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南省平頂山市數(shù)學(xué)中考試卷與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若|x|=5,y=3,則x-y=_______或_______.答案:2;?解析:根據(jù)絕對值的定義,若x=5,則x有兩個可能的取值,即x=給定y=3,我們可以分別計算當x=5時,當x=?52、若分式x2?1x?1A.1B.?1C.0D.答案:B解析:首先,我們考慮分子為0的情況,即:x2?x+1x?1=0x?1≠0因此,唯一滿足條件的解是x=3、化簡:?3?4+(答案:2解析:首先計算絕對值部分:?3=4=2?123?2+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B.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中,相等的角是對頂角C.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D.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有關(guān)A.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不一定是角,因為角需要這兩條射線有公共端點。故A選項錯誤;B.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中,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對頂角。對頂角是兩條相交直線所形成的相對兩角,它們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對頂角。故B選項錯誤;C.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是角的正確定義。故C選項正確;D.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guān),只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guān)。故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5、下列四個命題中,真命題是()A.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B.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C.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互相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互相垂直A.根據(jù)平行公理的推論,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故A正確;B.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它們之間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相交的,但不一定是垂直的。故B錯誤;C.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它們之間沒有交點,因此它們是平行的。故C正確;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個平面,它們之間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相交的,但不一定是垂直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AC。6、下列命題是真命題的是()A.相等的角是對頂角B.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C.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nèi)錯角相等D.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A.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對頂角。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中,兩個底角是相等的,但它們不是對頂角。故A錯誤;B.根據(jù)平行公理的推論,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故B正確;C.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只有當這兩條直線平行時,它們的內(nèi)錯角才相等。但題目中沒有明確這兩條直線是平行的,故C錯誤;D.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而不是垂直。故D錯誤。故答案為:B。7、已知關(guān)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A.0B.1C.0或1D.?答案:B解析:對于一元二次方程ax2+若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Δ=將方程x2Δ=[?2m+1]Δ=[?2m+1]8、若分式x2?1答案:?解析:首先,我們考慮分子為零的情況,即:x2?x=1x?1x≠1x9、下列運算正確的是()A.2a?a=2B.答案:B解析:A.對于2a2a?B.對于a2a2?C.對于a3a32D.對于a6a6÷10、若扇形的圓心角為45?°,半徑為3,則該扇形的弧長為____.
【分析】
