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65_第1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65_第2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65_第3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65_第4頁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6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初級中學語文模擬題65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某教師在九年級開設名著導讀課,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多彩的戲劇世界”展開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江南博哥)的是______。A.司湯達《紅與黑》B.曹禺《雷雨》C.果戈理《欽差大臣》D.王實甫《西廂記》正確答案:A[考點]文學綜合

[解析]A項,《紅與黑》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小說。B項,《雷雨》是我國現(xiàn)代劇作家曹禺的話劇作品。C項,《欽差大臣》是俄國諷刺作家果戈理的劇作。D項,《西廂記》是元代戲劇家王實甫的戲劇作品。B、C、D三項中的這三部作品都適合“多彩的戲劇世界”這一主題。故本題選A。

2.

初中語文教研組就“理想信念”主題單元中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懷疑與學問》《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課文展開教學研討活動,這一單元屬于學習任務群______。A.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B.實用性閱讀與交流C.跨學科學習D.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正確答案:D[解析]“理想信念”主題單元中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懷疑與學問》《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課文在文體上屬于議論文,該單元的語文要素為“把握作者的觀點,理解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掌握論證的方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學習任務群“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指出: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系。由此可知,這一單元屬于學習任務群“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故本題選D。

3.

閱讀關于閱讀教學的研究論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題。

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珍惜學生獨有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想象,重視學生的參與性,積極倡導個性化閱讀。

對上述論文的相關分析,正確的是______。A.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引導想象作為主要教學任務B.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并且強調學生的想象C.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的唯一目的是讓學生具有參與感D.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嚴格統(tǒng)一學生的想象內容正確答案:B[考點]教學設計技能

[解析]A項,根據(jù)論文“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可知,引導學生想象是其中一個教學任務而不是“主要教學任務”。此項分析錯誤。B項,根據(jù)論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在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想象”可知,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并強調學生的想象。此項分析正確。C項,根據(jù)論文“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可知,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此項分析錯誤。D項,根據(jù)論文“教師要珍惜學生獨有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積極倡導個性化閱讀”可知,教師不應統(tǒng)一學生的想象內容。此項分析錯誤。故本題選B。

4.

教學成語運用專題課,教師提供例句要求學生辨析,下列語句中成語運用恰當?shù)氖莀_____。A.我國許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質量報告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檢查結果,使那些劣質食品在劫難逃。B.下半年,日元不斷貶值,其勢如破竹的下跌勢頭,使已經遭受金融危機重重打擊的亞洲經濟雪上加霜。C.近年來,學術造假日益嚴重,影響極其惡劣,教育專家呼吁,對造假者,要抓住一個,嚴打一個,以儆效尤。D.市中心商廈一樓的窗戶全部焊有粗粗的鑄鐵護欄,消防專家指出,這樣的做法是消防法規(guī)令行禁止的。正確答案:C[考點]現(xiàn)代漢語基礎知識

[解析]A項,在劫難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災禍,逃也逃不脫?,F(xiàn)指壞事情一定要發(fā)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選項說的是打擊劣質食品,不符合題干語境,屬于張冠李戴。B項,勢如破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上端以后,底下的都隨著刀刃分開了,形容節(jié)節(jié)勝利,毫無阻礙。選項說的是日元不斷貶值的下跌勢頭,不符合題干語境,屬于褒貶不當。C項,以儆效尤:用對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的嚴肅處理,來警告那些學做壞事的人。選項說的是打擊學術造假,符合題干語境。D項,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zhí)行法令。選項說的是違反消防法規(guī),不符合題干語境,屬于望文生義。故本題選C。

5.

某教研室集體研討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指導青年教師合理使用教科書,下列歸納不正確的是______。A.注意多層次構建自主學習的助學系統(tǒng),便于學生使用B.設計完整的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C.注重選文的經典性和多樣化,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D.新教材采用素質教育與語文要素兩條線索組織單元正確答案:D[解析]D項,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兩條線索組織單元,強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故本題選D。

6.

