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重力》教學設計《重力》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能列舉生活中的重力現(xiàn)象,感知重力;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
(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會用重力方向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主動建構知識;
(2)通過體驗和觀察,感知重力方向,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樂于思考的能力;
(3)通過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觀察、實驗、設問釋疑,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啟迪、輕松和諧氛圍;
(2)通過體會“物理就在身邊”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設計思路
1、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
“重力”這節(jié)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但比較瑣碎。我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置,以知識為載體,創(chuàng)設對話平臺,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啟迪、輕松和諧氛圍;促使學生主動交流、勇于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主動建構與重力有關的知識,使學生體驗多種學習方式,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是物理課堂必須承擔的責任
這節(jié)課,通過設置與學生認知不同或認知匹配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問意識和思維能力;通過探究“重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猜想及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的過程,從而通過質(zhì)疑、對比分析等環(huán)節(jié),得出結(jié)論,提高探究能力;通過“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應用,使學生對“重力方向”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
1
石河子第九中學史志芳電話/p>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生經(jīng)歷自主建構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的過程,認識重力;
(2)通過觀察、討論及實驗,讓學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點。
教學難點:
(1)通過創(chuàng)設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對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有效引導和駕馭
(3)學生描述“重力方向”過程的教學
四、教學準備
學生:彈簧測力計、質(zhì)量已知的鉤碼、重垂線、鐵架臺、細線、金屬組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一端裝有鐵塊的粗細均勻的管子、不規(guī)則形狀的紙板、細線
五、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學生有著豐富的體驗和感性認識。這節(jié)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可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置,創(chuàng)設對話平臺,促使學生主動交流、互動,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從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方面,感知重力、認識重力、描述重力?!爸亓Ψ较颉钡恼J識對學生來說是難點,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實踐活動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使學生認識“豎直向下”的含義,為后續(xù)知識壓強、功、機械效率的學習打下基礎。
《重力》教學設計2
新課標下的“雙基”教學,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低起點、小臺階、快步子、精講練、多反饋、勤矯正的教學策略,來把握課堂教學的平衡,使知識、技能、能力同步提高。本節(jié)課我通過初步的備課,結(jié)合我班學生以往在實驗時熱情不高,積極性難調(diào)動等實際情況,擬采用較有吸引力的導入和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列舉事例、動手實驗、討論交流等方式來了解重力,讓學生主動地吸取知識,大膽提問、大膽猜想。培養(yǎng)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
本節(jié)是在前一章學過的力的一般知識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教材中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用在坐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zhì)量的關系,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后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通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明白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通過實際的例子說明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最后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認為是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物體的重心,滲透了“等效法”。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了解重力和質(zhì)量的關系,培養(yǎng)一定的實驗能力,利用數(shù)學模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物理道理的興趣,提高學生辯證的分析物理知識的意識。
1.“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zhì)量和g值有關”是本節(jié)的重點,g值恒定是有條件的。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過程是本節(jié)難點。
實物教具:重物、重垂線。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多個鉤碼、細線、小重物。
實物教具、實驗器材和多媒體課件分別在本課的引入、學生探究等環(huán)節(jié)中得到應用,它們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充足的實驗器材,使學生的學習資源更為豐富。
(一)教學準備階段
1.課前根據(jù)本節(jié)課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動畫演示多媒體課件,在引入新課時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2.需要對學生分組,前后桌4人一組,每組包括能力不同的學生,設組長1名,中心發(fā)言人1名,其他人可適時補充,組長主要肩負引領和鼓舞同學學習積極性之責。
(二)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具體教學過程,分為六個板塊來完成:
第一板塊: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復習力的概念、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圖示,為學好本節(jié)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
然后,利用課本54頁“想想做做”,讓學生做“模擬引力”實驗。再利用“蘋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體動畫引入新課。
說明:1.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橡皮不會飛走是因為受到“引力”作用,拉進了學生跟所學知識的距離。2.由于學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現(xiàn)象的體驗,并且在小學時就知道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們對插圖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這樣引入新課很自然,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
第二板塊:重力的概念及產(chǎn)生原因。
引入新課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施力物體,使學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說明:方法簡單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第三板塊: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系”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點、重力的施力物體等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再來探究一下重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同學們思考二分鐘后再發(fā)表看法。(兩分鐘后學生談自己的猜想)
板書學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與①物體的體積;②物體的質(zhì)量;③物體的形狀;④它相對地面的位置;⑤物體的密度等等有關。(猜想有怎樣的關系?)
