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同步教學設計)_第1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同步教學設計)_第2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同步教學設計)_第3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同步教學設計)_第4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同步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魯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同步教學設計)單元備課第一節(jié)本單元所需課時數(shù)6課時主要內(nèi)容本單元將探究海洋化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如何使海水中的化學元素轉化為對我們有用的物質(zhì)(如Mg的制?。?;如何使海水淡化及海底礦物的開發(fā)和利用;明確海水曬鹽的原理及利用海水制純堿的原理;同時本單元還將探究純堿的化學性質(zhì)及一些常見飽和溶液的配制與蒸發(fā)結晶;海水淡化和粗鹽的提純。教材分析學生在學習本單元知識時,多數(shù)概念比較抽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難接觸到,需要教師比較多的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識的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核心素養(yǎng)與課標分析1.運用圖示、列表等方式認識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認識合理開發(fā)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通過對海水淡化的實驗探究,學會蒸餾法分離物質(zhì),認識海水淡化的可行性,進一步樹立資源意識。2.了解海水“曬鹽”的過程,認識飽和溶液、結晶等概念。認識溶解度的含義,繪制溶解度曲線。探究哪些因素影響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初步學會合理控制實驗條件。3.學會粗鹽提純的實驗方法。了解食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重要用途。重點、難點1.知道海洋中蘊藏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的種類。2.利用海水制取鎂,海洋環(huán)境保護。3.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4.用重結晶法提純粗鹽。5.氨堿法制純堿的化學反應原理。6.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的條件。教與學建議本單元充分重視了學生化學觀念的形成,充分重視了學生對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對資源進行科學開發(fā)的觀念是本單元的教學主線之一,要在教學中切實落實。本單元穿插了一些科學方法,如設計實驗方案、權衡利弊,實驗條件的控制、觀察圖表,繪制曲線等,也必須有機地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認真組織好探究活動,把化學觀念和方法的教學落到實處。單元課時分配第一節(jié)海洋化學資源1課時第二節(jié)海水曬鹽2課時第三節(jié)海水“制堿”2課時到實驗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1課時第一節(jié)海洋化學資源課題海洋化學資源課型新授課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0-33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知道海洋是人類的天然聚寶盆,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包括化學資源、礦產(chǎn)資源、動力資源、生物資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蘊含的主要物質(zhì)。。3.認識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合理進行海洋開發(fā)、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重點1.知道海洋中蘊藏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的種類。2.利用海水制取鎂,海洋環(huán)境保護。教學難點利用海水制取鎂。教學準備多媒體、可燃冰視頻資料(可從網(wǎng)上下載)、導讀思考題。實驗儀器、藥品:酒精燈、試管、單孔塞、玻璃導管、鐵架臺(帶鐵夾)、膠頭滴管、海水、硝酸銀溶液。教學過程備注一、導入新課我們常把大海比作故鄉(xiāng),比作母親,它就像一個搖籃,孕育了我們的成長,它是人類千萬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資源寶庫。同學們,你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資源嗎?(學生回答:鹽、魚、石油、天然氣、潮汐能……)海洋中還蘊藏著哪些寶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海洋中的化學》。(板書)。二、推進新課1.海水中的物體活動1感知海水中的物質(zhì)我們都知道海水是又苦又澀的,海水中除了水之外,還含有哪些物質(zhì)呢?下面請觀察這幅圖片(播放幻燈片),看能得出什么信息?(學生回答:海水中水占96.5%,溶解的鹽占3.5%;海水含有的陽離子有鈉、鎂、鈣、鉀四種金屬離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鈉離子,其次是鎂離子;海水中含有的陰離子有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兩種,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氯離子。)這些離子可構成哪幾種物質(zhì)呢?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鹽,請看課本第30頁,閱讀第二段。從海水中各離子的含量上來看,海水中含量最多是氯化鈉,其次是氯化鎂。我們利用海水中含有的各種元素,可以制備對我們有用的物質(zhì)。活動2感知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鎂【提問】鎂具有“國防元素”之稱,而海洋中又含有豐富的鎂元素,我們?nèi)绾螐暮K崛℃V呢?