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湖南省長沙一中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歐中世紀歷史中,因商品經濟發(fā)展而推動的事件有①封建制度的產生②大學的興起③等級君主制④城市的自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2.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政府認為,“領事裁判權”實際是用“以夷制夷”的好辦法讓洋人自己管理自己;認為“協議關稅”是通過關稅包干性質的固定稅率,來減少中外通商沖突和增加清廷財政收入。這表明當時的中國A.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B.逐步卷入世界市場C.在外交上取得較大主動 D.缺乏近代外交觀念3.1974年,在中美關系的談判中,基辛格希望中國承諾和平解決問題。中國政府則堅持認為問題采用什么方式,是否采用和平方式,將由中國人自己決定。這反映出A.中美關系實現了正?;?B.美國堅持“兩個中國”原則C.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原則 D.和平解決問題成為共識4.康德曾說:“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還確乎是一切可以稱之為自由的東西之中最無害的東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彼u價的是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馬克思主義5.據資料統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qū)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對材料中“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的準確理解是A.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喪失世界貿易的中心地位B.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不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C.西方的工業(yè)革命沒有對中國產生較大影響D.沒有轉化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資本和市場6.在中國古代,相權下移不是單純的權力轉移,而是財政、軍事兩大部門事務增加和職掌的擴大,在行政系統中越來越處于突出的地位,到宋代終于獨立出來,形成了中書門下、樞密院和三司并存的體制。行政系統權力(行政權)擴大的結果是需要宰相決定的事情只剩下了軍國大事、高級官吏任免和突發(fā)事件,而這些都需要經過皇帝批準,宰相逐漸變得多余。這一論述指出了A.三省體制出現的合理性 B.宰相制度產生演變的過程C.元朝相權專權的必然性 D.明朝中樞機構變異的原因7.1921年,蘇俄私人資本積累為1.5億金盧布,1923年初增至3.5億金盧布。從1922年到1925年,注冊的私人工業(yè)企業(yè)數量從856個增至1786個。這說明蘇俄A.私有經濟日趨占據主導B.新經濟政策成果凸顯C.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完成D.輕工業(yè)成為發(fā)展重心8.資中筠在《美國十講》中指出:“新政在美國歷史上既無先例可循,也沒有系統的經濟理論作為基礎。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頒布實施,都不是事前計劃好的,都是應急性的、試驗性的?!弊髡咭庠趶娬{羅斯福新政A.基于實際的靈活性B.整頓措施的系統性C.脫離理論的盲目性D.取得成功的偶然性9.在古羅馬,凡是根據公民法得不到保護的所有權,可請求裁判官予以保護。依此取得事實所有權的人可享受所有權人的一切權利。這一規(guī)定A.削奪了貴族的特權 B.賦予裁判官立法權C.利于商品經濟發(fā)展 D.給予外邦人公民權10.19世紀50年代,咸豐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興辦團練,允許地方征收厘金、辦理捐輸以補軍費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導致了A.軍閥割據局面形成B.地方勢力與朝廷分庭抗禮C.清朝統治土崩瓦解D.中央集權體制出現嚴重危機11.在印尼海域打撈上來的千年沉船“黑石號”的眾多文物中,有一件燒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記”題記的瓷器。結合對他處出土器物的考證,有專家認為“黑石號”是海上絲綢之路開通的可靠證據之一。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宋元時期海外商運發(fā)展迅速B.“黑石號”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題記這樣的廣告詞表明政府放松對商業(yè)的直接監(jiān)管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數民族聚居地12.孫中山認為,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社會革命其將不遠”中國應該防患于未然,因此提出了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13.有學者認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家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使得該時期的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時期“大一統”內涵變化的主要趨勢A.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 B.民族認同感的增強C.各地區(qū)經濟聯系的加強 D.中原文化已經統一14.