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_第1頁
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_第2頁
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_第3頁
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_第4頁
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

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選擇題(共io小題)

1.(2020春?兗州區(qū)期末)“水比黎庶君比舟,貞觀治……勤政真盛世,英名萬代流?!痹撐?/p>

稱贊的是下列哪位皇帝()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

2.(2020春?石泉縣期末)唐玄宗多次召集百官參觀左藏庫(國庫),“喜其貨幣山積該

史料充分說明了盛唐時期()

A.國庫充盈B.人才輩出C.官場腐敗D.路不拾遺

3.(2020春?昌吉市期中)隋朝滅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嚴重B.暴虐無道

C.法律嚴酷D.宦官專權

4.(2020春?濱城區(qū)期中)唐朝詩人皮日休曾說:“大運河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

輸,其為利也博哉!”這說明()

A.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

B.大運河溝通了五大水系

C.大運河的開通有利于鞏固隋朝的統(tǒng)一

D.大運河的開通有利于中外經濟交流

5.(2020春?阿克蘇市期中)下面是小紅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與圖

中①對應的朝代是()

隋朝①五代十國兩宋元朝

Lnr----------T-1-------"一?’(年)

581618907\1AA2AA7A1AAAAAA1AA2A7AA6A1368

A.秦朝B.漢朝C.西晉D.唐朝

6.(2020?廣東模擬)如圖是隋朝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圖中①②③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

①②③隋朝滅亡

■111.

581年589年605年618年

A.①建立隋朝②滅亡陳朝③開鑿運河

B.①滅亡陳朝②建立隋朝③開鑿運河

C.①開鑿運河②建立隋朝③滅亡陳朝

D.①建立隋朝②開鑿運河③滅亡陳朝

7.(2020?費縣二模)隋朝建立后,統(tǒng)治者大興糧倉,著名的有含嘉倉、回洛倉等,每個倉

庫都能儲藏上億斤糧食。隋文帝末年,國家儲備的物資和糧食可供應全國五六十年。這

反映出隋朝()

A.政治安定B.國家富足C.吏治清明D.以民為本

8.(2019春?隆回縣期末)史學家張豈之認為,一個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設,“必然要體現(xiàn)自

己的新”,但“也離不開別人的舊”。下列最能體現(xiàn)材料中觀點的史實是()

A.西周實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廢除了宰相制度

9.(2017?徐州模擬)“上問魏征日:'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日:'謙聽則明,偏信

貝幅。'上日:‘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唐太宗B.隋文帝C.武則天D.唐高宗

10.(2015春?獻縣校級期末)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比較有爭議的女皇帝,下列對其敘

述正確的是()

①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②她稱帝時期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③她晚年稱帝,建國號為周

④她繼承并發(fā)揚了貞觀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政策。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辨析題(共2小題)

11.(2020春?宣州區(qū)月考)589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

判斷:;改正:O

12.(2020春?利辛縣期中)605年開鑿的大運河,北抵涿郡,南至江都,全長2700多千米。

判斷:改正:

三、材料題(共2小題)

13.(2019春?南康區(qū)校級期中)隋運河如同一條流動的文化之河,與萬里長城并稱為我國

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于全世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隋朝經濟發(fā)展的部分數(shù)據(jù)

項目隋初隋盛

人口3000多萬4000多萬

墾山1900多萬公頃5500多萬公頃

糧倉長安洛陽含嘉倉、洛口倉等

材料二隋統(tǒng)一全國后,為了溝通南北交通,加強對全國的控制,隋煬帝開鑿了以洛陽為

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運河。它是歷史上最長的運河,也是流

經范圍最廣的一項水利建筑工程。隋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祁溝和江南河四段,成

為縱貫南北的一條交通動脈。

-改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三……挖運河是死尸滿野,河挖到哪里,運送尸體的車子就跟到哪里。就是在這

種情況下,僅僅用了152天,由洛陽到揚州的運河便疏通完成。在短短的六年間,僅依

靠枯水期才能進行施工的前提下,楊廣征發(fā)民夫數(shù)百萬修筑運河,而最后修永濟渠時已

經到了“男丁不供,役使婦人”的地步,可楊廣依然我行我素,不顧及民間積怨,而后

又接連征高麗。在楊廣即位十年后農民起義就開始爆發(fā)。

-《中國大運河的發(fā)展歷程》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的社會狀況,并分析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描述隋大運河,并說明隋大運河的特點。

