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4講《與朱元思書》
T模塊導航—學習目標
模塊一思維導圖串知識1.了解作者,積累常見的文言字詞,整體把握文意。
模塊二基礎知識全梳理(吃透教材)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筆下景物的特征,學習作者
模塊三教材習題學解題
模塊四核心考點精準練(6大考點)描繪景物的手法。
模塊五小試牛刀過關測3.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審美情趣。
模塊一思維導圖串知識
主題抒發(fā)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傳
思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其文工于寫景,文辭清新_rwt
挺拔,不少人效仿他的文章,稱為“吳均體”。一簡介
■{比喻)—急湍甚箭,猛浪幫
同
競上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擬人)—
爭高-(山奇卜辭?
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成峰角
度泉水源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
(泉水作響上{}
Mis-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鳥鳴成韻)珊T山峰、樹木)
I視聽
[蟬轉(zhuǎn)不窮卜{?1}畫T泉水、鳥鳴、蟬鳴、猿闞
山水分寫,奇山角度
交互生輝,異水藝術
I猿叫不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共造“獨總起手法動靜
|橫柯上蔽上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絕”意境。寫結(jié)合
[疏條交映)利憫砌T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景
[有時見日卜角
色彩P(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度
同T縹碧見底角度
k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急)~(甚箭若奔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俯仰
(息心忘反卜頤}1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角度
4^樹一(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模塊二基礎知識全梳理
《與朱元思書》
一、誦讀理解
1、字音縹(piao)湍(tuan)軒(xuan)邈(miao)
泠(ling)嚶(ying)轉(zhuǎn)(zhuan)鶯(yuan)戾(li)
綸(lun)窺(kui)柯(ke)晝(zhou)
2、節(jié)奏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
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
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3、字詞注釋
書:信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風煙俱凈:煙霧都消散盡凈。風煙,指煙霧。俱,全,都。凈,消散盡凈。
共色:一樣的顏色。共,一樣。
從流飄蕩:乘船隨著江流漂蕩。從,順,隨。
任意東西:情境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漂流,
向西漂流。
自:從。至:至h許:表示大約的數(shù)量,上下,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獨,只。絕,絕妙。
皆:全,都。
縹碧:原作“漂碧”,青白色。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急湍: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勢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甚,勝過,超過。為了字數(shù)整齊,中間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駿馬。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
負勢競上: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負,憑借。競,爭著。上,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
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軒邈: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這兩個詞在這里形容詞活用
為動詞用。軒邈,比高遠,向高處向遠處生長。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shù)山峰。
激:沖擊,拍打。
泠泠作響:泠泠地發(fā)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好:美麗的。相鳴,互相和鳴,互相鳴叫。
嚶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貝必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千轉(zhuǎn):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
“千”與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轉(zhuǎn),同“噤”視版本而定,鳥婉轉(zhuǎn)地叫,鳥鳴聲。這里指蟬鳴。窮,窮
盡。
無絕:就是“不絕”。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絕,停止。
鶯飛戾天:出自《詩經(jīng)?大雅?旱麓》。老鷹高飛入天,這里比喻追求名利極力攀高的人。鶯,俗稱老鷹,
善高飛,是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息,使……平息,使動用法。
經(jīng)綸世務者: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經(jīng)綸,籌劃、治理。世務,政務。
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窺,看。反,通“返”,返回。
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面遮蔽著???,樹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上面。蔽,遮蔽。
在晝猶昏:在白天,也好像黃昏時那樣陰暗。晝,白天。猶,好像。
4、譯文
江面上的風和煙都消散了,天與山都顯現(xiàn)著同樣的顏色。(乘船)隨水流漂浮游蕩,任憑船兒時而向
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多里,奇特的山靈異的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都呈青白色,水深的地方也能見到底。(江底)游動的魚兒和細沙碎石,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
湍急的江水比箭還快,迅猛的大浪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陰森森的樹;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相互競爭著向上,往高處和遠處伸
展。(群山)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無數(shù)山峰。泉水沖擊著巖石,發(fā)出“泠泠”的聲響。美麗的鳥
相向和鳴,鳴聲“嚶嚶”,就像一首歌。蟬長久不斷的鳴叫,猿猴的叫聲也長久沒有消失。那些極力追求
