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0年真題專題分類匯編:記人類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0年真題專題分類匯編:記人類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0年真題專題分類匯編:記人類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0年真題專題分類匯編:記人類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0年真題專題分類匯編:記人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記人類(2023全國甲,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9分)周堯卿,字子余。其先汝陰人。堯卿警悟強記,七歲善賦詩,弱冠以學行知名。天圣二年登進士第,積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饒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詩》《春秋》說各三十卷。堯卿十二喪父,憂戚如成人,見母氏則抑情忍哀,不欲傷其意。母異之謂族人曰是兒愛我如此多知孝養(yǎng)我矣?!弊淠苄B(yǎng),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篤友愛。執(zhí)母喪,倚廬三年,席薪枕塊,雖疾病不飲酒食肉。或勉之以禮,曰:“《禮》‘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勝喪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負土。有告之曰:“古之貧無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過是,雖欲竭力,復可得乎?”堯卿為人簡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為禮以愧之。居官祿雖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稱治,民有去思。嘗知汀州寧化縣,提點刑獄楊纮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詢其故。對曰:“貧以利故,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邑,不復他察,第以所聞薦之。慶歷間,范仲淹舉經(jīng)行可為師表,未及用而卒。堯卿之學,不惑傳注,問辨思索,以通為期。其學《詩》,以孔子所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孟子所謂“說《詩》者,以意逆志,是謂得之”,考經(jīng)指歸,而見毛、鄭之得失,曰:“毛之《傳》欲簡,或寡于義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豆{》欲詳,或遠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無去取乎?”其學《春秋》,曰:“左氏記之詳,得經(jīng)之所以書者?!敝寥齻髦愅?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豈二致邪?”歐陽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盡孝,居喪盡哀,而以禮者也。君學長于毛、鄭《詩》,《左氏春秋》。”(節(jié)選自《隆平集·儒學行義》)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母異A之B謂C族人曰D是兒E愛我F如此G多H知孝養(yǎng)我矣。答案BDG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席薪枕塊,文中指居喪時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塊上,以表示悲傷哀苦之意。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兩者結構相同。C.蔽,有涵蓋、概括之義,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話來概括《詩經(jīng)》。D.逆,意為揣度、預料,與《送東陽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義相同。答案D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堯卿從小聰明懂事,十二歲時父親去世,他雖然年幼,但憂傷悲痛如同成年人,見到母親則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強忍哀痛,唯恐讓母親傷心。B.周堯卿為人簡樸持重,不喜計較。對于不如自己的人,他會鄭重地以禮相待,讓對方產(chǎn)生羞愧之心;雖然俸祿不多,但周濟宗族朋友,直到用完為止。C.周堯卿為學注重獨立思考,不迷信古人傳注,而以通達文義為目的,他認為解釋《詩經(jīng)》的《傳》《箋》各有得失,學習時應當加以分辨。D.周堯卿學問品行俱佳,得到當世名臣范仲淹和歐陽修嘉許。范仲淹曾舉薦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歐陽修為他的墓碑撰文,對他褒揚有加。答案B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泫然流涕曰:“過是,雖欲竭力,復可得乎?”

(2)纮至邑,不復他察,第以所聞薦之。

答案(1)流著眼淚說:“過了這一次,即使想盡力,還可能嗎?”(大意3分,“涕”“是”各1分)(2)楊纮到了縣里,就不再考察其他方面,只憑借所聽到的情況舉薦他。(大意3分,“察”“第”各1分)(2022新高考Ⅱ,10—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jié),降河北,人為言:“吳子顏,奇士也,可與計事。”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曰:“吾欲北發(fā)幽州突騎,諸將誰可使者?”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鄙嫌谑且詽h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zhàn),漢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彼旃亩M,賊兵大破。北擊清河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zhàn)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遣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緣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戰(zhàn)攻具,上常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狈鉂h廣平侯。吳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yè)。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祠堂,恭儉如此。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辈∞?奏謚曰:“有司議宜以為武?!痹t特賜曰忠侯。(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卷十)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B.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C.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D.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銜枚指在口中橫銜著枚,枚的形狀像筷子,是古代行軍時用以禁止喧嘩的器具。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xiàn)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轉變?yōu)槊銖娏钊藵M意。C.尊重,文中是尊貴、顯要的意思,現(xiàn)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視,二者的意思不同。D.車駕,文中以帝王所乘車馬代指帝王,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鄧禹向皇上推薦吳漢承擔調發(fā)幽州軍隊的任務,皇上命吳漢為大將軍,吳漢斬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贊賞鄧禹有知人之明。B.吳漢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設大營,北營不利,合兵南營,大破公孫述,但后來被延岑襲擊后方,吳漢落水,拉著馬尾才得以脫險。C.吳漢為人質樸,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著皇上征伐四方時,常常隨從左右,小心侍衛(wèi),總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吳漢處世儉樸,恭敬謹慎,不置田產(chǎn),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時,家人曾置買一些田產(chǎn)宅業(yè),他歸來后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屬。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禹曰:“吳漢可。禹數(shù)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弊g文:

(2)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譯文:

《后漢書·吳漢傳論》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3分)答案1.C2.B3.D4.(1)鄧禹說:“吳漢可以,我屢次與他交談,那人勇猛而有智謀,眾將少有能趕得上的。”(譯出大意2分,“數(shù)”“鮮”各1分)(2)吳漢回來,責備他們說:“軍隊出征在外,官兵們用度不足,為什么多買田地房產(chǎn)呢?”(譯出大意2分,“讓”“何……乎”各1分)5.剛毅之處:①作戰(zhàn)勇猛,連克強敵;②敗而不餒,激揚士氣。木訥之處:缺乏文采,不善言辭。(2020新高考Ⅰ,10—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中書舍人。選授御史,巡視中城。捕治吏部豪惡吏,獲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輦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條上三因十四議,詔悉允行。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鄒元標嘗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種水田利也?!遍幦藙⒊Q東宮令旨,索戚畹廢莊。光斗不啟封還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遍幦藨嵍ァ顫i劾魏忠賢,光斗與其謀,又與攀龍共發(fā)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忠賢诇知,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復構文言獄,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擁馬首號哭,聲震原野,緹騎亦為雪涕。至則下詔獄酷訊。許顯純誣以受楊鎬、熊廷弼賄,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諸人俱自誣服,光斗坐贓二萬。忠賢乃矯旨,仍令顯純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諸人始悔失計。容城孫奇逢者,節(jié)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得金數(shù)千,謀代輸,緩其獄,而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時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贓猶未竟。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忠賢既誅,贈光斗右都御史,錄其一子。已,再贈太子少保。福王時,追謚忠毅。(節(jié)選自《明史·左光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B.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C.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D.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輦下,又稱為輦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車駕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稱。B.東宮是古代皇家宮殿的稱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用來借指太子。C.殿下是古代對太子、諸王、丞相的敬稱,禮尊意味次于敬稱皇帝的陛下。D.追比指舊時地方官吏嚴逼限期辦事,逾期以杖責等表示警懲,繼續(xù)追逼。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左光斗為人剛直,大力整肅吏治。他的字為遺直,正與他的性格相符;他擔任御史時,捕治吏部惡吏,起獲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極大震驚。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對無理要求。他的建議得以施行,水利大興,百姓得利;劉朝以東宮名義索取戚畹廢莊,他將信件原封返還,堅決拒絕。C.左光斗揭露贓私,受到小人陷害。他與人彈劾魏忠賢、揭發(fā)崔呈秀,引起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憤恨,魏以先發(fā)制人的手段,繞過法司,害死光斗。D.左光斗飽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連,母親、兄長以及同宗群從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賢被誅,他才受到追贈,謚為忠毅。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譯文:

(2)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譯文:

5.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1.B2.C3.D4.(1)楊漣等起初不招認,隨后擔心不招認會被酷刑斃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緩死,日后再做謀劃。(譯出大意1分,“承”“被動句”“冀”各1分)(2)都御史周應秋還認為主管官員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譯出大意1分,“所司”“承追”“趣”各1分)5.第一問:左光斗對京都附近地區(qū)有恩德。第二問:沒有成功,在救助過程中左光斗被害。(2020新高考Ⅱ,10—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xiāng)試。署南平教諭,遷淳安知縣。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偠胶趹棁L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久之,陸光祖為文選,擢瑞戶部主事。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钡勰?。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shù)月。遂逮瑞下詔獄,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聞狀,以瑞且見用,設酒饌款之。瑞自疑當赴西市,恣飲啖,不顧。主事因附耳語:“宮車適晏駕,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奔创髴Q,隕絕于地。既釋,復故官。帝屢欲召用瑞,執(zhí)政陰沮之,乃以為南京右都御史。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御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fā),給事中鐘宇淳復慫恿,寰再上疏丑詆。瑞亦屢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無子。卒時,僉都御史王用汲入視,葛幃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為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頒一條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云。(節(jié)選自《明史·海瑞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B.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C.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D.總督胡宗憲嘗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鄉(xiāng)試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來自全國各地。B.宦官也稱太監(jiān),是古代宮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屬的人員,由閹割后的男子充任。C.晏駕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說法,“晏”義為晚,晏駕指帝王車駕未能按時發(fā)出。D.執(zhí)政指掌管國家政事,又指執(zhí)掌國家大權的重臣,還可作為高級官員的通稱。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海瑞生活儉樸,時時關心國事。他擔任淳安知縣時,布衣粗食,老仆種菜;任職戶部時,見皇上深居西苑,不親理朝政,又獨自上奏勸諫。B.海瑞勸諫皇上,不懼以死報國?;噬系檬璐笈?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讓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會逃跑后,又細讀疏文,并感動嘆息。C.海瑞嚴厲執(zhí)法,受到小人詆毀。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時,因要求嚴明,部下怨恨,部屬房寰懼遭揭發(fā),又受慫恿,上疏詆毀,致使海瑞被迫退休。D.海瑞為人剛直,身后窮困窘迫。他生平以剛為主,雖然一心為民,但行事卻有偏頗;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貧寒,死后竟至靠人湊錢殮葬。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諸司素偷惰,瑞以身矯之。有御史偶陳戲樂,欲遵太祖法予之杖。譯文:

(2)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譯文:

5.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訣妻子”?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1.A2.A3.C4.(1)眾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動加以糾正。有御史偶爾演戲奏樂,海瑞將要遵照太祖法規(guī)對他杖責。(譯出大意1分,“素”“陳”“杖”各1分)(2)市民停業(yè)悼念。靈柩經(jīng)過江面,民眾穿戴白衣帽在兩岸送行,灑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絕。(譯出大意1分,“罷市”“白衣冠”“酹”各1分)5.因為①海瑞自知觸怒皇帝自己將死;②但他仍舊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準備進諫(上疏)。(2020課標全國Ⅰ,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嘉祐二年,試禮部。主司歐陽修驚喜,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变?贈光祿丞。既除喪,還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創(chuàng)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碧崤e官驚曰:“公姑徐之?!蔽磶?朝廷知法害民,罷之。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fā)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兆诹?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祐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B.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C.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D.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項事務的官員,又可特指科舉的主試官,文中指后者。B.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廷舉行,由丞相主持。C.司農是官名,又稱為大司農,主要掌管農桑、倉儲、租稅等相關事務。D.當軸,指做官處在重要的位置;當軸者則指身居顯赫職位的當權官員。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軾自幼聰穎,深受時賢賞識。母親親自為他授課,他往往能說出要點。歐陽修十分看重他,曾對梅圣俞表示,應當避開此人讓他出人頭地。B.蘇軾因勢利導,利用新法便民。當時王安石創(chuàng)行新法,他上書論其不便;新政下達,他常常設法使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寧。C.蘇軾直面饑疫,解救受災百姓。他在任職杭州時遭遇旱災病疫,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紓緩災情;同時又集貯錢糧、建造治病場所以防備疫病。D.蘇軾天賦異稟,為文得心應手。他從父習文,又極具才華,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最終成為一代文宗。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2)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答案1.A由“大雪苦寒”可知,“坐庭中”的“士”因“噤(寒冷而咬緊牙關或牙齒打戰(zhàn))”而不能說話,故“噤未能言”前后應該斷開。由此排除B、C兩項。從“軾盡奏逐之”可知,“每摧辱舉子”的人是“內侍”,而不是蘇軾,故“內侍”和“每摧辱舉子”之間不能被斷開,進而排除D項。2.B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3.C減免上供米的三分之一,是蘇軾向朝廷的請求,不是蘇軾減免的。4.(1)又減價出售常平米,制成許多稠粥、藥劑,派人帶著醫(yī)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輝燦爛,稱雄百代,自有文章以來,也屬少有。解析(1)關鍵詞:糶,出售;挾,帶領;坊,街巷。(2)關鍵詞:渾涵,博大深沉;雄視,稱雄;鮮,少。[參考譯文]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蘇軾)總能說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歐陽修驚喜,(蘇軾)殿試考中乙科。后來寫了名帖去拜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我應當避讓這個人,讓他出人頭地?!碧K洵去世,(朝廷)追贈(蘇洵)光祿丞之職。(蘇軾)已經(jīng)服喪期滿,回到朝廷,(朝廷)任命他為判官告院。王安石建立和實行新法,蘇軾上書議論新法不便利。(當)新的法令日益推行,蘇軾在這中間,常常設法使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寧。(蘇軾)被調任密州知州。司農寺實行手實法,不按時實行的官吏以違反詔令論罪。蘇軾對提舉官說:“違反詔令的罪過,如果出自朝廷,誰敢不服從?現(xiàn)在出于司農寺,這是擅自制定法令?!碧崤e官驚慌地說:“您暫且慢慢推行手實法。”不久,朝廷知道手實法有害于百姓,取消了它。元祐元年,蘇軾穿著七品官服進入延和殿侍奉皇帝,皇帝賞賜他用銀裝飾的紅色六品官服,升任他為中書舍人。元祐三年,(蘇軾)暫代禮部貢舉。正逢大雪紛飛十分寒冷,士子們端坐庭中,噤冷得說不出話。蘇軾放寬對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巡視考場的內侍們常侮辱應試士人,而且抓住士子文章中意義曖昧的個別詞語,誣陷為罪狀,蘇軾上奏朝廷并把這些內侍官都趕走了。元祐四年,因積累一些議論政事的話,被當權的人所憤恨。蘇軾擔心不被他們所容忍,請求調到外地,擔任龍圖閣學士、杭州知州。(蘇軾)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饑荒和瘟疫一起發(fā)生。蘇軾向朝廷請求,減免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皇上賞賜給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于換取米來救濟饑餓的人。第二年春天,又減價出售常平米,制成許多稠粥、藥劑,派人帶著醫(yī)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蘇軾說:“杭州是水陸交通的要地,得瘟疫而病死的人比別處常常要多些?!庇谑羌卸嘤嗟墓疃Ь囧X,又拿出自己囊中的五十兩黃金,建造治病場所,稍稍蓄積錢糧來防備瘟疫?;兆诶^位,又經(jīng)過三次大赦,(蘇軾)于是提舉玉局觀,恢復為朝奉郎。蘇軾自從元祐以來,從未因每年考績要求升遷,所以官職僅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蘇軾)在常州去世。蘇軾學習他父親蘇洵寫文章,后來得之于天資。自己曾經(jīng)說:“寫文章如行云流水,本無一定格式,但是常要在該說的地方就說,該停的地方就停?!彪m然是嬉笑怒罵的話,也都可以寫成文章,并且可以誦讀。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輝燦爛,稱雄百代,自有文章以來,也屬少有。(2020課標全國Ⅱ,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進士及第,歷秘書省著作郎。政和間,天下爭言瑞應,廷臣輒箋表賀,徽宗觀所作,稱為奇才。他日,特出制詔三題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書舍人?!蔽磶?自秘書少監(jiān)除中書舍人,擢御史中丞。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時上方鄉(xiāng)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術見,朝臣戚里寅緣關通。安中疏請自今招延山林道術之士,當責所屬保任;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數(shù)事。上悚然納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寧節(jié),俟過此,當為卿罷京。”京伺知之,大懼,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懇祈。上為遷安中翰林學士,又遷承旨。宣和元年,拜尚書右丞;三年,為左丞。金人來歸燕,謀帥臣,安中請行。王黼贊于上,授慶遠軍節(jié)度使、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遼降將郭藥師同知府事。藥師跋扈,府事皆專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藥師愈驕。靖康初,言者論其締合王黼、童貫及不幾察郭藥師叛命,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嵩山崇福宮;又責授朝議大夫、秘書少監(jiān)、分司南京,隨州居住;又貶單州團練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內徙道州,尋放自便。