(3)結合材料一、二,分析隋大運河開鑿的客觀原因與結果。

(4)根據(jù)材料三,分析隋大運河的開鑿對隋朝發(fā)展的消極影響。

14.(2018春?巫山縣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開皇十七年(597年),“中外倉庫,無不盈積”。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儲積,得

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時,并沒有像今天這樣現(xiàn)代化的開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較短的時

間內,開通全長2000多千米的大運河呢?原來,我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大運河的絕大多數(shù)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加以疏浚、

改建和擴展的,新開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三:京杭大運河,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

塔并稱為世界古代最宏偉的四大工程;但唯獨京杭大運河,至今仍然是活著的、流動著

的文化遺產。

請回答:

(1)材料一說明隋文帝時期經濟狀況如何?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

么?

(2)請說明大運河的開鑿與材料一的關系。

(3)根據(jù)材料二對大運河開鑿情況的描述,談談你的體會。

(4)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

名錄并成功申遺。結合材料三,從歷史角度說明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理由。

四、解答題(共2小題)

15.(2020春?孝南區(qū)月考)如圖所示

(1)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么?在當時有何地位?

(2)隋朝大運河以①為中心,北達②,南至③

(3)請按順序寫出從①到③先后需要經過運河哪幾段?

(4)這條大運河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16.(2020春?新春縣期中)請運用歷史學科素養(yǎng),完成下面各題。

(1)宋朝的陳普在《歷代傳授歌》中寫道:“北齊后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北齊

后周盤踞一方,隋文帝名揚四海)?!敖Y合所學,簡述陳普在文中高度贊揚隋文帝的原因。

(2)對圖二帝王,《舊唐書》贊日:“高皇創(chuàng)圖,勢若摧枯。國運神武(譯文:高皇帝創(chuàng)

立了國家,擴張勢力如同摧枯拉朽,國家的運勢昌盛)。“結合所學,以具體史實證明該

評價。

(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圖

三人物的治國理念,簡述他是如何“以古為鏡”以人為鏡”的,并指出他還重用過哪些

著名的賢相?

(4)圖四人物在其統(tǒng)治前期,推行過哪些改革措施?

2021-2022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同步經典題精

練之隋朝、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2020春?兗州區(qū)期末)“水比黎庶君比舟,貞觀治……勤政真盛世,英名萬代流?!痹撐?/p>

稱贊的是下列哪位皇帝()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

【考點】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

【答案】B

【分析】本題考查貞觀之治,知道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文教昌盛,

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

【解答】依據(jù)題干“水比黎庶君比舟,貞觀治……勤政真盛世,英名萬代流?!笨芍Q

贊的是貞觀之治。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的年號是貞觀,他統(tǒng)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

發(fā)展,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貞觀之治,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2020春?石泉縣期末)唐玄宗多次召集百官參觀左藏庫(國庫),“喜其貨幣山積”。該

史料充分說明了盛唐時期()

A.國庫充盈B.人才輩出C.官場腐敗D.路不拾遺

【考點】開元盛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開元盛世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當宰相,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yōu)秀官吏下放到

地方任職,并親自考核縣令政績,還注意節(jié)儉,這些改革措施使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

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史稱“開元盛世”,中國封建社會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據(jù)“玄宗多次召集百官參觀

左藏庫(國庫),'喜其貨幣山積及所學知識可知,該史料充分說明了盛唐時期國庫

充盈。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

掌握開元盛世的相關史實。

3.(2020春?昌吉市期中)隋朝滅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嚴重B.暴虐無道

C.法律嚴酷D.宦官專權

【考點】隋朝的滅亡.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隋朝滅亡.