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忙于經(jīng)營世間政務的人,看到(這
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
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看見太陽。
二、文學常識
1、駢體文
又稱“駢文”,是和散文相對的一種文體,起源于漢末,形成與魏晉,盛行于南北朝。駢體文的最大
特點就是講究對仗,即所謂“駢偶”(兩馬并駕為駢,兩人并處為偶)。全篇以偶句為主,構成字數(shù)相等
的上下聯(lián),句法結(jié)構相互對稱,詞性、詞義相互配對,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這種文
體,晚唐時被稱為四六句,以后歷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駢體文。駢體文對唐宋以后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
詩、律賦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但由于過分追求形式,駢體文逐漸走向形式主義,妨礙思想內(nèi)容的表達,成
為文章的桎梏(zhigu,腳鐐和手銬,喻束縛人或事物的東西)
《與朱元思書》和《答謝中書書》合稱為南北朝山水小品文雙璧。
駢體文由于注重行式太多,引起了韓愈,柳宗元領導的古文運動。
2、吳均
吳均(469~520年),字叔庠(xidng),吳興故郡人(現(xiàn)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清新,多為反映社會現(xiàn)實之作,深受沈
約的稱贊。其文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
三、主要內(nèi)容
1、總寫從富陽到桐廬間的山水之美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在結(jié)構上統(tǒng)領全篇,在內(nèi)容上表達對富春江兩岸山奇水異的贊嘆之情。
2、具體寫富春江水的特點“異水”一一清澈湍急
(1)清澈“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一一靜態(tài)
(2)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一動態(tài)
3、具體描寫兩岸山的特點“奇山”一一生機勃勃
(1)山勢之奇:群峰寒樹(視覺、遠望)(2)山音之奇:泉鳥蟬猿(聽覺、近觀)
(3)山意之奇:觸景生情(聯(lián)想)(4)山林之奇:林密陰暗(以景結(jié)情)
視野從低到高,從點到面?!柏搫莞偵稀?,視線由低往高移動:“互相軒邈”,視線向遠處發(fā)展,視線擴
展到座座高山:“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再從局部擴展到整體。
四、思想感情
1、對富春江兩岸秀美山水風光的喜愛與贊美。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抒發(fā)作者厭棄官場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3、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現(xiàn)出歸隱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勸說朱元思放下繁雜公務,一同來欣賞美
景的意味。
五、藝術手法
1、動靜結(jié)合
(1)寫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為靜態(tài)描寫,“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為動態(tài)描寫。
(2)寫山:由靜到動,“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為靜,“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
峰”化靜為動。
2、借景抒情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以擬人的手法描繪了夾岸層巒疊嶂越來越高的景象,形象逼真地寫出了兩岸山勢的特點,使人感到大
自然的盎然生機。
3、襯托:
(1)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襯托水的清澈。
(2)在晝猶昏,有時見日:襯托山林之密。
4、正面?zhèn)让娼Y(jié)合:
正面: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側(cè)面: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5、比喻、夸張: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象地突出描寫了江水急速奔涌的狀態(tài)。
七、語言特點
1、語言簡潔優(yōu)美,清新淡雅,寫景狀物生動逼真,抓住景物特征。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江水的動態(tài)美,運用比喻生動地突出了江水湍急奔騰的氣勢。
(2)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夾:形象地寫出兩岸山勢高峻,中間溪谷深幽,形成夾合之勢。
寒:說明山勢之高,所生皆為耐寒林木。
(3)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
競、爭:運用擬人手法,形容山峰相互依峙,競相向上崛起的情狀。
2、句式整齊,音韻和諧
本文句式以四字句為主,大量運用對偶,在整齊華美、韻律和諧中,又有參差變化,讀起來有抑揚頓
挫之感。
模塊三教材習題學解題
教材習題01解題方法
朗讀并背誦課文。說一說,文中所寫的山水“獨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景物的特征。
絕”在哪里?
教材習題02解題方法
面對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有什么樣的感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句的方式,
想?你如何理解這種感想?
理清課文的思路。
6模塊四核心考點精準練---------
考點一文言誦讀斷句
1.對下面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A.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B.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C.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D.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考點二理解文章內(nèi)容
2.理解性默寫填空。
(1)《與朱元思書》中以游魚襯水清的句子是:,—
(2)《與朱元思書》中,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3)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通過寫蟬和猿的叫聲來襯托山林寧靜的句子
7H:,。
考點三文言詞語積累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A.鶯飛房天者(叫)野鳥相鳴(美麗)
B.互相甘潮(比長遠)任意李西(向東或向西)
C.負勢競上(向上)橫柯上蔽(在上面)
D.猿則百叫無絕(絕妙)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盡,停止)
考點四:分析寫景手法
4.文中運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請找出相關語句并加以簡要分析。
考點五分析句子作用
5.寫作中大都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收束全篇,升華文章主旨。甲文卻以''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
交映,有時見日”結(jié)尾,是否多余,為什么?
