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淺析15000字(論文)】_第1頁
【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淺析15000字(論文)】_第2頁
【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淺析15000字(論文)】_第3頁
【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淺析15000字(論文)】_第4頁
【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淺析15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淺析目錄TOC\o"1-2"\h\u13583【關鍵詞】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公益訴訟;檢察機關 11614一、我國建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必要性 230259(一)家事訴訟的特點 231692(二)我國現(xiàn)有家事訴訟制度的缺點 310900二、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建立的可能性 424879(一)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形成 412153(二)檢察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的拓展 532125(三)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優(yōu)勢 631546三、域外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 721334(一)法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 832000(二)德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 814392(三)日本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 913147(四)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借鑒 1031551四、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 1030880(一)家事檢察公益訴訟提起范圍不明確 1016002(二)檢察機關在家事公益訴訟的訴訟權利不明確 1115158(三)檢察機關參與家事訴訟的方式不明確 12189五、對構建我國家事公益訴訟制度的建議 1318737(一)明確家事案件的范圍 13234(二)明確檢察機關的案件來源 1320978(三)明確檢察機關在家事公益訴訟中的訴訟權利 1413295(四)明確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案件的方式 155545六、結語 161178參考文獻: 16【摘要】檢察機關在我國的司法制度體系中擔任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不僅僅只是法律監(jiān)督者,同時也承擔著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責任。隨著實踐的需要,公益訴訟所保護的范圍也隨之逐漸擴大。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保護、家庭身份關系、家事非訟案件等問題所呈現(xiàn)出的公益性,理應將其納入公益訴訟的范圍之中。家事檢察公益訴訟是在婚姻家庭領域發(fā)面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一種特殊訟訴。部分大陸法系國家已建立起了獨具特色的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為了更好的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我國可根據(jù)域外已建立的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作為參考,構建適合我國的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關鍵詞】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一個國家由無數(shù)的小家構成,家庭穩(wěn)定和諧才能促成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安定。在婚姻家庭領域中,因為血緣以及情感上的復雜關系,暴力、傷害、侵犯等行為發(fā)生在家庭中常常沒有得到重視,家庭中處于弱勢的群體深受其害,家事領域中弱勢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亟待解決。2018年,我國頒布了《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初步規(guī)定了檢察機關可在資源環(huán)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提起公益訴訟。但目前,我國對于家事檢察公益訴訟還沒有制定相應的訴訟規(guī)則,檢察機關在保護該類法益時缺少法律依據(jù),從而在工作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家事領域的公益案件在我國是一個新的領域,可參考域外的經(jīng)驗,以及結合我國自身的情況,構建我國的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一、我國建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必要性“相對于社會公益保護的范圍而言,家事領域的公益更加‘面廣量大’,受侵害的可能性也隨之‘水漲船高’。”陳愛武.論家事檢察公益訴訟[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28(05):64-79.婦女兒童受到暴力侵害、子女虐待老人的社會新聞也層出不窮。往往被害人受到侵害后,迫于加害人的威嚇,不敢提起訴訟,其親屬一般情況下也不愿意主動提起訴訟。被害人被侵害的事實可能被其親屬刻意隱瞞,使被害人處于持續(xù)遭受侵害的狀態(tài)。又或者當事人愿意提起訴訟,也存在正當合理的訴訟理由,但是卻缺乏適格的當事人。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家庭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混亂局面,同時也使我國的法律權威受到挑戰(zhàn),社會和人民的公共利益都受到損失。