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卷06(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湖北專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B/30/wKhkGWbKe6eAbzcSAAJvZ--Ion8155.jpg)
![黃金卷06(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湖北專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B/30/wKhkGWbKe6eAbzcSAAJvZ--Ion81552.jpg)
![黃金卷06(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湖北專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B/30/wKhkGWbKe6eAbzcSAAJvZ--Ion81553.jpg)
![黃金卷06(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湖北專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B/30/wKhkGWbKe6eAbzcSAAJvZ--Ion81554.jpg)
![黃金卷06(解析版)-【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湖北專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B/30/wKhkGWbKe6eAbzcSAAJvZ--Ion815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贏在高考?黃金8卷】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卷(湖北專用)生物黃金卷06(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玉米植株和成人體內四種化學元素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shù)(%),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元素OCHN總計玉米44.4343.576.241.4695.70人14.6255.997.469.3387.40A.玉米植株中O元素的含量遠高于人體,說明玉米細胞中含水量高B.人體中含N量遠高于玉米,說明人體中蛋白質含量可能高于玉米C.C、H、O、N四種元素在細胞中含量較高,其他元素含量很少且不重要D.組成玉米和人體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及含量大體相同【答案】B【解析】玉米植株中O元素的含量遠高于人體,是因為玉米細胞中糖類含量高,A錯誤;人體中含N量遠高于玉米,而蛋白質含有N,說明人體中蛋白質含量可能高于玉米,B正確;C、H、O、N四種元素在細胞中含量較高,其他元素含量很少,但并非不重要,如人體缺鐵會患缺鐵性貧血,所以其他元素雖然含量少,但對人體也很重要,C錯誤;組成玉米和人體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含量差異較大,D錯誤。2.如下圖所示,甲是組成乙或丙的基本單位(單體)。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甲中的m是U,則甲一定是丙的基本組成單位B.若甲中的m是G,則甲一定是乙的基本組成單位C.若甲中的a是脫氧核糖,則甲物質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質可以分布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D.若甲中的a是核糖,則甲物質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質可以分布于細胞核和細胞質中【答案】B【解析】甲是核苷酸,是乙或丙的基本組成單位,乙呈雙螺旋結構,應是DNA,丙含A、U、C、G,為RNA。如果甲中的m是U,則甲一定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為丙的基本組成單位,A正確;如果甲中的m是G,則甲可能是脫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DNA或RNA的基本組成單位,B錯誤;如果甲中的a是脫氧核糖,則甲為脫氧核苷酸,其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質為DNA,DNA分布在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C正確;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則甲為核糖核苷酸,其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質為RNA,RNA可以分布于細胞核和細胞質中,D正確。3.右圖表示兩個細胞相互接觸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A、B為高等植物細胞,則A、B之間可以形成胞間連絲B.若A是精子,B是卵細胞,則它們的結合與細胞膜上的糖被的識別作用有關C.若A是侵入人體的病原體,B是吞噬細胞,則B吞噬病原體的過程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D.除圖中所示方式外,細胞間還可以通過信息分子間接交流【答案】C【解析】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的過程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C錯誤。4.