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年廣東省廣州六中、廣雅中學、執(zhí)信中學等六校聯考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5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的得1.5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磷脂分子與ATP中所含元素種類相同B.一個mRNA分子中一般只有一個起始密碼子C.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控制人體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2.(1.5分)(?江蘇二模)如圖是某生物細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破壞結構1B.該細胞中細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C.同時含有核糖和脫氧核糖的細胞器是3和5D.該示意圖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細胞3.(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某種耐鹽植物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從而降低Na+對細胞質基質中酶的傷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Na+和水分子進入液泡的方式不同B.該載體蛋白數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鹽性C.這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D.液泡膜、細胞膜、細胞質基質和細胞核共同構成了原生質層4.(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關于生命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裂使細胞功能趨向專門化B.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C.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會影響DNA的轉錄D.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遺傳物質不發(fā)生改變5.(1.5分)(春?武昌區(qū)期末)某同學將不同溫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鮮姜汁,觀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會凝固,結果如表:溫度(℃)20406080100結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跡象14min內完全凝固1min內完全凝固1min內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跡象注:用煮沸后冷卻的姜汁重復這項實驗,牛奶在任何溫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據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結果,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可證明新鮮姜汁含有一種酶,該酶能促使牛奶凝固B.20℃和100℃時酶的活性低,是因為酶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而失去活性C.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適溫度,縮小溫度范圍,增加溫度梯度才可確定最適溫度6.(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下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敘述正確的是()(CH2O)+O2CO2+H2O+能量.A.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大部分轉化成熱能B.過程①只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②只在葉綠體中進行C.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來自H2O和CO2D.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相同7.(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如下表.敘述不正確是()葉片發(fā)育情況葉面積(最大面積的%)總葉綠素含量(mg/g?fw)氣孔相對開放度(%)凈光合速率(μmolCO2/m2?s)Ⅰ新葉展開前19﹣﹣﹣2.8Ⅱ新葉展開中871.1551.6Ⅲ新葉展開完成1002.9812.7Ⅳ新葉已成熟10011.11005.8注:“﹣”表示未測數據.A.Ⅱ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是因為葉綠素含量低、氣孔相對開放程度小和葉面積小B.將Ⅰ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其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酒精C.將Ⅳ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其葉肉細胞中的ATP含量將增加D.與Ⅲ相比,Ⅳ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基粒8.(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圖一表示利用碗蓮種子所做的探究實驗(其他條件適宜且相同).敘述不正確的是()A.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破殼處理和水分對碗蓮種子萌發(fā)的影響B(tài).C組和E組對照可以說明光照對種子萌發(fā)沒有影響C.A組和B組對照可以說明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D.實驗結果說明碗蓮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和破殼處理9.(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預期的是()A.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可用過氧化氫作為反應底物B.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可導致濾紙條上色素帶重疊C.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使用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D.在“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中,選用馬蛔蟲的受精卵進行實驗10.(1.5分)(?中山市校級模擬)如圖表示某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為有絲分裂后期,含4個染色體組B.乙為初級精母細胞,含8條染色單體C.乙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D.丙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無同源染色體11.(1.5分)(?石家莊模擬)孟德爾在豌豆雜交試驗中,成功利用“假說一演繹法”發(fā)現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有關分離定律發(fā)現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F2出現了3:1的性狀分離比B.假設的核心是:F1產生了數量相等的帶有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C.根據假設設計了測交試驗并推理出相應結果D.做了多組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F2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以驗證其假設12.(1.5分)(?長春三模)關于如圖所示生理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質1上的三個相鄰堿基叫做密碼子B.該過程需要mRNA、tRNA、rRNA參與C.多個結構1共同完成一條物質2的合成D.結構1讀取到AUG時,物質2合成終止13.(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關于21三體綜合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體片段缺失造成的B.該病是由于特定染色體的數目增加造成的C.該病是由于染色體組數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該病是由于染色體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14.(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鱒魚的眼球顏色和體表顏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現以紅眼黃體鱒魚和黑眼黑體鱒魚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正交和反交結果相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分析不正確是()A.鱒魚的黃體是顯性性狀B.親本中的紅眼黃體鱒魚的基因型是aaBBC.上述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自合定律D.F2中的黑眼黃體的基因型有3種15.(1.5分)(?四川)M基因編碼含63個氨基酸的肽鏈.該基因發(fā)生插入突變,使mRNA增加了一個三堿基序列AAG,表達的肽鏈含64個氨基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M基因突變后,參與基因復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轉錄時,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堿基配對連接C.突變前后編碼的兩條肽鏈,最多有2個氨基酸不同D.在突變基因的表達過程中,最多需要64種tRNA參與16.(1.5分)(春?石家莊期末)如圖甲、乙表示水稻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①→②過程簡便,但培育周期長B.①和⑦的變異都發(fā)生于有絲分裂間期C.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D.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17.(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調查發(fā)現某種蜣螂不僅吃糞便,還捕食蜈蚣、千足蟲等.與普通蜣螂相比,這種蜣螂后腿較卷曲,便于捕獵,頭部較窄而長,便于進食內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這種蜣螂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中的生產者B.蜣螂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C.這種蜣螂與普通蜣螂之間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D.