紹興初,復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幾卒,年五十九。安中為文豐潤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兆趪L宴睿謨殿,命安中賦詩百韻以紀其事。詩成,賞嘆不已,令大書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賜之。其見重如此。(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中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B.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C.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D.開封邏卒夜跡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方士,又稱方術士,指中國古代好講神仙方術、從事巫祝術數(shù)活動的人。B.保任,意思是擔?;驌U?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薦人才而負擔保責任。C.禁中,又稱禁內,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因所居宮室嚴禁隨便進出得名。D.四六之制,即駢文,因在發(fā)展中逐漸成為相對整齊的四六句式而有此稱。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安中進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隨眾向朝廷表賀瑞應,徽宗稱他為奇才,又出題專門考查,隨即任命他為中書舍人,不久又擢升為御史中丞。B.王安中彈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納。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薦道術之士,擾亂朝廷,他陳奏蔡京之罪,要求懲治,蔡京恐懼,其子蔡攸也哭請皇上寬恕。C.王安中外放任職,仕途屢遭坎坷。金人前來歸順,他自請燕山府任職,與遼降將郭藥師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備受指責,仕途隨之沉浮不定。D.王安中詩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極有文采,為文厚實脫俗,曾受命賦詩百韻以紀盛宴,徽宗高度贊揚,下令書于大殿屏風,將副本賜給侍臣。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國害民數(shù)事。上悚然納之。(2)藥師跋扈,府事皆專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藥師愈驕。1.答案A“訟諸府”和“不勝考掠”的主語都是“民”,連續(xù)動作要斷開。同時,“不勝”不是“沒有勝利”之意,而是“禁受不住”之意。可排除B、D兩項。由前文可以知道,王安中查訪并了解了其中的冤情,便釋放了被抓的百姓,并治州府官吏之罪,也就是說“即出民”和“抵吏罪”在分述兩件事,中間應斷開。排除C項。2.答案C皇帝的住處稱“禁中”。“皇室宗族所居之處”表述不嚴謹。3.答案C“金人前來歸順”錯誤,金人只是歸還燕地。4.答案(1)同時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禍國殃民等事?;噬象@恐,采納了進言。(2)藥師蠻橫暴戾,對府中事務獨斷獨行,王安中無力控制,只是違心順從他,所以藥師更為驕橫。解析(1)關鍵點:僭,越禮;蠹,蛀蝕,損害;悚然,驚恐的樣子。(2)關鍵點:專行,獨斷獨行;制,控制;第,只是。[參考譯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贾羞M士,歷任秘書省著作郎。政和年間,天下人爭相傳言會降下祥瑞,朝廷中的大臣就寫奏表祝賀,徽宗看了王安中的奏表,稱贊(他)是奇才。有一天,徽宗特意下令出了三個題目讓他草擬,他馬上就寫完了,皇上(看后)就在草稿后批閱道:“(他)適合擔任中書舍人?!辈痪?(他)便從秘書少監(jiān)被任命為中書舍人,后又被提拔為御史中丞。開封的巡邏士兵夜里追查盜賊,盜賊逃脫離去,有受到驚嚇跑出來的百姓(恰巧)和士兵相遇,就被當成盜賊抓起來。(被抓的)百姓向州府申訴,然而,受不了殘酷的拷打,于是承認了被捏造的罪名。王安中查訪得知了這件事,仔細考察后,了解了其中的冤情,便釋放了(被抓的)百姓,治州府官吏之罪。當時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信奉道教),蔡京引薦方士王仔昔以所謂的妖術朝見皇上,朝臣外戚都攀附他,并與他勾結。王安中向皇上上疏進言,請求從現(xiàn)在開始招納和延請隱居山林的有道術的道士,應當責令引薦人擔保、負責;同時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禍國殃民等事?;噬象@恐,采納了進言。(王安中)不久又上疏陳述蔡京的罪行,皇上說:“我本來就想施行你的建議,(只是)因為天寧節(jié)快到了,等過了這段時間,(我)會為你罷免蔡京的官職。”蔡京探知了這件事,非常害怕,他兒子蔡攸日夜守在宮中,流著淚,懇請皇上開恩?;噬弦虼松w王安中為翰林學士,又升任為承旨。宣和元年,王安中被任命為尚書右丞;宣和三年,又被任命為尚書左丞。金人來歸還燕地,朝廷商量選派一個帥臣(去守衛(wèi)燕地),王安中請求前去。王黼在皇上面前極力稱贊他,于是皇上授予王安中慶遠軍節(jié)度使、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燕山府知府等官職,王安中與遼國投降的將領郭藥師共同主持府事。藥師蠻橫暴戾,對府中事務獨斷獨行,王安中無力控制,只是違心順從他,所以藥師更為驕橫。靖康初年,諫官們上奏他與王黼、童貫結黨,而且沒能察覺郭藥師叛變一事,于是王安中被罷免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嵩山崇福宮;又受責罰,授予朝議大夫、秘書少監(jiān)、分司南京,居住在隨州;繼而被貶為單州團練副使,安置在象州。高宗即位后,往內遷官至道州,不久讓他閑居。紹興初年,官復左中大夫。他的兒子王辟章任泉州知州,迎他去泉州居住,不久王安中去世,時年五十九歲。王安中的文章豐潤敏拔,特別擅長以四六句為主的駢文。徽宗曾經(jīng)在睿謨殿設宴,命令王安中賦百韻詩來記載這件事情。詩寫成以后,徽宗贊賞不已,并且用大字把這些詩書寫在睿謨殿的屏風上,并把副本賜給全部侍臣。他就是如此受到器重。(2020課標全國Ⅲ,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須鬢皓白,時人謂之王白須。初除佐著作郎、東海王文學。從伯導謂曰:“選官欲以汝為尚書郎,汝幸可作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計,自當任之于時。至于超遷,是所不愿?!彼鞛槔?。累遷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時永嘉太守謝毅,赦后殺郡人周矯,矯從兄球詣州訴冤。揚州刺史殷浩遣從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為獄主,身無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與州相反復。穆帝發(fā)詔令受之。彪之又上疏執(zhí)據(jù),時人比之張釋之。時當南郊,簡文帝為撫軍,執(zhí)政,訪彪之應有赦不。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永和末,多疾疫。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背闹?。及簡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蛟?宜當須大司馬處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馬何容得異!若先面咨,必反為所責矣?!庇谑浅h乃定。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沖幼,令溫依周公居攝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異常大事,大司馬必當固讓,使萬機停滯,稽廢山陵,未敢奉令。謹具封還內,請停。”事遂不行。加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未拜。疾篤,帝遣黃門侍郎問所苦,賜錢三十萬以營醫(yī)藥。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祿為贈,謚曰簡。(節(jié)選自《晉書·王彪之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B.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C.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D.答曰/中興以來/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嘗謂非宜何者/黎庶不達其意/將謂郊祀必赦/至此時/兇愚之輩復生心于僥幸矣/遂從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守是郡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軍事、科舉等事務。B.立嗣可指無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繼,又可指確立王位繼承人,文中則指后者。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輔佐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最終奪取天下。D.居攝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親政,大臣代居其位來處理政務的一種制度。