有學者研究指出,中國的縣級行政區(qū)劃最為穩(wěn)定,歷朝歷代縣級政區(qū)的數量總體變化不大,如圖所示:這是因為縣級政權的職能是A.“監(jiān)察百官”以緩和社會矛盾B.“提舉市舶”以發(fā)展對外貿易C.“勸農課稅”并維持地方治安D.“總領禁旅”并加強邊疆防御15.據記載各國輸入中國的商品,以1913年為100,1921年增至158.9,1922年又增至165.8。導致這兩年輸華商品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洪憲帝制”結束,中國政局趨于穩(wěn)定B.工人運動勃興,對外國商品需求增加C.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打擊了親日派勢力D.華盛頓會議重申“門戶開放”,列強擴大對華貿易16.撤切爾夫人執(zhí)政后,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國企私有化,二是控制貨幣,三是削減政府福利開支,四是打擊工會力量。這反映出A.凱恩斯主義是錯誤的 B.英國面臨嚴重的通貨緊縮C.英國放棄了國家干預 D.撤切爾夫人信奉貨幣主義17.近代曾主持中國海關的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在《中國見聞錄》中寫道:“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边@段材料表明,當時的中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形態(tài)是:A.商品經濟B.自然經濟C.民族資本主義經濟D.外國資本主義經濟18.如圖為公元117年羅馬帝國皇帝去世時的疆域圖,下列描述符合該時期的是A.大斗獸場每個拱門兩邊都配有希臘式石柱,將建筑力度和外觀美感融為一體B.圖拉真廣場層次分明,功能豐富,廣場兩側配有四排粗大的柱廊C.萬神殿由門廊和正殿構成,集希臘柱式和羅馬拱門建筑風格于一體D.圖拉真紀功柱的柱體自下而上有一條浮雕帶,描繪了圖拉真遠征場景19.2011年4月8日上午10時26分,上海迪士尼樂園(如下圖)項目正式開工,它是中國第二個、亞洲第三個、世界第六個迪士尼主題公園。這反映了()A.中美分歧已經基本消除 B.經濟全球化正加速發(fā)展C.中國成為亞洲經濟中心 D.美國文化開始影響中國20.下圖是某次展覽中的一幅展品“東漢書信紙”,它原襯墊于銅鏡之下,故呈圓形,據推測為家書的殘片。它以麻為主要原料,并通過施膠等加工技術,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以下對該展品的說明和論證,正確的是:A.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B.展品上的字體是草書C.印刷術已經開始流傳D.紙最早發(fā)明始于東漢21.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國低估會議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間存在著多種矛盾,中國應該采取積極方針,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擴軍備戰(zhàn)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與這份文件相關的外交活動A.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順利解決B.使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D.確立的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22.二戰(zhàn)后西方歷史研究中開始采用計算機技術對選民登記、稅單、病歷記錄、藏書目錄等“史料”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視角也從傳統“政治史”轉向社會生活、家庭結構、經濟生活等方面。歷史研究的上述變化A.取代了傳統史學研究方法 B.保證了歷史研究的客觀性C.體現不同學科間融合趨勢 D.根源于新發(fā)現的“史料”23.甲午戰(zhàn)敗后,梁啟超感嘆:“吾國則一經庚申圓明園之變,再經甲申馬江之變,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癢,未嘗稍改其頑固囂張之習。直待既割,二百兆償款既輸,而鼾睡之聲,乃漸驚起。”梁啟超認為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社會的主要影響是A.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思想B.刺激民眾憂患意識的產生C.迫使中國擴大對列強開放D.人民反割臺斗爭高漲24.春秋戰(zhàn)國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都是“人”被發(fā)現和重視的時代。二者的共同之處是A.都處于轉型時期,體現了新興階級的要求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C.都是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后的必然結果D.都是教會神學長期統治的結果25.宋人葉適記載“江湖連接,無地不通,一舟出門,萬里為意,靡有礙隔。民計每歲種食之外,余米盡以貿易,大商則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艦而同營?!边@反映了當時宋朝①農產品日趨商品化②交通日益發(fā)達③實行重農抑商政策④市鎮(zhèn)開始興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6.《人民日報》評論說: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在國際關系中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它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應受到侵犯?!我鈹[布亞非人民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它評論的是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不結盟運動D.