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原卷版+解析)_第1頁
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原卷版+解析)_第2頁
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原卷版+解析)_第3頁
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原卷版+解析)_第4頁
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文學常識文學常識1.楊振寧,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華裔學家,因與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榮獲1957年物理學獎。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涌現(xiàn)出來的一代杰出物理學家中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2.是對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跡等進行系統(tǒng)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達到對人物特征和深層精神的表達和反映。人物傳記是人物資料的有效記錄形式,對歷史和時代的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3.臧克家,詩人。1905年生于山東諸城。1929年開始發(fā)表新詩,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詩人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箲?zhàn)爆發(fā)后,詩人熱情地奔赴抗日前線,從事進步文化工作,出版了《從軍行》《淮上吟》等詩集。抗戰(zhàn)勝利后,在上海主編《文訊》月刊和《創(chuàng)造詩叢》,寫了許多揭露、批判國民黨統(tǒng)治的政治諷刺詩。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詩集有《臧克家詩選》和長詩《李大釗》等。4.聞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驊,集、、“三重人格”于一身。詩人:新詩集《》《》是現(xiàn)代詩壇經典之作。1925年3月,聞一多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了組詩《》,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學者:1932年聞一多到清華任教后,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他的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民主戰(zhàn)士:他一身正氣,抗戰(zhàn)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對國民黨統(tǒng)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5.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著名女作家。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今屬哈爾濱)一個地主家庭。1930年為了反抗父母包辦的婚姻離家出走。1932年認識左翼作家蕭軍,并與之結為伴侶。后來在魯迅的幫助下和蕭軍一起來到上海??箲?zhàn)爆發(fā)后,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主要作品:《》《馬伯樂》《》《小城三月》,散文集《牛車上》等。6.回憶錄,顧名思義,就是回憶過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記錄下來;準確地說,回憶錄是追記本人或他人過去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一種文體,它具有文獻的價值。根據(jù)文字記錄方式的不同,回憶錄可分為回憶錄和回憶錄。親筆回憶錄即回憶錄主人公親筆撰寫的個人回憶錄。口述回憶錄,即回憶錄主人公不是親筆撰寫,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記錄整理的方式。7.司馬光(1019~1086),字,陜州夏縣人,時期著名史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實行新政時,司馬光竭力反對,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晚年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死后追封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司馬光自幼嗜學,主持編纂了《》。8.《資治通鑒》,簡稱“”,是北宋主編的一部體通史,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tǒng)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苯麑W者梁啟超評價它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jù)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毛澤東自稱曾十七次批注過《資治通鑒》,并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鑒》里寫戰(zhàn)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弊忠糇中巫忠糇中位I()劃 孕()育宰()割 鮮()為人知開拓() 大廈()奠()基 燕()然勒功元勛() 顫()抖彷()徨 殷()紅摯()友 至死不懈()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古羅布泊() 可歌可泣()選pìn() 鞠躬盡cuì()shǔ()名 仰mù()婦rú()皆知 家yù()戶曉馬革guǒ()尸衰()微 赫()然迭()起 鍥()而不舍兀()兀窮年 