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模擬題23_第1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模擬題23_第2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模擬題23_第3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模擬題23_第4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模擬題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音樂模擬題23一、單項選擇題1.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屬于哪一個音樂思想流派的學說?______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正確答案:B(江南博哥)[考點]中國音樂史

[解析]這句話的含義是:所有音樂的源頭,都是人內心的感動,(這種感動)是因外界的事物而起,被外物感染而激動,所以就在聲音上體現出來了。這句話出自《樂記》?!稑酚洝肥俏覈钤绲囊徊烤哂斜容^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故本題選B。

2.

小字組的至小字一組b之間共包含幾個半音?______A.13個B.11個C.12個D.14個正確答案:B[考點]音樂基本理論

[解析]一個純八度共包含12個半音,小字組的到小字一組的b為減八度,即純八度減少一個半音,共11個半音。

3.

音程的上方音與下方音相互顛倒,叫作音程的轉位。減五度音程轉位后成為______。A.純五度B.增四度C.純四度D.增五度正確答案:B[考點]音樂基本理論

[解析]原位音程與轉位音程度數之和為9,轉位后除純音程仍為純音程外,大音程與小音程相互轉換,增音程與減音程相互轉換,倍增音程與倍減音程相互轉換。因此,減五度轉位后為增四度。

4.

音樂與相關文化只有在______、表現和創(chuàng)造活動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體現。A.教育B.音樂欣賞C.探究D.課堂活動正確答案:B[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音樂與相關文化只有在音樂欣賞、表現和創(chuàng)造活動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體現。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詞作者是______。A.聶耳B.田漢C.郭沫若D.集體創(chuàng)作正確答案:B[考點]中國音樂史

[解析]《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zhàn)爭年代,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象征著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捍衛(wèi)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

6.

斷音記號記在音符上方,表示該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彈性。常用的斷音記號以圓點“·”、倒三角“▼”來標記,實際演奏的時值分別為該音符的______。A.四分之一、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十六分之一C.二分之一、四分之一D.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正確答案:C[解析]跳音記號又稱頓音、斷音,記在符頭的上方或下方,表示演唱(奏)該音時要短促、跳躍、相互分離,常用小圓點“·”和倒三角“▼”表示。小圓點為長跳音,表示演奏該音符的一半時值;倒三角為短跳音,表示演奏該音符的四分之一。

7.

下列譜例中的旋律片段選自貝多芬的______。

A.《第五交響曲(命運)》B.《第六交響曲(田園)》C.《升c小調奏鳴曲(月光)》D.《第三交響曲(英雄)》正確答案:D[解析]此旋律片段選自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第三交響曲(英雄)》,該作品為降E大調。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它的標題是《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簡稱“英雄交響曲”。

8.

教師間的相互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課程標準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向我們提出的迫切要求,必須引起同行們的高度重視。不屬于這種合作包含的內容的是______。A.教材資源共享、方法技能互探B.情感心理互助、課內課外互援C.方法技能互探、課內課外互援D.課內互援、教材專享正確答案:D[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教師間的相互合作主要包含教材資源共享、方法技能互探,情感心理互助、課內課外互援。

9.

______是德沃夏克僑居美國期間,于1892—1893年完成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中的第二樂章。A.《念故鄉(xiāng)》B.《晨景》C.《水仙女》D.《被出賣的新娘》正確答案:A[考點]西方音樂史

[解析]《念故鄉(xiāng)》是德沃夏克僑居美國期間,于1892—1893年完成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中的第二樂章。這作品深刻表現出作者在美國生活的感受和對祖國、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10.

《新音樂雜志》的創(chuàng)刊人是______。A.勃拉姆斯B.舒曼C.門德爾松D.貝多芬正確答案:B[考點]西方音樂史

[解析]舒曼,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19歲起師從維克學鋼琴,1834年創(chuàng)辦《新音樂雜志》,刊發(fā)了大量評論文章,成為當時德國音樂藝術生活中革新與進步藝術傾向的喉舌。

11.

下列選項中,最適合圖中人物演奏的曲目是______。

A.《十面埋伏》B.《廣陵散》C.《塞上曲》D.《海青拿天鵝》正確答案:B[解析]圖中人物所彈奏的樂器為古琴。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形制在兩漢時逐步趨于成熟。琴曲《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大型琴曲,是我國古琴十大名曲之一。A項《十面埋伏》是著名的琵琶傳統(tǒng)大套舞曲。C項《塞上曲》是一首傳統(tǒng)琵琶大套文曲,樂曲通過描寫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表達了哀怨悲切之情。D項《海青拿天鵝》是我國目前能確定的創(chuàng)作年代最久遠的一首琵琶曲。

12.

