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第2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的調控分層作業(yè)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第2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的調控分層作業(yè)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第2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的調控分層作業(yè)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第2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的調控分層作業(yè)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化學第2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第四節(jié)化學反應的調控分層作業(yè)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層作業(yè)11化學反應的調控A級必備學問基礎練題組1.工業(yè)合成氨及適宜條件的選擇1.合成氨工業(yè)中接受循環(huán)操作,主要緣由是()A.降低氨的沸點B.提高氮氣和氫氣的利用率C.增大化學反應速率D.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2.(2024·浙江臺州八校聯考)下列關于工業(yè)合成氨的說法正確的是()A.工業(yè)合成氨接受10MPa~30MPa的壓強,是因為該條件下催化劑的活性最好B.選擇不同的催化劑會變更此反應ΔH的數值C.合成氨工業(yè)中接受低溫以提高平衡轉化率D.合成氨工業(yè)中增大N2的濃度,可提高H2的轉化率3.工業(yè)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反應為N2(g)+3H2(g)2NH3(g)。在不同溫度、壓強下,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溫度氨的含量/%0.1MPa10MPa20MPa30MPa60MPa100MPa20015.381.586.489.995.498.83002.2052.064.271.084.292.64000.4025.138.247.065.279.8A.最早工業(yè)化生產氨的原理為N2+CaC2+3H2O2NH3↑+CaCO3+C,但是成本過高,無法大規(guī)模生產B.為了防止催化劑中毒,合成氨的原料氣必需經過凈化處理C.該反應的ΔH<0,ΔS<0,在高溫下確定能自發(fā)進行D.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題組2.工業(yè)生產中適宜條件的選擇4.“碳儲科學”主要探討方向涉及CO2的捕獲、轉化等領域。高濃度的K2CO3溶液可作為CO2的捕獲劑,為了更好地捕獲CO2,限制壓強合理的是()A.常壓 B.高于常壓C.低于常壓 D.無法確定5.(2024·山西太原檢測)CH4還原CO2是實現“雙碳”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相關的主要反應為CH4(g)+CO2(g)2CO(g)+2H2(g)ΔH>0。下列條件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轉化率的是()A.低溫低壓 B.低溫高壓C.高溫低壓 D.高溫高壓6.(2024·陜西西安檢測)金屬鈦具有良好的耐凹凸溫、抗酸堿、高強度和低密度等優(yōu)良特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醫(yī)療器械等領域。TiCl4的一種制備方法為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H=-51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反應只有在高溫下才能自發(fā)進行B.恒溫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該反應在工業(yè)生產中的適宜條件是低溫、低壓D.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CO(g),TiCl4(g)的體積分數將增大7.丁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脫氫制備。已知:①C4H10(g)+12O2(g)C4H8(g)+H2O(g)ΔH1=-119kJ·mol②H2(g)+12O2(g)H2O(g)ΔH2=-242kJ·mol丁烷(C4H10)脫氫制丁烯(C4H8)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4H10(g)C4H8(g)+H2(g)ΔH3。下列措施確定能提高該反應中丁烯平衡產率的是()A.增大壓強,上升溫度B.上升溫度,減小壓強C.降低溫度,增大壓強D.減小壓強,降低溫度B級關鍵實力提升練8.硫酸工業(yè)中生產SO3的反應為2SO2(g)+O2(g)2SO3(g)ΔH=-196.6kJ·mol-1。溫度平衡時SO2的轉化率0.1MPa0.5MPa1MPa5MPa10MPa40097.598.999.299.699.750085.692.994.997.798.3依據反應原理和上表中數據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通入過量的空氣來提高SO2的轉化率B.常壓下SO2的轉化率已經比較大,所以實際生產中沒必要增大成本接受高壓C.生產中接受溫度400~500℃主要是考慮催化劑的活性溫度從而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D.尾氣中的SO2必需回收循環(huán)利用防止污染環(huán)境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9.燃煤電廠鍋爐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主要成分NO),可通過反應:4NH3(g)+4NO(g)+O2(g)4N2(g)+6H2O(g)ΔH=-1627.7kJ·mol-1,進行尾氣處理。在恒壓、反應物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確定的條件下,反應相同時間,NO的轉化率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隨溫度變更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確定正確的是()A.上升溫度、增大壓強均可提高反應中NO的平衡轉化率B.綜合考慮,催化劑B的性能優(yōu)于催化劑AC.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反應時間足夠長,NO的轉化率能達到Y點的值D.圖中Z點到W點NO的轉化率降低的緣由是平衡逆向移動10.反應Ⅰ、Ⅱ、Ⅲ均會在工業(yè)生產硝酸過程中發(fā)生,其中反應Ⅰ、Ⅱ發(fā)生在氧化爐中,反應Ⅲ發(fā)生在氧化塔中,不同溫度下各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化學平衡常數反應Ⅰ:4NH3+5O24NO+6H2O反應Ⅱ:4NH3+3O22N2+6H2O反應Ⅲ:2NO+O22NO25001.1×10267.1×10341.3×1027002.1×10192.6×10251.0A.氧化爐出氣在進入氧化塔前應進一步提高溫度B.通過變更氧化爐的溫度或壓強都可促進反應Ⅰ而抑制反應ⅡC.溫度為500K時,反應Ⅰ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D.運用選擇性催化反應Ⅰ的催化劑可增大氧化爐中NO的含量11.(2024·廣東清遠名校聯考)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CO和H2,進行反應:CO(g)+3H2(g)CH4(g)+H2O(g),測得不同壓強下H2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的變更狀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ΔH<0B.M、N點時均表示平衡狀態(tài),故M、N點時的正反應速率確定相等C.降低溫度,H2的轉化率可達到100%D.工業(yè)上用此法制取甲烷應接受更高的壓強12.工業(yè)上用CO2和H2合成甲醇涉及以下反應:Ⅰ.CO2(g)+3H2(g)CH3OH(g)+H2O(g)ΔH1Ⅱ.CO2(g)+H2(g)CO(g)+H2O(g)ΔH2在催化劑作用下,將1molCO2和2molH2的混合氣體充入一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和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隨溫度變更如圖。下列推斷合理的是()已知:平衡時甲醇的選擇性為生成甲醇消耗的CO2在CO2總消耗量中的占比。A.ΔH1<0,ΔH2<0B.250℃前以反應Ⅱ為主C.T℃時,平衡時甲醇的選擇性為60%D.為同時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和平衡時甲醇的選擇性,應選擇的反應條件為高溫、高壓C級學科素養(yǎng)拔高練13.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溫室氣體CO2催化氫化合成甲醇技術的工業(yè)化量產探討,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1)已知:①CO2(g)+H2(g)CO(g)+H2O(g)ΔH1=+41.1kJ·mol-1K1②CO(g)+2H2(g)CH3OH(g)ΔH2=-90.0kJ·mol-1K2寫出CO2催化氫化合成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用K1、K2表示此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