說明:上面的幾種猜想是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建立的,其中體積和密度對重力的影響都可歸納到質(zhì)量當中。同種物質(zhì),體積越大,質(zhì)量越大,。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zhì),密度越大,質(zhì)量越大,所以只研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即可。物體所受重力與位置的關系到高中再去探討。教師應帶領同學對部分假象進篩選,找出共同的研究目標。
讓學生三人一組設計探究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關系的實驗。
教師巡視,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有問題的小組及時給予幫助。(約15分鐘)。
說明:學生對自己動手做實驗很感興趣,可以說他們的熱情高,干勁大。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互相補充,擬訂出最佳的設計方案。這時課堂上的講話聲比較大,也有人離開了坐位,此時老師要因勢利導,絕對不能批評學生。否則會挫傷他們的探究興趣,使課堂成為一潭死水。
討論交流得出以下結(jié)論: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的重力與質(zhì)量關系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每一次測出的重力與其對應質(zhì)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個不變的值,這個比值大約是9.8,即:實驗結(jié)果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
我們用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同學們實驗的結(jié)論就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請大家自己表示出來,(一名同學板演)并說明單位是什么。
向?qū)W生說明g的單位可根據(jù)重力G(N)和質(zhì)量m(kg)的單位得出:g=9.8N/kg。在使用公式G=mg計算時,質(zhì)量(m)的單位必須用kg.重力(G)的單位必須用N.粗略計算時,g的值可取10N/kg。
[投影]
練習1.一塊鋼錠的質(zhì)量是4t,計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練習2.質(zhì)量是50g的雞蛋,重是多少牛(取g=10N/kg)?
練習3.根據(jù)自己的體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學生練習,兩名同學板演,最后教師講評)
教師強調(diào):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質(zhì)量稱為重量,同學們應注意區(qū)別。
說明:利用學生探究來完成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好處有兩個:一是使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地進行物理規(guī)律的探究,體現(xiàn)自主性原則;二是再次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第四板塊:重力的方向
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教學時先做演示實驗:用細線把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學生觀察線的方向是否是豎直方向。然后剪斷細線,同時讓學生觀察: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這樣又一次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這個知識有一個重要的應用——重垂線,它是建筑工人砌墻時用來校準墻壁是否豎直的。由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時要先讓學生觀察圖12.2-6,再讓一位學生利用重垂線進行操作,其他同學分析其工作原理。當學生理解了這一現(xiàn)象后提問:如何用這個重垂線來檢查窗臺、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輔助器材?
想想議議:看圖13.2-7思考地球上幾個地方的蘋果都可以向“下”落,但從地球外面看,幾個蘋果下落的方向顯然不同。那么,我們所說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說明:這一部分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重垂線、水平儀是重力方向的重要應用,對它們的學習,也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塊: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這個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個小實驗(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訴學生,刻度尺上與手指接觸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點,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向?qū)W生出示圓形薄板等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畫出這兩種形狀的物體圖形,標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圖。通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
說明:利用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了“重心”這個較難理解的物理模型,并應用于實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板塊:布置作業(yè)
《重力》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重力勢能,強調(diào)“勢”的含義。
(2)通過做功與能量關系,得到重力勢能公式ep=mgh,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勢能的單位是焦耳(j);勢能是標量。
(3)了解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及勢能差的不變性。
2.掌握重力做功特點及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應用其解決相關問題。
3.知道彈性勢能及其相關因素。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jié)重點是重力勢能的表達,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
2.對于勢能這種潛在做功能力的理解:一旦做了功,勢能就發(fā)揮出來而減少了。
3.要強調(diào)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相反量的關系,這在初學時很容易發(fā)生錯誤,所以應作為難點強調(diào)。
三、教具
投影儀及幻燈片(主要用于把課上要舉的例題和圖打出,節(jié)約時間和黑板空間)。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那么靜止的物體是否有能量?我們又是如何知道它是否具有能量的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內(nèi)容。
(二)教學過程設計
1.重力勢能
利用剛才學生舉的例子說明,被舉高的重物一旦下落就可以做功,表明處于一定高度的重物“儲存”著一種能量,這就是重力勢能,即:重力勢能是由于物體處于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從重力勢能的含義可以看出,它與物體的重力和高度有關,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2.重力勢能公式
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重力勢能的變化也可用做功表示出來。例如,用一外力把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勻速舉高h,由于是勻速上升,物體的動能不變,外力舉高物體做的功w=mgh全部用于增加物體的重力勢能。而此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亦為mgh,也就是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就獲得了多少重力勢能。用ep表示勢能,則處于高度h處的物體的重力勢能為:
ep=mgh
即重力勢能等于物體重力與高度的乘積。
從勢能公式的指導可以看出,它與功一樣,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也是焦耳(j),而且也是標量。它是由物體所處的位置狀態(tài)決定的,所以與動能一樣是狀態(tài)量。
《重力》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知道重力勢能的相對性,知道重力勢能是物體和地球系統(tǒng)共有的。
(二)過程與方法:用所學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系,親身感受知識的建立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滲透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得到物理結(jié)論的方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遵守社會公德,防止高空墜物。
學習過程:
一、重力的功
試求下列三種情況下重力的功:
圖7.4-1:重力做功=
圖7.4-2:重力做功=
圖7.4-3:本圖中小球做曲線運動,怎樣來求解呢?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這三個運動重力做功有什么關系,我們得到的結(jié)論:。
練習1:如圖表示一個斜拋物體的運動,當物體由拋出位置1運動到最高位置2時,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運動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時,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運動到位置3呢?