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質在內質網(wǎng)中進行加工時,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會與內質網(wǎng)中的伴侶蛋白結合而被“扣留”,正確折疊后方可離開,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會進入內質網(wǎng)腔中進行加工B.伴侶蛋白與圖中內質網(wǎng)膜表面的受體結合使受體被活化C.若蛋白A是抗體,則還需高爾基體對其進一步加工D.伴侶蛋白mRNA可運出細胞核,而伴侶蛋白基因不能運出細胞核【答案】B【解析】由題圖可知,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會進入內質網(wǎng)腔中進行加工,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伴侶蛋白不參與內質網(wǎng)膜表面受體的活化,B錯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需要核糖體、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參與,最終可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抗體屬于分泌蛋白,故若蛋白A是抗體,則還需高爾基體對其進一步加工,C正確;細胞核中的DNA一般不能運出細胞核,根據(jù)題圖可知,伴侶蛋白mRNA可通過核孔運出細胞核,D正確。5.右圖為植物細胞膜中H+—ATP酶將細胞質中的H+運輸?shù)侥ね獾氖疽鈭D。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運輸過程中H+—ATP酶不發(fā)生形變B.該運輸可使膜兩側H+維持一定的濃度差C.抑制細胞呼吸不影響H+的運輸速率D.線粒體內膜上的有氧呼吸第三階段也會發(fā)生圖示過程【答案】B【解析】主動運輸過程中H+—ATP酶作為載體蛋白,會發(fā)生形變,協(xié)助物質運輸,A錯誤;該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主動運輸?shù)慕Y果是使膜兩側H+維持一定的濃度差,B正確;H+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需要能量,抑制細胞呼吸會影響細胞的能量供應,進而影響H+的運輸速率,C錯誤;圖示過程是消耗ATP的過程,而線粒體內膜上的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最終會生成ATP,不會發(fā)生圖示過程,D錯誤。6.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yǎng),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tài)與自然環(huán)境中相同。在室外培養(yǎng)一晝夜獲得的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圖乙中的c點對應圖甲中的C點,此時細胞內的氣體交換狀態(tài)對應圖丙中的①B.圖甲中的F點對應圖乙中的h點,此時細胞內的氣體交換狀態(tài)對應圖丙中的③C.圖乙中的d點時玻璃罩內CO2濃度最高,此時細胞內氣體交換狀態(tài)對應圖丙中的③D.經(jīng)過這一晝夜之后,植物體的有機物含量會增加【答案】A【解析】圖乙中的c點時植物只進行細胞呼吸,不進行光合作用,圖甲中的C點,光合作用強度等于細胞呼吸強度,A錯誤;圖甲中的F點對應圖乙中的h點,都是光合作用強度等于細胞呼吸強度的點,此時細胞內的氣體交換狀態(tài)對應圖丙中的③,B正確;圖乙中的d點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細胞呼吸強度,d點之后光合作用強度大于細胞呼吸強度,CO2濃度開始降低,d點時細胞內氣體交換狀態(tài)對應圖丙中的③,C正確;根據(jù)圖甲可知,經(jīng)過一晝夜玻璃罩內的CO2濃度降低,說明有機物有積累,植物體的有機物含量會增加,D正確。7.下圖1、圖2表示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細胞周期中細胞內有關物質或結構的數(shù)量變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開B.圖2中b、c時期分別對應圖1的BC段、DE段C.圖1中CD段變化導致圖2中c時期狀態(tài)的形成D.圖2中d時期是辨認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答案】D【解析】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兩條染色體,使每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DNA分子,A正確;圖2中b、c時期染色體數(shù)∶核DNA分子數(shù)分別為1∶2和1∶1,且c時期核DNA分子和染色體相對數(shù)量均為4,所以b、c時期分別對應圖1的BC段、DE段,B正確;圖1中CD段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從而導致圖2中c時期狀態(tài)的形成,C正確;辨認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是有絲分裂中期,圖2中d時期不表示有絲分裂中期,D錯誤。8.某種二倍體植物的n個不同性狀由n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雜合子表現(xiàn)顯性性狀)。已知植株A的n對基因均雜合。理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n種不同表型的個體B.n越大,植株A測交子代中不同表型個體數(shù)目彼此之間的差異越大C.