考點六比較分析情感
6.兩段文字都描寫了奇山異水,都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但《與朱元思書》一文還流露出
作者的情感。
?>模塊五小試牛刀過關測-----------------------------
一.理解性默寫。
(1)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總領全文的句子是:,O
(2)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tài)的句子是:,o
(3)寫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o文中從側(cè)面表現(xiàn)江水清澈的句子是:,O
(4)《小石潭記》中“,”跟《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異曲同工之妙。
(5)文中“,"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
妙?,,,O
(6)寫景往往采用“化靜為動”的手法,使靜景呈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之美,本文中“—,—,—,____”等句運用
了化靜為動的手法。
(7)從聽覺寫泉響、鳥鳴、蟬叫、猿啼兩組對偶句:,;,0,O
(8)文中表達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o
(9)《與朱元思書》中作者發(fā)表議論,流露出對鄙視名利,愛慕自然、歸隱避世的情感詩句
7E:,;,。
二.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野望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乙]
與朱元思書南朝梁?吳均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②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
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
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丙]
愚溪詩序唐。柳宗元
①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斷斷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②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氐石,大舟不可
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寧武子“邦無
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違于理,悖
于事,故凡為愚者,英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③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予雖不合
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
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池勢競上(2)互相軒邈
(3)灌水之陽有溪焉(4)今予家星溪
3.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今予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
5.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頸聯(lián)描繪了牧人、獵人滿載歸家的美好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安逸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B.[甲]詩尾聯(lián)寫了詩人此刻盡管感到知音難覓,但依舊唱起《采薇》之歌,可見詩人的樂觀與豁達。
C.[乙]文中猿聲與酈道元的《三峽》中的猿聲景同情異,“一切景語皆情語”,因為詩人的心境不同。
D.[丙]文中,因為溪水道低,險峻湍急,幽深狹窄,對世人沒有什么好處,故作者為其取名“愚溪”。
6.試分析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在[甲][乙]兩文中的運用。
三.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
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豐富菊花,偏饒竹實⑥。山谷所
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吳均《與顧章書》)
【注】①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薜蘿,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辭》:“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
帶女蘿?!焙笠源舜鸽[士的服飾。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nèi)。③限日:遮擋陽光。④幽岫:幽深
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實:又名竹米,狀如小麥。文中指隱士所食之物。
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貝勢競上
②鶯飛戾天者
③于斯已辦
④豈徒語哉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2)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9.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請找出相關語句并加以簡要分析。
10.這兩篇山水小品文都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jié)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
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
麗奇峭,宜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④鶴翔舞徘徊,
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二十四日。早,抵巫山??h在峽中,亦壯縣也。市井勝歸、峽二郡。隔江南陵山極高大,有路如線,
盤屈至絕頂,謂之一百八盤,蓋施州正路。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有刪改)
【注釋】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③翳:遮
蓋,這里指云。④鸞:鳳凰一類的鳥。
1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1)互相軒邈(2)鶯飛^天者(3)蟬則千轉(zhuǎn)不窮(4)不可年見
1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1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了作者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乙文段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點。
C.乙文寫的是陸游登上巫山沿著山路欣賞巫山的奇異景象。
D.兩文內(nèi)容上均有寫景,但文體卻不相同:甲文為“書,書信”,乙文為“記,日記”。
14.寫作中大都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收束全篇,升華文章主旨。甲文卻以“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
交映,有時見日”結(jié)尾,是否多余,為什么?
15.唐代詩人元稹寫過“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乙文中哪句話能表達這句詩的意思?請寫出來
并分析其中情感。
五.閱讀下面【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目:“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16.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B.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C.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D.鶯飛/戾天者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拉絲膜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藥瓶無菌橡膠塞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生活垃圾焚燒爐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環(huán)境污染及保護小課題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節(jié)能型空調(diào)機組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復方三環(huán)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平板木拖鞋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小額貸款公司借貸合同法分則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農(nóng)村合作金融機構借款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度地下綜合管廊工程造價咨詢合同
- 2024年公安機關理論考試題庫附答案【考試直接用】
- 課題申報參考:共同富裕進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內(nèi)涵及標準研究
- 2025中國聯(lián)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康復醫(yī)學科患者隱私保護制度
- 環(huán)保工程信息化施工方案
- 紅色中國風2025蛇年介紹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高中學校開學典禮方案
- 2024年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縣分公司工作總結(jié)
- DL∕T 1844-2018 濕式靜電除塵器用導電玻璃鋼陽極檢驗規(guī)范
- JTG D62-2004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