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賞析(下)_第1頁
毛澤東詩詞賞析(下)_第2頁
毛澤東詩詞賞析(下)_第3頁
毛澤東詩詞賞析(下)_第4頁
毛澤東詩詞賞析(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毛澤東詩詞賞析〔下〕第七講偶涉婉約一往情深——兩首情詞賞析〔一〕偶爾婉約之主張與手書主席有一次給陳毅寫了一封信,信里說:詞有“豪放、婉約”。就是說有“豪放”和“婉約”兩種風(fēng)格,各有興會應(yīng)當兼讀。“我偏‘豪放',不廢‘婉約'”主席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說詞有“豪放”和“婉約”兩種風(fēng)格,我偏于“豪放”,但是,我對“婉約”也不主張就不要了。換句話說,主席的詩詞作品主要是豪放、大氣磅礴的,也有“婉約”的。他在手書前賢的詩詞歌賦的時候,也經(jīng)常手書那些“婉約”派作家的作品。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蘇東坡有個妹妹叫蘇小妹,蘇小妹的老公叫秦觀。實際上歷史上的蘇東坡,只有姐姐沒有妹妹,而且他姐姐也是資質(zhì)平平。但確實有個叫秦觀的人,就是所謂蘇軾的高足弟子,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秦觀有一首詞: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假設(shè)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主席把這一首“婉約”的愛情詞不但抄寫了,而且抄寫了好幾遍,人所共知。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那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首詞的里有句話“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在文學(xué)批評史上,有這么一那么佳話。有一天,蘇東坡問他的幕府,幕府就相當于我們今天說的辦公室的人,問了一句話說:“我詞何如柳七”。意思是說:我的詞作,跟柳永比起來怎么樣?有什么異同?這個人就答復(fù)蘇東坡說:蘇先生您的詞“須關(guān)西大漢,執(zhí)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大家都知道琵琶是弦樂,竹子做的,關(guān)西大漢拿銅琵琶都拍碎了,那就說東坡的這種豪放風(fēng)格,就需要一個剛猛的關(guān)西大漢,作為蘇東坡詞的形象代言人。而柳永的詞“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溫柔旖旎,風(fēng)情萬種。主席對這個“婉約”呢?也不主張廢除它,如果是好的“婉約”作品,他也照樣欣賞?!捕忱p綿悱惻,情淚奔涌主席也有寫“婉約”的詩詞,而且是綿纏悱惻,情淚奔涌。大約在20年代初,主席因為跟楊開慧分別,寫了一首詞:《虞美人·枕上》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曉來百念皆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分析一下,先看這首詞的上半闕:“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薄岸褋碚砩铣詈螤?,江海翻波浪”。因為想念楊開慧,暫時又見不著,流下的眼淚把枕頭都濕了。作者寫了一句夸張的話,像“江海翻波浪”,就流了那么多的眼淚?!耙归L天色總難明”。因為想楊開慧又見不著,就像《詩經(jīng)》十五國風(fēng)里“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就說想啊,想啊,睡不著,翻過來,倒過去。這種情況,正像毛澤東自己手書《紅樓夢》里,那個非常“婉約”哀傷的《紅豆曲》,《紅豆曲》稍微長一點,跟“夜長天色總難明”比擬相近的句子是:睡不穩(wěn)紗窗風(fēng)雨黃昏后,忘不了新愁與舊愁。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稗卟幻鞯母迸c主席的“夜長天色總難明”意境非常接近。分析一下這首詞的下半闕:曉來百念皆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曉來百念皆灰盡”,那就說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未眠,拂曉天亮以后,百念灰盡,都沒了?!笆S须x人影”,不是說剩下只有離人的影子,實際上這是作者的幻覺,隱隱約約好象看見了楊開慧的影子。“一鉤殘月向西流”,天拂曉快亮的時候,眼前看到的是彎彎的殘月,心中千呼萬喚的,念念不忘的是別離的人兒。既憂愁、又著急。這種情愁、情感,與李商隱說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很相似。“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那就說此時此刻,怎么能不流眼淚呢?主席除了這首詞情淚奔涌、綿纏悱惻,相當于寫給楊開慧的情書,除這封情書以外,還有一封情書比情淚奔涌、綿纏悱惻更有藝術(shù)欣賞價值。〔三〕一往情深,憧憬幸福主席寫給楊開慧這么一首詞,有的書上叫《賀新郎·別友》,有的書上是《賀新郎·無題》,不管是“無題”還是“別友”,可以肯定是寫給楊開慧的。詞是這么寫的: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這是詞的上半闕,下半闕——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恁割斷愁思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fēng)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F(xiàn)在把這首詞的上半闕和下半闕,作一番分析。上半闕——“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這是說他們兩人分別分手,分別這種情感,按江淹的《別賦》來說:“誠所謂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把劢敲忌叶妓坪?,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作者跟他的愛人楊開慧之間,情感上有過誤會。據(jù)有的人考證,從事革命斗爭的時候,毛澤東風(fēng)里來雨里去,陪伴楊開慧的時間就少一點,楊有點愛情的怨氣,也很正常,人之常情。毛澤東就給楊開慧抄寫了一首古人詩歌作品,意思是說,“你不要像一種藤本植物一樣,老纏在樹上”,潛臺詞:你別纏我,纏的那么緊。楊開慧一看就覺得,你革命我也革命啊!就有點傷心,兩個人由此有點誤會。所以主席在這首詞里就說“知誤會前番書語”。當然寫這首詞的時候,誤會已經(jīng)消除了?!斑^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已吾和汝”。就說我跟許多的人來來往往,知已、知音就咱兩個。“人有病,天知否?”恐怕是心病,就說我的心病、你的心病,你心、我心咱們心心相印,知音知已。下半闕——“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薄八貣|門路”一般的理解,“霜”為秋霜、秋天??丛娭袝r間不是秋天,是冬天。因為主席所在的湖南,不像他寫《沁園春·雪》的北國風(fēng)光,北國湖南的冬天也有霜,所以這個今“朝霜重東門路”是冬天,如果兩個人要分別的話,那情緒上難免就有點凄慘。魯迅講“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是毛澤東比擬欣賞的,或者他贊賞那種分別。還有王勃的那首分別詩: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假設(shè)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的這首詩,主席也非常欣賞。他的書法作品里,手抄過這幾句話,人不能永遠跟誰分別都說“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所以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唯其如此我們才感到,這么一位年輕的政治家,他們夫妻之間那種感情的真摯、那種感情的醇厚、那種愛的深情,所以說“凄清如許”。這個“凄清如許”有一點“婉約”派,曉風(fēng)殘月的景致氣韻?!敖癯貣|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實際上給我們點明了趕路的起始開始的時間和地點?!捌岩宦暷c已斷”。說兩個人,毛澤東要走,楊開慧來送,一路上綿纏,已經(jīng)到了火車站,“汽笛一聲腸已斷”,這句話寫的比擬形象。就說汽笛一拉開,火車要啟動了,所以就“斷腸”?!皬拇颂煅墓侣?,恁割斷愁思恨縷”。兩個人隔的遠了,用什么方法,才能割斷我想你、你念我,彼此又見不著的這種情愁呢?“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fēng)掃寰宇”。這兩句還是夸張,因為兩人要分別了,汽笛聲一響腸子都斷了,這個夸張還不夠。底下是“要似昆侖崩絕壁”——當然現(xiàn)在這個火車啟動起來,動靜也不那么大——那時候蒸汽機火車一啟動,“撲噗”很大一股白煙白氣冒上來。所以因為兩人分別時候很難,就夸張這種火車啟動的汽笛聲,還有噴出來的一股一股的白氣。前邊給大家講了主席的兩首“婉約”風(fēng)格的,應(yīng)該算是情詞、詞作吧。大家都知道主席的詩詞是以“豪放”為主,既然是“豪放”派的詩人,為什么還要寫“婉約”的?其實你看中國文學(xué)史,但凡大詩人,他是某一種風(fēng)格為主兼有別的風(fēng)格。像陶淵明,人所共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隱逸詩人、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主要風(fēng)格是以田園風(fēng)光為主,比擬清俊飄逸的。