“上海五國機制”27.魏晉以前盛行鐘、鼓、罄一類的敲打樂器,此類樂器使用往往用來顯示主人身份等級。魏晉時期,鐘、鼓、罄等樂器已經失去了昔時的輝煌,活躍于社會上的大多是可攜帶的樂器,如古琴、長笛、箏、琵琶等。這一變化表明魏晉時期A.市民階層壯大沖擊等級秩序B.傳統倫理觀遭到了嚴峻挑戰(zhàn)C.情感表達的個性化趨向增強D.儒學喪失社會正統思想地位28.195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發(fā)表了《關于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結果的公報》。《公報》公布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全國在1953年6月30日24時總人口為601,938,035人。當時首次進行大規(guī)模人口普查主要為A.恢復國民經濟提供參考數據 B.配合全國普選提供準確數據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據 D.規(guī)劃經濟發(fā)展提供準確依據29.據歷史記載,羅馬社會后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法律逐漸確認了某些奴隸解放制度,父親的主宰權力逐漸受到削弱,家庭因經濟因素開始了緩慢但不可逆轉的解體,子女、婦女的主體身份也日益受到廣泛承認。由此可見,古代羅馬A.私有財產受到保護 B.司法過程主觀隨意C.法律至上觀念普及 D.立法追求公平公正30.恩格斯說:“意大利是一個典型國家,自從現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個時代以來,它產生過許多偉大人物?!边@里的“現代世界曙光”是指()A.啟蒙運動 B.新航路開辟 C.文藝復興運動 D.意大利統一運動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西方近代醫(yī)學是指文藝復興以后逐漸興起的醫(yī)學,一般包括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醫(yī)學。西方醫(yī)學在近代時期發(fā)展成了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全新醫(yī)學體系。1543年,維薩里發(fā)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學。17世紀,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如英國的圣托里奧,制作了體溫計、脈搏計和體重秤;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并于1628年發(fā)表了著作《心臟運動論》。18世紀莫干尼把對疾病的認識由癥狀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辟了道路。到19世紀,預防醫(y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y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英國于1848年設立衛(wèi)生總務部,規(guī)定一些預防疾病的法令。同時期,英國的南丁格爾曾在德國學習護理知識,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率護士進行戰(zhàn)地救護,收效顯著。1860年她創(chuàng)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了一門科學。——摘編自騰訊網(粗淺略談西醫(yī)發(fā)展史》材料二今天人們談到中醫(yī)時,往往會想到傳統,其正式的英文表述"TraditionalMedicineofChina"(TMC)即中國傳統醫(yī)學。時至近代,隨著西方文明強勢地位的不斷確立,西醫(yī)影響逐漸擴大。中國自有的醫(yī)學在逐漸被冠以“中醫(yī)”或“國醫(yī)”之名同時,其生存危機也接踵而至。1916年,余云岫發(fā)表《靈素商兌),主張中醫(yī)應當“虔醫(yī)存藥”。1929年,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衛(wèi)生委員會,通過《規(guī)定舊醫(yī)登記案原則)印廢止中醫(yī)案。原本被醫(yī)學人士奉為圭桌的陰陽五行甚或五運六氣,在科學化的思潮沖擊下,漸漸失去了人氣,甚至淪為被集中批評的對象,到抗戰(zhàn)后,幾乎不再有人為五運六氣等學說辯護了在這樣的局勢下,中醫(yī)的生存危機無疑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即便如此,面對原來只服務于達官貴人的醫(yī)療體系,中醫(yī)呼吁:“中醫(yī)界(應)很好地響應如何利用中醫(yī)來讓國民體格變強、疾病死亡率降低”。“認為好好開展出為國民服務的醫(yī)療資源”?!幾杂嘈轮?、王沛冊(晚清以來中醫(yī)的現代化變革》(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西醫(yī)發(fā)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時期中醫(yī)面臨生存危機的原因并說明近代醫(yī)學觀念變革的原因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39~1640年,鼠疫在西歐曾爆發(fā)過60次之多,倫敦是當時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意大利各城市以及法國等先后通過官方法令形式實施了隔離、檢疫、加強公共衛(wèi)生、組建相關防控機構等防疫措施。笛福在《倫敦大瘟疫親歷記》中描述了1664~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在災難面前,很多人沉湎于預言、占星以及古老巫婆的傳說中;某些狂熱分子沖向街頭傳播預言,假稱自己是被上帝派來告誡這個城市的“先知’?!?665年初,倫敦市市長及市議會及時制定、實施了詳細的防疫措施:組建相關領導機構,明確其具體職能;關于舉報患者、實行隔離、物件消毒、房屋封閉、埋葬死者、禁止公共集會等具體細節(jié)要求;對每天打掃街道、及時清理垃圾、流浪動物的捕殺等都做了詳細規(guī)定,等等?!