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彪之出仕之始,不愿超遷任職。他的堂伯父王導對他說,選官要任他為尚書郎,他卻認為地位高低不值得計較,越級提拔是自己不愿意的事。B.彪之堅持己見,不肯接受人犯。殷浩將謝毅交付廷尉候審,他以此非廷尉職責為由,雖有皇上命令,依然據(jù)理拒收,時人將他比作張釋之。C.彪之講究實效,維護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傳染病,他見各類官員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辦公,指出這樣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復。D.彪之言辭機敏,反對權臣聽政。簡文帝去世,討論身后事時有人提出等候大司馬處置,他搶先表示由太子代立,若先面咨大司馬將被他斥責。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2)疾篤,帝遣黃門侍郎問所苦,賜錢三十萬以營醫(yī)藥。1.答案B“愚意嘗謂非宜何者……”,王彪之首先表示反對,然后說明原因,故“何者”前后要斷開,排除C、D兩項;“黎庶不達其意”結構完整,其后應斷開,排除A項。2.答案A軍事和科舉并不是太守所掌管的事務。3.答案C原文是“百官多列家疾”,并沒有說以“家疾”為“借口”。4.答案(1)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染病,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內也不準入宮。(2)病重,皇帝派黃門侍郎探問病痛,賜錢三十萬給他治病買藥。解析(1)關鍵點:“時疾”,流行病;“染易”,染病;“雖”,即使。(2)關鍵點:“疾篤”,病重;“問所苦”,探問病痛;“營醫(yī)藥”,治病買藥。[參考譯文]王彪之字叔武。二十歲時,胡須鬢角都白了,當時的人稱他為“王白須”。最初擔任佐著作郎、東海王文學。堂伯父王導對他說:“選官想要任命你為尚書郎,你有幸可以擔任諸王公的輔官了!”王彪之說:“職位的高低本來就不值得計較,只要是在合宜的時世任職。至于超格提拔,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為郎官。多次升遷,擔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當時永嘉太守謝毅,在皇帝大赦后殺了郡中人周矯,周矯的堂兄周球到州郡中申訴冤情。揚州刺史殷浩派遣從事拘捕謝毅,交付給廷尉審理。王彪之認為周球是訟案的當事人,(周球)并沒有官祿與爵位,不應該歸廷尉來審理,便不肯受理此案,與州里相互推諉。穆帝下詔書命令王彪之受理此案。王彪之又上疏據(jù)理力爭,當時的人們把王彪之比作張釋之。這時恰逢皇帝要在南郊祭天,簡文帝當時擔任撫軍,執(zhí)掌國政,向王彪之詢問是否應該大赦。王彪之回答說:“自從中興以來,郊祀常有大赦,愚臣認為不合宜。為什么呢?(因為)老百姓不明白郊祀時大赦天下的真正用意,還會認為每逢郊祀必有大赦,到這個時候,兇惡愚蠢之人又要產(chǎn)生僥幸心理了?!?簡文帝)就聽從了王彪之的意見。永和末年,常流行瘟疫。按照舊的制度,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染病,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內也不準入宮。到這時候,百官中很多人都稱家中有瘟疫,不入朝。王彪之又上言說:“瘟疫流行的時候,沒有哪家不染病的。如果因此不再入宮,那么值班侍衛(wèi)都將缺乏,君主的宮殿就要空了。”朝廷聽從了他的意見。到簡文帝去世時,群臣疑惑,不敢立太子為帝。有人說,應該等大司馬來處置。王彪之嚴肅地說:“君主駕崩,應當太子代立,大司馬又怎敢有異議!如果先當面詢問,一定反為他所指責?!庇谑浅h決定(立太子為帝)。等到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因皇帝年幼,令桓溫依照周公的舊例攝政。事情已經(jīng)施行了,王彪之說:“這是非同尋常的大事,大司馬一定會堅決辭讓,使國家大事停頓,荒廢先皇遺業(yè),不敢奉命。謹慎地封好成令送還宮內,請求不要這樣做?!边@事就沒有實施。加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還沒有正式任命。(王彪之)病重,皇帝派黃門侍郎探問病痛,賜錢三十萬給他治病買藥。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就以光祿大夫追贈,謚號為簡。(2019課標全國Ⅰ,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19分)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B.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C.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D.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諸子百家是先秦至漢初學術派別的總稱,其中又以道、法、農三家影響最深遠。B.詔令作為古代的文體名稱,是以皇帝的名義所發(fā)布的各種命令、文告的總稱。C.禮樂指禮制和音樂,古代帝王常常用興禮樂作為手段,以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D.就國,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獲得領地后,受封者前往領地居住并進行統(tǒng)治管理。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賈誼初入仕途,展現(xiàn)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薦而入仕,當時年僅二十余歲,卻讓諸生自覺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級提拔,一年之間就當上太中大夫。B.賈誼熱心政事,遭到權要忌恨。他認為漢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應當全盤改變秦朝法令,因此觸及權貴利益,受到詆毀,文帝后來也疏遠了他。C.賈誼答復詢問,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詢問鬼神之事,對賈誼的回答很滿意,于是任命他為自己鐘愛的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D.賈誼勸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納。文帝封淮南厲王四個兒子為侯,賈誼認為禍患將自此興起;數(shù)年之后,梁懷王墮馬死,賈誼覺得未能盡責,悲泣而死。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2)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1.答案C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能力,體現(xiàn)把握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A項,“吳廷尉”作“為河南守”的主語,排除。B項,“門下”作“召置”的賓語,排除。D項,“于郡中”是“聞”的后置狀語,排除。2.答案A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涉及典籍、古代文體、禮樂、封爵等古代文化知識,體現(xiàn)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學科素養(yǎng),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A項,“以道、法、農三家影響最深遠”錯,應該是“以道、法、儒三家影響最深遠”。3.答案C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言閱讀材料內容要點的能力,體現(xiàn)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的價值觀念。C項,情節(jié)順序錯誤,文帝任命賈誼做梁懷王的太傅這一情節(jié)在文帝“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之后。4.答案(1)于是說賈誼壞話道:“洛陽之人,年輕學淺,一味想獨攬權力,使事情變得復雜混亂。”(2)賈生屢次上奏,說諸侯封地有的接連數(shù)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漸削減其封地。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詞句的相關知識,著重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能力,體現(xiàn)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學科素養(yǎng),弘揚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念。(1)“短”,說人的壞話?!吧脵唷?獨攬大權?!凹妬y”,擾亂、攪亂。(2)“或”,有的。“制”,制度、規(guī)章。“稍”,逐漸。[參考譯文]賈生名誼,是洛陽人。十八歲時,因為博通詩書會寫文章而在郡中聞名。吳廷尉做河南太守時,聽說他才能優(yōu)異,就召請他到自己的門下,非常寵幸喜愛(他)。孝文皇帝剛剛即位時,聽說河南太守吳公的政績是天下第一,以前還和李斯是同鄉(xiāng),并曾經(jīng)向李斯學習,就調任他做廷尉。廷尉于是(向文帝推薦賈生,)說賈生年紀很輕,但對諸子百家的典籍非常精通。孝文帝征召賈生為博士。當時賈生二十多歲,是博士中最年輕的。每當詔令交下來討論時,各位老先生都不能說什么,賈生卻一一對答,每個人都感到他說出了他們想說的話。博士們于是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賈生。