陳愛武.論家事檢察公益訴訟[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28(05):64-79.(一)家事訴訟的特點家事公益訴訟是一種特殊的訴訟程序,“由于家事訴訟程序適用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家事訴訟程序有別于普通民事訴訟程序?!眲⒚?論家事訴訟程序的構建[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9(02):126-137.普通的民事訴訟程序中,適用對象為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往往牽涉的是私人的利益;而家事公益訴訟程序則是解決家庭身份關系的糾紛,目的在于保護社會公益。家事領域案件的公益性體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成長狀況對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jù)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監(jiān)護和撫養(yǎng)的義務。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存在父母不履行法定義務,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權益的情況。例如,對未成年子女的虐待行為、性侵害行為、忽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狀況等。刑法中規(guī)定了虐待罪、故意傷害罪、猥褻罪等罪的犯罪構成。檢察機關可對相應情形的案件提起刑事公訴?!半m然我國目前在涉及未成年人身份關系的法律尤其是婚姻家庭方面的實體法律處于相對比較完善的階段,但是缺乏相應的程序法來保障身份關系訴訟的有序進行。”王韻潔.檢察機關參與未成年人民事權益保護研究——兼評全國首例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撤銷監(jiān)護權案[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3):48-50.第二,對家庭成員人身安全的保護。家庭暴力案件在當今的社會新聞中層出不窮,家庭成員的人身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保護家庭中未成年人、婦女兒童、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穩(wěn)定的一大重要方面。檢察機關可以幫助家庭中遭受暴力侵害的弱勢群體維護其合法權利。在被侵害人不敢、不懂維權的情況下,更需要檢察機關的積極介入干預。例如,協(xié)助被侵害的家庭成員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關注此類家事案件的審判活動,對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案件積極采取司法監(jiān)督措施。第三,家庭身份關系的確認之訴。家事領域的案件還包括婚姻效力確認之訴、確認收養(yǎng)關系之訴、建立及解除親子關系等。維護家庭身份關系穩(wěn)定是維護家庭秩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幫助家庭成員間建立或者解除其法定的身份關系,是穩(wěn)定家庭秩序的重要手段。部分案件為了使家庭成員的權益能夠受到合法保護,有必要向法院提起家庭身份關系確認之訴。因為家庭中特殊且復雜的關系,當事人不敢或者不愿意提起訴訟,檢察機關可以適時干預,積極督促、支持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起訴訟,給予當事人以及利害關系人相應的司法幫助。劉敏.論家事訴訟程序的構建[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9(02):126-137.王韻潔.檢察機關參與未成年人民事權益保護研究——兼評全國首例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撤銷監(jiān)護權案[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3):48-50.(二)我國現(xiàn)有家事訴訟制度的缺點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家庭的穩(wěn)定和有序對于社會的安定和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對婦女兒童、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分別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法律對弱勢群體進行保護,這些法律都已以專條或專章的形式存在。對于家事領域來說,目前還沒有構建系統(tǒng)的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屬于新的領域,現(xiàn)有家事訴訟制度還存在缺點。家事公益訴訟受到辯論主義原則的限制。在通常的民事訴訟中,都遵循辯論主義原則,由當事人提供事實和證據(jù),裁判者依據(jù)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作出判決,法院既不能依職權主動調(diào)查事實證據(jù),也不能超過當事人的主張作出判決結果。這一原則在普通的民事訴訟中是合理的,一方面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能防止法院濫用職權。然而將這一原則適用于家事公益訴訟是略為不妥的。法院只能從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和事實來進行裁判,不利于查清案件事實,也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利益。例如,家暴類型的案件舉證困難。家庭暴力通常發(fā)生在家中,即發(fā)生在較為私密的空間范圍內(nèi),很難有目擊者等直接證據(jù)。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證據(jù)材料多為間接證據(jù),并難以形成完整證據(jù)鏈?!比畏?民事訴訟中家庭暴力的證明困境及其化解[J].法治現(xiàn)代化研究,2020,4(04):46-54.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就在于職權探知原則的缺位。法官無法依照職權主動調(diào)查證據(jù),難以查明案件事實。部分國家的訴訟制度中規(guī)定,在審理家事案件時適用職權探知原則。