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5月份5-6單元教案(人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0/34/wKhkGWZztAGAIG9EAAHB665wkc8042.jpg)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5月份5-6單元教案(人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0/34/wKhkGWZztAGAIG9EAAHB665wkc80422.jpg)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5月份5-6單元教案(人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0/34/wKhkGWZztAGAIG9EAAHB665wkc80423.jpg)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5月份5-6單元教案(人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0/34/wKhkGWZztAGAIG9EAAHB665wkc80424.jpg)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5月份5-6單元教案(人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0/34/wKhkGWZztAGAIG9EAAHB665wkc804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5月份5?6單元教案
(人教版)
本資料為WORD文檔,請點擊下載地址下載全文下載地址文
章來源
m第五單元面積
新知識點:
1、理解面積的含義。
2、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3、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要求:
1、結合實例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
測量圖形的面積。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
究學習的經歷;會使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能估計所給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建議:
1、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增加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
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掌
握相關知識,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
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注意選擇各種直觀手
段的優(yōu)勢,根據(jù)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學生
對所學內容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更
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體現(xiàn)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學生不
僅能記住數(shù)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
不理解有關概念的聯(lián)系,更不會靈活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
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能理解它們的
內在含義,了解相關數(shù)學概念的實質性聯(lián)系,并能綜合運用
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教學“面積單位”可以從三個方面
促進學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為什么選用正方形作為面
積單位的形狀;二是指導每個面積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三是
了解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的內在聯(lián)系。
3、讓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結論。
在本單元中,有些內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不叫容易發(fā)現(xiàn),
而且便于展開直觀操作,因此是小學數(shù)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
探究的課題,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
開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
積的估算給予較多的關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體現(xiàn),
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很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學
生先估計,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
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一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1)
教學內容:面積和面積單位(1)
教學目標: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
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shù)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
的大小。
教學重點: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
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
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fā)現(xiàn)
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和面的大小
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
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
???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shù)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3)總結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書上
是怎么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
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tǒng)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
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
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么規(guī)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兩人互相比畫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貼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
本。翻出反面,數(shù)一數(shù),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涂出8平方
厘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涂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一
個圖形。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o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o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o
四、思維訓練
1、下圖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請你寫出每個圖形的面
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動腦筋:先估算哪個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算一算。(單
位:厘米)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2)
教學內容:面積和面積單位(2)
教學目標:1鞏固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2、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生活
中。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和直觀演示加深對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
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由直觀到抽象地區(qū)別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
米、厘米)
2、你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引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單位和長度
單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63頁例3.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請同學們動筆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和一個1平方厘米
的正方形。
(2)提問:①什么樣的圖形為1平方厘米?
②小組討論說一說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
同。
③你能與用手勢比畫1厘米和1平方厘米嗎?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請同學們用手勢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師手里有一根毛線,它的長大約是1什么?(展示
1分米長的毛線)
(3)出示正方形請同學們估測這是1什么?
引導:你們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區(qū)別了嗎?
(4)請你們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學生畫的圖。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師的講桌的長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認一下是從
哪里到哪嗎?
(2)講桌的面積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區(qū)別長度單位
和面積單位)
同學們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
象,你能說一說1米和1平方米的區(qū)別嗎?(小組合作到前
面演示,雙臂張開大約是1米,四個同學把伸開的雙臂手搭
手圍成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4、通過估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先小組合作估計同學們所用課桌的長度和寬度,教師
用皮尺幫助學生驗證。
(2)估計自己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再用同學們準備好的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說一說,你周圍哪些物體的一個面分別接近1平方厘
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5題。
2、畫一個正方形并標出這個人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3、用9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擺圖形,算出它們的面積
和周長、
4、判斷。(對的打V,錯的打X)
(1)一條線段長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積大約是10米。()
(3)一根鉛筆長15厘米。()
(4)一座高樓高約100平方米。O
(5)小明從學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四、思維訓練
動腦筋,想一想。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1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推出長方形、正方
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由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下面各題。
15X380X6060X3025X44X3017X8
400X59X1312X726X311X10045X3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66頁例4.
