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試題(醫(yī)學)-病理學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大學試題(醫(yī)學)-病理學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大學試題(醫(yī)學)-病理學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大學試題(醫(yī)學)-病理學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大學試題(醫(yī)學)-病理學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大學試題(醫(yī)學)-病理學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分子生物學在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2.何杰金氏病的類型?各型除出現(xiàn)典型的R-S細胞外還可出現(xiàn)哪些R-S細胞的變異?3.麻醉期間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或心肌缺氧的原因有哪些?4.貧血性梗死多發(fā)生在肺、腸等與外界相通的器官。5.傷寒的基本病變是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細胞增生形成特征性的()。6.肛門基底細胞樣鱗癌的組織發(fā)生、鏡下特點及組織學分型、需要鑒別的腫瘤是什么?7.腸傷寒的病理分期:()。8.簡述膀胱乳頭狀瘤的鑒別診斷。9.關于血栓結局下面哪個是錯誤的().A、溶解吸收B、分離排出C、機化再通10.簡述毛母質瘤的臨床病理表現(xiàn)。11.假膜性炎是發(fā)生在()的()炎癥。12.簡述栓子運行途徑。13.根據(jù)脫水后動物血漿滲透壓的變化,將脫水分為()、()、()。14.關于繼發(fā)性肺結核病下列哪項錯誤()。A、病變多從肺尖開始B、病變多以增生為主C、咯血是常見的死亡原因D、肺門淋巴結常有明顯的病變15.簡述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病理聯(lián)系。16.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統(tǒng)一機體的反應,呈現(xiàn)一定的()、()和()的變化,這是疾病時產生各種癥狀和體征的內在基礎。17.關于風濕性心內膜炎不恰當?shù)氖牵ǎ〢、病變常侵犯心瓣膜,主要損害二尖瓣,其次為二尖瓣與主動脈瓣同時受累B、早期心瓣膜的結締組織發(fā)生粘液樣變性與纖維素樣壞死C、最主要病變?yōu)樾陌昴ど嫌酗L濕小體形成D、常于瓣膜閉鎖緣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狀、不易脫落的贅生物18.簡述心肌梗死的分類及其特點。19.尤文氏瘤、室壁瘤和創(chuàng)傷性神經瘤均是腫瘤。20.上皮性新月體主要由()細胞增生形成,以后漸被纖維組織代替,形成()。21.試述TB結節(jié)的鏡下形態(tài)特點。22.以下哪項屬于門脈性肝硬變肝功能障礙的表現(xiàn)()。A、脾腫大B、蜘蛛痣C、胃腸道淤血23.你對幽門螺桿菌(HP)致消化道潰瘍有何認識?24.下述有關血栓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A、?血栓形成機制與凝血機制相同B、?靜脈血栓多于動脈血栓C、?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D、?血栓形成有時對機體有益E、?左心房內血流快,不可能形成血栓25.列表說明癌與肉瘤的區(qū)別。26.發(fā)育正常的組織、器官,因其組成細胞的體積縮小和數(shù)量減少而引起的體積縮小,功能減退的過程稱為()。27.化生多發(fā)生在()和()。28.比較滲出液與漏出液的區(qū)別。29.發(fā)生在漿膜的漿液性炎稱漿液性卡他。30.尿脫落細胞學檢查的應用價值如何?31.簡述Bcl-2研究進展。32.砂粒體(Psammomabodies)33.簡述萎縮的病理改變。34.骨化性纖維瘤和骨纖維結構不良的區(qū)別?35.因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局限性,采用此項檢查時應考慮什么?36.緩進型高血壓病分為(),(),()三期。37.慢性淋巴結炎淋巴濾泡增大,淋巴結腫大屬肥大。38.后縱隔神經源性腫瘤有哪兩大類型?39.營養(yǎng)不良性鈣化簡稱為(),是繼發(fā)于局部變性、壞死組織和病理產物中的異常鈣鹽沉積。40.何謂壞疽?有哪幾型?41.屬于永久性細胞的有()、心肌細胞、骨骼肌細胞。42.原發(fā)性高血壓(primaryhypertension)43.細胞因子和化學因子44.典型結核結節(jié)的中心部分往往有()。A、郎格罕斯巨細胞B、類上皮細胞C、干酪樣壞死D、郎格罕細胞E、變性、壞死的中性粒細胞45.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為惡性腫瘤,黑色素瘤、精原細胞瘤為良性腫瘤。46.簡述惡性腫瘤細胞的異型性表現(xiàn)。47.腫瘤的分期主要根據(jù)腫瘤的大小,淋巴道轉移和()來確定的。48.簡述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病變特點臨床表現(xiàn)。49.簡述心瓣膜病的概念及其病理類型。50.原發(fā)性高血壓最常受損的血管是()A、全身中,小動脈B、全身大,中動脈C、全身細,小靜脈D、全身細,小動脈51.關于肺淤血的光鏡下形態(tài)改變不恰當?shù)氖牵ǎ〢、肺泡壁毛細血管擴張充血B、肺泡腔內有多少不等的水腫液C、肺泡內水腫液中有多少不等的紅細胞、巨噬細胞及心衰細胞D、肺泡腔內充滿中性粒細胞52.皮膚基底細胞癌和鱗癌如何鑒別?53.細菌性腦膜炎有哪些病理變化?54.