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_第1頁
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_第2頁
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_第3頁
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_第4頁
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上游坡面施工的新方法。1999年巴西埃塔面板堆石壩建設中首先使用。這種技術因其能明顯提高墊層料的壓實質量,簡便及時地提供上游坡面的防護等特點而得到壩工界的廣泛關注。在2000年第20屆國際大壩會議上,我們得到了這種固坡技術的信息:擠壓墻法是借鑒擠壓滑模原理,依靠反作用力行走,利用機械擠壓力形成墻體,以保證上游區(qū)墊層料碾壓密實。根據面板堆石壩在中國的發(fā)展,我們預測到該技術將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從2001年起,我們在黃河上游水電開發(fā)公司的支持下,依托公伯峽工程,利用近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理論計算、工藝設計、材料配合比到機械設備研制、成本測算等全部的研究試驗內容,2002年4月,在公伯峽工地現場進行了施工性試驗,經多位專家現場評審,認為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技術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公伯峽成為國內第一個應用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技術的工程。隨著公伯峽工程成功應用,在本公司于鶴峰一級電站、甘肅龍首二級電站即時應用的基礎上,國內已陸續(xù)有30余座面板壩采用了該技術,特別是233m高的水布埡電站面板壩經慎重的試驗研究后,在公伯峽、鶴峰、龍首等項目取得的成果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同時國外兩座壩也采用了我公司生產的擠壓機械進行了施工。邊墻擠壓機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固坡技術在公伯峽工程中的研究和應用獲中國電力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技術已得到壩工界的普遍認可,正逐漸成為固坡施工的一種常規(guī)技術。2.1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施工法的工藝流程面板壩上游坡面?zhèn)鹘y的施工方法是:墊層料鋪填超出設計墊層區(qū)上游面30cm左右,先進行分層水平碾壓,一般層厚40cm,待墊層料鋪填至一定高度后,反復進行機械及人工削坡、斜坡碾壓,直至達到設計坡面要求。之后,根據面板分期情況,分次對坡面采用碾壓砂漿或瀝青噴涂防護。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施工法是:在每填筑一層墊層料之前,沿墊層料上游設計坡緣,按設計邊坡要求,采用擠壓式邊墻機制作出一個半透水混凝土小墻,然后在其內側按設計鋪填壩料,用振動碾平面碾壓,合格后重復以上工序。2.2邊墻施工的特點2.2.1水平碾壓取代斜坡碾壓使用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施工技術后,對墊層料的水平碾壓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墊層料斜坡碾壓,提高了上游坡面墊層料的密實度,保證了工程質量。