出示主題圖,請同學們說一說,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學們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測量,會發(fā)現(xiàn)
正好能擺1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
米。
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擺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和長方形的長、寬有
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去設想:是不是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長X寬”
呢?它是不是適合所有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呢?
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用學生們準備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邊操作,便填表。
每排幾個(長)6
有幾排(寬)2
個數(shù)12
面積12
小組合作完畢后,由各組匯報本小組通過拼擺后的填表結
果,教師提問:通過拼擺和表格的填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總結板書:長方形的面積二長X寬
讓學生齊讀并記住求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2、引導學生總結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學生在拼擺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時,教師有意識地觀察學生有沒有在記錄表上記錄長和寬的
數(shù)據(jù)相同的情況。如果沒有,可指導學生去想,可不可以擺
成一個每排個數(shù)和排數(shù)相同的圖形呢?學生在匯報時,教師
引導學生:“長和寬相同那是什么圖形呢?”(正方形)在
正方形里,長和寬相等,我們就把長和寬統(tǒng)稱為邊長。
提問:那么你們知道正方形面積怎么求嗎?
教師板書:正方形的面積二邊長X邊長
通過讓學生觀察板書,說一說,今天的學習收獲和應該記住
的公式。
3、學習教材第67頁例5.
出示例5:數(shù)學書的封面的長大約是26厘米,寬大約是18
厘米。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
讓學生讀題找出相關條件和問題,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
道題給出了什么條件,要求什么?
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學生說明計算過程后老師指導并
說明書寫格式。
教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二長X寬
26X18=468(平方厘米)
答: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468平方厘米.
教師提示:同學們要注意單位名稱不要寫錯。
教師引導:同學們學會了面積的計算,你們想知道數(shù)學教材
封面的面積嗎?同學們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積再動手
計算一下。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口算下列各題。
13X55X112X2316X831X38X10
410X37X1242X24X12130X220X4
2、一個長方形游泳池,長45米,寬30米,占地面積是多
少?如果在四周圍上欄桿,欄桿長多少?
四、思維訓練
1、把表格補充完整。
名稱長寬周長面積
長方形8厘米7厘米
9米24米
正方形邊長5分米
邊長100厘米
2、從一個長8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紙板上剪下一個最
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板書設計
第四課時鞏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鞏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1、鞏固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對比練習。
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題目的變式
練習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探究練習。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
4X9060X3300X94X5020X46X500
22X1315X1115X1770X437X58X53
2、請同學們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公式,
教師板書。
3、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由學生說明每個圖形的含義,再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教師
巡視指導,并規(guī)范書寫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積,再測量它的長和寬,并計算面積。
學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積,然后派兩個代表到前面來測量長和
寬。全體同學計算它的面積,再看一看,計算結果和估算結
果相差多少,從而豐富自己估算的經驗。
5、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手帕先估算面積,再測量它的邊長,
算出自己手帕的面積。
引導學生通過基礎練習加深對面積公式的理解清楚地知道
求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兩個條件,求正方形面積只知
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
米?半場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解題,并口頭分析,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李小林要從下面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圖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讀題并分析:從長方形中所剪下的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要以長方形的寬為張方形的邊長。
指導學生在教材上畫出要剪下的正方形,再按要求回答下列
問題。
6X10=60(平方厘米)
6X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部分是長方形,它的面積是24平方米厘米。
三、對比練習
1、花園里有一個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長是64米,面積
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讀題,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求正方形面積需知道什么條
件?邊長與周長又有什么關系?
提問:題中給了正方形荷花池的周長,怎么求邊長?