二、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的定義重力勢能是矢量?還是標量?重力勢能的單位: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之間的關系。
思考與討論:閱讀課本說一說,并回答上面有關問題。
練習2.質(zhì)量是100g的球從1.8m的高處落到水平板上,又彈回到1.25m的高度,在整個過程中重力對球所做的功為多少?球的重力勢能變化了多少?(g取10m/s2)
三、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和系統(tǒng)性
討論歌詞:“山上有棵小樹,山下有棵大樹,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這是說高度具有。
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重力勢能也有。在研究重力勢能是應該選擇。參考平面的選擇是任意的,選不同的參考平面重力勢能是否相等?重力勢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據(jù)圖,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參考平面的選擇
小球在A處的重力勢能
小球在B處的重力勢能
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的功
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的變化
桌面
地面
5.重力勢能是具有的。
例題:例1在離地80m處無初速釋放一小球,小球質(zhì)量為m=200g,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取最高點所在水平面為零勢能參考面.求:
(1)在第2s末小球的重力勢能;
解析:在第2s末小球所處的高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勢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s內(nèi)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勢能的變化.
解析:前2s下降了,《重力勢能》學案設計
m,前3s下降了m,第3s內(nèi)的位移m
第3s內(nèi)重力做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勢能_______,且減少了_____J.
例2如圖5—26所示,質(zhì)量為m物體靜止在地面上,物體上面連著一個直立的輕質(zhì)彈簧,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F(xiàn)用手拉住彈簧上端,使彈簧上端緩慢提升高度h,此時物體已經(jīng)離開地面,求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解析物體離開地面后,彈簧的伸長量為:
可見,物體上升的高度為:
從而,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
《重力》教學設計5
1.知道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和發(fā)生形變的原因。
2.初步認識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3.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表示力。
4.知道重力產(chǎn)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和作用范圍。
力的概念、重力產(chǎn)生原因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xiàn)的,這一對力的性質(zhì)相同。不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電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決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產(chǎn)生形變或加速度。
2.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1)力的圖示:力的圖示中,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所在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2)力的示意圖:力的示意圖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產(chǎn)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大?。篏=mg。
3.g的特點
(1)在地球上同一地點g值是一個不變的常數(shù)。
(2)g值隨著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隨著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4.方向:豎直向下。
5.重心
(1)相關因素:物體的幾何形狀;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
(2)位置確定: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規(guī)則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對于形狀不規(guī)則或者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薄板,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是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重力》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的:
1、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力的單位是“?!?。
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制作簡單的橡皮筋測力計。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細致、有步驟的工作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了解彈簧秤的工作原理,正確使用彈簧秤。
三、教學準備:
1、為小組準備:彈簧測力計、小物體、鉤碼一盒、長條形的硬紙板、橡皮筋、回形針。
2、教師準備:幾種不同樣式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刻度板的紙板模型。
四、教學時間: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你見過什么樣的測力計?
(二)認識彈簧測力計
1、組織學生觀察彈簧秤,互相討論彈簧秤的種類和構造。
教師用多媒體顯示彈簧秤的種類,指導學生認識不同類型的彈簧秤。(圓盤測力計、圓筒測力計、平板測力計)
2、學生匯報測力計的構造,教師用多媒體顯示彈簧秤由六部分組成:
(1)、提環(huán),(2)、彈簧,(3)、拉鉤,(4)、指針,(5)、刻度,(6)、單位。(板書:牛頓)指導認識一牛頓力,用手拉鉤環(huán),體會一牛頓力有多大。(認真地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上面標出的單位是什么,認識刻度板上一大格是多在力,一小格是多大力,刻度板上最多能測多大的力。)
3、學生玩彈簧測力計。
慢慢地用力拉彈簧,改變用力大小,看彈簧的長度有什么變化。說說彈簧測力計為什么時候能測量力的大小。
4、組織學生匯報。用力大小與彈簧長度的聯(lián)系,認識到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性來測量力的大小的。
(三)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怎樣測量物體的重力的大???
1、學習教科書上的使用注意點。(調(diào)零;與溫度計的讀法一致;明白不能超過測力計標定的最大的測量范圍)
2、請一學生按要求演示一次,大家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
3、實際動手測量重力的大小掌握這一項技能。
(1)強調(diào):先估計,再實測;在記錄表中算出估計值和實測數(shù)兩者相差多少:要求學生盡量估測準確一些。
(2)實際測量幾種物體重力的大小,學生獨立做試驗,并認真作記錄,把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
(3)測量拉文具盒勻速前進要用多少大的力。
(四)制作橡皮筋測力計制作彈力秤
1、談話:你喜歡玩彈簧秤嗎?想不想自己擁有一個彈簧秤?