古詩詞專項復習課上,學生整理詩詞中運用的典故,下列句子中運用典故的是______。A.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B.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C.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蛾眉山月歌》)D.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正確答案:B[考點]閱讀

[解析]A項,未運用典故。詩句大意: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xiāng)?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B項,此句運用了兩個典故。第一個典故是“聞笛賦”,指向秀的《思舊賦》。向秀與嵇康、呂安是好友,嵇康、呂安為司馬氏殺害,向秀經過兩人舊居時,聽到鄰人吹笛子,向秀感音而嘆,寫了《思舊賦》來表達對嵇康、呂安的懷念。第二個典故是“爛柯人”,據(jù)《述異記》所載,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二童子對弈,他觀棋至終局,發(fā)現(xiàn)手中的“柯”(斧頭的木柄)已經朽爛了。等到王質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經過去了一百年,同時代的人都已死去。前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受害的王叔文等友人的悼念,后一句抒發(fā)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詩句大意: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C項,未運用典故。詩句大意:半輪明月高高懸掛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著月影。D項,未運用典故。詩句大意: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巴山連夜暴雨,雨水漲滿秋池。故本題選B。

7.

下列不屬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學段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要求的一項是______。A.閱讀參觀訪問記、考察報告、科技說明文、科學家小傳等文本。B.閱讀科技作品,欣賞人類的科學創(chuàng)造。C.學習為創(chuàng)造人類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貢獻的杰出人物的事跡,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D.學習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正確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A項為第三學段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中的學習內容。B項、C項和D項均為第四學段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中的學習內容。故本題選A。

8.

以下作為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教學難點最恰當?shù)氖莀_____。A.積累優(yōu)美的文言詞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B.體會個性鮮明的寫入方法,領會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精神C.理解古代人物傳記的寫法及特點D.理解有關文言詞語的含義正確答案:B[考點]教學設計概述

[解析]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五柳先生傳》是作者陶淵明托名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精短,但內涵深刻。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結合課標要求和本篇課文的內容,綜合各選項進行分析,作為教學難點最恰當?shù)臑锽項,A、C、D三項適合作為教學重點。故本題選B。

9.

教師圍繞“神奇的科幻探險”這一主題,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下列作品不適合的是______。A.凡爾納《海底兩萬里》B.阿西莫夫《基地》C.白先勇《游園驚夢》D.哈里森《太空特警隊》正確答案:C[考點]文學綜合

[解析]A項,凡爾納的《海底兩方里》屬于科幻探險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講述巴黎博物館生物學教授彼埃爾·阿龍納斯先生和他的兩位朋友乘坐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潛艇在海底漫游的故事。B項,阿西莫夫的《基地》屬于科幻探險小說。這部小說包含五個在時間上前后相繼的故事,描繪了在遙遠的未來,當“銀河帝國”步入暮年,即將衰亡之際,以謝頓為首的一群“心理史學家”在帝國邊緣建立基地,以保存人類文明,為迎接未來的復興做準備的初期過程。在這曲折的過程中,基地上的人們歷經多次危機,但都憑借知識、智慧、勇氣化險為夷。C項,白先勇的《游園驚夢》不屬于科幻探險小說。這部小說以中國國民黨將軍的遺孀藍田玉到竇公館赴宴為線索,通過她在宴會上的感受、回憶及其心理活動,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臺灣地區(qū)的社會變遷:舊貴族的沒落,新興中產階級的興起。D項,哈里森的《太空特警隊》屬于科幻探險小說。這部小說主要敘述了星際竊賊迪格里茲被招募進太空特警隊之后,機智巧妙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務,從而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故事。故本題選C。

10.

閱讀教研論文《如何理解“三維目標”》(節(jié)選),按要求答題。

首先,“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主要是就整體的課程目標而言的,目的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每一學科課程都內在地、不可分割地包含著三個維度的目標。在課程實施中,只有全面兼顧三個維度才能有效達成課程目標。

其次,“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不是針對每一節(jié)課的具體教學目標而言的?!叭S目標”的提法主要是在課程層面提出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指出教學本身內含的教育性。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都必須按照三個維度來確定。因為“三維目標”是課程目標,其中有許多目標(如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讀書方法的掌握、對祖國語文的熱愛等)是長期性的、累積性的、內隱性的,不可能僅僅依靠具體的一兩節(jié)課去達成。而且,把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機械地按三個維度來確定和陳述,恰恰有違新課程“三維目標”設計的初衷。

對該教研論文的分析,不正確的是______。A.教學中需要兼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B.“三維目標”主要是從課程層面來闡述的,課堂教學目標不能機械套用C.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都按照“三維目標”來確定,是一種片面的做法D.長期性的、累積性的、內隱性的課程目標不能作為一節(jié)課的目標正確答案:D[考點]教學設計概述

[解析]D項,無中生有。材料中“長期性的、累積性的、內隱性的,不可能僅僅依靠具體的一兩節(jié)課去達成”,強調的是此類目標的達成過程。此項分析錯誤。故本題選D。

11.

