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53.060CCSJ83JBJB/T3300—2024代替JB/T3300—2010Counterbalancelifttrucks—Testingmethodforwhole2024-03-29發(fā)布2024-10-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IJB/T3300—2024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試驗載荷和試驗狀態(tài) 5試驗前準備工作 26一般試驗條件 47主要結構參數(shù)和技術特性參數(shù)測定 48穩(wěn)定性試驗 99裝卸性能試驗 910轉向性能試驗 11運行性能試驗 12動力性能試驗 13能耗試驗 14制動性能試驗 15振動試驗 16噪聲試驗 17護頂架試驗 18視野驗證 19電氣控制系統(tǒng)試驗 20電磁兼容性試驗 21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試驗 22煙度排放試驗 23熱平衡試驗 24操作力測定 25強化試驗 26額定起重量大于10000kg的叉車工業(yè)性試驗 參考文獻 JB/T3300—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代替JB/T3300—2010《平衡重式叉車整機試驗方法》,與JB/T3300—2010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更改了標準名稱的英文譯名(見封面,2010年版的封面——增加了規(guī)定的整機試驗方法(見第1章);——更改了文件適用界限的規(guī)定(見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術語和定義”一章(見第3章);——更改了額定起重量和標準載荷中心距數(shù)值的依據(jù)標準(見4.1a2010年版的3.1a——更改了標準無載狀態(tài)和標準載荷狀態(tài)的規(guī)定(見4.2,2010年版的3.2);——更改了登記內容的規(guī)定(見5.2.1.1,2010年版的4.2.1.1——更改了標牌和安全標識的檢查規(guī)定(見5.2.1.4,2010年版的4.2.1.4——更改了電動機工作制的標注(見表1、表2,2010年版的表1、表2——更改了試驗場地地面的規(guī)定(見6.6,2010年版的5.7);——更改了直線試驗跑道地面的規(guī)定(見6.7,2010年版的5.8);——更改了表3中測量項目的名稱、代號和簡要說明(見表3,2010年版的表3);——更改了圖4的圖形方向、通道寬度圖示和尺寸標注(見圖4,2010年版的圖4);——增加了叉車自重測定時實施停車制動的規(guī)定(見7.2.3);——更改了試驗用砂袋的質量值(見7.2.4,2010年版的6.2.4——增加了測定時貨叉不與平臺接觸的規(guī)定(見7.2.5.2——更改了穩(wěn)定性試驗依據(jù)標準的規(guī)定(見第8章,2010年版的第7章);——更改了最大起升高度測定的試驗載荷狀態(tài)(見9.2.1,2010年版的8.2.1);——增加了額定起重量大于10000kg的偏載距離規(guī)定以及對具有貨叉?zhèn)纫茩C構的叉車的附加規(guī)定(見9.2.4);——更改了門架最大傾斜速度和傾斜油缸油壓測定的規(guī)定(見9.2.5,2010年版的8.2.5——增加了對門架前傾自鎖功能試驗的規(guī)定(見9.2.6);——刪除了貨叉自然下滑量和門架傾角的自然變化量測定時測量兩次取平均值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8.2.6);——刪除了有關蓄電池叉車聯(lián)合操作試驗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8.2.7——增加了起升高度誤差的規(guī)定(見9.2.7);——更改了1.33倍超載荷試驗的規(guī)定(見9.2.9.2,2010年版的8.2.8.2——刪除了對轉向盤空轉角和轉向輪定位角測定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9.1、9.2);——更改了轉向輪轉角測定中外側和內側車輪的偏轉角的符號(見10.1、圖6,2010年版的9.3、);——刪除了轉向輪轉角測定中記錄轉向液壓缸油壓變化值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9.3);——更改了最小轉彎半徑測定所采用裝置及測定方法的規(guī)定(見10.3,2010年版的9.5——增加了三支點叉車最小轉彎半徑測定的圖示(見圖7);JB/T3300—2024——更改了通道寬度測定的規(guī)定(見10.4、圖8、圖9、圖10,2010年版的9.6、圖8、圖9、圖);——刪除了對測定微動性能、空擋和掛擋沖擊試驗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10.3、10.4——增加了測定叉車加速時間的規(guī)定(見12.3.3);——更改了各擋牽引性能試驗方法的部分規(guī)定(見12.4.1,2010年版的11.4.1);——更改了測定最大掛鉤牽引力試驗方法的部分規(guī)定(見12.4.2,2010年版的11.4.2——增加了對試驗坡道坡度值和蓄電池叉車爬坡速度的規(guī)定(見12.5.1);——刪除了通過規(guī)定爬坡試驗時測量蓄電池叉車運行電動機溫升值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11.5.1——更改了最大爬坡度計算公式(見式(19),2010年版的式(20));——增加了按最大掛鉤牽引力折算最大爬坡度時蓄電池叉車運行速度的規(guī)定(見12.5.2,2010年版);——更改了標題和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見第13章,2010年版的第12章);——更改了制動性能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見第14章,2010年版的第13章——更改了振動試驗依據(jù)標準的規(guī)定(見第15章,2010年版的第14章——更改了噪聲試驗依據(jù)標準的規(guī)定(見第16章,2010年版的第15章——更改了護頂架試驗的名稱(見第17章,2010年版的第16章);——增加了對視野驗證、電氣控制系統(tǒng)試驗、電磁兼容性試驗、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試驗和煙度排放試驗的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見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和第22章);——刪除了內燃叉車熱平衡試驗條件中對汽油機的特殊規(guī)定(見23.1.1,2010年版的17.1——更改了內燃叉車熱平衡試驗的試驗方法規(guī)定(見23.1.3,2010年版的17.3);——增加了蓄電池叉車熱平衡試驗的規(guī)定(見23.2——增加了熱平衡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規(guī)定(見23.3);——刪除了操作力測定中對行程進行測定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18.1和18.2——增加了對內燃叉車強化試驗適用額定起重量范圍的規(guī)定(見25.1);——更改了內燃叉車強化試驗場地布置圖示(見圖11,2010年版的圖12——更改了試驗跑道的寬度名稱(見25.1.1,2010年版的19.1.1);——更改了跑道寬度的單位(見表4,2010年版的表5);——更改了障礙塊高度對應的額定起重量區(qū)間分配(見表5,2010年版的表6);——增加了內燃叉車強化試驗時每天連續(xù)運行作業(yè)時間的例外規(guī)定(見25.1.3.2——刪除了強化試驗結束后解體檢測的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19.1.3.4、19.2.3.4——增加了對蓄電池叉車強化試驗適用額定起重量范圍的規(guī)定(見25.2);——刪除了蓄電池叉車強化試驗負荷分配量和起升高度分配量的占比規(guī)定(見2010年版的19.2.1——更改了蓄電池叉車強化試驗場地布置的尺寸參數(shù)單位(見表6,2010年版的表7);——增加了適用于額定起重量為5000kg至10000kg的蓄電池叉車強化試驗的場地布置的尺寸參數(shù)(見表6);——增加了強化試驗使用相當強度或更加嚴格的其他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見25.3——更改了試驗過程中發(fā)生故障的示例(見25.4.2,2010年版的19.3.2);——增加了額定起重量大于10000kg的叉車工業(yè)性試驗的規(guī)定(見第26章——刪除了附錄A和附錄B(見2010年版的附錄A和附錄B)。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工業(yè)車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2)歸口。本文件負責起草單位: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JB/T3300—2024本文件參加起草單位:國家起重運輸機械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諾力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豐田工業(yè)(昆山)有限公司、永恒力叉車制造(上海)有限公司、龍工(上海)叉車有限公司、浙江加力倉儲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柳州柳工叉車有限公司、龍合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威盛機械發(fā)展有限公司。本文件準主要起草人:趙春暉、柯家昌、王軍、莊志梅、李明輝、張金俠、劉煥武、劉新、傅敏、王勝乾、陸時明、黃松雷、馬乙、張漢章、劉清榕、楊靜、肖自能。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1983年首次發(fā)布為JB/T3300—1983;——1992年第一次修訂為JB/T3300—1992,2010年第二次修訂;——本次為第三次修訂。1JB/T3300—2024平衡重式叉車整機試驗方法本文件規(guī)定了平衡重式叉車試驗載荷和試驗狀態(tài)、試驗前準備工作、一般試驗條件、主要結構參數(shù)和技術特性參數(shù)測定要求,描述了整機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GB/T6104.1所定義的平衡重式叉車的整機檢測,其他類型叉車的整機檢測參照使用。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143工業(yè)車輛護頂架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GB/T10827.1工業(yè)車輛安全要求和驗證第1部分:自行式工業(yè)車輛(除無人駕駛車輛、伸縮臂式叉車和載運車)GB/T18849機動工業(yè)車輛制動器性能和零件強度GB/T26949.2工業(yè)車輛穩(wěn)定性驗證第2部分:平衡重式叉車GB/T27544工業(yè)車輛電氣要求GB/T27693工業(yè)車輛安全噪聲輻射的測量方法GB/T27694工業(yè)車輛安全振動的測量方法GB/T30031工業(yè)車輛電磁兼容性GB/T32272.1機動工業(yè)車輛驗證視野的試驗方法第1部分:起重量不大于10t的坐駕式、站駕式車輛和伸縮臂式叉車GB36886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GB/T38893工業(yè)車輛安全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JB/T2391—2017500kg~10000kg乘駕式平衡重式叉車ISO23308-2工業(yè)車輛能效試驗方法第2部分:操作者控制的自行式車輛、牽引車和載運車(Energyefficiencyofindustrialtrucks—Testmethods—Part2:Operatorcontrolledselfpropelledtrucks,towingandburdencarriertrucks)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試驗載荷和試驗狀態(tài)4.1試驗載荷平衡重式叉車(以下簡稱“叉車”)試驗載荷規(guī)定如下:2JB/T3300—2024a)試驗載荷為一個均質立方體,其質量等于叉車額定起重量Q,其誤差為±1%,邊長等于2倍標準載荷中心距D(見圖1、圖2)。