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肺癌_第1頁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肺癌_第2頁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肺癌_第3頁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肺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癌

一、病因和機制

1.吸煙:是肺癌死亡率進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煙霧中的苯并花、尼古丁、亞硝胺和少量放

射性針等均有致癌作用,尤其容易導致鱗癌和未分化小細胞癌。

2.職業(yè)致癌因子:已被確認的致癌因素包括石棉、仲、絡、鍥、鉞、煤焦油、芥子氣、三氯

甲醛、氯甲甲醛、煙草的加熱產物、電離輻射、微波輻射等。

3.空氣污染:室內空氣污染包括被動吸煙、燃燒燃料和烹調過程中產生的致癌物。室外空氣

污染包括3,4一苯并龍、氧化亞碑、放射性物質、鍥、格化合物等致癌物質。

4.電離輻射:大劑量電離輻射可引起肺癌。一般人群中電離輻射約50%來自自然界,45%為醫(yī)療

照射。

5.飲食與營養(yǎng):較少食用含B胡蘿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發(fā)生的危險性升高。

6.其他誘發(fā)因素:如肺結核、病毒感染、真菌毒素(黃曲霉)等。

6.遺傳和基因改變:與肺癌密切相關的癌基因有ras和myc基因家族、c-erbB2、bcl-2、

c-fos、c-jun等,相關的抑癌基因有p53、R6、CDKN2、FHIT等。

二、病理

1.根據腫瘤在肺內分布部位,可將肺癌分為中央型、周圍型和彌漫型。

中央型:發(fā)病率60%~70%,發(fā)病部位在肺段支氣管以上;肺門部形成腫塊;組織類型以鱗癌多

見。

周圍型:發(fā)病率30%?40%,發(fā)病部位在肺段支氣管以下;在靠近肺膜的肺周邊部形成孤立的結

節(jié)狀或球形癌結節(jié);組織類型以腺癌多見。

彌漫型:發(fā)病率2%?5%,發(fā)病部位在起源于末梢肺組織;沿肺泡管及肺泡彌漫型浸潤生長,形

成多數粟粒大小結節(jié)布滿大葉的一部分或全肺葉,也可形成多發(fā)性結節(jié)散布于多個肺葉內,

易與肺轉移癌混淆;組織類型以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多見。

2.組織學類型

鱗狀細胞癌:臨床類型以中心型多見,來源于較大支氣管,轉移特性為淋巴轉移早,血行轉

移晚,特點是癌巢中有角化珠形成,生長速度較緩慢。

腺癌:臨床類型以周圍型多見,來源于較小支氣管上皮,轉移特性為血行轉移早,淋巴轉移

晚,特點是常累及胸膜,生長速度較緩慢。

小細胞癌:臨床類型以中心型多見,來源于較大支氣管,轉移特性為早期淋巴和血行轉移,

特點是惡性程度最高;有神經內分泌功能;對放化療敏感,生長速度迅速。

大細胞癌:臨床類型以周圍型多見,來源于支氣管,轉移特性為轉移早而廣泛,特點是惡性

程度高;部分呈神經內分泌分化,生長速度迅速。

三、臨床表現

1.原發(fā)腫瘤引起的癥狀和體征

咳嗽:早期癥狀,常為無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十咳,當腫瘤引起支氣管狹窄后可加重咳嗽;

痰血或咯血:多見于中央型肺癌。腫瘤向管腔內生長者可有間歇或持續(xù)性痰中帶血,如果表

面糜爛嚴重侵蝕大血管,則可引起大咯血;

氣短或喘鳴:腫瘤向支氣管內生長,或轉移到肺門淋巴結致使腫大的淋巴結壓迫主支氣管;氣

管隆突或引起部分氣道阻塞時,可有呼吸困難、喘息,偶表現為喘鳴;

發(fā)熱:腫瘤組織壞死可引起發(fā)熱。多數發(fā)熱的原因是由于腫瘤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所致,抗生素