2、討論:怎樣利用橡皮筋制作一個橡皮筋秤。
3、出示多媒體指導學生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和教科書中介紹的方法來制作彈力秤,并用它來測量一些物體。
(五)展示交流:小組內(nèi)進行。
(六)拓展創(chuàng)新:“嫦娥一號”探測衛(wèi)星在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上受到的重力一樣嗎?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一下。
《重力》教學設計7
重心的實用意義
重心的高低和支面的大小決定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可閱讀《讀本》第一冊第六章第六節(jié))
計算勢能,用到重心的概念。
4.萬有引力
(1)地球?qū)λ車奈矬w有吸引作用。
牛頓從蘋果落地聯(lián)想到地球與月球之間、行星與太陽之間、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的力,這種力叫萬有引力。
(2)萬有引力是由于物體具有質(zhì)量而在物體之間產(chǎn)生的一種相互作用。
(3)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間距離越大,萬有引力就越小。(定量關系將在以后學習)
由于一般物體的質(zhì)量不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極其微小。例如兩個直徑1m的鐵球(質(zhì)量約4100kg)靠在一起時,它們間的萬有引力約為1.1×10-3N。
天體的質(zhì)量很大,因此天體間的萬有引力十分巨大。例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萬有引力大約是3.6×1022N,它足以拉斷直徑9×103km的鋼柱。
(三)課堂小結(jié)
1.重力是地球?qū)ξ矬w的引力所產(chǎn)生的。從本質(zhì)上講,重力屬于萬有引力,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qū)ξ矬w的萬有引力。一般來說它們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別,但差別甚小。
2.物體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產(chǎn)生相應的重力。通常不加說明時,“重力”是指物體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所在位置有關:G=mg。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圍內(nèi),可認為物質(zhì)(質(zhì)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計算表明:沿地表相距1800m的兩點,重力的方向相差不到1′。)
4.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重心位置與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和形狀有關。
(四)作業(yè)與思考
1.課本p.13練習二。說明:第(1)題第③項中“運動”指沿地面不太大的范圍內(nèi)的運動。
2.演示:雙錐體“往上爬”。請大家仔細觀察并揭秘。
軌道低端窄,雙錐體的重心高;軌道高端寬,雙錐體的重心低。表面看來雙錐體由A端釋放,會自動地向較高的B端“爬升”。實際上仍是從重心高處向重心低處滾下來。
3.用一個手指支持鉛筆的一端使鉛筆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鉛筆換成一根教鞭,小頭立在手指上,就比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去查一查有關資料。
五、說明
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經(jīng)學過,從知識上講,本節(jié)內(nèi)容很容易掌握,屬于復習性質(zhì)的課,也可以安排學生自學。
2.重心概念的建立,滲透了“等效代換”的物理方法,對于以后學習“力的合成、分解”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注意指導學習閱讀教材。請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的關鍵詞,并加以討論,加深理解。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注意到如何閱讀教材,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4.介紹“欹器”,增加“雙錐體”和“模擬鐵鍬”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nèi)ゲ檎屹Y料,培養(yǎng)自學能力,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體會到,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重力》教學設計8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知道重力勢能的相對性,知道重力勢能是物體和地球系統(tǒng)共有的
(二)過程與方法:用所學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系,親身感受知識的建立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滲透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得到物理結(jié)論的方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遵守社會公德,防止高空墜物。
重力勢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體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重力勢能的系統(tǒng)性和相對性。
啟發(fā)、引導、講練結(jié)合
一、新課引入
有句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物理的角度看待這一問題,搬起的石頭有了做功的本領,它就具有了能,這種能我們稱為重力勢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重力勢能。
二、新課教學
物體重力勢能發(fā)生變化時,必然牽扯到重力做功,物體下降時,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物體被舉高時,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大。因此認識重力勢能,不能脫離對重力做功的研究。
1.重力的功
重力做功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我們現(xiàn)在就通過下列三種例子來探究一下。
思考:你認為這三個哪個比較容易做呢?
圖7.4-1:重力做功=
圖7.4-2:重力做功=mgcosθ
圖7.4-3:本圖中小球做曲線運動,怎樣來求解呢?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
這三個運動重力做功有什么關系,我們得到的結(jié)論:重力做功只跟它的起點與終點的位置有關,而與運動路徑無關。表達式
練習1:下圖表示一個斜拋物體的運動,當物體由拋出位置1運動到最高位置2時,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運動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時,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運動到位置3呢?