主要的描寫對象以他個人的快意人生,實際是說他的這種隨意的心境,所以陶淵明是隱逸詩人、“田園詩人。這是他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他的主要風(fēng)格。但同時,陶淵明也有“金剛怒目”的作品,甚至還有非常強烈的情感的作品。譬如說:陶淵明有一首詩中有這么兩句話:“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很有“金剛怒目”的味道。他還有一首詩是說,他愿意變成美女的一條紗巾,纏到美女的脖子上,然后美女走哪里,他也跟到哪里。甚至還有這樣的詩句:附素足以周旋。意思是說:我愿意變成一只襪子,穿在美女的腳上,美女走到哪里,我跟美女到哪里。這是陶淵明的另一面,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每一個大詩人的風(fēng)格,以某一種風(fēng)格為主,也有別的風(fēng)格。從這個意義上,主席以“豪放”為主,兼有一點“婉約”,這正是一個大詩人有多樣風(fēng)格的表達。第八講英雄解詩異代知音毛澤東的豪放派代表作《沁園春·雪》,這首詞里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主席都是可惜他們“惜乎其降灌無文也”,或者說他們還算不上大英雄。毛澤東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樣的呢?我們講的是詩詞欣賞,英雄跟詩歌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本講的題目是“英雄解詩,異代知音”?!惨弧匙怨庞⑿劢越庠娞颇┯幸晃辉娙私辛謱?,他寫了一首詩叫《歌風(fēng)臺》,其中有這么兩句: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我們分析一下“莫言馬上得天下”的來歷。有一個儒生,見到漢高祖劉邦以后,就給劉邦講《孔孟》之道,不要打仗,不要攻打殺伐,一套仁義道德。孟子經(jīng)常說“仲尼之徒無道齊桓晉文之事”,意思是說:軍律知識我不知道,“假設(shè)俎豆之”。所謂“俎豆”,就是祭祀禮樂。這個我可以給你談一談,儒家是不主張征戰(zhàn)。特別是不主張用攻打殺伐的手段去奪取天下。儒生就給劉邦講這一套,可劉邦非常粗俗,極不禮貌地打斷儒生的話,說:“乃翁天下,馬上得之”,意思是說:你爹我打天下,沒你說的這么斯斯文文,所以“乃翁天下,馬上得之”。儒生聽完,馬上就反問劉邦:你馬上打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劉邦的慧根很高,一下子就恍然大悟。所以這個馬上得天下,就是從這兒來的。作者說的:“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意思是說:不要說那些英雄們光知道攻打殺伐,他們也會寫詩,也能解詩。想在這里介紹一下,劉邦有一個萬里挑一的好老師叫張良,是搞籌劃的。講課時,別人理解不了,可劉邦一點就透,所以可認為張良和劉邦是師生絕配。毛澤東眼中,還有一個欣賞的英雄,就是開漢朝四百年基業(yè)的漢高祖劉邦。劉邦寫過一首叫《大風(fēng)歌》的詩: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土,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的《大風(fēng)歌》,毛澤東用硬筆書法手書過,詩中展現(xiàn)的英雄氣概,一種君臨天下的英豪氣象,說明主席非常欣賞這首詩。儒家不是講圣人氣象嗎?這里是劉邦打了江山以后,君臨天下,躊躇滿志。躊躇滿志中也有一絲隱憂:“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怎么能守住的問題??偠灾?,《大風(fēng)歌》是君臨天下,英豪氣象。毛澤東對敗給劉邦的悲劇英雄——項羽,也抱有深切的同情。在他的職業(yè)革命生涯中,也是以項羽為反面教材,時時驚醒自己。這個項羽是個悲劇英雄,表達他的悲劇色彩、悲劇性格的,有一首詩《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假設(shè)何。項羽有一個知音叫密斯虞,她愿意與項羽同生死。飲酒后,就給項羽跳了一段熱舞,就自殺了。1949年4月21日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隔了一天4月23號,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捷報傳來,主席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寫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其中有兩句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就是以霸王為反面教員。司馬遷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寫《史記》的時候,西漢王朝經(jīng)歷了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等五個皇帝。寫《史記》到現(xiàn)在,西漢王朝已經(jīng)是第五個皇帝了。而且項羽又是劉邦的對頭,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是《項羽本紀》,如按《史記》的體例,本紀是專門寫給國王、皇帝的。好比說東周、西周時,齊國、魯國是諸侯,周天子才是相當于后來秦始皇這個地位的。所以換句話說,像秦始皇、周天子這個級別的人才能叫本紀。司馬遷給了項羽崇高的地位,拿他當皇帝對待,而且在《項羽本紀》里給予項羽深切的同情,對劉邦進行了藝術(shù)化的熱嘲冷諷。因為李陵的事,漢武帝與司馬遷之間弄得很不愉快。任何一個人讀了項羽的《垓下歌》,大家都一掬同情之淚,但實話實說,項羽是亡國之君,是失敗的悲劇英雄。由此我又想起了另一個亡國之君,南唐后主李煜。最為大家人所共知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首詞確實寫的好,但是也有這么一句話:“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比這更能表達李煜悲劇風(fēng)格的還有一首: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江山。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國家都完了,李煜放不下的是宮娥。以他的心胸器量,是標準的亡國之音,讓人感覺非常氣憤。但你讀了項羽的《垓下歌》,項羽讓人同情,是一種悲壯,酸楚的蒼涼。英雄末路,有悲劇的崇高感?!捕畴[逸菊花入戰(zhàn)詩陶淵明的詩中有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此菊花在中國的文學(xué)、詩歌作品里,就成了超塵脫俗、隱逸的象征,這是菊花在詩歌里的一種意象。還有一種,是李清照的詞里所說的“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是一種不盡的哀愁。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詩歌創(chuàng)作里,菊花被定格為一種超塵絕俗的隱逸,像“采菊東籬下”;要么是“人比黃花瘦”的哀愁,那樣的凄凄慘慘、慘慘凄凄。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寫了一首《菊花》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成了戰(zhàn)斗的詩歌。菊花或者隱逸,或者哀愁,所以菊花入戰(zhàn)詩應(yīng)該是千古第一反詩。前邊講了自古英雄皆解詩,主要以劉邦、項羽的英雄來寫,都有大氣磅礴的詩歌作品。黃巢這一首把別的詩人的那種隱逸哀愁的東西,寫入了戰(zhàn)爭,所以說菊花入戰(zhàn)詩,是千古第一反詩。攻打殺伐,驚心動魄。特別是這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實際上這個“我花”在這里就成了黃巢的人格形象的象征?!皼_天香陣透長安”,實際上后來黃巢的農(nóng)民起義軍進了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戰(zhàn)詩里“金甲”指戰(zhàn)士打仗頭上有頭盔,前胸后背的鎧甲。跟菊花的那個顏色,做了一番比擬接近的比照,所以“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拍的那個電影里頭,那種橘黃色菊花的景致鋪天蓋地,驚心動魄的震撼。應(yīng)該說他原創(chuàng)的因子就在這里“滿城盡帶黃金甲”。毛澤東有一首《采桑子·重陽》詩,有一句:“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跟“沖天香陣透長安”兩句詩的意境比擬接近?!皯?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這個“香”,因為主席寫這首詞的時候,仗打完了,是勝利的心緒,勝利的氣氛,也是千古戰(zhàn)詞絕調(diào),寫戰(zhàn)爭詞作的絕品絕調(diào)。黃巢的《菊花》詩,應(yīng)該是掀天揭地,千古第一反詩。“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與毛澤東寫的“惟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特別是“我花開后百花殺”與“敢叫日月?lián)Q新天”意境很接近。至少這兩句詩是兩個不同時代的英雄同氣相應(yīng),同聲相求的共鳴?!踩秤⑿蹜?zhàn)詩最動人毛澤東戰(zhàn)地作品最驚心動魄的是《憶秦娥·婁山關(guān)》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分析上半闕:“霜晨月”的“霜”指秋霜。后來主席自己注解寫的是:貴州那個地方的冬天?!拔黠L(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冬天刮著西風(fēng),空中有雁在叫?!袄嚷曆省钡摹把省庇悬c嗚咽,有點蒼涼,這種咽好似似乎有點堵住的那種蒼涼。這種嗚咽的感覺有點象馬致遠的詩:古道西風(fēng)瘦馬,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主席這個《憶秦娥·婁山關(guān)》與馬致遠的詩:烈風(fēng)叫雁霜月,蹄聲號聲幽咽,肅殺壯美奇絕?!疤懵曁柭曈难省敝格R蹄聲碎,喇叭聲音?!稇浨囟饖渖疥P(guān)》的下半闕: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個“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易守難攻的地方,“鐵”就是形容這個防守很鞏固,“雄關(guān)”是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鞏固的像鋼鑄鐵打一樣,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說過去就過去了?!吧n山如海,殘陽如血”,這兩句詞寫的最好、最神、最壯美、最奇絕。而且從文學(xué)從詩歌史上來看,主席的這首《憶秦娥》肯定受了李白那首《憶秦娥》的影響。主席的書法作品里面,主席屢次手書寫過李白的《憶秦娥》,李白《憶秦娥》是這樣寫的: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李白的詩《憶秦娥》與毛澤東的詩《憶秦娥》在美學(xué)風(fēng)格上,有一點是相近的,都是兩個字:壯美。不是那種柔弱的婉約的美。李白的詩《憶秦娥》最驚心動魄的也是最后兩句“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在冬天的西風(fēng)中,夕陽西下的時候或者說夕陽西下的西風(fēng)中,西風(fēng)吹著漢家的陵闕,“陵闕”指皇帝陵墓。是一種壯美。據(jù)主席自己后來回憶說寫《憶秦娥》的時候,是在打一場很艱苦的仗,到了黃昏的時候才把婁山關(guān)攻了下來。毛澤東兩句詩“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是金戈殺伐,雄奇神勇;李白的兩句詩“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應(yīng)該是一種蒼涼幽遠,發(fā)思古之幽情。李白是毛澤東非常欣賞的杰出的詩人。李白被稱是“詩仙”;杜甫是“詩圣”。以國學(xué)的詩學(xué)而論,如果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圣,那毛澤東那么是詩雄。毛澤東是詩雄詞豪,詩歌是雄,詞作是豪?!拔黠L(fēng)殘照,漢家陵闕”與“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再以這個角度做個比擬的話,詩仙的西風(fēng)吹落的是歷史的塵埃,見天地之蒼茫;詩雄的西風(fēng),壯戰(zhàn)陣神威,有刀劍之氣。毛澤東最欣賞的英雄還是劉邦、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都是敢叫日月?lián)Q新天,掀天揭地的造反的英雄。他們也是“自古英雄皆解詩”,所以毛澤東跟他們是異代知音、同聲相求、同氣相印。毛澤東為什么能寫出那么幾十首大氣磅礴的古體詩詞來呢?原因很多,從創(chuàng)作手法、從遣詞造句、從用詞、用字上,跟古體詩詞含英咀華,反復(fù)咀嚼,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很大的關(guān)系。同樣一個描寫題材,毛澤東是怎么寫秋和梅花的的?在這一方面,跟古人有什么異同?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一講“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第九講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含英咀華與自鑄新詞之悼亡作品“南陽經(jīng)濟一臥龍,西漢文章兩司馬”是一副對聯(lián)。古人所說的“經(jīng)濟”,不是今天經(jīng)濟學(xué)意義上的經(jīng)濟,這個“經(jīng)濟”是經(jīng)邦濟世的意思。有人寫詞評價毛澤東詩詞的時候有幾句話:“經(jīng)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毛澤東寫詩填詞,是他經(jīng)綸外,經(jīng)邦濟世之余的業(yè)余的雅興。主席的業(yè)余的雅興在文學(xué)、詩歌上到達的程度如“泰山北斗”高的境界?!敖?jīng)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把毛澤東的詩詞,放到中國古體詩詞里去,特別是在豪放風(fēng)格、大氣磅礴方面,在前無古人的諸多方面,都毫不遜色,是杰出詩人中的杰出詩人。他一輩子最常讀的是《二十四史》,反復(fù)吟詠、反復(fù)抄寫的就是前賢的詩詞歌賦,或者抄寫前賢詩詞里的名言警句。所以說毛澤東對國學(xué),特別是歷史哲學(xué)、文學(xué)著作、詩詞歌賦的研讀,他讀書的量是非常大。第九講,正標題是“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副標題是“含英咀華與自鑄新之悼亡作品”。“風(fēng)月無古今”——詩人寫詩的時候,以風(fēng)月為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題材漢朝與今天的詩人寫月亮,但題材是不分古今的?!扒閼炎詼\深”——相同的描寫對象,因每個詩人創(chuàng)作思路的不同,他們所抒發(fā)的情懷或淺或深各有不同?!昂⒕兹A”——主席讀了很多國學(xué)的優(yōu)美詩詞,跟他自鑄新詞,即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有一個前后的創(chuàng)造性的傳承嫁接,按詩詞寫作手法來說,用典故或者點化前人的句子為我所用。“含英咀華,自鑄新詞”可以分為以下幾講:一是從主席寫的“悼亡作品”?!暗客鲎髌贰弊置嬉馑际堑磕钔鋈说囊馑?,是廣義的。狹義的是在文學(xué)史上,晉代叫潘岳的人,他太太死了以后,他寫了三首詩,寫得哀傷動人?!暗磕钔鋈恕笔侵傅磕钏劳龅奶:髞泶蠹野褜懙牡磕钔銎薜淖髌?,通通都叫悼亡詩。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悼亡詩浩如煙海。重點選幾首,人所共知的如下:〔一〕《詩·郡風(fēng)·綠衣》《詩經(jīng)》十五國風(fēng)有個《邶風(fēng)》,《邶風(fēng)》里有一首詩叫《綠衣》,詩句如下: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詩人看見妻子以前給他用綠色的材料,做的綠色外衣。“綠衣黃里”是說綠色的衣服里邊是黃色的內(nèi)衣。此時此刻衣服在,人不在?!靶闹畱n矣”感到很憂傷?!瓣戮S其已”思念亡妻的情感,不能自禁。底下還引用了四句“綠兮絲兮,女所治兮”,用絲做成的綠色衣服,是你給我做的;“女”讀“汝”,“你”的意思。“我思古人”:指想念我那死去的故人?!百聼o訧兮”:她活著的時候,使我少犯錯誤,她時時提醒、善意地勸諫我。民間有一句話“妻賢夫禍少”。李世民是一代英主,還有個賢明的老婆。人所共知,李世民手下有一個敢于直言諫諍的大臣,叫魏征。魏征經(jīng)常給李世民提意見,說一些言辭劇烈的不給面子的話,把李世民弄得很為難,常常下不了臺,很生氣?;厝ソo他太太發(fā)牢騷就說,早晚要殺了魏征。他太太就穿上非常正規(guī)的衣服說:祝賀你,大唐有這樣直言敢諫的大臣。所以民間都是“妻賢夫禍少”,皇后賢了,皇帝的災(zāi)禍就少一點。后人把魏征和李世民君臣關(guān)系美化了,君臣關(guān)系沒有想象的那種融洽。魏征死了后,李世民派人把魏征墳?zāi)股系哪贡冀o搗毀了。這是講的《詩經(jīng)》里的悼亡詩?!捕撑嗽?、蘇東坡、李淑一的悼亡詩再看潘岳寫的悼亡詩,三首悼念亡妻的詩歌作品。每首詩只選其中的四句話。悼亡詩的第一首四句是: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爸印闭f他的太太“歸窮泉”,說的黃泉,現(xiàn)指太太去世了;“重壤永幽隔”是講陰陽兩界隔斷、隔開了到了陰間;“望廬思其人”,看到他們夫妻曾經(jīng)一起生活過的房屋,想這人已經(jīng)不在了;“入室想所歷”,進到他們居室的時候,想起他們夫妻一起經(jīng)歷的那一切,那些生活的往事。第二首四句為:空床委清塵,室虛來悲風(fēng)。撫衿長嘆息,不覺淚沾胸?!翱沾参鍓m”,躺過妻子以前休息過的床,現(xiàn)在空蕩蕩的都有了灰塵;“室虛來悲風(fēng)”,自己一個人在這個房子感到孤獨的空、孤獨的虛,風(fēng)一吹進來都比擬悲涼、比擬凄慘;“撫衿長嘆息”,“衿”是被子的意思;“不覺淚沾胸”,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第三首四句為:徘徊墟墓間,欲去復(fù)不忍。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潘岳來到亡妻的墳?zāi)鼓莾海瑏砜澙@著墳?zāi)棺邉?,“欲去?fù)不忍”,要離開又不忍心離去;“孤魂獨煢煢”,親愛的亡妻?。∧阕吡?,丟下我這個孤魂;“安知靈與無”,誰知道有沒有什么神靈呢?因為潘岳三首悼念亡妻的詩寫的哀傷感人,有一種凄婉的美,所以大家后來把但凡悼念亡妻的作品,都叫悼亡詩。人所共知,蘇東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而且后世人心目中蘇東坡是心胸曠達,有方方面面的業(yè)余的雅興象詩、詞、書法等是個全才。包括飲食上有一道菜叫“東坡肉”,指東坡在官場上很坎坷,受人排擠,好幾次被逐出京城,到非常艱苦的地方做地方官,甚至因為某一件事情被關(guān)起來,差點殺了頭,所謂“烏臺詩案”。就這樣蘇東坡在短時間內(nèi)把糟糕、低落的情緒很快調(diào)整好,說明他有心胸曠達,有健全的人格。在中國人里邊,為數(shù)不多。把什么事情能看得開,活得自由自在的人。與他亡妻的情感呢?東坡有一首詩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寫這首詞的時候,妻子離他而去已經(jīng)十年了,“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指埋葬亡妻的墳,跟他遠隔千里,他的凄涼的情思,無處訴說。