Q與D的數(shù)值應符合GB/T10827.1的規(guī)定;b)為了保證試驗載荷的邊長等于2倍標準載荷中心距,允許將試驗載荷制成四周為均質、中間為空心的立方體。見圖3;c)輔助試驗載荷為0.6Q、0.7Q、1.lQ、1.33Q,其載荷中心距不變,并在滿足試驗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不對其尺寸做規(guī)定。4.2試驗時叉車的狀態(tài)叉車的試驗狀態(tài)為:a)標準無載狀態(tài):按規(guī)定加足燃料、蓄電池液、冷卻液、液壓油、潤滑油等,蓄電池按規(guī)定充足電量,充氣輪胎壓力為規(guī)定氣壓。門架垂直,貨叉水平段上表面距離地面300mm;b)標準無載運行狀態(tài):在標準無載狀態(tài)下,門架最大后傾的條件下運行;c)標準載荷狀態(tài):按規(guī)定加足燃料、蓄電池液、冷卻液、液壓油、潤滑油等,蓄電池按規(guī)定充足電量,充氣輪胎壓力為規(guī)定氣壓。叉車裝載有試驗載荷,門架垂直,貨叉水平段上表面距離地面300mm;d)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在標準載荷狀態(tài)下,門架最大后傾的條件下運行。5試驗前準備工作5.1工作目的在叉車進行試驗之前,應確保叉車具備正常的技術狀態(tài),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正確性;同時為保證安全及試驗順利進行,應消除各種隱患,避免發(fā)生意外事故。5.2工作項目5.2.1試驗叉車驗收5.2.1.1登記產品合格證基本信息、制造商或其授權代表的名稱、產品型號、產品編號和制造日期等,以及需拆檢零件的原始尺寸。5.2.1.2檢查叉車各總成、部件、附件、附屬裝置及隨車工具的完整性;關鍵部位緊固件的緊固程度;各總成潤滑油及潤滑點的潤滑、密封狀況;液壓系統(tǒng)及油管接頭的密封狀況;蓄電池叉車的蓄電池和車體間的絕緣電阻,以及蓄電池單體在箱中、蓄電池箱在車架中和蓄電池系統(tǒng)接線的牢固程度。3JB/T3300—20245.2.1.3檢查叉車的裝配狀況:叉車呈標準無載運行狀態(tài),檢查轉向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操縱系統(tǒng)、電器系統(tǒng)及蓄電池箱組是否正常、可靠;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檢查門架起升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是否正常、可靠,是否有滲漏油現(xiàn)象。5.2.1.4檢查叉車的標牌和安全標志的完整性。5.2.2叉車磨合5.2.2.1磨合目的在叉車進行試驗之前,應進行充分磨合,使運動件摩擦副配合良好,以保證叉車發(fā)揮正常的性能,避免不正常的磨損或損壞。5.2.2.2道路條件整個磨合期間,叉車應在坡度較小的堅實的路面上運行。5.2.2.3磨合規(guī)則叉車的磨合應遵守如下規(guī)定:a)磨合期間按照叉車使用說明書仔細操作、保養(yǎng);b)運行磨合的時間,內燃叉車不應少于50h、蓄電池叉車不應少于25h;c)載荷與運行時的動力限制應符合表1規(guī)定;d)載荷與起升、前后傾時的動力限制應符合表2規(guī)定;e)對于有特殊磨合要求的叉車,應按特殊要求進行磨合;f)叉車在磨合后應分別更換發(fā)動機、減速箱、變速箱、驅動橋的潤滑油;更換液壓系統(tǒng)及液力變矩器的液壓油;潤滑各潤滑部位;清洗或更換各濾清器的濾芯;檢查調整各接觸器的觸頭和各直流電動機的碳刷。h>4~16>2~8>16~30>8~15>30~50>15~254JB/T3300—20246一般試驗條件6.1在試驗前,叉車應加足規(guī)定的燃料、潤滑油、液壓油、冷卻液等。蓄電池應充足電量,電解液密度、電解液液面高度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要求。6.2叉車輪胎應符合如下規(guī)定:a)無載狀態(tài)下,充氣輪胎氣壓應符合規(guī)定數(shù)值。充氣氣壓誤差為輪胎規(guī)定充氣氣壓的±10%;b)實心輪胎應符合該車技術條件或有關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前橋及后橋同一個橋上兩個輪胎之間的硬度差不超過邵氏硬度5HA。6.3在整個試驗期間,叉車應根據(jù)使用維護保養(yǎng)說明書進行技術保養(yǎng)和維修,不準許任意調整、更換、保養(yǎng)和維修。保養(yǎng)、維修工作情況應做詳細記錄。6.4叉車在性能試驗前應按相關性能試驗要求充分預熱。6.5試驗時應符合下列的條件:a)環(huán)境溫度為-5oC~40oC;b)風速不超過5m/s;c)空氣相對濕度不大于90%;d)海拔不大于2000m。6.6試驗場地表面應為平整、干燥、清潔的混凝土、瀝青或等效的地面,坡度不應大于0.5%,面積應滿足叉車作全圓周回轉或相應項目試驗的特定要求。6.7直線試驗跑道表面應為平整、干燥、清潔的混凝土、瀝青或等效的地面,坡度不應大于0.5%,跑道長度不應小于80m、寬度不應小于5m或滿足相應項目試驗的特定要求。7主要結構參數(shù)和技術特性參數(shù)測定7.1叉車外部尺寸測定7.1.1測量方法叉車外部尺寸測量方法為:a)叉車停放在試驗場地上,載荷狀態(tài)(標準無載或標準載荷狀態(tài))按測量要求,轉向輪處于直線運行位置;b)水平和高度尺寸除直接測量外,可借助輔助測量工具間接測量;c)角度參數(shù)除直接測量外,可通過測定各特征點的位置用作圖法或計算法求得。