由1至2重力做功
由2至3重力做功
由1至3重力做功為零
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它所處位置的高度的乘積
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物理量。它一方面與重力所做的功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恰與勢能的基本特征一致。因此,我們把物理量叫做重力勢能。
2.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的定義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與所處的高度的乘積。
重力勢能是矢量?還是標量?與所有的能量一樣,是標量
重力勢能的單位:焦耳符號是J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之間的關系
即物體由高處向低處運動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由低處運送到高處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思考與討論:閱讀課本說一說,并回答上面有關問題。
如果重力做功與運動路徑有關,能量變化不能表示重力做的功
練習2.質(zhì)量是100g的球從1.8m的高處落到水平板上,又彈回到1.25m的高度,在整個過程中重力對球所做的功為多少?球的重力勢能變化了多少?(g取10m/s2)
3.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和系統(tǒng)性
討論歌詞:“山上有棵小樹,山下有棵大樹,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這是說高度具有相對性。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重力勢能也有相對性。
在研究重力勢能是應該選擇參考平面。在參考平面上,物體的重力勢能為零;在參考平面上方物體的重力勢能為正的,表示重力勢能比零勢能面的勢能大;在參考平面下方物體的重力勢能為負的,表示重力勢能比零勢能面的勢能小。
參考平面的選擇是任意的,選不同的參考平面重力勢能是否相等?重力勢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據(jù)圖,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參考平面的選擇
小球在A處的重力勢能
小球在B處的重力勢能
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的功
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增量
桌面
地面
重力勢能是物體與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共同具有的。
例1在離地80m處無初速釋放一小球,小球質(zhì)量為m=200g,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取最高點所在水平面為零勢能參考面。求:
(1)在第2s末小球的重力勢能;
解析:在第2s末小球所處的高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勢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3s內(nèi)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勢能的變化.
解析:前2s下降了m,前3s下降了m,第3s內(nèi)的位移m
第3s內(nèi)重力做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G>0,所以小球的重力勢能_______,且減少了_____J。
例2如圖5—26所示,質(zhì)量為m物體靜止在地面上,物體上面連著一個直立的輕質(zhì)彈簧,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F(xiàn)用手拉住彈簧上端,使彈簧上端緩慢提升高度h,此時物體已經(jīng)離開地面,求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解析:物體離開地面后,彈簧的伸長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見,物體上升的高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而,物體重力勢能的增加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堂小結(jié):
1.重力做功的特點:
與路徑無關,只與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有關
2.重力勢能:
3.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
4.重力勢能是相對的,正負表示大小。
作業(yè)布置:
課本61頁問題與練習第1,2題。
板書設計:
7.4重力勢能
一、重力的功
三、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只與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有關。
1.重力勢能與參考平面的選取有關,
與物體的路徑無關。但重力勢能的變化量與參考平面的選取無關
2.勢能是系統(tǒng)所共有的
二、重力勢能
四、例題講解
《重力》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一:要體現(xiàn)“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教學理念?!吨亓Α愤@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學生體驗非常豐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想想議議欄目,挖掘教學資源,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與重力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如重力的方向的利用:重錘線。
設計理念二:注重科學探究,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本節(jié)課重點是通過探究“重力大小和質(zhì)量的關系”的過程,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yǎng)動手能力及學生善于發(fā)問、質(zhì)疑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制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科學探究的思想和精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建立基礎。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感性材料豐富,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從觀察或?qū)嶒炓氲?,符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二、書中的插圖,想想議議欄目都極富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本讓學生通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zhì)量的關系”,極大程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較強的觀察能力。經(jīng)過半年的物理學習,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以及一些簡單的物理研究方法。而本節(jié)課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如熟透的蘋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時速度越來越快等有關事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力。能正確書寫重力大小跟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式,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2、經(jīng)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的實驗過程,了解重力跟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會根據(jù)圖像分析處理實驗結(jié)果。
重點難點
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教學難點
重力的方向。
學法指導
實驗探究法
教具準備
彈簧測力計、鉤碼
教學過程
即興導課
播放視頻,師生交流:水總是由高處向低處流,向空中拋出的物體,最終也會落向地面,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因為地球?qū)λ浇奈矬w有吸引作用,這個力就是重力。
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9
《重力》教學設計10
1.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2.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畫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
4.知道物體重心的含義.
5.了解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1.力的概念、圖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一、力和力的圖示
1、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力的定義力的單位是.
力的三要素有要想測量力的大小,我們可以用
2.如圖所示,繩對物體豎直向上的拉力大小為150N,用力的圖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畫力的示意圖?
二、重力
1、重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秤進行測量,可以根據(jù)公式G=mg計算,(其中的g是我們以前所學的自由落體加速度,它的大小與物體所處的高度和緯度有關.當高度增加時,g的值;當緯度增加時,g的值)。
3、重力的方向總是
4、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物體的重心位置和因素有關.
