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文化基礎一體化教程(第二版)教案全套 (項目1-6) 高樹芳 了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文稿_第1頁
計算機文化基礎一體化教程(第二版)教案全套 (項目1-6) 高樹芳 了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文稿_第2頁
計算機文化基礎一體化教程(第二版)教案全套 (項目1-6) 高樹芳 了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文稿_第3頁
計算機文化基礎一體化教程(第二版)教案全套 (項目1-6) 高樹芳 了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文稿_第4頁
計算機文化基礎一體化教程(第二版)教案全套 (項目1-6) 高樹芳 了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授課次數第1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項目一了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1.1了解并選購計算機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特點、分類和應用領域,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趨勢和未來的計算機2)理解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硬件和軟件的概念,,理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硬件五部件),了解計算機的工作過程3)理解微機硬件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主板的作用,CPU的主要性能指標,內存的分類及特點,主要的輸入與輸出設備,主要的外存設備,計算機的總線,系統(tǒng)層次結構。4)理解軟件的概念及分類,了解編譯與解釋的概念5)學會使用電腦和手機通過“智慧職教”平臺學習“職教云”課程和MOOC課程課程思政:通過介紹近年來我國計算機的發(fā)展成就,尤其是在巨型機研制方面的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心。重點難點重點: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特點,四個時代的劃分,計算機特點,分類,應用領域難點:計算機四個時代的主要特點(如使用的內存、語言、應用領域等),制訂選購計算機配件方案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1)說課。指導學生學習開機、進入正確的分區(qū)(并記住分區(qū)號)、通過多媒體平臺下發(fā)本章PPT課件到學生D磁盤上,上課中可讓學生自行打開課件進行學習。用“說課課件”PPT課件(教師自行設計)介紹課程目的與作用、學習內容、學時分配、學習方法、考核要求。2)1.1任務描述。要求要為三位大學生選購計算機配件,給出選購方案,填寫表1-3。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微型機硬件性能指標的含義。二、講授知識1)使用配套教學課件PPT講解主要內容。其中的~內容以提問為主,引導學生課下自學。重點講解學習內容。2)教學中通過美國計算機芯片的壟斷情況和我國自主研究開發(fā)電腦芯片的情況,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懷。3)講解教材“小貼士”中存儲容量單位TB,GB,MB,KB,B,bit,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4)穿插學習1.1中鍵盤指法內容。指導學生啟動“五筆打字員”軟件,熟悉鍵盤,進行指法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簡要介紹規(guī)范指法的重要性。要求學生每次課課前、課中都可以穿插練習指法?;樱菏褂肞PT幻燈片中的兩個互動問題開展師生互動。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觀察所用計算機與外部設備的連接情況,學習計算機開關機,按要求選擇分區(qū),熟悉所用鍵盤各鍵位的名稱和作用。2)說明“智慧職教”在線平臺職教云和MOOC兩個平臺的關系和區(qū)別。指導學生電腦登錄職教云平臺:,電腦登錄MOOC平臺:。登錄賬號、密碼由教師說明。3)手機登錄“智慧職教”在線平臺,了解在線學習過程??烧埐僮魇炀毜膶W生進行演示或介紹經驗。4)指導學生學習教材中的“課堂練習1.1”,從電腦端或手機端登錄模擬攢機網站,學習利用網站制訂選購計算機配件的方法。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關鍵詞:ENIAC,存儲程序,馮.諾依曼,硬件,軟件,CPU、主頻、RAM、ROM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2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閱讀教材相關章節(jié)。熟記教材小貼士中存儲容量各單位(KB,MB等)及其換算關系。2)觀看MOOC上相關視頻和課件。3)通過手機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4)學習教材中的“英文指法”、“鍵盤常用按鍵的功能”等資源。5)紙質作業(yè):畫張表格比較各種內存和外存硬盤,要從容量、速度、停電易失性等多方面比較。

授課次數第2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1.2任務:開啟計算機應用之旅(1)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進制的概念(數碼、基數、位權等);2)掌握進制之間的轉換;3)理解計算機數據的常用單位,以及單位之間的關系。重點難點重點:進制的概念,進制之間的轉換難點:十進制向二進制的轉換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隨機提問3位同學。1)如何查看你所用計算機的CPU的品牌?2)計算機的字長是什么意思?3)衡量計算機硬盤大小,一般使用什么計量單位?二、講授知識1)使用PPT課件講解數制的概念先介紹十進制的數碼、基數、位權;再介紹二進制的數碼、基數、位權,強調各種進制的表示方法,參照教材表1-7講解。使用畫圖工具,逐步寫出,十進制0~7對應的二進制表示?;樱骸罢n堂練習1.2”。利用進制的概念完成幾個十進制向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的轉換。2)講解八進制和十六進制,講解進制之間的轉換方法。互動:完成教材上的例子中的進制轉換。完成PPT課件中的練習題。3)講解計算機數據的常用單位(位、字節(jié)、字)。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1.2(暫時完成前4部分內容),以學生為主實踐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表格獨立完成任務。重點指導利用ASCII值在記事本中輸入字符,利用“計算器”附件程序進行進制轉換,尤其是小數和轉換。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重點講解“十”化“二”的簡捷方法。布置幾個轉換任務請同學們完成。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2)思考教材中“問題思考”題。三、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隨機提問并講評。關鍵詞:數制中的基數、位權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5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學習“智慧職教”MOOC資源中相應的知識點。2)紙質作業(yè):畫圖表示各種進制之間的轉換方法,包括整數和小數部分。