2.2.2提高度汛能力對于大、中型工程,尤其是在施工期需要壩體度汛(如采用砂漿抹面度汛)的工程和在多雨地區(qū)施工的面板堆石壩工程來講,使用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施工技術,能及時提供一個可抵御沖刷的上游坡面,從而使得導流、度汛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防止了雨水對上游坡面的沖蝕,減少了沖溝的修復工作量和修復缺陷。2.2.3施工安全性提高由于邊墻在坡緣的限制作用,墊層(過渡層)在卸料過程中不會產生沿坡面離析和滾落,也不需要進行人工坡面修整和斜坡碾壓,上游趾板灌漿等安全作業(yè)性大大提高。同時由于混凝土邊墻有一定的抗壓強度,對墊層料有側限作用,這樣沿邊墻進行碾壓時,提高了碾壓設備的施工安全性。2.2.4工序和施工設備、機具得到簡化,加快了施工進度邊墻施工一般速度可達40~60m/h,在混凝土成型后2h左右即可進行墊層料填鋪,兩者可同步上升。坡面施工可隨墊層區(qū)的上升一次完成,這樣傳統工藝需要的坡面平整和斜坡碾壓設備、水泥砂漿施工模具等被擠壓機取代,特別是人工修整作業(yè)大為減少,節(jié)省了勞動力,加快了施工進度。2.2.5邊墻可提供一個規(guī)則、平整的坡面,加之工序簡化,有利于施工管理。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施工技術國內還沒有使用的先例,要在公伯峽工程中首次采用擠壓式混凝土邊墻這一新技術,難度可想而知,關鍵課題是擠壓邊墻條件下的應力應變、擠壓機械的研制、邊墻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邊墻斷面和施工工藝確定以及如何評價和減少擠壓式混凝土邊墻對面板的約束等。針對上述幾個問題在公伯峽工程中進行了專門研究。為了深入研究擠壓墻對壩體及混凝土面板受力狀態(tài)產生的影響,黃河上游水電開發(fā)公司曾委托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結構所、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天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等單位,結合公伯峽面板堆石壩應力應變研究、應力位移分析、靜動力分析研究和壩體填筑仿真研究等內容,分別對采用擠壓式邊墻的壩體應力應變狀態(tài)和面板約束影響進行計算分析,計算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其結論可以歸納為:(1)擠壓式邊墻對壩體的應力分布狀態(tài)影響甚微,對壩體局部的拉應力區(qū)受力狀態(tài)略有改善。(2)擠壓墻對上游壩面的水平位移具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從而使壩體的沉降量有所減小。(3)擠壓墻對混凝土面板的約束未有明顯增大,因此不需采用擠壓墻切斷分縫等措施,坡面按面板壩施工規(guī)范要求處理即可。面板施工前在擠壓墻表面適量噴涂乳化瀝青,以減小面板混凝土與擠壓墻之間的粘結力。(4)根據大壩變形計算,在擠壓墻施工放線時分不同區(qū)域內收或外移適當距離,以終使上游坡面體型控制在規(guī)范要求之內。通過對擠壓墻的計算分析可知,擠壓墻不會對壩體結構和受力狀態(tài)以及對面板的約束產生大的影響,不必因擠壓墻的應用采取特殊的工程措施,擠壓墻施工技術是可行的。3.2.1基本要求(1)要有適當的擠壓力以保證混凝土按設計斷面成形,同時使混凝土邊墻達到需要的密實度,與墊層料有相似的透水性能。(2)要有適當的擠壓施工速度以滿足壩料填筑進度要求。(3)內腔各種結構間有足夠的強度和耐腐蝕性能。3.2.2擠壓機結構為達到以上要求,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在西安黑河工程施工現場對擠壓機先后進行了四次生產調整試驗?;窘Y構主要由擠壓成型腔、儲料倉、液壓動力系統和行走操作系統等部分組成。