【講解】大海被稱為“藍色的寶庫”,人類能從海水中提取多種元素來制備對我們有用的物質(zhì)。飛機、艦艇、導彈、飛船,都要求制造的材料既要堅硬,又要輕盈,而且還要耐熱。什么材料能達到這種要求呢?鎂鋁合金和鎂鋰合金目前是最佳選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全世界鎂的年產(chǎn)量為戰(zhàn)前的10倍,戰(zhàn)后又開始回落??梢?,鎂的生產(chǎn)與戰(zhàn)爭密切相關,因而被譽為“國防金屬”。此外,鎂在冶金、照明、醫(yī)藥上也大有作為。目前世界上鎂的產(chǎn)量有60%來自海洋?!就队把莅濉坑^看大屏幕上提取金屬鎂的工藝流程,試寫出在海水中提取金屬鎂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想一想它們各屬于哪些基本反應類型?(1)海水提鎂反應原理MgCl2+Ca(OH)2=Mg(OH)2↓+CaCl2(復分解反應)Mg(OH)2+2HCl=MgCl2+2H2O(復分解反應)MgCl2通電Mg+Cl2↑(分解反應)【講解】從海水中提取鎂鹽,通常將石灰乳加入海水或者鹵水中,沉淀出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電解熔融狀態(tài)的氯化鎂,就可制得金屬鎂?!居懻摻涣鳌俊編煛亢K斜緛砭陀新然V,為什么還要經(jīng)過這些反應步驟提取呢?【生】海水中氯化鎂的含量很低,要設法使之富集?!編煛恐迫∵^程中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什么?【生】目的:①將海水或鹵水中的氯化鎂轉化為沉淀,使鎂元素富集。②除去氯化鈉等雜質(zhì)。2.海底礦物活動3感知海底礦物【出示】導讀思考題,指導學生看書討論:【師】海底蘊藏著哪些礦物資源?【生】海底蘊藏著數(shù)百種礦產(chǎn)資源。例如:石油、天然氣、煤礦、可燃冰、砂礦和砂礫、多種金屬結核等礦物?!編煛俊翱扇急笔鞘裁矗繛槭裁础翱扇急北蛔u為21世紀能源?目前為什么還沒有對“可燃冰”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采?【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冰狀固體,因其極易燃燒,故被稱為“可燃冰”。優(yōu)點:高效、清潔(即產(chǎn)生能量多,污染小),被譽為“未來能源”、“21世紀能源”。【投影】可燃冰的燃燒缺點:難以開采和運輸,一旦泄漏會增強溫室效應。【講解】①煤、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造成“溫室效應”。如何控制“溫室效應”:減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開發(fā)新能源,大力植樹造林。②可燃冰:是一種化合物,CH4·8H2O。③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天然氣因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點燃易爆炸。④煤:因含S等雜質(zhì)多,大量燃燒易形成酸雨?!編煛渴裁词清i結核?錳結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生】多金屬結核,也稱錳結核,含有錳、鐵、鎳、銅、鈷、鈦等20多種金屬元素。全世界儲量豐富,約30000億噸?!就队啊俊拘畔⒄?】閱讀“海底礦物”,觀察“海洋礦產(chǎn)資源”圖片,可以看出海底蘊藏著哪些礦物資源?(1)海洋中的主要資源:化學資源(海水中含有的各種物質(zhì))礦產(chǎn)資源(海底存在的各種礦藏)動力資源(如潮汐能)生物資源(各種海洋生物)(2)海洋污染:▲陸源污染(工業(yè)廢水、廢渣的排放;生活污水、垃圾、農(nóng)藥的排放)▲海上污染(船舶、油船排放的廢水和廢物;意外漏油、溢油、井噴等事故造成的污染)(3)防止污染措施為海洋環(huán)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qū)、加強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3.海水淡化活動4通過海水淡化探究感受海水淡化的方法不同【過渡】其實我們從海水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些鹽類,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物質(zhì)?(學生回答:水占96.5%)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們地球有71%的面積被水所覆蓋,還缺水嗎?(學生回答:97%以上是咸水,只有2.53%是淡水,可供利用的僅占1%,況且污染嚴重,浪費嚴重……)我們應采取什么方法來解決淡水危機呢?【板書】3.海水淡化【投影】【講解】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不到總水量的1%?!具^渡】通過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海水淡化的思考。1.地球上的水資源很豐富,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人們采用什么方法解決淡水危機問題?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鹽得到淡水?【講解】海水淡化的方法一——蒸餾法:蒸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方法,它是靠達到“沸點”而蒸發(fā)出氣體,然后通過冷凝變?yōu)橐后w,其過程是物理變化的過程(狀態(tài)改變)?!咎釂枴咳绾蔚K俊狙菔尽浚ń處熝菔?,媒體出示,學生觀察、記錄、思考、分析)得出結論通過上述實驗探究,你得出的結論是將海水蒸餾可以得到淡水。【交流】為什么自來水(或冷卻水)要下端進,上端出?(學生回答逆流慢,可與水蒸氣充分進行熱交換,冷凝效果好。)【討論】(1)為使水蒸氣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認為應對實驗裝置做哪些改進?從以下方面考慮:①進一步延長水蒸氣在導管中的滯留時間(如適當延長導管)②可以使用冷凝劑通過管壁進行熱交換(如在導管外壁包冷毛巾)③可將收集水的試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④可使用冷凝管(2)怎樣檢驗小試管中得到的冷凝水是否是淡水?(向小試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如果沒有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是淡水。)【講解】海水淡化的方法二——多級閃急蒸餾法(70%的淡化海水是用此法生產(chǎn)的)【閱讀】指導學生閱讀P34膜法和多級閃急蒸餾法淡化海水【投影】【講解】海水淡化的方法三——結晶法:在海水中加入極易揮發(fā)的物質(zhì)——丁烷,丁烷揮發(fā)帶走海水的熱量使海水結冰,從而使水與鹽分離,這和冰箱的制冷原理是一樣的?!