這種蜣螂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18.(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項目測定值參考范圍單位甲狀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島素1.75.0﹣20.0mIU/L據此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fā)生的是()A.機體新陳代謝速率降低 B.血糖含量高于正常C.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 D.肝細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升高19.(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圖為被針刺后抬手動作的神經反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肌肉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為組織液B.圖中傳出神經元為c1和c2C.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膜外電位由正變負D.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會引起屈肌和伸肌運動20.(1.5分)(?山東)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應用,正確的是()A.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脫落B.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C.用一定濃度乙烯利處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體番茄21.(1.5分)(?雨花區(qū)校級二模)某科研小組用不同濃度的脫落酸處理同種水稻種子,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后測得秧苗的干重和鮮重情況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0.1mg/L脫落酸對秧苗有機物的積累有促進作用B.0.3mg/L脫落酸處理后秧苗的干重與鮮重相等C.0.5mg/L脫落酸對秧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D.脫落酸處理對秧苗的干重影響具有兩重性22.(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負反饋調節(jié)是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B.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C.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包括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D.生態(tài)系統中信息的種類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生物信息23.(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在生物體內,下列生理活動能夠雙向進行的是()①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擴散②生長素在枝條中的極性運輸③肝細胞中糖原與葡萄糖的轉化④反射弧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4.(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各圖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的轉運速率無影響B(tài).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逐漸增大C.f﹣g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數減半D.所用到的酶有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等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9分.25.(11分)(秋?廣州校級月考)某科研小組得到一水稻突變體,葉子呈現出淡綠色,測定光照強度對該突變體和野生型水稻氣孔導度和凈光合速率的影響,如圖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1)當光照強度為2x102μmol?m﹣2?s﹣1時,葉肉細胞中能產生[H]的具體場所是.(2)突變體水稻葉片比野生型水稻葉片的綠色稍淺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發(fā)現四種光合色素中只有葉綠素a有轉化光能的功能,請結合已學知識推斷光合色素中的葉綠素b的功能是.(3)光照強度低于14x102μmol?m﹣2?s﹣1時,影響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在光照強度為14x102μmol?m﹣2?s﹣1時,突變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是野生型水稻的倍(保留兩位小數).(4)分析以上信息可推斷,突變體水稻雖然光合色素含量較少,但其可通過增加來提高光合速率;突變體水稻更適宜栽種在環(huán)境中.26.(10分)(秋?廣州校級月考)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擁有著驚人的生物多樣性,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科學家為了提高生物多樣性和海產品產量,在某片海域建立了人工魚礁.圖一為該魚礁中的食物鏈,圖二為該人工魚礁能量流動簡圖:(1)圖一中,水蚤和粗皮鯛存在種間關系;要調查該魚礁中大馬哈魚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法,該方法常用于調查活動性強、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2)在該人工魚礁不同的水層生活著不同的魚類,這體現了生物群落的結構,形成此結構的意義是.(3)圖二中,A、B、C、D表示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能量在第一營養(yǎng)級和第二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在碳循環(huán)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成分為(填字母).27.“胃腸感冒”在醫(y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時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它的發(fā)病癥狀主要是:嘔吐、腹瀉、發(fā)熱等.(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生理過程屬于(“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喪失,造成水鹽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huán)境滲透壓升高,從而使得產生渴覺.(2)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fā)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qū),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當體溫過高時,新陳代謝加快,耗氧量,此時病人會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如果發(fā)熱持續(xù)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熱藥,通過增加來使體溫恢復正常.(3)機體感染柯薩奇病毒后,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與病毒發(fā)生特異性結合,抗體的合成場所是,抗體分泌到細胞外的運輸方式是.28.半乳糖血癥是一種嚴重的遺傳病,圖一表示半乳糖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圖二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據圖回答問題:(1)導致半乳糖血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編碼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轉移酶的基因發(fā)生突變,使該酶合成受阻,導致積累,毒害細胞.(2)半乳糖血癥患者喝牛奶會導致病癥加重,原因是.(3)根據圖二可判斷,半乳糖血癥的遺傳方式是,11號基因型是(半乳糖血癥和血友病的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血友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11號和12號這對新婚夫婦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癥的概率是.三.【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29.(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會污染環(huán)境.某研究小組依照如圖1所示實驗方案篩選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養(yǎng)基配方如表1.表1培養(yǎng)基的組成液體培養(yǎng)基蛋白胨牛肉膏氯苯氯化鈉硝酸銨無機鹽(無碳)蒸餾水Ⅰ號10g5g5mg5g……1LⅡ號……50mg5g3g適量1LⅢ號……20﹣80mg5g3g適量1L(1)從用途上來說,Ⅱ號培養(yǎng)基屬于培養(yǎng)基,在Ⅱ號培養(yǎng)基中,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配制Ⅱ號固體培養(yǎng)基時,除添加Ⅱ號液體培養(yǎng)基成分外,還應添加1%的.在Ⅱ號培養(yǎng)基的倒平板操作時,平板冷凝后,應將平板倒過來放置,這樣做的目的是.(2)培養(yǎng)基配制時,滅菌與調pH的先后順序是.實驗室中,培養(yǎng)基滅菌常用的方法是.(3)將Ⅰ號培養(yǎng)基中的微生物接種Ⅱ號培養(yǎng)基中,采用的最佳接種方法是,到將SP1菌接種在含不同濃度氯苯的Ⅲ號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得到生長曲線如圖2所示,此過程采用(方法)統計菌體數.從圖中可知,SP1菌在培養(yǎng)條件下最早停止生長,其原因是.【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30.(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為了加快優(yōu)良種牛的繁殖速度,科學家采用了以下兩種方法,請根據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試管牛的培育屬于(“有性繁殖”或“無性繁殖”);試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過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術有早期胚胎培養(yǎng)、等;克隆牛的培育依據的原理是.(2)促使B牛多排卵的激素一般是.對B牛和D牛要進行處理.(3)在受精的過程中,判斷卵子是否受精的標志是.(4)要培育高產奶率的轉基因牛,如建立生產生長激素的乳腺生物反應器,即科學家將和乳腺蛋白基因的、等調控組件重組在一起,該過程需要用到的酶是,再通過法導入牛的中.