孝文帝很喜歡他,越級提拔,一年之內賈生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賈生認為從漢朝建立到孝文帝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和平融洽,就應該改定歷法,改變車馬服飾的顏色,制定法令制度,確立官職名稱,振興禮樂,于是詳細起草準備上述各項儀式法度的草案,色彩崇尚黃色,官印字數(shù)采用五,確定官職名稱,全都改變了秦朝的舊制。孝文帝剛剛即位,謙虛禮讓,沒來得及實行。各項法令修改審定,讓列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國去,這些主張都是由賈生提出來的。因此天子提議想讓賈生任公卿的職位。絳、灌、東陽侯、馮敬等人都忌恨他,于是說賈誼壞話道:“洛陽之人,年輕學淺,一味想獨攬大權,使事情變得復雜混亂?!币虼颂熳雍髞硪彩柽h了他,不采用他的建議,便讓賈生做長沙王太傅。賈生已經(jīng)辭別京城前往長沙,等到渡過湘江時,寫了一篇賦來悼念屈原。任長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以后,賈生被皇帝召見。孝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賜福,坐在宣室里接見賈生。孝文帝因為對鬼神的事有所感觸,就向賈生詢問鬼神的原本。賈生因此詳細說明了這里面的道理。一直談到深夜,孝文帝(聽得入神),在座席上不知不覺移近了賈生。接見之后,文帝說:“我很久沒有見到賈生了,自以為超過了他,現(xiàn)在才知道還是不如他?!边^了不久,任命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是孝文帝的小兒子,很受寵愛,又喜歡讀書,所以(孝文帝)讓賈生做他的老師。孝文帝又封淮南厲王的四個兒子為列侯。賈生進諫,認為國家的禍患從此興起了。賈生屢次上奏,說諸侯封地有的接連數(shù)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漸削減其封地。文帝沒有聽從。過了幾年,懷王騎馬,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后代。賈生感傷自己做太傅不稱職,哭了一年多,也死了。(2019課標全國Ⅱ,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9分)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公叔既死,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yè),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公與語,數(shù)日不厭。景監(jiān)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摈痹?“吾以強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毙⒐扔眯l(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薄爸问啦灰坏?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于是以鞅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強。孝公使衛(wèi)鞅將而伐魏。衛(wèi)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魏惠王兵數(shù)破于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萃踉?“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衛(wèi)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節(jié)選自《史記·商君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B.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C.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D.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叔曰/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繆公即秦穆公,春秋時秦國國君,在位期間任用賢臣,使國力趨強,稱霸西戎。B.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zhàn)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變法是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變革,商鞅變法為秦國富強奠定了基礎。D.黥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上記號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罰之中較輕。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商鞅投奔秦國,受到孝公賞識。他本是衛(wèi)國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攬賢才,于是通過景監(jiān)見到孝公,說之以強國之術,孝公與他交談,數(shù)日不覺厭煩。B.商鞅旁征博引,說服孝公變法。他初步站穩(wěn)腳跟后,又借歷史興亡來證明改革的必要,勸說孝公變法,最終孝公賜予他官職,又下達了變法的命令。C.商鞅厲行法治,秦國太平富強。他鐵面無私,不徇私情,無論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罰,國人受此震懾,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狀況改善,民眾家給人足。D.魏國被迫遷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國戰(zhàn)事失利,無奈割讓河西之地獻給秦國以求和,并遷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說,遺憾的是沒有聽從公叔座的勸告。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1.答案B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能力,體現(xiàn)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素養(yǎng),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化的熱愛。A項,“奇才”作“有”的賓語,二者之間不可斷開。C項,“不聽用鞅”結構完整,意思是“不能任用商鞅”,中間不可斷開。D項,“舉國”修飾“聽之”,二者之間不可斷開。2.答案B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體現(xiàn)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學科素養(yǎng),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B項,“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錯。歷史上的孫武不是“王”,文中說“湯武不循古而王”,是指湯武不守古法,卻統(tǒng)一了天下,由此可知“湯”指商湯,“武”指周武王。3.答案C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體現(xiàn)養(yǎng)成健康情趣與鑒賞品位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的價值觀念。C項,“無論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罰”錯。文中說太子犯法,“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4.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國家強盛,不必效法陳規(guī);如果可以使百姓獲利,不必遵守舊制。(2)法令在民間實行一年,秦人到國都訴說新法不便利的數(shù)以千計。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詞句的相關知識,著重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能力,體現(xiàn)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學科素養(yǎng),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審美體驗。(1)強國:使國家強盛。故:舊的事物,這里指陳規(guī)。利民:使百姓獲利。(2)民(第一個):民間。之(第一個):往,到。初令:新法。[參考譯文]商君是衛(wèi)君妾所生的兒子,名鞅,姓公孫,他的祖先本來姓姬。商鞅年輕時喜歡刑名之學,侍奉魏國相國公叔座。公叔座了解他的才能,還沒來得及向魏王推薦。適逢公叔座病了,魏惠王親自去探病。公叔座說:“公孫鞅年紀雖輕,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國家大事全交給他。大王如果不能任用他,就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走出國境。”公叔座死后,商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在全國求賢,想要重整穆公霸業(yè),向東收復失地,就向西入秦,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求見孝公。孝公與商鞅交談,談了幾天仍不知疲倦。