7.1.2叉車外部尺寸測量項目5JB/T3300—2024結構尺寸測量項目(包含相關技術性能的通道寬度和最小轉彎半徑)見表3和圖4,其中未注明“標準載荷狀態(tài)”的項目,均按標準無載狀態(tài)測量。L'LHH1H2H3H3'平段上表面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圖4中未示H4L1L2L3DαβH7從座椅標定點至駕駛員處于正常操作位置時駕駛員頭部上方護頂架頂部下表面的垂直距H9H5H6H10H11H12L46JB/T3300—2024表3(續(xù))δ通過軸距中心處向前、后輪胎外緣引切通過平衡重底部下緣向后輪胎外緣引切AstrrRcRc′標準載荷狀態(tài)和標準無載狀態(tài)應分別進Rrr′7JB/T3300—2024圖4(續(xù))7.2叉車質量參數(shù)測定7.2.1叉車技術狀態(tài)叉車的技術狀態(tài)應符合第6章的規(guī)定。7.2.2測量設備地磅秤或車輪負荷計的精度不應低于0.3%。秤臺面應能將整個叉車放在上面,并應在同一水平面7.2.3叉車自重測定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先從一個方向駛上秤臺并停在秤臺中心部位。測量時,叉車停穩(wěn)并實施停車制動,關閉發(fā)動機和切斷電源。然后叉車調轉180°,再測量一次,取平均值。7.2.4叉車橋荷測定叉車分別呈標準無載和標準載荷狀態(tài)(標準載荷狀態(tài)時,在座位上放置質量為98kg的砂袋先從一個方向駛上秤臺。叉車停穩(wěn)后,關閉發(fā)動機和切斷電源,并依次稱出前橋、后橋橋荷。然后叉車調轉1800,再測量一次,取平均值。測量時,被測橋的車輪停在秤臺的中心部位。橋荷分配測量和修正計算按式(1式(6 f=G'1/G0'×100% (2) (4) (6)式中:G'1——前橋橋荷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G2'——后橋橋荷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G0'——前、后橋橋荷測量值之和,單位為千克(kg8JB/T3300—2024f——前橋橋荷分配百分數(shù);r——后橋橋荷分配百分數(shù);G0——總質量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G1——前橋橋荷修正值,單位為千克(kgG2——后橋橋荷修正值,單位為千克(kg)。7.2.5叉車質心位置7.2.5.1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質心距前軸中心線的水平距離L0(見圖5),按式(7)計算:式中:L0——質心距前軸中心線的水平距離,單位為毫米(mmL1——軸距,單位為毫米(mm)。G0——總質量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G'1——前橋橋荷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a)b)7.2.5.2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質心距停車地面的垂直距離H0(見圖5),測定方法如下:先將叉車前輪置于秤臺上,抬起后輪并確保貨叉不與平臺接觸,使叉車的前傾角度為10°、12°、15°,分別進行測量。抬起后,依據(jù)前橋橋負荷Gf'及前、后車輪靜力半徑Rf'、Rr',按式(8)計算重心高度H0,取三次測量計算值的平均值(各次測量計算值之間的相對誤差不大于5。式中:H0——質心高度,單位為毫米(mmθ——叉車前傾角度,單位為度(°);Gf'——叉車前傾θ角度時前橋橋荷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G'1——前橋橋荷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9'RfR'RrJB/T3300—2024——叉車抬起后前輪靜力半徑測量值,單位為毫米(mm——叉車抬起后后輪靜力半徑測量值,單位為毫米(mm)。在滿足測量精度(采用其他方法的平均測量計算值與稱重法的平均測量計算值之間相對誤差小于5的前提下,允許采用其他方法(如:起吊法、懸掛法)測定質心高度。8穩(wěn)定性試驗穩(wěn)定性試驗按GB/T26949.2的規(guī)定執(zhí)行。9裝卸性能試驗9.1試驗條件叉車的技術狀態(tài)及試驗條件應符合第6章的有關規(guī)定,液壓系統(tǒng)液壓油溫應預熱到40oC~50oC。9.2試驗方法9.2.1測定無載最大起升高度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并停車制動。將貨叉起升到最高位置,且門架保持垂直,必要時關閉發(fā)動機和切斷電源。測量貨叉水平段上表面到地面的距離。9.2.2測定最大起升速度叉車呈標準無載和標準載荷狀態(tài),并停車制動。貨叉全速起升,測量行程中段2000mm距離的貨叉的通過時間,計算最大起升速度(最大起升高度小于2000mm的叉車,按通過全行程的時間計算)。同時測量發(fā)動機轉速或起升電動機的工作電流、電壓,以及起升油缸工作油壓。各測量三次,取平均值。9.2.3測定最大下降速度叉車呈標準無載和標準載荷狀態(tài),并停車制動。在液壓分配閥全開時,貨叉全速下降,測量行程中段2000mm距離的貨叉的通過時間,計算最大下降速度(最大起升高度小于2000mm的叉車,按通過全行程的時間計算各測量三次,取平均值。測量時的工作狀況:a)內燃叉車發(fā)動機處于怠速工作狀態(tài);b)蓄電池叉車起升電動機處于關閉狀態(tài)。9.2.4門架偏載試驗叉車呈標準載荷狀態(tài),并停車制動。偏載距離規(guī)定如下:500kg≤Q<1000kg,80mm;1000kg≤Q≤3500kg,100mm;3500kg<Q≤5000kg,125mm;5000kg<Q≤18000kg,150mm;18000kg<Q≤25000kg,200mm;25000kg<Q≤35000kg,300mm;Q>35000kg,500mm。JB/T3300—2024處,偏左、偏右各做三次。對具有貨叉?zhèn)纫茩C構的叉車,當設計的貨叉最大側移距離值大于以上偏載距離規(guī)定值時,按最大側移量進行試驗。9.2.5測定門架最大傾斜速度和傾斜油缸油壓叉車呈標準載荷狀態(tài)。試驗載荷應固定在貨叉架上,并停車制動。