【解答】隋煬帝在位期間,連年大興土木,多次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不惜民力,暴虐無道,

終于引發(fā)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導致隋朝滅亡。

故選:B,

【點評】本題以隋朝滅亡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4.(2020春?濱城區(qū)期中)唐朝詩人皮日休曾說:“大運河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

輸,其為利也博哉!”這說明()

A.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

B.大運河溝通了五大水系

C.大運河的開通有利于鞏固隋朝的統(tǒng)一

D.大運河的開通有利于中外經濟交流

【考點】隋朝大運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以唐朝詩人皮日休對大運河的評價為切入點,考查隋朝大運河。

【解答】“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達江都之傳輸,其利也博哉?!币馑际峭笨梢酝ǖ奖本?/p>

經營漁業(yè),往南可以通到揚州(古時揚州亦稱江都)經營運輸,大運河的利用價值是很

廣的。因此唐朝詩人皮日休的話贊揚了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故選:A0

【點評】本題以隋朝大運河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5.(2020春?阿克蘇市期中)下面是小紅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與圖

中①對應的朝代是()

隋朝①五代十國兩宋元朝

?'Y~-1-------*~?.(年)

581618907K1AA2A7AA1AAAAAA1A2AA7AA6A1368

A.秦朝B.漢朝C.西晉D.唐朝

【考點】唐朝的建立.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以“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為切入點,考查唐朝的相關史實。

【解答】618年,隋朝滅亡,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他就是唐高祖。907年朱溫

建立后梁,唐朝滅亡。故①對應的朝代是唐朝。

故選:D。

【點評】注意對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解讀,識記唐朝建立和滅亡的時間。

6.(2020?廣東模擬)如圖是隋朝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圖中①②③代表的歷史事件是

()

①②③隋朝滅亡

?111.

581年589年605年618年

A.①建立隋朝②滅亡陳朝③開鑿運河

B.①滅亡陳朝②建立隋朝③開鑿運河

C.①開鑿運河②建立隋朝③滅亡陳朝

D.①建立隋朝②開鑿運河③滅亡陳朝

【考點】隋朝的建立;隋朝大運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隋朝發(fā)展史。掌握隋朝建立、統(tǒng)一、開鑿大運河相關史實。

【解答】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滅亡南方的陳,結束了東漢

末年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605年,隋煬帝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

全國的統(tǒng)治,開始開鑿大運河。A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本題以隋朝建立、統(tǒng)一、開鑿大運河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7.(2020?費縣二模)隋朝建立后,統(tǒng)治者大興糧倉,著名的有含嘉倉、回洛倉等,每個倉

庫都能儲藏上億斤糧食。隋文帝末年,國家儲備的物資和糧食可供應全國五六十年。這

反映出隋朝()

A.政治安定B.國家富足C.吏治清明D.以民為本

【考點】開皇之治.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開皇之治,知道隋文帝在位時國家出現(xiàn)統(tǒng)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

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大幅增長,史稱開皇之治。

【解答】據(jù)材料“隋文帝末年,國家儲備的物資和糧食可以供應五六十年”并結合所學

知識可知,隋文帝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修建廣通渠,促進了農業(yè)的恢復發(fā)展,統(tǒng)一幣

制,維護了貨幣的統(tǒng)一;設置糧倉,供養(yǎng)軍公人員和應對戰(zhàn)事與饑荒,有利于形成節(jié)約

開支的風氣,利于增加政府收入。隋文帝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在位時,改革制度,

發(fā)展生產,注重吏治,國家出現(xiàn)統(tǒng)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

大幅增長,史稱開皇之治。故材料反映出隋朝國家富足。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開皇之治,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隋文帝在位時國家出現(xiàn)

統(tǒng)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大幅增長,史稱開皇之治。

8.(2019春?隆回縣期末)史學家張豈之認為,一個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設,“必然要體現(xiàn)自

己的新”,但“也離不開別人的舊”。下列最能體現(xiàn)材料中觀點的史實是()

A.西周實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廢除了宰相制度

【考點】三省六部制.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以史學家張豈之的評述為依托,考查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解答】依據(jù)所學西周實行分封制是創(chuàng)新;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是創(chuàng)新;明廢除丞相制度

是除舊,也不是繼承,所以A、C、D三項錯誤,唐代三省六部制是在隋的基礎上進一步

發(fā)展完善,所以B項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我國古代鞏

固統(tǒng)治的政治措施.