初中學校組織教研組圍繞“語文教科書的價值引領功能”展開課題研討,大家各抒己見、交流分享,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______。A.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B.要注意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C.要注意增強學生的中華民族自尊心、愛國情感和文化自信D.要注意凸顯選文的獨特性、開放性和跨媒介的整合性正確答案:D[解析]D項,“注意凸顯選文的獨特性和開放性”不能體現(xiàn)“語文教科書的價值引領功能”?!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材編寫要高度重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賡續(xù)紅色血脈,自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要有助于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中華民族自尊心、愛國情感、集體意識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A、B、C三項均正確。故本題選D。

12.

教學成語運用專題課,教師提供例句要求學生辨析,下列語句中成語運用恰當?shù)氖莀_____。A.誠信是日常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B.2000年年初,他成為“北漂”一族,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蝸居地下室、掙不到飯錢的艱苦生活,在蹉跎歲月中寫出佳作。C.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雖然老師已退休,不再教我們,但他在許多畫展上不斷呈現(xiàn)的畫作依然給我們以形象的教誨。D.“互聯(lián)網+生活性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的規(guī)劃建設正有序推進。完成這個任務,不能自出機杼,也不能只服務我們本地。正確答案:C[考點]現(xiàn)代漢語基礎知識

[解析]A項,一言九鼎:一句話的分量像九鼎那樣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選項說的是“誠信”,不符合題干語境。B項,蹉跎歲月:時光白白地過去,指虛度光陰。選項將其理解為“艱難的歲月”,不符合題干語境,屬于望文生義。C項,山高水長:像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范或聲譽像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選項說的是“老師”,符合題干語境。D項,自出機杼: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別出心裁,獨創(chuàng)新意。選項說的是完成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的規(guī)劃建設任務,不符合題干語境,屬于張冠李戴。可改為“閉門造車”。故本題選C。

13.

教師教學朱自清的《背影》時,請學生列舉其他描寫父親的文章進行閱讀,下列作品適合的是______。A.史鐵生《秋天的懷念》B.劉紹棠《蒲柳人家》C.彭荊風《驛路梨花》D.李森祥《臺階》正確答案:D[考點]閱讀

[解析]A項,《秋天的懷念》通過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對母愛的贊美。沒有描寫父親,不符合題干要求。B項,《蒲柳人家》通過六歲兒童何滿子的視角,生動地描述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農民在運河灘這塊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土地上英勇斗爭的事跡,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農民形象。沒有描寫父親,不符合題干要求。C項,《驛路梨花》通過描寫在梨花等哈尼族小姑娘的幫助下,解放軍順利地在瑤山設立了驛站,方便了過路行人的故事,歌頌了雷鋒精神。沒有描寫父親,不符合題干要求。D項,《臺階》通過敘述父親一生為造臺階而辛苦勞累地執(zhí)著追求,展現(xiàn)了父輩的生存智慧和融入血液的勤勞,引發(fā)人們對地方文化的反思。符合題干要求。故本題選D。

14.

教學以“學習略讀”為重點的單元,教師根據(jù)單元提示和選文特點確定活動目標,下列不適合的是______。A.學習課文,從不同角度感受中華美德以及時代對這些美德的呼喚B.學習略讀,根據(jù)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確定閱讀重點,其他文字則可以快速閱讀C.在閱讀過程中,對內容和表達等要產生奇特的感受和心得D.略讀側重觀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正確答案:C[考點]教學設計概述

[解析]統(tǒng)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是以“學習略讀”為重點的單元。本單元所選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中華美德以及時代對這些美德的呼喚。閱讀這些課文,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使人追求道德修養(yǎng)的更高境界。本單元重點學習略讀。通過精讀了解某一類文章的特點后,就可以推而廣之,去略讀許多不同類的文章。略讀側重觀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學習略讀,根據(jù)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確定閱讀重點,其他部分的文字則可以快速閱讀。另外,還要注意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對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C項,后半句表述錯誤。應是“對內容和表達等要產生自己的心得”,但不一定是“奇特的感受和心得”。故本題選C。

15.

