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一、單選題1.15世紀,意大利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民間藏書和公共圖書館,當時最為重要的有梵蒂岡、洛倫佐和烏爾比諾圖書館。這可用來說明,當時意大利A.文化趨于活躍 B.政治變革加速 C.市民階級出現(xiàn) D.新教傳播廣泛【答案】A【解析】【詳解】由材料“意大利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民間藏書和公共圖書館”可知,15世紀意大利的文化趨于活躍,這為文藝復興的開展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故選A;材料只能反映意大利在文化方面的發(fā)展狀況,B項是政治領域的內容,無法干脆從材料中得出結論,解除;意大利的市民階層在15世紀之前就已出現(xiàn),解除C;宗教改革起先于16世紀,15世紀的意大利不行能存在新教傳播廣泛的狀況,解除D。2.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的提倡者和19世紀末中國維新思想宣揚者的手段都很高超。兩者的“高超”之處是()A.利用宗教反對封建思想 B.通過著書立說表達思想C組織團體宣揚新思想 D.借助傳統(tǒng)文化宣揚新思想【答案】D【解析】【詳解】文藝復興打著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旗號宣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維新變法運動中康有為宣稱孔子是托古改制、主見變革的先師,因此兩者的“高超”之處是借助傳統(tǒng)文化宣揚新思想,故答案為D項;二者均沒有利用宗教來反對封建思想,解除A項;B項不能體現(xiàn)二者的“高超之處”,解除;文藝復興沒有組織團體來宣揚新思想,解除C項。3.十四世紀歐洲黑死病流行期間,由于教會的無能使得人們對其產生了懷疑,天主教會失去了其在精神文化上的領導地位,為更加現(xiàn)實的思索留出了空間,在這樣的空間里成長出了理性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甚至科學的萌芽。由此可見,黑死病的沖擊A.使得人們擺脫了宗教信仰 B.在確定程度上為文藝復興作了打算C.挑戰(zhàn)了天主教會的創(chuàng)世說 D.干脆導致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答案】B【解析】【詳解】材料說明由于黑死病流行使天主教丟失在歐洲精神領導地位,促進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萌芽的產生,與文藝復興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相吻合,故選B;天主教地位受到撼動并不是擺脫了宗教信仰,A錯誤;黑死病使大批人員死亡,材料沒有體現(xiàn)挑戰(zhàn)創(chuàng)世說,C錯誤;先有文藝復興,之后才是宗教改革運動,D錯誤。4.薄伽丘的《十日談》中有個《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個財主在酒后說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連耶穌都可以喝得,結果被宗教裁判所判處火刑。后來他疏通關系,還獻上一大塊“肥膏”,“讓神父涂在眼上,也好醫(yī)治修士見錢眼紅的毛病”,最終被釋放回家。該故事主要意在A.提出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B.提倡人生剛好行樂并崇尚理性與科學C.反對教會的禁欲苦行并諷刺教會的腐敗D.抨擊教會的貪欲和“靈魂獲救”的騙局【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材料中通過財主因酒后褻瀆耶穌獲刑,卻因賄賂獲釋,說明白教會的禁欲與腐敗,故C項正確。材料無關“學問”、“理性與科學”,AB兩項不符合題意;與“靈魂獲救”騙局相關的是宗教改革,D項錯誤。5.宗教改革時期的漫畫是宗教改革家宣揚其主見的主要工具,當時一次可以印數(shù)萬張,每張的價格低至幾芬尼(相當于一對香腸或者幾瓶脫麥芽酒的價格),這些漫畫引發(fā)民眾(對天主教會)廣泛的爭論。這說明A.宗教宣揚局限于大眾聚集地B.宗教改革主要面對社會的基層C.價格革命提升民眾生活水平D.印刷術的發(fā)展推動了宗教改革【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印刷術發(fā)展對歐洲社會的影響,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學問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實力。解讀材料信息可知,宗教改革時期,由于印刷技術的改進,使紙張印刷成本降低,使漫畫這種大眾傳媒工具進入平常百姓家,也使更多的民眾了解宗教改革的思想,故選D項;A項中的“局限于大眾聚集地”和B項中的“主要面對社會的基層”均不符合史實,故解除;價格革命是新航路開拓對歐洲的影響,其表現(xiàn)是物價暴漲,而材料反映的只是漫畫的價格下跌,而未反映其他商品價格的下跌,故解除C項。6.宗教改革的干脆和確定性的遺產是權力由教會向政府轉移。不管教會是堅持天主教教義,還是擁護新教信仰,世俗當局都限制著教會財產和神職人員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會組織存在的必要性B.實現(xiàn)了西歐各國宗教信仰的自由C.