潛()心貫注慷慨() 淋漓()氣沖斗()牛 函()寄仰之彌()高 lì()盡心血一反jì()往 jiǒng()乎不同咳嗽() 調羹()校()對 抹()殺輕捷() 竭()力喘() 憂郁()揩() 疙瘩()更()卿() 豈() 涉()孰() 遂() 邪()多音字多音字燕eq\b\lc\{(\a\vs4\al\co1((燕京),(燕子))) 拓eq\b\lc\{(\a\vs4\al\co1((開拓),(拓本)))泊eq\b\lc\{(\a\vs4\al\co1((湖泊),(停泊))) 鮮eq\b\lc\{(\a\vs4\al\co1((鮮為人知),(鮮花)))藏eq\b\lc\{(\a\vs4\al\co1((寶藏),(隱藏))) 校eq\b\lc\{(\a\vs4\al\co1((校對),(校舍)))著eq\b\lc\{(\a\vs4\al\co1((著色),(高著兒),(著急),(背著)))差eq\b\lc\{(\a\vs4\al\co1((差遣),(差別),(差不多),(參差不齊)))形似字形似字eq\b\lc\{(\a\vs4\al\co1(鋌(tǐng),蜓(tíng))) eq\b\lc\{(\a\vs4\al\co1(攝(shè),懾(shè)))eq\b\lc\{(\a\vs4\al\co1(瘁(cuì),悴(cuì),粹(cuì))) eq\b\lc\{(\a\vs4\al\co1(鍵(jiàn),?。╦iàn)))eq\b\lc\{(\a\vs4\al\co1(裁(cái),載(zǎi))) eq\b\lc\{(\a\vs4\al\co1(籍(jí),藉(jiè)))eq\b\lc\{(\a\vs4\al\co1(竭(jié),揭(jiē),碣(jié),謁(yè)))eq\b\lc\{(\a\vs4\al\co1(碟(dié),蝶(dié),喋(dié)))eq\b\lc\{(\a\vs4\al\co1(喘(chuǎn),踹(chuài),瑞(ruì)))重點詞義重點詞義【】比喻侵略、壓迫、剝削?!尽肯朕k法,定計劃;籌措?!尽烤囱鏊寄??!尽恐档酶桧?,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例句:電影《英雄兒女》塑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尽亢苌儆腥酥馈@洌哼@些國內品牌在本土以外的地區(qū)仍然鮮為人知,我們要努力把它們打造成國際品牌?!尽恐感⌒闹斏?,貢獻出全部精力,到死為止。鞠躬,小心謹慎的樣子;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例句: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封建帝制耗費了畢生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之無愧:當?shù)闷鹉撤N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例句:在“兒童節(jié)歡樂歌舞秀”這場演出中,孩子們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尽啃稳菔挛镏g毫無共同之處。截然,界限分明地。截然不同、天壤之別辨析同:兩個詞語都有差別極大的意思。異:“截然不同”指完全不一樣,而“天壤之別”指極大的差別。例:趙明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與李青截然不同。在利益面前,一個淡泊如水,視而不見,一個卻利欲熏心,汲汲以求,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啊?!尽孔邅碜呷?,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彷徨、猶豫辨析同:兩個詞均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異:“猶豫”側重于心理活動,“彷徨”不僅指心理上猶豫,還表現(xiàn)在行為上,多用于書面語中。例:面對老師的詢問,胡峰猶豫起來:到底是如實相告呢,還是繼續(xù)撒謊?我為此掙扎許久,彷徨不前,不知何時能走出來?!尽恐镐J氣和才干全都表現(xiàn)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例句:他年紀雖小,但才氣已是鋒芒畢露?!尽繈D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例句: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們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不已?!尽坑民R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例句:雄武之士當馬革裹尸,豈能茍且偷生?【】指寫詩的興致不起、不發(fā)或寫詩的興致減少了。作,起的意思?!尽坑眯膭诳嗟匾荒甑筋^這樣做。兀兀,用心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例句:他努力工作,兀兀窮年,終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尽坎煌5氐窨?,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例句:隊員們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最終在男子三人籃球賽上,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績。【】(國家、民族等)衰弱;不興旺。【】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尽啃稳輰P闹轮?,高度集中精力,用心專而深。潛心貫注、全神貫注辨析同:兩個詞語都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異:“全神貫注”側重于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皾撔呢炞ⅰ眰戎赜趯δ硢栴}的集中鉆研,程度更深。例:同學們上課都全神貫注,認真聽講。錢學森克服千難萬險回到了祖國,他潛心貫注地研究航天事業(yè),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很不一樣。例句:同一首曲子,古箏和揚琴的彈奏效果迥乎不同?!尽考?,已經。既往,從前。完全與從前相反。例句:從那次談心之后,他一反既往,改正了以前的壞毛病。【】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例句:一聽到兒子逃課去游戲廳的消息,他惱得頭發(fā)沖冠,怒得氣沖斗牛?!