引起肺動脈血栓栓塞的栓子多來自()A、下肢及盆腔靜脈B、門靜脈C、上腔靜脈及其分支D、右心房與右心耳55.宮頸癌常見的組織學類型有()、腺癌。56.急性腎盂腎炎尿特點().A、血尿、蛋白尿B、蛋白尿、膿尿、管型尿C、大量蛋白尿57.阿司匹林過敏-哮喘-鼻息肉三聯(lián)癥58.來自體靜脈系統(tǒng)的栓子最常栓塞于()。A、腦B、肝C、心D、肺59.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最主要傳播途徑是經()?A、?消化道B、?呼吸道C、?輸血D、?蚊蟲叮咬E、?密切接觸60.濕性壞疽好發(fā)于()A、肺B、腸C、子宮D、闌尾61.AIDS病人最常合并的繼發(fā)感染是()。A、卡氏肺囊蟲感染B、巨細胞病毒感染C、弓漿蟲感染D、真菌感染E、結核菌感染62.附貼于心臟房室或血管內膜面,未將管腔完全阻塞的血栓稱為()。A、凝固性血栓B、贅生物C、附壁血栓63.壞死組織逐漸被肉芽組織取代的過程稱為()A、纖維化B、機化C、鈣化D、分化64.機體內不同的組織具有不同的再生能力:()(特別是皮膚、黏膜和漿膜的被覆上皮)、()、()、()等再生能力較強;肌組織、軟骨組織再生能力較弱;神經細胞無再生能力。65.組織細胞增生癥X的類型及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變化?66.小葉性肺炎是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化膿性炎癥。67.簡述腫瘤的血管形成有哪幾步?68.卵巢無性細胞瘤的大體、鏡下和免疫組織化學特點?69.低滲性脫水:以()丟失為主,失鹽大于失水的脫水。70.支氣管粘膜上皮出現(xiàn)鱗狀上皮化生.常屬于下列哪一種改變()A、分化不良B、不典型增生C、不完全再生D、癌前期改變E、適應性改變71.慢性腎盂腎炎大體、鏡下特點?72.腫瘤的異型性愈小,表示其惡性程度愈高。73.堿中毒可分為()和()兩類。74.關于貧血性梗死不恰當?shù)氖牵ǎ〢、易發(fā)生于心、脾、腎等實質器官B、梗死灶呈灰白色C、動脈閉塞時,已有靜脈血液回流受阻D、梗死區(qū)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75.簡述浸潤型導管癌的特點。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簡述初期復蘇(心肺復蘇)的主要任務及步驟?2.下列哪個為原癌基因??()A、?RbB、?p16C、?APCD、?RasE、?WT-13.()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充血的組織器官體積輕度腫大,色澤鮮紅,溫度升高。鏡下變化為小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管腔內充滿大量紅細胞。4.粘液表皮樣癌的組織學分類?5.癌常沿淋巴道轉移而肉瘤多經血道轉移。6.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在形態(tài)學上如何鑒別?7.簡述浸潤型肺結核的病變特點及臨床表現(xiàn)。8.急性風濕性心內膜炎的病變如何?如果反復發(fā)作會有什么后果?9.纖維囊性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癌前病變。10.風濕病的基本病變是怎樣的?11.流腦時出現(xiàn)()。A、顱內壓升高B、神經細胞變性壞死C、二者皆有12.簡述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瘤的診斷及鑒別要點。13.肺栓塞的后果包括以下幾點,但除外()A、急死B、肺梗死C、間質性肺炎D、肺動脈高壓E、右心房擴大14.肺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黏液型的鏡下特點?15.下列哪一項不引起營養(yǎng)不良性鈣化?()A、腎結核壞死灶B、急性壞死性胰腺炎C、甲狀旁腺功能亢進D、血吸蟲病E、下肢靜脈血栓16.結核病以滲出為主的病變表現(xiàn)為().A、化膿性炎B、漿液性或漿液纖維素性炎C、纖維素性出血性炎17.在急性炎癥中常見的炎細胞是(),在慢性炎癥中常見的炎癥細胞是()和漿細胞。18.霍奇金淋巴瘤中不出現(xiàn)哪種細胞?()A、R-S細胞B、陷窩細胞C、單核R-S細胞D、多形性或肉瘤樣細胞E、異型的組織細胞19.根據(jù)炎癥病變特點,病毒性肝炎是以()為主的炎癥;傷寒病是以()為主的炎癥。20.細胞水腫發(fā)生的機理是:()A、內質網(wǎng)受損B、線粒體受損C、高爾基氏器受損D、核糖體受損E、中心體受損21.皮膚血管肉瘤有哪些組織學表現(xiàn)?22.簡述目前對大腸癌病因的認識?23.試以結腸腺瘤及結腸腺癌為例,說明良、惡性腫瘤的區(qū)別。24.凡是在炎癥組織內聚集的白細胞都稱為(),它們主要有以下類型:中性粒細胞(也稱為小吞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單核細胞(也稱大吞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等。25.變性是指細胞內出現(xiàn)了異常物質或正常物質數(shù)量增多。26.涎腺肌上皮瘤的臨床病理學特點?27.兒童甲狀腺腫瘤的特點?28.簡介脂肪肉瘤的組織學類型。其診斷應與哪些腫瘤鑒別?29.門脈性肝硬化后期可導致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不全的后果。30.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最基本的病變是(),并常伴有實質細胞的()。31.涎腺肌上皮瘤常發(fā)生于哪些部位?簡介其細胞形態(tài)學類型及對其如何診斷?32.再生過程中的神經細胞屬于()。A、穩(wěn)定細胞B、不穩(wěn)定細胞C、永久性細胞D、與疤痕修復后抗拉力較正常組織弱有關E、與疤痕收縮有關33.腫瘤的一般結構:可分()和()兩部分。34.