9.(2017?徐州模擬)“上問魏征日:'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日:'謙聽則明,偏信

貝IJ暗。'上日:‘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唐太宗B.隋文帝C.武則天D.唐高宗

【考點】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

【答案】A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功績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

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據(jù)“魏征”可知,材料中的“上”指的是唐太宗。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注

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進諫二百多次,受到唐

太宗的器重。唐太宗稱魏征為“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故選:A。

【點評】本題以魏征與唐太宗的對話為依托,考查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

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的統(tǒng)治政策。

10.(2015春?獻縣校級期末)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比較有爭議的女皇帝,下列對其敘

述正確的是()

①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②她稱帝時期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③她晚年稱帝,建國號為周

④她繼承并發(fā)揚了貞觀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政策。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

【考點】女皇武則天.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武則天的地位與統(tǒng)治評價。

【解答】武則天晚年稱帝,建國號為周,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繼續(xù)實行唐太

宗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tǒng)

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題目給出的敘述都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武則天的地位與統(tǒng)治

評價。

二、辨析題(共2小題)

11.(2020春?宣州區(qū)月考)589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

判斷:X;改正:589年改為581年。

【考點】隋朝的建立.

【答案】判斷:X;改正:589年改為581年。

【分析】本題考查隋朝建立。對于一個政權的建立要從時間、建立者、都城、民族幾個

方面掌握。

【解答】結合所學,581年,外戚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

文帝??芍}干說法錯誤,589年改為581年。

故答案為:

判斷:X;改正:589年改為581年。

【點評】本題以隋朝建立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12.(2020春?利辛縣期中)605年開鑿的大運河,北抵涿郡,南至江都,全長2700多千米。

判斷:X改正:江都改為余杭

【考點】隋朝大運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大運河相關知識,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

交流,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糧食,布匹的北運,進而鞏

固隋王朝對去全國的統(tǒng)治。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

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

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所以,南至江都錯誤,應為南至余杭。

故答案為:

判斷:X;改正:江都改為余杭。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大運河相關知識,識記大運河開通的歷史意義。

三、材料題(共2小題)

13.(2019春?南康區(qū)校級期中)隋運河如同一條流動的文化之河,與萬里長城并稱為我國

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于全世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隋朝經濟發(fā)展的部分數(shù)據(jù)

項目隋初隋盛

人口3000多萬4000多萬

墾山1900多萬公頃5500多萬公頃

糧倉長安洛陽含嘉倉、洛口倉等

材料二隋統(tǒng)一全國后,為了溝通南北交通,加強對全國的控制,隋煬帝開鑿了以洛陽為

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的大運河。它是歷史上最長的運河,也是流

經范圍最廣的一項水利建筑工程。隋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邢溝和江南河四段,成

為縱貫南北的一條交通動脈。

-改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三……挖運河是死尸滿野,河挖到哪里,運送尸體的車子就跟到哪里。就是在這

種情況下,僅僅用了152天,由洛陽到揚州的運河便疏通完成。在短短的六年間,僅依

靠枯水期才能進行施工的前提下,楊廣征發(fā)民夫數(shù)百萬修筑運河,而最后修永濟渠時已

經到了“男丁不供,役使婦人”的地步,可楊廣依然我行我素,不顧及民間積怨,而后

又接連征高麗。在楊廣即位十年后農民起義就開始爆發(fā)。

-《中國大運河的發(fā)展歷程》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的社會狀況,并分析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描述隋大運河,并說明隋大運河的特點。

(3)結合材料一、二,分析隋大運河開鑿的客觀原因與結果。

(4)根據(jù)材料三,分析隋大運河的開鑿對隋朝發(fā)展的消極影響。

【考點】開皇之治;隋朝大運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以“隋運河如同一條流動的文化之河,與萬里長城并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

偉大工程,聞名于全世界?!睘榍腥朦c,考查隋朝的開皇之治、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

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隋文帝時期社會經濟繁榮。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原因是:隋文

帝在位時,發(fā)展經濟,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

迅速恢復和發(fā)展,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去全國的統(tǒng)治。

隋煬帝在位時下令開鑿了大運河。隋大運河的概況: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

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

的工程之一;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邢溝、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順序);從北到南

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三點四段通五河”)。隋朝大運河是

我國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既是交通動脈,有服務于統(tǒng)治,體現(xiàn)了功能綜合的特

點。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交流和國家統(tǒng)一的鞏固,對我國以后經濟

發(fā)展有重大意義。

(3)根據(jù)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大運河開鑿的客觀原因: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

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糧食、布帛等財富,為大運河的開通提供

了足夠的物質條件。隋大運河開鑿的客觀結果:大運河的開通,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功脈,