教學文言文復習課,教師安排學生總結一些語句中狀語后置的用法,下列語句中適合的是______。A.天子為動,改容式車(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B.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吳均《與朱元思書》)C.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左傳·曹劌論戰(zhàn)》)D.中軒敞者為艙(魏學洢《核舟記》)正確答案:C[考點]閱讀

[解析]A項,被動句?!盀椤北肀粍?,本句大意:天子被感動,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不符合題干要求。B項,該句沒有特殊句式。本句大意:像老鷹一樣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C項,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是“公與之乘,于長勺戰(zhàn)”。本句大意: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符合題干要求。D項,判斷句?!盀椤迸袛嗑涞臉酥荆g為“是,作為”。本句大意:中間敞開而高起的是船艙。不符合題干要求。故本題選C。

二、案例分析題(共40分)閱讀某教師教學《木蘭詩》的教學實錄片段,完成下列2小題。

環(huán)節(jié)一: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簡介《木蘭詩》的產生年代及創(chuàng)作背景)請大家聽讀課文,揣摩讀樂府詩的語氣,并注意把握語速、重音及感情基調。(多媒體顯示課文,教師配樂范讀課文。教師范讀后讓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同時掃除字詞障礙。教師巡視,了解學情,檢查自學情況,并按照分好的組,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把這篇文章翻譯成白話文,并適時補充指導)

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探究,人物賞析

師:讀得很不錯。下面我們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礎上讀出對人物的感情。判斷對一個人該持有什么樣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在想些什么。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生:“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可看出木蘭的勤勞孝順。

生:“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可看出木蘭的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生:“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可看出木蘭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概。

師:一千多年來,花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誰能結合前面同學的發(fā)言更加細致地說一下木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花木蘭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不慕名利、謹慎機敏、勤勞孝順、有膽識、純樸高尚。(師板書)

師:很好。她既是現(xiàn)實人物,又是勞動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為了更深地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我想每人可以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熱情謳歌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女兒花木蘭。(多媒體顯示參考題目:1.爹爹,讓女兒替你去出征;2.媽媽,我回來了;3.英雄頌歌;4.中國,請記住這光輝的一刻)可選用任何一種人稱,可選任何一個時刻(出發(fā)前、送別、征戰(zhàn)、歸來),可任意選擇長短(一句、兩句、一段、兩段)。(生創(chuàng)作)誰能把自己的詩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朝廷軍帖多成山,爹爹年老不能戰(zhàn),花家沒有男子漢,我愿替父去出戰(zhàn)。(掌聲)

生:看,火紅的太陽升起來了!木蘭啊,勇敢地代父從軍!老母親,眼淚簌簌,再三囑咐女兒要小心;老爹爹,顫顫巍巍,送嬌女踏上征程。木蘭,你是咱中華民族的好兒女,我們?yōu)槟泸湴?,我們?yōu)槟阕院?(掌聲)

師:不錯,不過結尾還可改得含蓄一點。

師:大家寫得很好,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我們走進了木蘭的內心世界。

生:因為我們都喜愛木蘭。

師:的確,不是我們的詩寫得好,是木蘭這個女子太美好了,美好的事物就應該與詩相配。放聲朗讀,把你們對木蘭的感情盡情地讀進去吧!(生自由讀)誰愿意為大家朗讀?

(生讀)

師:評一下,還有什么不足?

生:前面還可以,后面喜悅的感情沒讀出來?!暗┺o爺娘去……”一節(jié)應讀出木蘭想家、孤獨、想哭的心情。

師:把這些意見揉進朗讀中去,效果會更好。

問題:1.

