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沖刺 語文試題(一)( 含答案)-4_第1頁
中考沖刺 語文試題(一)( 含答案)-4_第2頁
中考沖刺 語文試題(一)( 含答案)-4_第3頁
中考沖刺 語文試題(一)( 含答案)-4_第4頁
中考沖刺 語文試題(一)( 含答案)-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沖刺語文試題(一)(含答案)

2024年貴州省中考沖刺語文試題(一)

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書寫水平(5分)

請用楷體字答題,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此項根據(jù)作文的書寫水平計分。(5分)

二、基礎積累(共4道小題,20分)

反動派挑撥離間,卑鄙無恥,你們看見聯(lián)大走了,學生放暑假了,便以為我們沒有力量了嗎?特務們!你們看見今天到會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來了,我們昆明的青年決不會讓你們這樣蠻橫下去的!

反動派,你看見一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千百個繼起的!

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1.閱讀以上文段,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2分)

挑撥()mánhènɡ()

2.以上文段中有幾個成語,請寫出兩個成語、(4分)

【答案】1.tiǎobō;蠻橫

2.挑撥離間;卑鄙無恥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常見易混成語辨析;最后一次講演;字體書寫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拼讀和書寫的能力,注意積累,掌握字詞讀音及字形寫法。要特別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寫錯別字。

2.本題考查成語辨識。日常注意積累,掌握成語含義及其用法,根據(jù)題目要求答題即可。

【點評】1.挑撥tiǎobō故意挑弄是非,引起糾紛。

蠻橫mánhèng態(tài)度粗野暴躁,不講道理。

故答案為:tiǎobō、蠻橫

2.挑撥離間,原指沒有根據(jù)的話,現(xiàn)在多指在別人背后散布謠言,污蔑、中傷他人。

卑鄙無恥,形容品質(zhì)惡劣,不顧羞恥。

故答案為:挑撥離間、卑鄙無恥

3.根據(jù)所給信息默寫相應內(nèi)容。(10分)

(1)山光悅鳥性,。(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2),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___,心憂炭賤愿天寒。(白居易《賣炭翁》)

(4)青樹翠蔓,,參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記》)

(5)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xiàn)詩人為天下寒士不顧己身的無私胸懷和至死不悔的決心的詩句是:___,___!

(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兩句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的哲理。

(7)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_____________”兩句突出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的人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生活狀態(tài)。

【答案】(1)潭影空人心

(2)浮云游子意

(3)可憐身上衣正單

(4)蒙絡搖綴

(5)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6)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7)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知識點】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解析】(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出自唐代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意思是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書寫時注意字形“潭”。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唐代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書寫時注意字形“浮”。

(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出自唐代白居易《賣炭翁》,意思是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書寫時注意字形“身”。

(4)“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出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記》,意思是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書寫時注意字形“絡”“綴"。

(5)根據(jù)題意,寫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詩人為天下寒士不顧己身的無私胸懷和至死不悔的決心的詩句,應該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意思是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書寫時注意字形“兀"屋”“吾"亦”。

(6)根據(jù)題意,寫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的哲理詩句,應該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四海之內(nèi)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書寫時注意字形“己”“涯"。

(7)根據(jù)題意,寫出《桃花源記》中突出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的人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生活狀態(tài)的詩句,應該是“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意思是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書寫時注意字形“魏“"晉”。

故答案為:(1)潭影空人心;(2)浮云游子意;(3)憐身上衣正單;(4)蒙絡搖綴;(5)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6)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7)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回延安》這首詩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詞語,展示出濃郁的陜北風情。

B.《社戲》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

C.《安塞腰鼓》是我國當代作家劉成章寫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運用排比、比喻和反復的修辭手法,使語言氣勢充沛,節(jié)奏鮮明,感情強烈。

D.《燈籠》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筆法,抒寫了作者關于燈籠的一些記憶,從不同方面表達了燈籠對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義。

【答案】B

【知識點】其他常識;安塞腰鼓;社戲;回延安;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內(nèi)容;燈籠

【解析】B:錯誤?!渡鐟颉肥切≌f。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及課文內(nèi)容理解。注意積累,結合具體分析,對比選項,確定答案。選擇題注意在文中找到對應句,逐字分析,選項內(nèi)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發(fā)展順序、線索、情感、語言特點、結構、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無中生有。

三、閱讀能力(共15道小題,50分)

(一)整本書閱讀(6分)

5.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nèi)缱砣缈?,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diào)度千軍萬馬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該記得貝

