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測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毫米的認識。
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至第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厘米,1米=100厘米
2、估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
3、、學生動手測量實際長度
(1)、讓學生用學具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
(2)、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二、授新課
板出:毫米的認識
1、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尺度上的1毫米有幾長。
(2)、閉上眼睛想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舉例子說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1毫米。
2、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讓學生看尺子,數(shù)一數(shù)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匯報小結1厘米里面有10個1毫米。
板書:1厘米=10毫米
三、練習鞏固
1、完成數(shù)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毫米及它與厘米的關系,但這還不能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以此,下
一節(jié)課再來學習其它的長度單位。
五、布置作業(yè)
第5頁1、2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米的認識
教材第4一第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選用'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2、1厘米=10毫米
二、授新課
(-)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
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3、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4、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二)、認識兒分米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三)、用分米量
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三、課堂鞏固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四、布置作業(y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和第五題。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五、全課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
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已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二、授新課
(-)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另--地點6千米的含義,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zhèn)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小結: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從某路口到南寧外環(huán)線6蒜,那么你是否知道從某路口到那里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
長呢?
從某路口到某處就是1千米,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匯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三、鞏固知識與拓展: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一題和第四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二題
(2)補充題(略)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千米(公里),以及換算關系:1千米=1000米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1、3、6(提示)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
教材第8頁例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長度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驗I千米有多遠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說1千米有多長,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授新課(把全班學生分為10個小組進行測量)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00米有多遠。
2、匯報:
(1)請學生說一說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幾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約走了多少步。
(2)提問;-個小組量出100米,10個小組一共量出多少個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讓學生討論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3、體驗1000米有多遠。
帶學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遠。
三、知識鞏固與拓展
1.算一?算
1千米-900米=()米25千米T5千米=()米
2.如圖商場學校少年宮小方家
小方家到商場有7000米,到少年宮有1000米,商場和學校之間相距2000米,學校和少年宮之
間相距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四、布置作業(yè)
第9頁3、5、6題。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教材第八頁的例五及練習二的第三題、第五題、第六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長度單位
2、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二、授新課
1、出示情景圖: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shù)學王國旅游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shù)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
同學來數(shù)學王國游玩?。?/p>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后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這里有很多
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么?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里有4
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后說想法。
三、鞏固知識(出示數(shù)學王國里的數(shù)學景象)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
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
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shù)學奧宮去玩,數(shù)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
時乘汽車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全課總結
讓學生說說你游數(shù)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第5頁2、4、6題,第9頁3題。
六課時
教學內容
噸的認識
教材第11頁至第13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涯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復習
質量單位及換算關系1千克=1000克
—格薪;里
(-)M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匕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
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
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彳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三1、2、3題
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
全章復習與結合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材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lián)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shù)學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占、難占
能聯(lián)扇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復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二、聯(lián)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
(-)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組發(fā)現(xiàn)一輛汽車限載重量8噸,……。
(二)學生匯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1:我爸開摩托車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時40千米,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2千米。
三、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有什么收獲?
四、知識鞏固與拓展
填空
100毫米=()厘米3千米=()米
2噸=()千克3400千克=()噸()千克
1米2分米-8分米=()分米
1千米-800米=()米
1噸500千克-800千克=()千克
五、布置作業(yè)
一輛自重4500千克的汽車,裝有每臺重1750千克的機器3臺,要通過一座限重10噸的橋梁
,是否安全?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備課人:關帝學校張月琴備課組長:杜志超
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門生已經(jīng)學過了用豎式計算加減法,根本掌握了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的基礎
上學習的。本單元內容包括: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估算。
教學要求:
一、通過學習,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
二、使門生可以或許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的估算,進一步體會加減法估算的根
本法子,加強估算意識。
二、理解驗算的意義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構成磨練和驗算的風
俗。
三、使門生閱歷與別人交換各人算法的進程,學會與人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一、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
二、掌握驗算法子。
教學難點:
一、一連進位加法。
二、■"連退位減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萬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
位的加法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
的lo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口算:9+6=5+5=6+8=
8+6+1=8+2+1=6+5+1=
(二)學習新課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
+2+3=13)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
十位對齊。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shù)怎樣寫呢?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三)小結:
計算多位數(shù)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
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四)知識拓展: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shù)。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五)課堂檢測:
1.下面那兩個數(shù)相加的和等于800.