請評析該教師是如何指導學生朗讀的。正確答案:該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方式如下:

(1)古詩詞的學習離不開朗讀,該教師重視朗讀的示范作用,首先請學生看屏幕,聽讀課文,揣摩讀樂府詩的語氣,并注意把握語速、重音及感情基調,給學生以引導。進而教師范讀,語速適中,抑揚頓挫,人物的感情基調把握準確,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2)該教師使用了多樣的朗讀方式,關注了學生的朗讀體驗。在學生獲得整體閱讀體悟后,教師引導學生選取不同的方式讀課文,如個人朗讀、集體合誦、男女配讀、配樂朗讀等,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在多種朗讀方式中自由吟其節(jié)奏,感知情節(jié),使教學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順利地完成字、詞、句的串講。

(3)該教師以“讀”為中心,落實了有感情地讀。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木蘭形象并創(chuàng)作小詩之后,再引導學生放聲朗讀,并把自己對木蘭的感情盡情地讀進去,學生互相評價,進一步加入木蘭喜悅和憂傷的心情,朗讀效果更好,學生對木蘭形象的理解也更全面。課堂中無處不見“讀”,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賞人物,學習熱情積極活躍,充分放大了“讀”的有效性。

2.

請評析該教師引導學生賞析人物的作用。正確答案:該教師引導學生賞析人物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該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人物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了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2)教師建立了一定的問題支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立足文本內容,探究花木蘭的形象特征。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總結人物形象,問題的支架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既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在學生分析完木蘭的形象之后,教師提議使用創(chuàng)作小詩的方式,熱情謳歌花木蘭。這一問題的設計,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方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再現(xiàn)了學生的生活閱歷,溝通了生活與課堂之間的聯(lián)系,訓練了學生錘煉語言的能力。課堂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表現(xiàn)得精彩紛呈,可見教師對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閱讀下面的學生習作,完成下列2小題。

我戰(zhàn)勝了黑暗

①打開我記憶的閘門,里面有許多色彩不一的泡泡,泡泡里珍藏著我從小到大的“酸、甜、苦、辣”。當你觸摸那有著勝利喜悅色彩的泡泡時,使它會帶你走進我的回憶錄……

②“哎呀,摹蹭什么呀?快去買鹽啊!”“我不想去嘛!”吵吵鬧鬧地在干什么呀?不就是買包鹽嗎?你看了肯定會不解地問。我知道,家里除了我,其他人都在干家務,我去買鹽是理所應當?shù)?。可是樓道的聲控燈壞了,很黑,而且小時候我經常看鬼片,遇到黑,滿腦子都是“鬼”,你說,我還敢下樓去買鹽嗎?可是經過媽媽的再三催促,我不得不下樓去買鹽。

③當我打開門時,一陣“陰森森”的“鬼氣”迎面撲來。我站在門口不停地幻想著“鬼”,遲遲不敢邁腳。爸爸發(fā)話了:“站在那里發(fā)呆有什么用?難道請你去買鹽就比登天還難嗎?”于是我“啪”的一聲關上了門,站在了門外。“呼!”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剛才打開門時還好,還有一點家的“光明”?,F(xiàn)在可好,把門給關上了,眼前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太恐布了,像十八層地獄!我站在門口,眼睛眨了老半天,終于,看清了。慢慢的,我靠近樓梯扶手,一點一點向前移動,“1梯、2梯、3梯……”我下一梯,心里就數(shù)一梯,心里還“嘣、嘣、嘣”緊張地跳個不停。天啊!我可算是下來了,怎么感覺過了N年呀!再一摸頭,濕的,冷汗嚇得直冒,背上也是濕的……哎,不管了,先買了鹽再說。

④買好了鹽,我站在樓梯口,望著里面黑漆漆的,我撇了撇嘴?!罢k?跑上去?不行,太累。就走上去?不行,太慢,害怕……”我的心里極其矛盾,怎么也不好,“哎呀,還站在那,你不吃飯啊?家里人還等著你買鹽呢!”突然,有個聲音在耳邊回蕩?!皩ρ剑€等著我買鹽回去吃飯呢!”我啥也不顧了,閉上眼睛,就沖進了黑暗的樓道。

⑤我一點點地向前移動,心里可不敢再想什么“鬼”啊之類的了。嘿,心中想些好事吧。于是,我一邊幻想著,一邊上樓。咦?怎么就到家了?我不怕黑了嗎?

⑥耶!成功戰(zhàn)勝黑暗。哼!黑暗,我可再也不怕你了!

問題:3.