局v解】海水淡化的方法四——膜法【投影】【討論】(1)淡化膜有什么作用?(只允許水分子通過而不允許鹽的離子通過)(2)右側溶液組成在加壓前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分別從溶質(zhì)、溶劑、溶液質(zhì)量和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方面比較)三、課堂小結【提問】本課知識中,海水提鎂和海洋資源開發(fā)、利用及保護知識你掌握了嗎?【小結】學習本課知識時要注意以下兩點:1.①以海水為原料制備Mg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電解的是熔融MgCl2,而不是溶液;②“可燃冰”的形成及優(yōu)點,不可把可燃冰當成甲烷或冰,也不要認為冰可以燃燒。2.天然氣水合物是不是最理想的燃料呢?雖然它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高、燃燒后無殘渣留下,相對“煤”等燃料,優(yōu)點很大,被譽為“未來能源”,但其燃燒后生成CO2,易造成溫室效應,因此最理想的燃料是H2。四、課堂訓練1.下列不會造成海洋污染的是()A.垃圾填海B.油輪泄露C.海水曬鹽D.生活廢水排入海洋2.海水制鎂:鎂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鎂是從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鎂的流程圖,請閱讀課本并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②貝殼等(主要成分)①②貝殼等(主要成分)海水(含有NaCl、MgCl2等)海水(含有NaCl、MgCl2等)③④⑤③④⑤MgMg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②③④⑤以上五個化學方程式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有,屬于化合反應的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有.3.海底不僅蘊藏大量的煤、石油等常規(guī)化石燃料,人們在海底還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礦產(chǎn)資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海底還蘊藏一種含有多種金屬的礦物多金屬結核,也稱為“”。五、布置作業(yè)1.完成本課時相關練習。2.課本P34“挑戰(zhàn)自我”1、2、3題。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海洋化學資源一、海水中的物質(zhì)鎂的制取: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通電Mg+Cl2↑二、海底礦物石油、天然氣、煤天然氣水合物多金屬結核其他三、海水淡化教后反思

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第二節(jié)海水曬鹽課時1海水曬鹽的過程粗鹽的提純課題海水曬鹽課型新授課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5-36,40-41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知道蒸發(fā)結晶是海水“曬鹽”的基本原理;2.粗鹽的提純教學重點海水曬鹽的基本原理。教學難點學會用結晶法提純混有泥沙的粗鹽。教學準備小燒杯(50mL)、藥匙、試管夾、試管、酒精燈、硝酸鉀晶體、食鹽晶體、碘、水、酒精、火柴等。教學過程備注一、導入新課我們都知到由海水可以曬制食鹽,但曬鹽過程的原理你理解嗎?本節(jié)課我們將以“海水曬鹽”為載體,學習“溶解度、結晶等概念,并完成有關的實驗探究。二、新課學習1.海水“曬鹽”的過程先將海水引入池,經(jīng)日曬蒸發(fā)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導入池,繼續(xù)日曬,海水成為食鹽的____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粗鹽。【過渡】從流程上看,為什么要將海水引入蒸發(fā)池?為什么引入結晶池后才會有食鹽析出?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2.復習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一定溫度下,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無限度的溶解?實驗指導:量取20mL水,倒入小燒杯中,稱取10g食鹽晶體,先取一半加入小燒杯中,充分攪拌,觀察食鹽是否全部溶解,再將剩余的食鹽晶體加入小燒杯中,充分攪拌,觀察食鹽是否全部溶解。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食鹽(能/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無限度地溶解。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再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zhì)的溶液,就是該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實驗現(xiàn)象:食鹽溶解不了。實驗結論:食鹽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無限度地溶解。](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實驗指導:①給盛有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和剩余硝酸鉀固體的試管中緩緩加熱,邊加熱邊振蕩,觀察試管中剩余的硝酸鉀固體有什么變化。②給盛有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和剩余氯化鈉固體的試管中緩緩加入少量水,邊加邊振蕩,觀察試管中剩余的氯化鈉固體有什么變化。加水再振蕩,直至氯化鈉完全溶解。[實驗結論:在或的情況下,原來的飽和溶液會變成不飽和溶液。實驗現(xiàn)象:①加熱后,剩余的硝酸鉀固體消失;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剩余的氯化鈉固體全部溶解。實驗結論:在升高溫度或加入溶劑水的情況下,原來的飽和溶液會變成不飽和溶液。改變條件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化。]3.