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情緒與幸福感_第1頁
積極情緒與幸福感_第2頁
積極情緒與幸福感_第3頁
積極情緒與幸福感_第4頁
積極情緒與幸福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積極情緒與幸福感

一、情緒研究概述1、什么是情緒?(1)生理喚醒(2)認知評價(3)主觀體驗2、情緒的維度(1)Wundt三維理論: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松弛(2)Schloberg三維理論: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激活水平(3)Plutchic三維維理論:強度;相似性;兩極性(4)

Ezard四維理論:愉快度、緊張度、激動度、確信度二、積極情緒的分類Seligman將積極情緒劃分為三類:(1)與過去有關的積極情緒滿意、滿足、驕傲、安詳?shù)?;?)與現(xiàn)在有關的積極情緒即時的快感:生理上的,例如性、美食等;精神上的,例如熱情、迷醉等;長久的欣慰:沉浸體驗兩者的區(qū)別:后者必須要沉浸在個人所從事的活動中,這些活動需要動用個體獨有的個人力量。(3)與將來有關的積極情緒樂觀、希望、自信等。三、積極情緒的價值⑴積極情緒為人們提供了創(chuàng)造更好的關系和顯示更強的生產力的機會。進化論認為,消極情緒如恐懼或憤怒,是我們面臨威脅時的第一道防線。消極情緒將我們的注意力收縮到危險的來源上,并且動員我們準備戰(zhàn)斗或逃離。⑵積極情緒促使人們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更寬容的思考。消極情緒使得人即時思維-行動范疇變窄,使人們總是只使用一種特定的自我防御的行為方式。相反,積極情緒的人們則會更多高估自己的能力,對積極事件記憶更多,擴展個人的即時思維-行動范疇他們會運用一些重要策略,比如尋求一些與健康的冒險相關的信息等,因此他們更擅長做生活的規(guī)劃決策。⑶積極情緒提供了建設可持續(xù)的個人資源的機會,為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潛能。歡樂引發(fā)了通過社交和智慧活動或者藝術活動完成游戲和進行創(chuàng)造的強烈愿望,歡樂通過游戲可以強化社會支持網絡,通過創(chuàng)造可以引導藝術和科學工作的進行,過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強化的社會支持,藝術和科學產品、成功解決問題的途徑都是歡樂帶來的相對持久的結果,并有助于個人的改變和發(fā)展。⑷積極情緒有助于長壽。來自美國danner(2001)等的一項研究對80名修女的回溯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自我報告最幸福的1/4被試中,有90﹪的人的壽命超過了85歲,相比之下,自我報告最不幸福的1/4被試中,只有34﹪的人活到這個年齡。Maruuta(2000)等研究表明,對自己外貌樂觀的病人,比對自己外貌不樂觀的病人壽命要長很多。Ostir等(2000)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年齡、社會經濟狀況、藥品和疾病等因素的條件下,幸福的被試活下來并能夠生活自立的的幾率是不幸福的對照組的兩倍。第二節(jié)幸福感的定義與測量視頻《什么是幸?!贰獰?、曹鶴陽當現(xiàn)實照進理想……剛上大學,我們懷著憧憬看了《奮斗》,當我們踟躇的時候,我們看了《我的青春誰做主》,就當我們即將豁然開朗的時候,一部《蝸居》把我們全拍死了。絕望中,我們看了《2012》,頓時淡定了……買什么房子啊……遲早要塌的……幸福何處尋?上幼兒園后,把天真弄丟了;上小學后,把童年弄丟了;上初中后,把快樂弄丟了;上高中后,把思想弄丟了;上大學后,把追求弄丟了;畢業(yè)后,把專業(yè)弄丟了;工作后,把鋒芒弄丟了;戀愛后,把理智弄丟了;按揭后,把下半生弄丟了。一、當郁悶成為口頭禪郁悶、累、不爽等成為口頭禪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本科遍地是,碩博滿街走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大,生長的空間越來越?。蛔》康拿娣e越來越大,心靈的容積越來越??;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的動力越來越??;1、今天的大學生缺什么?2、幸福是什么?幸:土,代表房子;錢;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錢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金銀滿屋?香車豪宅?高官厚祿?3、幸福的不同感受有人說:有樓,有車就叫幸福,可是有樓有車的人卻覺得也很痛苦。有人說:“不用工作而有收入,那是最幸福的?!钡行┎挥霉ぷ饔钟惺杖氲呐耍腥耍?,并不幸福。有人說:“擁有健康的身體最幸福。”然而,大部份嚷著找不到幸福的人,卻很健康,甚至壯碩、健美。也有人說,有學問有知識的人就幸?!焓怪?/p>