-學年廣東省廣州六中、廣雅中學、執(zhí)信中學等六校聯考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5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的得1.5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磷脂分子與ATP中所含元素種類相同B.一個mRNA分子中一般只有一個起始密碼子C.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控制人體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考點:煙草花葉病毒;脂質的組成元素;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分析:ATP的結構簡式為A﹣P~P~P,DNA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一分子脫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都是C、H、O、N、P.人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少數存在于細胞質線粒體中.解答:解:A、磷脂分子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都是C、H、O、N、P,A正確;B、一個mRNA分子中一般只有一個起始密碼子,B正確;C、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即核糖核酸,C錯誤;D、人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少數存在于細胞質線粒體中,故控制人體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ATP、DNA的組成元素、人的核酸種類等,綜合性較強,難度適中.2.(1.5分)(?江蘇二模)如圖是某生物細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破壞結構1B.該細胞中細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C.同時含有核糖和脫氧核糖的細胞器是3和5D.該示意圖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細胞考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細胞含有細胞壁、葉綠體和大的液泡,是植物細胞的顯微結構示意圖.圖中1、2、3、4、5、6、7、8分別是細胞壁、細胞膜、葉綠體、線粒體、細胞核、內質網、中心體、高爾基體.解答:解:A、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所以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破壞結構1細胞壁,A正確;B、該細胞中細胞器3葉綠體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進而合成多糖;細胞器8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而細胞壁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而線粒體不能合成多糖,B錯誤;C、核糖和脫氧核糖分別是RNA和DNA的成分,而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細胞核不屬于細胞器,C錯誤;D、由于細胞中有細胞壁,為植物細胞;又含有中心體,所以該細胞為低等植物細胞,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簡單,屬于考綱中識記、理解層次的要求,著重考查了低等植物的結構,解題關鍵是能夠根據細胞結構確定細胞的類型,并且能夠注意選項中關鍵詞“細胞器”、“合成多糖”.3.(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某種耐鹽植物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從而降低Na+對細胞質基質中酶的傷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Na+和水分子進入液泡的方式不同B.該載體蛋白數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鹽性C.這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D.液泡膜、細胞膜、細胞質基質和細胞核共同構成了原生質層考點: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的綜合;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及其原因.分析:本題關鍵要從題中獲取信息,題中指出“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細胞質基質中的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這完全符合主動運輸的特點,從而增大了細胞液的濃度,是植物細胞的吸水能力增強,而適應鹽堿環(huán)境,據此答題.解答:解:A、Na+和水分子進入液泡的方式分別是主動運輸的自由擴散,A正確;B、該載體蛋白數量增多,Na+的吸收增多,導致細胞液濃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強,從而提高了植物的耐鹽性,B正確;C、該機制增強了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C正確;D、液泡膜、細胞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構成了原生質層,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的過程和意義,對于主動運輸過程和意義的掌握解題的關鍵.4.(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關于生命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裂使細胞功能趨向專門化B.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C.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會影響DNA的轉錄D.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遺傳物質不發(fā)生改變考點: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細胞的分化;細胞凋亡的含義;細胞癌變的原因.分析:1、細胞分化能增加細胞的種類,使細胞趨向專門化.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對機體是有利的.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使細胞發(fā)生轉化而引起癌變.解答:解:A、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細胞分化使細胞趨向專門化,提高了機體生理功能的效率,A錯誤;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B錯誤;C、衰老細胞中由于染色質收縮,DNA的解旋不能正常進行,所以其DNA的復制和轉錄會受到影響,C正確;D、細胞癌變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后產生的,所以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的分化、細胞凋亡、細胞衰老和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5.(1.5分)(春?武昌區(qū)期末)某同學將不同溫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鮮姜汁,觀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會凝固,結果如表:溫度(℃)20406080100結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跡象14min內完全凝固1min內完全凝固1min內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跡象注:用煮沸后冷卻的姜汁重復這項實驗,牛奶在任何溫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據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結果,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可證明新鮮姜汁含有一種酶,該酶能促使牛奶凝固B.20℃和100℃時酶的活性低,是因為酶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而失去活性C.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適溫度,縮小溫度范圍,增加溫度梯度才可確定最適溫度考點: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分析:本題是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先回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曲線模型,然后分析實驗結果結合選項進行解答.解答:解:A、分析題圖信息可知,不同溫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鮮姜汁,隨溫度不同凝固時間不同,又由注解可知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復這項實驗,牛奶在任何溫度下均不能凝固,這說明新鮮姜汁含有一種酶,該酶能將可溶狀態(tài)的牛奶蛋白質轉化成不溶狀態(tài),A正確;B、20℃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結構沒有遭到破壞而失去活性,當溫度升高后酶的活性會恢復,B錯誤;C、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保證反應起始就是在預設的溫度下進行的,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C正確;D、60℃和80℃時酶的活性較高,但不一定是酶的最適溫度,題干中溫度梯度太大,縮小溫度范圍,增加溫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適溫度,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高溫、低溫對酶活性影響的區(qū)別,對與實驗變量的分析和控制,分析題干獲取相關信息是解題的突破口,對實驗變量的控制是本題的重點.6.(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下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敘述正確的是()(CH2O)+O2CO2+H2O+能量.A.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大部分轉化成熱能B.過程①只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②只在葉綠體中進行C.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來自H2O和CO2D.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相同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過程①表示細胞中的有氧呼吸,過程②表示光合作用過程.