請從第②③段中找出兩個錯別字,從第①段找出一處病句,分別改正。正確答案:錯別字:

第②段“摹蹭”應為“磨蹭”,第③段“恐布”應為“恐怖”。

第①段病句:當你觸摸那有著勝利喜悅色彩的泡泡時,使它會帶你走進我的回憶錄……

病因:成分殘缺,缺主語。

可改為:當你觸摸那有著勝利喜悅色彩的泡泡時,它會帶你走進我的回憶錄……

4.

請指出該習作的一個優(yōu)點,并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正確答案:優(yōu)點:敘事清晰,生動形象。

本文講述了作者自己戰(zhàn)勝黑暗的經過,對開門、站在門外、下樓、回家等場景都進行了細致的描述,敘事條理清楚,語言流暢自然,將整個過程描寫得生動有趣、具體形象。最后表達了自己戰(zhàn)勝黑暗的喜悅之情。

三、教學設計題(第1小題20分,第2小題20分,第3小題25分,共65分)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下列3小題。

課文原文

游山西村①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②,豐年留客足雞豚③。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④,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⑤,拄杖無時⑥夜叩門。

【注釋】①選自《劍南詩稿校注》。②〔臘酒渾〕臘月所釀的酒,稱為“臘酒”。渾,渾濁。酒以清為貴。③〔足雞豚〕指菜肴豐足。豚,小豬,這里指豬肉。④〔簫鼓追隨春社近〕將近社日,村里忙著迎神賽會,一路上迎神的簫鼓聲隨處可聞。古代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豐收。⑤〔閑乘月〕趁著月明來閑游。⑥〔無時〕沒有固定的時間,即隨時。

閱讀提示

圍繞古詩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詩人生平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注意節(jié)奏和韻律,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思考探究

一、古詩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復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義。請解釋下列詩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來衍生的意義。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背誦這首詩歌,并用楷書默寫下來。

三、在寫作中,引用詩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強感染力。不妨自備筆記本,摘抄積累詩文名句,以備寫作中引用。

單元介紹

本單元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體會如何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景狀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發(fā)對社會人生的感悟。建議運用比較的方法閱讀,分析作品之間的相同或不同之處,以拓寬視野,加深理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相關要求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誦讀古代詩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學生情況

七年級,班級人數(shù)40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等。1.

從“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梳理與運用相結合”的角度,寫出你對《游山西村》教學的認識,不少于200字。正確答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誦讀、積累與梳理,重在培養(yǎng)興趣、語感和習慣。引導學生增強語言積累和梳理的意識,教給學生語言積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積累、梳理與運用相結合。

《游山西村》是一首紀游抒情詩。全詩緊扣詩題“游”字,從不同側面勾勒出山村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村民淳樸的習俗。語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雋永,極富哲理。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引導學生誦讀詩歌,領略自然之美,領會哲理之趣。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詩歌中描繪的景象。教師可以請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找出詩歌中描寫的農村美好景象和鄉(xiāng)間淳樸習俗的詩句,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在學生主動積極的活動中,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

第二,加強閱讀訓練,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詩歌內容,增加語言積累。誦讀是重要的詩歌教學方法之一,引導學生多次、反復地朗讀直至達到背誦是理解詩歌思想情感的好方法。在反復朗讀詩歌的過程中,感受詩歌中描繪的畫面,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第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詩歌中寓理于景的寫作手法。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不僅描寫了詩人置身山間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而且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中結合生活實際,啟發(fā)學生自主思考,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體會詩中深刻哲理,升華認知,豐富語言積累。

通過學習,學生在古典詩歌閱讀方面能夠理解詩歌大意,培養(yǎng)閱讀詩歌的習慣,感受古典詩歌的美,進而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考點]詩歌教學設計

2.

根據(jù)上述材料,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并具體說明確定的依據(jù)(不可照抄材料)。正確答案:教學目標:

(1)了解陸游的有關知識及相關寫作背景,理解詩句含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過反復朗讀、小組討論,學習詩歌寓理于景的寫作手法,培養(yǎng)朗讀感悟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3)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培養(yǎng)面對人生困境的信心,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設計依據(jù):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的綜合體現(xiàn)。該目標從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這四個方面設計,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關于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yǎng)的融合,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此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重視古代詩文的誦讀積累,感受文學作品語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獨特魅力和思想內涵。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