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詩歌四首-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_第1頁
4 古代詩歌四首-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_第2頁
4 古代詩歌四首-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_第3頁
4 古代詩歌四首-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_第4頁
4 古代詩歌四首-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有的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代詩歌四首》,去領會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和講究煉字煉句的創(chuàng)作精神。第一課時第二課時七年級語文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重點)2.了解詩歌的有關知識,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3.品味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提高古詩文修養(yǎng)。(難點)4.培養(yǎng)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素養(yǎng))知識備查詩歌按時代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新詩;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1.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指唐以前(主要是漢魏)的詩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作品。它由民歌發(fā)展而來,不求對仗、平仄,用韻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樂府的形式寫新題,稱新樂府,仍屬古體詩的范圍。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句數(shù)、字數(shù)、平仄、用韻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分律詩和絕句兩類。了解詩歌知識備查3.律詩。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的規(guī)格和要求。全詩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4.絕句。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絕和七絕,四句一首,一般認為是“截律詩之半”而成。5.楚辭。詩歌的一種體式,因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時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特點:融匯大量神話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多用鋪陳的手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知識備查6.新詩。又稱“現(xiàn)代詩”,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產(chǎn)生的新體詩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舊體詩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較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語的白話,便于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新詩要求做到精練、押韻,大體整齊。7.歌行體。樂府民歌的一種體式?!案琛笔强偯?鋪張本事而歌稱“行”,

與“吟”“曲”“引”“嘆”“篇”“調(diào)”等均稱“樂府歌行體”,其間無嚴格區(qū)別。

特點:①有固定的詞調(diào),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多口語化,通俗生動;②音韻節(jié)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③表現(xiàn)手法: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常用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塑造形象。方法指導詩歌賞析三部曲一讀:結合注釋,讀懂內(nèi)容二悟:聯(lián)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關鍵,賞析寫法知識備查觀滄海曹操知識備查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qiáo)縣【今安徽省亳(b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與曹丕、曹植合稱“三曹”。他善詩歌,有《步出夏門行》等篇。他的詩歌散文清峻整潔,氣魄雄偉,慷慨悲涼,篇中抒發(fā)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了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背景資料知識備查《觀滄?!肥菢犯姟恫匠鱿拈T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在平定烏桓,消滅袁紹殘余勢力后,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目睹祖國的大好河山后,更激起詩人要一統(tǒng)天下的強烈愿望,故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詩句。自由朗讀詩歌,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

整體感知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jié

dànsǒngzhìsè曹操精讀細研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到達,登上多么水波蕩漾的樣子聳立譯文: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1.請同學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譯文:東行到達碣石山,前來觀看大海。精讀細研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巨大的波浪動景靜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譯文:(島上)樹木郁郁蔥蔥地生長,各種草長得茂盛。譯文:蕭瑟的秋風吹過,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精讀細研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像它,指滄海譯文:太陽和月亮不停運行,好像從海中升起;銀河譯文: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里產(chǎn)生出來的。譯文:我十分慶幸,可以用這首詩歌來歌詠自己此刻的心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運達到極點1.全詩圍繞哪個字來寫的?2.作者看到、聽到和想到了什么?3.哪些景物是實寫,哪些句子是虛寫?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為什么曹操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象?5.聯(lián)系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想一想,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再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合作探究1.全詩圍繞哪個字來寫的?

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觀滄海看想水山島樹木百草洪波日月之行星漢燦爛宏偉志向聽秋風蕭瑟2.作者看到、聽到和想到了什么?合作探究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3.哪些景物是實寫,哪些句子是虛寫?合作探究實寫虛中有實實中有虛4.“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為什么曹操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象?這四句展現(xiàn)了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派。

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最高峰,他已經(jīng)蕩平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優(yōu)勢兵力去消滅南方的割據(jù)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nèi),一統(tǒng)天下了。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撫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滄海的浪濤一樣洶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樣的想象,體現(xiàn)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合作探究5.聯(lián)系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想一想,這首詩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在這里,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滄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氣派,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作品。概括主題課堂小結本詩借景抒情,詩人以洗練的筆法,神奇的想象,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詩人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寫作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本詩完全把情包含在景中,寓情于景,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情。詩人通過描寫大海的遼闊與壯美來表現(xiàn)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詩歌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并且把高潮放在詩的末尾,通過虛寫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即對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氣勢宏偉,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寫作特色

