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第9課時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E/22/wKhkGWbB_9iADZzzAAG19MMdS8c851.jpg)
![第二單元 第9課時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E/22/wKhkGWbB_9iADZzzAAG19MMdS8c8512.jpg)
![第二單元 第9課時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E/22/wKhkGWbB_9iADZzzAAG19MMdS8c8513.jpg)
![第二單元 第9課時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E/22/wKhkGWbB_9iADZzzAAG19MMdS8c8514.jpg)
![第二單元 第9課時 水進出細胞的原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E/22/wKhkGWbB_9iADZzzAAG19MMdS8c85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時水進出細胞的原理課標要求1.活動:通過模擬試驗探究膜的透性。2.活動:觀看植物細胞的質壁分別和復原。考情分析質壁分別及復原試驗及其應用2023·全國甲·T42022·全國甲·T22022·湖南·T102021·湖南·T32021·廣東·T132021·重慶·T202020·全國Ⅱ·T5考點一滲透作用推斷正誤(1)1mol/LNaCl溶液和1mol/L蔗糖溶液的滲透壓大小相等(×)提示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shù)目,溶質微粒越多,溶液滲透壓越高。1mol/L的NaCl溶液和1mol/L的蔗糖溶液的滲透壓大小不相等,由于NaCl溶液中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而蔗糖溶液中只含有蔗糖分子,故NaCl溶液滲透壓高于蔗糖溶液。(2)上圖裝置中,燒杯內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漸漸減緩(√)(3)上圖中Δh不變時,半透膜兩側的溶液濃度相等(蔗糖不能通過半透膜)(×)提示Δh不變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進出達到平衡,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過半透膜,所以蔗糖溶液濃度仍大于清水濃度。(4)上圖裝置達到滲透平衡時,半透膜兩側沒有水分子的進出(×)提示達到滲透平衡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的進出速率相等。滲透裝置的變式分析:滲透平衡時液面高度分析(1)半透膜只允許水分子通過(2)S1和S2是兩種不同的溶質且只有水和S1能通過半透膜考向一滲透作用的原理及應用分析1.某同學設計的滲透裝置試驗如圖所示(開頭時狀態(tài)),燒杯中盛放有蒸餾水,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微量)。圖中豬膀胱膜允許單糖通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漏斗中液面開頭時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連續(xù)上升,然后下降,最終保持內外液面基本相平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連續(xù)上升,然后保持肯定的液面差不變D.加酶后在燒杯中可檢測出的有機物僅有葡萄糖答案B解析長頸漏斗中有蔗糖溶液,滲透壓較高,液面上升,加酶后蔗糖水解為單糖,溶液中溶質分子數(shù)目增多,滲透壓更高,液面連續(xù)上升,但是單糖分子可以通過豬膀胱膜進入燒杯中,使兩邊滲透壓相等,漏斗中滲透壓降低至內外液面基本相平,B正確。2.某同學設計的試驗裝置如圖所示,開頭時向U型管兩側分別加入等量的1mol/L的蔗糖溶液和1mol/L的麥芽糖溶液,平衡后分別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對U型管中溶液濃度和體積的影響可忽視),圖中膀胱膜允許單糖分子通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裝置不能發(fā)生滲透作用B.加酶前兩側的滲透壓不等C.最終右側滲透壓高于左側D.最終平衡后左側液面高于右側答案C解析該裝置的膀胱膜為半透膜,兩側分別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后,蔗糖水解,左側滲透壓上升,具有發(fā)生滲透作用的條件:半透膜和濃度差,能發(fā)生滲透作用,A錯誤;加酶前,左右兩側物質的量濃度相等,滲透壓相等,B錯誤;由于左側蔗糖溶液水解得到的單糖可以通過膀胱膜集中,最終使右側滲透壓高于左側,C正確;最終平衡后由于右側滲透壓高,液面上升,高于左側,D錯誤??键c二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2.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細胞的結構(2)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推斷正誤(1)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時,紅細胞肯定會由于吸水而漲破(×)提示紅細胞不肯定會漲破;由于紅細胞吸水膨脹后,細胞內的溶液濃度也會下降,假如外界溶液濃度不是很低,細胞內的溶液濃度下降后有可能與外界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此時,紅細胞將不再吸水。