結晶【過渡】怎樣將食鹽從食鹽溶液中分離出來?飽和溶液活動天地8-1:飽和溶液投影:(1)提出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從不飽和食鹽水中獲得食鹽晶體?(2)建立假設:食鹽(會/不會)在一定量水中無限度地溶解。我們可以用法制得飽和食鹽水,用法從飽和食鹽水中獲得食鹽晶體。(3)實驗探究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或解釋取小燒杯中的上層清液少許,滴在潔凈的玻璃片上。用電吹風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熱風,觀察現(xiàn)象(4)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法從飽和食鹽水中獲得食鹽晶體。固體物質(zhì)從它的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食鹽不會再一定量的水中無限度地溶解,我們可以用蒸發(fā)的方法制得飽和食鹽水,用結晶法從飽和食鹽水中獲得食鹽晶體。動手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實驗現(xiàn)象:玻璃片上有食鹽晶體析出。解釋:隨著水分的蒸發(fā),食鹽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繼續(xù)蒸發(fā),食鹽晶體溶解不了,結晶析出。明確結晶是固體物質(zhì)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課堂練習:1.海水曬鹽是()A.利用日曬,使海水分解B.利用日曬,使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C.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fā)D.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鈉蒸發(fā)2.下列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B.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不飽和溶液降溫一定會變成飽和溶液D.對于同一溶質(zhì)的溶液,在同一溫度時,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課堂小結:1.你認為哪些自然條件有利于海水“曬鹽”,為什么?[氣溫高、濕度低、風力大、陽光充足、雨量少等條件有利于水分的蒸發(fā),形成食鹽的飽和溶液,故上述條件有利于海水“曬鹽?!盷2.析出食鹽后的母液能不能隨意處置?[析出食鹽后的母液中,含有多種物質(zhì),還可以從中提取多種物質(zhì),不能任意丟棄。]【作業(yè)布置】完成本課時相關練習。板書設計【板書設計】1.海水曬鹽的過程由海水“曬鹽”得到“粗鹽”的基本過程2.復習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3.結晶教后反思課時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線課題海水曬鹽課型新授課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5-35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知道影響物質(zhì)溶解性的因素;(2)理解什么是溶解度;(3)了解氣體的溶解度;(4)認識溶解度曲線;(5)知道降溫結晶的方法。教學重點(1)固體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線教學難點溶解度曲線教學準備多媒體、托盤天平、量筒、小燒杯、試管、藥匙、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試管夾;蒸餾水、酒精、氯化鈉、碘、硝酸鉀。教學過程備注一、導入新課察爾汗鹽湖里含有豐富的食鹽(NaCl)和純堿(Na2CO3)資源,生活在湖區(qū)附近的人們習慣“夏天曬鹽,冬天撈堿”。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二、新課學習溶解度首先,我們先要知道什么是溶解性,一種物質(zhì)溶解在另一種物質(zhì)里的能力就是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質(zhì)的重要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物質(zhì)溶解性不同。例如:氯化鈉易溶于水氫氧化鈣微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那么,物質(zhì)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響呢?參考視頻:碘和高錳酸鉀的溶解性比較實驗用品:托盤天平、量筒、小燒杯、試管、藥匙、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試管夾;蒸餾水、酒精、氯化鈉、碘、硝酸鉀。1.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zhì)溶解性的影響完成下列實驗并記錄現(xiàn)象:加入10mL水并振蕩加入10mL酒精并振蕩氯化鈉溶解,溶液無色幾乎不溶于水碘幾乎不溶于水溶解,溶液棕色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溶解性與溶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溶劑本身的性質(zhì)有關]視頻:硝酸鉀溶于水2.探究溫度對物質(zhì)溶解性的影響請你設計實驗探究溫度對硝酸鉀溶解性的影響。思路分析:在實驗中需要改變的因素是,需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在實驗中需要改變的因素是溫度,需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溶劑質(zhì)量。我們可以設計出下面的實驗步驟取5g硝酸鉀加入20mL水中,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固體全部溶解]向剛才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鉀,攪拌,又有什么現(xiàn)象?[固體部分溶解,有固體剩余]將有固體剩余的溶液加熱我們看到什么現(xiàn)象?[剩余固體全部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鉀,又有什么現(xiàn)象?[固體又全部溶解]我們將熱的溶液冷卻到室溫,又有什么現(xiàn)象?