授課次數第3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1.2任務:開啟計算機應用之旅(2)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西文字符編碼ASCII編碼,UNICODE編碼,會查詢ASCII碼表;2)理解漢字的編碼,會利用漢字的區(qū)位碼計算國標碼和機內碼;3)了解多媒體知識。了解多媒體技術的概念、特征和多媒體計算機的組成;多媒體的數字化,多媒體數據壓縮,常見的媒體文件格式。4)了解計算機病毒知識。了解計算機安全內涵、黑客、防火墻、病毒與防治知識。學會常用病毒查殺軟件的使用重點難點重點:ASCII碼的查詢與比較,多媒體的概念和特征,聲音的數字化,多媒體數據壓縮難點:漢字的編碼,聲音的數字化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隨機提問3位同學。1)一首歌曲在計算機磁盤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儲的?(二進制代碼)2)如何判斷計算機是否可能感染了計算機病毒?(看現(xiàn)象,使用軟件檢測)二、講授知識1)使用PPT課件ASCII碼,UNICODE碼,漢字的編碼,介紹ASCII碼表的來歷,查表方法?;樱翰樵傾SCII碼表。查詢A、a、1的ASCII值。學習使用ALT鍵加數字小鍵盤輸入ASCII碼值輸入字符的方法。輸入A、B、a,b,1,2,3,退格,空格等。介紹常用字符ASCII碼值規(guī)律,要求記憶表1-11中常用字符的ASCII碼規(guī)律。2)講解漢字編碼:輸入碼、區(qū)位碼、國標碼、機內碼、字形碼、地址碼互動:提問PPT中的問題,如已知查詢“郵”的區(qū)位碼,求出其國標碼和機內碼3)講解多媒體基礎,計算機病毒等內容?;樱和瓿蒔PT課件中的練習題。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完成表1-6中第5部分內容(計算機安全防護與病毒查殺),以學生為主實踐檢查學生利用ASCII值在記事本中輸入字符,利用“計算器”附件程序進行進制轉換是否掌握。必要時補充講解。完成“課堂練習1.3”。完成“課堂練習1.4”。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2)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2)思考教材中“問題思考”題。(3)依據文件擴展名,在計算機中搜索聲音文件和視頻文件。三、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隨機提問并講評。關鍵詞:ASCII碼,字,字長,漢字的國標碼、內碼,聲卡,矢量圖,無損壓縮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5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學習“智慧職教”MOOC資源中相應的知識點。2)自學教材中的多媒體基礎、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防護等相關內容。3)掃描教材中的“搜狗輸入法”二維碼,教材附錄中的“五筆字形輸入法”二維碼,學習漢字輸入法。

授課次數第4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1.3任務: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概念、特點、研究內容、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領域。重點難點重點:物聯(lián)網的體系結構,云計算服務模式,大數據的特征,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難點: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介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相關論述,說明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國家建設各個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學習研究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建議同學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注意發(fā)現(xiàn)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典型應用,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概念和關鍵技術。提問:抽取幾位同學說說日常生活中有關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例子。二、講授知識1.帶領同學學習教材內容簡要講解教材中相關內容。如:物聯(lián)網的概念、特點、體系結構和應用領域;云計算的概念、特點、類型和應用領域;大數據概念、特征和應用領域;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應用領域。2.學生自學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學生自行掃描教材上的二維碼資源學習。2)完成“課堂練習1.5”。學習百度網盤的使用。3)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教師可給出一些問題(在Word文檔中留空以便作答),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回答其中的問題,然后提交Word文檔。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總結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講評。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3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掃描習題1中“項目一其他資源”,學習其中的視頻資源通過“智慧職教”等MOOC平臺學習相關知識點

授課次數第5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1.3任務: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區(qū)塊鏈、虛擬現(xiàn)實、機器人流程自動化)1.4任務:提高信息素養(yǎng)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區(qū)塊鏈、虛擬現(xiàn)實、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概念、特點、研究內容、關鍵技術和典型應用領域。2)了解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和要素。重點難點重點:區(qū)塊鏈的概念與分類,虛擬現(xiàn)實的概念與特征,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技術框架和主流工具,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計算思維的概念。難點: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主流工具的應用,計算思維的特征。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提問:抽取幾位同學說說日常生活中有關區(qū)塊鏈、虛擬現(xiàn)實、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例子。二、講授知識帶領同學學習教材內容簡要講解教材中相關內容。如:區(qū)塊鏈的概念、特征、分類和應用領域;虛擬現(xiàn)實的概念、特征、相關設備和應用領域;RPA的概念、優(yōu)點缺點、技術框架、部署模式和主流軟件工具;信息與信息技術、信息素養(yǎng)、計算思維。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學生自行掃描教材上的二維碼資源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教師可給出一些問題(在Word文檔中留空以便作答),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回答其中的問題,然后提交Word文檔。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總結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講評。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3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掃描習題1中“項目一其他資源”,學習其中的視頻資源通過“智慧職教”等MOOC平臺學習相關知識點

授課次數第1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項目二了解網絡基礎與Internet應用2.1任務將宿舍計算機接入因特網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網絡的概念、分類、拓撲結構、網絡的組成;2)理解常用的網絡硬件、TCP/IP網絡模型3)學會使用DOS命令查看計算機的TCP/IP協(xié)議、查看計算機網絡配置信息、測試網絡連通性課程思政。講授過程中應加入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guī),使用學生安全、健康的使用網絡,從而延伸出文明上網、遵紀守法,依法治國,保證信息安全等內容。重點難點重點:網絡的概念與分類、網絡的拓撲結構、網絡的組成難點:TCP/IP網絡模型、相關DOS命令的使用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隨機提問3位同學,檢查上次課重點和難點內容的掌握情況提問學生在宿舍使用電腦上網的具體情況。提問學生介紹家中安裝寬帶的經歷和所了解的網絡知識。介紹2.1任務的背景和具體要求。如何組建宿舍局域網,如何設置計算機連接因特網等。二、講授知識先以表2-2中的任務要求為線索大致介紹任務內容。使學生大致了解網絡相關術語,以便帶著問題學習相關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簡要地講授2.1.2中的相關知識。如:計算機網絡的定義、功能;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拓撲結構(總線型、星型、樹型、環(huán)型、網狀等,了解各種結構的主要特點);網絡硬件(傳輸介質,交換機,路由器,無線接入點,光錨,OSI七層協(xié)議的名稱和次序;TCP/IP四層協(xié)議的名稱和次序)等。利用課件中的“教學互動”幻燈片頁開展教學互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并隨機提問同學,要求學生針對本任務中的問題快速閱讀,并將關鍵內容在教材上標記。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2.1,教師帶領學生操作實踐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2)思考教材中“問題思考”題。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LAN,WAN,網絡協(xié)議,交換機,路由器,光貓,AP,TCP/IP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5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通過“智慧職教”等MOOC資源學習相關知識點,完成知識點測驗題。以宿舍為單位討論本宿舍電腦上網解決方案。復習本講內容并預習下講內容。