下列屬于合唱中女高音聲部音域的是______。A.A1—g2B.c1—c3C.c1—b2D.d2—c3正確答案:B[考點]音樂創(chuàng)編與合唱指揮

[解析]在合唱中,女高音聲部的音域為c1—c3。

13.

下列譜例中的作品是______根據美國歌曲《旅愁》的曲調填詞而成。

A.曾志忞B.沈心工C.李叔同D.蕭友梅正確答案:C[解析]該作品名為《送別》,是李叔同根據美國歌曲《旅愁》的曲調填詞而成。曾志忞、沈心工與李叔同均為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蕭友梅為著名的音樂家、教育家,作有歌曲《問》《五四紀念愛國歌》等。

14.

笛子分梆笛和______。A.羌笛B.竹笛C.長笛D.曲笛正確答案:D[考點]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與世界民族民間音樂

[解析]笛子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即中國竹笛。笛子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15.

下列譜例中的旋律片段是由______創(chuàng)作的。

A.施光南B.黃自C.聶耳D.冼星海正確答案:A[解析]該譜例節(jié)選自《在希望的田野上》。這是一首歌頌家鄉(xiāng)的歌曲,由施光南作曲、陳曉光作詞,表達了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yè)的激情與希冀。

16.

課堂教學要“有始有終”,教學結束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過程無法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好的結束達到的效果不包括______。A.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B.便于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C.學生情緒得不到高漲D.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會理解得到升華正確答案:C[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課堂教學要有始有終,教學結束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過程無法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結束既能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又便于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還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會理解得到升華。

17.

在講授《長江之歌》這堂課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長江奔騰而過的情境,劉老師花了35分鐘的時間播放紀錄片,然后講解圖片資料,使學生興趣大增,課堂氛圍異?;钴S。最后,劉老師花了5分鐘的時間進行教唱。請問劉老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違反了以下哪種基本理念?______A.關注學科綜合B.面向全體學生C.突出音樂特點D.弘揚民族音樂正確答案:C[解析]音樂是聽覺藝術,其一切實踐活動必須依賴于聽覺。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是音樂學習的首要任務,也是學習音樂技能的基礎。劉老師在播放紀錄片上用時過長,留給歌曲演唱的時間太短,這不符合音樂感知規(guī)律,也違背了“突出音樂特點”的基本理念。

18.

甘美蘭是______地區(qū)的特色音樂。A.印度B.朝鮮C.印度尼西亞D.阿根廷正確答案:C[考點]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與世界民族民間音樂

[解析]甘美蘭是印度尼西亞地區(qū)最有特色的器樂合奏形式。

19.

《雪絨花》是哪一部美國音樂故事片中的插曲?______A.《卡門》B.《茶花女》C.《音樂之聲》D.《弄臣》正確答案:C[考點]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與世界民族民間音樂

[解析]《雪絨花》是美國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

20.

通過試卷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并以分數或等級的形式表現出來,這體現了評價方法中的______。A.終結性評價B.定性評價C.形成性評價D.定量評價正確答案:D[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定量評價具有比較準確、便于實施等優(yōu)點,通過定量評價可以獲得每個學生音樂學習的等級。

21.

______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A.感受與審美B.聆聽與欣賞C.感受與欣賞D.舞蹈與欣賞正確答案:C[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形成,對于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2.

下列哪一個是的模進?______

A.

B.

C.

D.正確答案:B[考點]音樂基本理論

[解析]模進指的是將旋律的某個片段作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進行重復。B項將原音調移高了三度,符合模進原則。

23.

我國古代文獻有關音樂起源的記載,反映的是音樂起源于多源的觀念。而其中“為表達感情和娛樂而產生音樂”的觀念屬于______。A.勞動生產說B.模仿說C.巫術說D.情感說正確答案:D[考點]中國音樂史

[解析]A項勞動生產說指音樂起源于勞動生產過程,B項模仿說指音樂起源于人類模仿大自然中的音響,C項巫術說指音樂作為一種精神力量的需要而產生(早期人類為求生存與自然斗爭,產生音樂作為精神力量的支柱)。D項情感說是指音樂為表達情感和娛樂而產生。

24.

______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表現、創(chuàng)造以及藝術審美能力。A.音樂與相關文化B.音樂與藝術審美C.德育與藝術審美D.探究與合作正確答案:A[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學習領域,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表現、創(chuàng)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25.

弦樂四重奏由哪些樂器組成?______A.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B.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C.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D.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正確答案:A[考點]音樂創(chuàng)編與合唱指揮

[解析]弦樂四重奏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

26.

1959年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首演獲得極大成功,此樂曲的作曲家是______。A.陳鋼、何占豪B.聶耳、冼星海C.呂其明、杜鳴心D.黃自、趙元任正確答案:A[解析]《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何占豪、陳鋼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以越劇的音調為創(chuàng)作素材,將中國民族樂器的演奏方法運用到小提琴的演奏當中。

27.