有氧呼吸過程:光合作用過程:解答:解:A、過程①是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大部分轉化成熱能,少部分轉移到ATP中,A正確;B、過程①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進行,除藍藻等原核生物外,過程②只在葉綠體中進行,B錯誤;C、光合作用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二氧化碳,水中的氧變成了氧氣,C錯誤;D、①過程產生的還原氫用于還原氧,②過程產生的還原氫用于還原三碳化合物,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以化學反應式為載體,考查了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場所;明確原核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和線粒體,但是少數也能進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識記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中的物質變化以及各元素的去向.7.(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如下表.敘述不正確是()葉片發(fā)育情況葉面積(最大面積的%)總葉綠素含量(mg/g?fw)氣孔相對開放度(%)凈光合速率(μmolCO2/m2?s)Ⅰ新葉展開前19﹣﹣﹣2.8Ⅱ新葉展開中871.1551.6Ⅲ新葉展開完成1002.9812.7Ⅳ新葉已成熟10011.11005.8注:“﹣”表示未測數據.A.Ⅱ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是因為葉綠素含量低、氣孔相對開放程度小和葉面積小B.將Ⅰ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其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酒精C.將Ⅳ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其葉肉細胞中的ATP含量將增加D.與Ⅲ相比,Ⅳ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基??键c: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分析: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和內因(葉綠素的含量、酶等),結合表格中的信息,Ⅰ葉片凈光合速率為﹣2.8μmolCO2/m2?s,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閉的容器,導致容器內氧氣越來越少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Ⅱ組葉綠素含量為1.1mg/g?fw,葉綠素含量低,氣孔開放程度為55%,開放程度比較低,二氧化碳吸收量比較少,導致光合效率較低.Ⅳ葉片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閉的容器,導致容器內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暗反應減弱.解答:解:A、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和內因(葉綠素的含量、酶等),結合表格中的信息,Ⅱ的葉綠素含量為1.1mg/g?fw,葉綠素含量低,氣孔開放程度為55%,開放程度比較低,二氧化碳吸收量比較少,導致光合效率較低,A錯誤;B、將Ⅰ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容器內氧氣越來越少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故其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酒精,B正確;C、將Ⅳ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容器內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暗反應消耗的ATP減少,故其葉肉細胞中的ATP含量將增加,C正確;D、與Ⅲ相比,Ⅳ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葉綠素含量明顯較多,葉綠素分布在基粒上,故數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基粒,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及影響因素等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表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8.(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圖一表示利用碗蓮種子所做的探究實驗(其他條件適宜且相同).敘述不正確的是()A.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破殼處理和水分對碗蓮種子萌發(fā)的影響B(tài).C組和E組對照可以說明光照對種子萌發(fā)沒有影響C.A組和B組對照可以說明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D.實驗結果說明碗蓮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和破殼處理考點: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分析: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科學性原則(包括實驗原理的科學性、實驗材料選擇的科學性、實驗方法的科學性、實驗結果處理的科學性)、平行復重原則、對照性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和等量性原則.要注意在解題的過程中的分清楚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等.解答:解:A、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破殼處理和水分對碗蓮種子萌發(fā)的影響,A正確;B、C組和E組對照,由于都沒有進行破殼處理,所以不能說明光照對種子萌發(fā)沒有影響,B錯誤;C、A組和B組對照,自變量是有無水分,所以可以說明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C正確;D、實驗結果說明碗蓮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和破殼處理,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種子萌發(fā)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9.(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預期的是()A.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可用過氧化氫作為反應底物B.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可導致濾紙條上色素帶重疊C.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使用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D.在“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中,選用馬蛔蟲的受精卵進行實驗考點: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分析:過氧化氫常溫下易分解,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中,通常不用過氧化氫做實驗材料.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有氧呼吸條件下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無氧呼吸能夠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一般可以用重鉻酸鉀溶液可以鑒定酒精.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一般選擇蝗蟲的精巢.解答:解:A、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過氧化氫常溫下易分解,不能過氧化氫作為反應底物,A錯誤;B、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可導致色素溶解在層析液中,濾紙條上不會出現色素帶,B錯誤;C、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可以鑒定酒精,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因此可以利用該溶液判斷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C正確;D、馬蛔蟲的受精卵只能進行有絲分裂,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可以用蝗蟲的精巢,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生物學中的相關實驗,包括探究酶的活性的相關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色素的提取與分離、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等,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實驗原理、步驟、方法等,結合實驗的原理進行判斷,難度適中.10.(1.5分)(?中山市校級模擬)如圖表示某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為有絲分裂后期,含4個染色體組B.乙為初級精母細胞,含8條染色單體C.乙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D.丙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無同源染色體考點: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規(guī)律性變化;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減數第一、二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分析:分析題圖: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A、甲為有絲分裂后期,含4個染色體組,A正確;B、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稱為初級卵母細胞,B錯誤;C、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時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C正確;D、丙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無同源染色體,D正確.