例如,“《德國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了,在離婚之訴、撤銷婚姻之訴或同居之訴,為維持婚姻關系,法院可考慮當事人未提出的事實?!眲⒚?論家事訴訟程序的構建[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9(02):126-137.為了查清案件事實,更好的保護社會公益,有必要在審理家事案件時適用職權探知原則,法院可以依職享有調(diào)查案件、收集證據(jù)的權力。任凡.民事訴訟中家庭暴力的證明困境及其化解[J].法治現(xiàn)代化研究,2020,4(04):46-54.劉敏.論家事訴訟程序的構建[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9(02):126-137.二、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建立的可能性公益訴訟保護著國家、社會以及人民的公共利益,是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目前,立法者已對資源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國土資源等方面的公益案件作出了較為完善的公益訴訟制度,但在家事公益訴訟領域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家事案件關乎家庭秩序的和諧,更關乎社會穩(wěn)定以及國家的未來,具有極強的公益性。公益訴訟的范圍擴展至家事領域存在著極大的可能性。(一)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形成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董必武在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最高人民檢察機關的構想。至1954年,經(jīng)過多個國家機關的共同努力,初步創(chuàng)設了我國的檢察制度,憲法中也明確了人民檢察院的法律地位。與此同時也明確了檢察機關具有批準逮捕、審查起訴、審判監(jiān)督等職能。在1957年,最高人民法院頒行的《民事案件審判程序(草案)》中規(guī)定了,檢察機關針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案件有權提起民事訴訟,這項規(guī)定也是我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最早的淵源。令人可惜的是,1957年至1975年,受到國內(nèi)各種因素的沖擊,檢察制度的發(fā)展中斷了。構建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美好設想在此期間停滯不前。直至1978年,檢察制度才得以恢復和重建。在黨的十八大以前,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職能主要是監(jiān)督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對于公共利益的保護方面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尤其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后,檢察公益訴訟受到高度重視。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指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痹?014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了對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迫切需要,因檢察機關相對狹窄的監(jiān)督范圍,導致某些違法行為缺乏司法監(jiān)督,不利于公共利益的保護,也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設。201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制定了《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實施辦法》。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對《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行了修訂。這些國家政策以及法律的相繼頒布,表明了國家對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視,以及對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逐步完善,響應了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國家的號召,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二)檢察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的拓展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檢察機關可對資源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國土資源等方面存在的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危害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現(xiàn)行法律中,雖然只列明了對某幾種公共利益的具體保護措施,但法律條文中對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的規(guī)定中“等”字,表示列舉未盡,公益訴訟保護的范圍不只局限于這幾個方面,開放式列舉的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對其他公益領域的保護范圍提供了更大的解釋空間。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更多的社會公共利益都迫切需要得到法律的保護,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不少代表提出了對擴大公益案件范圍的建議。政府機關以及多地區(qū)人大都在積極面對該問題,從立法上來看,自2019年開始,湖北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河南省、河北省、云南省、陜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甘肅省、海南省、江蘇省都相繼頒布了《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例如江蘇省《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中,拓展對安全生產(chǎn)、公共安全、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領域的公益訴訟。