授課次數第2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2.2任務利用因特網搜索信息與交流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Internet的概念,IP地址概念、分類;了解子網的概念;了解域名系統(tǒng)和DNS解析過程;了解Internet的常用接入方式2)了解WWW概念,了解常見的瀏覽器,理解電子郵件基礎知識3)熟練掌握Edge等瀏覽器的使用,掌握電子郵件的使用重點難點重點:IP地址及分類,域名地址,子網概念,網上信息的搜索,電子郵件的使用難點:瀏覽器的設置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復習與檢查隨機提問3位同學,檢查上次課重點和難點內容的掌握情況介紹2.2任務要求,提問同學,請同學談談利用因特網搜索信息的體會,如何精準高效地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平常手機上網主要使用哪些瀏覽器?能否說出三個瀏覽器的名字?會不會使用瀏覽器朗讀一篇文章?會不會收發(fā)電子郵件?二、講授知識1)考慮到學生一般都有上網經歷,可以先讓學生參照表2-3完成2.2任務。然后再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布置任務2.2,以學生為主實踐。教師在學生實踐之后,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重點講解內容。如:ABC三類IP地址的識別;域名地址和IP地址的對應關系;常用Internet的接入方式。電子郵件基礎知識,電子郵箱地址格式等。2)演示教學:Edge瀏覽器版本的查看,窗口界面介紹,Edge瀏覽器的設置功能;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利用課件中的“教學互動”幻燈片頁開展教學互動。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實踐操作學生參照表2-3完成教材中的2.2任務。2)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2)完成“課堂練習2.1”和“課堂練習2.2”。(3)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網絡應用”模塊。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阿帕網,IPV4,IPV6,DNS,ADSL,URL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通過“智慧職教”等MOOC資源學習相關知識點,完成知識點測驗題。完成教材習題2中一、二題。掃描教材習題2中的“三、綜合實踐題”中的資源學習國家網絡安全法等內容。學生可使用“機考系統(tǒng)”進行“網絡應用”模塊的操作練習。

授課次數第1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項目三管理學生電腦——Windows10操作系統(tǒng)3.1任務:熟悉Windows10操作系統(tǒng)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作用、版本;2)掌握桌面的組成和桌面圖標的基本操作;3)掌握任務欄的基本操作;4)掌握“開始”菜單和“開始”屏幕的基本操作;5)掌握窗口管理,熟悉菜單,對話框元素6)熟練掌握至少一種漢字輸入法(搜狗,智能ABC,五筆字型等)課程思政。操作系統(tǒng)的維護是本章的重點內容。通過對操作系統(tǒng)原理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不斷鉆研和不斷創(chuàng)新精神、做事耐心、細心的工匠精神。重點難點重點:桌面、任務欄、開始菜單、窗口的操作難點:開始菜單和任務欄的設置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隨機提問幾位學生對電腦操作系統(tǒng)或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認識。本任務要學習Windows10的操作系統(tǒng)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介紹3.1任務的背景情況。二、講授知識可以先讓同學參照表3-2試著完成本任務內容,之后,抽查同學進行檢查。在學生大致熟悉本任務后再學習3.1.2中的主要知識內容。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講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重點要求掌握:操作系統(tǒng)的啟動過程;桌面上系統(tǒng)圖標有哪些,如何增加或刪除;任務欄的組成;窗口的組成;窗口的基本操作(改變大小、移動、切換、排列等);菜單的種類、約定;對話框的組成;中文輸入法指示器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學生參照教材3-2中的任務要求和操作要點完成任務??赏ㄟ^掃描教材中“項目三任務一”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檢查并重點講解選取若干名完成任務的同學,上臺演示任務關鍵點。如排列圖標、移動任務欄、在任務欄增加“畫圖”附件程序、設置開始菜單中顯示的程序數目、跳轉列表中最近項目個數等。3)個性化學習(1)完成本任務“自主訓練”和“問題思考”。(2)掃描教材中的二維碼學習教材中“搜狗輸入法”。(3)完成“課堂練習3.1”。(4)參照“表3-3”練習窗口的各種操作。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學習:針對任務完成情況和“自主訓練”和“問題思考”完成情況進行討論交流。詢問哪些學生會使用五筆輸入法。告知同學們許多企事業(yè)單位對漢字輸入法都有一定要求,建議學生通過MOOC學習五筆輸入法。請學生主動上臺展示漢字輸入能力。在“記事本”附件中輸入姓名、所來自的省、市、(區(qū))縣信息。簡要介紹3.2中部分內容“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為下次課作知識準備。關鍵詞:系統(tǒng)圖標、快捷圖標、“開始”菜單、窗口的控制菜單、任務欄、虛擬桌面、對話框中的“單選框”“復選框”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資源