上帝:其實在每個人降生到人間的時候,我就賜予了他們每人一把幸福的鑰匙。之所以有的人感到不幸福,是因為他用自己的鑰匙去開啟了別人的幸福之門,給自己徒添煩惱。幸福之源——情感金錢健康權力榮譽智慧自由信仰……成長、創(chuàng)造力、希望幸福的含義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xù)久遠的愉快心情。這既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也是整個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幸福是一種個人的感情,可稱之為幸福感。感情可分為積極快樂的與消極痛苦的兩種感情。積極快樂的感情有舒適、輕松、滿意、安心、興奮、愉快、高興、欣喜、狂喜等等,消極痛苦的感情有厭煩、沮喪、苦惱、傷心、悲痛、失望、焦慮、憂郁、忌妒、憤怒、懼怕、驚恐等等。如果一個人感受到的積極快樂感情比較多,而感受到的消極痛苦的感情比較少,那么,他所獲得的幸福感就比較多。幸福感的概念三種幸福感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EdDiener):指個體根據(jù)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與主觀感受,包括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消極情緒3個因素。(快樂主義傳統(tǒ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CarolRyff):指一個心理潛能發(fā)揮和實現(xiàn)程度。包括自主性、環(huán)境控制、個人成長、積極關系、生活目標和自我悅納等6個維度。(亞里斯多德,實現(xiàn)論)社會幸福感(SocialWell-being,Keyes):指個人能樂觀自信地完成人際和社會功能的積極狀態(tài)。包括社會歸屬、社會貢獻、社會一致、社會真實、社會整合等5個因素。幸福感的整合主觀幸福感研究者將幸福感轉化為快樂,相對忽略了幸福的意義成分,而且過于強調幸福感的主觀性,有時無法區(qū)分個體的心理(在客觀上)是否健康;心理幸福感與社會幸福感的研究者將幸福感轉化為健康、成長與社會的功能,不適當?shù)亟档土诵腋8械臉藴?,而且相對忽略了個人幸福的主觀感受。有必要把快樂感、價值感、成長與成功感,以及健康和社會適應性整合起來,獲得更為完整的幸福感。二、幸福感的測量“你幸福嗎?”測量的方法是多樣化的,有問卷或量表測量,也有表情觀察的方法,有認知測驗,甚至有生理指標測量等。--1、我的生活有崇高的目的。2、生命如此短暫,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愉悅。3、我尋找能夠挑戰(zhàn)自我技術和能力的機會。4、生活中我保持出色的成績。5、無論在工作的時候還是玩的時候,我都很忘我的投入。6、我經常全神貫注于我所做的事情。7、我很少被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所分散注意力。8、為了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也有一份責任。9、我的生活有長久的意義和價值。10、無論我在做什么,對我來說,贏都是很重要的。11、在選擇要做什么的時候,我常考慮這件事是否令人愉悅。12、我所做的事情,對社會有重要的意義。13、我希望比別人更有成就。14、我同意這句話:“生命短暫,及時行樂方為明智之舉?!?5、我喜歡做充滿刺激的事。16、我喜歡競爭。計分方法:非常像我=5分,大多數(shù)時候像我=4分,有些像我=3分,只有一點像我=2分,一點也不像我=1分。分為四個維度:1.愉悅:第2、11、14、15題得分之和;2.投入:第3、5、6、7題得分之和;3.意義:第1、8、9、12題得分之和;4.成功:第4、10、13、16題得分之和四個維度中,哪一個得分最高?那這個維度就是你通往幸福的途徑;你的得分圖能說明什么呢?我自己的幸福構造圖※你是否四個維度的得分都高于15分?如果是,說明你正擁有一個非常充實的生活,并且對自己的生活感到高度滿意;※如果四個維度的得分都低于9分,那就說明你目前的生活比較空虛,且對這種狀態(tài)非常不滿意。你應該為此做點改變;※或者你在某一兩個維度上得分較高,你可能擁有滿意的生活,盡管你可能正在尋求機會使生活更加幸福。讀一讀下面的五個問題,然后根據(jù)你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數(shù)字。1234567完全不符合非常不符合有些不符合居中有些符合非常符合完全符合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的生活接近我想過的生活。我的生活條件非常好。我對生活感到滿意。迄今為止我已經得到我在生活中想要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5.如果生活能夠重新來過,我?guī)缀跏裁炊疾幌敫淖儭?/p>