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著、經濟,文化文流。

(4)根據(jù)材料三“…挖運河是死尸滿野,河挖到哪里,運送尸體的車子就跟到哪里。-

——而最后修永濟渠時已經到了“男丁不供,役使婦人”的地步,可楊廣依然我行我

素,不顧及民間積怨,而后又接連征高麗。在楊廣即位十年后農民起義就開始爆發(fā)?!?,

可知隋大運河的開鑿,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激化,是隋朝暴政的主要表

現(xiàn)之一,也是隋末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

故答案為:

(1)狀況:社會經濟繁榮。原因:隋文帝在位時,發(fā)展經濟,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

度,加強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

的王朝。

(2)大運河概況: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

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分為永濟渠、通濟渠、

祁溝、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順序);從北到南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

塘江五大水系(”三點四段通五河”)。隋朝大運河是我國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特點:隋

朝大運河是我國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既是交通動脈,有服務于統(tǒng)治,體現(xiàn)了功

能綜合的特點。

(3)客觀原因: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糧食、

布帛等財富,為大運河的開通提供了足夠的物質條件。

客觀結果:大運河的開通,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功脈,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著、經濟,文化

文流。

(4)隋大運河的開鑿,帶來沉重的徭役負擔,導致階級矛盾激化,是隋朝暴政的主要表

現(xiàn)之一,也是隋末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要熟知隋朝的開皇

之治和大運河的開通相關知識點,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4.(2018春?巫山縣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開皇十七年(597年),“中外倉庫,無不盈積: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儲積,得

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時,并沒有像今天這樣現(xiàn)代化的開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較短的時

間內,開通全長2000多千米的大運河呢?原來,我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大運河的絕大多數(shù)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加以疏浚、

改建和擴展的,新開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材料三:京杭大運河,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

塔并稱為世界古代最宏偉的四大工程;但唯獨京杭大運河,至今仍然是活著的、流動著

的文化遺產。

請回答:

(1)材料一說明隋文帝時期經濟狀況如何?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

么?

(2)請說明大運河的開鑿與材料一的關系。

(3)根據(jù)材料二對大運河開鑿情況的描述,談談你的體會。

(4)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

名錄并成功申遺。結合材料三,從歷史角度說明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理由。

【考點】隋朝的建立;開皇之治;隋朝大運河;歷史開放性問題.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隋朝的相關知識。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

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1)由材料一可知,隋文帝時期社會經濟繁榮。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原因是:隋文

帝在位時,發(fā)展經濟,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

迅速恢復和發(fā)展,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2)大運河的開鑿與材料一的關系是:隋文帝時,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為大運河的開鑿

創(chuàng)造了物質條件。

(3)根據(jù)材料二“我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大運河的絕大多數(shù)河段都是

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擴展的"可知,大運

河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和創(chuàng)造力等。

(4)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可知,

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成功的理由是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加強

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大運河是人類利用大自然,造福人類的杰作,是人

類共同的財富。

故答案為:

(1)狀況:社會經濟繁榮。原因:隋文帝在位時,發(fā)展經濟,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

度,加強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

的王朝。

(2)關系:隋文帝時,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為大運河的開鑿創(chuàng)造了物質條件。

(3)體會: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和創(chuàng)造力等。

(4)理由: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大運河是人類利用大自然,造福人類的杰作,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隋朝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

的能力。

四、解答題(共2小題)

15.(2020春?孝南區(qū)月考)如圖所示

(1)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么?在當時有何地位?

(2)隋朝大運河以①洛陽為中心,北達②涿郡,南至③余杭。

(3)請按順序寫出從①到③先后需要經過運河哪幾段?

(4)這條大運河的歷史作用是什么?

【考點】隋朝大運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1)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2)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

(3)隋朝大運河由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祁溝和江南河四段,大運河以洛陽為中

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祁溝和江南河四段,從①運

到③,需要經過通濟渠、邢溝和江南河。

(4)大運河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故答案為:

(1)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2)①洛陽;②涿郡;③余杭。

(3)通濟渠、和溝和江南河。

(4)大運河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點評】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6.(2020春?新春縣期中)請運用歷史學科素養(yǎng),完成下面各題。

(1)宋朝的陳普在《歷代傳授歌》中寫道:“北齊后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北齊

后周盤踞一方,隋文帝名揚四海)。“結合所學,簡述陳普在文中高度贊揚隋文帝的原因。

(2)對圖二帝王,《舊唐書》贊日:“高皇創(chuàng)圖,勢若摧枯。國運神武(譯文:高皇帝創(chuàng)

立了國家,擴張勢力如同摧枯拉朽,國家的運勢昌盛)?!敖Y合所學,以具體史實證明該

評價。

(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圖

三人物的治國理念,簡述他是如何“以古為鏡”以人為鏡”的,并指出他還重用過哪些

著名的賢相?