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
一、力的認識拓展
1.辨析下列關于力的說法
A、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時出現(xiàn)形變和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
B、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C、物體相互作用時,總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離的磁鐵間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
關于力的認識總結(jié):
二、重力的認識拓展
2、下列關于重力的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總是和支持物體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個大球體,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無法確定的
3、關于物體的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B.重心就是物體內(nèi)重力的部分
C.物體的重心位置跟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情況和物體的形狀有關
D.用線懸掛的靜止物體,細線方向不一定通過物體的重心
4、關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地球上方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與它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處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運動的物體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運動的同一物體所受重力
D.對某一物體而言,其重力的大小總是一個恒量,不因物體從赤道移到南極而變化
三、四種相互作用的本質(zhì)了解
5、關于四種相互作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電磁相互作用
中華B.在天然放射現(xiàn)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萬有引力和電磁相互作用是遠程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繞太陽旋轉(zhuǎn)而不離去是由于萬有引力作用
四、區(qū)分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6、如圖所示,畫出均勻矩形木塊在不同情況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7、畫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質(zhì)量為3.O×106kg的木箱受重力的圖示。(g取10N/kg)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體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則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不考慮地球自轉(zhuǎn))
A.江河的水不會流動B.雞毛和鐵球都可懸浮在空中
C.天不會下雨D.一切物體的質(zhì)量都變?yōu)榱?/p>
《重力》教學設計11
“重力加速度”同學們在高一的力學部分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積累了相關的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本節(jié)課是在前置概念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深入探究如何測量出重力加速度,通過上一節(jié)課《單擺》中惠更斯確定的單擺周期公式,啟發(fā)同學們利用運動和相互作用觀念、科學探究等來設計實驗方案開展測量實驗。本節(jié)課側(cè)重于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親自動手開展探究實驗,通過自主實驗測量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學生在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體驗成功的喜悅。
物理觀念知道實驗原理,會用運動與相互作用的觀念來分析單擺的運動。
科學思維用科學的方法對實驗過程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論證,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科學有效,會分析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
科學探究能夠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能夠基于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并進行交流反思。
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在動手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為祖國做貢獻的社會責任。
教學重點實驗設計思路、實驗原理及周期、擺長的測量;
教學難點用兩種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實驗誤差分析。
1.重力“偷”魚的故事
1911年4月,利比里亞商人哈桑在挪威買了12000噸鮮魚,運回利比里亞首府后,一過稱,魚竟一下少了47噸!哈?;叵胭忯~時他是親眼看著魚老板過稱的,一點兒也沒有少啊,歸途上平平安安,無人動過魚。那么這47噸魚的重量上哪兒去了呢?哈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這樁奇案終于大白于天下。原來這是地球重力“偷”走了魚的重量。地球重力是地球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重力值會隨著地球緯度的增加而增加,赤道處最小,兩級最大。挪威所處緯度高,靠近北極;利比里亞的緯度低,靠近赤道,地球的重力值也隨之減少。哈桑的魚丟失了分量,就是因不同地區(qū)的重力不同造成的。
2.實際原因:
物體質(zhì)量沒有變化,由G=mg可知,重力加速度g在改變,它的變化規(guī)律就是隨地球緯度的增加,g增大。下表是我們在高一學習重力時,各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數(shù)值。
附:各地重力加速度
3.測量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即便是在同一緯度上,g的值也會有不同,這是為什么呢?
——這與地球該處的內(nèi)部物質(zhì)成分有關系,我們根據(jù)這個特點,可以探測地面下的礦產(chǎn)物質(zhì)等,除此以外,了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對地球物理學、航空航天技術及大地測量等領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就需要了解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4.如何來測量重力加速度呢?
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1)平衡法
(2)自由落體運動法
(3)單擺法
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對單擺運動的研究,知道了單擺做簡諧運動周期與重力加速度的關系,本節(jié)課我們沿著科學家惠更斯的研究思路,利用單擺來測重力加速度。
一、實驗思路
惠更斯在推導出單擺的周期公式后,用一個單擺測出了巴黎的重力加速度。我們也可以采用同樣的辦法,測量我們深圳市的重力加速度數(shù)值。
當擺角較小時,單擺做簡諧運動,根據(jù)其周期公式可得
想一想,要根據(jù)上式測量重力加速度,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應該如何設計實驗裝置、選擇實驗器材?怎樣才能減小實驗誤差?
二、實驗裝置
單擺裝置的制作
1.將細線的一端穿過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個比孔徑稍大一些的結(jié),把細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面,制成一個單擺。
2.把線的上端用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并把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讓擺球自由下垂,在單擺平衡位置處放上一支筆作標記。
3.將小球拉起一個很小的擺角,由靜止釋放小球,該小球?qū)⒆龊喼C運動,這便是一個單擺裝置。
思考與討論:
1.線有粗細、長短的不同,伸縮性也有區(qū)別。不同的小球,質(zhì)量和體積有差異。想一想,應如何選擇擺線和擺球?為什么?
2.右圖畫出了細線上端的兩種不同的懸掛方式。應該選用哪種方式?為什么?
三、物理量的測量
1.測擺長
方法一:
用米尺量出從懸點到小球上端的懸線長l0,
再用游標卡尺測量出擺球的直徑d,
則擺長l=l0+。
方法二:
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小球球心與懸掛點之間的距離,
如圖所示。
思考與討論:
那種方法誤差會更小呢?
2.測周期
將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小角度(擺角小于5°),然后釋放擺球讓單擺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當單擺擺動穩(wěn)定后,從小球某次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測量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計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即為單擺的振動周期T。
思考與討論:
為什么不是測量一次全振動的時間作為周期,而是要測量多次全振動的時間?
——測50次全振動會比測30次誤差更小
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測周期嗎?