主要圖1BJY-40型擠壓機3.3邊墻斷面研究考慮壩面設計要求及擠壓墻對壩料碾壓的阻擋作用,擠壓墻斷面設計為梯形,上下聯系以鉸接的方式使邊墻可適應墊層區(qū)的沉降變形,其底部不會形成空腔進而對面板造成不利影響。上游坡面可根據壩坡坡比調整,頂部寬度限制在10cm以內,過大的頂寬會降低擠壓墻適應變形的能力。墻高采用40cm,與碾壓后的墊層料厚度一致,內側坡比設計為8:1以便墊層料碾壓,底部厚度大約為70cm,每延米方量為0.162m3。實踐表明,這種斷面形式有利于擠壓成型,也可滿足墊層料鋪填碾壓的約束要求。3.4擠壓式邊墻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研究考慮到邊墻對壩體結構的改變及約束應力對面板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預期的混凝土性能應具備低強度、低彈模、半透水的特點;為了滿足與墊層料填筑同步上升的要求,混凝土又要具有較高的早期強度;經濟性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谏鲜鏊悸?,配合比的設計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選擇合適的外加劑以減少水泥用量,二是選定適宜的水泥用量和加水量,以滿足低強度、低彈模、低坍落度、半透水的特點。這些要求必須和擠壓機的擠壓力相協調。3.4.1基本要求(1)擠壓機產生適當擠壓力,即擠壓出的混凝土密實度與室內成型混凝土的密實度一致,滿足滲透要求。(2)按一級配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坍落度為零,28天混凝土抗壓強度大約在5MPa左右,成型后2h混凝土抗壓強度能夠滿足墊層料碾壓要求,混凝土滲透系數在10-2~10-3cm/s范圍內,低彈模。3.4.2混凝土配合比試驗成果通過模擬擠壓試驗(直壓法和振壓法)和常規(guī)試驗(人工插搗法和振動臺振動法在速凝劑摻量一定、成型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模擬擠壓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較高,而一般方法成型的混凝土抗壓強度較低,有些甚至測不出強度,并且振動擠壓的混凝土成型更接近擠壓機成型混凝土邊墻的方式?;炷僚浜媳仍囼灣晒姳?、表3、表4。表2擠壓式邊墻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成果表(室內試驗)水砂42.5R/3.4.3試驗結果分析從表3、4結果看,擠壓混凝土滲透性能滿足與墊層料基本一致的要求,彈性模量低,變形適應能力強,對面板約束力小?;炷翉姸壬缘?,但能滿足約束墊層料的施工目的。3.5擠壓式混凝土邊墻施工工藝研究結果(1)測量放線,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確定擠壓式混凝土邊墻位置,用灰線灑出擠壓機行走線路。同時在擠壓機行走線路上,人工配合對墊層料表面進行平整,平整度控制在3㎝以內。(2)靠近兩側趾板附近人工立模夯筑,夯筑長度1.5m。(3)擠壓機安放就位。(4)混凝土由小型拌和站拌制,混凝土攪拌車運輸到施工現場,在卸料過程中,采用“真空負壓外加劑噴槍”均勻地摻入速凝劑。(5)根據卸料速度,將擠壓機行走速度控制在50m/h左右。(6)擠壓邊墻成型2小時后,用20t自卸車拉運墊層料,后退法卸料,320HP推土機攤鋪推平,特別是靠邊墻部位應配合人工整平,防止粗料集中,形成架空結構。碾壓機械采用SD-175D型英格索蘭自行振動碾,碾壓時距邊墻5~10㎝,碾壓遍數增加到10遍。試驗施工中在混凝土邊墻上間距5m布置觀測點進行檢測,擠壓邊墻成型2小時后按墊層料碾壓參數碾壓,邊墻沒有發(fā)生側向位移。各層間混凝土邊墻接坡平整度小于2㎝。