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D.促進了人文主義精神的深化發(fā)展【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世俗當局都限制著教會財產和神職人員的任命”,體現(xiàn)了世俗政權地位的上升,這有利于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選項C正確;世俗政權任命神職人員,說明依舊存在教會組織,解除A;選項B不符合史實,而且與材料主旨無關,解除;材料強調的是世俗政權和教權的關系,而非人文主義精神的深化發(fā)展,解除D。7.馬丁?路德在《九十五條論綱》闡述了基督教徒有權讀《圣經》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干脆與上帝溝通,這種思想的社會效果是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B.從神學角度動搖了天主教的權威C.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勢力在西歐各國蕩然無存【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人人都可以干脆與上帝溝通”可知馬丁?路德否定了天主教會壟斷說明圣經的權力,動搖了天主教會的權威,故B項正確;馬丁?路德并未反映宗教迷信,也不反對上帝信仰,解除AC兩項;宗教改革并未使天主教會消逝,解除D項。故選B。8.18世紀上半葉,法國人對神學失去了愛好,“真正的世界體系被承認了……對宇宙景象在人心中所引起的觀念的贊許……整個社會出現(xiàn)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氣氛,激發(fā)了人們的精神”。這意在說明A.理性社會的到來 B.人文主義的傳播C.宗教改革的影響 D.科學思維的張揚【答案】D【解析】【詳解】由材料“18世紀上半葉”“對宇宙景象在人心中所引起的觀念的贊許……激發(fā)了人們的精神”并結合所學可知,以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為標記的近代科學思維得到了張揚,推動了啟蒙運動的深化發(fā)展,故選D;啟蒙運動在17世紀就已起先,故A項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材料描述的是啟蒙運動,其指導理論是理性主義,而非人文主義,故解除B;材料強調的是近代科學興起對啟蒙運動的影響,而非宗教改革對啟蒙運動的影響,故解除C。9.在伏爾泰的筆下,農夫與野獸幾乎難以區(qū)分,他認為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民眾對政治的參加,而在于對人民的統(tǒng)治是賢明的還是無能的。據(jù)此推斷伏爾泰主見A.民眾干脆參加政治B.推翻封建專制制度C.實行開明君主統(tǒng)治D.“人是生而自由的”【答案】C【解析】【詳解】據(jù)材料“對人民的統(tǒng)治是賢明的還是無能的”并結合所學可知伏爾泰主實行開明君主統(tǒng)治張,C項正確;據(jù)材料“在伏爾泰的筆下,農夫與野獸幾乎難以區(qū)分,他認為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民眾對政治的參加”可知伏爾泰反對民眾參加政治,A項錯誤;B項推翻封建專制制度,與材料無關,B項錯誤;D項“人是生而自由的”與材料無關,D項錯誤。10.美國制憲會議期間,北方資產階級雖反對奴隸貿易,卻支持在憲法中寫入引渡逃奴的內容;聯(lián)邦主義者和州權主義者在國家權力安排上爭吵不休,卻對禁止各州發(fā)行紙幣和破壞契約義務的條款毫無爭議。這充分說明美國A.制憲目之一是愛護私有財產 B.聯(lián)邦與各州達成妥協(xié)C.對保留黑人奴隸制度形成共識 D.兩大勢力的主見趨同【答案】A【解析】【詳解】通過題干中的“支持……引渡逃奴”“對禁止各州發(fā)行紙幣和破壞契約義務的條款毫無爭議”等信息可知,他們都主見維護私有財產,故答案為A項;B、C兩項均只反映了題干的部分內容,對材料信息反映不全面,解除;D項說法確定,材料只表明在愛護私有財產方面兩大勢力的主見趨同,解除。11.在德國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相互背離的兩種趨勢。一種是狂熱追逐軍國主義和權威崇拜的保守的德意志,另一種是主動提倡人文主義和民主主義的自由的德意志。雙方力氣對比消長確定著德意志民主化的進程。這體現(xiàn)了A.德國歷史發(fā)展的獨特性 B.德國民主政治的沖突性C.政治民主化的艱難性 D.啟蒙運動促進政治變革【答案】C【解析】【詳解】從材料中的“相互背離的兩種趨勢”“雙方力氣對比消長確定著德意志民主化的進程”等信息可知,德國的政治民主化進程阻礙重重,充溢艱難性,故答案為C項;材料反映的是德國民主化進程的獨特性,不是歷史發(fā)展的獨特性,解除A項;材料反映的不是德國民主政治的特點,而是民主化進程的特點,解除B項;D項對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解除。12.據(jù)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2017年,針對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復原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國聯(lián)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宣布裁決結果,確定維持此前移民禁令暫停的裁決,拒絕復原特朗普的禁令。對此分析正確的是A.