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星形細胞瘤分類?35.大葉性肺炎灰肝期的滲出物主要是()。A、漿液B、纖維素和紅細胞C、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D、纖維素和中性粒細胞E、漿液和心衰細胞36.脂肪變性是細胞內脂肪代謝障礙時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其特點是細胞漿內出現(xiàn)了正常情況下在光鏡下看不見的(),或()。此種變性多發(fā)生于心、肝、腎。37.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須固定。38.病理醫(yī)師對膀胱切除活檢的病理報告除腫瘤診斷外,尚應包括那些內容?39.新月體主要由哪些細胞增生形成()A、系膜細胞B、臟層上皮細胞C、毛細血管內皮細胞D、壁層上皮細胞40.決定腫瘤良、惡性的主要依據(jù)是()A、腫瘤的組織結構B、腫瘤的形狀C、腫瘤的大小D、腫瘤的顏色41.何謂血管內凝血?主要病理改變?42.簡述肉芽組織的肉眼與鏡下特點,結局和主要功能。43.病毒性肝炎時,肝細胞最常見變性和壞死是()。A、水變性→液化性壞死B、嗜酸性變→凝固性壞死C、纖維素樣壞死44.病毒感染時,病灶局部浸潤的炎癥細胞主要為()。A、嗜酸性粒細胞B、嗜堿性粒細胞C、嗜中性粒細胞D、淋巴細胞E、漿細胞45.試述骨折愈合過程。46.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縮.主要屬于:()A、神經性萎縮B、廢用性萎縮C、壓迫性萎縮D、營養(yǎng)不良性萎縮E、生理性萎縮47.由門脈高壓引起的是()。A、轉氨酶升高B、脾淤血腫大C、蜘蛛痣D、黃疸E、血漿白蛋白降低48.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鏡下、免疫組織化學特點及鑒別診斷?49.重度慢性肝炎呈()壞死。50.何謂癌前病變,常見的有哪些?51.簡述當前對胃腸道間質瘤(GIST)的認識。52.原發(fā)性高血壓腦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A、大腦皮質B、側腦室C、蛛網(wǎng)膜下腔D、內囊和基底核53.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基本病理變化有哪些?54.試述肝炎的基本病理變化。55.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基本病變是腸粘膜(),本病主要侵犯()。56.腎小球腎炎是以()損害為主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57.粘液染色有何實用意義?58.多型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鑒別診斷有哪些?59.泌尿系結石是造成尿路阻塞的主要原因。60.大葉性肺炎主要由下列哪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A、肺炎球菌B、肺炎支原體C、大腸桿菌D、肺炎桿菌61.細胞凋亡光鏡、電鏡特點及檢測方法?62.簡述門脈高壓形成的原因。63.簡述乳腺不典型髓樣癌與典型髓樣癌的鑒別要點。64.關于腫瘤,下列陳述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A、大的腫瘤通常生長緩慢、生長時間較長,且多為良性B、惡性腫瘤多呈浸潤性生長C、腫瘤的硬度通常和腫瘤的種類有關D、瘤細胞多于間質的腫瘤一般較硬E、瘤組織發(fā)生壞死時變軟65.在急性炎癥中,下列哪項以增生為主()A、急性胃腸炎B、急性腎孟腎炎C、急性腎小球腎炎D、急性病毒性肝炎66.白細胞附壁指白細胞離開軸流,粘附于內皮細胞表面。67.壞死是指活體內局部組織、細胞的()。壞死組織、細胞的物質代謝停止,功能喪失,出現(xiàn)一系列形態(tài)學改變,是一種不可逆的病理變化。68.氣球樣變,水變性、脂肪變性和纖維素樣變性均屬可復性的病變。69.脾炎多伴發(fā)于各種傳染病,也可見于(),是脾臟最常見的一種疾病。70.心肌病的臨床類型及主要病變?71.彌漫性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增生的細胞為內皮細胞和上皮細胞。72.炎癥局部基本病變是()、()、()。73.風濕病是一種().A、細菌感染性疾病B、傳染性疾病C、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74.喉癌的組織學分型有哪些?75.簡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組織學形態(tài)及鑒別診斷。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1)非何杰金氏淋巴瘤(T與B細胞淋巴瘤):用IgH和T細胞受體基因(TCR)檢測B與T淋巴瘤和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2)bcl-2:B濾泡性淋巴瘤,陽性率78-90%以上。 (3)胰腺癌:C-Ki-ras癌基因第12密碼子點突變率90-100%。2.參考答案:(1)淋巴細胞為主型:多倍型,即“爆米花樣”細胞、單核R-S細胞。 (2)結節(jié)硬化型:陷窩型R-S細胞、單核R-S細胞。 (3)混合細胞型:典型的R-S細胞和單核R-S細胞。 (4)淋巴細胞消減型:肉瘤型R-S細胞、單核R-S細胞。3.參考答案: 麻醉期間引起心肌氧消耗量增加或心肌缺氧的原因有: ①病人精神緊張、恐懼和疼痛,引起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增多,使心臟后負荷加大、心率增速,從而增加心肌耗氧; ②血壓過低或過高均可影響心肌供血、供氧; ③麻醉藥對心肌收縮力的抑制使心輸出量減少,以及對血管的影響使回心血量減少; ④麻醉期間供氧不足或缺氧; ⑤各種原因引起的心率增速或心律失常。4.參考答案:錯誤5.參考答案:傷寒小結6.