表3擠壓混凝土密度測定成果表/驗/表4擠壓混凝土試驗成果表模量79979978-383.6擠壓式邊墻經濟分析比較擠壓墻施工是一新工藝,目前尚無定額可以套用。以下根據公伯峽工程的情況,以施工100m3擠壓混凝土為標準,將擠壓墻與傳統施工方法進行經濟分析比較。(1)擠壓墻人工投入情況墊層料人工平整的費用包括在墊層料單價內,擠壓墻施工時不考慮這部分費用;速凝劑添加、砼入倉需要3人;施工中墻體兩側邊角部位需要人工立模板、振搗、抹面成型,澆筑過程中擠壓墻需要進行缺陷處理和抹平,冬季需要覆蓋保溫材料進行混凝土養(yǎng)護,以上工作需要投入10人;混凝土攪拌車上司機和拌合站操作人員費用按規(guī)定進入設備臺班費,人工費中不再考慮。(2)擠壓墻材料投入情況材料費用中主要是混凝土所耗用材料,其配合比見表5。表5擠壓墻施工配合比水砂1.3:14%該配合比均為干硬性砼,砂石料均為飽和面干狀態(tài),冬季需加4%防凍劑。根據擠壓墻砼在施工過程中損失、坍塌等實際情況,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材料消耗率為5%;零星材料費包括邊角模板等取混凝土材料費的1%。(3)擠壓墻設備投入情況現場配備的擠壓機需2臺,6~7m3砼罐車2臺,拌合站一座(2X750L)。擠壓墻混凝土的施工效率主要由擠壓機控制,而擠壓機的工作臺時有3部分組成,依此是擠壓機工作耗時、擠壓機吊運和施工準備時間、混凝土罐車間隔時間。擠壓機的工作速度為40~60m/h,平均工作速度為44m/h,根據擠壓墻斷面計算,每延米混凝土為0.162m3,則100m3擠壓墻混凝土耗時14.73h。因為每層擠壓墻施工方量較小,從大壩底部到大壩頂部,平均拉3層混凝土墻工程量才能達到100m3,每次生產準備時間為0.51h,測算標準內準備時間為1.53h。每車混凝土之間的間隔時間為2min,100m3需灌車的搭接時間為0.6h。根據上述情況,施工100m3混凝土需用臺時為14.73+1.53+0.6=16.87h。擠壓墻混凝土入倉后隨即成型,由于擠壓機的受料倉容積小,因此攪拌車必須與擠壓機同步運行。則擠壓100m3混凝土耗時33.74h。拌合站需要與擠壓機同時運行,則二者消耗的時間相同為16.87h。根據上述資源分析和相關取費標準,砼擠壓墻的單價大約為230~250元/m3。(4)擠壓墻與傳統施工方法經濟比較傳統工藝的費用包括:超填30~40cm墊層料、相當于擠壓墻本身體積的墊層料、斜坡碾施工、斜坡機械配合人工削坡、人工抹水泥砂漿。按100m3擠壓墻混凝土施工與傳統工藝同樣斜坡面積比較,測算出傳統施工方法相應擠壓墻同體積墊層料的單價為247元/m3。比較結果見表6表6100m3擠壓墻混凝土施工與傳統工藝同樣斜坡面積比較結果號12345(1)擠壓墻本身的體積為100m3,測算單價按合同單價。(2)超填40cm墊層料的體積為100m3混凝土對應的長度617.28m與超填斷面積之乘積,單價采用合同單價。(3)斜坡碾施工、斜坡面機械配合人工削坡、人工抹水泥砂漿等項目根據100m3混凝土施工對應的斜坡面積424.8m2作為計算工程量。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可見,采用擠壓墻施工技術與傳統施工方法花費大致相當,但擠壓墻可有效保證墊層料的碾壓質量,施工工序簡化,工效提高,施工進度明顯加快,坡面保護得到可靠保證。同時,擠壓墻作為混凝土面板的基礎,坡面平整,其變形模量適當,可以協調面板與墊層料之間的變形,對防止面板混凝土產生結構性裂縫,延長面板的使用壽命起到有益的作用。特別在降雨強度較大地區(qū),擠壓墻工藝所省去的坡面沖刷缺陷修補費用也是相當可觀的。4.1公伯峽工程中的應用黃河公伯峽水電站位于青海省循化縣與化隆縣交界處的黃河干流上,壩址河道上游76km為李家峽水電站,下游148km為劉家峽水電站。壩址區(qū)海拔高程約1900m—2000m。電站以發(fā)電為主,裝機容量為1500MW,兼顧灌溉及供水。樞紐由砼面板堆石壩、引水發(fā)電系統、溢洪道、右岸泄洪洞、左岸泄洪洞、灌溉取水口等建筑物組成。