移民禁令違反美國聯(lián)邦憲法 B.體現(xiàn)了“分權與制衡”的思想C.該法院的裁決是最終司法裁決 D.美國法律體系非常完善【答案】B【解析】【詳解】美國聯(lián)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拒絕復原特朗普的禁令,反映出司法權對行政權的限制,體現(xiàn)了“分權與制衡”思想,故答案為B項;特朗普頒布移民禁令沒有違反聯(lián)邦憲法,解除A項;第九巡回上訴法院的裁決不是最終司法裁決,解除C項;D項不能由材料得出,解除。13.為了與美國太平洋郵船公司對抗,1875年明治政府扶植三菱公司開拓了上海航線,把托付給三菱運用的13只官船無償?shù)亟唤o三菱,接著又將舊郵政輪船公司所擁有的24只船送給三菱。材料表明明治政府A起先推行殖產興業(yè)政策B.加緊與美國爭奪亞太地區(qū)C.大力扶植私人資本主義D.發(fā)揮國營企業(yè)的示范作用【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明治維新。材料“明治政府扶植三菱公司開拓了上海航線,把托付給三菱運用的13只官船無償?shù)亟唤o三菱,接著又將舊郵政輪船公司所擁有的24只船送給三菱”反映了日本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資本主義企業(yè),故C正確;1875年并不是起先推行殖產興業(yè)政策的時間,故A解除;當時日本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美國爭奪亞太地區(qū),故B解除;材料沒有反映國營企業(yè)的示范作用,故D解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材料信息“扶植三菱公司開拓了上海航線,把托付給三菱運用的13只官船無償?shù)亟唤o三菱”,學生應當結合所學學問從政府扶植私人資本主義企業(yè)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確答案。14.法國史學家索布爾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革命,包括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梢杂脕碚f明這一觀點的是,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法國大革命A.創(chuàng)建了民主共和政體B.以暴力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專制復辟危急D.以社會同等為首要目標【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啟蒙思想家的主要主見有社會契約論、自由同等、人民主權說、三權分立等,體現(xiàn)的是以社會同等為主要目標,D選項符合題意。美國也采納了民主共和政體,無法體現(xiàn)法國革命的特色,A選項解除。以暴力革命為主要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國也是暴力革命,B選項解除。法國大革命后曾出現(xiàn)多次封建王朝復辟,C選項解除。二、材料題15.啟蒙運動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種氛圍不行避開地產生了十八世紀占支配地位的觀念:科學方法是探討社會活動和自然現(xiàn)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屬性的世界正在被人相識,因此啟蒙思想家認為具有社會屬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相識,這已成為一種共識?!幾裕溃┝_伯特E勒納《西方文明史》材料二啟蒙運動成為后世許多學者的探討對象。列舉如下書目:書名作者出版社《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加林三聯(lián)書店《法國革命論》柏克商務印書館(1)依據(jù)材料一,分析啟蒙運動的起因。結合史實歸納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人們的思想有何改變?(2)作為探討啟蒙運動的材料,在上表書目中你傾向于選擇哪部?請說出你的理由?!敬鸢浮浚?)起因: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改變:從確定人性、敬重人的價值,發(fā)展到提倡科學與自由同等。(從崇拜人性發(fā)展到崇拜理性)(2)選擇:《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理由:啟蒙運動等西方文明的沖擊,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選擇:《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理由: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fā)展選擇:《法國革命論》。理由: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打算【解析】【詳解】(1)“起因”,依據(jù)材料一信息“科學方法是探討社會活動和自然現(xiàn)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屬性的世界正在被人相識,因此啟蒙思想家認為具有社會屬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相識”概括得出: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案淖儭保罁?jù)所學學問得出:從崇拜人性發(fā)展到崇拜理性。