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數(shù)和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相等D.n≥2時,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答案】B【解析】植株A的測交子代的每個性狀都有2種表型,考慮n對等位基因,植株A的測交子代會出現(xiàn)2n種表型,A正確。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每種表型所占比例均為1/2n,理論上,不同表型個體數(shù)目相同,與n值大小無關,B錯誤。植株A測交子代中,n對基因均雜合的個體所占比例為eq\b\lc\(\rc\)(\a\vs4\al\co1(\f(1,2)))eq\s\up12(n),純合子所占比例也是eq\b\lc\(\rc\)(\a\vs4\al\co1(\f(1,2)))eq\s\up12(n),C正確。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eq\b\lc\(\rc\)(\a\vs4\al\co1(\f(1,2)))eq\s\up12(n),當n≥2時,[1-eq\b\lc\(\rc\)(\a\vs4\al\co1(\f(1,2)))eq\s\up12(n)]>eq\b\lc\(\rc\)(\a\vs4\al\co1(\f(1,2)))eq\s\up12(n),即植株A的測交子代中,雜合子的個體數(shù)多于純合子的個體數(shù),D正確。9.某研究小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別標記T2噬菌體,然后將大腸桿菌和被標記的噬菌體置于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如下圖所示。一段時間后,分別進行攪拌、離心,并檢測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組的上清液含極少量32P標記的噬菌體DNA,但不產(chǎn)生含32P的子代噬菌體B.甲組被感染的細菌內含有32P標記的噬菌體DNA,也可產(chǎn)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體C.乙組的上清液含極少量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也可產(chǎn)生含35S的子代噬菌體D.乙組被感染的細菌內不含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也不產(chǎn)生含35S的子代噬菌體【答案】C【解析】甲組離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由于部分噬菌體未來得及侵染大腸桿菌,所以上清液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由于甲組的上清液中不存在大腸桿菌,所以噬菌體無法繁殖產(chǎn)生含32P標記的子代噬菌體,A正確;甲組被侵染的細菌體內含有32P標記的噬菌體DNA,噬菌體侵染細菌后,利用細菌細胞內的物質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質進行增殖,故可產(chǎn)生不含32P的噬菌體,B正確;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面,只有DNA進入細菌體內,因此乙組的上清液含大量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但不會產(chǎn)生含35S的子代噬菌體,C錯誤;乙組被侵染的細菌體內不含35S標記的噬菌體蛋白質,由于細菌提供的原料中不含35S,所以也不產(chǎn)生含35S的子代噬菌體,D正確。10.下圖為某細菌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圖中的mRNA分子含有m個堿基,其中G+C有n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mRNA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并合成不同的蛋白質B.控制合成該mRNA的DNA中含有m-n個腺嘌呤C.該種mRNA可以合成3種蛋白質,肽鏈長度不一定相同D.從圖中推測翻譯的方向是從mRNA的3′→5′【答案】D【解析】圖中合成了3種蛋白質,說明翻譯的模板區(qū)段不同,該mRNA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由于翻譯的模板區(qū)段不同,因此可以合成不同的蛋白質,A正確;圖中的mRNA分子中含有m個堿基,其中G+C有n個,依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和轉錄過程可推知,控制合成該mRNA的DNA含有2m個堿基,其中G+C有2n個,A+T有2m-2n個,又因為A=T,所以腺嘌呤A有m-n個,B正確;由圖可知,該種mRNA可以合成3種蛋白質,由于模板區(qū)段不同,肽鏈長度不一定相同,C正確;翻譯從起始密碼子(AUG)開始,到終止密碼子結束,從圖中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的位置可推測翻譯的方向是從mRNA的5′→3′,D錯誤。11.如圖為豌豆某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的排列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四個基因,最短的基因的序列包括2000個堿基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如果①基因整體缺失,則最有可能發(fā)生了基因突變B.如果在射線誘導下②基因與③基因發(fā)生了位置互換,則屬于基因重組C.②基因中的某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但未引起性狀的改變,也屬于基因突變D.如果③基因中缺失了20個堿基對,則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答案】C【解析】選C。