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彈完了琴,看見聽的人都流著淚,他哈哈大笑道:“嘿!你們都是智力障礙者?!彼囆g是火,藝術家是不哭的。這當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這境界作為你終生努力的目標。羅曼·羅蘭心目中的大藝術家,也是這一派。

(1)這段文字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在1954年11月23日寫給兒子的信,信中他希望兒子達到“藝術與人生的最高境界"?!陡道准視纺壑道讓Α鹤由詈竦膼?。(2分)

(2)“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xiàn)。根據(jù)你對《傅雷家書》的理解感悟,你覺得良好的家風家訓應該具備哪些特征?(4分)

【答案】(1)傅聰;祖國

(2)示例:注重對子女如何做人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不要局限于自身的發(fā)展,要有社會責任感;教育孩子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意思對即可)

【知識點】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啟發(fā)、思考、感悟等開放類型;《傅雷家書》

【解析】(1)這是八年級下學期要求掌握的名著《傅雷家書》及相關知識點,注意名著作者、體裁、人物、事件等內(nèi)容?!陡道准視肥歉道准捌浞蛉藢懡o兒子傅聰、傅敏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

(2)《傅雷家書》中良好的家風是什么樣,本題答案就是什么。家書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故答案為:⑴傅聰、祖國

⑵注重對子女如何做人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不要局限于自身的發(fā)展,要有社會責任感;教育孩子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

【點評】⑴本題考查名著常識。注意名著作者、體裁、人物、綽號、事件等內(nèi)容。

⑵本題考查名著內(nèi)容理解及概括能力。注意理解名著作者文學常識、名著人物分析及相關事件理解等。概括題要在文中找到對應句,簡要概括大意。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漓江情韻

從維熙

雨霏霏,霧茫茫。雨霧好像是漓江的紗巾,籠罩在它美麗的面頰之上。江里的漁舟、游船以及江邊的垂釣者。都成了一個個逗點,在雨霧漓江的詩章中,挑逗著你手中的筆。把大自然中的絕美編織成篇。

我漫步江邊,向這一個個黑色標點走去。最近的一個標點圓圓的,像是句號。等我走近了,才看見那是一把雨傘,但傘下空無一人。轉身剛要離去。傘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問候:“你好——你好——"我頓時愣在那兒了。還沒容我醒過悶兒來,那細嫩的童聲又飛了出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卑パ?,他在背誦韓愈描寫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尋覓與我開玩笑的傘下頑童。一看嚇了一跳,與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鳥籠里的鸚鵡。鸚鵡見我俯視它,又對我來了一句歡迎詞:“要知漓江美,請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聲來,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個十分風趣的搖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現(xiàn)。終于,在漓江朦朧詩中,又出現(xiàn)了一個標點,那是一個破折號。順著江心漸漸向江邊移動過來。我從木槳擊水的聲音中悟出,那破折號是一只小舟。我猜想這葉木舟上的搖槳人,一定是這只神奇鸚鵡的主人;這只鸚鵡,是他有意安排在這兒吸引游客的。妙!這個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給這首朦朧詩又增添了一個驚嘆號。

果然,一葉木舟從雨霧中現(xiàn)身。一個低沉蒼勁的男低音傳入我的耳鼓:“你是過江,還是想游漓江?上船來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臉清癱瘦削,身段和那張臉一樣瘦削,讓我吃驚的是,他竟是個一走一歪的殘疾人。我的興致頻時跌落了下來。他卻不知我心態(tài)上的變化,依然興致勃勃地對我說:“看你這身行頭,不像是本地的過江人。你想去哪兒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從漓江搖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遠游的野興,我還可以送你到陽朔,那兒有一條洋人街,是中國的一絕。"

我搖搖頭,告訴他昨天我已經(jīng)乘坐游艇去過那些景區(qū)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著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調(diào)教鸚鵡讀詩的搖船人。僅此而已。

他大聲地笑了起來。那朗朗的笑聲,驚飛了江邊的水鳥,像是標點中的一串黑色省略號,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霧深處。

他告訴我,他先天殘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拋在江邊,是一對在江上擺船的夫婦把他養(yǎng)大成人的。待收養(yǎng)他的兩個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會低保"打發(fā)日子,便開始了搖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鳥市去買魚鷹,看見這只僅有一條腿的鸚鵡,便把它買了下來。從此,這只鳥兒與他朝夕相伴。

“那韓愈贊美漓江的詩是你教它的?”我問。

“不是。桂林人都會背誦這兩句詩,它聽多了,就會學舌了。"

“那么請客人登船的兩句話呢?”