?意境開闊,氣勢雄渾。詩人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xiàn)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詩人用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詩人以飽滿的激情,勾畫出大海變化萬千的特點和波瀾壯闊的氣勢。板書設計日月出其中星漢出其里海水:水何澹澹海的宏偉海的氣概觀海地點:東臨碣石觀滄海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中原山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海波:洪波涌起拓展探究1.曹操的歷史評價◆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nèi),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薄敉跎颍禾嬗娙嗄辏植簧釙?。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鐘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对娖贰贰粼S子將: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段簳吠卣固骄?.對比閱讀毛澤東的《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p>

閱讀提示:

滄海桑田,當時間進入20世紀50年代,又一位雄才大略的偉人想起了始皇帝的碑碣。毛澤東領導隊伍剛剛推翻了舊的統(tǒng)治、建立了新的紅色政權,又把美帝國主義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了三八線,自然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fā),于是始皇帝碣石畔的北戴河之濱響起了壯懷激烈的吟誦,始皇帝的碑碣所承載的滔天氣概激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里澎湃著的壯志激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知識備查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他與杜甫并稱為“李杜”。他的作品善于從民間汲取營養(yǎng),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diào)瑰奇絢麗,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代表作品:《將進酒》《望廬山瀑布》《蜀道難》等。有《李太白全集》。

王昌齡

(?—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知識備查背景資料知識備查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上一位以寫邊塞題材為主的著名詩人。他特別擅長寫七絕,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據(jù)說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到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尉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自由朗讀詩歌,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

整體感知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精讀細研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降職即杜鵑,又稱“布谷鳥”敘事寫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情1.請同學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精讀細研譯文:楊花落盡,杜鵑鳥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路過五條溪水。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2.找一找詩中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精讀細研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奥劦馈?,表現(xiàn)詩人對友人的關心。“過五溪”,可見被貶之荒遠,道路之艱難,表現(xiàn)出詩人對好友旅途艱辛、貶所荒遠的同情與關心。擷取“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的景象,點明時令是暮春時節(jié),更包含了飄零之感和離別之思。精讀細研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作者所寄的是對好友身遭貶謫的同情,“明月”帶去的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合作探究1.作者為何“寄愁心與明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你從哪些詩句可看出龍標這被貶之地極偏遠?

再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聞道龍標過五溪”“隨君直到夜郎西”。遠在揚州、行止不定的詩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給千里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xiàn)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合作探究3.詩中哪個詞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

4.本詩借月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愁心。這首詩借月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同情和關切之情。方法指導合作探究

古人云:詩言志。但古典詩詞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某一種文學手段(詩化的語言等)曲折、隱晦地表達。因此,在理解古詩詞時,就需要聯(lián)系背景,結合手法等進行分析。1.根據(jù)日常文言詞匯的積累,掃清字詞障礙,讀懂詩詞的主要內(nèi)容。應通讀詩詞,從整體上去理解詩詞內(nèi)容。對于相對較難的詩詞,要耐心多讀,反復推敲,以便將詩詞的前后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理解。如何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合作探究2.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事跡、心路歷程。如辛棄疾曾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他的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zhàn)斗生活,或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而陶淵明的詩,主要描寫田園風光,抒發(fā)隱逸情懷;陸游的詩多與愛國有關,渴望朝廷收復失地。3.重視詩題的作用。詩題往往對詩詞的內(nèi)容和情感有提示作用,有的詩題直接反映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情趣。但要注意詞的詞牌名與題目的區(qū)別。4.根據(jù)詩詞的題材來閱讀。不同的題材,內(nèi)容自然不一樣。如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將士生活及報國情懷為主;田園詩往往描寫美麗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作者熱愛自然、向往田園生活的情感。方法指導如何理解古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概括主題課堂小結詩人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暮春時節(jié)特定景物的描寫,借明月來表達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安慰之情。寫作特色?融情入景,景中見情,情景交融。詩中的楊花、子規(guī)都是渲染氣氛的物象,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圍。詩人以此烘托悲苦的心情。?客觀事物人格化,抒情強烈深沉。將“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為具體物象,體現(xiàn)了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關切之情。板書設計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寫景點時令---飄零之感敘事表驚悉---遷謫之遠抒情表牽掛---情深意長寫景,隱含同情敘事,深切掛念抒情,關懷牽掛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豆爬试滦小?/p>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抖汕G門送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拓展探究李白詩中的月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盾饺貥撬托翝u》