(2)為提高CH3OH(g)的產率,理論上應接受的條件是(填字母)。

a.高溫高壓 b.低溫低壓c.高溫低壓 d.低溫高壓(3)250℃時,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由CO2(g)催化氫化合成CH3OH(g),如圖為不同投料比[n(H2)n(CO2)]時某反應物X的平衡轉化率的變更曲線。反應物X是(填(4)250℃時,在容積為2.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6molH2、2molCO2和催化劑,10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測得c(CH3OH)=0.75mol·L-1。①前10min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v(H2)=mol·L-1·min-1。

②化學平衡常數K=。

③下列描述中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填字母)。

a.3v正(H2)=v逆(CH3OH)b.容器中氣體壓強不隨時間而變更c.c(H2)∶c(CO2)=1∶1d.容器中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更④催化劑和反應條件與反應物的轉化率和產物的選擇性高度相關。限制相同投料比和相同反應時間,四組試驗數據如下:試驗編號溫度催化劑CO2的轉化率/%甲醇的選擇性/%A543Cu/ZnO納米棒12.342.3B543Cu/ZnO納米片11.972.7C553Cu/ZnO納米棒15.339.1D553Cu/ZnO納米片12.070.6依據上表所給數據,用CO2生產甲醇的最優(yōu)條件為(填試驗編號)。