幾躁悇P鵬、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國政府的“防疫”對策》材料二1902年,袁世凱用巨款收回了由八國聯軍把持的檢疫機構,改設天津衛(wèi)生局,“專司防疫清潔事宜”,又下設“時癥醫(yī)院”“婦嬰醫(yī)院”“育黎堂”和“官廁”等4個部門,推行清潔道路、施治病癥、防疫檢疫等事項。天津衛(wèi)生局總局設在天津。后因周邊“迭生疫癥”,又在大沽、北塘、營口、唐山、秦皇島等地添置防疫院,“派員檢疫”。各地衛(wèi)生局的職責主要有:普及防疫知識;嚴格疫情通報;組織居民進行環(huán)境整飭;推廣合乎防疫要求的新式廁所,以及收容流浪乞討人員等。1904年初夏,營口、北塘等地瘟疫流行,震動京畿。清政府恐列強借故插手國內防疫事務進而要挾朝廷,故決定自主實施防疫,諭令袁世凱等立即組織疫區(qū)防疫工作。經數月努力,北洋地區(qū)“疫氣漸消,全活眾多,津郡亦未流行”,防疫取得成功?!幾怨扔狼?、張海林《試論清末“新政”中的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以北洋地區(qū)為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世紀中葉英國防疫對策形成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17世紀中葉的英國和20世紀初的中國防疫對策的異同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末防疫對策的意義。33.(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魏晉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亂不已,農田荒蕪,糧食匱乏,過去發(fā)達的農業(yè)區(qū)域往往變成荒涼之地。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正是在這樣的時代下應運而生。“齊民要術”之意,即平民治生之法。賈思勰鄙視“不事農桑,專尚空談,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寄生生活,強調“人生在勤,勤則不匱”?!柏斬浿?,既艱難矣”,因此要節(jié)約用度,珍惜勞動成果。他認為“舍本逐末,賢哲所非”,但他并不反對經商,而是在安排好農業(yè)生產的基礎上兼營商業(yè)。賈思勰高度評價了秦漢以來的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推廣先進生產經驗對促進農業(yè)生產、改變農業(yè)面貌所謂道的作用。還特別強調在農業(yè)生產中要“順天時,量地力,則原因用力少而成功多”?!幾酝踔尽秷D說中國文化》(1)根據材料,概括賈思勰的平民治生思想。(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賈思勰的平民治生思想形成的背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中世紀由于商品經濟發(fā)展,大學、城市和市民階層興起,而且市民、貴族與王權形成了等級君主制,B正確;封建制度產生的經濟基礎是莊園制,而非商品經濟,①錯誤,排除A、C;D概括不全,排除。2、D【解析】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政府認為“領事裁判權”和“協議關稅”對中國有利。這表明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兩條措施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是缺乏近代外交觀念的表現,故D正確;材料不能說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故A錯誤;材料信息和逐步卷入世界市場無關,故B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外交上取得較大主動,故C錯誤。3、C【解析】
本題考查新中國外交。材料指出,在1974的中美關系談判中,中國強調在問題的解決方式上,由本國自己決定,凸顯了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故C項正確;標志著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的是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的發(fā)表,故A項錯誤;材料反映美國“希望中國承諾和平解決問題",并未提到其堅持“兩個中國”原則,故B項錯誤;材料主旨是強調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并未體現“和平解決問題成為共識”,故D項錯誤。4、C【解析】
根據“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得知其主張理性主義,結合所學可知,康德是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故C項正確;ABD三項都沒有涉及到理性主義,故排除ABD項。【點睛】本題的關鍵是“理性的自由”這一信息點。5、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qū)域”的信息表明中國并沒有因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而喪失世界貿易的中心地位,排除A。中國傳統的農耕經濟的發(fā)展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于貿易發(fā)展的一面,排除B。C項不是題目要表明的中心意思。“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指示大量流入的白銀沒有轉換為資本。未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故選D。考點:重農抑商政策點評:由于重農抑商的政策,對商人和商業(yè)征收重稅,商人經商致富后并沒有把財富轉化為資本,而是買田置地,這樣沒有轉化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要的資本和市場,阻礙了中國社會的轉型。6、D【解析】
