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B/27/wKhkFmZvn-6ARIrSAAJE8lze80o053.jpg)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B/27/wKhkFmZvn-6ARIrSAAJE8lze80o0532.jpg)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B/27/wKhkFmZvn-6ARIrSAAJE8lze80o0533.jpg)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B/27/wKhkFmZvn-6ARIrSAAJE8lze80o0534.jpg)
![第10課 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1B/27/wKhkFmZvn-6ARIrSAAJE8lze80o05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第10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鎏金銀腰飾遼代壹重要名詞四時捺缽、猛安謀克、南北面官、四等人制、行省制度貳課程標準通過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fā)展和相關制度建設,認識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在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本課重點一、遼與西夏(一)遼朝(916-1125)——契丹族(1)起源:遼朝的建立者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生活。(2)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后來版圖擴大,改國號為遼。契丹帳[北宋]蘇頌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shù)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內蒙古敖漢旗白塔子遼墓壁畫《契丹人引馬圖》材料一:(宋神宗說)“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有行國。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國之所有矣,比之漢唐,最為強盛?!薄舅巍客鯐ァ兜郎角逶挕罚?)統(tǒng)治措施①南北面官:
胡人之官,領番中職事者皆胡服,謂之契丹官,樞密、宰臣則曰北樞密、北宰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人亦漢服,謂之漢官,執(zhí)政者則曰南宰相、南樞密?!鬯危萦嗑浮段湎繁泵婀儇撠熎醯さ扔文撩褡迨聞?,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特點:因俗而治、漢蕃分治,既學習漢族制度又保持本民族特色。作用:保護漢族封建文明,促使契丹封建化;緩解民族矛盾,促進民族交融和經濟發(fā)展。
契丹……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哆|史》卷四五《百官志》材料一材料二一、遼與西夏(一)遼朝(916-1125)——契丹族名稱
官吏來源主要責任
特點北面官契丹人
契丹等少數(shù)游牧民族事務南面官漢人,契丹人均有
漢人為主的農耕事務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3)統(tǒng)治措施②四時捺缽: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jié)轉換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春水、夏涼、秋山、坐冬)
秋冬違(避也)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居有宮衛(wèi),謂之斡魯朵;出有行營,謂之捺缽?!哆|史·營衛(wèi)志序》四時捺缽主要地點時間活動內容春捺缽長春州魚兒濼正月上旬捕鵝、鉤魚夏捺缽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七月中旬避暑、議政、放鷹秋捺缽慶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缽永州廣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議政、獵虎材料一、遼與西夏(一)遼朝(916-1125)——契丹族一、遼與西夏①起源:西夏的建立者黨項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陜北、寧夏一帶形成邊疆藩鎮(zhèn),宋初仍然保持半獨立的地位。②建國: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③制度:(二)西夏(1038-1227)——黨項族二、金朝入主中原1.起源:女真族活動于黑龍江、松花江流域,以農業(yè)、狩獵、畜牧為生。2.建國: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以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為生。3.對峙:1125年,金滅遼,兩年后又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4.遷都:1153年,金遷都燕京(今北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這是北京建都史的開端。二、金朝入主中原5、金朝的政治制度(1)內容
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匀賾魹橹\克,謀克十為猛安?!督鹗贰け尽发倥婷駪?,每300戶編為一謀克,10謀克編為一猛安。②在漢族村落之間筑寨居住,平時耕作,戰(zhàn)時選拔丁壯出征。材料猛安謀克軍事單位社會組織基層制度二、金朝入主中原6、鼎盛:“大定之治”: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進入鼎盛時期,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金世宗被百姓稱為“小堯舜”。7、衰落:金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制度又日益腐化,統(tǒng)治逐漸衰落。金世宗◎南宋、金、西夏形勢圖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1、蒙古崛起(1)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領鐵木真統(tǒng)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被奉上“成吉思汗”的尊號。(2)擴張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遼、西夏(1227)和金朝(1234),招降吐蕃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還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qū)。課標解讀一、宋二、遼三、西夏四、金五、元單元小結第一次1219年-1223年1231年滅掉花刺子模,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1235年-1242年滅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qū)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金帳汗國(欽察汗國)建立。第三次1253年-1259年以西亞地區(qū)為目標,攻占巴格達。伊利汗國建立。形成四大汗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創(chuàng)立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國伊爾汗國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后代海都所建四大汗國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2、
元朝統(tǒng)一(1)建立政權1260年,忽必烈繼位,開始推行中原傳統(tǒng)政治制度,興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定都大都;蒙古在其他統(tǒng)治區(qū)形成了四大汗國。(2)統(tǒng)一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域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tǒng)一。中國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
自封建變?yōu)榭たh,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材料一
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对贰さ乩碇尽凡牧隙蛟驁D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1)驛站制度:
修筑驛道,設立驛站;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2)中央制度:一省兩院——中書一省a.行政:宰相機構——中書省b.軍政:樞密院c.宗教:宣政院◎元代急遞鋪令牌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1)驛站制度:
修筑驛道,設立驛站;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2)中央制度:一省兩院——中書一省a.行政:宰相機構——中書省b.軍政:樞密院c.宗教:宣政院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1)驛站制度:
修筑驛道,設立驛站;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2)中央制度:一省兩院——中書一省a.行政:宰相機構——中書省b.軍政:樞密院c.宗教:宣政院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中書?。ㄐ姓┰褐袝∫皇≈朴放_(監(jiān)察)樞密院(軍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權反彈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中書省(行政)元:中書省一省制御史臺(監(jiān)察)樞密院(軍事)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相權反彈(3)行省制度
當時中央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含義派出機構常設機構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3)行省制度①內容:中央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②目的:轄區(qū)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政效率較高?!蛟惺∈疽鈭D管轄遼闊疆域,加強中央集權。③特點: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機構。④性質:行省制度協(xié)調了強化中央集權和提高行政效率之間的矛盾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根據(jù)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劃分地理區(qū)域,進而劃分行政區(qū)域。是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域劃分的重要原則之一,能夠使行政區(qū)劃與經濟、文化區(qū)劃一致,有利于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但是容易成為地方割據(jù)的有利條件。武夷山南嶺唐朝山川形便(3)行省制度犬牙交錯的行政劃分原則【知識補充】犬牙交錯:是指打破山川地形特征,跨地理區(qū)域劃分行政區(qū)域。利用犬牙相入劃分的行政區(qū)域往往地跨多個自然區(qū)域,內部自然條件、經濟特點、文化風俗差別較大。如漢中位于陜西南部,和關中平原之間隔著巍巍秦嶺,交通多有不便,且漢中方言、文化、飲食、風俗習慣等各方面都和四川比較接近,但漢中劃歸陜西管轄而不是四川。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元代……的區(qū)劃“合河南河北為一而黃河之險失,合江南江北為一而長江之險失,合湖南湖北為一而洞庭之險失,合浙東浙西為一而錢塘之險失,淮東淮南,漢南漢北,州縣錯集而淮漢之險失,漢中附秦,歸州隸楚,又合內江外江為一而蜀之險失”。
——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材料山川形便(3)行省制度元朝犬牙交錯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3、鞏固統(tǒng)一(3)行省制度①內容:中央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②目的:轄區(qū)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政效率較高?!蛟惺∈疽鈭D管轄遼闊疆域,加強中央集權。③特點: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機構。④性質:行省制度協(xié)調了強化中央集權和提高行政效率之間的矛盾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tǒng)一4、邊疆管理因地制宜行省制邊疆直接管理邊疆與內地一體化地方管理多元文明融匯一體的穩(wěn)定環(huán)境。(1)對吐蕃: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2)對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3)對臺灣:澎湖巡檢司;(4)在東北、云南設行省。四、元朝的民族關系1、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等級名稱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兒、回回等第三等漢人北方漢族,包括已經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統(tǒng)治區(qū)的居民(處于不平等地位)目的:保障蒙古貴族統(tǒng)治利益評價:民族矛盾更加尖銳,但民族間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加速了元朝的滅亡。說說四等人制的目的及評價?(1)目的:保障蒙古貴族的統(tǒng)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2)措施:元朝在很多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差別對待政策,被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依次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元朝的民族關系3、元朝滅亡(1)原因:社會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矛盾日益嚴重?!就卣埂棵褡迕堋㈦A級矛盾、自然因素、統(tǒng)治階級腐敗等(2)概況: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fā),不久元朝滅亡。元朝滅亡后,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漸與漢族融合。1351年,北方白蓮教發(fā)動了紅巾軍起義,號稱“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1368年,紅巾軍將領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攻克元大都。(3)結果:
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摧毀了大批的生產力。但是在長時期的征服中,比較野蠻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征服后存在的比較高的“經濟情況”;他們?yōu)楸徽鞣咚掖蟛糠稚踔敛坏貌徊捎帽徽鞣叩恼Z言。——恩格斯《反杜林論》結合相關史實談談你對恩格斯觀點的認識比較野蠻的征服者所征服的先進民族的生產力和文化水平高于征服者,征服者必須要接受先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8.1《自然特征與農業(yè)》聽課評課記錄1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2.5《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質》聽評課記錄1
- 人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21.2.3《因式分解法》
- 生產設備技術轉讓協(xié)議書(2篇)
- 環(huán)保保潔服務協(xié)議書(2篇)
- 蘇科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2.3《互逆命題》聽評課記錄1
-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四課《公民義務》第1課時《公民基本義務》聽課評課記錄
-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聽課評課記錄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3《平行線的判定》聽評課記錄2
- 2025年超低頻傳感器標定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書
- 地質災害知識培訓
- 傳統(tǒng)春節(jié)習俗
- 醫(yī)院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反走私課件完整版本
- 通信工程制圖(微課版)課程標準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
- 第三屆全國石油工程設計大賽作品(油藏工程設計單項)
- (人衛(wèi)版第九版?zhèn)魅静W總論(一))課件
- 壓力性損傷護理質控細則及集束化管理措施
- 《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全套教學課件
- 產后康復-腹直肌分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