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
644-4=16(米)16X16=256(平方米)
答:面積是256平方米。
2、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你能畫幾
個?算出它們的周長,填入表中。
長(厘米)寬(厘米)面積(平方厘米)周長(厘米)
1611634
821620
441616
通過畫圖填表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1)有三種情況。(只要想哪兩個數(shù)相乘是16就可以了)
(2)面積一定的長方形長和寬越接近,周長越短,當長和
寬相等成為正方形時,周長最短。
教師說明:這一結論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將會
得到更充分的證明。
3、從一張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紙上,剪去一個長6厘米、
寬4厘米的長方形。小明想到三種方法(教材第69頁第10
題的圖)剩下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周長呢?
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圖,討論這三幅圖的面積和周長的變化。
(1)三幅圖剩下的面積相等,都是76平方厘米。
(2)第一幅圖的周長和原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仍是40厘米;
第二幅圖的周長比原正方形多了兩個4厘米,是48厘米;
第三幅圖周長比原正方形多了兩個6厘米,是52厘米。
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圖,再計算剩下部分的面積和周長。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下面各題的周長和面積。
(1)長23厘米,寬17厘米,求周長和面積
(2)正方形邊長=12分米,求周長和面積。
(3)正方形周長是36米,求邊長和面積。
2、張大伯要在一塊邊長為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圍上一
圈籬笆,要用多長的籬笆?菜地能種多大面積的菜?
五、思維訓練
1、一塊長方形綠地,寬24米,長是寬的2倍,這塊綠地的
面積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種4棵松樹,綠化隊應該準備多
少棵松樹就夠了?
2、一個長方形,它的寬增加2厘米、面積增加8平方厘米,
正好變成一個正方形,原來的長方形面積是多少?
第五課時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內容: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并運用進率進行單位換
算。
教學重點:弄清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算理。
教學難點:掌握單位換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讓學生回憶之前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
少,還學過哪些面積單位。
引入新課:
教師板書題目,并把剛才學生們說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歸
納板書。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70頁例6.
出示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積。
翻過來看背面,現(xiàn)在把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平
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師說明: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
們學了1分米是10厘米,按邊長是10厘米再計算一下這個
正方形的面積。
10X10=100(平方厘米)
讓學生觀察兩次求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過程,分小組討論,你
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
教師板書:I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導學生去想,根據(jù)前面學習的經驗,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
于多少平方分米嗎?
教師板書:I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學生記憶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的進率,教師把板書補充完
整。
2、長度單位間的進率與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對比。
區(qū)別相鄰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和相鄰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并啟發(fā)學生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當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
的進率是10時,相應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就是100)
3、教學面積單位的換算。
8平方米二()平方厘米。讓學生討論并回答結果,然后說
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二()平方分米。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陳述自己
的思考過程。
300平方厘米二()平方分米。讓學生比較這道題與前兩道
題有什么不同。(前兩道題是從大單位換算成小單位,這道
題是將小單位換算成大單位)請同學們討論這道題該何如去
做。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填一填、
7平方米二()平方分米3平方分米二()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O平方米10平方米;O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二()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課桌長是5()黑板的面積是3O
3、一塊長方形玻璃,它的長是40厘米,寬是25厘米,那
么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思維訓練
1、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60厘米,它的長是50厘米,寬是
多少分米?
2、小明家客廳的地面長是8米,寬是6米。如果用每塊面
積是6平方分米的地磚鋪地,一共需要約多少塊地磚?
板書設計:
第五課時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I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相鄰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相鄰兩個面積
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o
第六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1、鞏固復習面積和面積單位,區(qū)別面積單位和
長度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和周長公式。
2、提高綜合運用面積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運用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面積公式和周長
公式。
教學難點:正確靈活地運用面積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讓學生從大到小說出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教師
板書)說出它們之間的進率,并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和周長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71頁例7
出示例7標識牌和問題。
教師:觀察圖,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我們怎樣計算
呢?怎樣換算成平方米呢?