王昌齡詩歌拓展探究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冻鋈罚ㄆ湟唬┑诙n時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建安風骨”的代表作《觀滄?!?,還品味了李白詩中的深情厚誼,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古詩,一起去體味游子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次北固山下王灣知識備查

王灣,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其詩流傳不多。他的詩格調(diào)壯美,意境開闊,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fā)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終南山》《奉和賀監(jiān)林月清酌》等。背景資料知識備查《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思鄉(xiāng)之情。詩人王灣是北方人,往來于吳、楚之間。這首詩是他一路行來,泊船北固山下,觸發(fā)思鄉(xiāng)之情而寫下的。

自由朗讀詩歌,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整體感知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精讀細研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綠水之中。次北固山下舟停留在北固山下的時候次:停宿。

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北,北臨長江,與金山、焦山合稱“京口三山”??吐罚郝萌饲靶械穆?。

青山:北固山。請同學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精讀細研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順風行船一帆高掛。平:漲平,潮水漲得與岸齊平。風正:風順,指風平浪靜。懸:掛。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海日:從海上升起的紅日。生:升起來。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入:進入,降臨。精讀細研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思念故土的書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鄉(xiāng)書:思念故鄉(xiāng)的書信。達:到,送到。歸雁:北歸的大雁。合作探究1.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圖景嗎?為什么要特別提到“潮平”?

再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這是詩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俺逼健币徽Z為下句中“江春”一語作鋪墊。合作探究殘冬臘月由于新年將到,這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居他鄉(xiāng),久不得歸,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給他傳遞家書。3.這個“舊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時間?4.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合作探究5.《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句直接抒情?哪句屬于寫景?你能說出來這是什么寫作手法嗎?

后兩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敝苯邮闱?,其他句屬于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合作探究6.“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了怎樣的景象,這兩種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嗎?你覺得這兩句詩中哪兩個字用得好?說說理由。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舊年的交替,都描寫了時序交替中的景物?!吧弊趾汀叭搿弊钟玫煤??!吧薄叭搿辈捎脭M人的手法,將“日”和“春”人格化了,賦予了它們?nèi)说囊庵竞颓樗?。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中蘊含哲理。合作探究7.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你還有什么新的感受?殘夜未盡,而旭日已升;舊歲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這不正是包含著新的希望嗎?

“海日”兩句就可以使我們產(chǎn)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會突破一切阻力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兩句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歷來膾炙人口。概括主題課堂小結詩中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寫作特色寓情于景,景中含理。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頸聯(lián)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時序匆匆交替,這怎能不讓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詩人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中蘊含理趣。海日生于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板書設計(首聯(lián))行舟泊:青山外綠水前(頷聯(lián))望江面:兩岸闊一帆懸(頸聯(lián))觀日出:生殘夜入舊年(尾聯(lián))思家鄉(xiāng):望歸雁傳鄉(xiāng)書江南春早游子思鄉(xiāng)次北固山下拓展探究抒寫鄉(xiāng)愁的詩句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3.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其二)】4.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6.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天凈沙·秋思馬致遠知識備查