在詩中總要曲折,峰回路轉(zhuǎn)又接著寫到:“縱使相逢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這是作者的想象,是說即使見了——其實人都死了,怎么見面??!“塵滿面,鬢如霜”,相互都不認識了。這是上半闕,下半闕: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還是作者的想象,晚上的時候做了個夢,在夢中突然回到了家鄉(xiāng)。這時候看到妻子,正對著窗戶,梳妝打扮呢。他們見面的感受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最后兩句是:“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是說有明月的夜晚,難受得讓人斷腸。蘇東坡的這首詩寫得哀婉凄絕、悱惻動人,哀傷愁絕?!踩趁珴蓶|《蝶戀花·答李淑一》主席悼念亡妻有什么作品呢?主席寫了一首詞《蝶戀花·答李淑一》,寫這首詩的原由是,主席當年有一個戰(zhàn)友叫柳直荀,后來為革命犧牲了。柳直荀的太太叫李淑一,李淑一寫了一首詞叫《菩薩蠻》,詞如下: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xí)r,滿衫清淚滋。有的版本上是“滿衫清淚濕”,“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征人”不是字面意思遠征的人?!罢魅恕痹诠诺湓娫~里相當我們說有個詞叫游子,離鄉(xiāng)在外的人,所以這個征人是離鄉(xiāng)在外的人。在這里特指李淑一的老公柳直荀,“何處覓”,到什么地方找她老公呢?“六載無消息”,六年杳無音信;“醒憶別伊?xí)r”,一個晚上都是一會睡著了、一會又醒了,似睡非睡、似夢非夢。醒來以后,“醒憶別伊?xí)r”,“伊”指的是第三人稱,醒來以后回憶她老公,“滿衫清淚滋”,衣服都濕透了。悼亡之作的特點是悲悼哀傷、凄慘愁絕,不是悲就是愁。主席看了李淑一的《菩薩蠻》后,引起他對楊開慧的緬懷。毛澤東寫的悼亡之作,悼念亡妻楊開慧的作品,非但沒有悲悼哀傷,凄慘愁絕,意境超邁高遠,就是這一首《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先解釋一下中國人姓氏的由來:以動物為姓:像姓龍、姓熊;以地名為姓:像屈原的屈;以官職為姓:像司徒、司馬;以植物為姓:像姓楊,楊樹的楊,姓柳,柳樹的柳。因為楊開慧的這個“楊”和柳直荀這個“柳”為兩位烈士的姓。一個姓楊,一個姓柳,“我失驕楊君失柳”,我失去了引以為驕傲可以自豪的楊,指楊開慧;您失去了引以為驕傲的柳,指柳直荀。這一句比擬平鋪直敘。第二句就是神來之筆,有點奇特的想象。“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楊花柳絮飄飄蕩蕩向上飄揚,“重宵”指遙遠的高空,楊開慧和柳直荀兩位烈士的英魂飄到月亮上去了,“吳剛捧出桂花酒”,月宮的主人吳剛捧出桂花酒,招待柳楊二位尊貴的客人。這是作者神奇瑰麗的想象。民間傳說中月宮里有嫦娥,嫦娥怎么歡送兩位烈士的英靈呢?“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用很廣很大袖子在“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把萬里長空當作廣闊無垠的舞臺,為楊、柳兩位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這是寫的月宮,下面看底下的人間。“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就可以告慰兩位為革命付出生命的烈士,現(xiàn)在革命成功了,“曾伏虎”指意境,主席在長征結(jié)束的時候,有一首詞里有兩句話“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那首詩里的“蒼龍”和這首詞里的“虎”都是反動派,都是革命的對象。蒼龍也罷,虎也罷,今天革命勝利了,他們都被縛住了,老虎也被制服了,這兩位烈士的英靈忠魂聽到這個消息是什么心理感受呢?“淚飛頓作傾盆雨”,他們流下了沖動的眼淚,這是作者夸張的一說,天上的人一流眼淚,地上那不就下雨了嗎?前人寫的《悼亡詩》是悲悼哀傷、凄慘愁絕的。從《蝶戀花·答李淑一》里,看不到哀傷、愁絕,沒有凄凄慘慘,有的是超脫,有的是高邁。境界非常高,表現(xiàn)了一位偉人的寬闊的胸懷,對亡妻不盡的緬懷、不盡的思念,這種思念的風(fēng)格是超邁的,是高遠的,是所有古人哀傷的悼亡詩,根本難以企及的崇高境界。第十講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含英咀華與自鑄新詞之梅〔一〕蘇子卿、王安石、崔櫓、林和靖、陸游、秦觀關(guān)于梅的詩作這一講我們看一下古人寫梅花與跟澤東筆下的梅花,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南朝的時候,陳朝有一個詩人叫蘇子卿,他有一首詩叫《梅花落》,我選取了其中四句話:中庭一樹梅,寒多葉未開。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中庭”指庭院里有一株梅樹;“寒多葉未開”說因為冷葉子還沒有展開;“只言花是似雪”梅花是白的,外觀的色彩的感覺上跟雪比擬相似。作者底下點題“不悟有香來”是你沒有悟到,雖然白的很相近很相似,梅花雖然跟雪一樣白,梅花是有香味的。這是南陳的蘇子卿的《梅花落》。宋朝的政治家詩人王安石,梅花詩是這么說的:墻角一樹梅,凌寒單獨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墻角有一株梅花,“凌寒”冒著寒、頂著寒。“單獨開”自己單獨綻開;“遙知不是雪”遠遠的望去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因為有淡淡的清香傳過來,鼻子能聞得見。我突然想起南宋盧梅坡有兩句詩,說梅花跟雪花有什么不同?“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從色彩白的角度來講,那梅花的白,還是趕不上雪的白,所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從淡淡的高雅的香味的角度來說,梅花在香味上勝過雪花,所以說雪卻輸梅一段香。寫梅花最著名的幾首詩中林和靖的一首《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宣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氨姺紦u落獨暄妍”指百花凋零,叫眾芳搖落。只有梅花獨獨的綻放,因為梅花是冬天開花,別的花在冬天都凋謝了;“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小小園子里占盡了美好的風(fēng)情,整個小園的景致風(fēng)情都讓梅花給獨占了?!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疏影橫斜水清淺”有點中國水墨畫的味道;“暗香浮動月黃昏”有月亮的黃昏時,梅花最動人、最美。不但人欣賞梅花,飛禽昆蟲都有點嫉妒梅花的美。“霜禽欲下先偷眼”那些禽鳥從空中往這園子里要飛的話,得先偷偷的看看梅花,這些飛鳥有點自慚形穢。“粉蝶如知合斷魂”蝴蝶、蜜蜂向來是盤旋飛舞在鮮花叢中,梅花是百花中的一種,作者認為在姹紫嫣紅、萬紫千紅的花中,游戲飛舞在花朵間的蝴蝶,都要為梅花斷魂??梢?,作者認為梅花是最美的?!靶矣形⒁骺上噌颉弊髡哂幸粋€高潔的心靈世界,這種超塵脫俗的人格,就像梅花一樣。作者一邊欣賞梅花,一邊微微的吟詠詩詞歌賦。封建時代的士大夫、文人,一年四季最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冬吟白雪詩的時候,如果說雪中有梅花,梅花還飄著雪,景致是更好的?!懊讽氝d雪三分白”就是說要比純白、比潔白、比白的不能再白的花,梅花比不過雪,要遜色三分,“雪卻輸梅一段香”從淡淡的幽香,從高雅的風(fēng)格的香的方面來說,雪又比不上梅了。再言歸正傳,林和靖《山園小梅》最后一句話“不須檀板共金樽”,“檀板”指也沒有理由家里有個戲班子之類的?!安豁毺窗骞步痖住币矝]有理由吃飯的時候鐘鳴鼎食,喝酒用的是金杯、銀杯,用來盛湯的碗都是銀碗。作者的言下之意是,我沒有豪華的生活設(shè)施,但我有高雅的精神情調(diào)。林和靖實際上是以梅花來自比,以梅花自曠,自己超塵脫俗高潔的人格。換句話說,梅花的形象就是林和靖本人,脫俗孤傲的人格形象的詩意的寫照。林和靖另一首梅花詩里還有兩句詩:人憐紅艷多應(yīng)俗,天與清香似有私。林和靖看不起蕓蕓眾生,稱他們?yōu)椤八住?。人們都喜歡大紅大紫的、艷麗的花朵,所以說是“人憐”,“憐”在這首詩里不是可憐的意思而是喜愛的意思。在唐詩宋詞中,這個“憐”不是可憐的意思,可憐就是可愛。許多人覺得大紅大綠、姹紫嫣紅的、非常艷麗扎眼的喜歡這樣的。按邏輯推理的話,林和靖肯定不喜歡牡丹,每人都有不同的欣賞趣味,牡丹是國色天香,按林和靖標準的話,牡丹是可稱“俗”的?!疤炫c清香似有私”指老天爺讓人們審美時,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眾人都俗不可耐,在欣賞花朵上,恐怕更多的是低級趣味、沒有高尚的風(fēng)格、沒有高雅的情趣。譬如說像梅花這種清幽、淡淡的香味,老天爺好似偏心眼,好似有私心,像林和靖這樣杰出的,有風(fēng)格的人物才配欣賞梅花。唐末詩人崔櫓,寫的一首詩《暗梅》特選取其中的四句: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壓漁家短短籬。惹袖尚馀半日香,向人如訴雨多時。好似人格化的梅花一枝枝;“斜壓漁家短短籬”長在水邊漁人家的籬笆的旁邊;“惹袖尚馀半日香”從梅花旁邊經(jīng)過后,梅花的香味跑到作者的衣袖里,而且梅花好似還向人說話了;“向人如訴雨多時”好似告訴人說,我這么香、這么柔弱的,經(jīng)常下雨,這不是一種摧花嗎?有點人格化的味道。崔櫓在詩里主要是四個字:“含情含怨”特別是“含怨”梅花是有怨氣的。風(fēng)吹雨打、雨摧花。所以這是人格化的含情含怨。秦觀的一首詩《和黃法曹意建溪梅花》節(jié)選其中四句:清淚斑斑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月沒參差畫角哀,暗香銷盡令人老。