“兩個瘸子之間,心靈相通,我一點撥它也就會了。"說這話時,他似乎十分開心,又爽朗地笑了起來。

我沉默了。我不知這個腿部殘疾的搖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條腿的鳥,在雨霧漓江上苦心經(jīng)營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問問他,但嘴唇像被貼了封條一般,怎么也張不開。我不愿再耽誤這個搖船人的寶貴時間,從衣兜里掏出一張五十元的鈔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從船上跳了下來,急切地對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沒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錢……”

回到江邊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傘已不再是朦朧詩中的標點,陰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滿陽剛的人,編織成了漓江一首美麗的人文詩章……

6.文章題為《漓江情韻》,文中寫了哪些“情韻"?請分條概括。(4分)

7.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來刻畫搖船人?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

8.文中畫線的句子“我想問問他,但嘴唇像被貼了封條一般,怎么也張不開”。為什么“我想問卻張不開嘴?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4分)

9.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案】6.①我對漓江美景的喜愛之情;②我對搖船人自強自立、積極樂觀生活態(tài)度的敬佩之情;③搖船人買下一條腿的鸚鵡并與相依相伴、和諧共處的友愛之情;④擺船夫婦收養(yǎng)先天殘疾嬰兒的養(yǎng)育之情;⑤搖船人贍養(yǎng)兩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8.①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船人樂觀陽剛、熱愛生活;②設置懸念。由會背唐詩的鸚鵡引出對鸚鵡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搖船人時的期盼到發(fā)現(xiàn)搖船人殘疾時的失落,由搖船人的殘疾引出搖船人的身世,步步設懸,吸引讀者;③欲揚先抑(或者作鋪墊),搖船人其貌不揚且有殘疾,與我想象的差距很大,我很失望,搖船人的精神品質(zhì)卻讓我感動、贊美;④烘托,或者對比、映襯,用漓江的陰柔情致烘托搖船人的陽剛之美。

9.①我同情搖船人,擔心他沒有多少收入,真誠地想幫助他人,所以想問他;②搖船人陽剛、樂觀積極的生活心態(tài)讓我覺得在他面前談困難和幫助是多余的,所以張不開嘴。

0.①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升華主題;②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③言雖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知識點】記敘性散文;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襯托;先抑后揚;設置懸念;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體會作者情感態(tài)度;分析文段、人物、情節(jié)的作用

【解析】6.此題考查學生解讀文章具體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時,應先通讀全文,理清文意;然后細讀相關語段,提取相關信息;最后結合題干要求,篩選并整合其相關信息概括作答即可。

7.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與理解。步驟是一審清題干,二找與人物相關的事件或情節(jié),分點進行概括,如果有側面描寫,不要漏掉,最后分點概括并分析。

8.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首先要注意句中的雙關語,分析其表面含義及深層含義,深層含義要結合上下文去理解。第二要注意句中的多義詞或詞義的轉移、引申等用詞方式,抓住關鍵性詞句,借以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第三要注意句子的標點、句式、語氣等方面的特點,分析其強調(diào)了什么內(nèi)容,具有怎樣的感彩,借以去理解句意,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要留心句子的修辭手法,分析其作用,并結合上下文內(nèi)容去理解句意。

9.本題考查對段落作用的理解與分析。段落的作用一般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方面看,同時,段落的作用要關注段落的位置,開頭一般是總領全文,照應標題,開篇點題,引讀者,內(nèi)容上,概括具體內(nèi)容;中間一般是承上啟下,照應標題或前文,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內(nèi)容上表達情感,點明中心;結尾段,總結全文,照應標題,設置懸念,引發(fā)思考,內(nèi)容上點明中心,升華主題。

【點評】6.作者寫對漓江自然美景的贊美喜愛,對殘疾搖船人不靠低保過活自食其力的自強不息精神的贊美,對他贍養(yǎng)感恩自己養(yǎng)父母的孝順的贊美,也有對殘疾搖船人和殘疾鸚鵡相依相伴的感慨,還有對搖船夫妻無私收養(yǎng)殘疾人的善良的贊美。

故答案為:

①我對漓江美景的喜愛之情;②我對搖船人自強自立、積極樂觀生活態(tài)度的敬佩之情;③搖船人買下一條腿的鸚鵡并與相依相伴、和諧共處的友愛之情;④擺船夫婦收養(yǎng)先天殘疾嬰兒的養(yǎng)育之情;⑤搖船人贍養(yǎng)兩位老人的反哺之情。

