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詩五首-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_第1頁
13 唐詩五首-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_第2頁
13 唐詩五首-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_第3頁
13 唐詩五首-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_第4頁
13 唐詩五首-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唐詩五首【教學目標】1.了解五首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藝術風格。2.把握詩歌的內容和語言特點,理解詩歌的意境,提高分析鑒賞古詩的能力。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主旨。4.感受詩歌的格律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審美情趣?!窘虒W重難點】1.教學重點:(1)誦讀詩歌,領略律詩的韻律之美。(2)體會詩歌的意境,積累優(yōu)美的詩句。2.教學難點:(1)了解律詩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借以分析詩歌,領會詩人謀篇布局之精巧。(2)結合相關背景,領會詩歌主旨,體會詩人的情感?!菊n前準備】教學多媒體課件,有關五首詩作者及其背景資料。【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掌握律詩的基本特征,了解律詩“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領略律詩的韻律美。2.疏通詩意,字斟句酌地讀詩,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詩人情感?!窘虒W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出示課件1)“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碧瞥侵袊姼璧亩κr代。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唐詩五首》,領略唐詩的風采。教師引出新課,順勢寫出課題:13唐詩五首(出示課件2)二、課前預習、儲備知識1.文學常識預設:律詩(出示課件4)律詩是形成于唐初的一種中國詩歌體裁,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通常的律詩規(guī)定八句;全詩通押一個韻,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三四兩句、五六兩句應是對仗句;字的平仄有定規(guī)。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律詩,七個字的叫七言律詩。律詩每兩句為一聯(lián),共四聯(lián),一二句稱“首聯(lián)”(或起聯(lián)),三四句稱“頷聯(lián)”,五六句稱“頸聯(lián)”,七八句稱“尾聯(lián)”(或結聯(lián))。教師指導:(出示課件5)詩歌賞析三部曲一讀:結合注釋,讀懂內容。二悟:聯(lián)系背景,把握情感。三品:抓住關鍵,賞析寫法。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6)教師提示:注意“皋”“燕”“啄”的讀音。野望三、自主學習,知識備查學生查閱這首詩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1)走近作者教師:布置預習這首詩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況,在課上交流。預設:(出示課件8)王績(約589—644),唐代詩人。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清高自恃,放誕縱酒,其詩多寫飲酒及隱逸田園之趣,贊美嵇康、阮籍和陶潛,嘲諷周、孔禮教,以抒懷才不遇之苦悶。語言樸素自然。有《王無功文集》。(2)寫作背景教師: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詩內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9)王績入朝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xiāng)。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于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四、新詩學習,整體感知教師: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朗讀音頻,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出示課件10)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五、細讀古詩,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本詩齊讀一遍,然后我們一起疏通詩意。紅色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藍色字體的是對應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11、12)教師:同學們,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教師:同學們朗讀這首詩,然后思考分析回答問題。1.詩歌以《野望》為題,讀首聯(lián),找找詩人“望”的時間、地點,感受詩人“望”的心境。(出示課件13)(學生朗讀首聯(lián),然后分析回答。)詩句展示: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學生1:“東皋”點明“地點”,“薄暮”點明“時間”。學生2:“望”字既然點題,又領起中間兩聯(lián)的寫景。學生3:“徙倚”呼應尾聯(lián),表現(xiàn)詩人徘徊無依的孤獨心境,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2.詩人“望”到了怎樣的景色?(出示課件14)(學生討論,然后分析回答。)預設1: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遠景靜預設2: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近景動教師補充: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3.尾聯(lián)化用典故,你能找出來嗎?這樣寫有何表達作用?(出示課件15)(學生朗讀詩句,然后分析回答。)詩句展示: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教師:這兩句詩歌運用了什么典故?學生: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教師:運用這個典故有什么作用?學生:借“采薇”的典故,表現(xiàn)詩人不得已辭官隱居的苦悶與惆悵之情。六、課堂小結這首詩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詩的主題。(出示課件16)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全詩在蕭瑟靜謐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詩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fā)了詩人惆悵、孤寂的情懷。附錄:板書設計(出示課件17)第二課時《黃鶴樓》《使至塞上》【課時目標】1.朗讀詩歌《黃鶴樓》《使至塞上》,了解詩歌主要內容。2.品詞析句,感受詩歌《黃鶴樓》《使至塞上》的意境,理解詩人情感。【教學過程】黃鶴樓一、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走近作者教師:布置預習這首詩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況,在課上交流。預設:(出示課件19)崔顥(?—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早期詩多寫閨情,流于纖艷。后歷邊塞,詩風變?yōu)樾蹨啽挤拧F洹饵S鶴樓》詩,相傳為李白所傾服。有《崔顥詩集》。2.知識鏈接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首詩的關聯(lián)知識,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詩內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20)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蛇山的黃鵠磯上?!短藉居钣洝罚骸拔糍M祎登仙,每乘黃鶴于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秉S鶴樓,相傳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與岳陽樓、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此樓屢建屢毀,現(xiàn)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重建的。樓高五層(加夾層為十層),高50.4米。