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著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岳陽樓》《馬丹陽》《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并寫有小令、套數(shù)200余首,經(jīng)后人輯入《東籬樂府》。“曲”分類雜?。☉騽。┥⑶⑻祝河扇舾汕酉嗦?lián)而成的組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知識備查“曲”是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詩體。關于元曲背景資料知識備查這首小令選自《全元散曲》。馬致遠少年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執(zhí)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幾乎都過著漂泊無定、困窘潦倒的羈旅生活。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實而生動的寫照。他被后人稱為“秋思之祖”。

自由朗讀詩歌,把詩歌讀通讀順,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

整體感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精讀細研

枯藤老樹昏鴉,枯藤(纏繞的)老樹(棲集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天凈沙·秋思游子思鄉(xiāng)的愁緒枯藤:干枯的枝蔓。昏鴉: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請同學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精讀細研古道西風瘦馬。(荒涼的)古道上蕭瑟秋風里(走著一匹)瘦馬。夕陽西下,夕陽(已經(jīng)朝著)西方落下,斷腸人在天涯。(漂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古道:已經(jīng)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西風:秋風。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幾種景物?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2.小令的最后兩句各自寫的是什么?3.說說這首小令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xiàn)的?再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幾種景物?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并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xiàn)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合作探究2.小令的最后兩句各自寫的是什么?“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的時間,也照應了前文的“昏”字,屬于寫景鋪墊?!皵嗄c人在天涯”點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屬于卒章顯志。此句為全篇的主旨句。3.說說這首小令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xiàn)的?合作探究

這首小令表現(xiàn)了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以表達的,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寄情于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萏?、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xiàn)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概括主題課堂小結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蒼茫蕭瑟的夕照秋景圖,表達了游子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凄苦、惆悵之情。寫作特色《天凈沙·秋思》的藝術效果得益于成功地運用映襯技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于動態(tài)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huán)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涂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圖看,前四句寫景,末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靜景與動景相映。寫作特色

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以表達。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寄情于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xiàn)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景色與情思相融。板書設計寫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抒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游子之悲凄涼冷清惆悵之情羈旅之思天凈沙﹒秋思課堂檢測1.下列畫線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滄海(cāng)涌起(yōng)枯藤(téng)B.蕭瑟(sè)詠志(yǒng)殘夜(cán)C.澹澹(zhān)歸雁(yàn)碣石(jié)D.竦峙(shì)斷腸(cháng)豐茂(mào)【解析】A.涌yǒngC.澹dànD.峙zhìB一、選擇題。課堂檢測2.對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一句詩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B.第二句詩的意思是舊年的春景生機盎然,令人難以忘懷。C.“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匆匆交替,怎能不叫身在異鄉(xiāng)的詩人生出思鄉(xiāng)之情?D.詩人將“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xiàn)出了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解析】第二句詩的意思是江上春早,舊年尚未逝去,江面上已散發(fā)出春天的氣息。B3.對《天凈沙·秋思》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前三句18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xiàn)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及遠,感情抒發(fā)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xiàn)“秋思”。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課堂檢測B【解析】詩眼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課堂檢測1.《觀滄?!返淖髡呤?/p>

,字孟德,

家、

家、詩人。他的詩以

見稱。2.《天凈沙·秋思》作者

,是

代著名

作家。3.《次北固山下》這首詩作者是

,是

代詩人。4.李白,字太白,號

。

代浪漫主義詩人,有

之稱。他與

并稱為“李杜”。曹操東漢政治軍事慷慨悲壯馬致遠元戲曲王灣唐青蓮居士“詩仙”杜甫唐二、文學常識填空。課堂檢測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三、理解型默寫。1.《次北固山下》這首詩的頷聯(lián):2.《觀滄?!穼崒懺娙怂娭暗木渥樱?.《觀滄海》虛寫詩人想象之景的句子: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飽含詩人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斷腸人在天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課堂檢測4.《觀滄?!分凶钅荏w現(xiàn)作者博大胸懷的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5.《次北固山下》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6.《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旨的句子:課堂檢測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A.首句用“楊花”和“子規(guī)”兩個景物,點明暮春時令,烘托出凄涼悲惋的氛圍。B.第二句寫詩人得知摯友被貶偏遠之地,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驚愕痛惜之情。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詩人因懷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給詩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D.詩人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達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達,使詩味更加醇厚。四、(2021·天津)下面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C課堂檢測次北固山下