7.文章寫搖船人先寫了會背詩會說話的鸚鵡,引起對搖船人的期待,而當發(fā)現(xiàn)搖船人有殘疾時又有失落,引起對搖船人身世的揭示,這樣層層剝筍,巧設懸念,這種手法又是欲揚先抑;作者用漓江陰柔的美景烘托搖船人的陽剛;在具體描寫搖船人時,對搖船人有外貌(他的臉清癱瘦削,身段和那張臉一樣瘦削)、語言(兩個瘸子之間,心靈相通,我一點撥它也就會了)、動作(上船、望跳下船等)、神態(tài)(興致勃勃、不解、急切等)寫出搖船人自立自強樂觀陽剛的美好品質(zhì)。

故答案為:①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船人樂觀陽剛、熱愛生活;②設置懸念。由會背唐詩的鸚鵡引出對鸚鵡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搖船人時的期盼到發(fā)現(xiàn)搖船人殘疾時的失落,由搖船人的殘疾引出搖船人的身世,步步設懸,吸引讀者;③欲揚先抑(或者作鋪墊),搖船人其貌不揚且有殘疾,與我想象的差距很大,我很失望,搖船人的精神品質(zhì)卻讓我感動、贊美;④烘托,或者對比、映襯,用漓江的陰柔情致烘托搖船人的陽剛之美。

8.當我看出搖船人竟是意味殘疾人時,對他產(chǎn)生同情,擔心他收入少還幫助別人,所以想問,可在擺談中又覺這位殘疾人身殘志堅,積極樂觀,再去問這些又顯得多余,所以又張不開嘴。

故答案為:

①我同情搖船人,擔心他沒有多少收入,真誠地想幫助他人,所以想問他;②搖船人陽剛、樂觀積極的生活心態(tài)讓我覺得在他面前談困難和幫助是多余的,所以張不開嘴。

9.段落的作用從兩個方面考慮,結構上,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照應開頭:開頭是“雨霧漓江的詩章”,結尾是“陰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滿陽剛的人,編織成了漓江一首美麗的人文詩章”而且升華主題;內(nèi)容上,言猶未盡,給讀者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故答案為:

①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升華主題;②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③言雖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讀《經(jīng)典常談》(節(jié)選)

葉圣陶

現(xiàn)代學生的功課,有些是從前讀書人所不做的,如博物、理化、圖畫、音樂之類。其他的功課,就實質(zhì)說,雖然就是從前讀書人學的那一些,可是書籍不必再從前人的本子了。一部歷史教本就可以攝取歷代史籍的大概,經(jīng)籍子籍的要旨。這自然指編撰得好的而言;現(xiàn)在有沒有這樣好的教本,那是另一問題?!梢愿纱嗾f一句,現(xiàn)代學生不必讀從前的書。只要歷史教本跟其他學生用書編撰得好,教師和幫助學生的一些人們又指導得法,學生就可以一輩子不讀《論語》、《莊子》卻能知道孔子、莊子的學說;一輩子不讀《史記》、《漢書》,卻能明曉古代的史跡。

可是,有些書籍的實質(zhì)和形式是分不開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須面對它本身,涵泳得深,體味得切,才有得益。譬如《詩經(jīng)》,就不能專取其實質(zhì),翻為現(xiàn)代語言,讓學生讀“白話詩經(jīng)"。翻譯并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經(jīng)有人做過,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讀《詩經(jīng)》還得直接讀“關關雎鳩”。又如《史記》,作為歷史書,盡可用“歷史教本"中國通史”之類來代替;但是它同時又是文學作品,作為文學作品,就不能用“歷史教本"中國通史”之類來代替,從這類書里知道了楚漢相爭的史跡,并不等于讀了《項羽本紀》。我想,要說現(xiàn)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理由應該在這一點上。

還有一點。如朱自清先生在這本《經(jīng)典常談》的序文里說的,“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jīng)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jīng)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閱讀經(jīng)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jīng)典一番。這是很明達的議論。再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于本國的經(jīng)典也有接觸的義務。"一些古書,培育著咱們的祖先,咱們跟祖先是一脈相承的,自當嘗嘗他們的營養(yǎng)料,才不至于無本。若講實用,似乎是沒有,有實用的東西都收納在各種學科里了;可是有無用之用。這可以打個比方。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幾千,跑上峨眉金頂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肅敦煌,看一窟寺歷代的造像跟壁畫。在專講實用的人看來,他們干的完全沒有實用,只有那股傻勁兒倒可以佩服。可是他們從金頂下來,打敦煌回轉,胸襟推廣了,眼光深遠了。雖然還是各做他們的.事兒,卻有了一種新的精神。這就是所謂無用之用。讀古書讀的得其道,也會有類似的無用之用。要說現(xiàn)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這是又一個理由。