授課次數第2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3.2任務:管理文件和文件夾教學目的和要求1)熟悉資源管理器窗口組成2)理解文件/文件夾概念,熟悉磁盤目錄樹結構3)熟練掌握文件/文件夾的管理4)理解庫的概念,掌握庫的基本操作重點難點重點:文件/文件夾的創(chuàng)建、復制、移動、改名、刪除;文件/文件夾的屬性查看與修改等難點:路徑的概念與使用,使用通配符搜索文件,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庫的操作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程的關鍵內容。隨機提問3位學生對本講內容的熟悉情況,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如:什么是文件?聲音文件的文件名有何特點?如何給文件添加文件標記,并通過文件標記來分組文件?什么是庫?怎么使用庫?本任務重點學習計算機中的文件資源管理。二、講授知識向學生下發(fā)本任務的素材文件。簡要學習3.2中教材相關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講授3.2中的相關知識。如:文件/文件夾的概念;命名規(guī)則;常用的擴展名規(guī)定;文件與程序的關聯(lián)概念;路徑的概念(相對路徑與絕對路徑);快捷方式的概念;剪貼板概念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建議利用2至3學時完成本任務。學生參照教材中表3-6完成任務??赏ㄟ^掃描教材中“項目三任務二”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檢查并重點講解結合學生的操作體驗,使用教材配套PPT講授相關知識。選取完成任務的若干名同學,上臺演示任務關鍵點。如:在桌面上創(chuàng)建一個名稱為“我的日記”的文本文件,在D盤根文件夾中創(chuàng)建一個名稱為“我的作業(yè)”的文件夾;搜索C盤上全部的音樂文件(按通配符搜索)等。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課堂練習3.1”~“課堂練習3.4”。(3)完成“課堂練習3.1”。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1)重點講解文件標記相關知識和技能;2)重點講解“庫”的相關內容。3)針對本任務操作中相關問題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文件的屬性,文件名的擴展名,庫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3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參照表3-9練習文件的基本操作參照表3-10練習多種建立快捷方式的方法

授課次數第3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3.3任務:個性化設置與系統(tǒng)管理教學目的和要求1)熟悉資源管理器中磁盤管理相關內容2)熟悉應用程序的啟動方法。會通過“任務管理器”解決“死機”故障,會查看和減少不必要的啟動項3)掌握庫的使用4)會設置個性化桌面1)熟悉用戶的管理,輸入法管理,日期與時間管理2)熟悉應用程序的安裝與卸載管理3)熟悉打印機等硬件的添加與刪除重點難點重點:任務管理器,個性化桌面設置難點:磁盤管理重點:用戶的管理、應用程序的管理難點:設備的添加與刪除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呻S機提問幾位學生,他們在計算機日常使用中遇到過哪些系統(tǒng)問題。詢問鎖屏界面、屏保程序相關詞等。本任務主要學習解決計算機常見“軟”故障。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講授3.3中的相關知識。如:控制面板;設置電腦主題、設置個性化桌面背景、設置顯示器屬性等??梢韵冗M行操作實踐、再學習理論知識。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操作體驗后,使用教材配套PPT講授相關知識。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完成3.3任務。學生參照教材中的操作要點完成任務??赏ㄟ^掃描教材中“項目三任務三”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檢查并重點講解選取若干名完成任務的同學上臺演示任務關鍵點。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和“問題思考”。(2)完成“課堂練習3.5”。(3)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操作系統(tǒng)”模塊。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桌面主題、鎖屏界面、控制面板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3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內容。使用“機考系統(tǒng)”進行“操作系統(tǒng)”模塊的練習。

授課次數第1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項目四制作校園周刊——Word2016文檔處理4.1任務:“聚集”頁面的基本編輯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Word文檔的新建、保存、另存、關閉等操作;2)掌握在Word中輸入文本的技巧,包括中文標點符號、特殊字符的輸入;3)掌握在Word中插入其他文件(文本文件、Word文檔)中文本的方法;4)掌握查找與替換技巧;5)掌握文檔的保護方法。課程思政。讓學生仿照“校園周刊”教學項目,制作愛國、愛家鄉(xiāng)、愛校園等以“愛”為主題的作業(yè),也可將感動中國人物,英雄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作為素材,作為課后作業(yè)內容,讓同學們感受到國家的強盛、家鄉(xiāng)的美、校園的和諧,提高學生的大愛情懷、家國情懷。重點難點重點:Word文檔的基本操作,在Word文檔中輸入字符難點:帶格式的、帶通配符的查找與替換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介紹本項目的背景情況,大致說明6個任務的內容。本任務主要完成校園周刊第一個頁面的初步制作。主要是建立文檔并輸入其內容,格式設置在下一個任務中處理。當用鼠標指向一個Word文檔時,會顯示文檔的名稱、作者、大小和日期等信息,提醒同學們尤其注意作者信息的修改。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講授本任務預備知識。如:Word的主要功能,啟動與退出,界面組成,文檔視圖與顯示比例;文檔基本操作,自動保存文檔;輸入標點符號和特殊字符;文檔的保護;文本的選定技巧;查找與替換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向學生下發(fā)任務4.1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4.1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四任務一”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對應的學生相關問題。如段落互換,插入空行,分行與斷行,左右引號和左右括號的替換等。講解硬回車、軟回車,硬空格、軟空格概念。請同學們注意不要隨意在文檔中按空格鍵對齊段落和間隔字符,要采用規(guī)范的操作完成。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1”~“課堂練習4.4”。(3)學習教材中的“小貼士”內容。(4)學習教材中的“表4-3”~“表4-5”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交流輸入特殊字符的體會。關鍵詞:快速訪問工具欄,狀態(tài)欄,段落標記,查找與替換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5分鐘)2)講授(25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學習本節(jié)中的“課堂練習4.5”學習多窗口文檔編輯

授課次數第2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4.2任務:“聚集”頁面的排版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頁面的設置2)能識別常用字型(如黑體、楷體、微軟雅黑等),能區(qū)別字號大小3)掌握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設置4)熟練掌握格式刷的使用字符與段落格式設置重點難點重點:字符格式與段落格式設置難點:段落邊框與底紋設置,制表位的設置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本任務主要是對上次課的“聚焦”文檔進行排版美化。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講授任務預備知識。如:Word中頁面版式的設置,字體格式所包含的屬性及設置,段落的概念及格式設置,段落邊框與底紋設置。主要講概念,如紙張大小、頁邊距、字體(字型)、字號、行間距、段落間距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向學生下發(fā)任務4.2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4.2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四任務二”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對應的學生相關問題。如字符格式與段落格式設置時分別應如何選定對象,字符邊框與段落邊框的區(qū)別,同一段文字中文字體與西文字體分別設置等。補充講解“制表位”、“項目符號和編號”內容。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6”(全國計算機一級考點之一)。(3)學習本節(jié)中的“小貼士”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

