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觀點論述題 答題技巧與練習題匯編_第1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觀點論述題 答題技巧與練習題匯編_第2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觀點論述題 答題技巧與練習題匯編_第3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觀點論述題 答題技巧與練習題匯編_第4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觀點論述題 答題技巧與練習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觀點論述題答題技巧與練習題匯編解題思路:步驟一看問題首先看這個題目的具體要求。步驟二讀材料:讀材料要做到讀二遍材料,即分為泛讀和精讀二步(1)泛讀:泛讀要達到目標:找到關鍵詞語或者關鍵句,劃分層次,注意材料的出處。(2)精讀:把關鍵詞和所學知識建立聯(lián)系。步驟三寫答案:論述題要求段落化、要點化,但不標序號。如何提煉觀點?觀點來源途徑,可從材料中提取,也可以課本上獲?。ìF(xiàn)成的是專家提煉出來的)。找出材料開頭給予的核心關鍵詞(人名、地名、特定名稱、專有名詞、歷史事件、出處等),加連接詞(促進、有利于、加快、推動、適應……),組成觀點,即一句肯定式的陳述句?!镒⒁馐马棧翰灰獙懗芍黝},例如:改革開放和社會進步;不要寫成否定句,例如:改革開放能否推動社會進步;正確的應該是寫出二者之間的關系,用陳述句表達,例如:改革開放有利于社會進步。??计毡樾缘臍v史理解與認識(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②杰出人物推動歷史的發(fā)展;③改革推動社會進步;④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或者說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⑤生產關系的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⑥國家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上這7個觀點也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歷史必須掌握的基本歷史素養(yǎng)。如何論述?先寫材料中相關的史實,然后再結合教材找。寫2-4個“史實+影響”的組合,至少兩個,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晰。如何結論升華觀點?把觀點換一句話表達,并且加上啟示。【例如】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結論:綜上所述,說明思想解放促進了社會進步。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使先進的思想指導社會實踐,從而推動社會發(fā)展。答題模板答題模板觀點:。(陳述句)論述:;;;。(2-4組,史實+影響)結論:綜上所述,。(升華觀點+啟示)【觀點論述題練習題】1.材料論述時間歷史事件1898年戊戌變法1911年辛亥革命1945.46月中共“七大”召開(會上,毛澤東作了《論聯(lián)合政府》的報告,強調要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隨后,廣西、新疆、寧夏、西藏自治區(qū)成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材料中“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為哪一事件做了準備?(2)閱讀以上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任意選取其中的兩個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對提煉的觀點加以闡述說明。(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現(xiàn)代史大事年表(部分)1949年10月1日

開國大典1950年6月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10月

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1951年9月

人民解放軍先遣支隊進駐拉薩1953年底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4年9月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1956年

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和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底