測驗結果31-35:極為滿意26-30:滿意21-25:有些滿意20:中間狀態(tài)15-19:有些不滿意10-14:不滿意5-9:極為不滿意

三、關于幸福的理論1、

認知決定論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體驗,客觀的外界因素往往是通過主觀加工而起作用的。該理論的核心觀點:人幸福和痛苦是由其特質或者認知方式決定的。理論基礎:ABC理論C(Consequence)情緒狀態(tài)B(Beliefs)認知評價A(Activatingevents)發(fā)生的事情

ABC理性情緒模式(RET,Ellis,1950)羅馬哲學家巴爾卡斯·阿理流士認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笔灞救A:事物本身并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到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我們看到的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我們眼中的世界;人生都有圓有缺,你無法選擇,但是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

用認知決定論分析:被戀人甩了;被自己厭煩的人所喜歡;你被公司辭退;出門正遇下大雨你卻沒帶雨具;有強勁對手加入競爭行列;自己辛辛苦苦,但是沒有得到上司的獎賞;英語四級直到大四還沒過……2、判斷理論(攀比論)

核心觀點:幸福感是在“比較”中產生的。美國賓夕法尼亞教授格倫?菲爾鮑研究認為:幸福感是在比自己差的人比較中產生的?!凑也皇堑沟谝唬≈袊讓由鐣夯F(xiàn)象“不患寡而患不均”相對剝奪美國學者Stanley

Morse和Kenneth

Gergen的實驗有意無意地與別人進行比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狀態(tài)。走在陌生或熟悉的街頭,你的眼神是否會有意無意間四周看看?“只要你過得沒我好,死的比我早,一直到老……”鄰居決定的幸福:“你看人家隔壁的老公……你看看你!”

橫向比較,以別人尤其重要他人為標準:即使是在“相同水平”中,作為“向上比較”的參照物總是優(yōu)秀的,少數(shù)的。變式之一:社會比較理論縱向比較,它以過去的生活為標準:脈沖式的變化可以帶來幸福感:

“愛呼2:一年365天,我給你365種不同的驚喜”Helson:

對重復出現(xiàn)的刺激反應減少減弱,重新建構有關刺激的認知以及刺激對生活影響的認識。

變式之二:適應理論文似看山不喜平。幸福生活亦如是。

3、認知協(xié)調論核心觀點:態(tài)度包括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成分。當一個人的三個認知成份都協(xié)調是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會痛苦。認知不協(xié)調調整方式:改變行為、改變態(tài)度、引進新的認知元素;4、目標理論幸福感產生于需要的滿足及目標的實現(xiàn)。Freud認為最大的幸福感來自本能;Maslaw將人的潛能和價值的實現(xiàn)看作是人類最高的幸福感。

5、活動理論幸福感是活動的副產品,來自于活動過程,而非活動的結果。Aristole認為快樂來源于有價值的活動;人們在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喜愛的活動中時,會經歷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稱為“心流”(flow)。極限運動、涂鴉、飆車黨國慶方陣看一部好電影或一部話劇、舞劇6、社會標簽論核心觀點:社會會告訴個體,你應該幸福或者你應該痛苦,個體就會貼上快樂和痛苦的標簽。如果你沒考上大學……如果你沒考上重點大學……如果你沒考上重點大學重點專業(yè)……如果你沒考上重點大學重點專業(yè)重點班……如果你沒找到“好”工作……如果你沒找到“好”伴侶……

那么,你就是……7、狀態(tài)理論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取決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件的多寡。幸福感是對快樂生活事件的心理運算。Forayce發(fā)現(xiàn),用意識努力來減少暫時的消極情緒,可以增加幸福感,缺乏愉快的事件確實會導致抑郁。一個耐人深思的故事

