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

B05

DB2308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方標準

DB2308/T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

2022-12-06發(fā)布2023-01-05實施

佳木斯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2308/T12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

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準由佳木斯市農業(yè)農村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發(fā)布。

本文件準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玲、陸文靜、周雪松、宋成艷、劉乃生。

本文件為2022年首次發(fā)布。

DB2308/T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的術語與定義、試劑材料、儀器設備、病菌的制備,田間試

驗方法,調查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水稻種質資源、品種(系)等材料對稻瘟病抗性的鑒定。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NY/T1300農作物品種區(qū)域試驗技術規(guī)范水稻

NY/T2646水稻品種試驗稻瘟病抗性鑒定與評價技術規(guī)程

NY/T3257-2018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內離體葉片鑒定技術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是由無性型真菌稻梨孢屬侵染引起的水稻病害,包括苗瘟、葉瘟、節(jié)瘟、枝梗瘟、谷粒瘟

和穗頸瘟。

3.1.1葉瘟

本田成株期葉片發(fā)病稱為葉瘟。一般在水稻分蘗期盛發(fā),病斑的形狀、色澤和大小常由于氣侯條件,

病斑新老和水稻品種的感病程度而差異,可分為慢性型、急性型、白點型和褐點型四種。

3.1.2穗頸瘟

穗頸瘟發(fā)生于頸部、穗軸、枝梗上,病斑初為暗褐色小點,以后上下擴展形成長達2cm~3cm黑褐

色條斑,輕者影響結實、灌漿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不結實。

3.2人工接種鑒定

在適宜條件下,通過人工操作將接種體接種于水稻植株上,判別水稻品種抗病性的接種鑒定方法。

3.3自然誘發(fā)鑒定

在適宜條件下,通過高肥足水及種植感病品種判別水稻品種抗病性的鑒定方法。

3.4接種體

用于人工接種鑒定的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懸浮液。

3.5噴霧接種

將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懸浮液噴霧至水稻葉片和穗頸上,使水稻在適宜條件下感染稻瘟病菌的接

種方法。

4試劑與材料

1

DB2308/T125—2022

4.1酵母淀粉培養(yǎng)基

淀粉10g,酵母粉2g,瓊脂粉20g,蒸餾水1000mL。

4.2高梁粒培養(yǎng)基

高粱粒煮到中間有小硬心時,裝入三角瓶中,高溫滅菌40min。

5儀器設備

5.1超凈工作臺

潔凈等級∶100級@≥0.5um,平均風速∶0.25m/s~0.6m/s。

5.2高壓滅菌鍋

溫度范圍∶0℃~135℃,滅菌時間范圍∶4min~120min,最高工作壓力∶0.22MPa~

0.25MPa。

5.3恒溫培養(yǎng)箱

溫度范圍∶0℃~50℃,溫度波動∶±1℃,光照度∶0lx~7500lx。

5.4光學顯微鏡

目鏡∶10×;物鏡∶10×、40×。

5.5電子天平

感量0.01g。

6病菌的制備

6.1病原菌分離培養(yǎng)

選病菌標樣,用無菌水沖冼3min,放入鋪有濕濾紙的培養(yǎng)皿內,放入28℃恒溫箱內培養(yǎng)24h,用

懸掛法分離多孢菌株,確認為稻瘟病菌后挑入酵母淀粉平面培養(yǎng)基上提純一次,轉入酵母淀粉試管斜面

培養(yǎng)基上進行擴大培養(yǎng)。

6.2接種體準備

將斜面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的多孢菌株接種到高粱粒培養(yǎng)基上,在26℃培箱內黑暗培養(yǎng)14d左右備用。將

高粱粒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的多孢菌株用無菌水洗后放在醫(yī)用白瓷盤內培養(yǎng)48h,促其產孢,然后用無菌水洗下