公伯峽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長度429.0m,壩頂寬度為10.0m,最大壩高132.5m,上游坡1:1.4,下游坡1:1.3~1:1.5。壩頂設有高度為5.8m的“L型防浪墻”與面板相接,壩頂高程2010m。左岸上游38m高的混凝土高趾墻與趾板連接,右岸上游設47.5m高的混凝土高趾墻與趾板連接。面板為不等厚,厚度為t=0.3+0.003H(0.3m~0.7m)。壩體從上游到下游依次分面板上游面下部土質斜鋪蓋(1A)及蓋重區(qū)(1B)、混凝土面板、混凝土趾板、墊層區(qū)(2A)、過渡層區(qū)(3A)、主堆石區(qū)(3BⅠ、3BⅡ)及下游次堆石區(qū)(3C)。壩體總填筑量460余萬m3。4.1.1擠壓式邊墻施工工藝公伯峽水電站面板堆石壩采用擠壓墻技術后,壩體填筑采用全斷面整體上升方案,薄層攤鋪碾壓 2 /6 2擠壓式邊墻工序流程:基面測量→墊層料填筑→墊層料人工平整±3cm→灑水碾壓→補料補壓→測量放線→擠壓機BJY—40就位→擠壓墻混凝土施工→兩端與趾板接口處理→缺陷處理(錯臺、起包、平整度、坡比、倒塌等現象)→轉序。圖4擠壓式邊墻混凝土施工場景(1)施工準備根據施工材料計劃,采購水泥、砂石、速凝劑等工程材料。工地現場的水、電、照明布置完善。對施工作業(yè)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2)基面測量按照測量提供的高程控制點,進行墊層料地基高程散點測量。采用儀器精度滿足規(guī)范要求,散點控制為2m×2m方格網,此測量高程作為墊層料填筑高度的依據。(3)墊層料填筑下層經過驗收后填筑墊層料,墊層料采用20T自卸汽車運輸,每車拉運料約7m3左右,約每5m倒料1車,具體情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作適當調整。采用液壓反鏟或裝載機或T120推土機輔以人工整平,推土機采用后退法用推刀抹平或人工刮平。人工剔除擠壓邊墻處超徑料及塊石。機械粗平后,在擠壓式砼邊墻上掛高于邊墻約4cm的線繩,并經高程測量做相應的調整,此線繩作為機械、人工平料的標準。布設2m×4m高程網并掛線,由人工在此范圍內按線整平。待驗收同意后,進行下一高程方格網的平整。所有平整完后,再進行散點測量,使所有點高程相差在±3cm內。整平后灑水,采用5t灑水車運水,利用人工灑水,灑水應均勻,加入量按壩料的5%控制(體積比使墊層料上不出現明流水為宜,灑水10-20分鐘后碾壓。碾壓沿壩軸線方向,距擠壓式邊墻15cm。碾壓參數:鋪料厚度44cm、碾壓8遍、頻率27.5~28Hz、振幅1.3mm左右、行走速度3km/h,邊角部位可由液壓夯板或小型沖擊夯夯實。碾壓后,布設2m×4m高程方格網,取某一中間高程作為依據,人工補料至平整、碾壓1~2遍,使其高差在±1.5cm內,若達不到要求,重新補料補壓,直至達到要求。整平碾壓完成后清除擠壓邊墻頂面的墊層料。(4)測量放線墊層料填筑完成后對墊層高程進行復核,并結合現場測量結果取平均值,確定擠壓墻的邊線。按此邊線,根據底層已成型擠壓墻頂邊線做適當調整,使壩體上游坡面水平方向偏差控制在±5cm之內,根據調整后的邊線分段掛線,并結合同類工程壩體沉降規(guī)律,在EL1970m以下范圍施工控制線向下游方向預退5cm,至EL1980m高程以上范圍向上游預留5cm。(5)擠壓機BJY—40就位由裝載機或液壓反鏟將擠壓機吊運到指定的位置,使其內側外沿緊貼線繩。調平內外側調節(jié)螺栓,用水平尺檢查,使其在同一高程。用鋼尺量擠壓機出口高度,使其保持在40cm。(6)擠壓式砼邊墻施工1)待攪拌車就位后,開動擠壓機,并開始卸料,卸料速度均勻連續(xù),以將擠壓機行走速度控制在50~60m/h為準,卸料的同時,摻加高效速凝劑,速凝劑的摻量為水泥用量的3%,即每方砼摻加2400g,每延米摻加389g,根據速凝劑添加器的流量大小,對速凝劑加水適當稀釋后使用。2)擠壓機行走路線以前沿內側靠線為準,并根據后沿內側靠線情況做適當調整。3)在卸料行走的同時,根據水平尺、坡尺校核擠壓墻結構尺寸的情況不斷調整內外側調平螺栓,使上游坡比及擠壓墻高度滿足要求。