199572386267228
2.計算:
65+7839+8667+9543+88
59+7383+3856+7468+52
3.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六)作業(yè):
練習四1.2.3.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
的lo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列豎式計算:
59+7785+6859+89
2、口算
600+800400+300200+100600+800
二、學習新課
第18頁例2:376+284
(1)組織學生分組估算,并說出估算過程。
(2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三)小結: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
進位1。
(四)知識拓展:
師:通過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xù)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
類和兩棲類的種數(shù),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惜野生的動物,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呢在表
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量關系?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五)課堂檢測:
1.做一做。課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2.筆算:638+93697+235475+126
169+450986+114532+407
(六)作業(yè):練習五1.2.3.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課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
2.通過教學,學會用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整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
膽想象、合作交流。
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指名學生演板:
165+178409+394237+565
二、學習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復習萬以內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復習,請打開課本19頁第2題,直
接在表格中寫出上下兩個加數(shù)的和。
師:有什么辦法即不用在稿紙上列豎式有能夠將上下兩個加數(shù)的和算得準確呢?
第3題,京廣中心大廈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樓高209米,它比中央電視塔
矮196米,你知道中央電視塔有多高嗎?
問:在這道題目中哪座建筑高?我們應該怎么考慮問題?
三、小結: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
進位1。
四、知識拓展:
1、開鎖游戲第6題。
鎖頭上有得數(shù),鑰匙上有算式,請將算式和相應的得數(shù)連起來。
2、判斷,課本20頁第7題,判斷各題有無錯誤,說說錯在哪里。
五、課堂檢測:
(1)下面哪兩個數(shù)加起來得1000?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2)共同分析21頁第9題。
六、作業(yè)布置: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萬以內數(shù)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目的:
1.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減法的計算法則。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35-8=63-4=26-7=
42—5=43—6=32—9=65—9=
豎式計算。(學生板演)
54—21=79-37=65-24=
計算后提問: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學例題1
師: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分別是麗江、大理和
昆明。請同學們看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做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fā)。
問:我們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們走了多少千米?我們距離下一站麗江還有多遠?
地圖上表有嗎?
問:書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理到麗江的距離,應該怎么辦呢?你從書上觀察到了什
么線索?
師:我們可以用總的路程減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麗江的距離了。
師:請你們觀察22頁的圖與23頁的圖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通常我們可以用線段圖的方法來解決路程或者工程等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
程被拉成了一條直線,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更加明了
了。
師:請你估算一下大理到麗江有多遠?你覺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嗎?你還有其他的方法
嗎?
學生獨立完成豎式填空,指明學生到黑板演示
集體討論,依照法則進行評講
問:連續(xù)退位減法中你覺得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
2、教學例題2
師:現(xiàn)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三、小結:
學生自由發(fā)言
同學計算出了正確的結果,但是計算的方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你們看這樣好不好,同
學們前后桌為一組,互相說?說你的計算方法,然后小組推選出一個代表,把你們認為最
容易理解的方法說給大家聽,好不好?
哪一個想說說你們的方法?指學生到黑板前來,邊講邊板書。把講解權交給學生,并
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學生沒講清楚,可再找兩名學生說明計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見的學
生發(fā)言)
問:改了數(shù)字之后我們所用的三條法則還用遵守嗎?
師:任何減法的筆算都要按照法則來計算。中間有零也可以借。
四、課堂檢測
1.獨立完成25頁第1、4題
2.判斷對錯:
32162873241582
-93()-473()-2538()-847()
2381454786675
五、作業(yè)
練習六2.3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24頁例題3(教師根據(jù)知識點修改教材)
教學目的:
1.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填空:
78=80-()87=()-()99=()-()
198=()-()297=()-()
2.提問:78接近哪個整十數(shù)?
87等于幾十減幾?99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減幾?
仿照前三題,想后兩題怎樣做?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減法的簡算方法
出示補充:165-97
(1)這個算式中哪個數(shù)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計算比較簡便?(97看作100)
(2)想看作100后,是多減了,還是少減了?多減了幾?多減了應怎樣?(師板書:
多減3要加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計算過程說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減2,應怎樣?多減1呢?
師板書:多減2要加2
多減1要加1
(5)想:165-100+1=165—()
(6)小結:減數(shù)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概括出減法簡便計算規(guī)
律:多減兒要加幾(師板書)
2.看書質疑
完成第24頁的:“怎樣計算500—185?”
三、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在計算加、減法時,如果加數(shù)或減數(shù)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法簡便計算的規(guī)律是什么?
3、便計算的規(guī)律是什么?
4、加法與減法簡便算法的相同點、不同點是什么?