參考答案:泄殖腔源性,移行上皮來源。占所有肛管癌的20%。特點是可見周圍呈柵欄樣排列的實性細胞巢,有時伴有黏液和鱗狀上皮分化區(qū)。分5型:(1)角化型;(2)非角化型;(3)基底細胞樣型;(4)伴有黏液囊腫型(5)假腺樣囊腺型。 需要與皮膚的基底細胞癌鑒別,因后者預后明顯好。7.參考答案:髓樣腫脹期、壞死期、潰瘍期、愈合期8.參考答案:1.與乳頭狀移行上皮癌鑒別膀胱乳頭狀瘤易發(fā)生惡性變,因而有許多作者主張將其看作是低度惡性的乳頭狀癌。乳頭狀瘤癌變后,呈現(xiàn)乳頭的細胞層次增加、核較密集、細胞極向紊亂、核分裂像增多等變化??蓳?jù)此作為與乳頭狀移行上皮癌的鑒別要點。 2.與慢性膀胱炎粘膜上皮乳頭狀增生的鑒別可著重從兩者乳頭結構來加以識別。乳頭狀瘤的乳頭大都呈柱狀且常反復分支。鏡下可見在縱切面上可見每個乳頭的各部分粗細往往比較一致而炎性增生的乳頭大都呈圓錐形,乳頭頂窄底寬且一般很少有分支現(xiàn)象。9.參考答案:B10.參考答案:毛母質瘤為與毛母質結構分化相似的真皮或皮下組織的良性腫瘤。大部分為孤立性結節(jié),位于頭、頸、上肢。質韌或硬,直徑5mm~2cm,也可多發(fā),單純切除可以治愈。組織學特點為基底細胞樣小葉及其與之相鄰接的與角質混合的嗜酸性衰老細胞,即“影細胞”。典型的基底細胞樣細胞形態(tài)一致,與基底細胞癌的基底細胞樣細胞相似,可見少量核分裂像,影細胞無細胞核。作為對影細胞和角質的宿主反應,可繼發(fā)巨細胞浸潤及營養(yǎng)不良性鈣化。含大量基底細胞樣細胞的病變可呈囊性,缺乏基底細胞樣細胞而主要由影細胞構成的實性腫瘤常伴有鈣化及巨細胞反應。11.參考答案:粘膜;纖維蛋白性12.參考答案:栓子的運行途徑一般與血流的方向一致。 ⑴體循環(huán)靜脈系統(tǒng)及右心的栓子; ⑵左心或體循環(huán)動脈系統(tǒng)的栓子; ⑶腸系膜靜脈等門靜脈系統(tǒng)的栓子; ⑷交叉性栓塞; ⑸逆行性栓塞。13.參考答案:高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14.參考答案:D15.參考答案:⑴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上腹部長期性、周期性和節(jié)律性疼痛,可呈鈍痛、燒灼痛或饑餓樣痛。餐后痛;空腹痛。 ⑵返酸(幽門括約肌痙攣,胃逆蠕動) ⑶噯氣,上腹部飽脹(食物發(fā)酵)16.參考答案:機能;代謝;形態(tài)結構17.參考答案:C18.參考答案:(1)心內膜下心肌梗死:梗死僅累及心室壁內側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及乳頭肌。常為多發(fā)性、小灶狀壞死,不規(guī)則地分布于左心室四周;嚴重者環(huán)狀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累及心室壁全層,病灶較大,2.5cm以上,如梗死未累及全層而深達室壁2/3以上則稱厚層梗死。好發(fā)部位與冠狀動脈供血區(qū)域一致: ①左前降支供血區(qū):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間隔前2/3及前內乳頭肌,約占MI的50%。 ②右冠狀動脈供血區(qū):左心室后壁、室間隔后1/3及右心室,并累及竇房結約占25%~30%。 ③左旋支供血區(qū):左室側壁、膈面及左房,并累及房室結,約占15%~20%。19.參考答案:錯誤20.參考答案:腎小球球囊壁層上皮細胞;纖維性新月體21.參考答案:結核結節(jié)是在細胞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由上皮樣細胞、朗格漢斯巨細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細胞和少量反應性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典型者結節(jié)中央有干酪樣壞死。吞噬有結核桿菌的巨噬細胞體積增大逐漸轉變?yōu)樯掀蛹毎?,呈梭形或多角形、胞質豐富、染淡伊紅色、境界不清,核呈圓或卵圓形、染色質甚少甚至可呈空泡狀,核內有1個~2個核仁。多個上皮樣細胞互相融合或一個細胞核分裂胞質不分裂乃形成朗罕格漢斯細胞。朗格漢斯巨細胞為一種多核巨細胞,胞質豐富,胞質突起常和上皮樣細胞的胞質突起相連接;核與上皮樣細胞核相似,數(shù)目由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有超過百個者,排列在胞漿胞質周圍呈花環(huán)狀、馬蹄形或密集于胞體的一端。22.參考答案:B23.參考答案:(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通過降低粘膜防御能力致病。(2)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診斷:活組織鏡檢、幽門螺旋桿菌的分離培養(yǎng)、快速尿素酶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氨排出試驗、血清學試驗以及多聚酶鏈反應。24.參考答案:E25.參考答案:26.參考答案:萎縮27.參考答案:結締組織;上皮組織28.參考答案:29.參考答案:錯誤30.參考答案:對膀胱的多數(shù)腫瘤來講實用價值較少,因與活檢相比易受多種因素干擾。但下述情況有價值: (1)伴有嚴重的慢性炎癥的腫瘤,而膀胱活檢未見腫瘤者; (2)膀胱原位癌; (3)膀胱憩室內癌。31.參考答案:Bcl-2為抑制細胞凋亡基因,位于染色體18q21。在各種病理生理條件下,Bcl-2基因表現(xiàn)出一個PCD調控子的重要作用。已經證明Bcl-2的表達可延長腫瘤細胞的壽命,促進細胞的生存,導致細胞數(shù)量增加,而不是加速細胞有絲分裂。有研究報告Bcl-2和myc協(xié)同作用對腫瘤發(fā)生至關重要。因此結合C-myC研究意義更大。最近研究表明,原癌基因Bcl-2家族的表達水平對抗癌藥物作用的敏感性具有重要影響,其家族的部分基因可以介導多藥耐藥(MDR)表型。在對雌激素反應的乳腺癌細胞株中雌激素誘導Bcl-2水平上升能顯著增加細胞對藥物引起凋亡的耐受性,而反義核酸介導的Bcl-2表達下降可增加對抗癌藥物的敏感性。