這兒要注意,“現(xiàn)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萬不宜忽略“學生"兩字跟一個“些”字。說“學生”,就是說不是專家,其讀法不該跟專家的一樣(大學里專門研究古書的學生當然不在此限)。說“些”,就是說分量不能多,就是從前讀書人常讀的一些書籍也不必全讀。就閱讀的本子說,最好輯錄訓詁??狈矫婧喢鞫煽康亩ㄕ?,讓學生展卷了然,不必在一大堆參考書里自己去摸索。就閱讀的范圍說,最好根據(jù)前邊說的兩個理由來選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達到讓學生見識一番這么個意思就成。這本《經(jīng)典常談》的序文里說,“我們理想中一般人的經(jīng)典讀本——有些該是全書,有些只該是選本節(jié)本,——應該盡可能地采取他們的結論;一面將文本分段,仔細地標點,并用白話文作簡要的注釋。每種讀本還得有一篇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現(xiàn)代學生要讀些古書,急切要用這樣的讀本。

朱先生的《經(jīng)典常談》卻是負起這方面的責任來的一本書。它是一些古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誰要知道某書是什么,它就告訴你個什么,看了這本書當然不就是變?yōu)樽x了古書,可是古書的來歷,其中的大要,歷來對于該書有什么問題,直到現(xiàn)在為止,對于該書已經(jīng)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個簡明的概念。學生如果自己在一大堆參考書里去摸索,費力甚多,所得未必會這么簡明。因這本書的導引,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10.下列說法中符合文意的兩項是()()(4分)

A.只要歷史教本跟其他學生用書編撰得好,教師和幫助學生的一些人們又指導得法,學生就可以一輩子不讀《論語》、《莊子》這些古書。

B.讀《詩經(jīng)》就不能讓學生讀白話《詩經(jīng)》,只能直接讀《詩經(jīng)》原文。

C.《史記》作為歷史書,盡可用“歷史教本"中國通史”之類來代替;作為文學作品,還是得直接讀《史記》。

D.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幾千,跑上峨眉金頂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肅敦煌,看一窟寺歷代的造像跟壁畫。這樣做完全沒有實用,只有那股傻勁兒倒可以佩服。

E.讀古書讀的得其道,也會有類似實用之外的無用之用。

11.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下列對《經(jīng)典常談》這本書的作用概括最準確的的一項是()(2分)

A.該書指出了現(xiàn)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的原因和一些方法。

B.該書不是寫給專家和大學里專門研究古書的學生看的,而是寫給那些需要讀些古書的學生看的。

C.該書是一些古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

D.該書是理想中一般人的經(jīng)典讀本,讀了這本書就等于接受了經(jīng)典訓練,不用再去接觸古書了。

12.現(xiàn)代學生為什么應該讀一些古書?請聯(lián)系本文作簡述。(3分)

13.作者認為現(xiàn)代學生應該如何讀古書?(3分)

【答案】10.C;E

11.C

12.要點:①書籍的實質(zhì)和形式是分不開的,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須面對它本身,涵泳得深,體味得切,才有得益。②閱讀經(jīng)典能擴大視野、擴大胸襟、增長見識。(或“經(jīng)典的作用不在實用,而在于文化,有無用之用”)③作為一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有接觸本國經(jīng)典的義務(或“讀一些培育著咱祖先的古書使我們不至于無本)

13.①學生的讀法不能跟專家一樣。②分量不能多,就是從前讀書人常讀的一些書籍也不必全讀。③閱讀的本子最好是輯錄訓詁??狈接忻婧喢鞫煽康亩ㄕ摰募印"軓拈喿x的范圍說只要精,不妨小。

【知識點】針對文中觀點談看法;議論文閱讀;評價啟示、反思感悟等開放類;定位篩選、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帶著選項回歸文本去篩選和比對。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根據(jù)選項的具體表述去分析和判斷。

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感悟的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根據(jù)題干的具體要求去分析和作答。

1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重要問題的理解和個性化解讀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根據(jù)題干的具體要求去分析和作答。注意語言的簡明扼要。

【點評】10.A.“學生就可以一輩子不讀《論語》《莊子》這些古書"屬斷章取義。僅在“知道孔子、莊子的學說”方面成立。

B.原文是說“不能專取其實質(zhì),翻為現(xiàn)代語言,讓學生讀'白話詩經(jīng)',翻譯并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經(jīng)有人做過,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讀《詩經(jīng)》還得直接讀'關關雎鳩'"。