景監(jiān)問商鞅:“你用什么打動了我們的國君?我們的國君特別高興!”商鞅說:“我用富國強兵的方法向他進言,他就格外高興。”孝公任用商鞅后,商鞅想變法,孝公擔心秦人議論自己。商鞅說:“行動上猶豫,搞不成名堂;事業(yè)上猶豫,建不成功績。圣人如果可以使國家強盛,不必效法陳規(guī);如果可以使百姓獲利,不必遵守舊制?!毙⒐f:“好?!薄爸卫韲业姆椒ú恢挂环N,有利于國家的事情就不必依照古法。所以湯武不守古法,卻統(tǒng)一了天下;桀紂不變舊禮,卻遭到了滅亡。反對古法的人不能非難,遵循古禮的人不值得稱贊?!毙⒐f:“好?!比紊眺睘樽笫L,最終制定了變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間實行一年,秦人到國都訴說新法不便利的數(shù)以千計。正在這時,太子觸犯了新法。商鞅說:“新法不能通行,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將依法懲辦太子。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刑,就處罰了首傅公子虔,右傅公孫賈被處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新法實行了十年,秦人非常滿意,路不拾遺,深山里也沒有盜賊,家家富足,人人飽暖。百姓勇于為國作戰(zhàn),不敢私斗,鄉(xiāng)鎮(zhèn)安定。于是任命商鞅為大良造。過了五年,秦國富強。孝公派商鞅率兵攻打魏國。商鞅埋伏的士兵突然襲擊,俘虜魏公子卬,并乘勢攻打魏軍,大勝回國。魏惠王屢次被齊、秦打敗,國內空虛,勢力漸衰,恐慌起來,于是派人說割河西地區(qū)給秦以求和。魏國于是從安邑遷都到大梁。魏王說:“我后悔沒采納公叔座的意見啊。”商鞅破魏返秦,秦王把於、商等十五邑封給他,他被稱為商君。(2019課標全國Ⅲ,10—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9分)吳起者,衛(wèi)人也,事魯君。齊人攻魯,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曰:“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蔽暮钜詤瞧鹕朴帽?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昔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jīng)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武侯曰:“善。”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于子乎?屬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節(jié)選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B.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C.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D.魯人或曰/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謝吳起/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殷紂為商代末代國君,在位期間統(tǒng)治失控,好酒淫樂,暴斂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繼承其父遺志,聯(lián)合眾多部族與商激戰(zhàn),滅商,建立周王朝。C.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戰(zhàn)國時的韓、趙、燕三國,史上又稱“三晉”。D.令尹,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設置的最高官位,輔佐楚國國君,執(zhí)掌全國的軍政大權。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吳起憐恤士卒,帶兵屢建奇功。他本是衛(wèi)國人,先是率魯軍抗齊得勝,后又率魏軍攻陷秦國五城;這些戰(zhàn)功都和他善于為將、與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吳起勸告魏侯,修德重于據(jù)險。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時,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國之寶;吳起表示,治國依據(jù)山河險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國家滅亡。C.吳起聲名漸起,遭到公叔嫉妒。他雖然對田文擔任魏相表示不悅,但不久就平復了心情;而公叔繼田文后為相,他深表不滿,擔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國。D.吳起為楚建功,反而受到禍害。他到楚國后雖然屢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國貴戚卻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亂箭射擊吳起;太子繼位之后,這才誅殺作亂之人。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1.答案B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能力,體現(xiàn)了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素養(yǎng),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的感情。A項,“(魯)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魯/君疑之”明顯不通,其中第二個“君”是名詞,作“疑之”的主語,“魯”與“君”不能斷開。C項,“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句意不通,“則是棄衛(wèi)”結構完整,不可斷開,意思是“就是舍棄了衛(wèi)國”。D項,“有戰(zhàn)勝之”缺動詞“有”的賓語,“名”應作“有”的賓語,“名”后斷開。2.答案C本題考查古代文化知識,體現(xiàn)了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學科素養(yǎng),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C項,“三晉”指春秋末期晉國分出的韓、趙、魏三國。3.答案C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言閱讀材料內容要點的能力,體現(xiàn)了養(yǎng)成健康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的價值觀念。C項錯在“他深表不滿”。文中吳起逃往楚國的原因是“(公叔)害吳起。吳起懼得罪”。4.答案(1)田文說:“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眳瞧鸩抛灾炔簧咸镂摹?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亂而攻擊吳起,吳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體上。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學科素養(yǎng),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審美體驗。(1)此乃……也:這就是……啊。所以:……的原因。弗如:比不上,不如。(2)攻:攻擊。伏之:伏在悼王的尸體上。[參考譯文]吳起,是衛(wèi)國人,侍奉魯國國君。齊國人攻打魯國,吳起率領軍隊攻打齊國,大敗齊軍。有魯國人說:“魯國是小國,而有戰(zhàn)勝的名聲,那么諸侯們就要打魯國的主意了。況且魯國、衛(wèi)國是兄弟般的國家,而魯君任用吳起,就是舍棄了衛(wèi)國。”魯君懷疑吳起,就疏遠了他。吳起這時聽說魏文侯賢德,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命吳起為將,攻打秦國,攻下五座城。吳起做將領,同最下等的士兵穿同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飯,替士兵分擔勞苦。有個生毒瘡的士兵,吳起替他吸毒汁。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哭了,說:“昔年吳公曾為他父親吸毒瘡,他父親戰(zhàn)時勇往直前,最終死在敵人手里。吳公現(xiàn)在又為我兒子吸毒瘡,我不知兒子會死在哪里?!蔽暮钜驗閰瞧鹕朴谟帽?廉潔公正,能得所有士卒的心,于是任命吳起為西河郡守,來抵御秦國、韓國。魏文侯死后,吳起侍奉其子武侯。武侯沿黃河順流而下,到了中流,回頭對吳起說:“太美了!山河如此險固,這是魏國的國寶啊!”吳起回答說:“昔日殷紂的國都,左邊有孟門山,右邊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面,黃河流經(jīng)它的南面,他不實行德政,武王殺了他。由此看來,(治國)在于推行德政,而不在于地勢險要。”武侯說:“好?!眳瞧鹱鑫骱涌な?很有聲譽。魏國設相國,任命田文為相。吳起不高興,對田文說:“請讓我跟你比比功勞,怎么樣?”田文說:“國君年輕,國家不安定,大臣不忠心歸順,百姓不能信服,在這時,是應把政務交給你呢,還是交給我呢?”吳起沉默了很久,說:“應該交給你。”田文說:“這就是我職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吳起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國,娶了魏國公主,忌恨吳起。吳起害怕獲罪,于是離開去了楚國。楚悼王一向聽說吳起賢德,一到楚國就讓他任相國。