四、知識拓展
1、出示填空:
例:+89看作(加90減1)
+198看作()
-97看作()
+299看作()
一299看作()
2、判斷下列簡便算法是否正確: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五、課堂檢測、
1.想一想、填一填
276+()=276+200-3
435-()=435-300+2
()+267=267+100-3
534-()=534-300+2
2、比一比,誰找的簡便算法最多
197+9898+299
六、作業(yè)、
練習六2.3.5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①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
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②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
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出示(掛圖1),我們來看掛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1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從圖1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135元的運動服和一雙48元的運動鞋。
生2:從圖1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
算。
師:全班動手計算。
板書:135+48=183(元)
135
+48
183
師:看小精靈說什么?
生: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二、授新課
一加法的驗算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①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數(shù)是不是135。
師:同學們的方法這么多,你最喜歡哪種?
三、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
容。
回家調查一下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
四、課堂檢測
1.做一做:教科書第27頁。
2.數(shù)學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2+464+148
137843307
五、作業(yè)
練習六5.6
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8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①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并通過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
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②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
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計算下列算式:503-347600-532800-226423-186
二、授新課:
減法的驗算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①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②做一做:教科書第28頁。
③比一比,看誰聰明。
用0,1,2,……9這十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④啄木鳥捉害蟲(電腦顯示)
蘋果樹上有許多蟲子,請同學們來當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害蟲。
147780464
2851-223
129739241
三、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四、課堂檢測
1.說說減法演算方法
2.計算并驗算
517-348=459-68=800-685=
五、作業(yè)
練習七1.2.4
第八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9頁到31頁。
教學目的:
1、結合實際問題加強計算。
2、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學習,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下面兩個數(shù)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674755340
245155153
二、授新課
1.選擇:在正確答案的格里涂上黃色。
563+528=1181□696+241=937□70+260=960□
2、教科書第30頁,
小精靈說:再開始時客輪上有多少人?你能幫助小精靈解決嗎?
3、教科書第31頁,8
小精靈說:用500元可以買哪些商品,還剩多少錢?每個小組提出三個問題,并計算。
三、小結:通過這節(jié)練習課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總結,小組交流)。
四、知識拓展
1.再方框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8□□3
-34□+4口5
2.找規(guī)律填數(shù)
1520304565()()
25112347()()
五、作業(yè):
①第29頁,3、4第30頁,5、7
②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
第九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2頁、33頁。
教學目的:
①讓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②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掛圖、學生每人一張反饋練習題。
教學設計:
一、鞏固練習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65+17=73-54=29+32=
74-56=49-23=90-64=
二、授新課
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①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進行整理和復習,現(xiàn)在給
大家一段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②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小組1:我們小組整理出本單元有這些內容:筆算加法、筆算減法。
小組2:還有用數(shù)學、加減法的驗算。
小組3:我們小組還知道筆算加法又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
筆算減法又分連續(xù)退位減和被減數(shù)十位是0的連續(xù)退位。
小組4:我們還知道“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組5:我們知道了加減法的驗算。
(教師針對小組的匯報板書各部分內容,同時對學生予以肯定)
師: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對筆算加
減法用數(shù)學來進行復習。
三、知識拓展
嘗試編題,抽象法則。
師: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連續(xù)退位?
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教師板書:
87726940708
+95+598-762-389
師: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
生1:筆算加法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生2:筆算減法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
師: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生:都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是滿十進一,減法是不夠減,
從前,?位退一。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那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哪位同學還有特別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
地方?
生1:我提醒大家計算時看清加號還是減號。
生2:我還提醒大家計算連續(xù)進位加時,不要忘記加上一,連續(xù)退位減時,不要忘記比
原來少一。
生3:我覺得計算時關鍵的是要認真,仔細。
師:以上幾個同學對大家提的醒確實非常重要,大家能記清楚嗎?
生:能!
比-比誰的小醫(yī)生當?shù)挠挚煊趾??集體訂正,分別說說錯在哪?
四、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①課件HI示
書架上層有126車,中層157車,下層95車,你能提出問題嗎?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②課件出示
用900個雞蛋孵小雞,上午孵出337只小雞,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能提HI什么
問題?
生: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37+118=455(只)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37+445=792(只)
師:誰還有其他的問題?
生:還剩下多少個雞蛋?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900-792=108(個)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六、課堂檢測
1.筆算加、減法的方法是什么?