(4)圖四人物在其統(tǒng)治前期,推行過哪些改革措施?

【考點】隋朝的建立;開皇之治;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貞觀新政和貞觀

之治;開元盛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本題以四副隋朝和唐朝皇帝的圖片為背景依托,考查了隋朝和唐朝帝王們的統(tǒng)

治措施等知識點。

【解答】(1)宋朝的陳普在《歷代傳授歌》中寫道:“北齊后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北齊后周盤踞一方,隋文帝名揚四海)?!敖Y合所學,陳普在文中高度贊揚隋文帝的原

因為建立隋朝,定都長安,統(tǒng)一全國,結束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發(fā)展經濟。

編訂戶籍,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促進了社會經

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廢除前朝的選官制度,重視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

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2)對圖二帝王,《舊唐書》贊日:“高皇創(chuàng)圖,勢若摧枯。國運神武(譯文:高皇帝創(chuàng)

立了國家,擴張勢力如同摧枯拉朽,國家的運勢昌盛)?!敖Y合所學可知,李淵是鎮(zhèn)守太

原的隋朝官僚,在隋末農民大起義大起義中趁機起兵反隋。618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

長安,隨后消滅了各支起義軍和割據(jù)勢力,平定了全國。

(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圖

三人物的治國理念,他是唐太宗,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

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進諫200多次,他常勸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要戒驕戒奢。

魏征死后,太宗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鏡子。他還重用過著名的賢相房玄齡、杜如晦。

(4)圖四人物為唐玄宗在其統(tǒng)治前期,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fā)展經濟,改革稅制;注

重文教,編修經籍等。

故答案為:

(1)建立隋朝,定都長安,統(tǒng)一全國,結束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發(fā)展經濟。

編訂戶籍,統(tǒng)一南北市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促進了社會經

濟的迅速恢復和發(fā)展。廢除前朝的選官制度,重視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

試選拔人才的制度。(答出符合題意的任意一點即可。)

(2)李淵是鎮(zhèn)守太原的隋朝官僚,在隋末農民大起義大起義中趁機起兵反隋。618年稱

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隨后消滅了各支起義軍和割據(jù)勢力,平定了全國。

(3)以古為鏡: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以人為鏡: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進諫200多次,他常勸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要戒驕戒奢。魏征

死后,太宗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鏡子.賢相:房玄齡、杜如晦。

(4)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fā)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等。

【點評】考查了隋朝和唐朝帝王們的統(tǒng)治措施等知識點,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考點卡片

1.隋朝的建立

【學習目標】

隋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

重難點:隋朝的統(tǒng)一的條件和意義

【知識概述】

一、隋朝的建立

1.背景:北周末年,外戚楊堅掌握大權。

2.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定都長安。楊堅即是

隋文帝。

二、隋朝的統(tǒng)一

1.歷史條件:

(1)廣大人民渴望實現(xiàn)統(tǒng)一。

(2)南方經濟發(fā)展,南北差距縮小。

(3)北方民族大融合,緩和了民族矛盾。

2.統(tǒng)一:589年,隋文帝派楊廣率大軍攻入建康滅陳,統(tǒng)一南北。

3.統(tǒng)一的意義:隋朝的統(tǒng)一,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期的分裂與對峙局面,開創(chuàng)了隋唐的

大一統(tǒng)局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與發(fā)展。

【知識延伸】

隋朝對的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1.統(tǒng)一南北,結束了自西晉以來長期分裂割據(jù)的局面,重建全國大一統(tǒng)的局面,有利于南

北經濟文化交流,為唐代和以后社會發(fā)展奠定基礎。

2.繼承了均田制,租調制,為唐代沿用并且革新,為經濟發(fā)展奠定基礎;繼承發(fā)展了府兵

制,并為唐代做沿用完善。

3.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后世經濟和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最大貢獻)