授課次數第3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4.3任務:運用表格布局“悅讀”頁面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創(chuàng)建表格的常用方法2)會設置表格對齊方式,會設置行高或列寬,會進行單元格的合并與拆分3)掌握單元格中文字方向的設置,會設置單元格內容的對齊方式4)掌握表格邊框與底紋的設置重點難點重點: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基本操作難點:表格邊框與底紋的設置注意區(qū)分表格整體對齊方式與某個單元格內容對齊方式的不同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本任務主要制作校園周刊的“悅讀”頁面,重點學習利用表格進行文檔內容布局的方法。二、講授知識講授任務預備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地講授4.3中的相關知識。如:表格的作用,行、列、單元格等概念;Word中創(chuàng)建表格的多種方法,表格中單元格、行、列的選定/插入/刪除,表格的選定與對齊,單元格的合并與拆分等,表格邊框與底紋的設置等。結合圖4-14中的表格制作進行學習。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向學生下發(fā)任務4.3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4.3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四任務三”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對應的學生相關問題。如設置行高或列寬時如何選定行或列等。補充講解表格中“單元格間距”、“自動套用格式”等內容。3)個性化學習(1)完成“表4-9”中表格對象的選定練習內容。(2)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3)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7”~“課堂練習4.9”。(4)學習本節(jié)中的“小貼士”內容。(5)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文字處理”模塊的前半部分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討論:1)什么情況下適合用手動繪制表格方法創(chuàng)建表格?2)選定某一個單元格的正確方法是怎樣的?關鍵詞:表格的行、表格的列、表格的單元格、鎖定縱橫比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7”~“課堂練習4.9”完成“表4-10”中單元格合并和拆分練習內容。

授課次數第4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任務4.4:運用表格制作“動態(tài)”頁面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Word中特殊字符的格式設置方法2)掌握表格與文本的互相轉換3)掌握SmartArt圖形的制作與編輯4)掌握表格中數據的排序,數據的計算(掌握常用的Sum,Average函數,Left,Right,Above,Bottom方位詞)重點難點重點:表格中的數據的計算、數據的排序難點:表格中斜線表頭的制作,表格中數據的計算與排序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本任務主要是制作校園周刊的“動態(tài)”頁面,重點學習表格的基本操作和表格中的數據計算。二、講授知識講授任務預備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地講授4.4中的相關知識。Word中表格與文本的轉換,表格中數據的排序,表格中數據的計算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向學生下發(fā)任務4.4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4.4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四任務四”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對應的學生相關問題。如表格計算中的四個方位詞,單元格地址“A1”格式的表示方法等。補充講解Word中“設置特殊的文本效果”、“標題行重復”、“斜線表頭”、“表格的拆分與合并”、“分布行與列”等內容。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10”和“課堂練習4.11”。(3)完成教材中“表4-12”中表格中的數據計算。(4)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文字處理”模塊后半部分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帶圈字符、雙行合一、標題行重復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獨立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10”和“課堂練習4.11”

授課次數第5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4.5任務:“時評”頁面的圖文混排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圖片的插入與編輯2)掌握形狀的插入與編輯3)掌握文本框和藝術字的使用4)學會使用SmartArt圖形5)掌握圖文混排操作重點難點重點:圖片、形狀、文本框、藝術字、SmartArt圖的插入難點:圖文混排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本次課主要任務是制作校園周刊的“時評”頁面。二、講授知識講授任務預備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地講授4.5中的相關知識。如:圖片與圖表(形狀)的區(qū)別,文本框的作用,藝術字的作用、SmartArt圖的作用與常見應用等。演示教材中“例4.1”操作。講解圖形繪制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向學生下發(fā)任務4.5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4.5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四任務五”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對應的學生相關問題。如:為什么有時候一張圖片和一個文本框無法同時選中?如果一張圖片覆蓋在另一張圖片之上,如何選定被覆蓋的圖片?如何將幾個圖片上下對齊或左右對齊等。補充講解相關內容。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教材中“插入公式”和“插入圖表”部分的學習。(3)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文字處理模塊。(4)了解“課堂練習4.12”~“課堂練習4.15”大致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圖形環(huán)繞方式、圖文混排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獨立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12”~“課堂練習4.15”。

授課次數第6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4.6任務:“校園周刊”的綜合排版(1)分欄排版分頁符與分節(jié)符設置頁眉和頁腳設置頁碼首字下沉和懸掛設置頁面背景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使用封面向導插入封面的操作2)理解分頁符、分節(jié)符、分欄符等概念3)學會設置頁眉、頁腳和頁碼4)學會使用分節(jié)符重點難點重點:封面向導的使用,頁眉、頁腳和頁碼的插入難點:分節(jié)符的插入、刪除、查找等操作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抽查同學檢查上次課學習情況。如:課堂練習4.13中流程圖的繪制問題。課堂練習4.14中的插入數學公式問題。本次課主要任務是為校園周刊設置封面,設置頁眉和頁碼。二、講授知識講授任務預備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地講授4.6中的相關知識。簡單演示封面向導的進入操作、設置頁眉、頁腳和頁碼的基本操作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練習向學生下發(fā)任務4.6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4.6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四任務六”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對應的學生相關問題。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學習教材中的“首字下沉和懸掛”等內容。完成的同學向老師申請登記。(3)學習教材中的“小貼士”內容。(4)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綜合模塊”。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分頁符、分節(jié)符、分欄、首字下沉、水印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4.16”