測量液壓分配閥全開時門架從最大后傾位置至最大前傾位置、以及相反方向操作時的前、后傾時間。計算門架最大傾斜速度,各測量三次,取平均值。同時測量門架從最大前傾位置傾斜至最大后傾位置以及相反方向過程中傾斜油缸最大工作油壓。各測量三次,取平均值。9.2.6門架前傾自鎖功能試驗叉車呈標準載荷狀態(tài),并停車制動,載荷固定,將載荷以中等速度起升到離地面1000mm高度位置(最大起升高度小于1000mm的叉車,取其最大起升高度位置),從叉車外門架離地1800mm處進行測量,并調整門架至垂直位置(角度范圍為90.0°~90.5°)后停止門架動作。叉車熄火或斷電后,立即(5s內)向前操縱門架傾斜控制裝置,并保持在操縱狀態(tài)10s,測量門架前傾角度變化值,測量三次,取平均值。9.2.7測定貨叉自然下滑量和門架傾角的自然變化量叉車呈標準載荷狀態(tài)。門架垂直,并停車制動。將載荷起升到離地面2500mm(誤差為±1%)高度位置(最大起升高度小于2500mm的叉車,取其最大起升高度位置)。發(fā)動機或電動機停止運轉、并在關閉液壓分配閥的同時即開始計時。靜止10min后,分別測量貨叉下滑量和門架傾斜角的變化量。9.2.8聯(lián)合操作試驗叉車叉起試驗載荷,門架從垂直位置至最大后傾位置,以中等速度進行邊運行邊起升的聯(lián)合操作:起升高度范圍為300mm~1500mm(最大起升高度小于1500mm的叉車,起升至最大起升高度位置前進、后退各進行三次。觀察門架起升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是否有滲漏油現(xiàn)象及其他異常現(xiàn)象。9.2.9超載荷試驗9.2.9.1叉車叉起1.1Q試驗載荷,分別以中等速度進行起升、傾斜與運行操作,起升高度范圍為300mm~1500mm(最大起升高度小于1500mm的叉車,起升至最大起升高度位置各進行三次。觀察門架起升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是否有滲漏油及其他異常現(xiàn)象。9.2.9.2在標準起升高度和最大起升高度處,15min內承受的載荷分別為1.33Q1和1.33Q2。叉車被試時,將載荷平穩(wěn)地放在已起升到相應高度的貨叉上。對于最大起升高度不大于標準起升高度的叉車,測試高度為最大起升高度。叉車應置放在堅固的水平路面上,門架垂直。考慮到安全,被試叉車應固定,輪胎可以拆掉,但不應影響試驗。10轉向性能試驗10.1轉向輪轉角測定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轉向輪置于轉角測量儀上,由直線運行位置開始,緩慢轉動轉向盤,分別繪出向左和向右轉向時,轉向盤轉角與轉向輪轉角的關系曲線。轉向盤向左轉動,測左、右轉向輪;轉向JB/T3300—2024盤向右轉動,測左、右轉向輪。轉向輪每轉5°及在最大轉角處,進行測量。當轉向盤分別向左、向右轉時,見圖6。圖中:θ1、θ2分別為外側和內側車輪的偏轉角;L1為軸距、M為轉向主銷中心距。轉角每5°及在最大轉角處,進行測量,繪出轉向輪轉角θ1、θ2的關系曲線。與理論轉向特性曲線進行比較。三支點叉車不做此項測定。10.2原地轉向力測定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內燃叉車發(fā)動機以較低的轉速運轉,蓄電池叉車轉向電動機呈啟動狀態(tài)。緩慢轉動方向盤,轉向輪由直線運行位置開始,轉到最大轉角。用方向盤轉角及轉向力測量儀測量方向盤轉角和轉向操縱力,左、右兩個方向各進行一次。記錄轉向輪開始滑動的這一點,繪出方向盤轉角與轉向操縱力的關系曲線,取轉動過程中的最大值為原地轉向力。蓄電池叉車需同時測量相應的轉向電動機的工作電流、電壓。在上述曲線上補充相應的轉向電動機的工作電流、電壓關系曲線。機械式轉向叉車不做此項試驗。10.3最小轉彎半徑測定JB/T3300—2024叉車呈標準無載運行狀態(tài)。轉向輪轉到最大轉角后,始終保持轉向輪處于最大轉角,以最小穩(wěn)定運行速度分別向前左、前右及后左、后右各轉一圈(見圖7)。用裝在車體最外側和最內側的描繪裝置(例如噴水針,向地面噴墨水或顏色水分別繪出車體外側和內側的轉彎半徑軌跡。測出轉彎半徑,取其最大值定為最小外側轉彎半徑r和最小內側轉彎半徑r’。也可采用其他相似原理的測試方法。各測量兩次,取平均值。10.4通道寬度測定10.4.1總則通道寬度一般在標準載荷狀態(tài)下進行測量和計算,并應計及托盤或載荷的尺寸。通常采用200mm作為調車防撞安全距離,如果受其他因素(如異常的載荷尺寸、生產效率要求、操作者技能)影響,可能有必要增加該值。對于步駕式叉車,通道寬度是在舵柄處于驅動模式并接近最高位置時計算得出的。通道寬度按相應的公式計算,額定起重量為1000kg至5000kg(不含5000kg)的叉車的載荷中心距也可為500mm。實際上,當從地面裝載或卸載到地面上時可以獲得更小的通道寬度,因為此時不受擺動范圍R的影響。在此特殊情況下,圖10公式中R用(L2+l6)替代。其他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對于寬載荷通道寬度的計算,圖9給出了實際可行的簡化公式,因為司機很難保持對角線為最小值。當所搬運載荷的寬度相對于叉車尺寸而言很大時,通道寬度不是由叉車的轉彎半徑,而是由載荷在叉車側面的邊界來決定。10.4.2四支點叉車10.4.2.1四支點叉車的擺動范圍R按圖8、圖9和式(9)計算:式中:R——擺動范圍,單位為毫米(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2——托盤或貨物的橫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3——轉彎瞬心至車體縱向軸線的距離,單位為毫米(mm)。10.4.2.2當≤b13時,通道寬度按圖8和式(10)計算:Ast=r+L2+l6+a(10)式中:Ast——通道寬度,單位為毫米(mmr——最小轉彎半徑(外側單位為毫米(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a——調車防撞安全距離,為200mm。10.4.2.3當>b13且(+b13)<r時,通道寬度按圖9和式(11)計算:JB/T3300—2024式中:Ast——通道寬度,單位為毫米(mmr——最小轉彎半徑(外側單位為毫米(mmR——擺動范圍,單位為毫米(mma——調車防撞安全距離,為200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2——托盤或貨物的橫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3——轉彎瞬心至車體縱向軸線的距離,單位為毫米(mm)。