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教學練習題18_第1頁
2015-2016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教學練習題18_第2頁
2015-2016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教學練習題18_第3頁
2015-2016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教學練習題18_第4頁
2015-2016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教學練習題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5.隋唐的石窟藝術(shù),佛塔寺院的建筑樣式,吸收了哪個國家的風格A.日本 B.大秦 C.天竺 D.波斯【能力提高】1.唐朝時,我國與各國間的友好往來,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其原因不包括A.中國的對外交通比過去發(fā)達 B.中國的經(jīng)濟文化處于世界先進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過去擴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較開明的政策2.唐朝時,朝鮮半島上一直與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guān)系的政權(quán)是A.高麗 B.百濟 C.倭奴 D.新羅3.在漢唐對外貿(mào)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是A.紙張 B.絲綢 C.瓷器 D.茶葉4.中國古代天蔗糖,制蔗糖的方法自何地傳入A.朝鮮 B.日本 C.印度 D.波斯5.各國為什么把中國人稱為唐人?【延伸拓展】1.在唐朝進口的物產(chǎn)中居首位的是A.新羅 B.日本 C.天竺 D.大食2.唐朝長安城的外國人中最多的是A.新羅 B.日本 C.波斯 D.天竺3.唐朝時,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筑樣式是仿唐的A.長安城 B.洛陽城 C.揚州城 D.廣州城4.下列事件屬于中國和日本交往的有①日本派留學生來中國 ②唐詩在日本廣泛流行③唐朝和日本貿(mào)易頻繁 ④日本曾大量出土唐朝貨幣“開元通寶”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晁衡是唐朝赴日本的使者B.日本出土了大量唐貨幣“開元通寶”C.唐朝石窟藝術(shù),佛塔寺院建筑吸收了天竺的風格D.波斯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轉(zhuǎn)運站【模擬考場】1.唐朝時,中國與波斯有著頻繁的貿(mào)易往來,下列證據(jù)中最有說明力的是A.唐長安城時有許多波斯人居住B.波斯富商遍布中國各地C.隋唐時期的絲綢、瓷器源源不斷輸往波斯D.迄今從中原到新疆、廣州已發(fā)現(xiàn)了上千枚波斯幣2.唐朝時,從中國傳到大食的手工業(yè)技術(shù)是A.冶鐵和制瓷 B.造紙和雕版印刷術(shù)C.造紙和紡織 D.建筑和鑿井3.唐朝時,成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A.鑒真 B.阿倍仲麻呂 C.玄奘 D.崔致遠4.唐朝時稱阿拉伯為A.大食 B.天竺 C.新羅 D.波斯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l)詩中的“盲目航東海”指的是什么?表現(xiàn)了鑒真怎樣的精神?(2)詩中的“傳道藝”是指什么人?(3)“唐風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4)這首詩表明了怎樣的思想?參考答案【知識掌握】1.B2.A3.C4.C5.C【能力提高】1.C2.D3.B4.C5.因為唐朝前期政治穩(wěn)定,國力強盛,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處于世界領(lǐng)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使唐和亞洲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唐朝經(jīng)濟文化對各國影響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各國把唐朝都看成中國的象征,把中國人稱為唐人?!狙由焱卣埂?.A2.C3.A4.B5.A【模擬考場】1.D2.C3.C4.A5.(1)鑒真六次東渡日本,表現(xiàn)了鑒真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2)指在日本傳播唐文化的鑒真。(3)對鑒真東度日本、傳播唐文化的贊美。(4)表明傳到日本的唐文化對日本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沁園春·雪<毛澤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