因此,檢測腫瘤的Bcl-2基因不僅可判斷腫瘤細胞生物學行為,對于藥物是否耐受亦有指導意義。32.參考答案:甲狀腺乳頭狀癌時,間質中常見呈同心層狀結構的鈣化小體,稱砂粒體。此結構對甲狀腺乳頭狀腺癌具有病理診斷意義。33.參考答案:肉眼:病變萎縮的細胞、組織和器官體積減小,重量減輕,色澤變深。 光鏡下:實質萎縮:細胞體積縮小、數(shù)目減少,形狀基本不變,功能代謝降低;間質反應性增生。 電鏡下:心肌細胞和肝細胞等萎縮細胞內細胞器數(shù)目減少,胞質可出現(xiàn)褐脂素顆粒。褐脂素顆粒是細胞內未被徹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的細胞器殘體。34.參考答案:部位:前者頜骨、單發(fā),很少累及頸骨;后者頜骨和長骨均可發(fā)生,單或多骨性。 病理:前者為扁心性,一側骨皮質內,邊界清楚,發(fā)生于頸骨易導致骨彎曲。后者病灶在骨髓腔內,發(fā)生在長骨者大多不引起彎曲。 組織形態(tài):前者由纖維組織和成熟骨小梁構成,骨小梁周圍有成排的骨母細胞,可見幼稚骨與板層骨(成熟骨)同時混合存在。后者有纖維組織和化生的幼稚骨小梁構成,一般不見板層骨。35.參考答案:⑴易于安全可靠地取得較大活檢時,不提倡穿刺; ⑵穿刺標本失去組織結構,基于組織學的診斷是不可能的; ⑶診斷必須建立在了解臨床情況基礎上,不完全或錯誤的臨床信息可導致誤診; ⑷癌的診斷比其分類單純; ⑸只有陽性診斷有實際意義,陰性報告仍未解決問題。36.參考答案:機能期;血管病變期;內臟病變期37.參考答案:錯誤38.參考答案:交感神經系統(tǒng): 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節(jié)母細胞瘤; 神經節(jié)瘤。 周圍神經鞘腫瘤: 神經鞘瘤; 神經纖維瘤; 惡性周圍神經鞘瘤。39.參考答案:鈣化40.參考答案:身體內直接或間接與外界大氣相通部位的較大范圍壞死,并因有腐敗菌生長而繼發(fā)腐敗。 (1)干性壞疽; (2)濕性壞疽; (3)氣性壞疽。41.參考答案:神經細胞42.參考答案:是指一種原因不明的、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其基本病變?yōu)槿砑毿用}硬化。43.參考答案: 細胞因子主要是由激活的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產生的,也可來自內皮、上皮和結締組織,細胞因子介入、調整其它細胞的功能,參與免疫反應?;瘜W因子是指那些特別還有激活白細胞運動、起趨化作用的細胞因子。44.參考答案:C45.參考答案:錯誤46.參考答案:1.瘤細胞的多形性:瘤細胞形態(tài)和大小不一致,多大于正常細胞,有的可見瘤巨細胞。少數(shù)分化很差的惡性腫瘤瘤細胞較正常細胞小、圓形、大小較一致。 2.核的多形性:瘤細胞核增大且大小、形態(tài)、染色不一,核漿直徑比例大于正常??沙霈F(xiàn)巨核、雙核、多核或奇異形核,核仁肥大且數(shù)目增多(2個~3個)。核分裂多見,特別是出現(xiàn)不對稱性、多極性及頓挫性核分裂等病理性核分裂時更具診斷意義。 3.胞漿改變:由于胞漿內核蛋白體增多,故多呈嗜堿性,并可因瘤細胞產生不同的分泌物或代謝產物如粘液、糖原、脂質、角質和色素等而具有不同的特點。47.參考答案:血道轉移48.參考答案:又稱感染后或鏈球菌感染后GN; 病理變化:肉眼:腎腫大、充血、被膜緊張、表面光滑、色較紅,故稱大紅腎 光鏡特點:①腎小球體積增大,細胞數(shù)目增多(內皮細胞、系膜細胞為主); ②增生的細胞使毛細血管管腔狹窄、甚至閉塞; ③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腔內常含各種管型; ④腎間質,充血水腫,少量炎細胞浸潤。; 免疫熒光:IgG和補體C3,顆粒狀熒光 電鏡觀察:系膜細胞和內皮細胞增生;臟層上皮細胞和GBM間駝峰狀電子致密物。 臨床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急性腎小球腎炎,多數(shù)預后較好。49.參考答案: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受到各種致病因素損傷后或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所造成的器質性病變,大多為風濕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結局。表現(xiàn)為瓣膜口狹窄和瓣膜關閉不全兩種病理類型,兩者可單獨發(fā)生,但通常合并存在。瓣膜關閉不全是由于瓣膜增厚、變硬、卷曲、縮短或由于瓣膜破裂和穿孔,亦可因腱索增粗、縮短和與瓣膜粘連而引起。瓣膜口狹窄指瓣膜口在開放時不能充分張口,造成血流通過障礙。主要由于瓣膜炎癥修復過程中相鄰瓣膜之間互相粘連,瓣膜纖維性增厚、彈性減弱或喪失以及瓣膜環(huán)硬化和縮窄等引起。50.參考答案:D51.參考答案:D52.參考答案:①腫瘤細胞來源不同:前者來源于基底細胞,后者來源于鱗狀上皮細胞。 ②盡管都可出現(xiàn)角化,基底細胞癌癌巢周圍瘤細胞呈柵欄樣排列,瘤細胞的異形性和核分裂均較鱗癌小和/或少。 ③間質:鱗癌為纖維樣間質,基底細胞癌間質疏松、幼稚,癌巢與間質之間有空隙。 ④生物學行為:前者復發(fā),一般不轉移;后者既可復發(fā)又可轉移。53.參考答案:肉眼觀,腦脊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病變嚴重的區(qū)域蛛網(wǎng)膜下腔充滿黃色膿性滲出物,覆蓋著腦溝腦回,以致結構模糊不清。邊緣病變較輕的區(qū)域,可見膿性滲出物沿血管分布。滲出物較少的區(qū)域。軟腦膜往往略帶混濁。膿性滲出物可累及大腦凸面矢狀竇附近或腦底部視神經交叉及鄰近各池。由于炎性滲出物的阻塞,使腦脊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腦室擴張。