主樓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附屬建筑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二、新詩學習,整體感知教師: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朗讀音頻,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出示課件21)預設: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三、細讀古詩,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本詩齊讀一遍,然后疏通詩意。注意紅色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藍色字體的是對應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22、23)(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預設:教師:同學們大聲朗讀這首詩,然后思考分析回答問題。1.首聯(lián)巧用典故,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試著體會首聯(lián)的用典和效果。(出示課件24)詩句展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教師:本詩運用什么典故?學生:“乘黃鶴去”是說“費祎登仙,于此處騎鶴飛去。”教師:本聯(lián)有什么表達效果?學生:“此地空余黃鶴樓”一句中的“空余”含仙人乘鶴而去之意,使人想象傳說中的仙人在此登樓駕鶴而去的情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歲月不在之感。2.頷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慨?(出示課件25)(學生朗讀詩句,同桌互相討論。)詩句展示: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預設:抒發(fā)了詩人對于歲月易逝的感慨。3.頸聯(lián)寫詩人在黃鶴樓上看到的景色,請賞析。(出示課件26)詩句展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學生1:這兩句寫景清晰明朗,給人一種豁然開朗、清新明快的感覺。學生2:眼望著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詩人的思念之情。4.尾聯(lián)中最能概括詩人感情的是哪個字?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lián)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出示課件27)詩句展示: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學生:這兩句一個“愁”能概括詩人情感。教師:同學們,再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lián)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學生:尾聯(lián)將思鄉(xiāng)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現(xiàn)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四、課堂小結這首詩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詩的主題。(出示課件28)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預設:詩歌描寫了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感,從仙人乘黃鶴來此游憩的美麗神話點出黃鶴樓,接著由仙人已離去,永遠不再回來,只留下黃鶴樓及晴川、芳草、漢陽樹、鸚鵡洲,與白云共悠悠千載,表達了漂泊異地的傷感和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懷。附錄:板書設計(出示課件29)使至塞上一、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走近作者教師要求:布置預習這首詩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況,在課上交流。預設:(出示課件31)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后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多才多藝,能書善畫,詩歌成就以山水詩見長。宋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有《王右丞集》。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詩內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32)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出使涼州,這實際是作者被排擠出朝廷。此詩即作于赴邊途中,記述了詩人出塞的所見所感。二、新詩學習,整體感知教師: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朗讀音頻,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出示課件33)預設: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三、細讀新詩,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把本詩齊讀一遍,然后疏通詩意。注意紅色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藍色字體的是對應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34、35)(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預設:教師:同學們大聲朗讀本詩,然后思考分析回答問題。1.這首詩的首聯(lián)交代了哪些內容?(出示課件36)(學生討論,分析回答。)詩句展示: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學生1:“單車”表明隨從少,儀節(jié)規(guī)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緒。學生2:“問邊”點明此行目的。學生3:“居延”表明此行地點。2.詩歌頷聯(lián)寫了哪些意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出示課件37)教師點撥:意象是指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詩句展示: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學生分析,然后回答。)學生:隨風而去的“征蓬”和進入胡天的“歸雁”,正是遠赴邊塞的詩人自己的寫照。教師補充:詩人在此以“蓬”“雁”自比,從中透露出內心憂怨難言的激憤抑郁之情。3.頸聯(lián)被譽為千古名句,能說說其中的妙處嗎?(出示課件38)詩句展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學生1:詩句中的“大”寫出了邊疆沙漠,浩瀚無邊。學生2:“孤”寫出了大漠景物單調。學生3:“直”寫出了煙的勁拔、堅毅之美。學生4:“長”寫出了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唯有黃河橫貫其間。學生5:“圓”字體現(xiàn)親切溫暖,而又蒼茫。教師總結:“圓”“直”二字,用得尤其精妙,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詩人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教師指導:古詩詞煉字(出示課件39)要求:品味古詩詞中經過錘煉的字的妙處。形式:①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好在哪里?②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哪個字?為什么?③本詩的“詩眼”“關鍵字”是哪一個?為什么?④這個詞與另一個詞比較,哪個更好?為什么?技巧:答題時,要把這個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格式: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4.詩歌的尾聯(lián)是如何收束全詩的?(出示課件40)詩句展示: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學生讀后討論,然后分析回答。)學生:詩人以事作結,詢知都護此時所在,從“候騎”口中得知“在燕然”,詩人的使命也即將完成。教師總結:詩的收束,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四、課堂小結這首詩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詩的主題。(出示課件41)預設:《使至塞上》以簡練的筆觸敘述了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描繪了旅程中所見的雄渾壯闊的塞外風光,含蓄地透露出詩人因受排擠而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附錄:板書設計(出示課件42)第三課時《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課時目標】1.朗讀詩歌《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了解詩歌主要內容。2.