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請賞析“潮平兩岸闊”一句中“闊”字的妙處。2.結合全詩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五、(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課堂檢測1.示例:“闊”字描繪了春潮涌來、江水上漲時江面變得更加開闊的景象,營造了一種恢宏闊大的境界。

【解析】本題從煉字的角度考查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解答時,先明確“闊”字的本義,再分析頷聯(lián),可知“闊”字描繪出江面是否開闊,在空間上給人一種開闊無限的感覺。2.示例:首聯(lián)點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點明思鄉(xiāng)之情;頸聯(lián)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時光流逝,表達不能回鄉(xiāng)的憂愁;尾聯(lián)欲借“歸雁”傳遞“鄉(xiāng)書”,飽含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分析解答。開頭以對偶句發(fā)端,寫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頷聯(lián)寫“潮平”

“風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宏闊大;頸聯(lián)寫拂曉行船的情景,對仗隱含哲理;尾聯(lián)見雁思親,與首聯(lián)呼應。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思鄉(xiāng)愁緒。答案示例拓展探究古代“思鄉(xiāng)”題材的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明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楊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大雁——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拓展探究夢寒蟬——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搗衣——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寒江近戶慢流聲,竹影當窗月亂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古代“思鄉(xiāng)”題材的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天凈沙·秋閱讀白樸的《天凈沙·秋》,想象一下秋天的畫面。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拓展探究示例:

太陽漸漸西沉,天邊的晚霞也漸漸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地飄起,幾只烏鴉棲息在孤獨的老樹上,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搖曳著,盡顯秋日的風情。

拓展探究課下作業(yè)1.背誦這四首詩歌。2.感受詩歌中的意境,試著自己口頭描述出其中一首詩歌的畫面。一、反復誦讀《觀滄?!?,體會這首四言古詩質(zhì)樸剛健、音調(diào)鏗鏘的特點,想象詩人登山臨海的情景,說說你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覺。思考探究詩中選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點,如“滄海”“洪波”“日月”“星漢”等,都是遠觀之景。設想我們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所看到的盡是恢宏、浩大之景,遠望滄海的波瀾,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為之開闊,胸懷為之寬廣。這就是壯美的感覺。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指詩詞的立意。“詩言志”,“志”就是志向、抱負、愿望、情懷等。分析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中考詩詞閱讀中的常見考點。分析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命題點(1)考點解說①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②這首詩歌的某句(某聯(lián)、某片、某細節(jié)、某典故、某意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①抓住詩歌的題目。詩歌的題目常常就是詩歌的中心事件,題目本身常常透露出感情基調(diào)。②抓住關鍵詞。有些詩歌,詩人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來表達感情。抓住這些關鍵詞,就能快速地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2)考查形式(3)答題技巧③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④抓住注釋。注釋一般有以下內(nèi)容:a.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人的創(chuàng)作動機及本詩的思想感情。b.介紹相關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c.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寫作風格,從中揣摩出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d.介紹別人的評價,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或思想內(nèi)容。題大庾嶺北驛①【唐】宋之問陽月②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④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⑤頭梅。【注】①驛:驛站。②陽月:農(nóng)歷十月。③殊:實。④瘴:南方濕熱蒸郁之氣。⑤隴:此處指大庾嶺,嶺上多梅,故又稱梅嶺。(中考真題)這首詩是宋之問被流放嶺南途經(jīng)大庾嶺時所作。請分析尾聯(lián)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真題演練作者想象明日度嶺南行,回望故鄉(xiāng)時,看到的將不再是家鄉(xiāng)的風物,而是大庾嶺高處的梅花了。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之情?!緟⒖即鸢浮慷ⅰ堵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描寫“楊花”“子規(guī)”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詩人選取這兩樣景物,一是取其季節(jié)的意義,表明事情發(fā)生的時令;二是取其形象意義,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給讀者以畫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義,楊花飄忽不定,行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