鏡下,蛛網(wǎng)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下腔增寬,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及纖維蛋白滲出和少量單核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用革蘭染色,在細胞內外均可找到致病菌。腦膜及腦室附近腦組織小血管周圍可見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病變嚴重者,動、靜脈管壁可受累并進而發(fā)生脈管炎和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腦實質的出血性梗死。54.參考答案:A55.參考答案:鱗狀細胞癌56.參考答案:B57.參考答案: 阿司匹林可使花生四烯酸代謝異常,前列腺素生成減少,可誘發(fā)哮喘。常合并鼻息肉,被稱為阿司匹林-哮喘-鼻息肉綜合癥。58.參考答案:D59.參考答案:D60.參考答案:A,B,C,D61.參考答案:A62.參考答案:C63.參考答案:B64.參考答案: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纖維;骨組織65.參考答案:類型: 勒-雪氏病,急性、彌漫性,發(fā)展快,常表現(xiàn)為惡性經過。全身Langerhans細胞增生,累及皮膚、脾、淋巴結和骨為多見,2歲以下。 分化性組織細胞增生癥(慢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病變分布廣泛,以骨組織受累最為突出,尤其是顱骨和上下頜骨。 骨的噬酸性肉芽腫,為良性病變,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大量Langerhans細胞分化成熟,伴有嗜酸性白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66.參考答案:正確67.參考答案:⑴血管基膜及ECM降解; ⑵內皮細胞游走、出芽; ⑶內皮細胞分裂、增殖、分化; ⑷血管腔及基膜形成。68.參考答案:大體:腫瘤很大,且有包膜,表面呈的大腦皮質腦回樣。 組織學: (1)成巢,外邊有纖維帶。 (2)瘤細胞境界清,胞漿透明。核仁具有特征性表現(xiàn),嗜雙色性染色,明顯的多樣性,形狀變長及不規(guī)則的輪廓。 (3)纖維帶中淋巴和漿細胞浸潤,也可出現(xiàn)含有Langhans型多核巨細胞和上皮樣細胞的肉芽腫反應。 免疫組化:vimentin(+),40%PLAP(胎盤堿性磷酸酶)(+),keratin(-),與胚胎性癌鑒別。69.參考答案:電解質70.參考答案:E71.參考答案:大體:體積縮小,表面呈凸凹不平。 鏡下: (1)腎小管萎縮、擴張,管腔內膠凍樣物沉積形成“甲狀腺樣變”。 (2)間質炎細胞浸潤和纖維化。 (3)腎小球為繼發(fā)性損傷,可發(fā)生玻璃樣變和硬化。72.參考答案:錯誤73.參考答案:呼吸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毒74.參考答案:C75.參考答案:肉眼:腫瘤呈灰白色,質硬,切面有沙礫感,無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活動度差。常見癌組織呈樹根狀侵入臨近組織。乳頭下陷;橘皮樣外觀 鏡下:癌組織及癌細胞形態(tài)多樣。癌細胞排列呈巢狀、團索狀或伴有少量腺樣結構。 癌細胞大小形態(tài)各異,多形性明顯,核分裂像多見,常見腫瘤細胞壞死。癌細胞周圍間質纖維組織增生,比例不同。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主要任務是迅速有效地恢復生命器官(特別是心臟和腦)的血液灌流和供氧。初期復蘇的任務和步驟可歸納為CAB: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huán),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順暢,B(breathing)指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是初期復蘇時的主要措施。2.參考答案:D3.參考答案:動脈性充4.參考答案:⑴低度惡性型:大體觀為分界相對清楚的包塊,并有含粘液的囊性區(qū)。鏡下可見大量分化良好的粘液細胞。 ⑵高度惡性型:腫瘤多呈實性,其生長具浸潤性,以鱗狀細胞、中間細胞和透明細胞為主要細胞成分。5.參考答案:正確6.參考答案: 壞死形態(tài)學特征-膜完整性喪失,胞漿和線粒體膨脹,全細胞裂解。 凋亡形態(tài)學特征-胞膜出芽,但保持完整,染色體聚集在核膜周邊,胞漿收縮、細胞核凝集,最后細胞分裂為凋亡小體,Bcl-2家族蛋白導致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加。 壞死是細胞受到強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細胞無序變化的死亡過程.表現(xiàn)為細胞脹大,胞膜破裂,細胞內容物外溢,核變化較慢,DNA降解不充分,引起局部嚴重的炎癥反應. 凋亡是細胞對環(huán)境的生理性病理性刺激信號,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或緩和性損傷產生的應答有序變化的死亡過程.其細胞及組織的變化與壞死有明顯的不同。7.參考答案:最常見活動性、繼發(fā)性肺結核。 病變特點:滲出病變?yōu)橹?,中央干酪樣壞死,病灶周圍有炎癥包繞; X.線:鎖骨下邊緣模糊的云絮狀陰影; 臨床表現(xiàn):低熱、疲乏、盜汗、咳嗽。8.參考答案:肉眼:受累瓣膜腫脹,瓣膜內出現(xiàn)黏液變形和纖維素樣壞死,漿液滲出和炎細胞浸潤。病變瓣膜表面,尤以閉鎖緣上形成單行排列,直徑為1-2cm的疣狀贅生物,呈灰白色半透明狀,附著牢固不易脫落。增多時可呈片狀累及腱索及鄰近內膜。 光鏡下:贅生物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構成,伴小灶狀的纖維素樣壞死,其周圍可出現(xiàn)少量Aschoff細胞。