海南省在公益訴訟方面拓展了對旅游消費、金融安全、網(wǎng)絡侵害、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文話遺產(chǎn)等領域的公益保護。甘肅省增加了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紅色文化資源等方面的保護。陜西省拓展了對野生動物保護、英烈紀念設施等方面的保護。全國多個省都以“積極、穩(wěn)妥”的態(tài)度,以及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探索和拓展檢察公益訴訟的案件范圍。近年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老年人權益保護、婦女的權益保護、家庭身份關系等方面的公益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家事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成為法律中明確列明的公益訴訟范圍是具有可能性的。我們不僅能夠看到司法解釋的空間性,還能看到國家在立法層面上的積極性。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社會公共利益,我國在逐漸公益訴訟制度,從上文所述的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的拓展中也不難看出國家對社會公共利益問題的積極應對。國家從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資源、公共安全、歷史文化、弱勢群體(消費者、老人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規(guī)定了保護措施。家事領域方面的公益訴訟也屬于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例如對未成年的權益保護,家庭身份關系糾紛案件等。未成年人在受到非法侵害后,由于自身缺乏能力告知有關機關或者監(jiān)護人故意不告訴有關機關,未成年人受到的侵害將會被忽視,不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在此類案件中就缺乏適格的當事人,而檢察機關保護公益的職能就可以彌補這一缺失。婦女兒童的權益保護也是我國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202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公布了《關于建立共同推動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合作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項法規(guī)的頒布,目的在于加強對婦女兒童、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構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聯(lián)動機制。檢察機關對于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問題上,應提供相應司法救助。例如與婦聯(lián)共享案件線索,及時掌握需要被救助人的情況;針對社會中就業(yè)性別歧視,侮辱婦女人格等問題,檢察機關有權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這項法規(guī)進一步表明了我國檢察公益訴訟的范圍逐漸與家事領域靠近,檢察公益訴訟的案件范圍拓展至家庭領域是存在極大可能性的。(三)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優(yōu)勢根據(jù)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檢察機關的主要職權分別為案件偵查權、審查批捕權、公訴權和監(jiān)督權。其中檢察機關的監(jiān)督權從廣義的角度上又可以分為執(zhí)法監(jiān)督權和守法監(jiān)督權。執(zhí)法監(jiān)督權是指檢察機關擁有的對國家機關執(zhí)法行為是否合法進行法律監(jiān)督的權力。這也是檢察機關固有的職權,監(jiān)督各個國家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依法執(zhí)法、嚴格執(zhí)法,對于防止公權力的濫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立案監(jiān)督權、偵查活動監(jiān)督權、對法院審判活動的監(jiān)督權、對監(jiān)獄執(zhí)法行為的監(jiān)督權等。執(zhí)法監(jiān)督權也屬于檢察機關狹義上的監(jiān)督權。守法監(jiān)督權是指檢察機關可對損害國家和人民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進行監(jiān)督的權力。該項職權是源于憲法中規(guī)定的檢察機關所擁有的國家干預權。其目的在于通過國家權力的強制干預,更好的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家事領域的公益訴訟滿足了檢察機關行使守法監(jiān)督權的條件。第一,當事人存在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第二,家事領域案件中的弱勢群體需要得到國家的保護。第三,當事人的違反行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作為憲法和法律所規(guī)定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就其監(jiān)督職能而言應當具有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這也是學術界較普遍主張的觀點?!睆埿l(wèi)平.改革開放四十年民事司法改革的變遷[J].中國法律評論,2018(05):113-132.從這個觀點來看,檢察機關可以作為適格的監(jiān)督主體對家事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進行司法干預。張衛(wèi)平.改革開放四十年民事司法改革的變遷[J].中國法律評論,2018(05):113-132.從價值功能層面來看,檢察機關是我國重要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依據(jù)《憲法》以及相應法律的規(guī)定,肩負著維護社會和人民公共利益的神圣使命。