分層作業(yè)11化學反應的調控1.B解析確定溫度和壓強條件下,氨的沸點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循環(huán)操作而變更,A錯誤;合成氨工業(yè)接受循環(huán)操作,主要是為了提高氮氣和氫氣的濃度,使反應平衡正向移動,從而可提高氮氣和氫氣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和產率,B正確,C錯誤;合成氨工業(yè)接受循環(huán)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應物N2、H2的利用率,不會提高平衡體系中氨的含量,D錯誤。2.D解析合成氨工業(yè)接受10MPa~30MPa,使反應速率快,且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A錯誤;催化劑能變更更學反應速率,不能變更反應ΔH的數值,B錯誤;合成氨反應若接受低溫可提高平衡轉化率,但溫度降低會使化學反應速率減小,達到平衡所用時間變長,在實際生產中接受的溫度為400~500℃,C錯誤;增大一種反應物的濃度,可提高其他反應物的轉化率,D正確。3.C解析早期生成氨須要CaC2,其價格相對較高,且反應猛烈,不適宜大規(guī)模生產,A正確;運用催化劑時要防止其中毒而失去催化活性,B正確;該反應的ΔH<0,ΔS<0,若自發(fā)進行要滿足該反應的ΔH-TΔS<0,故高溫下該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C錯誤;增大壓強,合成氨反應正向進行,可提高平衡混合氣中氨的含量,符合勒夏特列原理,D正確。4.B解析反應K2CO3(aq)+CO2(g)+H2O(g)2KHCO3(aq)正向為氣體體積縮小的反應,適當加壓可增大CO2在K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便于吸取CO2。5.C解析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總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上升溫度、減小壓強,均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可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6.B解析正反應的ΔH<0、ΔS>0,隨意溫度下均能自發(fā)進行,A錯誤;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總質量不斷變更,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總體積始終不變,當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正確;低溫、低壓條件下反應速率慢,實際生產中不具有經濟效益,C錯誤;向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CO(g),平衡逆向移動,TiCl4(g)的體積分數將減小,D錯誤。7.B解析依據蓋斯定律,由①-②可得:C4H10(g)C4H8(g)+H2(g),則ΔH3=ΔH1-ΔH2=(-119kJ·mol-1)-(-242kJ·mol-1)=+123kJ·mol-1。要提高該反應中丁烯的平衡產率,應使平衡正向移動,可實行的措施是減小壓強、上升溫度。8.C解析空氣的成本較低,在實際生產中,通入過量的空氣,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動,同時可提高成本較高的二氧化硫的轉化率,A正確;由表格數據可知,在常壓及400~500℃時,二氧化硫的轉化率已經很高,接著增大壓強,雖然二氧化硫的平衡轉化率會提高,但不明顯,且會增加設備成本,增大投資和能量消耗,B正確;生成SO3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從理論上分析,溫度越低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但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小,且影響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故工業(yè)上選擇溫度400~500℃,主要緣由是考慮催化劑的活性最佳,C錯誤;尾氣中的SO2必需回收循環(huán)利用,防止污染環(huán)境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正確。9.C解析正反應是放熱反應,上升溫度平衡左移,反應中NO的平衡轉化率降低,A錯誤;在溫度比較低條件下催化劑A的催化活性更強,催化劑A的性能優(yōu)于催化劑B,B錯誤;催化劑A的性能優(yōu)于催化劑B,相同時間內Y點NO轉化率大,但催化劑不會使平衡移動,X和Y的溫度相同,最終平衡狀態(tài)一樣,所以反應時間足夠長,NO的轉化率能達到Y點的值,C正確;圖中Z點到W點NO的轉化率降低是因為溫度過高降低了催化劑的活性,D錯誤。10.D解析氧化爐出氣在進入氧化塔前應降低溫度,提高氨氣的轉化率,A錯誤;上升溫度,反應Ⅰ和反應Ⅱ的平衡常數均減小,則正反應均為放熱反應,無法通過變更氧化爐的溫度促進反應Ⅰ而抑制反應Ⅱ,反應Ⅰ和反應Ⅱ正反應均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無法通過變更氧化爐的壓強促進反應Ⅰ而抑制反應Ⅱ,B錯誤;溫度為500K時,水為氣態(tài),反應Ⅰ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4(NO)·c611.A解析由圖可知,壓強確定時,隨著溫度的上升,H2的平衡轉化率降低,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A正確;M、N點時的壓強、溫度不同,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也不同,無法比較M、N點時正反應速率的大小,B錯誤;此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降低溫度,H2的轉化率不行能達到100%,C錯誤;限制合適的溫度和壓強,既能使反應速率較快,也能使反應物有較高的轉化率,接受更高的壓強對設備的要求更高,增加經濟成本,且400~600K、1.01×106Pa時,H2的平衡轉化率已經較高,D錯誤。12.C解析依據反應方程式、平衡時CO2的轉化率及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變更趨勢可知,反應Ⅰ為放熱反應,反應Ⅱ為吸熱反應,A錯誤;當溫度高于250℃,CO2的轉化率隨溫度的上升而增大,則250℃以后以反應Ⅱ為主,B錯誤;T℃時,CO2的轉化率為50%,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0,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為44+2×220mol=2.4mol則CO2為0.5mol,設甲醇為xmol,CO為ymol,x+y=0.5,n(H2)=2mol-(3x+y)mol,n(H2O)=(x+y)mol,n(CH3OH)+n(CO)+n(CO2)+n(H2)+n(H2O)=2.4mol,解得n(CH3OH)=0.3mol,n(CO)=0.2mol,甲醇的選擇性為0.3013.答案(1)3H2(g)+CO2(g)CH3OH(g)+H2O(g)ΔH=-48.9kJ·mol-1K1·K2(2)d(3)CO2(4)①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