如果①基因整體缺失,最有可能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A錯誤;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排列順序改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錯誤;發(fā)生在基因內部的堿基排列順序的改變都屬于基因突變,但由于密碼子具有簡并性等,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導致性狀的改變,C正確;基因內部堿基對缺失屬于基因突變,D錯誤。12.果蠅的性染色體組成、性別及育性如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蠅(XrXr)和紅眼雄果蠅(XRY)進行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每2000個子代個體中,總出現(xiàn)一個白眼雌果蠅和一個紅眼雄果蠅(紅眼對白眼為顯性)。對這種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性染色體組成性別及育性XX、XXY♀可育XY、XYY♂可育XO♂不育XXX、YO、YY胚胎期死亡A.親代紅眼雄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B.親代白眼雌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親代紅眼雄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X染色體與Y染色體不分離D.親代白眼雌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兩個X染色體不分離【答案】D【解析】選D。用白眼雌果蠅(XrXr)和紅眼雄果蠅(XRY)進行雜交實驗,在正常情況下所得到的后代中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表型為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rY,表型為白眼。親代紅眼雄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即XR變?yōu)閄r,那么后代中就會出現(xiàn)白眼雌果蠅,親代白眼雌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發(fā)生基因突變,若XrXr突變?yōu)閄RXr,后代中會出現(xiàn)紅眼雄果蠅,由于基因突變的低頻性和不定向性,每2000個子代個體中總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A、B錯誤;親代紅眼雄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X染色體與Y染色體不分離,那么其產(chǎn)生的配子為XRY和O,則后代的基因型為XRXrY和XrO,分別表現(xiàn)為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與題意不符,C錯誤;親代白眼雌果蠅產(chǎn)生配子時兩個X染色體不分離,那么其產(chǎn)生的配子為XrXr和O,則后代的基因型為XrXrY和XRO(XRXrXr、YO致死),分別表現(xiàn)為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D正確。13.正常人體細胞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部分物質交換如右圖所示,其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內環(huán)境包括①②③④B.血漿中的氧氣進入圖示細胞的途徑是③→①→②C.③中含激素、血紅蛋白、乳酸、CO2D.通過排泄系統(tǒng)排出的液體廢物中僅含有尿素和尿酸【答案】B【解析】①為組織液,②為細胞內液,③為血漿,④為尿液。人體內環(huán)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A錯誤;血漿中的氧氣進入圖示細胞的途徑是③血漿→①組織液→②細胞內液,B正確;③血漿中含激素、血漿蛋白、乳酸、CO2等物質,但不含血紅蛋白,C錯誤;通過排泄系統(tǒng)排出的液體廢物中含有尿素、尿酸和無機鹽等,D14.用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壓力激素(一種激素,與情緒波動有關)處理5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每種激素在不同組別的劑量均相同。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激素處理前幾個小時應對小鼠禁食以使其血糖含量維持在正常范圍B.在升高血糖方面,胰高血糖素與腎上腺素之間具有協(xié)同作用,壓力激素對二者升高血糖的作用沒有影響C.腎上腺素與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應相比,前者較漸進、較持久D.情緒激動時腎上腺素和壓力激素分泌應該會增多,從而導致血糖濃度升高【答案】B【解析】據(jù)題圖分析,題圖為用不同激素處理5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情況,實驗的自變量是激素的種類與處理后的時間。對小鼠饑餓處理是為了保證血糖濃度處于正常范圍,因為進食后血糖濃度將升高,A正確。通過組2、組3和組4的比較,可以看出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都可以升高血糖濃度,二者同時使用(組4)時血糖濃度升高更加明顯,說明二者具有協(xié)同作用;組4與組5相比,可以看出壓力激素具有增強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升高血糖的作用,B錯誤。