材料是,宋代以來,隨著相權的逐步分散,丞相一職在政府中的法定權力越來越少,而且不能獨立決策,“宰相逐漸變得多余”。這也就為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提供了依據,因此材料指出了明朝中樞機構變異的原因,故D項正確;三省體制在魏晉時期已經出現,排除A項;材料敘述了相權走向消亡的過程,排除B項;元朝相權專權和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7、B【解析】
“從1922年到1925年”,蘇俄私人資本和企業(yè)數量增加明顯,結合所學可知B項正確;由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可知國家經濟中占主導的是國營企業(yè),A項錯誤;只有私人的企業(yè)和資本,沒有工農業(yè)生產總值與戰(zhàn)前的比較,也沒有農、輕、重的比例,不能得出C項和D項。8、A【解析】
根據“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頒布實施,都不是事前計劃好的,都是應急性的、試驗性的”可知羅斯福的行政是基于實際的政策,具有靈活性,故選A項;根據“既無先例可循,也沒有系統的經濟理論作為基礎”可知系統性的說法錯誤,故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沒有系統的經濟理論不代表其具有脫離理論的盲目性,故排除C項;偶然性的說法無法體現,故排除D項。9、C【解析】
羅馬用公民法和裁判官裁決來保護私有財產和所有人的權利,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C項正確;保護私有財產和所有權人的一切權利,與削奪“貴族的特權”不符,A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賦予裁判官立法權,也沒有給予外邦人公民權,BD兩項錯誤。10、D【解析】
本題考查清朝政局變動和學生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歷史解釋素養(yǎng)。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50年代,面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打擊,八旗兵和綠營兵不堪一擊,咸豐帝被迫倚重漢族官僚,導致地方擁有軍事和財政大權,使得中央集權體制出現嚴重危機,故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軍閥割據局面形成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A項錯誤;地方勢力發(fā)展,并不意味著其能與朝廷分庭抗禮,B項錯誤;清朝統治土崩瓦解發(fā)生在武昌起義之后,十幾個省脫離清朝統治而獨立,C項錯誤。11、B【解析】
通過材料“湖南道”“印尼海域”可以看出,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印尼,同時道這一地方高級行政單位最早出現于唐朝,故選B;宋元時期并沒有道這一地方行政區(qū)劃,排除A;題記實際上說明政府對商業(yè)管理的強化,排除C;湖南道并不一定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排除D。12、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針對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的社會狀況,孫中山提出民生主義,故C正確;民族主義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不符合材料,故A錯誤;民權主義指創(chuàng)立民國,不符合題意,故B錯誤;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當中沒有民主主義的說法,故D錯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三民主義的內容出發(fā),即可得出正確答案。13、A【解析】
根據“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可知從先秦到秦朝時期“大一統”內涵變化的主要趨勢是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不能體現民族認同感的增強和各地區(qū)經濟聯系的加強,故排除B、C項;中原文化已經統一的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故排除D項。故選A。14、C【解析】
縣級政權的職能主要是管理地方行政及地方經濟的相關事務,故C項符合題意;“監(jiān)察百官”是御史大夫的職能,排除A。發(fā)展對外貿易與縣一級沒有關系,排除B;加強邊疆防御主要是軍事上的,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15、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導致1921到1922年輸華商品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一戰(zhàn)結束后,華盛頓會議重申“門戶開放”,列強紛紛卷土重來,擴大了對華經濟侵略,D選項符合題意;“洪憲帝制”結束,中國進入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時期,A選項錯誤;1920年代初,工人運動開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不能促進列強對華商品輸出,B選項錯誤;1919年五四運動屬于反帝愛國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列強在華的商品輸出,尤其是日本的產品銷量,C選項錯誤。16、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撒切爾夫人放棄了凱恩斯主義,轉而信奉貨幣主義理論,因此D選項正確;凱恩斯主義在70年代后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不代表它是錯誤的,A選項錯誤;英國當時仍存在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不是通貨緊縮,B選項錯誤;撒切爾夫人執(zhí)政后減少而非放棄國家干預,C選項錯誤。故選D。17、B【解析】