10.4.2.4當>r時,通道寬度按圖9和式(12)計算:Ast=+b13+R+a=+b13+(L2+l6)2+(?b13)2+a………(12)式中:Ast——通道寬度,單位為毫米(mmR——擺動范圍,單位為毫米(mma——調車防撞安全距離,為200mm;b12——托盤或貨物的橫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3——轉彎瞬心至車體縱向軸線的距離,單位為毫米(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JB/T3300—202410.4.3三支點叉車10.4.3.1三支點叉車的擺動范圍R按圖10和式(13)計算:(L(L2+l6)2+()2………………(13)JB/T3300—2024式中:R——擺動范圍,單位為毫米(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2——托盤或貨物的橫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10.4.3.2當<r時,通道寬度按圖10和式(14)計算:式中:Ast——通道寬度,單位為毫米(mmr——最小轉彎半徑(外側單位為毫米(mmR——擺動范圍,單位為毫米(mma——調車防撞安全距離,為200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b12——托盤或貨物的橫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10.4.3.3當>r時,通道寬度按圖10和式(15)計算:式中:Ast——通道寬度,單位為毫米(mmR——擺動范圍,單位為毫米(mma——調車防撞安全距離,為200mm;b12——托盤或貨物的橫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L2——前懸距,單位為毫米(mml6——托盤或貨物的縱向尺寸,單位為毫米(mm)。11運行性能試驗11.1試驗條件叉車的技術狀態(tài)及試驗條件應符合第6章的有關規(guī)定,試驗在直線試驗跑道上進行。在性能試驗前應充分預熱:發(fā)動機出水溫度不低于70℃、發(fā)動機機油溫度不低于60℃、液力變矩器液壓油溫不低于80℃、液壓系統(tǒng)液壓油溫應預熱到40oC~50oC。11.2測定車輪滾動半徑叉車分別呈標準無載和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輪胎氣壓應符合規(guī)定。印跡法測定車輪滾動半徑:叉車以較低穩(wěn)定車速勻速運行,當叉車駛過時,輪胎壓印跡,按印跡中心測量驅動車輪三個周長的總長度sr。計算驅動車輪的滾動半徑ra,按式(16)計算:JB/T3300—2024式中:ra——驅動車輪的滾動半徑,單位為毫米(mmsr——車輪三個周長的總長度,單位為毫米(mm)。11.3測定各擋最大運行速度叉車分別呈標準無載和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變速器(或加速踏板)置于所測擋位,直線運行。以最大運行速度通過30m測量區(qū)段的時間來測定速度。輔助運行距離應保證叉車達到最大運行速度。試驗往返進行兩次,取平均值。最大運行速度按式(17)計算:式中:vmax——最大運行速度,單位為公里/小時(km/hL0——測量區(qū)段距離,單位為米(mt——通過測量區(qū)段時間,單位為秒(s)。12動力性能試驗12.1試驗條件叉車的技術狀態(tài)及試驗條件應符合第6章的有關規(guī)定,在性能試驗前應充分預熱:發(fā)動機出水溫度不應低于70℃、發(fā)動機機油溫度不應低于60℃、液力變矩器液壓油溫不應低于80℃、液壓系統(tǒng)液壓油溫應預熱到40oC~50oC。12.2測定最低穩(wěn)定車速在直線試驗跑道上,選定長30m的測量段,叉車呈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用各擋運行,以穩(wěn)定的最低車速駛入測量段,測量勻速通過第一測量段的時間。根據(jù)試驗情況,可適當調整駛入測量段前的車速。在測量段內不準許分離離合器或使離合器打滑,不準許使用制動器。試驗往返進行兩次,取四次通過測量段時間的平均值。最低穩(wěn)定車速按式(18)計算:式中:vmin——最小穩(wěn)定車速,單位為公里/小時(km/hL0——測量區(qū)段距離,單位為米(mt1——第一次通過測量段的時間,單位為秒(st2——第二次通過測量段的時間,單位為秒(st3——第三次通過測量段的時間,單位為秒(st4——第四次通過測量段的時間,單位為秒(s)。蓄電池叉車、液力傳動叉車和靜壓叉車可不做此項試驗。12.3加速性能試驗12.3.1測定叉車各擋加速性能JB/T3300—2024叉車呈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以最低穩(wěn)定車速,勻速通過30m測初速度區(qū)段,到達加速試驗起點處,快速踩下油門踏板,加速到最大運行速度;液力、靜壓和蓄電池叉車從靜止開始即可快速踏下油門或加速踏板,直至加速到最大運行速度。蓄電池叉車應測量運行電動機的工作電壓、工作電流變化情況。工作電流不準許超過電動機最大允許電流值。繪制出起步、加速電流曲線(車速與電流、電壓的關系曲線)。在進入加速段前接通記錄儀器,記錄加速過程。試驗往復進行兩次。按照試驗結果,繪制出加速性能曲線(車速與加速時間的關系曲線)。12.3.2測定叉車連續(xù)換擋的加速性能叉車呈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先停在加速試驗起點處,前軸中心線與起點標志重合。叉車從起步開始,應以最佳速度換擋,直達到最大運行速度為止。整個加速過程,應用最大速度率加速,記錄加速過程。按照試驗結果,繪制出連續(xù)換擋的加速性能曲線(車速與加速時間的關系曲線)。12.3.3測定叉車加速時間叉車分別呈標準無載和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測量從靜止狀態(tài)加速運行15m所需的時間。