比較組2和組3可以發(fā)現(xiàn),組2血糖迅速升高,但持續(xù)時間短,很快下降,組3血糖緩慢升高,但持續(xù)時間長,C正確。綜合分析各組可知,壓力激素很可能是通過促進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來發(fā)揮作用的,故情緒激動時腎上腺素和壓力激素分泌應該會增多,從而導致血糖濃度升高,D正確。15.將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某植物種子與濕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溫下A.圖中a是脫落酸,b是赤霉素B.種子的休眠、萌發(fā)與植物激素有著密切的關系C.用較高濃度的a與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噴灑果實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D.用較高濃度的b噴灑水稻可以提高產(chǎn)量【答案】D【解析】題圖中a是脫落酸,b是赤霉素,A正確;種子的休眠、萌發(fā)與植物激素有著密切的關系,B正確;用較高濃度的a(脫落酸)與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噴灑果實都可以使果實脫落,達到相同的效果,C正確;用較高濃度的b(赤霉素)噴灑水稻,會導致水稻瘋長,結實率降低,不能提高產(chǎn)量,D錯誤。16.在相同條件下對甲藻、乙藻進行混合培養(yǎng)和單獨培養(yǎng),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單獨培養(yǎng)條件下,甲藻數(shù)量約為1.0×B.混合培養(yǎng)條件下,培養(yǎng)液和空間有限是導致甲藻種群數(shù)量在10~C.單獨培養(yǎng)時乙藻種群數(shù)量呈“S”形增長D.混合培養(yǎng)對甲藻的影響較大【答案】D【解析】由題圖可知,單獨培養(yǎng)時,甲藻種群的K值約為2.0×106個,在K/2(約為1.0×106個)時種群增長最快,A正確;10~12天乙藻(混合培養(yǎng))種群數(shù)量接近0,此時甲藻(混合培養(yǎng))種群數(shù)量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培養(yǎng)液(資源)和空間有限,17.為了研究抗生素X對四種不同細菌(1、2、3、4)的作用效果,有人做了下圖所示的抗菌實驗,菌落形態(tài)如灰霧狀。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培養(yǎng)細菌過程中,培養(yǎng)皿不能倒置B.實驗的結果可以說明耐藥菌是普遍存在的C.抗生素X對細菌2的抑制效果比對細菌3的抑制效果好D.實驗結束后應將細菌、紙條、瓊脂板等進行滅菌處理【答案】A【解析】A、培養(yǎng)細菌過程中,培養(yǎng)皿通常倒置,這樣可以避免冷凝水倒流到培養(yǎng)基表面,A錯誤;B、實驗的結果能說明耐藥菌是普遍存在的,如細菌1、2、3、4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藥性,B正確;C、結合圖示可以看出用抗生素X對細菌2的抑制比對細菌3的抑制效果好,C正確;D、實驗結束后應將細菌、紙條、瓊脂板等進行滅菌處理,以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D正確。故選A。18.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雙脫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Pα~Pβ~Pγ)的結構均與核苷三磷酸(NTP)類似,其中dNTP核糖的第2位碳原子上的羥基(—OH)被氫原子取代而ddNTP核糖第2位和第3位碳原子上的羥基均被氫原子取代。DNA復制時,ddNTP可以與dNTP競爭核苷酸鏈延長位點,并終止DNA片段的延伸?,F(xiàn)有一些序列為5’—GCCTAAGATCGTA—3’的DNA分子單鏈片段,擬通過PCR獲得被32P標記且以堿基“A”為末端(3’為堿基A)、不同長度的子鏈DNA。在反應管中加入單鏈模板、引物、底物、TaqDNA聚合酶、Mg2+及緩沖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結束后最多可得到3種被32P標記的子鏈DNAB.反應底物是dCTP、dGTP、dTTP和γ位32P標記的ddATPC.ddNTP與dNTP競爭的延長位點是脫氧核苷酸鏈的5’末端D.TaqDNA聚合酶在PCR中的作用是形成氫鍵和磷酸二酯鍵【答案】A【解析】A、分析題意可知,5’—GCCTAAGATCGTA—3’的DNA分子單鏈片段共有四個堿基“A”,內部有三個堿基“A”,因此利用PCR反應體系,最多可得到3種被32P標記的子鏈DNA,A正確;B、結合分析可知,反應底物是α位32P標記的dCTP、dGTP、dTTP和ddATP,B錯誤;C、DNA復制時,由5’端向3’端延伸,因此ddNTP與dNTP競爭的延長位點是脫氧核苷酸鏈的3’末端,C錯誤;D、TaqDNA聚合酶能夠催化脫氧核苷酸在DNA的3’端延伸,故在PCR中的作用是形成磷酸二酯鍵,D錯誤。故選A。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9.(1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5℃,將其放入25℃恒溫密閉的玻璃容器中,置于戶外一晝夜,測得容器中CO2含量變化如下圖1所示;圖2中Ⅰ、Ⅱ、Ⅲ、Ⅳ、Ⅴ表示該植物某細胞內的生理過程,a、b、c、d、e代表相應的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曲線中,該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凈光合速率最大的點是________。(2)一晝夜后,該植物有機物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該恒溫密閉玻璃容器內溫度設置為35℃,其余條件相同,重復此實驗,則B點應向______________方移動。