(2)本題是開放性試題,選擇哪部著作都可以,只要能自圓其說,理由充分就可以。假如選擇《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則依據(jù)所學學問從啟蒙運動等西方文明的沖擊,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的角度說明理由;假如選擇《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則從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fā)展的角度分析理由;假如選擇《法國革命論》,則從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打算的角度說明理由。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論在單個國家,還是在全世界,都經驗了一個長期的、動蕩的而又反復的過程。一起先表現(xiàn)為思想家的構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眾的力氣將其細化為若干改造現(xiàn)行政治生活的要求。這種要求起初可能是溫柔的、建設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卻可能變得激進。再者,勝者或短暫勝者一方將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為一種永久性的、歷史性的進步?!幾詰藦汀段鞣矫裰魇贰芬罁?jù)材料并結合所學世界近代史學問,圍繞“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擬定一個詳細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楚。)【答案】示例一:論題: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實踐中起了引領作用。闡述: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提出了天賦人權、人人同等、民主法治、三權分立、人民主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思想,推動了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斗爭發(fā)生,并通過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原則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終在法美兩國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形成美國三權分立和法國共和制的民主政體。小結:啟蒙思想的引領在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示例二:論題: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闡述:英國在光榮革命后頒布《權利法案》,限制國王權力,保證議會權力,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民主政治體制。美國在獨立斗爭制定1787年憲法,規(guī)定美國實行聯(lián)邦制和中心權力的三權分立,確立了總統(tǒng)制共和制的美國民主政治體制。德國在統(tǒng)一后頒布德意志帝國憲法,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憲政體的德國民主政治體制。法國1875年的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最終確立了共和政體的法國民主政治體制。結論:將民主制度法律化,是歐美國家在鞏固民主制度中普遍實行的策略。示例三:論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個長期和曲折的過程。闡述:英國在1640年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先是進行限制王權的議會斗爭,后又進行反對王黨叛亂的革命斗爭,于1649年建立共和國,經過克倫威爾的護國主獨裁統(tǒng)治,1660年出現(xiàn)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直至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與新貴族才重新駕馭政權,并通過1689年制定《權利法案》,才最終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民主政治體制。法國在1789年發(fā)生大革命,經過三次革命高潮,頒布了《人權宣言》,處死了國王,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后拿破侖上臺,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民法典》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但出現(xiàn)波旁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