授課次數第7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4.6任務:“校園周刊”的綜合排版(2)使用樣式和模板制作目錄多人協(xié)同編輯文檔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樣式概念,掌握樣式的應用。會應用內置樣式,初步學會自定義樣式2)理解模板的應用3)掌握目錄的生成操作4)掌握首字下沉和為文檔設置水印等操作重點難點重點:樣式的應用,目錄的生成難點:樣式的應用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隨機抽取2~3名學生,在給定素材基礎上完成分節(jié)、頁眉、頁腳、頁碼的設置操作。講評上次課出現(xiàn)的問題。本次課主要是完善上次課內容。尤其是“對文檔進行分節(jié),設置頁眉、頁腳”部分。完成“課堂練習4.17”,對一篇畢業(yè)論文進行排版。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的PPT課件簡要地講授相關知識。1)講授樣式與模板內容。2)講授利用標題樣式生成目錄、樣式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等知識。2)準備實踐生成目錄和設置頁碼素材如:“畢業(yè)論文(素材)”等,下發(fā)給學生,以學生為主完成。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畢業(yè)論文+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3)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作業(yè)完成者相關問題。3)個性化學習學習“多人協(xié)同編輯文檔”內容。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綜合模塊。三、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討論”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樣式、模板、目錄、多人協(xié)同編輯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課下復習本課程所講內容完成習題6為下次課期中測試做準備

授課次數第8次理論學時實驗2學時授課章節(jié)階段復習,期中小測教學目的和要求鞏固復習本章學習內容重點難點重點:表格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圖片與圖形處理等難點:表格中的數據計算、圖文混排、目錄、樣式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布置任務、提出要求啟動考試系統(tǒng)服務器端(80分鐘版本),請學生啟動“考試”客戶端,以大學號登錄考試系統(tǒng),隨機抽題。如系統(tǒng)中沒有大學號,則使用模擬學號登錄。測試范圍有“操作系統(tǒng)”“網絡操作”“文字處理”三部分?!熬C合模塊”作為選做內容。二、教學實踐(做中學)使用“機考系統(tǒng)”進行測試。學生完成測試后提交成績。教師巡視。三、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匯總測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5分鐘)2)做中學(80分鐘)3)總結(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使用“機考系統(tǒng)”進行多模板綜合練習

授課次數第1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第5章管理學生成績——EXCEL2016的應用5.1任務:建立學生信息表教學目的和要求1)認識Excel的功能和特點、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2)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之間的關系;3)會正確啟動與退出Excel程序;4)能熟練創(chuàng)建、保存、打開工作簿;5)初步學會在Excel中輸入數據。課程思政。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如:在數據有效性下拉列表的制作中,應用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通過公式與函數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重點難點重點:工作簿、工作表的概念,工作簿的基本操作,在工作表中輸入數據難點:工作簿的保護,數據輸入技巧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中遇到的問題。簡要介紹本項目的背景,以某班學生的多科成績的處理為工作任務,學習Excel在數據處理中的應用。突出體現(xiàn)Excel在表格制作和數據處理中的作用。本任務要求建立一個工作簿文件,其中在一張工作表中保存學生信息。二、講授知識講授任務預備知識。使用PPT簡要地講授5.1中的相關知識。包括:Excel的主要功能,啟動與退出;Excel的界面組成(重點講Excel特有的部分);Excel的概念和術語。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概念及之間的關系;工作簿的基本操作:創(chuàng)建、保存、打開、保護等。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實踐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1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山y(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一”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重點強調光標定位技巧和數據輸入技巧。3)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5.1”(查看總行數、列數,數據保護)。4)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2)完成“問題思考”內容。(3)學習教材中本節(jié)的“小貼士”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討論:在工作表中按回車鍵時光標會默認向下或向右移動?如何控制光標的移動方向?簡要介紹5.2中“工作表操作”相關知識,為下次課做知識準備。關鍵詞: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工作表標簽、行標、列標、名稱框、編輯框、全選按鈕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45分鐘)4)總結(15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復習或預習教材內容及相關知識點內容

授課次數第2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2任務:編輯學生信息表教學目的和要求1)熟練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選定、插入、刪除、改名、移動、復制、顯示、隱藏等操作)2)掌握單元格或區(qū)域的選定方法3)掌握各種類型數據的輸入方法和數據填充方法4)掌握單元格相關操作、掌握行與列的操作重點難點重點:工作表的操作,數據編輯,數據填充難點:數據類型的概念,數據驗證,自定義序列,條件格式,保護工作表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介紹本任務的具體要求。本任務要求對上次課建立的學生信息表進行編輯。隨機抽取幾個同學,演示在Excel的工作表中輸入下列數據的操作:北京市的電話號碼區(qū)號010;今天的日期(某年某月某日);分數1/3;計算機的系統(tǒng)日期和時間。使學生重視在Excel中輸入不同數據類型的方法,以便帶著問題學習。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PPT課件講解任務2預備知識。如:工作表的各種操作:選定、重命名、插入、移動、刪除、復制、顯示、隱藏、保護工作表、工作窗口控制等;數據的輸入與編輯。包括輸入文本、輸入數據、輸入日期和時間、數據驗證等;單元格的基本操作。包括單元格及區(qū)域的各種選定方法,移動和復制,清除和刪除等;行與列的操作:增刪行列,設置行高列寬。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5.2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2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五任務二”二維碼進行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重點強調選擇性粘貼技巧、數據填充技巧。可統(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二”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5.3”~“課堂練習5.4”。(3)完成教材中的“小貼士”內容。(4)學習“數據驗證”內容。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討論:1)在一個單元格中要輸入多達10個漢字的內容,要求在1行/2行,或3行顯示應怎么操作?強調自動換行和強制換行的操作。2)請一位同學演示,如何凍結窗口中的前幾行或(和)前幾列?請一位同學演示,如何將一個工作簿文件分兩個窗口顯示?3)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當前工作表、活動工作表、數據驗證、填充柄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2)掃描習題6中的“Excel專項實踐數據序列填充”二維碼自學3)預習或復習教材內容

