適的穿越車流間隙的機會而導致過分延誤且行人流量較小的情況。若行人交通量較大,則該路段不能發(fā)揮行人按鈕控制的效果。參考文獻[1]黃文忠楊佩昆.無控制人行橫道處的行人和機動車的延誤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3(1):31[2]張力為,陳燕,胡家興,等.城市干道無信號控制人行橫道行人過街特性分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20(2):79-81[3]景超,王殿海,梁瀟.路段人行橫道行人過街行為心理分析[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20全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