4)擠壓墻施工時兩端盡量靠近趾板,減少人工處理量。(7)兩端與趾板接口處理接口處砼適當加大水泥用量和速凝劑的摻量,按100kg/m3水泥用量控制;速凝劑摻量為3kg/m3,即每延米摻加500g左右。該部位人工立模進行夯筑,每層鋪料10cm,人工插搗密實,與趾板結合部位加強插搗。(8)缺陷(錯臺、起包、倒塌等現象)處理對于施工中出現的錯臺、倒塌現象應掛線用砂漿抹平加以處理,對于錯臺超出設計線的部分,人工鑿除抹灰處理。處理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轉序施工。4.1.2擠壓墻及墊層料施工質量公伯峽工程在國內首次采用的擠壓墻技術,施工質量控制尚無規(guī)范和標準,建設、設計、監(jiān)理和施工等單位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據擠壓墻混凝土配合比的室內和室外試驗,以及施工檢測情況,擠壓墻混凝土28d強度全部滿足設計2~6MPa的要求,其滲透系數均在10-2~10-3m/s之間,彈性模量在3000~8000Mpa范圍內,各項性能指標基本與試驗結果相符,因此,在施工中主要按配合比和強度指標控制擠壓墻的質量。公伯峽水電站面板堆石壩擠壓墻質量檢測結果見表9和表10。表7擠壓式邊墻混凝土強度檢測資料123456789從表7可以看出,公伯峽大壩擠壓式邊墻混凝土強度最大值為5.9MPa,最小值為2MPa,強度滿足要求。從表8可以看出,混凝土強度保證率達到90%以上,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是優(yōu)良的。表8擠壓墻混凝土強度檢測結果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SCv保證格率優(yōu)公伯峽面板堆石壩墊層料全部采用擠壓式邊墻施工,墊層料碾壓質量檢測結果如下圖5所示,所有的試樣檢測干密度質量均滿足設計大于2.20g/cm3的要求。圖6公伯峽大壩上游擠壓式邊墻正視4.1.3擠壓墻上游充水試驗2003年8月15日~2003年11月,大壩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充水試驗。待基坑水抽后,對擠壓墻進行了仔細檢查,擠壓墻完好無損,未發(fā)生錯臺位移等現象。圖7擠壓墻上游充水試驗4.1.4施工進度年10月22日大壩填筑一次到頂,總填筑方量440萬m3,用時近15個月,原合同中月填筑最高強度為35萬m3,實際月填筑最高強度達到52萬m3。月平均填筑29萬m3,大壩月平均升高9米,擠壓墻平均每月上升22層,大壩填筑工期比合同工期縮短了近10個月時間。由此可見采用擠壓式邊墻,大壩填筑工期比常規(guī)施工方法加快很多,工作效率相當于常規(guī)施工方法的1.5倍。公伯峽大壩填筑期間,大壩填筑保持全斷面均衡上升,大大降低了大壩的不均勻沉降;大壩填筑施工過程中,尤其是2003年秋季,雨水很多,暴雨成災,大壩墊層料在擠壓式邊墻的保護下,未受到沖刷破壞;監(jiān)測表明墊層料碾壓密實,大壩填筑工期比合同工期縮短接近10個月,為工程安全渡訊、提前發(fā)電奠定了基礎,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顯而易見的。公伯峽水電站大壩填筑進度詳見圖8。壩軸線壩軸線ⅠⅠ壩上壩上壩上壩上壩上壩上壩軸線壩下壩上壩上壩上壩上壩軸線壩下4.1.4擠壓式邊墻施工監(jiān)測公伯峽面板堆石壩施工期間,變形觀測資料顯示,壩體最大沉降量為61cm,其量值不到壩高的0.5%。擠壓墻向上游的最大水平位移為7.9cm,平均位移3~4cm,其表面最大沉陷6.67cm,向右岸最大位移6.1cm。上游坡面未出現破壞現象,鉆孔與儀器觀測均未發(fā)現墊層料與擠壓墻脫空,表明擠壓墻與壩體的變形相適應,可視其為壩體的一部分。當大壩填筑到1950~1960m高程時,由于上游施工道路布置需要,對左岸部分擠壓式邊墻進行了挖槽拆除,現場檢查結果顯示,墊層料密實,擠壓墻與墊層料結合良好,見圖9。