一個音樂演奏者在華盛頓DC地鐵站“L‘EnfantPlaza”的入口站了許久。

那是大概早上8點,此時此刻,成千上萬的上班族通過這個地下通道前往工作地點。那個音樂演奏者連續(xù)演奏了45分鐘。先拉巴赫的,然后拉舒伯特的《圣母頌》,然後拉ManuelPonce的,接著拉Massenet的,最候又拉回巴赫的。三分鐘后,一個中年男子發(fā)現(xiàn)小提琴家在演奏,他緩慢腳步,停留了幾秒鐘,然后繼續(xù)又加快了腳步往前走。又過了一分鐘后,小提琴家得到了他的第一張鈔票:一個女人扔下的一美元,但她沒有停下來。再過了幾分鐘,一個過路人靠在對面墻上聽他演奏,但看了看表就走掉了。很顯然,他要遲到了。對音樂演奏者最感興趣的是一個三歲的小孩。他的媽媽又拉又扯的,但那小孩就是要停下來看音樂家。最后他媽媽用力拖他才使他繼續(xù)走。但小孩還一邊走一邊回頭看音樂家。在45分鐘的演奏過程中,只有7個人真正停下來聽他演奏。他一共賺了32美元。當他演奏完畢,沒有一個人理他,沒有一個人給他鼓掌。沒有一個人發(fā)現(xiàn)這個演奏者原來就是JoshuaBell–當今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手之一。

他在這個地鐵站里演奏了世界上最難演奏的曲目,而他所用的小提琴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在1713年制作的名琴,價值350萬美元!就在他在地鐵站演奏的前兩天,他在波士頓的歌劇院里表演,雖然門票上百美元,卻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這是真實的故事,是?華盛頓郵報?一手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測試人們的知覺、品味和行為傾向。

要解答的問題是:

?在一個公共場合里,在一個不適宜的時段,我們是否能夠欣賞到美呢??我們是否會停下來欣賞呢?

?我們是否能在一個不適宜的環(huán)境下發(fā)覺生活對我們的饋贈呢?可能還有的思考:

如果我們確實是沒有時間去停下來聽一聽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演奏家演奏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旋律,不知道還有多少美好的東西從我們身邊溜走。練習:回憶上一周里,令你感到哪怕一絲幸福的事情,至少記錄下一件寫在紙上,和大家分享。四、幸福感的影響因素越有錢就越幸福嗎?擁有財富的人才是最快樂的嗎?改變人生的“幸?!睂嶒炘接绣X就越幸福嗎?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會覺得更幸福嗎?快樂的人是否身體更健康?

快樂的人是否更長壽?

有兩對在大學任教的夫婦。約翰遜夫婦的年收入總計10萬美元,而湯普森夫婦的年收入總計20萬元。約翰遜夫婦對自己的收入很滿意,他們認為整個收入足以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但收入是他們兩倍多的湯姆森夫婦卻總覺得手頭很緊,還經常為了錢吵架。原因就在湯姆森夫婦想要更多的奢侈品和奢侈體驗,因此他們就覺得自己很缺錢。幸福的公式?

心理學家約翰遜和格魯克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對自己的收入是否滿意,并不取決于其收入多少。一些很有錢的人總覺得欲望不能得到滿足,而一些不是很有錢的人卻很滿意當前的生活。幸福

=我們已擁有的(成就)我們想要的(欲望)金錢=快樂?20萬美元的收入40萬美元的欲望國外旅游、名車、豪宅、新款電子產品、私立學校=0.5(不快樂)湯姆森夫婦:10萬美元的收入5萬美元的欲望合適的房和車、偶爾旅行、社交休閑、醫(yī)療保險、較低的教育成本=2.0(快樂)約翰遜夫婦:結論

也就是說,年收入2萬美金和20萬美金不是最重要的,開一輛寶馬跑車或是一輛二手的五菱面包車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收入是否能滿足你的欲望。一般來講,錢多總比錢少好。但由于個人欲望不同,有些窮人也會感到快樂,有些富人卻覺得不快樂。WhyMaterialRewardsDoNot

NecessarilyMakePeopleHappy?Csikszentmihalyi,M,(1999).AmericanPsychologist.

如果人們在一定水平上的愿望實現(xiàn)后會感覺到快樂的話,他們會很快習慣于,在某個愿望實現(xiàn)后不停的期待著下個更高水平上的收入、財富或是健康等所帶來的快樂。(當?shù)蛯哟蔚脑竿粷M足后,人們的目標會繼續(xù)保持者上升的趨勢。)

在1987年芝加哥的一個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那些年薪少于$30,000美金的人會說“賺夠年薪$50,000美金才能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然而,那些年薪在$100,000美金的人說,他們需要$250,000的年薪才會覺得對生活滿意。

當社會財富資源分配不均衡時,人們評估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并不是根據(jù)他們所需求的生活的舒適度,而是他們與那些擁有財富最多的人進行比較。這樣,在比較中,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那么有錢,最終的結果是,他們覺得自己不快樂。這種現(xiàn)象叫做“相對剝奪(“relativedeprivation”)