“一五”計劃完成(1)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政治、經濟、民主法制領域都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請從經濟角度舉出1個例子并加以說明。(2)為解決中國社會溫飽問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轉折。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自擬標題,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年10月,鄧稼先放棄了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和二百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國內,為中國核理論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1958年,他奉命帶領幾十個大學畢業(yè)生開始研究原子彈的制造理論。這以后的28年間,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幾詶钫駥帯多嚰谙取烽喿x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中國現(xiàn)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物主要事跡A他批判運用孟德爾和摩爾根遺傳學理論的精華,打破常規(guī),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他和助手們整整花了6年時間,先后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最終成功培育出的秈型雜交水稻比常規(guī)稻增產20%左右。如今,雜交水稻已推廣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屠呦呦她所領導的課題組從系統(tǒng)收集整理歷代醫(y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xiàn)代醫(y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于在1972年成功發(fā)現(xiàn)青蒿素。如今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數(shù)億人的生命?!碜浴吨腥A人物故事全書》(1)根據(jù)材料,寫出A處人物的姓名。(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近代以來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時期關系相關歷史事件1856﹣1901年侵略與反抗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42﹣1945年友好合作抗日戰(zhàn)爭支持中國,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1945﹣1949年①扶蔣反共解放戰(zhàn)爭支持國民黨蔣介石1949﹣1972年敵對抗美援朝1972年走向正?;谀峥怂稍L華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發(fā)表《建交公報》20世紀80年代后合作競爭多方合作,摩擦不斷(1)請根據(jù)表格,把①和②處空缺的內容補充完整。(2)有人認為“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必將敵對”,也有人認為“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可以友好合作”。請選擇其中一個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行文流暢,200字左右。)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材料二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華民族文明基因和歷史傳統(tǒng)的突出體現(xiàn)。獨立自主鑄就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和平發(fā)展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工作一以貫之堅持和發(fā)揚的基本原則?!幾灾x益顯《中國當代外交史》(1)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給材料一擬定一個恰當?shù)臉祟}: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根據(jù)已有信息進行補充,序號①所指的歷史事件是日內瓦會議;序號②所指的歷史事件是萬隆會議;序號③所指的歷史事件是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相關史實,提取信息,擬定一個論題,予以闡釋。(要求觀點正確,史實準確,論證充分,表述清晰)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間事件1984年“一國兩制”方針正式提出1992年海峽會和?;鶗髯砸钥陬^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2008年海峽兩岸實現(xiàn)通郵、通商、通航201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幾孕烨唷逗{兩岸關系大事記》(1)根據(jù)材料,指出“九二共識”的核心內容。(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8.實行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底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開始實行1980年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qū)1982年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4年B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1984年開放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1990年設立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2年開放重慶等沿江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進行全面深化改革?(1)根據(jù)材料,概括我國對外開放的步驟。(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表格中填空。(3)閱讀材料,請從政治、經濟、思想中選取一個角度,提煉一個反映我國改革與開放的觀點,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進行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并在材料中選取兩個對應的史實,加以論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9.依據(jù)改革開放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大事年表①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fā)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掀起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②1978年12月A②在北京召開,做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③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開創(chuàng)了B①。④1979年5月首都鋼鐵公司、天津自行車廠、上海柴油機廠等8家大型企業(yè)開始進行改革試點。⑤1980年5月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C④、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qū)。⑥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肯定了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⑦1982年4月國際商業(yè)大廈提前94天竣工,創(chuàng)造平均不到5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⑧1984年5月國家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上海、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⑨1984年7月北京天橋百貨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商場有了資金、經營自主權,規(guī)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⑩1984年12月全國人均糧食擁有量達到393公斤,基本解決溫飽問題。?2008年12月深圳市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開始雄踞全國第一。(1)將以下內容填入大事年表恰當位置。(寫序號)①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先河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③北京④深圳(2)選擇材料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lián)的事件,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所學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40年前,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抉擇,……從1.8到15%,這是40年來中國經濟占世界總份額的攀升幅度;從97.5%到3.1%,這是40年來中國農村貧困發(fā)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國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摘編自新華社《風雨砥礪壯麗史詩》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奇跡(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開啟我國改革開放偉大征程的會議。(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共產黨百年大事記(部分)時間歷史事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3年開始執(zhí)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78年開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1980年決定在廣東、福建設置經濟特區(qū)1992年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199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20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摘編自《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閱讀以上材料,選擇兩個歷史事件,確定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中國歷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根據(jù)選擇的兩個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中國現(xiàn)代史至少一個歷史事件,加以論述,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觀點論述題答案(1)開國大典(新中國的成立)(2)觀點:民主政治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論述:戊戌變法提倡興民權,開發(fā)言論,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建立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中共七大召開,提出要把中國建設成為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的新國家,為實現(xiàn)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實行,對祖國統(tǒng)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具有重大意義;第一屆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說明了我國初步建立了多黨合作和民主協(xié)商政治制度;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起來。