(2)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由細胞膜和液泡膜組成(×)提示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由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3)在“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試驗操作中,共涉及三次顯微鏡觀看,第一次用低倍鏡觀看,其次、三次用高倍鏡觀看(×)提示在該試驗操作中,三次都是用低倍鏡進行觀看。(4)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中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以免污染顯微鏡鏡頭(×)提示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體在蓋玻片下移動,使植物細胞浸潤在所滴加的液體中。(5)利用洋蔥根尖分生組織和添加胭脂紅的蔗糖溶液進行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提示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屬于幼嫩的細胞,沒有中心大液泡,不適合用于觀看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6)選用黑藻成熟葉片進行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試驗現(xiàn)象的觀看(×)提示黑藻葉片的葉肉細胞中液泡無色,葉綠體的存在使原生質層呈綠色,有利于試驗現(xiàn)象的觀看。我國鹽堿地總面積約為15億畝,對其進行開發(fā)利用能提高農業(yè)產能。過去的思路主要是治理鹽堿地使其適應作物,如今科研人員提出要向選育更多適應鹽堿地的耐鹽堿作物的方向轉變。請思考以下問題:1.鹽堿地上大多數(shù)作物很難生長,主要緣由是什么?提示土壤鹽分過多,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植物根部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多數(shù)作物因無法從土壤中獵取充分的水分而難以生長。2.在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別的過程中,請比較外界溶液、細胞質基質、細胞液的濃度大小。提示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基質濃度>細胞液濃度。3.現(xiàn)有一般植物和耐鹽堿植物若干,由于標簽損壞無法辨認類型,某生物愛好小組使用0.3g·mL-1的KNO3溶液分別處理兩組植物細胞,結果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應選擇根尖的成熟區(qū)(填“成熟區(qū)”“伸長區(qū)”“分生區(qū)”或“根冠”)細胞進行上述試驗。圖1中A→B段,Ⅰ組植物的吸水力量漸漸上升,此時,在細胞壁和原生質體之間布滿了KNO3溶液。A→C段Ⅰ組植物細胞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大小如何變化?提示Ⅰ組植物細胞發(fā)生了質壁分別與質壁分別的復原。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大小基本不變。(2)試驗過程中并未添加清水,Ⅱ組植物原生質體體積漸漸增大的緣由可能是什么?提示Ⅱ組植物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水分子透過原生質層進入細胞液,細胞發(fā)生滲透吸水。(3)請比較大小:質壁分別結束且達到滲透平衡時,細胞液濃度=外界溶液濃度;質壁分別復原結束且達到滲透平衡時,細胞液濃度≥外界溶液濃度。(4)該愛好小組連續(xù)探究了該耐鹽堿植物的細胞液濃度,試驗結果如圖2,請你依據試驗結果嘗試寫出他們的試驗思路。提示配制一系列濃度范圍在0.3~0.6g·mL-1的蔗糖溶液,將Ⅱ組植物細胞進行合理分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育一段時間后觀看現(xiàn)象并記錄。歸納總結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的拓展應用(1)推斷成熟植物細胞的死活(2)測定細胞液濃度范圍(3)比較不同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4)比較未知濃度溶液的濃度大小(5)鑒別不同種類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考向二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結果分析及應用3.(2023·全國甲,4)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試驗是高中同學常做的試驗。某同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為材料進行試驗,探究蔗糖溶液、清水處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細胞原生質體和液泡的體積及細胞液濃度的變化。圖中所提到的原生質體是指植物細胞不包括細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圖中能夠正確表示試驗結果的是()答案C解析用30%蔗糖溶液處理之后,細胞失水,原生質體和液泡的體積都會減小,細胞液濃度上升,用清水處理之后,細胞吸水,原生質體和液泡的體積會增大,細胞液濃度降低,A、B錯誤;隨著所用蔗糖溶液濃度的上升,當蔗糖溶液濃度超過細胞液濃度之后,細胞就會開頭失水,原生質體和液泡的體積減小,細胞液濃度上升,C正確,D錯誤。4.(2021·廣東,13)保衛(wèi)細胞吸水膨脹使植物氣孔張開。適宜條件下,制作紫鴨跖草葉片下表皮臨時裝片,觀看蔗糖溶液對氣孔開閉的影響,如圖為操作及觀看結果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比較保衛(wèi)細胞細胞液濃度,③處理后>①處理后B.質壁分別現(xiàn)象最可能消滅在滴加②后的觀看視野中C.滴加③后有較多水分子進入保衛(wèi)細胞D.