病變后期,由于反復發(fā)作,引起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瓣膜增厚、變硬、卷曲、短縮、瓣膜間相互黏連、腱索增粗、短縮,最后形成慢性心瓣膜病。當炎癥累及房室內膜時,引起內膜灶狀增厚及附壁血栓形成。由于病變所致瓣膜口狹窄或關閉不全,受血流反流沖擊較重,引起內膜灶狀增厚,稱為McCallum斑。9.參考答案:正確10.參考答案:風濕病是一種與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全身結締組織及血管,常形成特征性風濕肉芽腫即Aschoff小體。 ①變質滲出期:在心臟、漿膜、關節(jié)、皮膚等處表現(xiàn)為結締組織基質的黏液樣變性和膠原纖維素樣壞死,同時在漿液纖維素滲出過程中,有少量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浸潤。 ②增生期或肉芽腫期:在心肌間質、心內膜下、皮下結締組織中可見特征性的肉芽腫性病變—即風濕小體。風濕小體:是由成群的風濕細胞聚集于纖維素樣壞死灶內,并有少量淋巴細胞、漿細胞構成;風濕細胞:是由增生的巨噬細胞吞噬纖維素樣壞死物質形成,在心肌間質內多位于小血管旁,體積較大呈圓形,胞質豐富略嗜堿性,核大圓形,核膜清晰,染色質集于中央。 ③纖維化期或硬化期:風濕小體中的壞死細胞逐漸被吸收,風濕細胞轉化為成纖維細胞使風濕小體逐漸纖維化,最后形成梭性小瘢痕。11.參考答案:A12.參考答案: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的診斷及鑒別要點: ①前者常為多發(fā)結節(jié)、無完整包膜;后者一般單發(fā),有完整包膜。 ②前者濾泡大小不一致,一般比正常的大;后者則相反。 ③前者周圍甲狀腺組織無壓迫現(xiàn)象,鄰近的甲狀腺內與結節(jié)內有相似病變;后者周圍甲狀腺有壓迫現(xiàn)象,周圍和鄰近處甲狀腺組織均正常。13.參考答案:C14.參考答案:(1)腫瘤由含黏液的柱狀上皮組成,癌細胞襯覆呼吸道,不浸潤間質。 (2)腫瘤細胞與呼吸性細支氣管和肺泡連續(xù)。 (3)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截然分界。15.參考答案:C16.參考答案:B17.參考答案: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18.參考答案:E19.參考答案:變質;增生20.參考答案:B21.參考答案:皮膚血管肉瘤的組織學改變,各臨床類型均很相似,顯示有多種不同的表現(xiàn),可從有明顯的血管形成到低分化腫瘤。在低分化腫瘤中,血管的特征并非很容易地顯現(xiàn)出來。典型的病例是一種浸潤性的皮膚腫瘤,是由多數(shù)不規(guī)則、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組成。這些血管穿插在膠原纖維束之間??梢娗址钙は陆M織,甚至骨骼肌和骨旁組織。血管腔襯覆不同程度多形性的、濃染的內皮細胞。內皮細胞常為多層,并形成乳頭。正常的和異常的核分裂像易見。實性區(qū)并不少見,并且在低分化的病變以實性為主,看不到血管的結構。22.參考答案:目前對大腸癌病因的研究認為有遺傳和環(huán)境兩種因素:1.遺傳因素如家族性大腸癌高發(fā)現(xiàn)象,并非在腸息肉基礎上發(fā)生。在遺傳性家族性多發(fā)性息肉的患者中,鑒定出一種單基因突變體,對息肉癌變有易感性。均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2.環(huán)境因素與高營養(yǎng)少殘渣飲食習慣有關,使食物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質與腸粘膜延長接觸有關。高脂肪飲食中有較高的大腸癌發(fā)病率。其糞便內膽汁酸、中性固醇類物質含量以及厭氧菌菌叢比例皆高于低脂肪飲食的人群。有人認為,這種細菌可把膽汁酸、中性類固醇物質轉化為促癌和/或致癌物質。23.參考答案: 24.參考答案:炎癥細胞25.參考答案:錯誤26.參考答案:鏡下主要有三種形態(tài)學亞型:(1)漿細胞樣細胞型;(2)透明細胞型;(3)梭形細胞型。 大多數(shù)梭形細胞型和透明細胞型肌上皮瘤發(fā)生于腮腺,而大多數(shù)漿細胞樣細胞型發(fā)生于小涎腺,特別多見于腭腺。絕大多數(shù)呈漿樣細胞樣形態(tài)的腫瘤其臨床行為為良性,但梭形細胞特別是透明細胞型有惡性的報道。27.參考答案:(1)絕大多數(shù)為良性。 (2)癌的比例高于成人,乳頭狀癌占絕對優(yōu)勢,其次是家族性髓樣癌和嗜酸性腫瘤,低分化癌幾乎不發(fā)生于兒童,未分化癌則幾乎不存在。 (3)兒童乳頭狀癌易發(fā)生頸淋巴結轉移??傮w預后好。28.參考答案:脂肪肉瘤的組織學類型有: 1.粘液樣型脂肪肉瘤為最常見的類型,約占40%~50%,主要由原始間葉細胞到各種分化階段的脂肪母細胞、毛細血管網(wǎng)和粘液樣基質三種成分組成。 2.圓形細胞型脂肪肉瘤為形態(tài)較一致的小圓細胞為主的脂肪肉瘤。 3.多形性脂肪肉瘤為高度未分化型。 4.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又可分為脂肪瘤樣型和硬化型及去分化型。任何類型的脂肪肉瘤,均必須找到肯定的脂肪母細胞且要排除其它圓形細胞腫瘤時才能診斷。 需要鑒別的腫瘤有多形性橫紋肌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巨細胞瘤、神經纖維肉瘤、浸潤性脂肪瘤、肌間粘液瘤等。29.參考答案:正確30.參考答案:自然疫源性;全身小血管損害;灶性壞死31.參考答案:涎腺肌上皮瘤常發(fā)生于小涎腺,尤其腭腺是最好發(fā)部位。根據(jù)瘤細胞形態(tài)學分三型: 1.漿細胞樣肌上皮瘤瘤細胞胞體寬大、鑲嵌排列,漿紅染、核圓形且多偏位,細胞間常有粘液。 2.透明細胞瘤瘤細胞圓形或多邊形、胞界不清,胞漿透明、核圓形可見小核仁。 3.梭形細胞瘤瘤細胞長梭形呈束狀排列,易與纖維瘤、平滑肌瘤和神經纖維瘤混淆。 對涎腺肌上皮瘤的診斷可借助免疫組化S-100蛋白、Actin、Myosin和GFAP染色,本瘤均為陽性。