治療效果不佳;

體重下降:消瘦為惡性腫瘤常見癥狀之一。

2.肺外胸內擴展引起的癥狀和體征

胸痛:近半數患者可有模糊或難以描述的胸痛或鈍痛,可由腫瘤細胞侵犯所致,也可由阻塞性

炎癥波及部分胸膜或胸壁引起

聲音嘶?。喊┠[直接壓迫或轉移致縱隔淋巴結壓迫喉返神經(多見左側)

咽下困難:癌腫侵犯或壓迫食管.可引起咽下困難

胸腔積液:約1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積液,提示腫瘤轉移累及胸膜或肺淋巴回流受阻

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是由于上腔靜脈被轉移性淋巴結壓迫或右上肺原發(fā)性肺癌侵犯,或腔

靜脈內癌栓阻塞靜脈回流引起,表現為頭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腫,頸部腫脹,頸靜脈擴張

Horner綜合征:肺尖部肺癌又稱肺上溝瘤(瘤),易壓迫頸部交感神經,引起病眼瞼下垂、

瞳孔縮小、眼球內陷、同側額部與胸壁少汗或無汗

3.胸外轉移引起的癥狀和體征

轉移至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如頭疼、惡心、嘔吐、精神狀態(tài)異常

轉移至骨骼:可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

轉移至腹部:部分小細胞肺癌可轉移到胰腺,表現為胰腺炎癥狀或阻塞性黃疸

轉移至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是肺癌轉移的常見部位,可毫無癥狀

4.胸外表現

肥大性肺性骨關節(jié)病:常見于肺癌,也見于局限性胸膜間皮瘤和肺轉移癌;多侵犯上、下肢長

骨遠端,發(fā)生杵狀指/趾和肥大性骨關節(jié)病;

異位促性腺激素:合并異位促性腺激素的肺癌不多,大部分是大細胞肺癌,主要為男性輕度乳

房發(fā)育和增生性骨關節(jié)病;

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樣物:小細胞肺癌或支氣管類癌是引起庫欣綜合征的最常見細胞類型;

分泌抗利尿激素:不適當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可引起厭食、惡心、嘔吐等水中毒癥,伴有逐漸

加重的神經并發(fā)癥,其特征是低鈉(血清鈉<135mmol/L)、低滲(血滲透壓280mosm/kg);

神經肌肉綜合征:包括小腦皮質變性、脊髓小腦變性、周圍神經病變、重癥肌無力等;

高鈣血癥:可由骨轉移或腫瘤分泌過多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引起,常見于鱗癌;

類癌綜合征:典型特征是皮膚、心血管、胃腸道和呼吸功能異常,表現為面部、上肢軀干潮

紅或水腫,胃腸蠕動增強,腹瀉,心動過速,喘息,瘙癢和感覺異常,陣發(fā)性癥狀和體征與

腫瘤釋放不同血管活性物質有關,除了5-羥色胺外,還包括緩激肽、血管舒緩素和兒茶酚

胺.

四、檢查

1.胸部X線片

中央型肺癌:向腔內生長可引起支氣管阻塞征象,肺不張伴肺門淋巴結腫大時,下緣可表現為

倒S狀影像,為右上葉中央型肺癌的典型征象;

周圍型肺癌:早期多呈局限性小斑片狀陰影;晚期為圓形或類圓形陰影,邊緣分葉狀,常伴臍

凹或細毛刺

肺泡細胞癌:分為結節(jié)型和彌漫型兩種表現

2.其他檢查

磁共振MRI:與CT相比,在明確腫瘤與血管之間的關系上有優(yōu)越性,而在發(fā)現小病灶(V5mm)

方面則不如CT敏感

SPECT: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PECT)可進行腫瘤定位、定性和骨轉移判斷

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痰脫落細胞學檢查重復3次以上,對中央型肺癌診斷率可達80%,周圍型

可達50%

纖維支氣管鏡:主要適于中央型肺癌,活檢率可達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