尽恳淮斡忠淮蔚嘏d起、出現(xiàn)?!尽糠褐父呗柼亓⒅?。文中指超群、出眾。【】心思精神完全會聚和集中起來。例句:河灘上,孩子們心會神凝地建著城堡,波浪撲上來都不知道?!尽砍錆M激情、痛快順暢。例句:他慷慨淋漓的演講感染了每一位學子。【】擦,抹?!尽堪卜€(wěn)?!尽枯p快敏捷?!尽堪丛搴藢Τ蚋队訌?,看有沒有錯誤?!尽啃睦飸延械哪铑^?!尽繀拹?、痛恨到極點。【】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文言知識文言知識古今異義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古義:今義:孤單,單獨。治:古義:今義:治理。博士:古義: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2.見往事耳見:古義:今義:看到,看見。往事:古義:今義:過去的事情。一詞多義1.大eq\b\lc\{(\a\vs4\al\co1(與蒙論議,大驚(),大兄何見事之晚乎()))2.以eq\b\lc\{(\a\vs4\al\co1(蒙辭以軍中多務(),自以為大有所益()))3.就eq\b\lc\{(\a\vs4\al\co1(蒙乃始就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特殊句式省略句與蒙論議點撥:省略了主語“魯肅”。倒裝句蒙辭以軍中多務點撥:介詞結構后置,即“蒙以軍中多務辭”。成語積累1.【】吳下,泛指吳地。阿蒙,呂蒙的小名。本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例句:小李雖然原來成績不太好,但努力后成績大為提高,再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例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不斷提高,西方國家對中國不得不刮目相待。中心意思中心意思1.《鄧稼先》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一位對祖國、對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中國人民的兒子——鄧稼先。鄧稼先的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值得我們深思。2.《說和做》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xiàn)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格,高度贊揚了他刻苦鉆研學術的嚴謹態(tài)度和實干精神,以及為國家、為民族、為民主而獻身的精神。3.《回憶魯迅先生》通過對魯迅先生的笑聲、走路姿態(tài)、待人接物、讀書寫作等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展示了偉大的魯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情趣、氣質以及高尚品格,抒發(fā)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熱愛和懷念之情。4.《孫權勸學》通過寫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就學,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的故事,強調了讀書學習對增長才略的重要作用。寫作特色寫作特色《鄧稼先》1.以小標題構思全文。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通過六個小標題構思全文,從背景到具體內容,再到總結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2.選取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注重選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例。如在寫鄧稼先的個性與品格時,“鄧稼先去了,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這一事例就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說服力;又如在出現(xiàn)危險之時,“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边@一材料也具有典型性。3.注意運用對比等寫作手法,運用引用等修辭手法,更好地突出人物,表現(xiàn)中心。作者把奧本海默和鄧稼先作對比,更加突出了鄧稼先的人格魅力;引用古文和五四時代的歌曲來烘托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和他貢獻的巨大,使讀者對鄧稼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4.樸實的語言,極強的感染力。本文語言樸實無華、平白流暢。句式變化多端,有時句式十分整齊,有時長句與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使用完全服從于感情表達的需要,這使得文章蘊含深厚的感情,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墩f和做》1.結構嚴謹,過渡自然。作者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中間部分分別寫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的方面”和“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兩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銜接緊密,過渡自然,結尾用兩段文字總結全文,使全文結構嚴謹。2.選材精當、精于剪裁。選材講究典型性,能以少勝多。如“作為學者的方面”,作者只選取了聞一多先生寫作《唐詩雜論》等書的情況加以表現(xiàn)。對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據(jù)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簡。如聞一多先生“在群眾大會上”的演講,作者沒有過多記述,而是反復強調“兇多吉少”的緊張形勢,擷取演講中最“慷慨淋漓”的“你們站出來”等,突出他的大無畏精神。3.夾敘夾議。