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18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一.選擇題(共8小題)1.下列有關“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表述中,錯誤的是()A.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我們就說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 B.安裝好杠桿,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 C.如圖保持測力計懸掛的位置不變,若斜向下拉,測力計示數(shù)會變大 D.測量過程中,若測力計指針不在刻度線上,為方便讀數(shù)可適當調節(jié)平衡螺母【解答】解:A、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時,杠桿就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B、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為了便于測量力臂,要先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正確;C、彈簧測力計改為斜向下拉后,其力臂小于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力臂變小,拉力就會大,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故C正確;D、“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過程中不能調節(jié)平衡螺母,故D錯誤。故選:D。2.如圖所示為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若每個鉤碼的質量為50g,為了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取10N/kg)A.在A點掛4個鉤碼能使杠桿平衡 B.在B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當示數(shù)為0.5N時,能使杠桿平衡 C.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拉,無論如何改變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彈簧測力計在A點拉,無論如何改變用力方向都要費力【解答】解:每個鉤碼重力為F=0.05kg×10N/kg=0.5N,設每個小格長度為L,則支點左側力與力臂的乘積為:1N×3L=3N×L;A、在A點掛4個鉤碼時,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2N×2L=4N×L>3N×L,杠桿不能平衡,故A錯誤;B、在B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當示數(shù)為0.5N時,杠桿右側力與力臂的積為:0.5N×5L=2.5N×L<3N×L,杠桿不能平衡,故B錯誤;C、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1N×3L=F×5L,最小拉力為0.6N;當力的方向改變時,力臂減小,使力臂小于3L時,拉力要大于1N,杠桿費力,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拉,當力臂為3L時,拉力為1N.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當改變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3L時,拉力要大于1N,杠桿才能平衡,要費力,故C錯誤;D、用彈簧測力計在A點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1N×3L=F×2L,最小拉力為1.5N;當力的方向改變時,力臂減小,無論如何改變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費力,故D正確。故選:D。3.張洋同學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在杠桿沒有處于水平平衡時,就在杠桿上掛鉤碼進行實驗,小旭認為這樣操作會對實驗產生以下影響,你認為正確的是:()①杠桿自身重力可能會對實驗產生影響②可能不便于測量力臂或出現(xiàn)力臂測量錯誤③無法得出杠桿平衡條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解答】解:①杠桿沒有調平就掛上鉤碼進行實驗,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產生影響,故①正確;②③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不在杠桿上,不便于測量力臂,不便于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但在測量方法正確時可以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故②正確、③錯誤。故選:A。4.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杠桿的橫梁不在水平位置靜止時,它不處于平衡狀態(tài) B.杠桿的橫梁若能繞水平軸勻速轉動時,它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 C.杠桿的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動力和阻力的方向必須是豎直向下的 D.杠桿的橫梁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就進行實驗操作,探究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解答】解:AB、桿平衡是指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與杠桿與處的位置無關,故A不正確、B正確;C、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動力與阻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時,則動力臂與阻力臂均在杠桿上,便于實驗的測量,但力臂并非一定要在杠桿上,即動力與阻力不一定必須是豎直向下的;故C不正確;D、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減小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如果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測量時會更加不方便,但并不是探究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故D不正確。故選:B。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A.使讀取數(shù)據更準確 B.不斷磨合,減小摩擦 C.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解答】解: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故C正確。故選:C。6.如圖,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已知杠桿上每個小格長度為2cm,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杠桿(已知30°角所對的邊等于斜邊的一半)。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動力臂為0.08m B.鉤碼總重為2N C.動力乘以動力臂即為彈簧測力計對杠桿做功的多少 D.