“清淚斑斑”我感覺不僅僅是說梅花,也說自己。寫梅花非常著名的除了林和靖《山園小梅》外,還有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單獨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绑A外斷橋邊”指梅花在驛亭外的斷橋邊,寂寞的開著;“已是黃昏單獨愁”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梅花是沒有情感的,更不用說愁了?!耙咽屈S昏單獨愁”說雖然到了黃昏自己單獨愁;“更著風(fēng)和雨”還要承受風(fēng)吹、雨打。換句話說,雨打風(fēng)吹摧殘梅花。下半闕: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梅花自己,無意于和別人比高比下,無意于和大家去爭春天的艷麗。別的花不這樣認為,都嫉妒梅花,梅花很無奈。“一任群芳妒”實際上陸游是以梅花自況,以梅花自比。中國文人常用的寫作手法。屈原在《離騷》里有句:“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屈原本來是個男的,他在官場上引起別人的嫉妒。屈原不僅是詩人也是政治家。因為屈原在楚國搞改革,觸動了許多貴族的利益,為人正直,又具有詩人氣質(zhì)。在宦海浮沉里,屈原受到別人的嫉妒,在楚王面前,有人說屈原的壞話,說了挑撥離間的話,被嫉妒,被諂言,所以就離開了國王。屈原覺得很委屈,就寫一首詩叫《離騷》。據(jù)有人說《離騷》就是牢騷,就是指屈原在發(fā)牢騷。所以屈原說“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眾女”就是屈原官場上的對手,嫉妒屈原的人,嫉妒他美女的美貌,在美貌上比不過我。他們就心術(shù)不正說,你雖然美,但是你“善淫”。用今天的話說,你雖然是個美女,但你這人生活作風(fēng)不好。所以進行人身攻擊,人格侮辱?!爸{諑謂余以善淫”跟陸游的“一任群芳妒”好有一比;“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前面講梅花忍受風(fēng)吹雨打,梅花就凋落凋謝了,掉地時人馬一踐踏,跟泥土粘在一起,所以零落碾成泥,只有香如故??峙率顷懹巫约汗賵霾坏靡猓袂粯?,受到別人的諂言、迫害。受到的迫害,就像梅花風(fēng)吹雨打,被摧殘的遭遇一樣。剛剛講的陸游的《梅花》是一任群芳妒,零落碾成泥。秦觀的梅花是清淚斑斑。崔櫓的梅花是含情含怨。林和靖的梅花,他是說只有像我林和靖這樣有高品位高風(fēng)格的人,才能看出梅花的美,是林和靖孤傲脫俗的人格象征。蘇子卿和王安石的梅花,只是說了梅和雪的不同。盧梅坡的梅花和雪,他把雪和梅花做了個比擬,告訴我們梅花和雪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總的來說,古人寫梅花可以分兩大局部。一是思想傾向一,用梅花象征自己,孤傲脫俗的人格。二是抒發(fā)作者含情含怨,多少有點悲觀。〔二〕毛澤東《卜算子·詠梅》毛澤東是怎么寫梅花的?毛澤東與陸游一樣也寫了一篇《卜算子·詠梅》。主席詞里有兩句“讀陸游詞,反其意而用之”。讀陸游的詞作,我跟他的意思是相反。陸游的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碾成泥”。哀傷消沉,所以主席反的是陸游哀傷消沉。主席的《卜算子·詠梅》詞如下: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首詞明白如話,“她在叢中笑”表達堅決樂觀的意思。古人寫梅花有堅決樂觀情調(diào)、風(fēng)格的不多。所以主席說反其意而用之。主席的另一首七律詩里,寫到梅花還有兩句詩:梅花歡喜滿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說梅花喜歡嚴寒,經(jīng)過嚴寒的考驗梅花獨獨綻放;“凍死蒼蠅未足奇”蒼蠅凍死就死了。詞里梅花有一種昂揚的斗志?!八趨仓行Α敝该坊ㄊ菤g快的,是樂觀的。前賢有關(guān)梅花的詩詞作品有兩大主題:〔一〕以梅花自況,自比作者高潔的人格。〔二〕含情含怨,滿腹幽怨。主席寫的梅花,有在叢中笑的歡快,也有歡喜漫天雪的昂揚斗志。與前賢寫的梅花有不同的風(fēng)格。讀古人的詩詞、歌賦,寫到秋天的作品也很多,前賢怎么寫秋天的,毛澤東又是如何用抒詞來描摹秋天的。第十一講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含英咀華與自鑄新詞之秋下面我們講第十一講,正標題是《風(fēng)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副標題是——含英咀華與自鑄新詞之秋。也就是說前賢的詩詞作品,是怎么描摹秋天秋景的。前賢通過寫秋有什么樣的議論,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和毛澤東怎么寫秋,怎么通過寫秋抒發(fā)自己的胸懷?我們前后要做一番比擬。〔一〕宋玉、李白、杜甫、王維、李清照、范仲庵關(guān)于秋的詩作屈原同時代有一個文人叫宋玉,當然影響和聲望都在屈原之下,據(jù)有人說這個宋玉好似是屈原的學(xué)生,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又背叛了屈原,我們就不考證了。宋玉有一個作品叫《九辨》?!毒疟妗防镉幸痪湓?,“悲哉秋之為氣”,注意這一句話有個“悲”,這個“悲”就定下了千古文人寫秋的風(fēng)格,就是以“悲”為主,可以說是“悲觀、悲涼、悲憤”。總而言之一句話,定下了關(guān)于秋的感懷、關(guān)于秋的抒情――“悲”。前面講過李白的《憶秦娥》:《憶秦娥》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李白的這一首,也是感秋之作。李白的《憶秦娥》是蒼涼的哀歌、是蒼涼的發(fā)思古之幽情的歷史的哀嘆之歌。唐朝跟李白齊名的杜甫,有這么一首詩,題目叫《登高》,是一首七律。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中關(guān)鍵的兩句“萬里悲秋常作客,艱難苦恨繁霜鬢”,還有前四句“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是寫秋天的景觀,描摹的是秋天的景色。不是“猿嘯哀”,就是“無邊落木簫簫下”,由此引起的秋天的感受,就一個字“愁”。中國人造字很特別,心里一想起秋天,就一個“愁”,這種“愁”有多少呢?就像“不盡長江滾滾來”一樣。“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也不算長壽之人,這個“百年”就是常年或者晚年的意思?!岸嗖—毜桥_”,杜甫就有點像林黛玉一樣,多愁多病的身子骨,所以死的時候也很凄涼?!捌D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為什么?借酒澆愁,澆秋愁。這是杜甫關(guān)于秋的一首《登高》。再看一下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里說的是,作者思親的鄉(xiāng)愁。就是九月九日登高的時候,這個鄉(xiāng)愁的遺憾是什么?少了一位親人,換句話說,自己想念的親人,能和自己一起登高欣賞秋天的景色該多好,能一起插茱萸那該多好。偏偏不是這樣的,那是不是一種遺憾。所以我們說,王維的這首詩是思親的鄉(xiāng)愁。再看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的這一首《聲聲慢》,“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是不是就是我前頭說的,宋玉定下的秋的那個基調(diào):一個字“悲”。那么再看,“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那么這首《聲聲慢》是愁情哀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是不是哀景,抒發(fā)的是愁情。最后一句“怎一個愁字了得”。再看一下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把這首《漁家傲》稍微解釋一下。范仲淹有一段時間,在西北前線跟西夏打仗?!叭虑飦盹L(fēng)景異”,“塞下”就是邊關(guān)邊塞,秋天的“風(fēng)景”跟中原地帶的開封風(fēng)景不一樣,因為北宋的首都在開封。怎么不一樣?底下要說,“衡陽雁去無留意”就說到了秋天的時候,北雁南飛要到衡陽這個地方去,“無留意”,沒有留在這個地方的意思,也就是說秋去冬天就來了。“四面邊聲連角起”,這個“角”是軍隊中進軍的那個號角。是不是連角起,在邊關(guān)嗎?“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這個“嶂”就是我們說的重山疊嶂的那個“嶂”。在邊關(guān)的崇山疊嶂,崇山峻嶺中,“長煙落日孤城閉”,作者跟那些邊關(guān)的將士,在崇山峻嶺中的,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里干什么?在這里堅守邊關(guān),所以“孤城閉”,城門閉起來了。“濁酒一杯家萬里”,濁酒是渾濁的酒,邊關(guān)釀的酒比擬粗糙,不那么精制,也就是劣質(zhì)酒的意思,用一杯濁酒來消愁;“家萬里”,就說離家很遠,用這一杯濁酒解萬里鄉(xiāng)愁。“燕然未勒歸無計”,就是說漢武帝時代,霍去病、衛(wèi)青他們北卻匈奴,打了勝仗以后,在燕然山上立了碑,在碑上刻上字記錄他們凱旋、勝利的文字,我們今天叫“刻碑”。古人有一個字叫“勒”,所謂“燕然未勒歸無計”是什么意思?就是說還沒有什么勝利,也沒有什么赫然的戰(zhàn)功,“歸無計”就是還沒有回家的打算?!扒脊苡朴扑獫M地”,這個“羌管”也就是笛子或者簫??傊@些管樂器,吹奏出來的一定是萬里鄉(xiāng)愁,所以“霜滿地”“人不寐”那就是晚上失眠,睡不著覺;“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那將軍都老了,都有白發(fā)了,“征夫”就是那些出征在外的邊關(guān)的將士,留下了思鄉(xiāng)的眼淚。