電鏡下瘤細胞胞漿內有多量微絲,可與其它腫瘤區(qū)別。32.參考答案:C33.參考答案:實質;間質34.參考答案:(1)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纖維型,原漿型,肥胖型; (2)間變性星形細胞瘤; (3)膠質母細胞瘤: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膠質肉瘤; (4)毛玻璃型星形細胞瘤; (5)多型性黃色星形細胞瘤; (6)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35.參考答案:D36.參考答案:脂肪滴;胞漿內脂肪滴增多37.參考答案:錯誤38.參考答案:(1)組織學分級; (2)結構和形狀(乳頭狀或實體狀); (3)浸潤深度; (4)肌層的狀況; (5)淋巴管是否受累; (6)血管是否受累; (7)周圍黏膜的狀態(tài)。39.參考答案:D40.參考答案:A41.參考答案:機體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毛細血管前動脈、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后靜脈)內發(fā)生微血栓形成,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如廣泛出血、組織壞死等嚴重后果稱為DIC。 病理變化是在微血管內廣泛的纖維素性血栓形成。42.參考答案:肉芽組織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細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并伴有炎細胞浸潤。 肉眼:表現(xiàn)為鮮紅色,顆粒狀,柔軟濕潤。 鏡下:可見大量由內皮細胞增生形成的實性細胞索及擴張的cap,對著創(chuàng)面垂直生長,并以小動脈為軸心,在其周圍形成cap網(wǎng)。該cap周圍有許多新生的成纖維細胞,并常有大量滲出液及炎細胞。 結局:間質水分逐漸吸收減少、炎細胞減少并逐漸消失、部分cap管腔閉塞數(shù)目減少、成纖維細胞逐漸減少變?yōu)槔w維細胞并產生大量膠原纖維,最終成熟為纖維結締組織并轉為老化的瘢痕組織。 功能: ①抗感染保護創(chuàng)面; ②填補創(chuàng)口及其他組織缺損; ③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他異物。43.參考答案:A44.參考答案:D45.參考答案:1.血腫形成骨組織和骨髓都有豐富的血管,在骨折的兩端及其周圍伴有大量出血并形成血腫,數(shù)小時后血腫發(fā)生凝固,與此同時常出現(xiàn)輕度的炎癥反應。 2.纖維性骨痂形成骨折后的2d~3d,血腫開始由肉芽組織取代而機化,繼而發(fā)生纖維化形成纖維性骨痂,或稱暫時性骨痂。約l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組織及纖維組織可進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軟骨。 3.骨性骨痂形成纖維性骨痂逐漸分化出骨母細胞并形成類骨組織,以后出現(xiàn)鈣鹽沉積,類骨組織轉變?yōu)榫幙椆?。纖維性骨痂中的軟骨組織也經軟骨化骨過程演變?yōu)楣墙M織,至此形成骨性骨痂。 4.骨痂改建或再塑編織骨結構不夠致密、骨小梁排列紊亂,經過進一步改建成為成熟的板層骨。皮質骨和髓腔的正常關系以及骨小梁正常的排列結構也重新恢復。46.參考答案:B47.參考答案:C48.參考答案:鏡下: (1)淋巴竇內大片黏附樣排列的瘤細胞。 (2)瘤細胞高度不典型性,多核,核仁突出。 (3)伴有中性粒、淋巴等細胞浸潤,因而浸潤的細胞呈多形性形態(tài)。 免疫組織化學: CD30(+)需與轉移癌鑒別,后者上皮標記陽性(CK,EMA)。49.參考答案:橋接50.參考答案: 癌前病變:指某些具有癌變潛在可能性的良性病變,如果長期不治愈有可能轉變?yōu)榘?常見的癌前病變有:粘膜白斑??; 子宮頸糜爛; 纖維囊性乳腺??; 結腸多發(fā)性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 皮膚慢性潰瘍。51.參考答案:1.GIST是一種免疫表型上表達C-Kit蛋白、遺傳學上存在頻發(fā)性C-Kit基因突變、組織學上以富于梭形和上皮樣細胞呈束狀或彌漫性排列為特征的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 2.依據(jù)腫瘤的大小,生長方式、瘤細胞異型性、核分裂和腫瘤性壞死等大體和鏡下表現(xiàn),可對大多數(shù)GIST的生物學行為作出正確判斷。 3.依據(jù)腫瘤是否表達C-Kit可作出GIST與胃腸道其他間葉源性腫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經鞘瘤和神經纖維瘤等)的鑒別診斷。 4.GIST可能起源于幼稚間充質細胞向成熟卡哈爾間質細胞(ICC)分化的腫瘤。 5.胃腸道自主神經瘤(GANT)表達C-Kit蛋白,存在C-Kit基因突變,形態(tài)學相似于GIST,故可視為具有神經內分泌顆粒的GIST變型。52.參考答案:D53.參考答案:1.肺部病變肉眼觀雙肺呈斑塊狀實變,嚴重者雙肺完全性實變,表面暗紅色,切面可見肺出血灶及出血性梗死灶。鏡下,以彌漫性肺泡損傷為主,肺組織重度充血、出血和肺水腫,肺泡腔內充滿大量脫落和增生的肺泡上皮細胞及滲出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部分肺泡上皮細胞胞質內可見典型的病毒包涵體,電鏡證實為病毒顆粒。肺泡腔內可見廣泛透明膜形成,部分病例肺泡腔內滲出物出現(xiàn)機化呈腎小球樣機化性肺炎改變。肺小血管呈血管炎改變,部分管壁可見纖維素樣壞死伴血栓形成,微血管內可見纖維素性血栓。 2.脾和淋巴結病變脾體積略縮小,質軟。鏡下見脾小體高度萎縮,脾動脈周圍淋巴鞘內淋巴細胞減少,紅髓內淋巴細胞稀疏。白髓和被膜下淋巴組織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