(4)圖2中c、d代表的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產(chǎn)生ATP的過程有__________(用圖中符號作答)?!窘馕觥?1)圖1曲線中,該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是B、D,凈光合速率最大的點是C。(2)一晝夜后玻璃容器中CO2含量下降了,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該植物有機物的含量增加。(3)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5℃,將其放入25℃恒溫密閉的玻璃容器中,置于戶外一晝夜,測得容器中CO2含量變化如圖1所示。若該恒溫密閉玻璃容器內溫度設置為35℃,其余條件相同,則光合作用速率減慢,呼吸速率加快,重復此實驗,則B點應向右上方移動。(4)圖2中c代表的物質是CO2,d代表的物質是ATP、NADPH,大量產(chǎn)生ATP的過程有Ⅰ(光反應)、Ⅱ(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答案:(1)B、D(2分)C(2分)(2)增加(2分)一晝夜后玻璃容器中CO2含量下降了,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2分)(3)右上(2分)(4)CO2(2分)ATP、NADPH(2分)Ⅰ、Ⅱ(2分)20.(16分)蕎麥是集營養(yǎng)、保健、醫(yī)藥、飼料、資源等為一體的多用型作物。下表為科研工作者對普通蕎麥的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實驗研究的結果。性狀母本父本F1F2實際比F2理論比主莖基部木質化(有/無)無有有49∶31?花柱(同長/長)長同長同長63∶1713∶3瘦果棱形狀(尖/圓)圓尖尖57∶233∶1回答下列問題:(1)三對相對性狀中,最可能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進一步對瘦果棱形狀與花柱長短進行研究,結果如下:Ⅰ.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F(xiàn)1中花柱長尖瘦果棱的基因型有____種,其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現(xiàn)有一株基因型未知的花柱長圓瘦果棱的蕎麥,研究人員想確定其是否為純合子,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即為純合子;若后代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為雜合子?!窘馕觥扛鶕?jù)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主莖基部木質化:兩親本(有木質化與無木質化)雜交,F(xiàn)1的表型為有木質化,F(xiàn)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的表型及比例為有木質化∶無木質化=49∶31≈9∶7,符合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由此推斷主莖基部木質化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花柱:兩親本(花柱長與花柱同長)雜交,F(xiàn)1的表型為花柱同長,F(xiàn)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的表型及比例為花柱同長∶花柱長=63∶17≈13∶3,符合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由此推斷花柱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瘦果棱形狀:兩親本(尖果與圓果)雜交,F(xiàn)1的表型為尖果,F(xiàn)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的表型及比例為尖果∶圓果=57∶23≈3∶1,符合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由此推斷瘦果棱形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1)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瘦果棱形狀的實驗組中,F(xiàn)1自交后代F2的性狀分離比約為3∶1,符合一對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即其最可能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2)Ⅰ.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花柱同長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后代花柱同長∶花柱長≈13∶3;尖瘦果棱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后代尖果∶圓果≈3∶1。根據(jù)圖形分析,花柱同長的基因型為C_D_、C_dd、ccdd,則花柱長的基因型為ccDD或ccDd,因此花柱同長尖瘦果棱(CcDdEe)自交后代花柱長尖瘦果棱的基因型有2×2=4(種),其中純合子占(1/3)×(1/3)=1/9。Ⅱ.花柱長圓瘦果棱的蕎麥的基因型可能為ccDDee或ccDdee,判斷其是否是純合子的最簡單的方法是自交,即讓其(花柱長圓瘦果棱)自交,觀察后代性狀及統(tǒng)計數(shù)目,若后代均為花柱長圓瘦果棱,則為純合子;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花柱長圓瘦果棱∶花柱同長圓瘦果棱=3∶1,則為雜合子。