4.隋末暴政為后代王朝的統(tǒng)治者提供教訓,為“貞觀之治”奠定基礎。

5.隋朝政治經濟繁榮強盛,開啟了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

2.開皇之治

【學習目標】

開皇之治

重難點:開皇之治及開皇之治出現(xiàn)的原因

1.出現(xiàn)原因

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經濟

的迅速發(fā)展。

2.開皇之治

隋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開國皇帝,他順應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并從政治、

經濟、軍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鞏固了統(tǒng)一,強化了中央集權。開創(chuàng)了一個繁

榮安定的社會局面。他總結了歷代帝王“未有奢華而得長久者”的教訓,倡導并且力行節(jié)儉,

使得節(jié)儉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隋文帝楊堅所統(tǒng)治的開皇年間,史稱“開皇之治”。

【知識延伸】

1.有人說:“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對“光

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滅掉陳,使南北重歸統(tǒng)一B.隋煬帝的勵精圖治

C.隋煬帝時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D.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答案:B

2.著名歷史學家柏揚曾說:在中國許多封建王朝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開國君主往往比較英

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時很容易出現(xiàn)危機,這就是所謂的“瓶頸危機”。下列王朝中

沒有出現(xiàn)“瓶頸危機”的是()

A.秦朝B.明朝C.隋朝D.清朝。

答案:D。

3.隋朝大運河

【學習目標】

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時間、在位帝王、概況及影響

重難點:隋朝大運河開鑿的概況及影響

【知識概述】

隋朝大運河: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2.時間:605年-610年

3.人物:隋煬帝

4.大運河的概況: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

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邪

溝、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順序);從北到南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五大水系。(”三點四段通五河”)

地位:是我國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意義: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交流和國家統(tǒng)一的鞏固,對我國以后經濟發(fā)展有重大意義。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是唐朝詩人對京杭大運河的贊頌)

【知識延伸】

1.從歷史角度說出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理由?

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鑿促進了我國南北的交流,影響深遠。大運河是人類

利用自然、造福人類的杰作,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2.材料題

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薄氨蓖ㄤ每ぶ~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

利也博哉!”

材料二:千里長江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1)材料一中的“河”指的是什么河?此“河”是誰在位時開鑿的?

答:隋朝大運河隋煬帝在位時開鑿

(2)修建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答: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3)此河開通后有什么意義?

答: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4)兩首詩的觀點共同之處?-——都認為開通大運河和隋煬帝的腐朽導致了隋朝滅亡。

(5)你認為哪位詩人的評價更恰當?為什么?

答:第二首。因為它既肯定了運河的作用,又指出巡游所帶來的負擔,更全面。

4.隋朝的滅亡

【學習目標】

重難點:隋朝的滅亡的原因及經過

【知識概述】

1.原因

隋煬帝的暴政,使得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加之天災嚴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

611年,山東長白山農民首先發(fā)動起義,各地農民紛紛響應。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讓、李密

領導的瓦崗軍。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tǒng)治風雨飄搖。

2.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盛極一時的隋朝隨之滅亡。

【知識延伸】

秦朝和隋朝的對比:

1、相同點:

(1)結束了分裂,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隋滅陳完成統(tǒng)一,秦滅六國完成統(tǒng)一。

(2)開創(chuàng)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秦代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隋朝的三省

六部制度。

(3)都有大規(guī)模的工程建設:秦代萬里長城,隋代的大運河。

(4)都因為暴政而被農民起義推翻,二世而亡。

(5)都為后繼王朝提供了經驗教訓,奠定了后世王朝繁盛的基礎。漢代統(tǒng)治者吸收秦亡教

訓I,注重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政治上漢承秦制,漢武帝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唐代統(tǒng)治者吸收隋

亡教訓,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與民休息,政治上繼承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出現(xiàn)了“貞

觀之治

(6)啟示:要想長治久安,統(tǒng)治者不能實行暴政。

2、不同點:

(1)取得政權和統(tǒng)一的方式不同:秦始皇是王位繼承取得政權,橫掃六國而完成統(tǒng)一;隋

朝是楊堅代周建立政權,滅陳完成統(tǒng)一。

(2)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秦朝是封建社會的初期,隋朝是封建社會的繁榮期。

(3)治國的重點不同,影響不同。秦代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實行法家思想治國;隋朝學