授課次數第3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3任務:美化學生信息表教學目的和要求1)熟練掌握單元格格式的設置操作2)掌握工作表格式化方法3)掌握設置條件格式的操作重點難點重點:單元格格式的設置,工作表格式化,條件格式難點:條件格式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檢查上次課關鍵內容:講評上次課提問或測試中遇到的問題。介紹本任務的具體要求。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PPT課件講授本任務預備知識。如:設置單元格格式,格式化工作表,設置條件格式等。講解“表”的特性、“表”與普通區(qū)域的區(qū)別。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3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可統(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三”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重點講解條件格式的設置方法。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學習教材中的“小貼士”內容。(3)完成教材中“課堂練習5.5”。五、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表,普通區(qū)域,樣式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完成習題5內容(已學過的內容)

授課次數第4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4任務:計算單科成績(1公式)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公式的概念,運算符與運算次序2)掌握公式的輸入方法和常見錯誤的判斷3)掌握單元格的三種引用方法重點難點重點:運算符及其優(yōu)先級,單元格的三種引用難點:單元格的三種引用,跨工作表引用數據的方法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隨機提問檢查3位同學。1)如何在單元格中輸入01、02等內容。檢查數字文本的輸入。2)如何將某列中的負數著重顯示?3)檢查條件格式的應用??梢詾橥粏卧駞^(qū)域設置多種條件格式嗎?如果可以那如果發(fā)生沖突怎么解決?4)重點講解“課堂練習5.5”應用樣式及套用表格格式內容,這是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重要考點之一。介紹本任務的具體要求。二、講授知識使用PPT講解本節(jié)重要內容。如:運算符與運算次序(強調單元格三個運算符:逗號、冒號和空格);帶領學生操作:使用例5.1講解公式的一般輸入方法和常見錯誤信息;使用例5.2講解單元格的三種引用方式。強調F4功能鍵在切換單元格的三種引用時的使用。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5.4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本次課只要求完成5.4任務中的前面部分。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4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學生可通過掃描教材中“項目五任務四”二維碼進行學習并操作。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重點強調單元格的三種引用方式。3)個性化學習(1)完成教材例題5.1~5.3。(2)試做5.4任務(不要求提交結果)。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著重檢查同學們運用F4功能鍵切換$號的掌握情況。討論在什么情況下不必選定單元格地址直接按F4功能鍵切換$號,什么情況下必須選定單元格地址再按F4功能鍵切換?關鍵詞:單元格的相對引用、單元格的絕對引用、單元格的混合引用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20分鐘)2)講授(30分鐘)3)做中學(3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復習或預習教材內容及相關知識點內容

授課次數第5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4任務:計算單科成績(2函數)(常用函數的使用)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函數的概念,特征和多種輸入方式2)掌握Sum,Average,Max,Min,Count,Counta,Countif,Round,Abs等函數的使用要求能使用這些函數完成任務四內容即可,這些函數的詳細用法可在后續(xù)課程中詳細介紹重點難點重點:Sum,Average,Max,Min,Count,Counta,Round,Abs等函數難點:Countif函數,要求在函數參數中能夠靈活使用單元格引用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隨機提問,檢查3位同學上次課學習情況。如:例5.2的圓周率和圓面積計算;5.3九九表的制作情況等。可隨機抽查同學演示以進行檢查介紹本任務要對“學生課程成績”工作簿文件中的4張工作表進行數據計算。二、講授知識1)使用教材配套課件或微課講解函數的概念及主要函數的功能與用法2)重點講解輸入函數名稱和參數的技巧。要求盡量自動輸入或半自動輸入函數名稱及其參數,不推薦完全手工輸入函數名稱和參數的做法。3)帶領學生完成教材例題5.4~5.6。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4,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5.4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4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山y(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四”等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學習教材中的“小貼士”內容,掌握控制小數點位數的正確做法。(3)學生自主學習“課堂練習5.6”(4)通過表5-8自主學習Abs(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考點之一)等函數的使用。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插入函數按鈕,ROUND函數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其是Sum,Max,Min,Count,Average、Round等常用函數的使用。2)掃描習題6中的“Excel專項實踐常用函數的使用”二維碼自學。3)可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4)復習或預習教材內容及相關知識點內容。

授課次數第6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5任務:學生成績統(tǒng)計(常用邏輯函數、常用日期和時間函數、常用文本函數等)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用邏輯函數If,And,Not等的使用2)理解日期和時間數據的特點,掌握常用日期和時間函數(Date,Year,Month,Day,Today,Now,Datedif等)的使用3)熟悉文本處理函數Mid,Len等4)熟悉Vlookup、Frequency等函數的使用重點難點重點:If函數的嵌套難點:Countif,Sumif,Averagif,Rank,Datedif函數的使用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針對任務5.4學生提交的結果作品,隨機提問檢查3~5位同學。1)小組成績中“最后得分”和“小組成績”公式.2)考勤成績表中“遲到次數”等計算,“考勤成績”的計算公式.3)平時成績表“合計成績”的計算公式。4)課程成績表中“總評成績”及最高分等計算公式。刪除作業(yè)結果中的部分公式,讓學生重新輸入公式并解釋公式。本任務要對“學生成績統(tǒng)計”工作簿文件中的“成績總表”工作表進行計算和統(tǒng)計。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PPT課件講解本節(jié)重要內容,如:邏輯函數:If,And,Or,Not邏輯函數。重點是If函數。日期函數:注重date函數和year,month,day日期合成與拆分的講解,講解datedif函數的應用以及和兩個年份相減計算結果的區(qū)別(計算實歲與虛歲方法的區(qū)別)排名函數Rank的詳細用法。講解教材例題5.7~5.8。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五,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5.5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5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相關問題。如公式中$的使用等??山y(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五”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樱簩滩闹辛谐龅摹皢栴}思考”題目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2)知識拓展講解補充講解絕對值函數Abs(不是任務中內容,但是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重要考點之一)。簡要講解教材中的Vlookup,F(xiàn)requency函數。要求同學課下掃描教材二維碼認真學習。3)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完成教材課堂練習5.7(邏輯函數IF嵌套)。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進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關鍵詞:函數的嵌套、垂直查找、頻率函數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相關知識點,尤其是邏輯函數的使用。2)掃描習題6中的“Excel專項實踐條件統(tǒng)計函數的使用”、“Excel專項實踐IF嵌套函數的使用”二維碼自學。3)可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4)完成教材中習題5第一、二題。