文章以記敘為主,但中間又夾以議論。如:第⑦段是聞一多作為學者的方面的總結,是議論。第⑧、⑨兩段是聞一多作為革命家的方面的總結,最后一段則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痘貞涺斞赶壬?.雖是懷人散文,卻具備“史傳性”與“文學性”的雙重因素。本文以真實人物為記敘對象,素材又來自于親歷、親聞、親見,所以既具備傳記的基本特征——以真實人物為記敘對象剪裁提煉,又具有散文的審美特質——對回憶對象充滿緬懷崇敬之情。因此作品不僅富有史傳性,而且也富有文學性。2.捕捉人物生活中的靈性細節(jié),從細微處見精神。本文通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通過捕捉魯迅生活中的瑣事來表現(xiàn)他的個性、情趣、魅力和氣質,從細微處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收到了刻骨銘心、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比如夜里看完電影,魯迅先生讓車給別人坐;深夜展讀青年的來信。這些小事,都在無言中表現(xiàn)出魯迅克己待人的品質。《孫權勸學》1.記事簡練,剪裁精當。全文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就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安排既節(jié)省了筆墨,又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2.正面記言,側面烘托及對比。本文的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shù)語,就使人感受到三個人物說話時各自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文章除正面描寫人物對話以表現(xiàn)人物性格外,對呂蒙這一形象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如呂蒙讀書的功效正是通過魯肅的話展現(xiàn)出來的,魯肅的驚嘆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魯肅話中的“非復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xiàn)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知識記誦手冊文學常識文學常識1.楊振寧,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與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榮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涌現(xiàn)出來的一代杰出物理學家中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2.人物傳記是對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跡等進行系統(tǒng)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達到對人物特征和深層精神的表達和反映。人物傳記是人物資料的有效記錄形式,對歷史和時代的變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3.臧克家,詩人。1905年生于山東諸城。1929年開始發(fā)表新詩,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詩人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抗戰(zhàn)爆發(fā)后,詩人熱情地奔赴抗日前線,從事進步文化工作,出版了《從軍行》《淮上吟》等詩集??箲?zhàn)勝利后,在上海主編《文訊》月刊和《創(chuàng)造詩叢》,寫了許多揭露、批判國民黨統(tǒng)治的政治諷刺詩。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詩集有《臧克家詩選》和長詩《李大釗》等。4.聞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驊,集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三重人格”于一身。詩人:新詩集《紅燭》《死水》是現(xiàn)代詩壇經典之作。1925年3月,聞一多在美國留學期間創(chuàng)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學者:1932年聞一多到清華任教后,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他的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民主戰(zhàn)士:他一身正氣,抗戰(zhàn)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對國民黨統(tǒng)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5.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著名女作家。出生于黑龍江省呼蘭(今屬哈爾濱)一個地主家庭。1930年為了反抗父母包辦的婚姻離家出走。1932年認識左翼作家蕭軍,并與之結為伴侶。后來在魯迅的幫助下和蕭軍一起來到上海。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主要作品:《生死場》《馬伯樂》《呼蘭河傳》《小城三月》,散文集《牛車上》等。6.回憶錄,顧名思義,就是回憶過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記錄下來;準確地說,回憶錄是追記本人或他人過去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一種文體,它具有文獻的價值。根據(jù)文字記錄方式的不同,回憶錄可分為親筆回憶錄和口述回憶錄。親筆回憶錄即回憶錄主人公親筆撰寫的個人回憶錄??谑龌貞涗?,即回憶錄主人公不是親筆撰寫,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記錄整理的方式。7.