——手機、秒表、光電計時器等
3.改變擺長重測周期
改變單擺的擺長,重復實驗多次,測出相應的擺長l和周期T。
四、數(shù)據(jù)處理及誤差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包含兩種方法:
方法一:平均值法
實驗次數(shù)123
擺長l(m)
周期T(s)
加速度g(m/s2)
加速度g平均值
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中求出g值,最后利用求出g的平均值。設計如右表格記錄數(shù)據(jù):
方法二:圖像法
由得,作出T2-l圖像,即以T2為縱軸,以l為橫軸。將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在坐標中描點,用平滑的直線擬合這些點,其斜率,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誤差分析
1.測擺長l時,應該是測量出懸掛點到球心的距離;
2.測單擺周期時,應測多次全振動的時間來計算周期,以減小誤差,建議50次以上;
3.實驗時,擺角要盡可能小,這樣單擺的運動才可以看做是簡諧運動,建議小于5°;
4.處理數(shù)據(jù)時,多次改變擺長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利用T2-l圖像來算出重力加速度,以減小誤差。
五、實驗拓展
利用手機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六、課堂小結(jié)
1.實驗思路
惠更斯周期公式推導出
2.實驗步驟
安裝好單擺裝置,測量擺長l和單擺周期T.
3.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1)公式法:,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
(2)圖象法:作出T2-l圖像求g值。
4.誤差分析
測擺長l時,應該是測量出懸掛點到球心的距離;
測單擺周期時,應測多次全振動的時間來計算周期,以減小誤差;
實驗時,擺角要小于5°,這樣單擺的運動才可以看做是簡諧運動;
處理數(shù)據(jù)時,多次改變擺長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利用T2-l圖像來計算重力加速度,以減小誤差。
七、課后作業(yè)(實踐體驗)
請同學們用手機在官方網(wǎng)站下載手機物理工坊(phyphox)APP軟件,安裝好后,按照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在家里利用智能手機測出本地重力加速度,并與其他同學交流結(jié)果。
附:改變擺長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
123456
擺長l(m)0.988550.889550.797550.726550.611550.52955
周期T(s)1.9981.8921.7941.7141.571.46
周期平方T2(s2)3.9923.57973.21842.93782.46492.1316
斜率K4.0305
重力加速度g9.7949
大地測量
航空航天技術
地球物理學
細線上端的兩種懸掛方式
測擺球的直徑
測擺線長度
秒表測單擺的周期
《重力》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zhuǎn)的原理。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chǎn)生離心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愿意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愿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chǎn)生離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
1.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用水杯做模擬萬有引力的實驗。
教學具準備:
米尺,裝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畫重力方向記錄圖。
教學過程:
一、生活現(xiàn)象揭示物體都要落地
1、談話:到地上、樹葉飄落、杯子里的水打翻留向地面、書從桌子上掉下來、水龍頭打開水流下來、球扔出去后掉下來)
2、雨點、樹葉、杯子里的水、書、自來水、球,它們最終都會怎么樣?(板書:落地)
二、感受物體重力的存在
1、(出示米尺并提起)談話:如果老師松手,米尺會怎樣?(演示)怎樣讓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
2、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抓尺子的游戲。
出示游戲規(guī)則,邊講解邊請學生上臺演示。
(1)游戲由甲乙兩個同學相互配合來完成;
(2)甲同學將右手抬起與腰齊平,張開右手虎口;
(3)乙同學提起米尺,將米尺的一半放于甲同學右手虎口中(注意米尺不能碰到甲同學的手);
(4)當乙同學放下米尺時,甲同學迅速捏緊右手虎口去抓米尺。
(5)完成兩次游戲后,甲乙同學相互交換再做兩次游戲。
(6)甲乙同學完成游戲后,將米尺交給另外兩個同學玩。
注:(1)沒有輪到游戲的同學請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甲同學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3、學生游戲,觀察手的運動方向,體會手里的感覺。
4、游戲后交流。
(1)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5、師生演示,加深感受重力存在。
(1)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抓老師手里的尺子,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3)這股力來自哪里呢?
6、揭示:我們把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書:地球吸引→重力)
7、老師這里的一桶水受到重力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桶受到的重力。
8、小組輪流提桶,并思考:提起水桶時,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9、指名說說:提起水桶時,你手里有什么感覺?如果你放手,水桶會怎樣?