推想3種蔗糖溶液濃度凹凸為②>①>③答案A解析通過分析可知,①處理后細胞吸水量少于③處理后細胞,說明保衛(wèi)細胞細胞液濃度①處理后>③處理后,A錯誤;②處理后細胞失水,故質壁分別現(xiàn)象最可能消滅在滴加②后的觀看視野中,B正確;滴加③后細胞大量吸水,故滴加③后有較多水分子進入保衛(wèi)細胞,C正確。1.(必修1P62)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集中。2.(必修1P62)假如半透膜兩側存在濃度差,滲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從水的相對含量高的一側向相對含量低的一側滲透。3.如圖表示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圖中②是液泡膜,③是細胞膜,④是細胞質,②③④共同構成的⑥為原生質層。4.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別的結構基礎是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原生質層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5.質壁分別及復原試驗可驗證植物細胞也是一個滲透系統(tǒng)。以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為試驗材料制成臨時裝片后,為使表皮細胞浸潤在蔗糖溶液中,操作方法是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加(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6.將洋蔥細胞放入大于細胞液濃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沒有觀看到質壁分別現(xiàn)象,可能的緣由有該細胞是死細胞,或者是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或者發(fā)生質壁分別后又自動復原(答出兩點緣由)。7.某同學以紫色洋蔥外表皮為材料,通過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方法來設計試驗,想區(qū)分滲透壓幾乎相同的質量分數(shù)為15%的葡萄糖溶液和30%的蔗糖溶液兩種溶液。該試驗中能作為區(qū)分不同溶液的現(xiàn)象是能發(fā)生質壁分別的復原的一組所用的溶液為葡萄糖溶液,不能發(fā)生質壁分別的復原的一組所用的溶液為蔗糖溶液。8.由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研發(fā)的海水稻,適合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有人提出,海水稻根部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一般水稻品種(生長在一般土壤上)的高。請利用質壁分別試驗方法設計試驗進行驗證(簡要寫出試驗設計思路):分別取海水稻和一般水稻根成熟區(qū)細胞,制成臨時裝片;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并對細胞進行處理,觀看對比兩種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別的狀況。課時精練1.(2023·廣東深圳中學高三聯(lián)考)如圖中X、Y、Z分別為蒸餾水、30%葡萄糖溶液、30%淀粉溶液,且單糖能通過半透膜,而二糖、多糖不能通過半透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裝置a的現(xiàn)象是左側液面先下降后上升,最終左右液面持平B.裝置a左右側替換為等量蔗糖溶液,左右側分別加入適量的蔗糖酶、淀粉酶,左側液面先升后降最終低于右側C.裝置b燒杯中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漸漸減緩D.裝置b達到滲透平衡后,由于液面差的存在,水分子向半透膜兩側集中的速率不同答案D解析由于裝置a左右側存在濃度差,且Y溶液的濃度大于X溶液,所以左側液面會下降,但由于Y溶液中的葡萄糖分子會通過半透膜進入X溶液,導致X溶液濃度增大,因此左側液面又會上升,最終左右液面持平,A正確。假如裝置a左右側替換為等量蔗糖溶液,左右側分別加入適量的蔗糖酶、淀粉酶,左側的一分子蔗糖可以被蔗糖酶分解成兩分子單糖,而右側的蔗糖不會被淀粉酶分解,所以左側濃度高于右側。左側液面先上升,單糖分子又可以通過半透膜,導致左側濃度降低,液面下降,因此左側液面先升后降最終低于右側,B正確。由于Z溶液的濃度大于X溶液的濃度,所以裝置b中漏斗液面上升,但水分子的進入導致Z溶液濃度下降,所以水分子由燒杯進入漏斗的速率降低,所以燒杯中溶液液面下降的速率漸漸減緩,C正確。裝置b達到滲透平衡后,水分子向半透膜兩側集中的速率相同,D錯誤。2.(2024·湖北沙市中學高三月考)在低滲溶液中,細胞發(fā)生滲透吸水后會使細胞膨脹甚至裂開,不同的細胞用不同的機制解決這種危機。如圖表示高等動物、高等植物與原生生物(如變形蟲)的細胞以三種不同的機制避開滲透膨脹,據此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制1表示動物細胞,離子運出細胞需要轉運蛋白B.機制2表示植物細胞,細胞吸水時其吸水力量增加C.機制3表示變形蟲,若將其置于低滲溶液中,其收縮泡釋放頻率會減慢D.三種細胞的邊界各不相同,以達到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的目的答案A解析動物細胞中避開滲透膨脹需要轉運蛋白將離子轉運到細胞外,以減小細胞內液的滲透壓,防止細胞滲透吸水漲破,故機制1可表示動物細胞,A正確;機制2可表示植物細胞,植物細胞在低濃度溶液中會發(fā)生吸水,吸水導致細胞液滲透壓減小,吸水力量減弱,B錯誤;機制3可表示變形蟲,若將其置于低滲溶液中,會通過收縮泡將多余的水排到細胞外,其收縮泡的伸縮頻率會加快,C錯誤;三種細胞的邊界均為細胞膜,細胞膜能夠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D錯誤。3.(2023·合肥高三聯(lián)考)活的成熟植物細胞在較高濃度的外界溶液中,會發(fā)生質壁分別現(xiàn)象。