孢子,用2層醫(yī)用紗布過濾,孢子懸浮液的制備符合NY/T3257-2018中6.2.2的規(guī)定,配制成5×105個/mL

的孢子懸浮液備用。

7鑒定方法

7.1病圃設置

7.1.1種子質量

鑒定材料種子符合NY/T1300中5.4中規(guī)定,不應帶檢疫性病蟲害。

7.1.2自然誘發(fā)病圃

2

DB2308/T125—2022

塑料大棚旱育苗,于5月下旬插秧,插植規(guī)格30cm×10cm,每穴3株~5株,每品種2行區(qū),行長

1m,試驗區(qū)四周插感病品種伊79-5,并在田間水耙地前施磷酸二銨,于生育期間追施尿素,按350kg/hm2

分三次施入,以誘發(fā)稻瘟病發(fā)生。

7.1.3人工接種病圃

種植方法同自然誘發(fā)病圃。

7.2人工接種

同熟期的水稻品種葉瘟接種時間為分蘗末期,穗頸瘟接種時間為孕穗期,葉瘟和穗頸瘟各接種3次,

每兩次接種間隔1天。接種方法:采用人工噴霧接種孢子懸浮液方法,接種時間:下午4:00至傍晚。

7.3調查方法

7.3.1調查時間

葉瘟的調查時間為8月初,穗頸瘟的調查時間為9月初。

7.3.2調查標準

葉瘟調查標準按NY/T2646執(zhí)行:

0級無??;

1級針尖狀大小褐點;

2級稍大褐點;

3級小圓形稍長的灰色病斑,邊緣褐色,病斑直徑約1mm~2mm;

4級典型紡綞形病斑,長3mm以上,通常局限在兩條主脈之間,為害面積不超過葉面積的2%;

5級典型病斑,為害葉面積為葉面積2%~10%;

6級典型病斑,為害葉面積為葉面積11%~25%;

7級典型病斑,為害葉面積為葉面積26%~50%;

8級典型病斑,為害葉面積為葉面積51%~75%;

9級為害葉面積超過葉面積的75%;

穗頸瘟調查標準:

0級無?。?/p>

1級發(fā)病率低于1%;

3級發(fā)病率為1%~5%;

5級發(fā)病率為6%~25%;

7級發(fā)病率為26%~50%;

9級發(fā)病率為51%~100%。

3

DB2308/T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水稻稻瘟病抗性鑒定技術的術語與定義、試劑材料、儀器設備、病菌的制備,田間試

驗方法,調查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水稻種質資源、品種(系)等材料對稻瘟病抗性的鑒定。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NY/T1300農作物品種區(qū)域試驗技術規(guī)范水稻

NY/T2646水稻品種試驗稻瘟病抗性鑒定與評價技術規(guī)程

NY/T3257-2018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內離體葉片鑒定技術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是由無性型真菌稻梨孢屬侵染引起的水稻病害,包括苗瘟、葉瘟、節(jié)瘟、枝梗瘟、谷粒瘟

和穗頸瘟。

3.1.1葉瘟

本田成株期葉片發(fā)病稱為葉瘟。一般在水稻分蘗期盛發(fā),病斑的形狀、色澤和大小常由于氣侯條件,

病斑新老和水稻品種的感病程度而差異,可分為慢性型、急性型、白點型和褐點型四種。

3.1.2穗頸瘟

穗頸瘟發(fā)生于頸部、穗軸、枝梗上,病斑初為暗褐色小點,以后上下擴展形成長達2cm~3cm黑褐

色條斑,輕者影響結實、灌漿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不結實。

3.2人工接種鑒定

在適宜條件下,通過人工操作將接種體接種于水稻植株上,判別水稻品種抗病性的接種鑒定方法。

3.3自然誘發(fā)鑒定

在適宜條件下,通過高肥足水及種植感病品種判別水稻品種抗病性的鑒定方法。

3.4接種體

用于人工接種鑒定的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懸浮液。

3.5噴霧接種

將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懸浮液噴霧至水稻葉片和穗頸上,使水稻在適宜條件下感染稻瘟病菌的接

種方法。

4試劑與材料

1

DB2308/T12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

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準由佳木斯市農業(yè)農村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發(fā)布。

本文件準起草單位: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玲、陸文靜、周雪松、宋成艷、劉乃生。

本文件為2022年首次發(fā)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