2.計算:497+863=387+295=
七、作業(yè)
人教版六年制數(shù)學三年級第三單元
單元總備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前面“空間與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四邊形和平形四邊形的初步認
識,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索和應用,對實物的估量等。
本單元分三段編排。第一段主要教學四邊形、平形四邊形的初步認識。第二段主要教學周長
的含義及計算。第三段主要講一些物體長度的估量,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平形四邊形有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空間與圖形
的進?步拓展,對于這些圖形的初步認識,學生不存在學習困難,突出的學習困難在于周長的含
義及計算,特別是實際生活中,需要開動腦筋的周長計算,學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教
學過程中,要突出周長的含義教學,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周長,什么時候才需要去計算周長及如何
計算周長上。
三、重、難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四邊形的認識、周長的含義及計算。
難點是周長的含義及計算及周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內容:
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從感性上認識四邊形,能把其從眾多圖形中分辨出來)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夠區(qū)分和正確辨認四邊形。
2.通過找一找、涂-涂、說一說、分一分、圍一圍等各種方式來認識四邊形的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
4.培養(yǎng)學社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重點:找出四邊形的特點
難點:根據(jù)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知識鞏固
復習以前學過的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為本節(jié)課打下基礎。
二、學習新課
1.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引入新課
看著學校的圖片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有許多的圖形,其
中像正方形、長方形、藍色地磚的形狀,都
叫四邊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四邊
形。
剛才你們畫出的圖形中把自己認為是
四邊形的涂上喜歡的顏色。
四、知識拓展
說一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四邊形的?
(桌子、黑板、門、操場等)
五、課堂檢測
六.課外拓展
手動制作幾個四邊形
教學內容:
平形四邊形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的:
1、直觀地認識平行四邊形,學會從各種平面圖或實物中辨認平行四邊形,培養(yǎng)初步的
觀察能力,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2、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及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平形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知識鞏固
說一說,四邊形有什么特點。(有四條邊,四個角)
.從下圖中找出四邊形
二、學習新課
1、出示生活中的實物圖形,引導學生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討論,這些圖形都
有什么共同點?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以上的圖形都含有四條邊,四
個角。(板書)指出這種圖形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平行四邊形,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
教學P37做一做。
要求學生自己動手:
(1)把三條硬紙條,用圖釘把它們釘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學生一邊拉一邊說自己的感
受)
(2)老師給你們變個魔術,拉動平行四邊形,仔細看有什么變化?這說明平行四邊形有什
么特性?(易變形,不穩(wěn)定性)
(3)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點在我們實際生活有哪些東西用到了平行四邊形?(推拉
門)
(4)小組討論操作:怎樣才能使平行四邊形拉不動呢?
學生匯報時,要說說理由。
(3)你能把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嗎?你是怎樣變的?捏住長方形的兩個對角,向相反的
方向拉動,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交流:長方形有什么變化?
(4)說一說,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qū)別?(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平行四邊形
的角不是。初步理解長方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5)說一說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板書)
三、學習小結
說一說,平形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兩組對邊平行且相等,并且,容易變形等)
四、知識拓展
1、為什么說長方形和正方形也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呢?要求小組內討論。
2、動手剪一個平行四邊形。
五、課堂檢測
P39頁習題1、2、3
六、作業(yè)布置
P40頁習題4
七、課外拓展
動手制作?個七巧板,并拼成不同的圖形。
教學內容:
周長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感知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
2、使學生建立周長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美,陶冶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建立周長的概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不同的平面圖形(規(guī)則的不規(guī)則的環(huán)繞的)
學生準備:采摘樹葉1-2片剪一個任意圖形三角尺繩子軟尺等
教學過程:
一、知識鞏固
前面兩節(jié)我們分別學習了四邊形和平形四邊形,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吧。
(四邊形,四條邊,四個角;平形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二、學習新課
教學例1(初識周長)
激趣引入:
動手剪、指、摸、描,感受物體一周的邊線。
要求學生找到物體一周的邊線,并指出了邊線(板書:一周)
分別找出例1中八個圖形的邊線,繞著它轉一圈,并說明,這一圈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
長。
對比練習
是不是一周的長度都叫做周長呢,看下面的兩個圖形:
說?說,這兩條線組成的圖形有沒有周長呢?這什么呢?
引導學生說出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
三、學習小結
周長的定義: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它們的周長
四、知識拓展
想辦法測出一片樹葉的周長
五、課堂檢測
測出數(shù)學書四條過的長度,并計算出它的周長。
教學內容:
長方形的周長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解決各種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對周長的含義有所了解。
2、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推導出長方形的周長公式。
3、會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4、能合理正確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周長的含義。
2、自主探究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知識鞏固
1、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3、什么叫周長?