《義勇軍進行曲》是下列哪部電影的主題歌?______A.《聶耳》B.《英雄兒女》C.《風云兒女》D.《中華兒女》正確答案:C[考點]中國音樂史

[解析]《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zhàn)爭年代,194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象征著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捍衛(wèi)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读x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于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云兒女》所作的主題歌。

28.

在音樂學科的教學當中,根據實際情況可采用隨堂即時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主持的集體與單個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這體現了______。A.評價方法由單一向綜合發(fā)展B.從重視結果評價向重視過程評價發(fā)展C.強調創(chuàng)造適合并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D.評價主體由一元向多元發(fā)展,評價對象由被動等待向主動參與發(fā)展正確答案:D[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即時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都屬于評價的方法,可以看出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及主動參與性等特點。

29.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zhèn)一創(chuàng)立了______教學法。A.體態(tài)律動B.才能教育C.奧爾夫D.綜合音樂正確答案:B[考點]音樂美學基礎、音樂課程與教學論

[解析]日本教育家鈴木鎮(zhèn)一創(chuàng)立了才能教育教學法。他認為才能是人們在后天通過教育環(huán)境所刺激、培養(yǎng)而成的,不是與生俱來的。

30.

下列屬于我國民族音樂家華彥鈞的作品的是______。A.《大浪淘沙》B.《月夜》C.《病中吟》D.《空山鳥語》正確答案:A[考點]中國音樂史

[解析]《大浪淘沙》是華彥鈞的琵琶曲,《月夜》《病中吟》《空山鳥語》都是劉天華的二胡代表作品。

二、音樂編創(chuàng)題(本大題共10分)1.

根據下列旋律片段配寫二聲部。

要求:不改動原曲,用支聲(每個聲部脫胎于同一個主要曲調,大體相似,但時有變化,若即若離)的方式編配另一個聲部。

正確答案:

三、音樂作品分析題(本大題共15分)分析歌曲《搖籃曲》譜例,并按要求作答。

要求:1.

分析調式調性。正確答案:F自然大調。

2.

寫出曲式結構名稱。正確答案:并列單二部曲式。

3.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點。正確答案:歌曲為3/4拍,每句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了帶有搖擺韻律的圓舞曲節(jié)奏。旋律輕柔、和緩、恬靜、優(yōu)美,富于詩意,描繪出一副安詳、溫馨的畫面,表現了母親對兒女無限的溫情。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35分)1.

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九年級學生

教學內容:演唱教學《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

要求:

(1)設定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2)針對教學重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至少包括2個課堂提問。正確答案:[參考設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高山族人民對歌舞的熱愛,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愛國思想。

【過程與方法】通過感受、體驗音樂,了解歌曲的情緒,用圓潤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知識與技能】了解一字多音的演唱和起承轉合的寫作手法,會初步判斷民族調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圓潤連貫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注意演唱時節(jié)奏和旋律的配合。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新課導入

播放高山族歌舞《杵樂》視頻。

教師設置問題:這是哪個民族的歌舞表演?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這是高山族的歌舞表演,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國寶島臺灣,高山族是土著居民的一個統(tǒng)稱,其實還分有阿美、排灣泰、雅賽夏等十三個支系,它們每一個族系之間的生活習慣、語言都很不同,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非常喜歡唱歌跳舞,唱歌和跳舞已經成為它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來自寶島音樂之鄉(xiāng)的歌曲《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

(二)新課教學

1.節(jié)奏練習

學生練習節(jié)奏,教師引導注意節(jié)奏要平穩(wěn)。(教師引導學生用跺腳來表示休止符)

第一條節(jié)奏:

第二條節(jié)奏:

第三條節(jié)奏:

第四條節(jié)奏:

教師引導手和腳的配合,注意節(jié)奏要平穩(wěn)。

2.初次欣賞歌曲,體會歌曲的思想情感

教師設置問題:歌曲的速度怎么樣?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這是一首高山族民歌,歌曲歡快熱烈,輕快的速度具有舞曲的風格,表現了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再次聆聽音樂

教師設置問題:歌曲由多少個句子組成?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這首歌曲是一首單樂段結構,由四個樂句組成。

4.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拍擊節(jié)奏。

(2)學唱歌譜。

教師逐句地教唱樂譜,學生跟唱。

①學生跟著鋼琴學唱樂譜

教師設置問題:旋律中哪一句不太好唱?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第二句和第三句相對難一些,并且氣息要連貫,長音時值要唱足,聲音用氣息支撐。