如圖a是發(fā)生質壁分別的植物細胞,圖b是顯微鏡下觀看到的某一時刻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a中①②⑥共同組成原生質層B.圖b中細胞此時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C.在發(fā)生質壁分別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力量會漸漸增加D.將洋蔥細胞放入大于細胞液濃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用顯微鏡觀看發(fā)覺該細胞未發(fā)生質壁分別,則表示細胞已死亡答案C解析原生質層包括②細胞膜、④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間的⑤細胞質,A錯誤;圖b細胞處于質壁分別狀態(tài),可能連續(xù)發(fā)生分別,也可能處于質壁分別復原狀態(tài),也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此時細胞液濃度不肯定小于外界溶液濃度,B錯誤;由于K+和NOeq\o\al(-,3)可以進入細胞,因此將洋蔥細胞放入大于細胞液濃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用顯微鏡觀看,發(fā)覺該細胞未發(fā)生質壁分別,可能是細胞先發(fā)生了質壁分別隨后又發(fā)生了復原,因此不肯定是細胞已死亡,D錯誤。4.(2021·江蘇,12)接受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進行質壁分別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用鑷子撕取的外表皮,若帶有少量的葉肉細胞仍可用于試驗B.將外表皮平鋪在潔凈的載玻片上,直接用高倍鏡觀看細胞狀態(tài)C.為盡快觀看到質壁分別現(xiàn)象,應在蓋玻片四周均勻滴加蔗糖溶液D.試驗觀看到很多無色細胞,說明紫色外表皮中有大量細胞含無色液泡答案A解析質壁分別試驗中全程只在低倍鏡下觀看,B錯誤;為盡快觀看到質壁分別現(xiàn)象,應在蓋玻片一側滴加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洋蔥細胞就會浸潤在蔗糖溶液中,C錯誤;紫色外表皮細胞中有一個紫色大液泡,那些無色的細胞應當是鱗莖細胞,D錯誤。5.(2020·全國Ⅱ,5)取某植物的成熟葉片,用打孔器獵取葉圓片,等分成兩份,分別放入濃度(單位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兩個試驗組(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倍)。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檢測甲、乙兩組的溶液濃度,發(fā)覺甲組中甲糖溶液濃度上升。在此期間葉細胞和溶液之間沒有溶質交換。據此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組葉細胞吸取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濃度上升B.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不變,則乙組葉細胞的凈吸水量為零C.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降低,則乙組葉肉細胞可能發(fā)生了質壁分別D.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上升,則葉細胞的凈吸水量乙組大于甲組答案D解析甲、乙兩組溶液的濃度相同,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倍,說明單位體積的甲糖溶液中溶質微粒數(shù)目少,而單位體積的乙糖溶液中溶質微粒數(shù)目多,乙糖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大,甲糖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小,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也上升,說明乙組葉細胞吸水,并且葉細胞的凈吸水量乙組小于甲組,D錯誤。6.(2022·湖南,10)原生質體(細胞除細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積大小的變化可作為質壁分別試驗的檢測指標。用葡萄糖基本培育基和NaCl溶液交替處理某假單孢菌,其原生質體表面積的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組NaCl處理不能引起細胞發(fā)生質壁分別,表明細胞中NaCl濃度≥0.3mol/LB.乙、丙組NaCl處理皆使細胞質壁分別,處理解除后細胞即可發(fā)生質壁分別復原C.該菌的正常生長和吸水都可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D.若將該菌先65℃水浴滅活后,再用NaCl溶液處理,原生質體表面積無變化答案A解析分析甲組結果可知,隨著培育時間的延長,與0時(原生質體表面積大約為0.5μm2)相比,原生質體表面積漸漸增大,說明細胞吸水,甲組NaCl處理不能引起細胞發(fā)生質壁分別,表明細胞中濃度>0.3mol/LNaCl,但不肯定是細胞內NaCl濃度≥0.3mol/L,A錯誤;分析乙、丙組結果可知,與0時(原生質體表面積大約分別為0.6μm2、0.75μm2)相比,乙、丙組原生質體表面積均有下降,說明乙、丙組NaCl處理皆使細胞發(fā)生質壁分別,處理解除后細胞即可發(fā)生質壁分別復原,B正確;該菌的正常生長,細胞由小變大可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該菌吸水也會導致原生質體表面積增加,C正確;若將該菌先65℃水浴滅活,細胞死亡,原生質層失去選擇透過性,再用NaCl溶液處理,原生質體表面積無變化,D正確。7.