據材料“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飲料、衣物……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故B正確;商品經濟的特征是商品交換,不符合材料,故A排除;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都屬于資本主義經濟,都不是自給自足的特點,故CD排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18、D【解析】
根據疆域圖可知,這時羅馬帝國的疆域最大,這是圖拉真時期的疆域,選項D正確;斗獸場門柱具有希臘化色彩,這是公元80年的建筑成就,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圖拉真廣場建立時間是107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萬神殿建立時間與題干不符,排除C。19、B【解析】
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是迪士尼在中國第二個、亞洲第三個、世界第六個迪士尼主題公園,由此可知,這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fā)展,B正確;A表述絕對,排除;C選項與題無關,排除;D中的“開始”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20、A【解析】
據材料對紙張?zhí)攸c的描述,可知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A項正確。觀察圖片可知字體為隸書,而不是草書,B項錯誤。印刷術開始于隋唐之際,與材料不符,C項錯誤;西漢前期,紙已開始出現,D項錯誤。21、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日內瓦會議【詳解】根據材料內容“新中國成立之初”“美、英、法”“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可知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起召開的國際性會議,結合所學知識為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故A正確;B項內容為亞非會議的影響,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內容為新國成立初期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點睛】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22、C【解析】
二戰(zhàn)后史學發(fā)展如計量史學,采用計算機技術對非傳統意義的“史料”進行研究,拓寬歷史研究的領域,體現不同的學科(計算機、經濟學、人口學、統計學等)與歷史學科的融合,C正確;A中“取代”表述絕對,排除;歷史研究雖然借助計算機技術,但是研究者對材料的處理選取,結論的得出仍然帶有研究者的主觀性,排除B;這種歷史研究改變的根源還是在于新技術手段的發(fā)展,這些“史料”也并非是新出現的,排除D。23、B【解析】依據材料“直待既割,二百兆償款既輸,而鼾睡之聲,乃漸驚起”,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得民眾的民族意識覺醒,民眾憂患意識產生,故B項正確;中體西用思想與“直待既割,二百兆償款既輸”不符,應排除A項;材料主要說明民眾的民族意識覺醒,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材料信息不涉及人民反割臺斗爭,故D項錯誤。點睛: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直待既割,二百兆償款既輸,而鼾睡之聲,乃漸驚起”,聯系所學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影響分析解答。24、A【解析】
根據課本知識,題目要求的是共同之處,根據所學可知,春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型時期,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而文藝復興則是由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故A正確。春秋時期中國不是封建社會,不會是反封建思想,B錯誤,中國當時沒有資本主義萌芽,C錯誤;D也是只符合文藝復興?!驹斀狻?5、A【解析】
材料“民計每歲種食之外,余米盡以貿易,大商則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艦而同營”體現了交通發(fā)達和糧食日趨商品化,①②正確,故選A;材料反映民間的商業(yè)活動,沒有反映市鎮(zhèn)興起和重農抑商政策,排除③④,故排除BC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民計每歲種食之外,余米盡以貿易,大商則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艦而同營”,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26、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以萬隆會議為切入點考查重大歷史事件的再現能力。此題只要抓住題中的關鍵詞“亞非人民”就可輕易得出結論:萬隆會議,因為其他幾個選項中涉及到的國家都不止亞非國家的范圍,故B項正確,排除ACD項。