結論:綜上所述,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社會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是重要保障,應堅持走民主化道路,不斷完善民主政治制度。2.(1)【答案示例一】土地改革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敬鸢甘纠俊耙晃濉庇媱澩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邁進?!敬鸢甘纠咳蟾脑焱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觀點:改革開放促使中國“富起來”了。論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大大解放農村生產力,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yè)獲得大豐收;1980年,我國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4個經濟特區(qū),國家給予優(yōu)惠的經濟政策,引進了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經過改革開放,到201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且一直穩(wěn)居第二位置。結論: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促使中國全面復蘇,促使中國逐步富起來,應堅持改革開放。3.觀點: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家的無私奉獻。論述:鄧稼先早年留學美國,畢業(yè)后放棄國外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克服重重困難,回到祖國。一生從事原子彈研究,領導中國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20世紀70年代,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威脅,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經過多年的反復試驗,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水稻產量大大提升,為解決我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結論:綜上所述,偉大科學家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國家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4.(1)袁隆平。(2)參考觀點:①科學研究需要具備批判繼承、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②(中國的)科技創(chuàng)新造福全人類。③科技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不竭動力。④杰出人物對人類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⑤符合歷史潮流的新事物盡管常常發(fā)展曲折,但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觀點:科學研究需要具備批判繼承、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論述:袁隆平批判運用了孟德爾和摩爾根遺傳學理論,大膽打破常規(guī),經過反復試驗實踐,培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幫助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渡過了糧食危機。屠呦呦也是在批判繼承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和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最終提取出能夠有效治療瘧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數(shù)億人受益。正是因為具備批判繼承、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他們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就。又如,“兩彈一星”的研發(fā)成功,是以錢學森、鄧稼先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科學家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克服重重困難取得的偉大成就;在導彈和衛(wèi)星的研制中采用了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案,在許多方面跨越了傳統(tǒng)的技術階段;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實現(xiàn)了祖國航空航天大國的夢想,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結論:綜上所述,歷史經驗證明科學研究需要批判繼承、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些科研精神值得在任何時代發(fā)揚和傳承。5.(1)①扶蔣反共;②尼克松訪華。(2)觀點: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可以友好合作。論述: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各國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國通力合作,最終打敗了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決定,戰(zhàn)后成立聯(lián)合國,戰(zhàn)后成立的聯(lián)合國維持了國際和平友好,促進了國際合作,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結論: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在平等基礎上能聯(lián)合起來,共同迎接挑戰(zhàn)。6.(1)新中國的外交成就;①:日內瓦會議;②:萬隆會議;③: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2)觀點:新中國的外交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論述: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前,帝國主義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控制了中國的外交權,舊中國實行的是一種屈辱外交。新中國誕生之初即宣告中國將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基礎上建立平等外交關系。結論:綜上所述,外交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只有提高國家的整體水平,才能在國際外交舞臺上立于不敗之地。7.(1)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觀點:實現(xiàn)統(tǒng)一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論述:在“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下,兩岸人員往來以及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蓬勃發(fā)展。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即“九二共識”。2008年,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xié)議,兩岸關系取得歷史性進展。2015年11月,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結論:綜上所述,海峽兩岸的關系在兩岸的共同推動下不斷發(fā)展,為海峽兩岸的和平統(tǒng)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xiàn)統(tǒng)一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心愿。8.(1)步驟: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經濟區(qū)——內地。(2)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3)觀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論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內的改革主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在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在城市實行以增強企業(yè)活力為中心環(huán)節(jié)的經濟體制改革。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村生產力得到了大解放。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大大調動了企業(yè)、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yè)活力。經濟體制的改革,使我國城鄉(xiāng)出現(xiàn)了經濟發(fā)展的嶄新局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政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這一政策是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進行的,在對外開放中,我國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城市開放區(qū)—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對外開放的實行,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結論:由此可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是黨和政府在充分結合我國實際之后做出的正確的選擇,我們必須堅持和擁護改革開放政策。(1)A②;B①;C④。(2)觀點:改革開放促進中國發(fā)展。論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1980年,決定在廣東、福建設置經濟特區(qū),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中國逐漸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國實行改革開放,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結論:因而說改革開放促進中國發(fā)展。10.(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觀點:改革是強國之路。論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開放以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