圖9左岸1950高程擠壓墻與墊層料結合部位檢查實況4.1.5面板裂縫的分析:蓄水前,對面板裂縫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并通過對同一條件下同時施工的公伯峽副壩情況的分析,公伯峽左岸副壩壩高25m,是在原岸坡沙礫石基礎上,沒有采用擠壓墻,澆筑了面板,也出現了同樣多的裂縫。大家一直認為面板裂縫不是由使用擠壓墻引起的,主要是由于氣候因素造成的。公伯峽工程自2004年8月正常蓄水以來,蓄水位一直保持在2002m高程高水位運行,壩后滲流量最大50-60l/s,未出現異常情況。4.2擠壓墻技術在國內外的應用4.2.1國外工程應用:(1埃塔(ITA)壩,位于巴西Uruguai河上,壩高125m,上游坡比1:1.3,填筑量870萬m3。首次采用的擠壓邊墻方法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發(fā)展。(2莫哈勒(Mohale)面板壩,高145m,頂長為620m,為非洲最高壩,壩體堆石量750萬m3。(3Machadinho壩,壩高125m,巴西,位于巴西南部的pelotas河。壩體填筑方量700萬m3,采用了87m高的臨時斷面,以抵御500年一遇的洪水,使用邊墻施工法產生了很好的效果。(4Antamina壩,壩高248m,秘魯,海拔4300m。這是一個供開采銅鋅用的尾礦壩。其135m高的一期壩采用了擠壓式邊墻,修建于1:1.4的坡面上,它可以盡可能的減少材料的分離并提供雨季的保護。(5)Itapebi壩,壩高160m,巴西。設計坡比1:1.25,采用擠壓式邊墻施工。(6)Loscaracoles壩,壩高131m阿根廷。填筑量900萬m3,主要采用沉積的砂卵石和河流沖積物填主。壩體上游坡面1:1.65,采用擠壓式邊墻保護。(7)Putanegra壩,壩高86m,阿根廷。填筑量730萬m3,壩型為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上游坡度1:1.65,采用邊墻進行表面保護。(8)Campisnovos壩,壩高196m,巴西。這個壩是世界上較高的幾個面板堆石壩之一,碾壓堆石方量1200萬m3,上游坡面1:1.3,采用邊墻施工法。(9)bakun壩,壩高205m,馬來西亞,年降雨量大于4500mm,上游坡面1:1.4,借鑒采用了國內較為成熟的擠壓式邊墻技術。(10)麥洛維,壩高52m,蘇丹。上游坡面1:1.35,采用擠壓邊墻技術取得很好效果。4.2.2國內工程應用:2002年在公伯峽工程研究應用擠壓墻技術的同時,國內數個工程就跟蹤這一技術的進展,湖北鶴峰一級電站、甘肅龍首二級電站大壩緊接著采用了這一技術,并取得了比預期要好的效果。在這些等項目的帶動下,短短數年間,國內相繼有數十座面板壩采用了擠壓邊墻固坡工藝,這些工程從南到北,自東到西,涵蓋了我過的廣大地區(qū)。許多工程根據當地條件,在應力應變分析、擠壓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藝諸方面做了創(chuàng)造性工作,為發(fā)展和提高擠壓墻固坡技術做出了貢獻。國內應用擠壓墻固坡技術的工程見表9,擠壓式邊墻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見表10。表10國內部分工程擠壓式邊墻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稱m凝劑水劑MPaMPa//2*10-2//5.3*10-3//4.4*10-3//7.7*10-3///3.4*10-3///表9國內應用擠壓墻固坡技術的工程123456789(1)擠壓墻施工前,墊層料的碾壓檢測必須合格,而且靠近壩面90cm內必須精心整平,不平整度距設計高程在±3cm以內。人工找平時先將影響擠壓機行走的石渣撿去,然后人工掛線,水準儀測量、人工找平以確保擠壓機的行走方向始終保持直線方向,否則擠壓墻每層之間的錯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