在實驗中,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組數(shù)據的目的是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解答】解:A、如圖所示,動力臂為L1,當彈簧測力計在A點斜向上拉(與水平方向成30°角)杠桿,所以動力臂L1=OA=×4×2cm=4cm=0.04m,故A錯誤;B、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3N,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GL2可得,G===2N,故B正確;C、動力乘以動力臂為力矩;功是力與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乘積,故C錯誤;D、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了多組實驗數(shù)據,得出了杠桿平衡條件。該實驗測多組數(shù)據的目的是為了得出的結論更具有普遍性,故D錯誤。故選:B。7.如圖所示,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進行“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每個鉤碼重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前出現(xiàn)圖中所示情況,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B.在AB處各減少一個鉤碼,杠桿仍然能保持平衡 C.實驗時,在C處掛5個鉤碼,再向左移動平衡螺母調節(jié)杠桿平衡 D.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右轉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逐漸變大【解答】解:A、由圖可知,杠桿的右端上翹,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應向右端移動,故A錯誤;B、設一個鉤碼重為G,一格的長度為L,原來:3G×2L=2G×3L,杠桿平衡;在杠桿兩側掛鉤碼處各減少一個質量相等的鉤碼,現(xiàn)在:2G×2L>G×3L,所以杠桿不再平衡,杠桿的左端下沉,故B錯誤;C、掛上鉤碼后,實驗過程中不能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故C錯誤;D、圖中彈簧測力計從豎直位置轉到傾斜位置,此時拉力F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拉力變大,即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故D正確;故選:D。8.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為了方便對力臂的測量,該同學先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B.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重均為0.5N的鉤碼,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上的B點,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N C.若將其中的一個鉤碼浸沒水中,平衡時B點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小 D.如果將測力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小【解答】解:A、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從杠桿所標刻度直接讀出各力的力臂,A正確。B、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即:F1×8L=2N×4L,解得:F1=1N,B正確;C、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xiàn)1L1=F2L2,將其中的一個鉤碼浸沒水中,鉤碼受到浮力的作用,對杠桿的力減小,動力臂和阻力臂不變,所以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小,C正確;D、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時,動力臂是OB,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杠桿時,動力臂是OD,動力臂減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會變大,D錯誤。故選:D。二.填空題(共2小題)9.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變大/變小/不變)。當杠桿由圖乙的位置變成圖丙的位置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設杠桿質地均勻,支點恰好在杠桿的中心,并且不計支點處摩擦)【解答】解: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動力臂變小,要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因阻力和阻力臂大小不變,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其原因是動力臂變小了;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當杠桿傾斜平衡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因為△OAE∽△OCD,所以:=;故F乙=F丙;故答案為:變大;不變。10.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小明進行實驗并收集到了表中的數(shù)據。實驗次數(shù)動力F1/N動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0.50.21.00.121.00.151.50.133.00.12.00.15(1)分析數(shù)據可知,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l1=F2l2;(2)如圖甲所示,小明實驗時在一平衡杠桿的兩端放上不同數(shù)量的相同硬幣,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她用刻度尺測出L1和L2,則2L1>3L2(選填“>”、“<”或“=”);(3)探究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后,小明對天平上游碼的質量進行了計算,她用刻度尺測出L1和L2(如圖乙所示),則游碼的質量為g?!窘獯稹拷猓海?)由表格中數(shù)據,①0.5N×0.2m=1.0N×0.1m=0.1N?m;②1.0N×0.15m=1.5N×0.1m=0.15N?m;③3.0N×0.1m=2.0N×0.15m=0.3N?m;可知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xiàn)1l1=F2l2,設每個硬幣的重量為G,則由圖可得,2G(r+L1)=3G(r+L2),2Gr+2GL1=3Gr+3GL2,2GL1=Gr+3GL2,所以2GL1>3GL2,即2L1>3L2,(3)以天平的刀口為杠桿的支點,天平的左盤和右盤的質量分別為m左和m右,游碼的質量為m,當游碼位于零刻度線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m左g×L1+mg×L2=m右g×L1①;當游碼位于最大值5克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m左+5)g×L1=mg×L2+m右g×L1②;由(2)﹣(1)得,5×L1=mL2,解得m=。故答案為:(1)F1l1=F2l2;(2)>;(3)。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11.