②學生再次跟琴唱樂譜

教師設置問題:在樂譜中第一、二、三、四句中有相似的地方嗎?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這種樂句的結構叫作起承轉合,是我國民族音樂中重要的寫作方法,起句(第一句)是音樂的初步呈示,是全曲發(fā)展的基礎;承句(第二句)是起句的重復或展開,加深、鞏固呈示的樂思;轉句(第三句)是全曲的發(fā)展,樂句中節(jié)奏變得寬松,把呈示和鞏固的樂思加以發(fā)展,出現不穩(wěn)定的因素;合句(第四句)是樂段的結尾,有時也和起句、承句有再現的因素,或者在轉的基礎上一氣呵成,對整個樂段加以概括。

③學生演唱音階和樂譜

教師設置問題:我們的五聲民族調式中都有哪些音?樂譜最后一個音是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我們的五聲民族調式中有宮、商、角、徵、羽,而樂譜中最后一個音是羽音,所以這首歌是民族調式中五聲羽調式。

(3)學唱歌詞。

①欣賞歌曲,學生小聲跟唱,感受歌詞的意境。

教師設置問題:歌詞內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總結:輕快的速度與歡快活潑的情緒,表現出祖輩們愛唱歌的風俗習慣,同時也表現了臺灣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②學生跟鋼琴學唱歌詞。

老師做正確與錯誤的示范。

學生評價:歌曲中出現了一字多音的地方,演唱時注意氣息要保持平衡,時值要唱足,聲音保持豎立的狀態(tài)圓潤飽滿地演唱;歌唱時聲音稍微短促一點,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③學生再次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三)鞏固提高

1.為歌曲配伴奏

(1)學生練習樂譜中拍手的節(jié)奏。

(2)教師將學生分為演唱組與節(jié)奏組,學生表演。

教師評價:表演時大家要有表情地演奏,旋律不要越唱越快,拍手時注意休止符的轉變和時值的變化。

(3)學生再次表演。

(4)學生交換角色表演。

2.為歌曲創(chuàng)編舞蹈

(1)教師示范高山族舞蹈的動作。

(2)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跳舞蹈動作。

教師引導:同學們可以變換隊形,舞蹈的情緒很熱情,注意動作要保持一致,雙腳有節(jié)奏地、緩慢地向一旁移動,雙手垂放在身體前方有節(jié)奏地輕輕擺動。

(3)學生很熱情地表演。

(4)學生分組進行歌伴舞表演。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深深感受到高山族人民對歌舞的摯愛,臺灣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高山族也是中華大家庭的一員,讓我們在歌聲中共同祝愿海峽兩岸的同胞早日團聚。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5分)閱讀案例,并回答問題1.

案例:

張老師是一名初中音樂老師,她常常倡導學科之間的綜合學習,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讓學生去體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她經常開展活動課,邀請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音樂小短劇,并舉行文藝匯演進行展示,使學生和家長都能參與其中。除此之外,張老師在課堂上還經常帶領學生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或用繪畫來表示音樂的旋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問題: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對上面張老師的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并說明理由。正確答案:張老師的教學行為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的基本理念?!皩W科綜合”包括音樂課程不同學習領域間的綜合,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綜合,也包括音樂與藝術之外其他學科間的綜合。在教學中,教師應突出以音樂為主的綜合,通過延伸知識與其他學科內容有機聯系。張老師課堂中的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以及用繪畫來展示都體現了音樂與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有機結合。

除此之外,張老師開展課外活動課時,邀請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音樂小短劇,并舉行文藝匯演等行為體現出“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的基本理念。

六、課例點評題(本大題共15分)1.

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對下面教學設計中的教學階段進行評析。

【課題名稱】《牧歌》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學會唱《牧歌》。

2.通過欣賞,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識,能聽辨馬頭琴音色。

3.學會用豎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對音樂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有初步體驗。

【教學過程】

(一)唱歌

1.請學生從課本的譜例上找出描繪顏色的字詞,提示學生討論這些美好的視覺形象是如何通過音樂來展現的。

2.請學生從譜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1—2小節(jié)與5—6小節(jié)、9—10小節(jié)在節(jié)奏上相同;最后4小節(jié)基本上是5—8小節(jié)的低五度變化形式)

3.采用跟隨錄音哼唱、教師范唱、隨琴教唱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學唱《牧歌》。

4.組織學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齊唱、小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進行。

5.跟隨錄音或鋼琴伴奏放聲高歌。

(二)欣賞

1.《牧歌》

(1)向學生介紹:《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多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獨奏、小提琴獨奏、無伴奏合唱等。下面我們聽聽由作曲家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

(2)播放錄音。

(3)提出問題:無伴奏合唱《牧歌》與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據學生回答,介紹無伴奏合唱的有關常識:無伴奏合唱曾經被認為是合唱的最高藝術形式之一。顧名思義,它沒有伴奏樂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