[有晶體析出]實驗結論:在溶劑質(zhì)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當升高溫度時,硝酸鉀晶體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會增大;當降低溫度時,其最大溶解量會減少。物質(zhì)的溶解性除了與物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有關以外,還與溶劑的種類、溶劑量的多少有關,也受溫度的影響。化學上通常用溶解度來定量表示某種物質(zhì)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性?;瘜W上通常用溶解度來定量表示某種物質(zhì)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性。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zhì)在100g溶劑(通常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要理解溶解度,要注意溶解度有四個要素:條件:一定溫度標準:100g溶劑溶液狀態(tài):飽和狀態(tài)單位:質(zhì)量為g兩個例子:例:NaCl在50℃時的溶解度是37.0g[在20℃時,100g水中溶解37.0gNaCl,溶液達到飽和。在2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7.0gNaCl。]例:硝酸鉀在60℃時的溶解度是110.0g[在60℃時,100g水中溶解110.0g硝酸鉀,溶液達到飽和。在6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0硝酸鉀。]如何理解下列語句:(1)20℃時,100g水中溶解了23g食鹽,則食鹽在20℃時溶解度為23g。[不正確沒有指明溶液是否達到飽和狀態(tài);](2)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為36.5g,則NaCl的溶解度為36.5[不正確沒有指明溶解度的單位;](3)20℃時,100g飽和溶液中含有溶質(zhì)23g,則該溶質(zhì)的溶解度為23g。[不正確100g不是溶劑的質(zhì)量;](4)100g水中最多溶解36.5gNaCl,則NaCl的溶解度為36.5g。[不正確沒有指明溫度;]多識一點:氣體的溶解度魚能在水中生存,打開汽水瓶蓋時可能會噴出汽水,這都證實了氣體也可以溶解在水里。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和溫度有關:在一定壓強下,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溫度越低氣體的溶解度越大;在一定溫度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壓強越小氣體的溶解度越小。氣體的溶解度通常用一定壓強、一定溫度下1體積水中最多溶解氣體的體積數(shù)來表示。有四點注意:條件是:標準大氣壓、一定溫度溶劑:是水狀態(tài):飽和狀態(tài)單位:是1我們看下面是幾種氣體的溶解度氣體氧氣氯氣二氧化硫氯化氫氨氣溶解度1:0.031:21:401:5001:700氣體溶解度:是一個比值1.打開汽水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為什么?[打開汽水瓶蓋,瓶內(nèi)壓強變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所以汽水會自動噴出來]2.喝了汽水后,常常會打嗝,為什么?[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變小。]溶解度曲線根據(jù)幾種常見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繪制出來的曲線——溶解度曲線。我們不僅能從中看出各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趨勢,還能查到0-100℃范圍內(nèi)任一溫度下這幾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根據(jù)某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可以畫出該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認識溶解度曲線點:曲線上的點均表示某物質(zhì)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交點:曲線的交點表示這兩種物質(zhì)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同。曲線:曲線越陡,該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大。溶解度曲線應用1.可以判斷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情況;2.可以比較不同物質(zhì)在同一溫度時溶解度的大?。?.可以查出同一種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系一般將20℃時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質(zhì)稱為易溶物質(zhì);溶解度在1?10g之間的物質(zhì)稱為可溶物質(zhì);溶解度在0.01?1g之間的物質(zhì)稱為微溶物質(zhì);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質(zhì)稱為難溶物質(zhì)。請你仔細觀察溶解度曲線圖并回答下列問題:1.氯化鈉在20℃時的溶解度是36g;硝酸鉀在20℃時的溶解度是31.6g;氫氧化鈣在80℃時的溶解度是0.094g。2.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是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多識一點:降溫結晶觀察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對于這樣的物質(zhì),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zhì)從溶液中結晶析出,這種方法稱為降溫結晶。工業(yè)上經(jīng)常運用這種方法從溶液中提取化工原料和產(chǎn)品。8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169g硝酸鉀由80℃冷卻到20℃20℃時,100g水中只能溶解31.6g硝酸鉀,析出硝酸鉀晶體的質(zhì)量為:169g-31.6g=137.4g我們返回課初的問題:青海湖里含有豐富的食鹽(NaCl)和純堿(Na2CO3)資源,生活在湖區(qū)附近的人們習慣“夏天曬鹽,冬天撈堿”。