師生共同溫習面積單位的換算方法。
(1)較大面積單位的數(shù)換算為較小面積單位的數(shù)
方法一:乘它們之間的進率。
方法二:兩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中有幾個“0”,就在數(shù)字
后添幾個“0”。
(2)較小面積單位的數(shù)換算為較大面積單位的數(shù)。
方法一: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
方法二:兩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中有幾個“0”,就在數(shù)字
后去掉幾個“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學習教材第72頁例&
出示例8o
教師:觀察圖,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師生共同探求計算方法。
知道客廳的長和寬,也知道地磚是邊長為3分米的正方形,
可以先算出客廳地面的面積,再除以每塊地中的面積,就可
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磚數(shù)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廳的長和寬分
別可以鋪多少塊地磚,然后再用乘法計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磚
數(shù)量。
方法一:6X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X3=9(平方分米)
18004-9=200(塊)
答:一共要用200塊地而專。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4-3=20(塊)
304-3=10(塊)
20X10=200(塊)
答:一共要用200塊地磚。
教師:我們計算得對不對呢。下面來驗證一下。
9X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與客廳的面積相等,解答正確。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頁的第5題,集體訂正。
2、判斷下面各題,錯的要說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邊長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3)用8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只有一種拼法。
(4)用8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圖形它們的面積都
是8平方分米。
3、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4頁的第6—8題。
讓學生先讀題,并理解題意,說明每題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
問題所需的信息數(shù)據(jù),然后獨立完成。學生在解答過程中教
師注意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重點輔導。最后指名學生
說出解題思路、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
第6題:18X12=216(平方分米)
答:墻報的面積是216平方分米。
(18+12)X2=60(分米)
答:花邊總長60分米。
通過練習,明白需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求面積,二是求周
長,所用公式不同,所用的單位也不同。
第7題:6X3=18(平方米)18-3=15(平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積是15平方米。
解決此題時要讓學生明白:用墻壁的面積減去黑板的面積,
才是粉刷的面積。
第8題:200X6=1200(米)1200X8=9600(平方米)
答:能給9600平方米的地面灑上水。
讓學生明白灑水車灑水的面積是長方形,用長方形面積公式
解決問題。灑水的寬度是8米不變,灑水的長度是(200X6)
米,長x寬就是灑水的面積。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75頁第10題。
讓學生讀題,了解題意,獨立完成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在橫線上填寫適當?shù)膯挝幻Q。
樓房高15()數(shù)學書厚6()
課桌面的面積33O課桌長8O
足球場的占地面積是7200()
2、教室的黑板長35分米,寬2分米,它們的面積是多少?
在黑板四周貼一條彩帶,彩帶的總長是多少?
3、一臺壓路機,壓路的寬度是3米,每分鐘行駛38米,壓
路機15分鐘能壓多大面積的路?
4、學校要粉刷教室左邊的墻壁,墻壁長8米,寬4米,墻
上有3扇窗戶,每扇窗戶2平方米,現(xiàn)在要粉刷這面墻壁,
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
五、思維訓練
1、判斷。
(1)用14米的鐵絲圍成的正方形,要比圍成的長方形面積
小。
(2)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是26厘米。
(3)6公頃=600平方米
(4)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
形的面積相等。
(5)用6個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只有一種拼法。
(6)用4個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圖形,它們的面積都
是4平方米,但周長不一定相等。
2、一根鐵絲能做成長2分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如果用
這根鐵絲做兩個同樣的的正方形,那么這兩個正方形的邊長
應是多少厘米?
3、一個長方形花池長3米、寬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如
果把它的寬延長2米,長不變,它的面積增加多少?周長增
加多少?