即使成為有錢人或有名的人可能會得到回報,但沒有人會聲稱僅僅物質的回報就足以讓他們獲得快樂。其他的方面,如滿意的家庭生活,有親密的朋友,有時間可以獨自思考,追求多元的興趣愛好等,這些都與快樂密不可分。

沒有任何內部的原因讓物質與社會情感相互排斥。然而,事實上,這兩者很難調和。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對時間的分配也是最難的選擇,最終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內容與品質。這就是為什么那些專業(yè)人士和商人發(fā)現(xiàn)很難平衡他們工作與家庭的需要。有人說……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會覺得更幸福嗎?哈佛大學商學院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給46名參與者發(fā)錢,有的是5塊錢,有的是20塊錢,要求他們在當天晚上5點之前都把錢花掉,但是花錢的方式不同——其中一半必須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另一半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然后,他們問其他一些人:猜猜看,哪些參與者會更幸福?果然,大部分人的猜測是:拿到20塊錢的人會更幸福,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會更幸福。但是他們錯了。雙倍地錯。事實是:到了當天晚上,那些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人,比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更幸福,而且這與錢的數(shù)目無關。換句話說,你拿到5塊錢也好,20塊錢也好,只要你為別人花錢了,你就會同樣地變得更幸福。結果發(fā)現(xiàn):你給自己花多少錢,與幸福無關。無論你花多少錢在你自己身上,幸福都不會有明顯改觀。你給別人花多少錢,與幸福相關。你為別人買禮物、捐款越多,你就越幸福。你給別人花錢能買來多少幸福,與你的收入無關。無論是窮是富,只要愿意為別人付出,都比較幸福快樂實驗:“快樂與鼻涕”快樂的人是否身體更健康?

故事起源于美國匹茲堡附近的一家旅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恩教授帶領他的研究團隊駐扎在旅館內,并將被試分派在旅館三層的房間內,每人一個房間,獨自待上一周,試圖了解被試被隔離的感受。

在這期間,研究人員會對被試進行一系列體檢,試圖探尋情緒與健康之間的聯(lián)系。被試在抵達研究場地之前,已經接受了各項基本檢查,其中包括情緒狀態(tài),即整體積極與消極程度的檢查,以及體內抗體水平的檢查,以獲知這些被試是否曾患過某種疾病或遭受某種細菌侵襲。

進入旅館的第一天,被試就感染了一種感冒病毒,然后他們靠看電視、看書或打電話來打發(fā)時間,此時,感冒病毒慢慢在他們體內蔓延并控制了他們的身體。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被試不能離開自己的樓層,也不能和任何人有身體接觸,并且只能食用旅館專供的食物。被試消磨著時日,病菌也照常發(fā)展,但他們有大量體檢項目來打破乏味的生活。每一天,被試都要到醫(yī)務臺報告自己的病情,研究人員用鹽水噴霧為他們沖洗鼻腔,然后再仔細分析洗出來的鼻涕。接下來,研究人員會稱鼻涕的重量。一名被試在日中寫道:“他們往你鼻子里放很多東西,不過還好,他們也從中取出很多東西?!痹谄綍r,被試需要把自己用過的臟紙巾放到袋子里,以便研究者稱重。體檢項目包括收集小便、血液和唾液樣本,以及對耳喉的日常檢查。最后,被試還要回答癥狀清單上的問題,描述自己患病的嚴重程度。研究結果快樂的人報告流鼻涕、鼻塞和打噴嚏這類癥狀較少。在客觀的診斷跡象(如過多的鼻涕)上,這類人的癥狀也更少。因此,較為快樂的人不僅是主觀認為自己更健康,而且客觀的體驗也證明了他們確實更為健康。結論

快樂的人不僅在患病時抱怨較少,而且他們一開始患病的幾率就小,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往往更強!快樂的人是否更長壽?快樂實驗:“修女的日記”修