一方面,檢察院是維護權利的一道保障。根據(jù)目前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有關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但在有關機關和有關組織不提起公益訴訟的情況下,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在其他有關機關和組織怠于行使自己的職權時,檢察院成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后保障。另一方面,檢察機關擁有更強健的訴訟實力。一般公益訴訟持續(xù)的時間較長,案件較為復雜,舉證困難,還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資金。檢察機關作為重要的國家機關之一,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力,可以對案件的審理進行司法監(jiān)督,保證案件進行的公平公正。同時檢察機關還具備專業(yè)的團隊,專業(yè)知識豐富,相較于個人和社會組織來說具有更強的力量,能夠提高訴訟效率。“日本著名人事訴訟法學者山木戶克己教授認為,檢察官以公益代表者的身份參與人事訴訟,其旨意在于實現(xiàn)人事訴訟至高目標(發(fā)現(xiàn)實體真實),為實現(xiàn)裁判的正當化打下堅實基礎。”郭美松.論檢察機關對人事訴訟的一般參與制度[J].河北法學,2009,27(12):187-191.郭美松.論檢察機關對人事訴訟的一般參與制度[J].河北法學,2009,27(12):187-191.三、域外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家事公益訴訟對于我國來說還是一個新的領域,但很多國家都已經(jīng)在家事領域方面建立起了相對完整的制度體系。“檢察機關參與家事訴訟制度是多數(shù)大陸法系國家(地區(qū))的制度選擇,盡管各國(地區(qū))在具體內(nèi)容方面有所差別,但參與的目的和態(tài)度具有共性”馮祝恒.論我國檢察機關參與家事訴訟制度——以制度之考量與構建為中心[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4(03):45-49.,即為了維護社會和人民的公共利益。我們不應該將視野局限于我國的傳統(tǒng)思路,通過學習和比較外國的成功立法經(jīng)驗,對于我國法律的自身建設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幫助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律制度。馮祝恒.論我國檢察機關參與家事訴訟制度——以制度之考量與構建為中心[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4(03):45-49.(一)法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法國最早在教會法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家事公益訴訟制度的蹤跡,現(xiàn)行的法律也對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訴訟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規(guī)定。例如,檢察機關可以向法院提起申請以確認人口失蹤,也可以申請撤銷被法院宣布失蹤的判決;可以對無效的婚姻提出攻擊;可以申請撤銷對兒童的親權等。根據(jù)《法國民法典》以及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檢察機關以兩種方式參與家事公益案件。其中一種為訴訟當事人直接參與家事公益訴訟;另一種為輔助訴訟人,輔助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進一步細化,又可將以下兩類案件歸為檢察機關可以當事人身份直接參與家事公益訴訟的情形。第一類,婚姻無效訴訟。男性和女性未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結婚年齡的;婚姻尚未解除又再婚的;直系尊血親和卑血親間締結婚姻的,直系姻親間締結婚姻的;旁系血親間三代內(nèi)締結婚姻的,同等旁系姻親締結婚姻的,都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婚姻無效的情形。檢察官可以對符合這幾類情形的案件向法院提出攻擊。第二類,子女的親權。當監(jiān)護人虐待未成年子女,致使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狀況受到嚴重損害的,或者監(jiān)護人超過兩年沒有依照法律規(guī)定履行自己的監(jiān)護義務的,檢察機關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銷監(jiān)護人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檢察機關需要派員出席法庭,并且享有等同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例如,檢察機關可以向法院提出回避的申請。檢察機關作為輔助人參與家事公益訴訟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申請確認家庭成員失蹤的案件、家庭成員監(jiān)護權的案件(包括未成年子女和成年人的監(jiān)護權)、親子鑒定案件。當檢察機關作為輔助人身份時,不具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同時還會受到相應的限制。例如,檢察機關可以被申請回避。(二)德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德國最早的家事公益訴訟制度承繼的是法國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德國最初并沒有規(guī)定檢察機關可以參與家事公益訴訟,后來于1877年,才制定了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訴訟的規(guī)則。1887年的德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檢察機關有權參與婚姻案件的審理。檢察機關可以派員出庭參加訴訟,一定條件下,享有訴訟當事人的某些權力。但是1887年的德國民事訴訟法只是對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訴訟作出了初步的規(guī)定。