授課次數第7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6任務:學生成績處理(排序、篩選、分類匯總、數據透視表)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數據清單的概念2)熟練掌握數據排序、篩選、分類匯總操作3)掌握數據透視表的操作4)理解數據合并計算的操作重點難點重點:多關鍵字排序,自動篩選難點:自定義排序(建立自定義序列)高級篩選(條件區(qū)的構造)分類匯總(必要的排序),結果的復制數據透視表的綜合應用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針對上次課教學內容,隨機提問檢查3位同學。1)排名函數的具體用法,各參數的含義2)LEFT,LEFTB函數的區(qū)別3)DATEDIF函數的功能和用法4)VLOOKUP函數的精確查找和模糊查找。對“學生成績處理”工作簿文件進行學生成績數據處理。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PPT課件講解本節(jié)重要內容,如:數據清單概念,排序的含義,關鍵字概念,篩選的含義,兩種篩選,分類匯總概念,數據透視概念。(可根據具體情況,分配2~3學時講授并練習)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5.6,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5.6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6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相關問題??山y(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六”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樱簩滩闹辛谐龅摹皢栴}思考”題目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3)知識拓展講解講解“記錄單”功能的使用方法講解如何自定義功能區(qū),將“記錄單”功能放置在快速訪問工具欄的方法4)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學習教材中的“小貼士”內容。(3)完成教材中的“數據合并計算”內容的學習實踐。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1)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2)參考教材中的例子,以一個工作表為例,檢查學生對高級篩選條件區(qū)構造的掌握情況。3)實例演示:在進行排序、篩選等操作時,什么情況下只需將光標放在某一列內,或將光標放在工作表數據區(qū)而不必選定數據區(qū)域,而什么情況下必須選定數據區(qū)域?關鍵詞:數據清單、自動篩選、高級篩選、切片器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10分鐘)2)講授(20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1)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課程中相關知識點。2)掃描習題6中的“Excel專項實踐高級篩選應用”二維碼自學。3)完成習題5中第一、二題。4)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數據處理”模塊。

授課次數第8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5.7任務:制作成績圖表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教學目的和要求1)理解圖表的概念,包括圖表的類型、組成元素2)掌握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操作3)學會制作迷你圖4)掌握Excel中頁面設置與打印輸出重點難點重點:圖表元素的認識與選定,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難點:圖表的編輯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針對5.6任務學生提交的結果作品,隨機提問檢查3~5位同學。1)高級篩選條件的寫法2)分類匯總的操作步驟3)數據透視表相關問題本任務要求利用“學生成績圖表”工作簿中的數據制作圖表。二、講授知識使用教材配套PPT課件講解本節(jié)重要內容,如:圖表的組成元素、圖表的類型、圖表的創(chuàng)建過程,圖表的編輯等。強調圖表元素的識別方法。比如分類軸與分類軸標題的區(qū)別等。理解常見圖表的特點,學會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圖表進行觀點的表達。三、教學實踐(做中學)1)布置任務5.7,以學生為主實踐向學生下發(fā)任務5.7素材并介紹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參考教材中的“任務要求及操作要點”獨立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同學向老師提交結果文件(文件名格式:任務5.7學號+姓名)。重復提交結果文件時,在姓名后加“2”等字樣。2)教師巡視指導并重點講解當大部分同學提交作業(yè)后,隨機從學生提交的作業(yè)中抽取2~3份作業(yè),詢問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相關問題??山y(tǒng)一播放教材“項目五任務七”視頻供同學們觀看學習?;樱簩滩闹辛谐龅摹皢栴}思考”題目行討論。隨機提問同學回答。2)個性化學習(1)完成“自主訓練”內容和“問題思考”內容。(2)學習教材課堂練習5.8(頁面設置、預覽和打印)。(3)學習教材中的“切片器”相關內容。(4)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數據處理模塊)。四、總結歸納,布置課后學習內容互動:1)對教材中列出的“問題思考”題目行討論。2)如果Excel工作表較大,只想打印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怎么辦?3)如果要打印多頁時,想要在每一頁上方都打印出標題行怎么辦?4)針對一張柱形圖表,詢問學生分類軸標題在哪里?分類軸在哪里?5)使用指定的2~3科成績,請學生在指定的一列中制作出折線迷你圖,再請另一位同學刪除這個迷你圖。關鍵詞:數據源、數據系列、圖例、數據標簽,數據透視表中的行標簽、列標簽、值標簽等。小結。時間分配建議1)導入(5分鐘)2)講授(25分鐘)3)做中學(50分鐘)4)總結(10分鐘)課外學習要求學習“智慧職教”等平臺上的MOOC資源完成教材中習題5第三題“綜合實踐題”使用“機考系統(tǒng)”練習與測試

授課次數第1次理論1學時實驗1學時授課章節(jié)項目六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示文稿6.1任務:編輯“我的大一生活”演示文稿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演示文稿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掌握幻燈片的基本操作2)學會在幻燈片上插入各種對象課程思政。在案例素材和PPT課后作業(yè)的素材內容中加入思政元素。如通過對家鄉(xiāng)的介紹,對學校、對班級、對宿舍成員及活動的介紹,宣傳大學新生活、我國脫貧奔小康,家鄉(xiāng)新面貌等內容。重點難點重點:在幻燈片上插入文本、圖片、表格、圖表等對象難點:藝術字的插入與編輯,SmartArt圖形的插入與編輯教學組織與設計(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時間分配等)一、教學導入、回顧與復習抽查同學,檢查上次課學習情況。提前布置習題6第三大題,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