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實行新政時,司馬光竭力反對,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晚年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死后追封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司馬光自幼嗜學,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鑒》。8.《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tǒng)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苯麑W者梁啟超評價它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jù)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毛澤東自稱曾十七次批注過《資治通鑒》,并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鑒》里寫戰(zhàn)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弊忠糇中巫忠糇中位I(chóu)劃 孕(yùn)育宰(zǎi)割 鮮(xiǎn)為人知開拓(tuò) 大廈(shà)奠(diàn)基 燕(yān)然勒功元勛(xūn) 顫(chàn)抖彷(páng)徨 殷(yān)紅摯(zhì)友 至死不懈(xiè)當之無愧(kuì) 鋒芒畢露(lù)古羅布泊(pō) 可歌可泣(qì)選pìn(聘) 鞠躬盡cuì(瘁)shǔ(署)名 仰mù(慕)婦rú(孺)皆知 家yù(喻)戶曉馬革guǒ(裹)尸衰(shuāi)微 赫(hè)然迭(dié)起 鍥(qiè)而不舍兀(wù)兀窮年 潛(qián)心貫注慷慨(kāngkǎi) 淋漓(línlí)氣沖斗(dǒu)牛 函(hán)寄仰之彌(mí)高 lì(瀝)盡心血一反jì(既)往 jiǒng(迥)乎不同咳嗽(késou) 調羹(ɡēnɡ)校(jiào)對 抹(mǒ)殺輕捷(jié) 竭(jié)力喘(chuǎn) 憂郁(yù)揩(kāi) 疙瘩(ɡēdɑ)更(ɡènɡ)卿(qīng) 豈(qǐ) 涉(shè)孰(shú) 遂(suì) 邪(yé)多音字多音字燕eq\b\lc\{(\a\vs4\al\co1(yān(燕京),yàn(燕子))) 拓eq\b\lc\{(\a\vs4\al\co1(tuò(開拓),tà(拓本)))泊eq\b\lc\{(\a\vs4\al\co1(pō(湖泊),bó(停泊))) 鮮eq\b\lc\{(\a\vs4\al\co1(xiǎn(鮮為人知),xiān(鮮花)))藏eq\b\lc\{(\a\vs4\al\co1(zàng(寶藏),cáng(隱藏))) 校eq\b\lc\{(\a\vs4\al\co1(jiào(校對),xiào(校舍)))著eq\b\lc\{(\a\vs4\al\co1(zhuó(著色),zhāo(高著兒),zháo(著急),zhe(背著)))差eq\b\lc\{(\a\vs4\al\co1(chāi(差遣),ch?。ú顒e),chà(差不多),cī(參差不齊)))形似字形似字eq\b\lc\{(\a\vs4\al\co1(鋌(tǐng)鋌而走險,蜓(tíng)蜻蜓)) eq\b\lc\{(\a\vs4\al\co1(攝(shè)攝取,懾(shè)震懾))eq\b\lc\{(\a\vs4\al\co1(瘁(cuì)心力交瘁,悴(cuì)憔悴,粹(cuì)純粹)) eq\b\lc\{(\a\vs4\al\co1(鍵(jiàn)關鍵,?。╦iàn)穩(wěn)健))eq\b\lc\{(\a\vs4\al\co1(裁(cái)裁縫,載(zǎi)記載)) eq\b\lc\{(\a\vs4\al\co1(籍(jí)書籍,藉(jiè)慰藉))eq\b\lc\{(\a\vs4\al\co1(竭(jié)竭力,揭(jiē)揭露,碣(jié)墓碣,謁(yè)進謁))eq\b\lc\{(\a\vs4\al\co1(碟(dié)碟片,蝶(dié)蝴蝶,喋(dié)喋喋不休))eq\b\lc\{(\a\vs4\al\co1(喘(chuǎn)喘氣,踹(chuài)踹門,瑞(ruì)祥瑞))重點詞義重點詞義宰割:比喻侵略、壓迫、剝削?;I劃:想辦法,定計劃;籌措。仰慕:敬仰思慕??筛杩善褐档酶桧灒谷烁袆拥昧鳒I,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例句:電影《英雄兒女》塑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例句:這些國內品牌在本土以外的地區(qū)仍然鮮為人知,我們要努力把它們打造成國際品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到死為止。鞠躬,小心謹慎的樣子;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例句: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封建帝制耗費了畢生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之無愧:當?shù)闷鹉撤N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例句:在“兒童節(jié)歡樂歌舞秀”這場演出中,孩子們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間毫無共同之處。截然,界限分明地。截然不同、天壤之別辨析同:兩個詞語都有差別極大的意思。異:“截然不同”指完全不一樣,而“天壤之別”指極大的差別。例:趙明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與李青截然不同。在利益面前,一個淡泊如水,視而不見,一個卻利欲熏心,汲汲以求,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啊。彷徨: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彷徨、猶豫辨析同:兩個詞均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異:“猶豫”側重于心理活動,“彷徨”不僅指心理上猶豫,還表現(xiàn)在行為上,多用于書面語中。例:面對老師的詢問,胡峰猶豫起來:到底是如實相告呢,還是繼續(xù)撒謊?我為此掙扎許久,彷徨不前,不知何時能走出來。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xiàn)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例句:他年紀雖小,但才氣已是鋒芒畢露。