習儒家,以儒家為思想治國。

(4)對待知識分子的態(tài)度不同:秦代“焚書坑儒”,隋代“科舉制”大量選拔庶族人才。

5.唐朝的建立

【學習目標】

唐朝的建立

重難點:建立的背景及建立的時間、人物、都城。

【知識概述】

1.背景:隋朝末期,軍閥割據(jù),民不聊生,爆發(fā)農民起義。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

下殺死,隋朝滅亡,貴族李淵,率兵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2.建立:建立者:李淵(唐高祖,開國皇帝);時間:618年;都城:長安。

【知識延伸】

隋朝和唐朝均建都()

A、江都B、長安C、應天D、東京

答案:Bo

6.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

【學習目標】

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

重點: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的表現(xiàn)

難點: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的目的

【知識概述】

57: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

1.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納諫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

2.納諫和用人的表現(xiàn):知人善任、重用賢才,重視納諫。如重用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敢

于直言的諫官魏征,大將李靖、李勤等。

【知識延伸】

唐太宗的評價

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隋亡的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潔

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統(tǒng)治才能鞏固。他善于用人和重視納諫;沿用隋朝的三

省六部制;合并州郡;重視文化教育,發(fā)展科舉制度;采取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和對外開放政

策,促進了邊疆各族的發(fā)展和對外交往的繁榮。在他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

快,出現(xiàn)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唐太宗對我國的歷史發(fā)展

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歷史上一位的杰出君主.

但是,作為封建帝王,他同樣對人民進行剝削和壓迫,在晚年他的驕矜情緒和享樂思想逐漸

滋長,而且他殺兄逼父奪取皇權的行為,是不足稱道的。

7.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

【學習目標】

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

重點:貞觀新政

難點:“貞觀之治”原因、表現(xiàn)

【知識概述】

1.“貞觀之治”含義: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發(fā)展,民族關系和睦,對

外交流頻繁,科技文化繁榮,國力逐漸強盛,史稱“貞觀之治”。

2.“貞觀之治”主要原因:

(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為唐朝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2)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吸取隋亡教訓,政治清明,政策開放。

(3)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虛心納諫,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人才,貞觀年間名將、名相輩出。

(4)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3.“貞觀之治”主要內容:

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重視納諫。如重用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敢于直言的諫官魏征,

大將李靖、李勤。

②加強中央集權: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數(shù);合并州縣,精簡機構。

經濟方面:輕徭薄賦,提倡節(jié)儉。

教育方面:完善科舉制度,大興學校。

民族關系: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為“天可汗”

對外關系: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支持玄奘等加強中外交流。

4.“貞觀之治”主要表現(xiàn):

(1)政治清明: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

舟?!保?,輕徭薄賦,重視農業(yè)生產,減輕農民負擔(“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

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虛心納諫(“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

興潛;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保?,那時名將、名相輩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征).

(2)經濟繁榮:人民生產和生活安定,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國力強盛。

(3)文化昌盛:繼承、發(fā)展并完善了隋朝的科舉制度,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廣納賢才。

(“天下英雄,入吾骰中矣”)

(4)民族關系和諧:邊疆各族同漢族通好,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冊

封邊疆少數(shù)民族首領。(“自古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5)外交開放:唐政府推行開放的外交政策,鼓勵對外貿易,那時中外貿易活躍,交往頻

繁。

【知識延伸】

封建社會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點:

(1)主要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

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A、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是盛世局面出現(xiàn)的前提和基礎。B、政治清明和政

策穩(wěn)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證。(如:制度的創(chuàng)新、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外交政策等。)C、

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D、統(tǒng)治者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3)共同表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思想活躍,外交開放,人民

生活有所改善。

4、現(xiàn)實意義:(1)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社會經濟發(fā)展。(2)合理調整統(tǒng)治政策,

促進經濟快發(fā)展。(3)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選拔和任用,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4)以德治

國與以法治國并重,確立民本思想,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

8.三省六部制

【學習目標】

三省六部制

重點:三省六部制

難點:三省六部制的影響

【知識概述】

1.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漢以后長期發(fā)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

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

負責草擬吧頒布皇帝的詔書;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無事不總”,負責執(zhí)行國家的

政令。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均稱尚書,六部分領各種政治事務。

三省的長官共議國政,行宰相之權,其議政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