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細胞分裂圖象的識別,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正確區(qū)分兩者,準確辨別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時期.細胞分裂圖象辨別的重要依據是同源染色體,要求學生能正確識別同源染色體,判斷同源染色體的有無,若有同源染色體,還需判斷同源染色體有無特殊行為.11.(1.5分)(?石家莊模擬)孟德爾在豌豆雜交試驗中,成功利用“假說一演繹法”發(fā)現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有關分離定律發(fā)現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F2出現了3:1的性狀分離比B.假設的核心是:F1產生了數量相等的帶有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C.根據假設設計了測交試驗并推理出相應結果D.做了多組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F2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以驗證其假設考點: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分析:孟德爾假說演繹法的推理過程應該是:1發(fā)現問題(為什么F2出現了3:1的性狀分離比):→2作出假設,孟德爾共做了四個假設,(其中假設的核心是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3演繹推理(遺傳圖譜來推理)→4實驗測交驗證,然后得出結論.解答:解:A、孟德爾在豌豆雜交試驗中,利用多對相對性狀進行雜交,都發(fā)現F2出現了3:1的性狀分離比,這是他進行假說演繹提出的問題,A正確;B、F1產生了數量相等的帶有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也就是等位基因要分開,進入不同的配子,兩種雄配子數量相等,兩種雌配子也相等,(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數量相等),這正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是假說的核心內容,B正確;C、測交實驗是假說推理的驗證,測交后代表型的比是1:1,因為雙隱個體只產生一種配子,所以F1產生了兩種配子比例也是1:1,證明了假說是正確的,C正確;D、做了多組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F2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這屬于確定提出的問題的真實性和廣泛性,與假說演繹無關,D錯誤.故選:D.點評:考查孟德爾假說演繹法的假設內容和推理以及驗證等過程.12.(1.5分)(?長春三模)關于如圖所示生理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質1上的三個相鄰堿基叫做密碼子B.該過程需要mRNA、tRNA、rRNA參與C.多個結構1共同完成一條物質2的合成D.結構1讀取到AUG時,物質2合成終止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分析題圖:圖中物質1是mRNA,是翻譯的模板;物質2是多肽,是翻譯的產物;結構1是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解答:解:A、mRNA上決定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是密碼子,A錯誤;B、圖示為翻譯過程,需要mRNA作為模板、tRNA運輸氨基酸、rRNA構成的核糖體為場所,B正確;C、每個核糖體均分別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多個核糖體可以完成多個相同的肽鏈的合成,C錯誤;D、據多肽鏈長短可知該多肽鏈從左向右合成,所以應該是讀取到UAA時,肽鏈合成終止,D錯誤.故選:B.點評:以翻譯過程為載體,考查了翻譯的模板、密碼子、轉運RNA等相關知識,比較抽象,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13.(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關于21三體綜合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體片段缺失造成的B.該病是由于特定染色體的數目增加造成的C.該病是由于染色體組數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該病是由于染色體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考點: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危害.分析: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海?)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并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绨谆。?、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色盲)、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缈咕S生素D佝僂?。唬?)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如貓叫綜合征)和染色體數目異常遺傳?。ㄈ?1三體綜合征).解答:解:21三體綜合征是由于第21號染色體數目增加造成的,即該病是由于特定染色體的數目增加造成的.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基礎,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相關實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14.(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鱒魚的眼球顏色和體表顏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現以紅眼黃體鱒魚和黑眼黑體鱒魚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正交和反交結果相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分析不正確是()A.鱒魚的黃體是顯性性狀B.親本中的紅眼黃體鱒魚的基因型是aaBBC.上述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自合定律D.F2中的黑眼黃體的基因型有3種考點: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及應用.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以紅眼黃體鱒魚和黑眼黑體鱒魚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正交和反交結果相同,說明是核遺傳;實驗結果為9:3:4,是9:3:3:1的特殊情況,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解答:解:A、由于以紅眼黃體鱒魚和黑眼黑體鱒魚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子一代只有黑眼黃體鱒魚,說明黑眼與黃體都是顯性性狀,A正確;B、根據子二代中黑眼黃體:紅眼黃體鱒魚:黑眼黑體=9:3:4,所以親本都是純合子,且其中的紅眼黃體鱒魚的基因型是aaBB,B正確;C、由于子二代中9:3:4是9:3:3:1的變式,所以上述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自合定律,C正確;D、F2中的黑眼黃體的基因型有4種,分別為AABB、AABb、AaBB、AaBb,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結合遺傳圖解,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以“9:3:4”為突破口,結合題干信息推斷基因型與表現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及親本的基因型,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15.(1.5分)(?四川)M基因編碼含63個氨基酸的肽鏈.該基因發(fā)生插入突變,使mRNA增加了一個三堿基序列AAG,表達的肽鏈含64個氨基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M基因突變后,參與基因復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轉錄時,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堿基配對連接C.突變前后編碼的兩條肽鏈,最多有2個氨基酸不同D.在突變基因的表達過程中,最多需要64種tRNA參與考點:基因突變的原因;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1、基因突變的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學因素.③生物因素;內因:DNA復制時偶爾發(fā)生錯誤,DNA的堿基組成發(fā)生改變等.2、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翻譯是指在核糖體上,以mRNA為模板、以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蛋白質的過程,該過程還需要tRNA來運轉氨基酸.解答:解:A、M基因突變后,由于mRNA中A堿基的增加,因而參與基因復制的嘧啶核苷酸數量增加,嘌呤和嘧啶配對,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變,A錯誤;B、在M基因轉錄時,核糖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B錯誤;C、由于插入了3個堿基,突變前后編碼的兩條肽鏈,最多有2個氨基酸不同,C正確;D、在突變基因的表達過程中,最多需要61種tRNA參與,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突變的原因和遺傳信息的轉錄翻譯過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16.(1.5分)(春?石家莊期末)如圖甲、乙表示水稻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①→②過程簡便,但培育周期長B.①和⑦的變異都發(fā)生于有絲分裂間期C.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D.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考點:生物變異的應用.