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1套_第1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1套_第2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1套_第3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1套_第4頁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及參考答案1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蘇教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以下是固態(tài)水的是(

)。A.露B.雨C.冰2.當我們的耳朵聽到上課鈴聲的刺激后,我們做出的正常反應(yīng)應(yīng)該是(

)。A.心情變得很好B.馬上停在原地C.迅速往教室跑去3.下列關(guān)于熱輻射現(xiàn)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熱輻射是從溫度低的地方傳向溫度高的地方B.熱輻射必須借助一定的物質(zhì)進行傳播C.熱輻射可以在真空中進行傳播4.關(guān)于我們的大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了我們的腦B.大腦的質(zhì)量約占人腦的80%C.我們的大腦約有一個緊握的拳頭那么大D.大腦的表面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5.小鷗一家駕車出發(fā),爸爸提醒小鷗要系好安全帶,這主要是為了保護(

)。A.汽車安全B.財產(chǎn)安全C.生命安全6.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

)。A.立秋B.秋分C.霜降7.在變質(zhì)巖形成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A.地表溫度、風、水等的作用B.地球內(nèi)部的高溫、高壓作用C.地球重力的作用8.下列光源中,屬于自然光源的是(

)。A.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的鏡子B.螢火蟲C.手電筒9.2008年我國(

)發(fā)生8級地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巨大損失。A.河北唐山B.四川汶川C.臺灣花蓮D.河北邢臺10.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在喜馬拉雅山采集到了魚龍、雙殼類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從而推測喜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A.丘陵B.海洋C.平原二.填空題(共10題,共46分)1.不同物體的傳熱(

)不一樣。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

),如(

)、(

)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

),如(

)、(

)等。2.地球表面包括(

)和(

)。巖石和土壤構(gòu)成了高低起伏、形態(tài)多樣的陸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

)、丘陵等。3.我們照鏡子是利用了光的(

)。4.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太陽光直射到月球上,月球再把太陽光反射到我們的眼睛里。(

)5.地球表面始終處于(

)之中。除了來自地球內(nèi)部的力量,(

)力量也在改變地表的形態(tài)。6.科學家根據(jù)探測結(jié)果,把地球內(nèi)部分為(

)、(

)和(

)三個圈層。7.被稱為人體的司令部是(

)。8.(

)主要包括智能模擬、云技術(shù)、大數(shù)據(jù)、機器學習、人工神經(jīng)系統(tǒng)。9.光線照射到鏡子、幕墻、月亮的表面后會返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

)。平面鏡成像也是由于(

)形成的。10.(

)和(

)構(gòu)成了高低起伏、形態(tài)多樣的陸地地形。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雪花的形狀極多,有星狀、柱狀、片狀等,但基本形狀是五邊形。(

)2.我們只要控制光源,就能控制光的傳播方向。(

)3.冬季,人們把新栽樹的樹干用塑料薄膜和草繩包起來,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幫助樹苗保溫、抵御嚴寒。(

)4.只有陸地上才有火山。(

)5.蓬松的棉被蓋起來很暖和,是因為里面縫隙空氣很多,而空氣是熱的良導體。(

)6.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是人腦。(

)7.光的反射會造成光污染,所以光的反射對我們的生活只有負面影響。(

)8.我們用噴霧器面向陽光噴水霧,可以在水霧中觀察到彩虹。(

)9.地震波在不同的巖石中傳播時,有快有慢。(

)10.降落到地面的雪,融化后全部流入江河湖海。(

)四.連線題(共1題,共3分)1.將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對應(yīng)的熱傳遞方式相連。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熱傳導冬天使用暖氣使房間變暖

熱對流用暖手寶暖手

熱輻射五.簡答題(共6題,共24分)1.我們可以怎樣用杯子造霜?2.對比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的三種傳熱方式,請你找出它們之間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3.動物建造的庇護所的功能有哪些?(至少三點)4.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寫出三種制作彩虹的方法?5.蓬松的棉被為什么蓋起來很暖和?6.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六.綜合題(共3題,共32分)1.人造霧實驗過程:①往量筒內(nèi)倒入適量溫水,放入點燃的線香。②移走線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觀察量筒內(nèi)的現(xiàn)象。③用冷水代替溫水,重復,再觀察量筒內(nèi)的現(xiàn)象。(1)放入線香的目的:___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溫水的目的: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_________。2.探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問題:塑料、木頭、銅、鋁、鋼5種材料,哪種傳熱最快哪種傳熱最慢?實驗設(shè)計:①用凡士林分別在5種材料棒上粘一顆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的距離須一致。②把5種材料棒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③觀察5種材料棒上珠子脫落的先后順序。1.根據(jù)以上實驗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珠子會逐漸脫落且脫落的先后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結(jié)論:熱在不同材料中的傳熱快慢是_______的。一般來說,熱在金屬材料比在非金屬材料中的傳熱速度_______。3.高壓鍋的鍋體是鋼制的,是因為(

)。A.采用鋼制的比較美觀B.鋼是熱的良導體,傳熱快C.鋼比較廉價,采用鋼制的可以節(jié)約成本3.風對地表的影響實驗方法:實驗材料托盤、小石頭、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護目鏡等。實驗步驟①在托盤里放幾塊小石頭。②鋪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③用吸管輕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④觀察托盤里的情況。我看到的現(xiàn)象當我們用吸管輕輕的吹托盤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頭的時候,首先被吹走的是(

),然后力氣大一點,被吹走的就是(

),最后剩下來的是(

)。實驗結(jié)論風具有(

)作用。地表(

)同,顆粒被搬運的距離、堆積效果也不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C3.C4.C5.C6.C7.B8.B9.B10.B二.填空題1.能力;良導體;銅;鐵;不良導體;塑料;木頭2.

陸地;海洋;盆地3.反射4.√5.變化;還有來自地球外部6.地殼;地幔;地核7.大腦8.人工智能9.反射;反射10.巖石;土壤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①找一個沒有破損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墊一塊濕毛巾。③在冰水中加鹽,測量冰水的溫度。④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層薄薄的小冰晶。2.相同之處:它們都是由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熱。不同之處:1、熱傳導:①需要直接接觸;②在固體中傳遞能力最強,液體中較強,氣體中最弱。2、熱對流:①循環(huán)流動傳遞熱;②只在液體和氣體中進行。3、熱輻射:①從熱源處向四面八方傳遞熱;②可以不依靠介質(zhì)而直接傳遞熱。3.休息、哺育后代、抵御天敵等4.彩虹是因為陽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發(fā)生色散而成。方法:在晴朗無風的日子里,背對太陽,用噴霧器朝空中噴水,可以在水霧中看見彩虹;利用水棱鏡來制造彩虹;利用三棱鏡來制造彩虹。5.棉花隔絕空氣流動,其棉花和空氣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具有保暖作用。6.熱傳導:是介質(zhì)內(nèi)無宏觀運動時的傳熱現(xiàn)象。熱對流:液體或氣體中較熱部分和較冷部分之間通過循環(huán)流動使溫度趨于均勻的過程。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