范仲淹的這一首《漁家傲》總結(jié)一下,應(yīng)該是邊關(guān)秋景,濁酒鄉(xiāng)愁,“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上述這些寫秋的作品,離不開“悲、愁、哀、凄”等至少不樂觀。大家回想一下,宋玉說:“悲哉,秋之為氣也”是不是一個“悲”字?李白的《憶秦娥》:“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是蒼涼的哀歌,慨嘆歷史的哀歌。杜甫的《登高》是“萬里悲秋常作客,艱難苦恨繁霜鬢?!蓖蹙S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應(yīng)該是思親的鄉(xiāng)愁。李清照的《聲聲慢》那不用說:“凄凄慘慘戚戚,怎一個愁字了得?!狈吨傺偷摹稘O家傲》邊關(guān)鄉(xiāng)愁、濁酒鄉(xiāng)愁。邊關(guān)秋景,所以這些人關(guān)于秋天的描繪、關(guān)于秋天景色的描寫,無一例外抒發(fā)的情感透露出來的情緒,不離這四個字“悲、愁、哀、凄”至少不樂觀?!捕趁珴蓶|的《沁園春·長沙》《采桑子·重陽》毛澤東跟上面這些“悲、愁、哀、凄”迥乎不同。主席在三十三歲的時候,寫的《沁園春·長沙》——“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边@個“層林盡染”秋天的那個盡染。漫江碧透,那個時候不像現(xiàn)在,我們不環(huán)保了,把大自然破壞了。那個湘江是清澈見底,水的清澈見底。柳宗元講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所以“漫江碧透”?!鞍亵礌幜鳌?,“百舸”就是好多船只,在湘江上來來往往穿梭——這是江面上。再看空中,“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高處是鷹在展翅,低處的湘江里,魚翔淺底。作者抒懷底下有一句話,“萬類霜天競自由”,那就是說,在這個秋霜的季節(jié)里,“動、植、飛、潛”,當然這里沒有寫動物,但是寫了植物?!皩恿直M染萬山紅遍”是不是寫湘江邊上、山上的植物;“鷹擊長空”空中的飛鳥:“魚翔淺底”古人經(jīng)常說的“動、植、飛、潛”啥意思?動物、植物、空中飛的飛鳥,“潛”是什么?潛在水里的魚啊等等之類的。你看各種各樣的植物、各種各樣空中的飛鳥、水中的魚類,它們都自由自在。所以“萬類霜天競自由”有沒有悲、有沒有愁、有沒有哀、有沒有凄?沒有吧。那么這實際上是詩人眼中的“萬類霜天競自由”。用周易的話說,是一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昂揚向上。這首《沁園春·長沙》,以“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秋景,抒發(fā)的是什么?下半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抒發(fā)的是萬丈豪情,抒發(fā)的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萬丈豪情。上邊我們講了主席的《沁園春·長沙》,他寫秋顯然跟前賢不一樣。主席還有一首詞,是長征快結(jié)束的時候,到了六盤山上的時候,“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底下是“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那就是長征快結(jié)束了。這首詞關(guān)鍵的兩句話:“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那么這樣的寫秋天,是不是一種戰(zhàn)斗的壯美?你看,“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是抒發(fā)一種豪情,這里更多的是一種革命的理想。那潛臺詞是什么?長征快要結(jié)束了,“何時縛住蒼龍”,我什么時候把“蒼龍”也就是反動派能制服呢?下邊看一下,主席的這首《采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寥廓江天萬里霜“人生易老天難老”據(jù)說是李賀的詩句,主席的這一句話是從李賀詩點化而來,至少在兩首作品里就有。一首是《七律長征》里有“人生易老天難老,人間正道是滄?!?。在這首詩又用了這句話,稍微做了一點變化。這首《采桑子·重陽》最動人心魄的一句話就是這句“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前邊咱不是和把這句話和黃巢的“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做了一番比擬嗎?總而言之這一句,“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是非常獨特的??吹紫碌摹安凰拼汗鈩偎拼汗狻?,從給人觀景的感受來說,更多的人是不是喜歡春天的景色?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是鮮花的季節(jié)。大家更多的是覺得春光好,春天的景致比秋天的景致好,春光比秋光好。但在詩人毛澤東看來,春光不如秋光,春天的景色不如秋天的景色。換句話說,他認為秋天景致的美,超過春天景致的美,秋天景色的壯美,勝過春天景色的華美。而且毛澤東的詩詞里邊,秋天的最高境界,就是“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就是“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囿于我自己,關(guān)于主席詩詞有限的見聞,主席詩詞里好似沒有關(guān)于春天的作品,沒有歌頌春天的作品。是不是更多的詩人,都在歌頌“春天百花爭艷,春天小鳥的歌唱”?主席詩詞里不曉得為什么沒有寫到春天。一年四季,寫的最多的是秋天。下來就是冬天,寫夏天的也不很多。有一首詩有這么兩句:“熱風(fēng)春雨灑江天,冷眼向洋看世界”??吹街飨娫~的手稿里,是“熱膚揮汗灑江天”,就是夏天太熱了,人的皮膚上都有汗,所以“熱膚揮汗灑江天”。別的寫夏天的好似也不很多。那么再想一下,主席的詩詞作品里,更多的是寫“秋、冬”兩季。而且寫秋天的時候,一般都寫“秋霜”,寫秋天的“冷峻”。寫冬天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主席詩詞里,最獨特的秋天,是他最高的審美境界,是一種壯美,是一種“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戰(zhàn)斗之美。所以本講我們這么總結(jié)一下,前賢的關(guān)于秋天的作品,作者大局部的情緒是通過秋光秋景來抒發(fā)感情,大局部都是“悲、愁、哀、凄”,至少樂觀的作品不多,而且更多的是局限于個人感情的小圈子,沒有毛澤東關(guān)于秋景描寫、抒懷那種海闊天空的境界和大海一般寬廣的胸懷,更沒有“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那種戰(zhàn)斗之美、那種壯觀之美。第十二講橫絕古今不見頂相——毛澤東的詩人形象及毛詩詞意境舉要你看這個題目,大家看“橫絕古今”,那我就不用多說了?!安灰婍斚唷蔽疑晕⒆饕环忉?。讀佛經(jīng)的時候經(jīng)??匆?,贊嘆佛祖的時候說:“不見頂相”。字面意思是看不見佛的頭頂,那釋迦牟尼是不是個巨人,再高,搬個梯子行不行?所以有時候我想,這個儒、道、佛三家,可以打通互補論證。那么“不見頂相”怎么解釋呢?我們跳出佛學(xué),我想起《論語》里邊一段話:“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顏回這一段話是什么意思呢?實際上顏回是在贊嘆他們的孔丘老師,孔老師的人格形象非常高大?!把鲋畯浉?,鉆之彌堅”就是說,越是仰著頭看我們先生,越覺得先生的人格形象偉岸、高大;“鉆之彌堅”,越鉆研我們孔老師的學(xué)問,越堅決了做我們孔老師學(xué)生的這個志向。顏回的這個“仰之彌高”,跟佛學(xué)、佛教徒,贊嘆釋迦牟尼這個“不見頂相”高大偉岸的人格形象,是不是比擬接近??!所以我們說“不見頂相”是高大偉岸的人格形象?!惨弧扯嗲椴抛有蜗?,偶涉婉約那么毛澤東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人形象也是高大偉岸,“不見頂相”。這個高大偉岸的詩人形象分下面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也就是本講的第一大點:多情才子形象,偶涉婉約。前面給大家講了,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兩首詞:一首是《賀新郎·別友》,一首是《虞美人·枕上》。這兩首詞實際上也就是兩封一往情深的情書。這兩首情詞,或者兩封情書,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多情才子的形象,也是一種婉約的風(fēng)格。前面講過了,“婉約派”代表作家柳永,“婉約”的代表作就是柳永的《雨霖鈴》。把柳永的《雨霖鈴》跟主席的《賀新郎·別友》、《虞美人·枕上》作一番比對的話,可以看出,兩位詞人的婉約風(fēng)格何其相似。看“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跟柳永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非常相近;“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跟“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也是寫秋天的景致,很接近。所以我們說他的第一個形象是“多情才子的形象”和他的“婉約風(fēng)格”?!捕城笏髡?、思索者形象除了多情才子、婉約風(fēng)格之外,他“不見頂相”的高大形象的第二個層面,也就是我們教案上的第二大點:求索者、思索者形象。在《沁園春·長沙》里寫道:“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是不是“思索者、求索者”的形象?特別是這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有一點屈原的“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境。