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表示雜交過程;②是連續(xù)自交過程;③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單倍體的過程;④⑤表示人工誘變過程;⑥⑦表示人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的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解答:解:A、①→②過程表示雜交育種,該育種方法簡便,但培育周期長,A正確;B、①表示雜交過程,沒有發(fā)生變異;⑦屬于基因工程育種,表示人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的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發(fā)生在分裂前期,B錯誤;C、③④表示單倍體育種,其中③過程常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法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個體,C正確;D、⑥⑦表示人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的過程,常用秋水仙素處理,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以育種流程圖為載體,考查幾種育種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識記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17.(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調查發(fā)現某種蜣螂不僅吃糞便,還捕食蜈蚣、千足蟲等.與普通蜣螂相比,這種蜣螂后腿較卷曲,便于捕獵,頭部較窄而長,便于進食內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這種蜣螂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中的生產者B.蜣螂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C.這種蜣螂與普通蜣螂之間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D.這種蜣螂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考點: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分析:1、由題干中“一種蜣螂(俗稱屎殼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僅吃糞便,還取食包括蜈蚣在內的千足蟲.”分析得出該蜣螂所屬的生態(tài)系統的成分.根據生物進化的觀點得出生物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2、生物進化不一定產生了新物種,產生新物種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系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后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后代的隔離機制.解答:解:A、這種蜣螂屬于生態(tài)系統中的分解者或消費者,A正確;B、蜣螂產生的有利變異提供了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B錯誤;C、這種蜣螂與普通蜣螂之間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C正確;D、這種蜣螂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生物進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18.(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項目測定值參考范圍單位甲狀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島素1.75.0﹣20.0mIU/L據此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fā)生的是()A.機體新陳代謝速率降低 B.血糖含量高于正常C.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 D.肝細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升高考點: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分析:1、甲狀腺激素對動物的作用:①促進動物個體的發(fā)育;②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物質的氧化分解;③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2、胰島素能夠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解答:解:A、圖表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值,而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故機體新陳代謝速率升高,A錯誤;B、圖表中胰島素的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值,而胰島素能夠降低血糖濃度,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正確;C、圖表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值,甲狀腺激素會抑制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故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C錯誤;D、圖表中胰島素的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值,而胰島素能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促進葡萄糖轉變成糖原,肝細胞合成糖原的速率減慢,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甲狀腺激素和胰島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表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19.(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如圖為被針刺后抬手動作的神經反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肌肉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為組織液B.圖中傳出神經元為c1和c2C.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膜外電位由正變負D.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會引起屈肌和伸肌運動考點: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分析:據反射弧圖可知,c1、c2是傳出神經元,b1興奮后使c1興奮,而b2興奮后使c2抑制,說明b1釋放的是興奮性遞質,b2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在大腦皮層中,感知覺形成于軀體感覺中樞.解答:解:A、肌肉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為組織液,A正確;B、圖中傳出神經元為c1和c2,B正確;C、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膜外電位由正變負,C正確;D、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會引起伸肌運動,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神經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20.(1.5分)(?山東)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應用,正確的是()A.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脫落B.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C.用一定濃度乙烯利處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體番茄考點: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價值.分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進種子的萌發(fā)和果實的發(fā)育;脫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胰高血糖素能促進糖原分解,并促進一些非糖物質的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解答:解:A、脫落酸能夠促進果實的衰老和脫落,A錯誤;B、赤霉素能夠解除種子休眠,促進莖的伸長,B錯誤;C、乙烯利是乙烯類似物,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C正確;D、用秋水仙素似物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體番茄,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主要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21.(1.5分)(?雨花區(qū)校級二模)某科研小組用不同濃度的脫落酸處理同種水稻種子,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后測得秧苗的干重和鮮重情況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0.1mg/L脫落酸對秧苗有機物的積累有促進作用B.0.3mg/L脫落酸處理后秧苗的干重與鮮重相等C.0.5mg/L脫落酸對秧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D.脫落酸處理對秧苗的干重影響具有兩重性考點: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價值.分析:據圖可知,鮮重和干重的縱坐標不一樣,0.5mg/L脫落酸處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鮮重都比在沒有脫落酸處理的組大,所以表現為促進生長;0.3mg/L脫落酸對秧苗有機物的積累有顯著的促進作用,1.0mg/L脫落酸處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脫落酸為0的一組中有機物干重的少.表現為抑制有機物積累的作用.解答:解:A、1.0mg/L脫落酸處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脫落酸為0的一組對比,單株平均干重下降,故0.1mg/L脫落酸對秧苗有機物的積累有減弱作用,A錯誤;B、據圖可知,鮮重和干重的縱坐標不一樣,0.3mg/L脫落酸處理后秧苗的干重與鮮重不相等,B錯誤;C、0.5mg/L脫落酸處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鮮重都比在沒有脫落酸處理的組大,所以表現為促進生長,C正確;D、脫落酸處理對秧苗的干重影響:低濃度0.1mg/L表現為抑制作用,高濃度1.0mg/L也表現為抑制作用,不具有兩重性,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植物激素調節(ji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能從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22.(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負反饋調節(jié)是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B.