第六單元年、月、日
新知識點:
1、認識年、月、日。
2、24時計時法。
3、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
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的對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
感受時間。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開展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事件與時間關系的體
驗,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構建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
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是在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學
習的,但是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學生雖然在實
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
和數(shù)學思考的過程。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年、月、
日之間的關系,教材內容在設計時著重為學生搭建自主學
習、主動構建知識的平臺。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富有啟發(fā)
性的問題和組織探索性的學?;顒印H缬^察年歷時,讓學生
思考“一年有幾個月”等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索外
圈和內圈的關系等。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
式來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和24時計時法。
3、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fā)揮鐘表模型等教具、學具的作用。
由于學生平時很少使用24時計時法,因此在用24時計時法
表示下午或晚上幾時,學生往往感到不太習慣。教學時,應
使用鐘表模型等教具或學具,加強對鐘面的觀察操作,引導
學生觀察一整天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表外圈與內圈的數(shù)
的關系,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在教
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從出發(fā)
時刻開始,轉到到達時刻,把直觀觀察和路線圖對應起來,
并口算出經過的時間。
1、認識年月日
第一課時認識年、月、日
教學內容:認識年、月、日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
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2、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
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探究發(fā)現(xiàn)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填空。
1時二O分1分二O秒
1時二O秒240分二O時
1分25秒;()秒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
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
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
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
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
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
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
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shù)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
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教師根究學生的回答內容,板書:
年月日
一年12個月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31天
4、6、9、H30天
229天或28天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
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
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shù)都是30天。
(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
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
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我們把
每月天數(shù)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shù)都
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shù)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
看出,二月的天數(shù)比大月、小月的天數(shù)要少,所以二月是一
個特殊的月份。
2、鞏固。
剛才我們在年歷上已經找到了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現(xiàn)
在請你們想一想,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在小于?
3、記住大月、小月。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7個大
月,4個小月和一個特殊月。那怎樣記住一年中的大、小月
呢?教材上介紹了一種左拳記憶法,應該怎么數(shù)呢?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shù)。
(3)根據(jù)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shù)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O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四、思維訓練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幾月幾日?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認識平年、閏年
教學內容:認識平年、閏年
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閏年的
判斷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提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那幾個月是小月?
2、請大月出生的同學舉左手,請小月出生的同學舉右手。
3、提問:為什么有的同學不舉手?你的生日在哪月哪日?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平年、閏年。
講述: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數(shù)
都是固定不變的,只有二月的天數(shù),有時是8天,有時是29
天。當二月是28天時,這一年就是平年,當二月是29天時,
這一年就是閏年。
2、計算全年天數(shù)。
(1)出示XX年和XX年的年歷。
(2)計算XX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誰的算法簡便。
方法一:根據(jù)原有知識,直接說出XX年有365天。
方法二:31X7+30X4+28=365(天)
方法三:30X12+7-2=365(天)
(3)提問:想一想,XX年一年有多少天,為什么?
板書:365+1=366(天)
(4)小結: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3、判斷平年、閏年。
(1)談話。如果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可以怎樣
判斷呢?現(xiàn)在老師既不看全年天數(shù),也不看二月份的天數(shù),
就能判斷出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你們相信嗎?
(2)學生考教師。
請學生在手中的年歷卡考考老師,學生只要告訴老師是哪一
年,老師很快就能說出它是平年還是閏年。
在學生覺得神奇而又意猶未盡時,教師向學生說明:這里,
面有竅門兒,你們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下。
(3)出示1997—XX年各年份2月的月歷。
(4)觀察。
(5)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閏年
年份與4有什么關系呢?
(6)分組計算。
(7)交流結果。
提問:一、二、三組的計算結果有余數(shù)嗎?(沒有)
這也就是說閏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數(shù)。所以,要判斷某一
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就看這一年的年份數(shù)是不是4的倍數(shù)。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4的倍數(shù)這一年就是閏年,不是4的倍
數(shù)這一年就是平年。
(8)閱讀教材第79頁下邊的內容。
(9)明確什么是公歷年份。
(10)理解“一般”和“必須”。
提問:四、五組,1900+4有余數(shù)嗎?(沒有)但它不是閏
年,這是一種特殊情況,所以書上用了“一般”和“必須”
這兩個詞,通常當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時候,年分數(shù)必須是
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11)想一想:為什么每4年就有一個閏年,為什么整百年
的時候要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呢?