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1)圖甲中,杠桿靜止時處于平衡(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shù)量相同規(guī)格的鉤碼,調節(jié)鉤碼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桿上測量力臂。(2)如圖乙所示,在杠桿左側A位置(左邊位置第四格)先掛了3個鉤碼,每個鉤碼為0.5N,在右側B位置(右邊位置第三格)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N。(3)如圖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掛一個彈簧測力計,在B位置掛了2個鉤碼現(xiàn)將彈簧測力計從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過程中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小,原因是測力計的拉力力臂變大(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小明用如圖丁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總是無法得到教材上所給出的杠桿平衡條件,其原因是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5)小明多次實驗收集多組數(shù)據,目的是b(選填“a”或“b”)。a.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b.使實驗結論更具有科學性和普遍性【解答】解:(1)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是平衡狀態(tài);為排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實驗前把杠桿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桿靜止在圖甲所示位置,杠桿右端偏高,應將杠桿右端的螺母向右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shù)量相同規(guī)格的鉤碼,調節(jié)鉤碼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直接從杠桿上測量力臂;(2)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設杠桿的一個小格為L,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知,3G×4L=F×3L解得:F=4G=4×0.5N=2N;(3)圖丙中,當彈簧測力計繞A點從C位置轉動到D位置的過程中,要保持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拉力F將變小,這是因為,當拉力由傾斜變成豎直時,阻力阻力臂不變,拉力F力臂變大,相應的力會變小,這樣才能繼續(xù)平衡;(4)利用如圖丁所示裝置進行探究,杠桿的重心沒有通過支點,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5)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使結論具有普遍性,故選b;故答案為:(1)平衡;右;測量力臂;(2)2;(3)變??;變大;(4)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5)b。1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在杠桿的A點掛上一個重物,在B點用彈簧測力計施加豎直向下的力F1使杠桿平衡.請在如圖甲中畫出重物對掛鉤的拉力F.(2)在杠桿后面安裝一個以O為圓心的圓盤,如圖甲.再把彈簧測力計從B點移到C點,此時拉力F2沿圖乙中的CD線(CD線與圓盤相切于D點).①請在圖乙中畫出拉力F2,并畫出F2的力臂L2;②判斷:F1=F2.(選填“>”、“<”或“=”)(3)用圖丙中的輕質杠桿HIJK提起G=300N的重物,I點為支點,已知HI=6m,IJ=3m,JK=4m,請在圖丙中畫出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力F3,并標出其大小.【解答】解:(1)重物對掛鉤拉力的作用點在掛鉤上,方向豎直向下,如下圖所示:(2)①過拉力F2的作用點C,沿圖乙中的CD線向右下方畫一條有向線段,即為其拉力F2的示意圖,連接OD,OD即為其力臂L2,如圖所示:②把彈簧測力計從B點移到C點,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OD=OB,由F1L1=F2L2可知,拉力不變,所以F1=F2;(3)在直角三角形IJK中,IJ=3cm,JK=4cm,由勾股定理知,IK=5cm,即IK<HI,所以,動力臂最大時,需要把動力作用點施加在H點,此時動力臂為IH,阻力臂也是IH,則F=G=300N,如下圖所示:故答案為:(1);(2)①;②=;(3)。13.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接著小明將杠桿的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他的操作是否正確?正確(選填“正確”或“不正確”)。(2)然后小明在杠桿A處掛2個鉤碼,在B處掛3個鉤碼,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他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科學不科學?原因是只由一次實驗數(shù)據得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為了準確得到杠桿平衡條件,小明在杠桿左側掛上鉤碼,在杠桿右側用彈簧測力計拉,如圖丙所示,他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C。A.便于直接讀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C.便于正確認識力臂D.便于測量力臂的大?。?)當杠桿平衡時,在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在刻度線“A”處掛2個鉤碼,在刻度線“C”處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杠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將彈簧測力計斜向右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其示數(shù)為F2,則F2大于F1(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如圖丁所示,AOB為一輕質杠桿,O為支點,AO=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病毒與生物安全法律法規(guī)合同
- 壁畫與古代漁業(yè)技術合同
- 保險業(yè)保險業(yè)風險報告編制合同
- 休閑農業(yè)園區(qū)場地調研與農產品加工合同
- 老人病患護理課件
- 翻譯相關課件
- 美術用具介紹課件
- 單位工作總結怎樣寫
- 服裝生產車間安全培訓
- 安全生產法7個職責
- GB/T 18391.6-2009信息技術元數(shù)據注冊系統(tǒng)(MDR)第6部分:注冊
- GB/T 14501.6-2008六氟化鈾分析方法第6部分:鈾的測定
- 日立電梯MCA調試培訓課件
- 國道市政化改造示范段交通疏解方案
- 2023年遼寧省農業(yè)信貸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光學玻璃課件
- 智力殘疾康復訓練課件
- 焊接過程及記錄與檢查表
- 鑄造作業(yè)指導書
- 三菱電機FX-PLC自動化培訓課件(完整版)
- (完整版)全國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申報材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