驗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研究者丹納及其同事集中研究了圣母學校修女會的180名修女。被試:這些修女都是年輕時進入修道院的,其進院的時間均在1931-1943年間。在最初進入修道院時,他們都會寫一段自述,描述自己的生活,并說明自己加入宗教的原因。多年后,正是這些自述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丹納及其同事想知道:這些修女們的情緒是如何影響其整體健康狀況的。研究問題研究過程研究小組從修女自述的內容中選出積極與消極的情緒暗示或語言。如:上帝給了我一個良好的開端,賜予我神圣無比的品質…在過去的一年中,我作為候選人在圣母學校學習,這是一段很愉快的時光?!疑钪谐錆M神圣主愛。研究者對自述中描述情感的內容進行打分,然后將此分數(shù)作為衡量其快樂的標準,分出最快樂的修女(25%)和最不快樂的修女(25%),并對他們的壽命進行比較。當然,在進行此研究的時候,有些修女仍然在世,而有些修女已經過過世了。研究結果:快樂與壽命情感在世的修女85歲93歲最不快樂最快樂54%79%18%52%研究結果

最不快樂的那組修女,其死亡風險是最快樂的那組修女的2.5倍。事實上,那些在自述中使用許多表述積極情緒的詞語(如:快樂、感興趣、愛、希望、感恩、渴望、滿足、樂趣等)的修女,其平均壽命要比那些較少使用這些詞語的人多10年。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2011年一期《應用心理學:健康與安寧》雜志上撰文說,他們對160多項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普遍的結論,即幸??鞓放c壽命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幸福快樂的人往往更健康,而健康的人往往更長壽。快樂的人喜歡與人交流嗎?

朋友多是不是更快樂?

婚姻=快樂嗎?

有baby是不是更快樂了?快樂與社會關系想想現(xiàn)代社會人們彼此依賴

的方式有那些?QQ、微信、人人網、打電話、發(fā)短信、一起看電影、發(fā)郵件、朋友聚會、facebook……快樂與朋友的關系一種快樂的狀態(tài)是否會讓你贏得更多的朋友呢?快樂研究在一項研究中,被試被隨機安排與彼此不認識的被試進行聊天。在對話之后,研究人員讓雙方評估自己的聊天對象。在實驗前,這些人曾按一定的快樂衡量標準參與評估,一部分人是快樂程度較高的人,一部分人則是快樂程度較低的人。研究結果人們都對快樂的聊天對象評價較高,且更愿意與之更進一步交談。簡而言之,快樂的人往往更招人喜歡且更受歡迎。大多數(shù)人都會被快樂的人所吸引。在你的朋友中,快樂的人往往會很幽默、樂觀、熱情、討人喜歡,他們的積極態(tài)度甚至讓你也會變得快樂一些。相比之下,抑郁的人往往表現(xiàn)的無精打采或是對什么都漠不關心,而且還會吸走你的熱情?;橐?快樂?

在現(xiàn)代社會中,至少在像美國這樣的工業(yè)化國家中,幾乎一半的婚姻都以離婚收場。那么我們就有必要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

婚姻到底是增加快樂還是減少快樂?快樂研究:“已婚人士更快樂”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盧卡斯調查了數(shù)萬人多年的生活滿意度。他發(fā)現(xiàn),已婚人士在婚前與婚后的快樂程度是相同的?;榍敖Y婚時婚后研究結果人們的快樂程度只有在婚禮前后出現(xiàn)短暫的上升,但婚姻本身并不會給人們的快樂感帶來持續(xù)的巨大變化。研究結論:婚姻并不是快樂的保證,婚姻適合你才是關鍵。已婚的人比離異、未婚的人更幸福,已婚分居的人最不幸福。非婚同居對幸福的影響受文化影響,個人主義文化背景下,非婚同居的人幸福程度甚至比已婚者還高,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非婚同居的人幸福程度比已婚者和未婚者都低。盡管已婚人士整體上比單身人士要快樂,但并不是每個已婚人士都更快樂。一個人是否能從婚姻中受益,部分取決于其自身的個性,也取決于其生活的環(huán)境。修女有彼此作伴,不需要婚姻。現(xiàn)在美國有40%的成年人處在單身、離異或喪偶的狀態(tài),然而這些個體也能享受有意義的生活,婚姻并不是通向快樂的唯一途徑。孩子對快樂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呢?對父母而言,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充滿了風險與壓力,那么這些小baby會不會帶來快樂?Baby=快樂?大多數(shù)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并不是帶給父母快樂重要的因素。與婚姻一樣,養(yǎng)育孩子是否帶來快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偏好。有人喜歡孩子,有人把孩子做為一種負擔。人們需要評估自己喜歡孩子的程度、為人父母的精神準備,以及自己為此犧牲的自由限度。孩子對快樂影響的性別差異丹麥研究人員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分析了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