二、學習新課
教學例2
1、請同學們取出學具袋中的賀卡,每個學具袋中都有一張和老師的大小一樣的長方形賀卡,
現(xiàn)在請同學們量一量、算一算它們的周長是多少。
2、學生活動,同桌合作。先思考用什么方法測算,再動手測量把結果寫在賀卡上。
3、匯報結果
(1)、匯報測量方法(有的測兩條邊,因為對邊相等,有的測四條邊)
(2)、計算長方形周長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A6+4+6+4=20(厘米)(四條邊都量出來,然后依次相加)
B6X2+4X2=20(厘米)(對邊相等,用兩條長的和加兩條寬的和)
C(6+4)X2=20(厘米)(對邊相等,用一條長與一條寬相加的和再乘以2)
(3)、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長的一條邊叫長,短的一條邊叫寬。
(4)、在上邊的幾種方法中,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4、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長X2+寬X2
=(長+寬)X2
5、學生齊讀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長方形周長公式的讀法: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與寬的
和乘以2)
6、提問: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三、學習小結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四、課堂檢測
P42做一做
五、知識拓展
王伯伯有塊菜地一面靠墻,如下圖,如果想為它圍上籬笆,需要多長呢?
5米
9米
六、作業(yè)布置
1、一個長方形桌子,長45cm,寬25cm,想給它鑲上花邊,需要多長?
2、一個長方形,長40cm,寬是長的一半,它的周長是多少?
教學內容:
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解決各種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對周長的含義有所了解。
2、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推導出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3、會運用公式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4、能合理正確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周長的含義。
2、自主探究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知識鞏固
1、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2、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3、什么叫周長?
4、長方形周長公式
二、學習新課
教學例3
要圍一個邊長是8厘米的正方形木框,需要多長的木條?
出示下圖:
1、要求讓學生算一算,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如何計算。
引導學生列出類似:
8+8+8+8=32(厘米)
8X4=32(厘米)
的算式來,
2、引導,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在形式及計算時,你更喜歡哪一種,從而引導出正方形
的周長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義4
三、學習小結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X4
四、課堂檢測
P43頁做一做,要求學生自主計算,然后出教師集體訂正.
五、知識拓展
有時候,我們在計算周長時,需要靈活運用公式,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如
一塊邊長25米的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墻,想給它圍上籬笆,需要多少米?
六、作業(yè)布置
P441、2
教學內容: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練習
教學目的:
通過練習,掌握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學習情況,以便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工作。
練習題目:
一、判斷題。
(1)一個長方形長4厘米,寬2厘米,它的周長是12厘米。()
(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5厘米,周長是10厘米。()
(3)一個長方形籃球場,長60米,寬40米,計算周長的算式60+40x2o()
二:填空題:
(1)正方形的邊長是4分米,周長是()分米
(2)長方形的長是5米,寬是4米,周長是()米。
(3)長方形的長是1分米,寬是2厘米,周長是()厘米。
三:選擇題:
(1)一張長方形的學生課桌,長與寬的和是3米,它的周長是()米。
A.3x2=6B.3x4=12C.(3+3)x2=12
(2)10米
利用圍墻的一邊,用鐵欄桿圍出一個長方形花圃,長15米,寬10米,要用()米長的
鐵欄桿。
A.50B.35C.40
四、應用題
I、有一個長方形花園,長50米,寬35米,請你計算一下它的周長。
2、小明家有一張邊長為35厘米的小桌子,現(xiàn)在想給它訂上一圈鐵皮,鐵皮最少得多長?
教學內容:
估計(四邊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對于長度單位的準確感知及空間意識。
2、進一步加強對再周長的理解及周長公式的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對變式圖形周長的計算及感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對于變式圖形的理解及相關周長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知識鞏固。
1、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2、平形四邊形的特點
3、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4、徒手比劃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大約有多長。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4
要求學生觀察尺子,看一看8厘米大約有多長,然后徒手比劃一下,再在練習本上畫出
來。
同桌互相量一量,看誰畫的更準,從頁培養(yǎng)學生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裝抵押合同范本
- 做水池施工合同范本
- 訂購服裝補充合同范本
- 2025年空調設備附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公司出借合同范本
- 2025年自固式金屬軟接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曬霜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銀行監(jiān)督稽核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直插式雙自鎖型鋼管腳手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動加油中底縫合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年心理咨詢師題庫【綜合題】
- 教育部《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jīng)費管理工作指引》知識培訓
- 石油工程設計大賽采油單項組
- 遼寧中考語文2024年真題考點全面解讀
- 2025年高考語文復習知識清單第十章作文專題11:漫畫作文寫作指導(學生版+解析)
- 中國肥胖及代謝疾病外科治療指南(2024版)
- 電力系統(tǒng)全環(huán)節(jié)實時精準碳計量方法及其應用展望
- 131鄰補角對頂角(分層練習)-2022-2023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 高三英語語法填空專項訓練100(附答案)及解析
- 2024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航空航天標準與認證互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