本題考查了弧長的計算,掌握弧長公式是解題的關(guān)鍵.根據(jù)弧長公式l=nπR180(n為圓心角的度數(shù),R為半徑,l為弧長)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扇形的圓心角為45?°,半徑為3二、填空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計算:2答案:?解析:2?1是2的倒數(shù),即4是4的平方根,即2。3?2是3?2的絕對值,因為π?30是任何非零數(shù)的0將這些值代入原式,得:22、將207670保留三個有效數(shù)字,其近似值是_______。答案:2.08解析:首先,將207670轉(zhuǎn)換為科學(xué)記數(shù)法,即2.0767×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保留三個有效數(shù)字,對2.0767進行四舍五入,得到2.08。因此,207670保留三個有效數(shù)字的近似值是2.08×3、如果一個角的補角是150°,那么這個角的余角是答案:30解析:兩個角的和為180°兩個角的和為90°已知一個角的補角是150°,設(shè)這個角為x,則有x+150因此,這個角的余角是90°?30°=4、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經(jīng)過點(2,-1),則k=_______.答案:?解析: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kx的圖象經(jīng)過點2,?1,代入得:?1=k2,5、如果點A(a,3)在函數(shù)y=-x+2的圖象上,那么a=_______.答案:?解析:已知點Aa,3在函數(shù)y=?x+代入得:3=?a+2三、解答題(本大題有7小題,第1小題7分,后面每小題8分,共55分)第一題題目: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的坐標為(6,3),線段AB垂直于x軸,且AB=26,連接OA、OB。若將線段OB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120°,求旋轉(zhuǎn)后點B的坐標。答案:旋轉(zhuǎn)后點B的坐標為?1532解析:確定點B的初始坐標:已知點A的坐標為(6,3),且線段AB垂直于x軸,長度為26。因此,點B的坐標有兩種可能,一種在A點的上方,坐標為(6,29);另一種在A點的下方,坐標為(6,-23)。計算OB的長度:使用勾股定理計算OB的長度。對于上方的B點,OB對于下方的B點,雖然長度也相同,但關(guān)鍵是確定OB與x軸的夾角。確定OB與x軸的夾角:對于下方的B點(6,-23),OB與x軸的夾角為tanθ進行旋轉(zhuǎn):將線段OB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120°。旋轉(zhuǎn)后,OB的長度不變,但方向改變。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計算旋轉(zhuǎn)后B點的坐標。對于原始B點(6,-23),旋轉(zhuǎn)后B點的x坐標為6cos實際上,由于旋轉(zhuǎn)中心是原點,且旋轉(zhuǎn)角度為120°,我們應(yīng)考慮將x和y坐標都轉(zhuǎn)換到極坐標系下,然后應(yīng)用旋轉(zhuǎn)矩陣。旋轉(zhuǎn)矩陣為cos120應(yīng)用旋轉(zhuǎn)矩陣于B點坐標(6,-23),得到新的坐標。計算旋轉(zhuǎn)后的坐標:對于B點(6,-23),旋轉(zhuǎn)后的坐標為?1注意,由于點B可能在A點的上方,因此還有一個對稱的解153因此,旋轉(zhuǎn)后點B的坐標為?15第二題題目:已知拋物線y=ax2+bx+c(a≠0)與x軸交于點A?5,0和點B(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2)點P是拋物線上一點,若以A、C、D、P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求點P的坐標。答案:(1)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2)點P的坐標為1,72或?解析:(1)已知拋物線與x軸交于點A?5,0,則拋物線的對稱軸為x=?2,由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知,對稱軸為x=?拋物線與y軸交于點C,即x=0時的y值,所以c=又因為點D?2,4在拋物線上,所以解方程組①、②、③,得到a=12,b因此,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2)已知點A?5,0,平行四邊形ACDP中,由于AC和當AC為一邊時,由于AC平行于x軸,DP也必須平行于x軸,且DP=AC。設(shè)Px,4,則x??2=?5?0,解得當AC為對角線時,由于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AC的中點也是DP的中點。AC的中點坐標為?52,?54,設(shè)Px,y另外,由于拋物線的對稱性,還有一個點P關(guān)于對稱軸x=?2與點?第三題題目:已知拋物線y=ax2+bx+c(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2)若點Pm,n在拋物線上,且n答案與解析:(1)已知拋物線與x軸交于點A?3,0和拋物線的頂點坐標形式為?1,k,其中k由于頂點在直線y=2x+1因此,頂點坐標為?1設(sh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代入點A?3,0到解析式得因此,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14(2)已知n≤2,即化簡得14進一步化簡為m2解這個不等式,得到m的取值范圍為?1由于拋物線的對稱軸為x=?1,并且拋物線開口向上,所以m的取值范圍可以進一步簡化為m≤?1+綜上,m的取值范圍是m≤第四題題目: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點E是邊AD上一點,且AE=2ED,EC交對角線BD于點F。若S△BEF=4,求S△BFC。答案:S△BFC=12解析:理解題意:點E在邊AD上,且AE=2ED,即E將AD分為2:1的兩部分。EC交對角線BD于點F。已知S△BEF=4,即三角形BEF的面積為4。利用相似三角形:由于ABCD是平行四邊形,所以AD∥BC。平行線AD和BC之間的線段EF和FC將三角形BDE和三角形BDC分為相似三角形。特別是,△BEF與△BCF是相似的,因為它們的兩個角分別相等(∠BEF=∠BCF和∠EBF=∠CBF)。應(yīng)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積比:相似三角形的面積比等于它們對應(yīng)邊的平方比。由于AE=2ED,那么DE:AD=1:3。由于AD∥BC,所以DF:FB=DE:BC=1:3(這里我們利用了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因此,EF:FC=DF:FB=1:3(因為EF和FC分別是△BDE和△BDC中對應(yīng)于DF和FB的線段)。所以,S△BEF:S△BCF=(EF/FC)^2=(1/3)^2=1/9。求解S△BCF:已知S△BEF=4,設(shè)S△BCF=x。根據(jù)面積比,我們有4/x=1/9。解這個方程,我們得到x=4×9=36。但這是基于EF:FC=1:3的直接比例計算,實際上我們需要考慮EF和FC分別是△BDE和△BDC中的部分,所以真正的比例是EF占EC的1/4,F(xiàn)C占EC的3/4。因此,正確的面積比應(yīng)該是S△BEF:S△BCE=1:4(因為EF:EC=1:4),然后S△BCE:S△BDC=DE:BC=1:3(因為DE:AD=1:3,且AD=BC)。