[“夏天曬鹽”是因為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不大,夏天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食鹽易結晶析出;“冬天撈堿”,是因為純堿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冬天氣溫低,純堿易結晶析出]課堂練習:1.為了增大硝酸鉀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A.加入大量硝酸鉀固體B.升高溫度C.加入大量水D.降低溫度2.10℃時,20g水中溶解了2g甲物質(zhì),正好形成飽和溶液;5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質(zhì)25g。則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D)A.甲=乙B.甲<乙C.甲>乙D.無法比較3.已知:氯化氨在50℃時的溶解度為50g,則在50℃時氯化氨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與溶液的比為(C)A.1:1B.1:2C.1:3D.1:44.在20℃時,3g某物質(zhì)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為飽和溶液,則該物質(zhì)屬于(B)A.易溶物質(zhì)B.可溶物質(zhì)C.微溶物質(zhì)D.難溶物質(zhì)5.已知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把一定量5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至30℃時,肯定不變的是(D)A.溶質(zhì)的質(zhì)量B.溶液的質(zhì)量C.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D.溶劑的質(zhì)量課堂小結:本節(ji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1.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質(zhì)溶解性的一種方法。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zhì)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2.溶解度曲線能反映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作業(yè)布置】1.P40交流共享2.P42挑戰(zhàn)自我2、4板書設計二、溶解度1.影響物質(zhì)溶解性的因素溶質(zhì)和溶劑的自身性質(zhì),溫度。2.溶解度四個要素:溫度、狀態(tài)、一定量溶劑、單位3.溶解度曲線降溫結晶教后反思

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第三節(jié)海水“制堿”課時1氨堿法制純堿課題氨堿法制純堿課型新授課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3-45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認識純堿(碳酸鈉)等鹽類物質(zhì)的重要性質(zhì);2.知道工業(yè)制取純堿的化學反應原理;教學重點氨堿法制純堿的原理、教學難點氨堿法制純堿的原理教學準備小燒杯(50mL)、藥匙、試管夾、試管、酒精燈、硝酸鉀晶體、食鹽晶體、碘、水、酒精、火柴等。教學過程備注一、導入新課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從海水中得到的食鹽不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純堿或蘇打(主要成分為碳酸鈉)就是以食鹽、石灰石為原料,以氨為媒介,采用氨堿法制得的。二、新課學習(一)氨堿法制純堿在工業(yè)上以氯化鈉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鈉。NaCl→Na2CO3從組成上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還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質(zhì)參加反應?[發(fā)生了化學變化。至少需要碳元素和氧元素]制取碳酸鈉所需要的反應物有:氯化鈉、二氧化碳。僅此這兩種物質(zhì)你認為行不行?[還需要:氨氣、水]氨堿法生產(chǎn)純堿,是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制成飽和氨鹽水,在加壓并不斷通入二氧化碳的條件下使碳酸氫鈉(NaHCO3)結晶析出,過濾后,將碳酸氫鈉加熱分解即得純堿。氯化銨中加熟石灰可得氨氣,可重復利用。此變化可以表示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1.氨溶于水后會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NH3·H2O),請從酸堿反應的角度分析:在用氨堿法生產(chǎn)純堿的過程中,為什么要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制成飽和氨鹽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氨氣溶于水顯堿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兩者之間能發(fā)生中和反應。]2.氨鹽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氫鈉和氯化銨,哪種物質(zhì)首先結晶析出?為什么?[NaHCO3先析出,在同一溫度下NaHCO3溶解度小]3.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HCO3?[含有NaHCO3]4.析出NaHCO3后的溶液是NaHCO3的飽和溶液嗎?[是飽和溶液]5.析出NaHCO3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HCO3外,主要還含有什么物質(zhì)?[還含有NH4Cl]此方法的優(yōu)點及解釋:1.二氧化碳可由CaCO3分解而來。2.在反應中由于NaHCO3溶解度較小而析出,此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相對較大,不析出。3.制取過程中先通往氨氣形成氨鹽水,溶液呈堿性,有利于吸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多識一點:侯氏制堿法1862年比利時化學家索爾維發(fā)明了氨堿法制純堿,并在制堿過程中向濾出NaHCO3晶體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環(huán)使用: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堿法制純堿的優(yōu)點是:原料經(jīng)濟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連續(xù)生產(chǎn)。