直到1950年,修改后的德國民事訴訟法對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訴訟案件的規(guī)則做出了進一步的規(guī)定,同時還擴大了檢察機關參與家事案件的范圍,不僅可以參與婚姻無效案件的審理,還可以參與審理禁治產(chǎn)案件。檢察機關作為訴訟當事人參與婚姻無效案件時,享有法庭辯論權和上訴權。該時期也是德國對檢察機關參與家事案件受案范圍最大的時期。在1976年后,德國民事訴訟法再次修改,這次的修改并沒有再進一步建立檢察機關參與家事案件的制度,而是限制了檢察機關的受案范圍。檢察機關只能參與兩類婚姻案件的審理,一種是確定婚姻關系存在的案件,另一種是婚姻無效案件。1998年,修改后的德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案件的制度被替換為行政機關參與家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審理,德國目前依舊采用的是該項制度,沒有再將檢察機關作為維護家事領域公共利益的主體。(三)日本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經(jīng)驗二戰(zhàn)后日本進行了司法改革,設立了家事審判所以及家庭裁判所,主要負責審理家庭案件。日本1898年頒布的《人事訴訟法》正式賦予了檢察機關提起家事公益訴訟的職權,規(guī)定了檢察機關可以參與審理婚姻案件、收養(yǎng)案件和親子關系案件。檢察機關在辦理這三類家事公益訴訟案件時,都可以派員出席庭審,向法官發(fā)表意見。參與審理關于確認婚姻關系存續(xù)的案件時,即使檢察機關不是作為訴訟當事人的身份參與庭審,也仍然可以向法院提供證據(jù)。檢察機關還享有上訴權,當檢察機關提出上訴時,原審所有訴訟當事人都成為被上訴人。2003年日本頒布了新修訂的《人事訴訟法》,進一步細化了家事公益訴訟的規(guī)則。家庭案件可以大致分為婚姻案件(第2條1號)、親子關系案件(第2條2號)、收養(yǎng)案件(第2條3號)和其他身份關系的形成或存否確認?!度耸略V訟法》還彌補了訴訟對審結構的缺失?!盎诿袷略V訟的對審原則,訴訟的基本結構是兩造對立,也就是說,任何民事訴訟都要有相對的原、被告雙方當事人才可以成立?!苯瓊?略論檢察監(jiān)督權在民事訴訟中的行使[J].人民檢察,2005(18):5-8.某些家事案件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適格的被告,致使不能滿足兩造對立的對審結構,不利于案件查明真相。新修訂的《人事訴訟法》第12條第3款規(guī)定,家事案件中缺少適格的被告時,檢察機關作為被告參與案件審理,補足了訴訟對審結構。日本《民法典》也對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案件作了規(guī)定,在審理婚姻效力、親權、監(jiān)護權等案件時,檢察機關可以以當事人的身份向法院提起訴訟。江偉.略論檢察監(jiān)督權在民事訴訟中的行使[J].人民檢察,2005(18):5-8.(四)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立法借鑒盡管各個國家的國情、文化背景都存在差異,但通過對比上述三個典型大陸法系國家關于家事公益訴訟制度的規(guī)定,可以從中總結出以下幾點經(jīng)驗。第一,明確規(guī)定了家事案件的受案范圍。多個國家主要將家事案件分為婚姻案件、親權案件、收養(yǎng)案件、親子關系案件、身份關系確認案件。第二,多數(shù)國家都規(guī)定由檢察機關參與駕駛公益訴訟案件的審理。檢察機關肩負著維護國家、社會以及人民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第三,明確了檢察機關在辦理家事公益案件時享有的權力。法國和日本的法律中都規(guī)定了檢察機關作為當事人提起訴訟時享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參與法庭辯論,向法庭提供事實和證據(jù),可以提出回避申請,還具有上訴的權力。第四,檢察機關不僅可以作為當事人參與訴訟,還可以輔助人的身份參與家事案件。家事案件在滿足訴訟條件時,檢察機關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在缺乏適格被告時作為被告參與訴訟。不滿足訴訟條件時,檢察機關可以給予當事人司法幫助,幫助當事人快速高效地解決糾紛。四、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的司法實踐家事公益訴訟并沒有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實踐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對家事公益訴訟過的探索。檢察機關通過提供司法幫助、督促起訴、提出檢察建議、提供心理疏導等多種方式參與家事公益訴訟,最大化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以追求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達到有機統(tǒng)一。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我國家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不夠完善,導致檢察機關的工作難以充分開展。(一)家事檢察公益訴訟提起范圍不明確我國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收養(yǎng)案件、婚姻案件、親權保護等分別規(guī)定在不同的法律中,但并沒有單獨整合出屬于家事案件的受案范圍。檢察機關維護家庭秩序的首要問題在于有法可依。例如在“姚某與福建省某縣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檢察監(jiān)督案”姚某與福建省某縣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檢察監(jiān)督案[EB/OL].姚某與福建省某縣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檢察監(jiān)督案[EB/OL].(二)檢察機關在家事公益訴訟的訴訟權利不明確檢察公益訴訟區(qū)別于一般的民事訴訟,檢察機關與一般民事訴訟主體享有的權利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中規(guī)定,檢察機關對于和解權和調(diào)節(jié)權的行使,只有經(jīng)審查該協(xié)議不違背社會的公共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據(jù)此出具調(diào)解書;如果檢察機關想要申請撤訴,需要在訴訟請求全部實現(xiàn)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撤訴。檢察機關在行使處分權的時候都受到了相應的限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訴訟主體遵循意思自治原則,都需要以充分考慮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并不完全享有處分權。