額定起重量大于10000kg的叉車,其測量距離為50m。12.4牽引性能試驗12.4.1各擋牽引特性試驗在叉車與負荷車之間裝置拉力傳感器,牽引桿應基本保持水平地安裝在距地面不高于900mm的位置處。叉車呈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以各擋的油門最大位置(無擋位叉車的油門最大位置)運行,用負荷車加載,使叉車車速平穩(wěn)上升,直至穩(wěn)定速度,例如2km/h、4km/h、6km/h等,在測試采樣過程中,車速應穩(wěn)定20s或20m(取兩者中的時間較長者)。在測試采樣過程中,車速應穩(wěn)定20s或20m(取兩者中的時間較長者用儀器記錄整個試驗過程,繪制出車速與掛鉤牽引力的特性曲線。對蓄電池叉車繪制出運行電動機的車速與電壓、電流的關系曲線。12.4.2測定最大掛鉤牽引力在叉車與負荷車之間裝置拉力傳感器,牽引桿應基本保持水平地安裝在距地面不高于900mm的位置處。叉車呈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以最低擋位的油門最大位置(無擋位叉車的油門最大位置)運行,用負荷車加載。內燃叉車直至發(fā)動機熄火或驅動輪完全滑轉為止;蓄電池叉車運行電動機達到S25min工作制下最大允許電流值。用儀器記錄整個牽引試驗過程,繪制出車速與掛鉤牽引力的關系曲線。最大掛鉤牽引力為發(fā)動機熄火前穩(wěn)定3s或驅動輪完全滑轉;電動機達到S25min工作制下最大允許電流時穩(wěn)定3s的數(shù)值;液力傳動叉車為變矩器失速狀態(tài)。12.5爬坡性能試驗12.5.1通過規(guī)定爬坡試驗試驗坡道的坡度值應為制造商規(guī)定的最大爬坡度,應為坡度一致、平坦、干燥的混凝土、瀝青或等效的地面,在坡道表面應有防滑措施。叉車呈標準載荷運行狀態(tài)。先停在坡道底部平路段,前輪中心距坡道底線lm處。叉車以最低擋運行速度直線爬坡,發(fā)動機油門(或加速踏板)踩到底,通過3m的預備段,進入坡道中部的測速段。液力傳動、靜壓傳動的叉車運行速度不低于2km/h。蓄電池叉車運行電動機在爬坡過程中按S25min工作制下最大允許電流值進行測定,叉車運行速度不低于2km/h,并測量其在爬坡過程中的工作電壓、電流等。JB/T3300—202412.5.2按最大牽引力折算最大爬坡度推薦按牽引力折算最大爬坡度??刹皇褂迷囼炂碌纴磉M行爬坡性能試驗。根據(jù)牽引性能試驗測定的最大掛鉤牽引力(液力、靜壓叉車的最大牽引力應為v=2km/h時測得;蓄電池叉車的最大牽引力應為運行電動機按S25min工作制及運行速度不低于2km/h下測得,機械叉車在最低穩(wěn)定車速下測得按式(19)近似計算最大爬坡度:式中:αm——最大爬坡度,數(shù)值以%表示;Fm——最大牽引力,單位為牛頓(NGo——叉車自重,單位為千克(kg)。13能耗試驗能耗試驗按ISO23308-2的規(guī)定執(zhí)行。14制動性能試驗制動性能試驗按GB/T18849的規(guī)定執(zhí)行。15振動試驗振動試驗按GB/T27694的規(guī)定執(zhí)行。16噪聲試驗噪聲試驗按GB/T27693的規(guī)定執(zhí)行。17護頂架試驗護頂架試驗按GB/T5143的規(guī)定執(zhí)行。18視野驗證額定起重量不大于10000kg的乘駕式叉車視野的驗證按GB/T32272.1的規(guī)定執(zhí)行。19電氣控制系統(tǒng)試驗蓄電池叉車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試驗方法按GB/T27544的規(guī)定執(zhí)行。20電磁兼容性試驗JB/T3300—2024叉車電磁兼容性的試驗方法按GB/T30031的規(guī)定執(zhí)行。21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試驗叉車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試驗方法按GB/T38893的規(guī)定執(zhí)行。22煙度排放試驗柴油叉車的煙度排放試驗方法按GB36886的規(guī)定執(zhí)行。23熱平衡試驗23.1內燃叉車熱平衡試驗23.1.1試驗條件按第6章的規(guī)定,另外,檢查風扇傳動帶張力、是否漏油、漏水,發(fā)動機供油系統(tǒng)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發(fā)動機中節(jié)溫器強制張開。23.1.2試驗組件安裝部位按不同試驗目的,從下列位置中選擇感熱組件安裝部位:a)散熱器進口水溫;b)散熱器出口水溫;c)發(fā)動機油溫;d)變速箱油溫;e)液壓油箱油溫;f)變矩器出口油溫或冷卻器進口油溫;g)變矩器進口油溫或冷卻器出口油溫。根據(jù)被試叉車的結構,測試點宜盡量接近要求的測量位置。在試驗場地不受太陽直射處安裝溫度傳感器,測量環(huán)境溫度。23.1.3試驗方法23.1.3.1叉車試驗時試驗載荷、運行路線、循環(huán)運行順序要求按第13章的規(guī)定,并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進行試驗(包括運行和起升)。23.1.3.2試驗時實時記錄各部位溫度變化情況,如溫度值均趨于平衡,即可停止試驗。23.2蓄電池叉車熱平衡試驗23.2.1試驗條件按第6章的規(guī)定,另外,選用該車型配置的全新的最大容量的蓄電池,檢查是否漏液。23.2.2試驗組件安裝部位至少應在下列部件安裝感熱組件(例如傳感器以監(jiān)測其溫度變化。a)控制器;JB/T3300—2024b)功率模塊;c)運行電動機;d)轉向電動機;e)起升電動機;f)各電動機的功率電纜;g)蓄電池電纜。根據(jù)被試叉車的結構,測量位置應選擇部件的發(fā)熱部位。在試驗場地不受太陽直射處安裝溫度傳感器,測量環(huán)境溫度。23.2.3試驗方法23.2.3.1叉車試驗時試驗載荷、運行路線、循環(huán)運行順序要求按第13章的規(guī)定,并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進行試驗(包括運行和起升)。為避免起升電動機過熱限制叉車性能,試驗時可采用一個循環(huán)帶載一個循環(huán)無載的方式交替循環(huán)運行。23.2.3.2當叉車試驗至出現(xiàn)低電量報警時,性能明顯下降時,可以停止試驗循環(huán),但溫度監(jiān)控應繼續(xù)進行30min。