缺點是回收氨時產(chǎn)生的大量CaCl2用處不大,且污染環(huán)境。1926年,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在氨堿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更為先進的聯(lián)合制堿法(侯氏制堿法),①NaCl+NH3+H2O+CO2=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H2O+CO2↑③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細的NaCl,還得到另一產(chǎn)品NH4Cl固體向濾出NaHCO3晶體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鹽,使其中的NH4Cl單獨結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則可循環(huán)使用。侯氏制堿法保留了氨堿法的優(yōu)點,克服了其缺點,打破了當時西方國家對制堿技術的壟斷,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fā)展。純堿在通常情況下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顯堿性。純堿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用途極廣,如石油精煉、粗鹽精制、硬水軟化、人造纖維及玻璃生產(chǎn)等均需大量的純堿。視頻:碳酸鈉的作用純堿還廣泛應用于冶金、造紙、紡織印染和洗滌劑生產(chǎn)等領域。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又稱酸式碳酸鈉,通常是白色粉末狀晶體,能溶于水,受熱易分解。碳酸氫鈉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用途。在滅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發(fā)生劑;在食品工業(yè)上,它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制造飲料時,它是一種常用原料;在醫(y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之一。課堂練習:1.下列不屬于氨堿法制純堿所需的原料是(A)A.二氧化碳B.氯化鈉C.氫氧化鈉D.水2.經(jīng)發(fā)酵的面團有酸味,在蒸饅頭前需要向面團中加入一種物質(zhì)來把酸味除去,這樣蒸出的饅頭才松軟可口,加入的這種物質(zhì)應該是(C)A.熟石灰B.燒堿C.純堿D.石灰石3.下列常見的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A)A.用亞硝酸鈉腌制食品B.碳酸鈉廣泛應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chǎn)C.用純堿消耗面粉發(fā)酵生成的酸D.天安門前的華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鈣還可用作補鈣劑課堂小結:本節(ji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1.工業(yè)上以經(jīng)過精制的食鹽為原料,通過氨堿法制取純堿。2.碳酸鈉能與大多數(shù)酸及某些堿、鹽發(fā)生反應。3.純堿和小蘇打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作業(yè)布置】P47挑戰(zhàn)自我板書設計【板書設計】第三節(jié)海水“制堿”一、氨堿法制純堿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1.侯氏制堿法2.純堿3.碳酸氫鈉教后反思課時2鹽的性質(zhì)及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課題鹽的性質(zhì)及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課型新授課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6-46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的條件;2.能利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復分解反應是否能夠進行;3.能夠正確的書寫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能從微觀的角度,即離子之間的互換反應角度認識復分解反應的本質(zhì)。教學重點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的條件。教學難點對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的判斷和相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學準備藥品:稀硫酸、硝酸鋇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鉀溶液儀器:試管、試管架、藥匙、鑷子教學過程備注一、導入新課我們對酸堿都不陌生,那大家知道酸堿反應生成的鹽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以下吧!提問:純堿有哪些性質(zhì)?學生回答并補充:【學生活動】思考并書寫化學方程式【學生活動】分析以上化學方程式的特點。學生回答:1.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2.各成分互相交換3.各元素化合價不變4.反應物是酸、堿和鹽,生成物有水、沉淀和氣體……【歸納】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痉治觥繌头纸夥磻奶攸c:(1)化合物;(2)相交換;(3)價不變。【學生活動】寫出方程式并分析它們是否是復分解反應。(1)鐵在氧氣中點燃;(2)高錳酸鉀制氧氣;(3)鎂和稀硫酸的反應;(4)氧化鐵和稀鹽酸的反應?!窘處燑c評】(略)活動2設計探究,歸納條件【提出問題】是否化合物之間都可以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復分解反應才能發(fā)生?【過渡】我們通過所提供的儀器和藥品一起來進行探究。(見教學準備)【學生活動】根據(jù)提供的實驗器材和藥品,請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判斷復分解反應的發(fā)生。