所以,S△BEF:S△BDC=1:12。既然S△BEF=4,那么S△BDC=4×12=48。最后,由于S△BFC是S△BDC的一部分,且FC占EC的3/4,所以S△BFC=3/4×S△BDC=3/4×48=36×3/4=12。注意:這里最后的計算與初步的相似三角形面積比計算略有不同,因為我們需要考慮整個三角形BDC的面積,并從中分配出BFC的面積。但核心思路是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來求解。第五題題目:在矩形ABCD中,AB=8cm,BC=6cm,點P從點A出發(fā),沿A→B→C→D的路徑以2cm/s的速度移動,設(shè)移動的時間為t秒。當點P在AB邊上移動時,求△BPC的面積S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式,并寫出t的取值范圍。當點P移動的路程為14cm時,求△BPC的面積。答案:當點P在AB邊上移動時,其移動的距離為2tcm(因為速度為2cm/s)。由于AB=8cm,所以t的取值范圍為0≤t≤4(秒)。此時,BP=AB-AP=8-2tcm。矩形ABCD的面積S_ABCD=AB×BC=8×6=48cm2?!鰾PC的面積S可以通過矩形面積減去△ABP和△CDP的面積來得到,但在這里,由于△CDP的面積在點P在AB上時始終為0,所以我們只需考慮△ABP。S_△ABP=1/2×AB×AP=1/2×8×2t=8tcm2。因此,△BPC的面積S=S_ABCD-S_△ABP=48-8tcm2(0≤t≤4)。當點P移動的路程為14cm時,我們需要判斷點P的位置。由于AB+BC=8+6=14cm,所以此時點P剛好移動到C點。在點P移動到C點的過程中,△BPC的面積逐漸增大到BC×BC的一半,即6×6/2=18cm2(當P在BC上時,但在這個特定問題中,P恰好在C點,所以面積仍然是BC與BC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然而,更精確地,由于P剛好在C點,此時△BPC實際上退化為一條直線段BC,但從數(shù)學(xué)角度來看,我們?nèi)匀豢梢哉J為其面積為18cm2(即BC與垂直于BC的、長度為BC的線段圍成的矩形的面積的一半)。解析:本題主要考察了矩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以及動點問題的解決方法。在解決第一部分時,我們首先需要確定點P的移動范圍和速度,然后根據(jù)這些信息求出BP的長度,最后利用矩形的性質(zhì)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求出△BPC的面積。在解決第二部分時,我們需要先判斷點P的位置,然后根據(jù)這個位置確定△BPC的面積。注意,當點P在矩形的邊上移動時,其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積會隨著其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個特定問題中,由于點P剛好移動到C點,所以△BPC的面積實際上就是BC與垂直于BC的、長度為BC的線段圍成的矩形的面積的一半。第六題題目: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內(nèi)角的度數(shù)。答案:△ABC中,∠A=36°,∠B=∠C=72°。解析:已知條件分析:AB=AC:說明△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C。BD=BC=AD:說明△BDC和△ABD都是等腰三角形。從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出發(fā):由于△BD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DC=∠BCD。由于△ABD是等腰三角形,所以∠ABD=∠A。利用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在△BDC中,∠BDC+∠BCD+∠DBC=180°。由于∠BDC=∠BCD(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設(shè)∠BDC=∠BCD=x,則∠DBC=180°-2x。在△ABD中,∠ABD+∠A+∠ADB=180°。由于∠ABD=∠A(等腰三角形性質(zhì)),且∠ADB=∠BDC=x(對頂角相等),設(shè)∠A=∠ABD=y,則y+y+x=180°-x。結(jié)合已知條件BD=AD:由于BD=AD,所以∠A=∠ABD=∠DBC(外角等于不相鄰兩內(nèi)角之和)。即y=180°-2x(從△BDC的∠DBC得出)。建立方程求解:將y=180°-2x代入y+y+x=180°-x中,得到:(180°-2x)+(180°-2x)+x=180°-x
化簡得:360°-4x=180°-x
進一步化簡得:3x=180°
解得x=60°。求解各內(nèi)角:∠A=y=180°-2x=180°-2×60°=60°(但此處由于BD=AD,實際∠A應(yīng)為較小角,需進一步分析)。由于∠ADB=∠BDC=60°,且∠A是△ABD的外角,所以∠A=∠ABD+∠DBC=2∠DBC。又因為∠DBC+∠C=∠BD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交媒體數(shù)據(jù)分析實習(xí)周記范文
- 新人教版小學(xué)音樂四年級上冊教案計劃
- 蘇教版數(shù)學(xué)七年級分層教學(xué)計劃
- 二年級上學(xué)期班級心理健康輔導(dǎo)計劃
- 全縣學(xué)校教育改革校長交流發(fā)言稿范文
- 幼兒園大班班主任教學(xué)創(chuàng)新計劃
-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chǔ)施工成本控制流程
- 幕墻設(shè)計供應(yīng)鏈質(zhì)量保證措施
- 家庭觸電事故應(yīng)急預(yù)案范文
- 地震災(zāi)害應(yīng)急預(yù)案演練記錄及計劃
- 君樂寶在線測評題目
- 犬真菌性皮膚病
- 靜脈輸液的常見并發(fā)癥及處理
- 醫(yī)藥研發(fā)流程及質(zhì)量管理手冊
- 高中化學(xué)大單元教學(xué)理念
- 合同協(xié)議模板摩托車轉(zhuǎn)讓協(xié)議
- 五年級語文第二學(xué)期期末考試(含答案)
- 模擬膈肌的運動的改進實驗說課稿課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2024年廣東省中考政治真題(含解析)
- 國家開放大學(xué)本科《人文英語4》一平臺機考真題及答案(第八套)
- 2024-2030年中國滾珠絲杠市場消費需求與未來發(fā)展趨勢預(yù)測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