講述補充資料。
(12)出示華羅庚、陳景潤、毛澤東、鄧小平等名人、偉人
圖片及出生年月,請同學們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個星期零幾天?
(1)先指名學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幾天?
(2)算一算,平年1年有多少個星期零幾天。
(3)交流結果。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
2、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
(1)提問:小強是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回答。
(3)說明理由。
3、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
月1日是多少周?
(1)提問。
(2)口答。
(3)質疑: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4、張華今年5月份滿10歲,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小組內一
個同學的生日比國慶節(jié)晚一天,另一個同學是前天過得生
日,猜一猜,每個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1)分組學習。
(2)先完成第一問。
(3)猜一猜,第二問中兩個同學的生日是哪一天。
(4)再根據(jù)小組中每個人提供的線索,猜一猜,他們的生
日各是哪一天。
四、思維訓練
用下表制作今年1月份的月歷。
日一二三四五六
(1)告訴學生明年1月1日是星期幾。
(2)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制作月歷。
(3)展示制作結果。
五、板書設計
2、24時計時法
第一課時24時計時法
教學內容:24時計時法
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的意義,會用24時
計時法表示時刻。
3、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4、教學重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答。
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是大月?大月有多少天?
哪幾個月是小月?小月與多少天?
每年二月有多少天?閏年全年有多少天?
2、填空。
(1)90分=O時O分
(2)2時二O分
(3)1998年是O年,有()天。
3、導入新課。
提問:時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多少小時?1天有多少小時?
講述:在一天的時間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2圈,共24小
時;也就是1日;24時。
教師分別在鐘面上撥出學生上學、吃飯、放學和睡覺的時間,
讓學生識別。
說明:按照這種普通計時法,一般要指出是上午、下午、晚
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21:00是幾時?
(2)猜一猜,說明理由。
(3)說一說,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計時方法。
2、講述24時計時法。
(1)教師演示。
1日里時針正好走兩圈,從夜里0時開始到中午12時,時
針走1圈是12小時;從中午12時早走到夜里0時,時針又
走1圈,也是12小時,一共是24小時,也就是1日二24時。
通常我們把這種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2)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有24小時。
3、操作感知。
教師把鐘撥到下午1時。
提問:用24時計時法表示應該是幾時?(13時)
在往下走,下午3時是幾時?下午5時是幾時?
如何用24時計時法表示這一時刻呢?
晚上11時是幾時?(23時)
晚上12時與第二天有什么關系?(正好是第二天的。時,
所以常常說0時或0點,而不說24時)
4、解決問題。
(1)從0時到中午12時,經過了12小時。
(2)從中午12時再到0時,又經過了12時。
(3)一天是24小時,經過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轉了兩圈。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連一連、。
2、照樣子,填一填。
18:06O23:38O
四、思維訓練
和平街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腎內分泌科護理工作總結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醫(yī)用全自動凝血分析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企業(yè)級機械硬盤和固態(tài)硬盤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3D晶體管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立式不銹鋼離心泵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汽車電池試驗箱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游戲人工智能NPC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自動藥敏分析儀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無線藍牙肉類溫度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固定橋式坐標測量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清真食品行業(yè)運行狀況及投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東省濱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 含答案)
- 2025年河南洛陽市孟津區(qū)引進研究生學歷人才5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軍人軍事秘密保護保密協(xié)議與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合同3篇
- 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職業(yè)能力重構
- 運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墜床發(fā)生率
- 2025屆高中數(shù)學一輪復習專練:橢圓(含解析)
- 立春氣象與生活影響模板
- 中國服裝零售行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2025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