組織學生討論設計實驗過程,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歸納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表示反應,“-”表示不反應)【學生討論】在怎樣的條件下,復分解反應才能發(fā)生?【學生歸納】有氣體,沉淀或有水生成,復分解反應才能發(fā)生。【學生活動】判斷下列物質(zhì)之間是否能夠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如能發(fā)生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2)氫氧化鉀溶液和鹽酸;(3)硫酸和氯化鈉溶液;(4)碳酸鉀溶液和鹽酸;(5)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鋇溶液。活動3演示過程,認識本質(zhì)【提出問題】能否從微觀的角度說明,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本質(zhì)是什么?使用flash動畫展示離子間反應的微觀過程?!緦W生活動】觀察圖片,以離子的形式寫出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的過程。反應方程式為:2HCl+Na2CO3=2NaCl+H2O+CO2↑在水中HCl和Na2CO3分別解離:HCl=H++Cl-、Na2CO3=2Na++CO32-將以上反應改寫成離子的方式:2H++Cl-+Na++CO2-=3Na++Cl-+H20+CO2↑劃去方程式左右兩邊相同的離子:2H++CO2-=3H20+CO2↑【歸納】復分解反應是在溶液中發(fā)生的離子間的互換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或水都會使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減小。(此處不宜過多拓展,以免增加學習難度)【學生活動】對照書后附錄《部分酸、堿和鹽的溶解性表(20℃)》構建復分解反應發(fā)生條件的特殊離子網(wǎng)絡。參考網(wǎng)絡:或以口訣的形式掌握部分酸、堿和鹽的溶解性,如:鉀鈉銨硝溶,鹽酸鹽中銀不溶,硫酸鹽中鋇不溶,碳酸鹽中余不溶,堿中鈣微鋇也溶。說明:含鉀離子、鈉離子、銨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均可溶;氯化物中除氯化銀不溶,其余均可溶;硫酸鹽中除硫酸鋇外均可溶(硫酸鈣,硫酸銀微溶);碳酸鹽中除含鉀離子、鈉離子、銨根離子可溶外,其余均不溶(碳酸鎂微溶,碳酸鋁、碳酸鐵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堿中含鉀離子、鈉離子、銨根離子(氨水)和鋇離子的均可溶(氫氧化鈣微溶),其余均不溶(氫氧化銀在水中會迅速分解)。活動4:總結歸納,有效應用【提出問題】你能歸納出初中化學中常見復分解反應的類型嗎?提示:復分解反應是發(fā)生在化合物之間的反應,可以從化合物的類別入手歸納?!緦W生活動】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歸納】①酸+金屬氧→化物鹽+水②酸+堿→鹽+水③酸+鹽→新酸+新鹽④堿+鹽→新堿+新鹽⑤鹽+鹽→新鹽+新鹽【學生活動】根據(jù)上圖,每舉一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教師點評】(略)四、課堂小結【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小結】復分解反應學習“五要”:一、要記住復分解反應的概念。二、要明確復分解反應的要點。1.要明確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和類別:即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化合物。2.要明確反應前后物質(zhì)變化的組合形式:即反應是否“互相交換成分”。從化合價的變化來看,在復分解反應的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均無變化,但化合物之間彼此互相交換成分。如酸與堿反應、鹽與鹽反應等。3.明確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即兩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要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復分解反應就能發(fā)生,否則不能發(fā)生,應特別注意以上三個條件只要滿足其中一個,反應就能發(fā)生。4.明確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對反應物狀態(tài)的要求:(1)酸與堿的反應中這里的堿既可為可溶性的堿,又可為難溶性的堿。(2)堿與鹽、鹽與鹽的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都必須是可溶的。(3)酸與鹽的反應中,鹽可不溶,但酸必溶。三、要熟記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表,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口訣。四、要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在溶液中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大多是在酸、堿、鹽之間進行的,而酸、堿、鹽都是在溶液中能電離出離子的化合物。因此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是酸堿鹽在溶液中發(fā)生的離子間的交換反應。當溶液中某些離子能相互結合而使其濃度減小時,那么反應就向減小離子濃度的方向進行。如果幾種離子混合后,離子的濃度都不發(fā)生變化,那么反應也就沒有發(fā)生。五、要掌握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物質(zhì)及反應規(guī)律(1)鹽+酸→新鹽+新酸(2)鹽+堿→新鹽+新堿(3)鹽+鹽→新鹽+新鹽(4)酸+堿→鹽+水(又叫中和反應)。五、布置作業(yè)完成本課時相關練習。板書設計第2課時鹽的性質(zhì)及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復分解反應1.定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2.特點:(1)化合物;(2)相交換;(3)價不變。3.條件:沉淀、氣體或水生成時。4.本質(zhì):向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教后反思

第八單元海水中的化學到實驗室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