雖然對處分權的限制,是為了更好保護公共利益,但是目前的法律規(guī)則對檢察機關的處分權做出了部分的限制,還不夠全面和完善。例如,檢察機關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在什么情況下必須不能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在特殊情況下,應該作出怎樣的變更才更加合適、合理。還有對檢察機關申請撤訴的方式規(guī)定不夠完善。只明文規(guī)定了“訴訟請求全部實現(xiàn)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撤訴”。對于需要撤訴的情形,只作出了部分的限制,沒有對規(guī)則進行細化。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許多的公益案件往往止步于訴前程序。檢察機關代表的是公共利益的,進行調(diào)節(jié)和和解時需要持謹慎的態(tài)度,需要更嚴密的制度來規(guī)定調(diào)節(jié)和和解?!霸诩沂玛P系訴訟,一方面其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處分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判決的效力常常及于第三人。”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深化與細化[N].檢察日報,2018-01-04(003).家事公益訴訟相較其他類型的公益訴訟更為特殊,展現(xiàn)出的形態(tài)也更加多樣,有必要對于檢察機關在家事公益訴訟中享有的權利規(guī)則需要進一步明確。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深化與細化[N].檢察日報,2018-01-04(003).(三)檢察機關參與家事訴訟的方式不明確江蘇省發(fā)生過一起這樣真實的案例:孫某和汪某某婚后育有兩個孩子,孫某甲和孫某乙。2017父親孫某因交通事故不幸去世。而兩個孩子的母親因智力上的缺陷,也下落不明。由于在早年間祖父已經(jīng)去世,只剩下祖母一人撫養(yǎng)兩個孩子。祖母已喪失了勞動力,家里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家庭情況非常貧困。2018年,灌云縣檢察院在一次專項排查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這對兄妹的情況。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只有法院宣布兩個孩子的母親汪某某失蹤后,孫某甲和孫某乙才能依法享受孤兒生活補助待遇。檢察院立即啟動支持起訴工作,全方位調(diào)取證據(jù),幫助其獲取法律援助。2019年,在法律援助律師的幫助下,孫某甲和孫某乙向法院提起宣告母親下落不明的訴訟請求,同時檢察院對該案件發(fā)布了《支持起訴書》,并派員出庭支持起訴,法院依法作出宣布汪某某失蹤的判決。判決生效后,孫某甲和孫某乙依法獲得了救助?,F(xiàn)實中,“事實孤兒”的情況不乏存在,因各種原因不能獲得國家的救助,檢察機關的介入,使這類孩子的權益能夠得到保護。從這類案件中還能看出,“檢察機關不僅能參與家事領域方面的公益訴訟案件,同樣也能參與家事領域的非訟案件?!敝С帧笆聦嵐聝骸鄙暾埿婺赣H失蹤案——充分發(fā)揮未成年人民事檢察監(jiān)督職能,依法保障監(jiān)護缺失兒童權益[EB/OL].支持“事實孤兒”申請宣告母親失蹤案——充分發(fā)揮未成年人民事檢察監(jiān)督職能,依法保障監(jiān)護缺失兒童權益[EB/OL].面對家事領域方面的案件,即使檢察機關面臨多重阻礙,也沒有置之不理,與之相對,檢察機關在了解案件情況后都在積極辦理案件,全面調(diào)查案件事實,引導調(diào)取和固定關鍵證據(jù),結合當事人的真實情況提供司法救助,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家事領域的公益案件在檢察機關的積極介入下,讓當事人更高效地解決了困擾當事人的實質(zhì)問題,最終實現(xiàn)案結事了人和。維護了家庭秩序的和諧,同時也維護了法律的權威??上覈谠擃I域還沒有建立完整的權力體系,檢察機關在面對家事領域的案件是還受到許多的限制??梢詤⒖己徒梃b域外的成功經(jīng)驗,為我國家事領域方面的法律建設提供一些思路。五、對構建我國家事公益訴訟制度的建議上述已經(jīng)分析了構建家事公益訴訟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當性。不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來看,都非常有必要構建適合我國的家事公益訴訟制度。實踐中,檢察機關由于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jù),在辦理家事案件時受到了限制。當下亟需設立家事公益訴訟的法律制度,賦予檢察機關相應的職能來維護家事案件中的公益。(一)明確家事案件的范圍在這個問題上,可以參考域外的立法經(jīng)驗。法國的家事案件主要為以下幾類:婚姻無效案件,請求喪失親權案件、成年人的監(jiān)護托管案件、未成年人的監(jiān)管案件、親子關系確認案件。日本的《人事訴訟法》將家事案件大致分為四類,其包括婚姻案件、親子關系案件、收養(yǎng)案件、其他身份關系的形成或存否確認。日本的學者認為以列舉的方式來規(guī)定家事案件的范圍更為恰當。例如婚姻案件中屬于人事訴訟法的只有六種案件,分別為離婚案件、婚姻無效案件、婚姻撤銷案件、離婚無效案件、離婚撤銷案件以及婚姻關系存否確認。多數(shù)國家對于家事案件的劃分主要把重心放在婚姻關系和親自關系上。在參考域外立法經(jīng)驗的基礎上,同時還要結合我國自身的情況。老年人的權益保護、家庭暴力案件同樣也需要納入家事案件的范圍。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需要得到國家的保護;老年人的權益保護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從古至今,贍養(yǎng)老人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在法律上,也將贍養(yǎng)老人規(guī)定為法律義務。國家的老齡人口占比逐年增加,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也是家事公益訴訟重要的一方面。在實踐中檢察機關也已經(jīng)對老年人權益方面的家事案件做出了探索。故家事案件范圍的劃分要注重案件的公益性,既要區(qū)分家事公益案件與普通民事案件,同時還要全面維護家事案件中的公共利益。