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C.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包括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D.生態(tài)系統中信息的種類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生物信息考點: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生態(tài)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分析:1、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生物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輸入生態(tài)系統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傳遞沿食物鏈、食物網,散失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2、生態(tài)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營養(yǎng)結構就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強,相反的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就越弱.3、生態(tài)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1)物理信息:光、聲、熱、電、磁、溫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2)化學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3)行為信息:動物求偶時的舞蹈、運動等.解答:解:A、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以維持生態(tài)平衡,A正確;B、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B正確;C、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包括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C正確;D、生態(tài)系統中信息的種類包括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23.(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在生物體內,下列生理活動能夠雙向進行的是()①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擴散②生長素在枝條中的極性運輸③肝細胞中糖原與葡萄糖的轉化④反射弧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考點:細胞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現象及其原因;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情況;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分析: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擴散是雙向的,只不過是出的水比進的多;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只能從形態(tài)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的下端;肝糖原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轉化;神經遞質在神經元間的傳遞是單向的.解答:①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擴散是雙向的,只不過是出的水比進的多,①正確;②生長素在枝條中的極性運輸只能從形態(tài)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的下端,只能單向進行,②錯誤;③當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偏高時,機體通過調節(jié)會發(fā)生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當血液中血糖濃度偏低時,肝糖原又會水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中,③正確;④神經遞質在神經元間的傳遞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所以是單向的,④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滲透作用、植物激素、血糖調節(jié)和神經沖動的傳導,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24.(1.5分)(秋?廣州校級月考)下列各圖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的轉運速率無影響B(tài).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逐漸增大C.f﹣g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數減半D.所用到的酶有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等考點: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及其異同;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種群的特征.分析:分析曲線圖一:方式a只與濃度有關,且與濃度呈正相關,屬于自由擴散;方式b除了與濃度相關外,還與載體數量有關,屬于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抑制細胞呼吸會影響能量的供應,可能會影響方式b,但不影響方式a;圖二:為種群數量變化曲線,種群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時種群增長率最大,K時種群數量最大.分析題圖三:植物花藥培養(yǎng)的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形成二倍體植株的過程屬于單倍體育種,圖示該過程中某時段細胞核DNA含量變化,其中ab、ef段都表示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d段表示一段未完成的有絲分裂;gh段表示末期.解答:解:A、抑制細胞呼吸會影響能量的供應,可能會影響方式b,但不影響方式a,A正確;B、據圖分析,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逐漸增大,后基本不變,B正確;C、f~g為有絲分裂后期,不會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因為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只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D、圖四中,所用到的酶有DNA聚合酶逆轉錄酶等,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物質跨膜運輸方式、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種群的特征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線圖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夠區(qū)分識記不同運輸方式的特點;特別注意曲線b可以表示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9分.25.(11分)(秋?廣州校級月考)某科研小組得到一水稻突變體,葉子呈現出淡綠色,測定光照強度對該突變體和野生型水稻氣孔導度和凈光合速率的影響,如圖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1)當光照強度為2x102μmol?m﹣2?s﹣1時,葉肉細胞中能產生[H]的具體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葉綠體類囊體薄膜.(2)突變體水稻葉片比野生型水稻葉片的綠色稍淺的主要原因是葉綠素含量較低.研究發(fā)現四種光合色素中只有葉綠素a有轉化光能的功能,請結合已學知識推斷光合色素中的葉綠素b的功能是吸收和傳遞光能.(3)光照強度低于14x102μmol?m﹣2?s﹣1時,影響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在光照強度為14x102μmol?m﹣2?s﹣1時,突變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是野生型水稻的1.28倍(保留兩位小數).(4)分析以上信息可推斷,突變體水稻雖然光合色素含量較少,但其可通過增加氣孔導度來提高光合速率;突變體水稻更適宜栽種在強光環(huán)境中.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分析:據圖分析:該水稻突變體葉子呈現出淡綠色,氣孔導度增加,凈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可能的原因是葉綠素含量降低,但可以通過提高氣孔導度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據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光照強度為2x102μmol?m﹣2?s﹣1時,葉肉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可以產生[H],所以產生[H]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葉綠體類囊體薄膜.(2)該水稻突變體較野生型水稻的凈光合速率降低,但葉子呈現出淡綠色,氣孔導度增加,可能的原因是葉綠素含量較低.光合色素中的葉綠素b的功能是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3)野生型水稻的光飽和點是14x102μmol?m﹣2?s﹣1,光照強度低于14x102μmol?m﹣2?s﹣1時,影響野生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自變量光照強度.光照強度為14x102μmol?m﹣2?s﹣1時,實際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加凈光合作用強度,突變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是30+2=32,野生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23+2=25,所以突變型水稻的真光合速率是野生型水稻的32÷25=1.28倍.(4)突變體水稻雖然光合色素含量較少,但其可通過增加氣孔導度來提高光合速率;突變體水稻的光飽和點提高,所以更適宜栽種在強光環(huán)境中.故答案為:(1)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葉綠體類囊體薄膜(2)葉綠素含量較低吸收和傳遞光能(3)光照強度1.28(4)氣孔導度強光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強化學生對影響光合作用的內因與外因的識記、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中等.26.