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萬隆會議27、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音樂成了以士大夫為主的文人感懷的主要方式,古琴等便于攜帶的樂器在這時受到了格外的推崇,這表明魏晉時期情感表達的個性化趨向增強,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市民階層大致產生于唐朝后期,主要是商人和手工業(yè)者,古琴、長笛、箏、琵琶等樂器的使用者主要是士人階層,與市民階層無關;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魏晉時期便于表達文人情感的樂器的活躍,并未挑戰(zhàn)傳統倫理觀;D選項錯誤,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學獲得正統地位,魏晉時期其正統地位并未喪失。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2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6月進行的首次進行大規(guī)模人口普查主要為接下來進行的一屆人大的召開和全國普選的進行提供準確的數據,B項正確;1952年底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任務,A項錯誤;全國性的人口普查與制定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政策無關,C項錯誤;當時的一五計劃的建設和改革工作已經展開,D項錯誤。29、D【解析】
材料“父親的主宰權力逐漸受到削弱,家庭因經濟因素開始了緩慢但不可逆轉的解體,子女、婦女的主體身份也日益受到廣泛承認”反映出此時的羅馬法立法追求公平公正,而不是考慮到家庭父親的權力與家庭的經濟因素,故D項正確;ABC三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30、C【解析】
略【詳解】據“意大利”、“現代世界的曙光”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指的是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故選C;啟蒙運動主要起源于英法,新航路開辟始于葡、西,排除AB;意大利統一運動與“現代世界的曙光”不符,排除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近代西方醫(yī)學注重實驗;依托精密儀器及數據分析;注重構建科學理論;注重疾病的定向預防和免疫;政府重視發(fā)揮公共衛(wèi)生職能;護理學成為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原因:西學東漸,西方醫(yī)學的沖擊;中醫(yī)注重實用和經驗總結,缺乏科學理論探究;中醫(yī)發(fā)展過程中自身的缺陷;政府對中醫(yī)的發(fā)展和教育傳承不夠重視。原因:西方近代醫(yī)療制度和醫(yī)學觀念的傳人;近代中國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民族主義的形成與發(fā)展;思想解放運動和政治運動的推動;民主意識的增強?!窘馕觥?/p>
(1)特點:根據材料“西方醫(yī)學在近代時期發(fā)展成了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全新醫(yī)學體系”可知近代西方醫(yī)學注重實驗;根據材料“1543年,雛薩里發(fā)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并于1628年發(fā)表了著作《心臟運動論》”可知體現的是依托精密儀器及數據分析,注重構建科學理論;根據材料“到19世紀,預防醫(y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y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英國于1848年設立衛(wèi)生總務部。規(guī)定一些預防疾病的法令”可知注重疾病的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某天然氣田地面建設工程項目節(jié)能評估報告
- 配電網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中國防爆安檢系統市場調查研究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3-2029年中國魚油制品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5年中國燃料電池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0-2025年中國浴桶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中國金光紅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遼寧綏中電廠000MW機組調研報告汽機
- 2022-2027年中國茯神行業(yè)市場運行現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通風與空調工程監(jiān)理質量評估報告
- 2025年度電視產品進出口貿易合同4篇
- 2025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心得體會(3篇)
- 2024年湖南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外科護理5分鐘小講課
- 2025年中國融通農發(fā)社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市寧河區(qū)事業(yè)單位招聘12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數學三上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山東菏澤投資發(fā)展集團限公司招聘61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幕墻工程項目管理手冊
- 地理中圖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 中圖版七年級下地理教學計劃
- 北京某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