(二)明確檢察機關的案件來源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存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法定的機關和組織沒有對此提起訴訟或者沒有適格主體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可以依職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從法律的規(guī)定來看,檢察機關的案件來源于“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秾嵤┺k法》中對檢察機關履行職責的范圍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檢察機關的履行職責的范圍包括刑事案件的偵查、逮捕、起訴、控告以及訴訟監(jiān)督?!半m然《實施辦法》對履行職責的范圍采用寬泛化解釋,將范圍擴大到履行刑事職責,但檢察機關各業(yè)務部門之間具有明確的分工,在缺乏強制性規(guī)定和具體明確的協(xié)作性機制之下,民事行政檢察部門對于案件線索限于‘被動接受’的局面,導致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fā)現(xiàn)的案件線索非常有限?!薄霸诼男新氊熤邪l(fā)現(xiàn)”是檢察機關唯一的案件來源,檢察機關獲取案件的來源過于單一。雖然檢察機關是公益訴訟案件的最后一道保障,但并不意味著檢察機關就應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線索來源的單一性,使檢察機關接收到的信息面較為狹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檢察機關履行其職責。目前檢察機關啟動公益訴訟的模式過于單一,適當?shù)臄U大檢察機關的案件來源,更能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職能??梢栽鲈O以下幾個路徑,使檢察機關獲取更多的案件信息。第一,個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向檢察院舉報控告侵害公益的行為。發(fā)生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侵害行為時,也可能會給具體的個人和社會組織造成侵害。而公益侵害案件的復雜性,可能使個人和組織維權困難。個人、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就可以向檢察機關舉報或控告該侵害行為。就如上文提到的《通知》,通過聯(lián)合檢察機關和婦聯(lián),可以互相共享案件線索,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開啟一站式的工作機制。第二,關注并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媒體通常會對社會公益事件有一定的關注度,檢察機關可以利用好這些新媒體平臺,關注是否存在侵害公益的案件。為了避免公共利益持續(xù)受到侵害,檢察機關掌握一定的證據(jù)后,可以主動介入調(diào)查。第三,接受法院的建議。公益侵害案件,可能會有個人針對自己受到的侵害而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在審判具體的案件時,發(fā)現(xiàn)該案件的侵權行為存在侵害公共利益的情況,可以向檢察機關提出建議,檢察機關再根據(jù)法院的建議介入調(diào)查。(三)明確檢察機關在家事公益訴訟中的訴訟權利第一,關于檢察機關的訴訟權利。“有學者認為,對家事爭訟案件應適用辯論原則,對婚姻案件適用有限的職權探知原則,對家事非訟案件則應適用職權探知原則。”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深化與細化[N].檢察日報,2018-01-04(003).對于家事爭訟案件,檢察機關作為原告,理應享有相應的訴訟權利。檢察機關在訴訟中可以宣讀起訴書;向法院提供證據(jù),對事實認定發(fā)表意見;可以提出回避申請;可以參與法庭辯論;可以提起上訴等。例如家事公益訴訟的回避制度,在這一點上可以參考法國的立法規(guī)則。當檢察機關作為當事人提起訴訟時,享有向法院提出回避的權利;當檢察機關作為輔助人參與訴訟時則不享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與法院一樣同樣都需要遵守回避制度。對于非訟類型的家事案件,檢察機關可以依據(jù)職權收集證據(jù)和調(diào)查證據(jù)。但是“由于人事訴訟案件特殊,涉及人的身份和感情,關系家庭秘密和當事人隱私,因此檢察機關調(diào)查證據(jù)時,不應采取強制措施?!睆垥匀?檢察機關參與“人事訴訟”制度芻議[J].人民檢察,2006(11):62-63.第二,關于調(diào)解和和解的適用。調(diào)節(jié)和和解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常用到的解決糾紛的方式。適時合宜地適用調(diào)解和和解程序對于家庭關系的維護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檢察機關的職責在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不能以犧牲公共利益為前提達成調(diào)解或和解協(xié)議?!霸趯I(yè)審判團隊的構建上,探索家事審判員、家事調(diào)解員與家事調(diào)查員共同協(xié)作的互動體系?!睆埿l(wèi)平曹建軍.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深化與細化[N].檢察日報,2018-01-04(003).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深化與細化[N].檢察日報,2018-01-04(003).張曉茹.檢察機關參與“人事訴訟”制度芻議[J].人民檢察,2006(11):62-63.張衛(wèi)平曹建軍.民事訴訟理論研究:深化與細化[N].檢察日報,2018-01-04(003).(四)明確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案件的方式從域外的立法上來出,檢察機關可以作為訴訟當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以輔助人的身份參與訴訟。從我國的實踐探索中,檢察機關參與家事公益案件的方式也不是單一的?!拌b于身份關系的公益性色彩以及身份關系訴訟判決的對世性效力,民事檢察權全面介入身份關系訴訟的必要性和價值日益突顯,通過提起或參與身份關系訴訟,可以大幅提升民事檢察權的司法化程度。”肖建國.民事程序構造中的檢察監(jiān)督論綱——民事檢察監(jiān)督理論基礎的反思與重構[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20,28(01):70-89.經(jīng)過整理和總結,我認為檢察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