(10分)(秋?廣州校級月考)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擁有著驚人的生物多樣性,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科學家為了提高生物多樣性和海產品產量,在某片海域建立了人工魚礁.圖一為該魚礁中的食物鏈,圖二為該人工魚礁能量流動簡圖:(1)圖一中,水蚤和粗皮鯛存在捕食和競爭種間關系;要調查該魚礁中大馬哈魚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標志重捕法,該方法常用于調查活動性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2)在該人工魚礁不同的水層生活著不同的魚類,這體現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形成此結構的意義是更充分地利用空間資源和食物資源.(3)圖二中,A、B、C、D表示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能量在第一營養(yǎng)級和第二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20%;在碳循環(huán)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成分為A、B(填字母).考點: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分析:分析圖一,表示該魚礁中的食物網,含有3條食物鏈,蟲黃藻是生產者,其余為消費者.分析圖二,表示該人工魚礁能量流動簡圖,A表示生產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級消費者,D表示次級消費者.每個營養(yǎng)級固定的能量有四個去向: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最高營養(yǎng)級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動的特點是逐級遞減.能量的傳遞效率在10%~20%之間.解答:解:(1)圖一中,粗皮鯛捕食水蚤,水蚤和粗皮鯛都捕食蟲黃藻,故水蚤和粗皮鯛存在捕食和競爭的關系.要調查該魚礁中大馬哈魚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標志重捕法,該方法常用于調查活動性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2)在該人工魚礁不同的水層生活著不同的魚類,這體現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形成此結構的意義是更充分地利用空間資源和食物資源.(3)圖二中,A表示生產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級消費者,D表示次級消費者.能量在A第一營養(yǎng)級和C第二營養(yǎng)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1.7×106÷(8.5×106)=20%.在碳循環(huán)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成分為A生產者、B分解者.故答案為:(1)捕食和競爭標志重捕活動范圍(2)垂直更充分地利用空間資源和食物資源(3)20%A、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27.“胃腸感冒”在醫(y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時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它的發(fā)病癥狀主要是:嘔吐、腹瀉、發(fā)熱等.(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生理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劇烈而頻繁的嘔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喪失,造成水鹽大量流失,使機體的內環(huán)境滲透壓升高,從而使得大腦皮層產生渴覺.(2)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fā)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qū),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當體溫過高時,新陳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時病人會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如果發(fā)熱持續(xù)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熱藥,通過增加散熱來使體溫恢復正常.(3)機體感染柯薩奇病毒后,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與病毒發(fā)生特異性結合,抗體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抗體分泌到細胞外的運輸方式是胞吐.考點:體溫調節(jié)、水鹽調節(jié)、血糖調節(jié);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也稱為簡單反射;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也稱為復雜反射;條件反射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動物在個體生活過程中所獲得的,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建立和存在,所有的條件反射都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的.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解答:解:(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該生理過程是人生來就有的,屬于條件反射;渴覺的產生部位是大腦皮層.(2)當體內有炎癥時會出現發(fā)熱現象,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qū),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是人生來就有的、針對多種病原體都能起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當體溫過高時,新陳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此時病人會感到肌肉酸痛,原因可能是供氧不足,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如果發(fā)熱持續(xù)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熱藥,通過增加散熱來使體溫恢復正常.(3)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或顆粒物分泌到細胞外的運輸方式是胞吐.故答案為:(1)非條件反射大腦皮層(2)非特異性增加供氧不足,肌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散熱(3)核糖體胞吐點評:本題考查反射的類型、免疫的類型、細胞呼吸、物質的運輸方式等知識,考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識記和理解是解題的關鍵.28.半乳糖血癥是一種嚴重的遺傳病,圖一表示半乳糖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圖二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據圖回答問題:(1)導致半乳糖血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編碼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轉移酶的基因發(fā)生突變,使該酶合成受阻,導致1﹣磷酸﹣半乳糖積累,毒害細胞.(2)半乳糖血癥患者喝牛奶會導致病癥加重,原因是牛奶中含乳糖,乳糖水解后可得到半乳糖.(3)根據圖二可判斷,半乳糖血癥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1號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半乳糖血癥和血友病的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血友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11號和12號這對新婚夫婦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癥的概率是.考點:伴性遺傳;常見的人類遺傳病.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從圖一的半乳糖在人體內的正常代謝途徑可知,半乳糖在半乳糖激酶和1﹣磷酸﹣半乳糖尿苷轉移酶③的共同作用下,轉變?yōu)?﹣磷酸葡萄糖,說明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同時也說明一個性狀是由于多個基因控制的.圖二中,9號是患半乳糖血癥女性,而其父母都正常,由此可判斷半乳糖血癥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解答:解:(1)根據圖一代謝途徑可知,導致半乳糖血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編碼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轉移酶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九年級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度智能倉儲租賃及數據服務合同3篇
- 2024知名品牌特許經營合同
- 2024苗木培育與園林景觀施工企業(yè)采購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進口貨物運輸預約保險合同
- 二零二五年小學教育基金會捐贈協議3篇
- 2025年度系統定制開發(fā)與實施服務合同3篇
- 2024物業(yè)公司合同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與實施路徑3篇
- 小吃攤點顧客忠誠度培養(yǎng)計劃
- 二零二五年度鋼結構廣告牌制作與安裝服務合同3篇
- 2024年浙江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yī)院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漢江水利水電(集團)限責任公司丹江口水力發(fā)電廠招聘12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商業(yè)招商運營培訓
- 品牌授權使用合同范例
- 2025年春節(jié)工廠放假通知范文
- 道路隱患排查整治
- 非急救轉運合同范例
- 車輛使用安全培訓
- 肺結核的護理個案
- 陜西省漢中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節(jié)前教育動員部署及安全檢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