(2023·鹽城高三模擬)在適宜條件下,將月季的花瓣細胞置于肯定濃度的A溶液中,測得細胞液滲透壓與A溶液滲透壓的比值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t1時,水分子不進出花瓣細胞B.A溶液中的溶質能被花瓣細胞吸取C.t2時,花瓣細胞的吸水力量大于t0時D.t0~t2時,花瓣細胞先發(fā)生質壁分別,后自動復原答案A解析t1時,水分子進出花瓣細胞的速率相等,A錯誤;t0~t1時間內花瓣細胞液濃度與A溶液濃度的比值越來越大,說明溶質微粒可以進入細胞,導致細胞液濃度越來越大,B正確;t2時,細胞液滲透壓與A溶液滲透壓的比值等于3,則花瓣細胞的吸水力量大于t0時,C正確;在t1之前細胞液滲透壓與A溶液滲透壓的比值小于1,則花瓣細胞先發(fā)生質壁分別,t1~t2時細胞液滲透壓與A溶液滲透壓的比值大于1,花瓣細胞質壁分別后自動復原,D正確。8.某同學在做“植物細胞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時,用物質的量濃度都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別浸泡洋蔥細胞,觀看細胞的質壁分別現(xiàn)象,得到其原生質體體積變化狀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兩組試驗過程中均有水分子透過細胞膜不斷地進出細胞B.在1min后,處于蔗糖溶液中細胞的細胞液濃度開頭上升C.在2min時,處于乙二醇溶液中細胞開頭吸取乙二醇D.洋蔥的全部活細胞都可發(fā)生質壁分別現(xiàn)象答案A解析水分子可通過自由集中進出細胞,在兩組試驗過程中均有水分子透過細胞膜不斷地進出細胞,A正確;在1min后,處于蔗糖溶液中的細胞的原生質體體積漸漸變小后趨于穩(wěn)定,說明此時間段細胞還在失水并趨于滲透平衡,則細胞液濃度緩慢上升后趨于穩(wěn)定,B錯誤;處于乙二醇溶液中的細胞一開頭就吸取乙二醇,不是從2min時才開頭,C錯誤;洋蔥的全部活細胞在肯定條件下不肯定都能發(fā)生質壁分別及復原現(xiàn)象,能發(fā)生質壁分別及復原現(xiàn)象的細胞須具有大液泡等結構,D錯誤。9.下列各項無法通過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證明的是()A.成熟植物細胞的死活B.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C.成熟的植物細胞能滲透吸水D.水分子通過通道蛋白進出細胞答案D解析成熟植物細胞放入蔗糖溶液中,若始終不能發(fā)生質壁分別,則說明該細胞是死細胞,反之是活細胞,質壁分別的內因是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成熟的植物細胞具有大液泡,能進行滲透吸水,A、B、C不符合題意;質壁分別與復原試驗不能證明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進出細胞,D符合題意。10.(2022·全國甲,2)植物成熟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以不同?,F(xiàn)將a、b、c三種細胞液濃度不同的某種植物成熟葉肉細胞,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觀看到:①細胞a未發(fā)生變化;②細胞b體積增大;③細胞c發(fā)生了質壁分別。若在水分交換期間細胞與蔗糖溶液沒有溶質的交換,下列關于這一試驗的敘述,不合理的是()A.水分交換前,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B.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C.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D.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答案C解析三種不同濃度的植物細胞分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細胞a體積未發(fā)生變化,細胞b體積增大,細胞c發(fā)生質壁分別,所以,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因此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b>細胞a>細胞c,A、B合理;細胞c的質壁分別過程中,細胞液中水分子進入蔗糖溶液,使蔗糖溶液比最初蔗糖溶液濃度小,由題干信息“細胞a在蔗糖溶液中未發(fā)生變化”可知,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與最初蔗糖溶液濃度相等,而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故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c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C不合理,D合理。11.(2023·黃石高三期中)科研人員將a、b兩種植物的成熟葉片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培育相同時間后檢測其重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乙濃度條件下,a、b兩種植物的成熟葉片細胞處于質壁分別狀態(tài)B.五種蔗糖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丙>戊>甲>丁>乙C.在甲溶液中加入適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時間,其中的b植物成熟葉片細胞液濃度將減小D.兩種植物細胞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a>b答案A解析以b植物作為爭辯對象,丙濃度下細胞吸水最多,則丙的濃度最小,其次是戊,甲溶液中b植物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與細胞液濃度相等,乙濃度下失水最多,則乙的濃度最大,因此五種蔗糖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丙<戊<甲<?。