婦孺皆知: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例句: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們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不已。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例句:雄武之士當馬革裹尸,豈能茍且偷生?詩興不作:指寫詩的興致不起、不發(fā)或寫詩的興致減少了。作,起的意思。兀兀窮年:用心勞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兀兀,用心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例句:他努力工作,兀兀窮年,終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鍥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例句:隊員們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最終在男子三人籃球賽上,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績。衰微:(國家、民族等)衰弱;不興旺。赫然: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潛心貫注:形容專心致志,高度集中精力,用心專而深。潛心貫注、全神貫注辨析同:兩個詞語都有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意思。異:“全神貫注”側重于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皾撔呢炞ⅰ眰戎赜趯δ硢栴}的集中鉆研,程度更深。例:同學們上課都全神貫注,認真聽講。錢學森克服千難萬險回到了祖國,他潛心貫注地研究航天事業(yè),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迥乎不同:很不一樣。例句:同一首曲子,古箏和揚琴的彈奏效果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既,已經。既往,從前。完全與從前相反。例句:從那次談心之后,他一反既往,改正了以前的壞毛病。氣沖斗牛: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例句:一聽到兒子逃課去游戲廳的消息,他惱得頭發(fā)沖冠,怒得氣沖斗牛。迭起:一次又一次地興起、出現(xiàn)。高標:泛指高聳特立之物。文中指超群、出眾。心會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會聚和集中起來。例句:河灘上,孩子們心會神凝地建著城堡,波浪撲上來都不知道??犊芾欤撼錆M激情、痛快順暢。例句:他慷慨淋漓的演講感染了每一位學子。揩:擦,抹。安頓:安穩(wěn)。輕捷:輕快敏捷。校對:按原稿核對抄件或付印樣張,看有沒有錯誤。存心:心里懷有的念頭。深惡痛絕:厭惡、痛恨到極點。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文言知識文言知識古今異義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孤:古義:古時王侯的自稱。今義:孤單,單獨。治:古義:研究。今義:治理。博士:古義: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2.見往事耳見:古義:了解。今義:看到,看見。往事:古義:指歷史。今義:過去的事情。一詞多義1.大eq\b\lc\{(\a\vs4\al\co1(與蒙論議,大驚(副詞,表程度,十分),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年長)))2.以eq\b\lc\{(\a\vs4\al\co1(蒙辭以軍中多務(用,使用),自以為大有所益(與“為”合用,可譯為“認為”)))3.就eq\b\lc\{(\a\vs4\al\co1(蒙乃始就學(從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完成)))特殊句式省略句與蒙論議點撥:省略了主語“魯肅”。倒裝句蒙辭以軍中多務點撥:介詞結構后置,即“蒙以軍中多務辭”。成語積累1.吳下阿蒙:吳下,泛指吳地。阿蒙,呂蒙的小名。本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例句:小李雖然原來成績不太好,但努力后成績大為提高,再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例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不斷提高,西方國家對中國不得不刮目相待。中心意思中心意思1.《鄧稼先》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介紹了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愛國者,一位對祖國、對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中國人民的兒子——鄧稼先。鄧稼先的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值得我們深思。2.《說和做》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表現(xiàn)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格,高度贊揚了他刻苦鉆研學術的嚴謹態(tài)度和實干精神,以及為國家、為民族、為民主而獻身的精神。3.《回憶魯迅先生》通過對魯迅先生的笑聲、走路姿態(tài)、待人接物、讀書寫作等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展示了偉大的魯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情趣、氣質以及高尚品格,抒發(fā)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熱愛和懷念之情。4.《孫權勸學》通過寫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就學,才略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