D.原文是指“專講實用的人看來”來說的。

故答案為:CE。

11.題干要求選擇對《經(jīng)典常談》這本書的作用概括最準確的的一項:A.是作者有關閱讀經(jīng)典的觀點;

B.講該書的適用對象,都不是核心意思。

D.后一句與文中“因這本書的導引,去接觸古書"相矛盾。

故答案為:C。

12.文中有很多的語言提示,如“我想,要說現(xiàn)代學生應該讀些古書,理由應該在這一點上”,由此可以找到文章第二段開頭的一句話“可是,有些書籍的實質(zhì)和形式是分不開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須面對它本身,涵泳得深,體味得切,才有得益";第三段開頭“還有一點”,說明后面還有,“讀古書讀的得其道,也會有類似的無用之用"。據(jù)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要點:①書籍的實質(zhì)和形式是分不開的,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須面對它本身,涵泳得深,體味得切,才有得益。②閱讀經(jīng)典能擴大視野、擴大胸襟、增長見識。(或“經(jīng)典的作用不在實用,而在于文化,有無用之用”)③作為一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有接觸本國經(jīng)典的義務(或“讀一些培育著咱祖先的古書使我們不至于無本)

13.根據(jù)倒數(shù)第二段,“就是說不是專家,其讀法不該跟專家的一樣"就是說分量不能多,就是從前讀書人常讀的一些書籍也不必全讀”“就閱讀的本子說,最好輯錄訓詁??狈矫婧喢鞫煽康亩ㄕ摚寣W生展卷了然,不必在一大堆參考書里自己去摸索"就閱讀的范圍說,最好根據(jù)前邊說的兩個理由來選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達到讓學生見識一番這么個意思就成”,依據(jù)這些內(nèi)容進行概括即可。

故答案為:①學生的讀法不能跟專家一樣。②分量不能多,就是從前讀書人常讀的一些書籍也不必全讀。③閱讀的本子最好是輯錄訓詁??狈接忻婧喢鞫煽康亩ㄕ摰募?。④從閱讀的范圍說只要精,不妨小。

(三)古代詩文閱讀

【甲】唐永泰中,樵者藍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門,始極窄,忽豁然,有雞、犬、人家。主翁謂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云:“欲與親舊訣,乃來。"遂與榴花一枝而出,恍若夢中,既而尋之,不知所在。

(選自《閩中實錄·榴花洞》)

【乙】南陽劉之,字子驥,好游山水。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困①,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蛘f困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之欲更尋索,不復知處矣。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入水中,看何由爾?!币蝗吮阋泽易哉?,入穴。穴才容人。行數(shù)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選自陶淵明《搜神后記》)

【注釋】①困:古代一種圓形的糧倉。

14.解釋下面加點的詞。(3分)

①不知所在

②異之

③穴才容人

15.用“/"給【甲】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主翁謂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

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入石門,始極窄,忽豁然,有雞、犬、人家。

②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

17.你認為以下兩則材料,哪一則更適合續(xù)接在【乙】文之后?請簡述理由。(3分)

材料一:一人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得桃源,竟屠之,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其人見繁榮盡失,惟有死寂,大駭,尋病終。

材料二:樵者見桃花灼灼,異于世間,欲留,但念親舊,遂折桃枝。出穴,得其船,反武陵。漁人植之于野,抽枝發(fā)芽,今已十里桃花矣。

【答案】14.……的地方;以……為異;只,僅僅

15.主翁謂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

16.①(藍超)進入一個石門,(石門)開始很窄,(走著走著)忽然變得開闊,里面有雞、狗、人家。

②(劉之)曾經(jīng)到衡山采藥,深入山中忘記了返回(的路)。

17.材料二更適合續(xù)接在【乙】文之后。因為材料二更能表現(xiàn)出樵者對親情的重視與珍惜,他雖然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卻不愿意以失去親人為代價,更能表現(xiàn)人們對美好品質(zhì)的稱頌。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文言文斷句;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14.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1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先讀懂句意,再結合技巧斷句。斷句技巧:①遇到名詞、代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②虛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③疑問詞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④對話標志的詞語注意前后是否有斷句。⑤如倒裝句、賓語前置、判斷句等。⑥修辭方法注意斷句。

16.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17.本題考查材料插入。讀懂兩則材料含義,理解【乙】文大意,選擇與【乙】文大意相符合的材料插入即可。