家?,B錯誤;在甲溶液中,b植物吸水和失水處于動態(tài)平衡,蔗糖酶將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使其濃度增大,b植物將失水,細胞液濃度變大,C錯誤;在丙濃度下,b植物的增加重量大于a植物,說明b植物的吸水量大于a植物,則兩種植物細胞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b>a,D錯誤。12.(2023·福州高三聯(lián)考)將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外形相同的細條,均分為6組并標上數(shù)字序號,取上述6組細條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時間后,測量各組花冠細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假如蔗糖溶液與花冠細胞之間只有水分交換,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試驗后,第2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比第4組的低B.第4組細胞的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間填充的是蔗糖溶液C.第2組細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的ATP大于第3組D.植物花冠的細胞液濃度介于c~dmol·L-1之間答案C解析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被動運輸,不消耗能量,C錯誤。13.(2024·湖北部分學校高三月考)小液流法是測定植物組織細胞液濃度的一種試驗方法,其原理是把高濃度溶液中的一小液滴放入低濃度溶液中時,液滴下沉;反之則上升。甲與乙兩組試管相同且依次編號為1~6號,相同的試管編號中加入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在甲試管中放入待測植物材料一段時間后,從中取小液滴滴入乙試管(如圖所示),結果如表所示(注:甲試管內加入適量的甲烯藍,甲烯藍可使蔗糖溶液變藍,忽視甲烯藍對蔗糖濃度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乙組試管編號1234561mol·L-1的蔗糖溶液(mL)0.51.01.52.02.53.0蒸餾水(mL)9.59.08.58.07.57.0藍色小滴升降狀況下降下降下降上升上升上升A.據表格分析待測植物材料的細胞液濃度相當于1.5~2.0mol·L-1的蔗糖溶液B.假設上述試驗中藍色液滴均下降,則需適當調高外界溶液濃度C.上述試驗也可以用等濃度硝酸鉀溶液代替蔗糖溶液D.藍色小液滴在1~3號試管中均下降,下降速度最快的是3號試管答案B解析1~6號試管中蔗糖溶液的濃度漸漸上升,由于乙組3號試管中,液滴移動方向向下,乙組4號試管中,液滴移動方向向上,因每個試管中放入了蔗糖和蒸餾水,每個試管中的濃度應當用蔗糖溶液濃度除以蔗糖溶液和蒸餾水的體積之和,即10mL,推知植物材料的細胞液濃度介于0.15~0.2mol·L-1之間,A錯誤;藍色小滴下降,說明植物細胞吸水,即全部外界溶液濃度均低于細胞液濃度,則需適當調高外界溶液濃度,B正確;乙組試管1、2、3中藍色小滴下降的緣由是甲組1、2、3試管中待測植物的細胞液濃度大于蔗糖溶液濃度,細胞吸水,導致試管中蔗糖溶液濃度上升,藍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組相同編號試管內溶液的密度,由于3號試管失水少,蔗糖溶液濃度變化小,故下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油藏模擬軟件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電子保險絲芯片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中低牌號無取向硅鋼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特殊需求三輪車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超精密非球面磨床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軟件工程智能平臺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1P儲能鋰電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漫畫書出版商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自動血壓脈搏測試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高超音速推進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涉詐風險賬戶審查表
- 2023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
-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天天練4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寒假輔導提高班課件 第1講 眼花繚亂的數(shù)據(66張PPT)
- 水利水電工程監(jiān)理平行檢測表部分
- 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計劃表
- 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醫(yī)療服務推薦病-2023版1-4-10
- HY/T 266-2018外壓中空纖維超濾膜表面親水性的測試接觸角法
- 【英文原版小說】the things they carried《負荷》
- 領導干部如何管理壓力與情緒課件
- 2022-2023年度神農中華農業(yè)科技獎科研和科普類推薦書和摘要表(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