10、小結(jié):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在地面上的物體,它們都會被地球吸引產(chǎn)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談話:重力使物體向哪個方向落的呢?我們可以用箭頭來表示重力的方向。(板畫↓)
2、出示尺子下落和提起水桶的圖。
(1)談話:下落的尺子和地面上的水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它們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板書:向下)
(4)小結(jié):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地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
3、出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圖。
(1)談話:生長在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如有學生在斜坡上重力方向畫錯,教師用直尺和橡皮做演示。方法:將橡皮放在直尺上,迅速抽掉直尺,讓學生觀察橡皮下落的方向。
(4)小結(jié):不管是平面上的物體,還是斜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也都是向下的。
4、出示地球圖。
(1)談話:地球表面的這些物體(房子、人、飛機、月球),它們都受到重力了嗎?(如果學生說不出,教師提示:這些物體會往外掉嗎?)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指向地心)
(4)小結(jié):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我們把這個都指向地心的重力方向叫做豎直向下。(板書:豎直↓)
5、出示下雨、樹葉飄落、水打翻、書掉下來、水龍頭滴水、扔球圖,讓學生畫畫這些運動的物體受到重力的圖。
(1)談話:掉落的雨點、飄落的樹葉、掉落的書本、流下來的自來水、扔出去的小球,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畫一畫。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為什么這些物體都會落向地面?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
四、解釋牛頓的第一個問題
1、談話:蘋果熟了落向地面,跟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一樣,非常平常。大科學家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會想些什么呢?你知道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2、邊介紹邊出示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出示到第一個問題)。
3、牛頓在300多年前提出的問題,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板書: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4、牛頓是怎么解釋的呢?(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是某種看不見的力把蘋果拉向地面,這種力使其他東西掉下來時,也都落向地面,這個力來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5、小結(jié):牛頓說的“垂直向下”和我們說的“豎直向下”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的解釋和大科學家牛頓的解釋基本是相同的,真了不起。生活中我們只要對一些現(xiàn)象加以注意并思考,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
五、課堂總結(jié)
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科學實踐是充滿樂趣的,愿你們能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相信你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
《重力》教學設計13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第二節(jié)《重力》教材
徐澤心
九年級學生
1.認知特征:熱愛物理,思維敏捷。
2.背景知識:知道什么是力,對重力有感性的認知。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現(xiàn)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能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學會找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
(3)通過實驗探究,理解重力與質(zhì)量的正比關系,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能用公式G=mg計算有關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參與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
(2)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讓學生學會用比值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和實驗,使學生樹立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思想;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
(3)通過物理知識與自然、生活現(xiàn)象的關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1.教學方法:老師引導,讓學生思考,討論,老師總結(jié),中途進行必要的實驗論證。
2.學習方法:積極配合老師,努力思考理解內(nèi)容慨念,進行交流學習,自主學習。
人教版課本,重力ppt課件。
新課引入重力定義,重力的大?。禾骄恐亓εc質(zhì)量的關系,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發(fā)展空間,課堂小結(jié),課堂練習
2
3
4
板書設計:
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2、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應用:重垂線
《重力》教學設計14
我教學的題目是高一物理第七章第五節(jié)重力勢能。重力勢能概念的建立是形成機械能概念的基礎,也是今后形成更完整能量概念的保證。本節(jié)內(nèi)容“重力勢能”的學習也將為今后“電勢能”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教材提供了較多情景及幾個問題來展開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很明確:
⑴從重力勢能的定量描述、單位、量性及它的相對性中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
⑵理解重力勢能得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⑶了解彈性勢能。
能力目標:
⑴學會從功和能的關系推導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
⑵在小實驗設計研究中,初步會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
⑶在討論分析中激發(fā)質(zhì)疑探究意識,提高質(zhì)疑能力。
情感目標:生活實驗中激發(fā)物理研究興趣。
本節(jié)課著重解決了兩個問題,即重力勢能及其對稱性;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系,關于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這個關系由于與動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學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學是要結(jié)合一些實例,解開學生的困惑。而難點是學生對重力勢能相對性的理解。教學中用與溫度的相對性類比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
學生對重力勢能在初中已初步形成定性概念,知道重力勢能是物體舉高而具有的能,故本課引入要喚醒學生對這些概念的記憶,為定量認識重力勢能打好鋪墊。學生在前一節(jié)課“動能”學習中已體驗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這也為本課的研究學習打下了基礎。但估計學生對“Ep=mgh”會進行公式化處理,出現(xiàn)只認公式不認理的現(xiàn)象,故引導學生對“Ep=mgh”中的“h”正確認識顯得尤為重要。高一學生的研究探索、質(zhì)疑提問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頻振網(wǎng)篩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漢服行業(yè)市場全景監(jiān)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四氫雙環(huán)戊二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硫化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快餐盒市場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頸椎病用藥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公司股權轉(zhuǎn)讓居間合同
- 2025年校園安全和周邊環(huán)境整治自查報告
- 2025年中國乳酸鈣片行業(yè)市場調(diào)查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其它貿(mào)易合同外商經(jīng)銷協(xié)議樣本
- 英語-湖南省天一大聯(lián)考暨郴州市2025屆高考高三第二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郴州二檢懷化統(tǒng)考)試題和答案
- 【MOOC期末】《形勢與政策》(北京科技大學)期末慕課答案
- 營銷專業(yè)安全培訓
- 2024年度五星級酒店廚師團隊管理與服務合同3篇
- 2024年醫(yī)療健康知識科普視頻制作合同3篇
-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2024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附答案】
- 期末測試模擬練習 (含答案)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上海市徐匯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安全風險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 江蘇省蘇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答案
- 線性代數(shù)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貴州理工學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