【參考譯文】

【甲】

唐永泰年間,砍柴人藍超遇到一只白鹿,就去追趕它,他渡過河水,進入一個石門,(石門)一開始很窄,(走著走著)忽然變得開闊,里面有雞、狗、人家。(人家的)主人對他說:“我們是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來到這里的),你愿不愿意留下”藍超說:“我回去與親人舊友道別以后,再回來。"于是取了一枝榴花離開了,(他)回去以后感覺自己像是在夢中,等再回去尋找的時候,卻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了。

【乙】

南陽郡有一個人叫劉之,字子驥,喜歡游山玩水。(劉之)曾經(jīng)到衡山去采藥,深入山中忘記了返回(的路)。(他)在一個山谷中看見一條溪流,溪流南岸有兩座用石頭修筑的圓形糧倉,一座門關著,一座門開著。溪流水又深河面又寬,無法渡過去。他想要回去,卻迷了路,好在遇到一個來砍柴的人,問明路徑,才得以回家。有的人說,圓形糧倉中所儲藏的都是仙家的藥方、靈丹妙藥以及各種奇妙的東西,劉之想重新去尋找,但卻不能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了。

長沙的醴陵縣有一條小河,有兩個人乘船去砍柴,看到河岸下面的一個土洞當中有水順著河流的方向流出,其中有新砍的木片隨著水漂出來。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動的蹤跡,(這兩人)感到很奇怪。于是互相商量道:“可以試著到水里,看看是什么原因讓木片漂出來的?!逼渲幸粋€砍柴人就用斗笠護著自己進入了河岸邊的洞穴。洞穴僅能容一人通過。走了幾十步,眼前就明亮起來,里面的情景不同于人世間的景象。

【材料一】

一個人到太守那里拜訪,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找到了桃源這個地方,居然屠殺村人,尸體遍布荒野,血流成河。他見這個地方不再有之前的繁華,只有一片死寂,非常害怕,不久就病死了。

【材料二】

砍柴的人見此地桃花開的很美,和世間的桃花大有不同,想要留在這里,但是又念及親人朋友,于是就折下一支桃花走了。走出洞穴后,找到了自己的船,返回武陵郡。打漁的人把這支桃花種在田野上,這支桃花在地上抽枝發(fā)芽,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成十里桃花了。

【點評】14.①翻譯為:卻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了。所:……的地方

②翻譯為:(這兩人)感到很奇怪。異:以……為異

③翻譯為:洞穴僅能容一人通過。才:只,僅僅

故答案為:……的地方;以……為異;只,僅僅

15.例句翻譯為:(人家的)主人對他說:“我們是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來到這里的),你愿不愿意留下"斷句注意結合翻譯,完整句子結構前后可斷句,在對話詞“曰”后面斷句,在判斷詞“也"后面斷句。

故答案為:主翁謂之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

16.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始、豁然、犬、嘗、反”。始:剛開始?;砣唬夯砣婚_朗。犬:狗。嘗:曾經(jīng)。反:通“返”,返回。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故答案為:①(藍超)進入一個石門,(石門)開始很窄,(走著走著)忽然變得開闊,里面有雞、狗、人家。

②(劉之)曾經(jīng)到衡山采藥,深入山中忘記了返回(的路)。

17.材料一的內(nèi)容充滿血腥,非常殘忍,這人為太守指路后,太守屠殺了桃源的人,讓人憎惡此人及太守的惡毒。

材料二內(nèi)容溫馨美好,樵者因為顧念親友而返回家鄉(xiāng),折下的一支桃花長成了十里桃林,讓人感慨他的柔情,符合人們對美好人性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適合放在【乙】后面。

故答案為:材料二更適合續(xù)接在【乙】文之后。因為材料二更能表現(xiàn)出樵者對親情的重視與珍惜,他雖然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卻不愿意以失去親人為代價,更能表現(xiàn)人們對美好品質(zhì)的稱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①班馬②鳴。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注釋】①蕭蕭:馬的呻吟嘶叫聲。②班馬:離群的馬,此處指載人遠離的馬。

18.乙詩“漠漠帆來重”一句中,“重"字用得最妙,請加以品析。(2分)

19.兩首詩尾聯(lián)抒情方式不同,請聯(lián)系詩句具體分析。(2分)

【答案】18.“重”既寫出了船帆為雨所濕顯得重而滯的實景,又表現(xiàn)了惜別時的沉重心情,情景交融,渲染了深深的離愁別恨。

19.李詩結尾借助自己和友人揮手分別,兩匹馬似有無限不舍之情而蕭蕭長鳴的動人場景,間接傳達送別友人的不舍之情。韋詩尾聯(lián)直抒胸臆,無限的離愁別緒使淚水和雨絲交融在一起沾濕衣襟。