23.3數(shù)據(jù)處理取各個部件的許用環(huán)境溫度rr的最小值作為叉車的許用環(huán)境溫度rR。內燃叉車rR不應低于45℃,蓄電池叉車rR不應低于40℃。其中部件的許用環(huán)境溫度按式(20)計算:Tr=Ta—Tm+Te式中:Tr——部件的許用環(huán)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a——部件設計許可的最高使用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m——部件在熱平衡試驗時監(jiān)測到的最高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e——熱平衡試驗時的環(huán)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24操作力測定24.1手柄類操作力測定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測定手柄操作力。24.2踏板類操作力測定叉車呈標準無載狀態(tài),測定踏板力如下:a)油門(或加速)踏板力的測定,應在啟動發(fā)動機、或運行電動機的狀態(tài)下進行;b)機械傳動叉車的離合器踏板力測定,應在運行狀態(tài)、或驅動橋支起的狀態(tài)下確定離合器踏板的斷點和接點。25強化試驗25.1內燃叉車(額定起重量不大于10000kg)強化試驗JB/T3300—202425.1.1試驗條件按第6章的規(guī)定,場地布置見圖11?!癤”高貨位——貨物堆垛高度為最大起升高度減去150mm?!癥”中貨位——貨物堆垛高度為二分之一的最大起升高度?!癦”低貨位——貨物堆垛高度為零,即將貨物放在地面上。彎道——在高、中、低貨位間的跑道上設置有兩個彎曲跑道以考核叉車的轉彎性能。試驗坡道——在高、中、低貨位對面,有由上、下坡度的斜坡段和一個水平路段組成的爬坡路段,以考核叉車爬坡和制動性能。坡度設定為10%。試驗跑道的跑道寬度A按表4規(guī)定。充氣輪胎或彈性實心輪胎(不包括壓配式實心輪胎)叉車的障礙塊尺寸見圖12。障礙塊寬度和高度h按表5和圖12規(guī)定,其長度Lz應滿足試驗要求。額定起重量500kg≤Q<2000kg的障礙塊見圖12a)所示,其他額定起重量Q的障礙塊見圖12b)。JB/T3300—2024a)b)障礙塊在試驗跑道上的布置見圖13,圖中A為通道寬度。額定起重量500kg≤Q<2000kg如圖13a)所示,其他額定起重量Q見圖13b)。a)b)25.1.2試驗方法試驗前在“X”與“Z”貨位上各安放一個試驗載荷Q。試驗中第一個循環(huán)的程序如下:叉車在起點位置,呈標準無載運行狀態(tài)。沿跑道逆時針方向前行至“X”貨位處,取下試驗載荷塊,退行至①處;再改換運行方向、前行至“Y”貨位處,將試驗載荷塊放在“Y”貨位上,退行至②處;再改換運行方向、前行至“Z”貨位處,叉起試驗載荷塊退行至③處;再改換運行方向前行,并以不小于4km/hJB/T3300—2024車速通過障礙物跑道:先是左側輪越過左側障礙物、繼而右側輪再越過右側障礙物,在越障礙過程中不準許停車、發(fā)動機熄火及嚴重跑偏越界。叉車繼續(xù)前行進入爬坡路段:爬坡前先將叉車換成低速,爬到上坡道的中部進行停車制動,停車3s~5s;啟動后繼續(xù)爬坡到坡度的水平段,再以安全速度下坡;行駛到起點處停車、制動并熄火,完成第一個循環(huán)。接著再啟動,進行第二個循環(huán)的試驗。第二循環(huán)除“取”、“放”試驗載荷塊位置和空、滿載區(qū)段交換外,其余動作同第一個循環(huán)。這樣交替進行試驗,當循環(huán)數(shù)達總次數(shù)二分之一時,沿跑道逆時針方向運行改為順時針方向運行,跑道無須重新布置。25.1.3試驗要求25.1.3.1試驗叉車應以最大安全速度沿試驗跑道的中心線運行。叉車運行在90°轉彎處,應以最小轉彎半徑轉彎。25.1.3.2每天連續(xù)運行作業(yè)不應少于8h,因天氣原因、維修時配件不能及時送達或維修人員無法及時就位的情況除外。25.1.3.3額定起重量5000kg以下的叉車,每小時應至少循環(huán)20圈;額定起重量5000kg以上(含5000kg),每小時應至少循環(huán)15圈。試驗期間允許叉車添加燃料。25.1.3.4試驗結束后,應進行整機性能復測。25.2蓄電池叉車(額定起重量不大于10000kg)強化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簡易商用土地出租協(xié)議范本詳解版
- 2025年度體育場館委托運營管理與賽事組織合同4篇
- 2024知名電商平臺與供應商之間的2024年貨品采購合同
- 2024預制件加工與裝配式建筑構件質量檢測合同3篇
- 廣東某光儲充研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文化遺址保護性裝修設計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工廠品牌經(jīng)營權及資產轉讓合同4篇
- 2025年江蘇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個人信用卡透支合同范本大全4篇
- 2025年度個人房產租賃合同附件及補充協(xié)議范本4篇
- 2024年智能科技項目開發(fā)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
- 精神科健康宣教手冊-各種精神疾病宣教
- 人才交流中心聘用合同模板
- 騰訊云人工智能工程師認證考試題(附答案)
- 2024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與運營合作框架協(xié)議3篇
- 掛靠免責協(xié)議書范本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 鋼構樓板合同范例
- 四年級全一冊《勞動與技術》第四單元 活動4《飼養(yǎng)動物的學問》課件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 第11課 嘀嘀嗒嗒的秘密 說課稿
- 2024中考物理真題匯編:電與磁(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