主席還有一首作品: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據(jù)主席自己后來給這首作品的注解,是說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進入了低潮,作者的情緒比擬消沉,多少也有點苦悶、彷徨。就是說自己起伏的心潮、跌蕩的思緒,就好似要高過那江中的浪花。看一下作者寫的評價漢朝初年杰出的年輕政論家賈誼的一首詩:賈生才調(diào)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墜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什么意思呢?“賈生”就是賈誼,他的才華“世無倫”,就是舉世無與倫比的,就是說賈誼的政論才華是超倫絕群的。但是賈誼不得志,為什么?漢朝初年在朝廷里,拿實權(quán)的還是跟漢高祖劉邦一起打天下的軍功貴族,賈誼在這些軍功元老看來,就是個少年新貴,再加上賈誼主張加強中央集權(quán)制,強化中央的權(quán)威,難免跟那些貴族、跟那些特別是軍功世家貴族有沖突,所以就被從漢中央朝廷長安城里貶出去了。到了長沙,做梁王的家庭教師。結(jié)果呢?這個梁王騎馬的時候,從馬上掉下來給摔死了。那么賈誼由此承當了一些連帶的責(zé)任,所以為此心情很郁悶。賈誼后來就在郁悶中壯志未酬,撒手人寰。這一句“哭泣情懷吊屈文”,屈原在歷史上也不得志,改革政治,搞一些改革的措施,步子邁的大一點,觸犯了朝廷中貴族的利益。賈誼就把這個不得志的政治家、詩人屈原引為同道,寫了悼念屈原的賦。主席的這一首《七絕·賈誼》,跟主席欣賞的一位唐末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比擬接近。李商隱寫賈誼的詩題目叫《賈生》,主席這個題目叫《賈誼》,一回事,是不是?李商隱是這么說的: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靶摇本褪菨h中央,求訪賢能的臣子,被逐出朝廷以外的大臣。如果真是求賢假設(shè)渴的話,賈誼的才華更無倫、舉世無與倫比、超群絕倫、非常突出。賈誼見到了漢文帝,給漢文帝講治國平天下的韜略,給漢文帝講如何加強中央的權(quán)威,如何削弱諸侯割據(jù)的權(quán)柄。作為漢朝的皇帝、漢天子,這不是正中下懷嗎?兩人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共鳴,但是你看最后一句,“不問蒼生問鬼神”什么意思呢?問的是神神鬼鬼的事情,漢文帝有意把話題岔開,“王顧左右而言他”,在漢文帝有不得已的為難,在賈誼至少說明,政治上不成熟,至少說明,此時此刻要加強漢中央的權(quán)威,時機不到、條件不具備。主席的這首《賈誼》和李商隱的《賈生》都是在評價歷史人物,在思考歷史人物。主席最著名的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思考,還是參考前頭講過的《賀新郎·讀史》。〔三〕職業(yè)革命家、政治家形象主席詩詞的意境里邊,他“不見頂相”的高大偉岸的形象,應(yīng)該是主席職業(yè)革命家、職業(yè)政治家的戰(zhàn)斗形象。特別是1949年以前,攻打殺伐,金戈鐵馬,那個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形象。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最能展現(xiàn)主席職業(yè)革命家形象。他的作品譬如:《西江月·井岡山》、《漁家傲·反一二次大圍剿》、《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憶秦娥·婁山關(guān)》、《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長征》、《清平月·六盤山》等?!菜摹尘龓熀弦?,雄霸之主與文才風(fēng)騷渾然一體的形象那么,毛澤東詩詞意境里邊,最高大偉岸“不見頂相”的形象是什么?所以,咱們第四點的標題是:君師合一,雄霸之主與文才風(fēng)騷渾然一體的形象。說的簡單一點就是能文能武,“君師合一”的形象,這個代表作最能展示這個形象的,就是前面講的《沁園春·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他們共同的缺憾是什么?——沒文化,文采風(fēng)流欠缺。或者我們更準確的說,他們的文學(xué)成就遠遠趕不上他們金戈鐵馬、開疆拓土的赫赫戰(zhàn)功。也就是說,他們武的方面是強項,文的方面是弱項。那么又要問了,如果國君、皇帝有文化,文采風(fēng)流大大的好,是個什么樣子?很不幸,中國歷史上那些文采風(fēng)流的皇帝或者國君,要么是亡國之君、要么是流氓皇帝。你看李煜的詞,是不是寫得非常好,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李煜是亡國之君。李煜的詞說白了我看就是亡國之音。李煜的那一首,“三千里地江河,四十年來家國”,“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這是標準的亡國之音。那你看李煜夠文采風(fēng)流吧,是不是亡國之君?要么是亡國之君,要么是亡國之君兼流氓皇帝。你看宋徽宗文采風(fēng)流吧,據(jù)說書法也馬馬虎虎,宋徽宗不是有一種書法體叫瘦金體嗎?而且宋徽宗還有一個審美情趣:喜歡假山假水。北宋的首都在北方的開封,那些堆砌假山假水、人造的園林工程,都在蘇州杭州,怎么辦?底下的人投其所好,就把蘇州特別是杭州一帶老百姓家里或者哪個官宦人家家里奇特的太湖石、奇異的花木,全部都搶來,送到宋徽宗那去,還在杭州設(shè)立一個供奉局,搞得民不聊生,這才引起方臘起義。宋徽宗在開封城里,修所謂園林工程。所以宋徽宗的這個山水審美,實際上是把老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按毛主席的觀點,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對抗。于是乎就農(nóng)民起義了。宋徽宗后來的結(jié)局怎么樣?他不當皇帝,當了太上皇,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就是后來的宋欽宗,結(jié)果太上皇、皇帝父子都做了金國的俘虜、階下囚。所以作者本人還是我前頭說的一句話,“我左手打仗,我右手寫詩”,文武兼長。所以咱們說“君師合一”這是毛澤東詩詞形象,最最突出的形象,也是毛澤東詩詞意境里詩人“不見頂相”的高大偉岸形象。課件名稱:毛澤東詩詞賞析〔下〕