【知識點】體味古詩詞曲的遣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賞析

【解析】18.本題考查品味語言特色中的“煉字"型。解答此類題目時基本思路應首先解釋該字(詞)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實質(zhì)意思)或該字(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點出該字(詞)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情感。

1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當然還要注意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

【點評】18.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煉字題答題步驟:一、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二、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三、點出該字構成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點出表現(xiàn)手法)。答題時,要在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進行賞析。“重”,讀作“zhòng”,詩中“漠漠帆來重”,是寫帆重,指船帆因雨而變得又濕又重,這既是眼前作者看到的實景,也是他心情的外化——心情因與朋友分別而顯得沉重,情景交融,表達朋友分別的深深離愁。

故答案為:“重"既寫出了船帆為雨所濕顯得重而滯的實景,又表現(xiàn)了惜別時的沉重心情,情景交融,渲染了深深的離愁別恨。

19.本題考查詩歌的抒情方式。詩歌常用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與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借人喻己)等。李詩尾聯(lián)“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意為: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這是借景抒情,屬于間接抒情,借我與朋友揮手作別,兩匹馬蕭蕭長鳴的情景來抒發(fā)對友人的不舍之情。韋詩尾聯(lián)“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意為:送別老朋友我情深無限,沾在衣襟的淚水像是散落在江面的雨絲。這是直抒胸臆,“情無限”,直接點明朋友間的友情深厚。據(jù)此作答。

故答案為:李詩結尾借助自己和友人揮手分別,兩匹馬似有無限不舍之情而蕭蕭長鳴的動人場景,間接傳達送別友人的不舍之情。韋詩尾聯(lián)直抒胸臆,無限的離愁別緒使淚水和雨絲交融在一起沾濕衣襟。

四、綜合運用(共3道小題,15分)

九年級某班擬開展以“讀讀《詩經(jīng)》"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20.【讀詩句,說成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們?nèi)粘_\用的成語,有一百多個出自《詩經(jīng)》。請根據(jù)詩句提取成語并解釋。(6分)

①“兢兢業(yè)業(yè),如霆如雷?!?《詩經(jīng)·大雅·云漢》)

②“羔裘豹飾,孔武有力。"(《詩經(jīng)·鄭風·羔裘》)

③“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21.【讀名句,說啟示】《詩經(jīng)》中的許多詩句已經(jīng)演化成為名言警句,下面是習近平主席引用過的名句,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5分)

詩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典出:《詩經(jīng)·大雅·蕩》

釋義: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終。

22.【讀詩句,猜人名】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喜歡從《詩經(jīng)》中取名字。請根據(jù)下面的詩句說出歷史上以此取名的人物與某身份。(4分)

“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詩經(jīng)·小雅·楚茨》),“孔明”,完備周詳,莊重而有條不紊。

【答案】20.①成語:兢兢業(yè)業(yè)解釋:小心謹慎,認真負責。②成語:孔武有力解釋:非常威武有力。③成語:投桃報李解釋:他送給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贈答,友好往來。

21.【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終,這樣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22.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知識點】詞義理解;詞語在語境下的含義;名人事跡;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20.根據(jù)平時的積累再寫出各自的意思即可。第①句中的成語是“兢兢業(yè)業(yè)”,第②句中的成語是“孔武有力”,第③句中的成語是“投桃報李"。

21.題干中對所給的《詩經(jīng)》名句已給出解釋,根據(jù)解釋的內(nèi)容可知,這個句子將兩類人進行比較,突出了“善始善終”的艱難,所以我們可從“善始善終"的意義來表達感悟。

22.結合《詩經(jīng)》的主要內(nèi)容來闡述自己的所得,如可引用趙普的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來表述其閱讀的重要意義。

故答案為:20.①成語:兢兢業(yè)業(yè)解釋:小心謹慎,認真負責;②成語:孔武有力解釋:非常威武有力;③成語:投桃報李解釋:他送給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泛指相互贈答,友好往來;

21.始善終,這樣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22.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點評】20.本題考查成語的積累與理解。解答此題關鍵在于平時的閱讀積累;

21.本題考查《詩經(jīng)》名句感悟的表達,結合詩意,把握詩情,言之有理即可;

22.本題考查《詩經(jīng)》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對歷史名人的了解,平時要注重識記歷史名人的相關故事。

五、寫作能力(60分)

23.按要求寫作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

走進自然,心頭一亮,發(fā)現(xiàn)了自然的美好;親近他人,心頭一亮,欣賞了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