品詞析句,感受詩歌《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的意境,理解詩人情感?!窘虒W過程】渡荊門送別一、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走近作者教師要求:布置預習這首詩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況,在課上交流。預設:(出示課件44)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并稱“李杜”。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又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悾Z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代表詩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詩內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45)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的。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二、新詩學習,整體感知教師: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朗讀音頻,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出示課件46)預設: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三、細讀新詩,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一起把本詩齊讀一遍,然后疏通詩意。注意紅色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藍色字體的是對應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47、48)(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預設:教師:同學們大聲朗讀本詩,然后思考分析回答問題。1.詩歌首聯(lián)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49)(學生討論,分析回答。)詩句展示: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教師:詩句中的哪個字詞表示此行目的?學生1:“游”字。學生2:首聯(lián)扣住詩題,起到穿針引線、貫串全詩的作用。2.詩人游歷過程中,見到了怎樣的景色?(出示課件50)詩句展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學生朗讀詩句,討論思考回答。)學生1:詩人用遠景勾勒出一幅氣勢雄渾的萬里長江圖。學生2:一個“隨”字,將群山與平野位置的逐漸變換、推移,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給人以空間的流動感。學生3:“入”字寫出遠處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學生4:詩句也蘊含著詩人喜悅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氣。教師補充:這一聯(lián)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3.詩歌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51)詩句展示: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學生:擬人手法。教師:詩歌尾聯(lián)有什么作用?學生1:明明是自己依戀故鄉(xiāng),卻借故鄉(xiāng)的山水說故鄉(xiāng)眷戀他。學生2:此聯(lián)寫出了長江水送“我”的離別之意,對故鄉(xiāng)依戀不舍的情感溢于言表。四、課堂小結這首詩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本詩的主題。(出示課件52)預設: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長江兩岸壯麗多姿、雄渾壯闊的景象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情懷、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抒發(fā)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無限眷戀的真摯感情。附錄:板書設計(出示課件53)錢塘湖春行一、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走近作者教師要求:布置預習這首詩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況,在課上交流。預設:(出示課件55)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生于新鄭(今屬河南)。早年家境貧困,頗歷艱辛。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除諷喻詩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誼甚篤,與之齊名,世稱“元白”。晚年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2.寫作背景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詩內容做準備。預設:(出示課件56)長慶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時候,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遠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二、新詩學習,整體感知教師: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朗讀音頻,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出示課件57)預設: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三、細讀新詩,精讀細研教師:同學們一起把本詩齊讀一遍,然后疏通詩意。注意紅色詞語的意思,我們要重點掌握識記,藍色字體的是對應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58、59)(反復朗讀詩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預設:教師:同學們大聲朗讀本詩,然后思考分析回答問題。1.詩人在詩中描寫了初春的哪些景物?描寫時發(fā)生了哪些視角的轉換?(出示課件60)(學生朗讀詩歌,帶問題思考分析回答。)學生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泵鑼懗醮旱木拔锸恰八妗保瑢懙囊暯鞘沁h景。學生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寫初春的景物是“早鶯”“新燕”,寫的視角是仰視,是近景。學生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泵鑼懗醮旱木拔锸恰皝y花”“淺草”,寫的視角是俯視,是近景。學生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泵鑼懗醮旱木拔锸恰熬G楊”“白沙堤”,寫的是遠景。2.賞析頷聯(lián)中“爭”“啄”兩個字的妙用。(出示課件61)詩句展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教師:同學們,詩句中的“爭”“啄”兩個字有什么妙用?(學生讀后討論,教師點撥分析。)學生1:黃鶯起得早,一個“爭”字,寫出了黃鶯你追我趕,忙著搶占先機,好占住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學生2:燕子嘴小,壘成一個窩要啄上千次,一個“啄”字,寫出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催人進取。如此的動態(tài),使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3.“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出示課件62)詩句展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學生分析討論,教師點撥指正。)學生:只因是初春,所以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tài)中,把大自然從冬的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4.尾聯(lián)是如何結束全詩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這種感情?(出示課件63)詩句展示: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教師:同學們,尾聯(lián)是如何結束全詩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學生: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教師: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這種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