答案:(1)瘦果棱形狀(2分)F1自交后代F2的性狀分離比約為3∶1,符合一對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2分)(2)Ⅰ.4(2分)1/9(3分)Ⅱ.讓其(花柱長圓瘦果棱)自交,觀察后代性狀及統(tǒng)計數(shù)目(3分)均為花柱長圓瘦果棱,則為純合子(2分);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花柱長圓瘦果棱∶花柱同長圓瘦果棱=3∶1,則為雜合子。(2分)21.(18分)據(jù)報道,某品牌嬰兒米粉中可能含有轉基因稻米成分,有可能引起嬰兒的過敏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過敏反應的過敏原可能是。(2)過敏反應產(chǎn)生的抗體是由漿細胞在過敏原第一次進入機體時合成的。分析抗體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可以說明生物膜系統(tǒng)是在上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3)某科研組為了驗證T細胞是免疫細胞,設計了如下實驗,請你幫助完善。①實驗步驟:a.取兩組數(shù)量、大小、發(fā)育、健康狀況相同的鼷鼠并分別編號為“1”和“2”。b.對第1組進行處理,對第2組不進行處理。c.同時對兩組鼷鼠進行器官移植,觀察器官存活狀況。d.對第1組進行處理,并再次進行器官移植,觀察器官存活狀況。②預測結果:第2組鼷鼠內移植的器官;第1組鼷鼠內移植的器官,當輸入時再次移植的器官③得出結論:。答案:轉基因稻米成分(2分)結構和功能(2分)切除胸腺(2分)輸入T細胞(2分)不成活(2分)成活(2分)T細胞(2分)不成活(2分)細胞是免疫細胞(2分)[解析]過敏反應產(chǎn)生的抗體是在過敏原第一次入侵時刺激漿細胞產(chǎn)生的。過敏反應產(chǎn)生抗體與抗原刺激產(chǎn)生抗體的場所完全一致,由于抗體屬于分泌蛋白,要以囊泡的形式在細胞器及細胞膜之間運輸,從而體現(xiàn)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lián)系。由于對轉基因物質生產(chǎn)和分解過程中的某些反應人們還不完全清楚,所以其成分有可能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對照實驗中要對實驗組進行處理,由于T細胞是在胸腺中發(fā)育成熟的,所以切除胸腺即可,同時注意自身對照的作用,即再次注入T細胞觀察現(xiàn)象,由于此題為驗證性實驗,故實驗結果及結論均為一種。22.(14分)賴氨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而人類主要食物中的賴氨酸含量很低,利用生物技術可提高食物中賴氨酸含量?;卮鹣铝袉栴}:(1)植物細胞合成的賴氨酸達到一定濃度時,能抑制合成過程中兩種關鍵酶的活性,導致賴氨酸含量維持在一定濃度水平,這種調節(jié)方式屬于。根據(jù)這種調節(jié)方式,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用于篩選經(jīng)人工誘變的植物懸浮細胞,可得到抗賴氨酸類似物的細胞突變體,通過培養(yǎng)獲得再生植株。(2)隨著轉基因技術與動物細胞工程結合和發(fā)展,2011年我國首次利用轉基因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培育了高產(chǎn)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其基本流程為:①構建乳腺專一表達載體。隨著測序技術的發(fā)展,為獲取富含賴氨酸的酪蛋白基因(目的基因),可通過檢索獲取其編碼序列,用化學合成法制備得到。再將獲得的目的基因與含有乳腺特異性啟動子的相應載體連接,構建出乳腺專一表達載體。②表達載體轉入牛胚胎成纖維細胞(BEF)。將表達載體包裹到磷脂等構成的脂質體內,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借咨詢服務協(xié)議
- 聯(lián)合研究開發(fā)協(xié)議
- 辦公項目總結與未來展望報告
- 地坪澆筑勞務分包合同
- 獨院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
- 磚砌體工程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高效辦公流程優(yōu)化解決方案
- 媒體資源共享合作框架協(xié)議
- 制作細胞的結構模型(第1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蘇科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寫字樓照明設計施工方案
- 路基換填級配碎石施工方案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單元檢測試題
- 四川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考試題庫
- GB/T 34875-2017離心泵和轉子泵用軸封系統(tǒng)
- GB/T 25085.3-2020道路車輛汽車電纜第3部分:交流30 V或直流60 V單芯銅導體電纜的尺寸和要求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統(tǒng)維護保養(yǎng)規(guī)范
- 2023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篇)
- 2022年云上貴州大數(shù)據(jù)(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虎符銅砭刮痧)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課件
- 文件袋、檔案袋密封條模板
- 依圖科技業(yè)務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