測試題目共:26,總分值:100,測試時間:60分鐘

第1題、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憶”是回憶之意。(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2題、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中“雄關(guān)”指險峻的關(guān)隘。(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3題、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中的“人不寐”就是夜不能眠的意思。(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4題、

“不見頂相”是高大偉岸的人格形象。(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5題、

“人憐紅艷多應(yīng)俗,天與清香似有私”中的“憐”是可憐的意思。(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6題、

毛澤東的詩詞作品以“婉約”為主,兼有“豪放”。(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7題、

“情懷自淺深”的意思是相同的描寫對象,因每個詩人創(chuàng)作思路的不同,他們所抒發(fā)的情懷或淺或深各有不同。(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8題、

“宣室求賢訪逐臣”中的“宣室”就是漢中央,求訪賢能的臣子,被逐出朝廷以外的大臣。(是否題)〔分值:3〕A.對

B.錯第9題、

“南陽經(jīng)濟一臥龍,西漢文章兩司馬?!笔且桓睂β?lián)。這里的“經(jīng)濟”是經(jīng)濟學(xué)意義上的“經(jīng)濟”。(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10題、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我無訧!”中的“俾我無訧”的意思是說她活著的時候,使我少犯錯誤,時時提醒我、善意的勸諫我。(是否題)

〔分值:3〕A.對

B.錯第11題、

毛澤東寫的梅花和前賢的梅花有〔〕不同。(單項選擇題)

〔分值:4〕A.毛澤東的梅花含情含怨,滿腹幽怨

B.毛澤東的梅花是以梅花自況,自比作者高潔的人格

C.毛澤東的梅花是跟雪做了個比擬,說了梅花的不同

D.毛澤東的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