于是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吞并陳國、蔡國,擊退三晉的軍隊;向西討伐秦國。諸侯都為楚國強盛而憂慮。先前被吳起削去特權的楚國貴族們都想加害吳起。等到悼王去世后,王室大臣暴亂而攻擊吳起,吳起跑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王的尸體上。攻擊吳起的暴徒趁機用箭射吳起,同時也射中了悼王的尸體。悼王下葬后,太子即位,于是命令尹把射吳起時射中悼王尸體的人全部殺掉。因射殺吳起而被滅族的有七十余家。(2019浙江,14—1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20分)《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貞嗚呼!此廣陵宗臣子相之詩若文。武昌吳國倫傳之,而吳郡王世貞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龍奮,公幹角立。爰至潘陸衍藻,太沖修質,沈宋麗爾,必簡岳岳,李杜并驅,龍標脫銜。古之豪杰于辭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氣有所不相入而相為用,則豈盡人力哉?蓋亦有造物微旨矣。日,余與李攀龍于鱗燕中游也,子相挾吳生暨天目徐生來。子相才高而氣雄,自喜甚,嘗從吳一再論詩,不勝,覆酒盂,嚙之裂,歸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嘔血也。當其所極意,神與才傅,天竅自發(fā),叩之泠然中五聲,而誦之爽然風露襲于腋而投于咽,然當其所極意而尤不已,則理不必天地有,而語不必千古道者,亦間離得之。夫以于鱗之材,然不敢盡斥矩鑊②而創(chuàng)其好,即何論世貞哉?子相獨時時不屑也,曰寧瑕無碔③。余則無以難子相也。諸善子相者,謂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間是非子相者,謂子相欲逾津而棄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結撰之思,際吾才之界,以與物境會。境合則吾收其全瑜,不合則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時時上駟,以次馳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勝,而無再不勝,如是耳。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幹、太沖、必簡、龍標小自貶損,而附于諸賢之驥,子相甘之哉。子相于文筆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奪今之耳觀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詩足無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盡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沒悲夫然具是不朽矣。世之立功名、尚通顯者,日譏薄文士無毛發(fā)之用。子相獨不然。為考功郎④有聲,以不能附會,非久出參⑤閩藩。屬有島寇事⑥,衽席吏民,調兵食,規(guī)摹為一方冠。既又佐其臬為儒生師帥。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則子相居恒不懌,謂:“麒麟鳳皇,寧能并雞犬用乎?不得之,不能為圣世。吾厭吾雞犬,行去矣!”于鱗大賞之,為詩曰:“一為麟鳳言,三嘆加飧食?!逼洳芘汲终撊舸恕?選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刪節(jié))[注]①宗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與李攀龍(字于鱗)、王世貞、吳國倫等六人合稱明代“后七子”。②矩鑊:猶規(guī)則、法度。③碔:似玉的石頭。④考功郎:吏部官員。⑤參:這里指擔任布政參議。⑥島寇事:倭寇侵擾福建沿海。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叩之泠然中五聲中:符合。B.余則無以難子相也難:詰問。C.字不得累句累:積累。D.以不能附會附會:依附(權貴)。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B.C.D.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起筆就勾畫了從建安到盛唐群雄爭勝的詩壇景象,為下文高度評判宗臣的才華和成就提供了一個氣勢恢宏的文學史背景。B.宗臣憑著才氣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語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龍和王世貞都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所以宗臣對他們兩人很不屑。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職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為儒生師帥”。他曾擔任的考功郎屬于京官,“出參閩藩”是離開京城到福建任職。D.文章將議論與描寫結合,使闡發(fā)主張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對宗臣與人論詩時動作的描寫,雖只寥寥數(shù)筆,其形象就躍然紙上。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以子相之詩足無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盡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沒悲夫然具是不朽矣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則豈盡人力哉?蓋亦有造物微旨矣。(4分)(2)世之立功名、尚通顯者,日譏薄文士無毛發(fā)之用。(4分)1.答案C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言建構與運用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累:妨害,損害。2.答案A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A項,均為轉折連詞,卻。B項,結構助詞,的/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目的連詞,來/介詞,表因果,因為。D項,動詞,成為/介詞,給、替。3.答案B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言閱讀材料內容要點的能力,體現(xiàn)養(yǎng)成健康向上的情趣與鑒賞品位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的價值觀念。由語境可知,宗臣不屑的是“矩鑊”。4.答案以子相之詩/足無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盡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沒/悲夫/然具是不朽矣解析“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與“乃往往屈才而就法”屬于對稱句,兩句前后都需要停頓;“悲夫”表示感嘆,往往獨立成句,前后應斷開。5.答案(1)那么難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嗎?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圖吧。(2)世間那些成就功業(yè)名聲、崇尚通達顯赫的人,常常譏笑鄙視文人沒有絲毫的用處。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句的相關知識,著重考查文言文的翻譯能力,體現(xiàn)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學科素養(yǎng),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1)豈……哉:難道……嗎。蓋:大概。微旨:精妙的意圖。(2)通顯:通達顯赫。薄:鄙視。無毛發(fā)之用:沒有絲毫的用處。[參考譯文]唉!這就是廣陵宗子相的詩歌和文章。武昌的吳國倫為之編傳,吳郡的王世貞為之作序。序的正文說:早在建安年間,曹操和曹植像蛟龍奮起,劉楨與之并立。后來潘岳、陸機辭藻過分華麗,左思的文風質樸干凈,沈佺期、宋之問文采華麗,杜審言鋒芒畢露,李白、杜甫并駕齊驅,王昌齡氣勢雄渾,不受羈絆。在言辭方面,古代的這些文壇領袖常常心志相合,文采不相上下;文風有所不同卻能為今人借用,那么難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嗎?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圖吧。一天,我與李攀龍在燕中一帶交游,宗子相帶著吳國倫、徐中行到來。宗子相才氣高而氣概雄,非常自信,他曾經(jīng)和吳國倫探討詩歌,不能戰(zhàn)勝,就翻倒酒杯,把它咬裂,回家后日夜思考,以至于喀喀地嘔出血來。當文章詩歌全部表達出他的心意時,神采與才能相合,天竅自然打開,叩擊發(fā)出的聲音輕妙合乎五音,誦讀的快感像風露從腋下傳到咽喉;然而當他的文章詩歌完全表達出他的心意且思緒無法停止時,那么道理不一定自古存在,而語言不一定是古人所道,也是深思熟慮分析獲得。憑借李攀龍的才能,仍不敢違背法度而按自己的愛好創(chuàng)作,何況我王世貞呢?宗子相唯獨時時不屑一顧,說寧可要有瑕的玉也不要像玉的石頭。我就沒有辦法責問宗子相了。諸位和宗子相交好的人,說宗子相能不用船筏而渡河;少年中評論宗子相的人,說宗子相想渡河而舍棄船筏。然而,這向來都不是子相的意圖。擴充我撰寫的思維,拓展我才能的邊界,來與物境融會。物境融合我就收集它全部作為精品,不合我就姑且保留精華而放棄糟粕。文字不得妨害句子,句子不能妨害全篇,我有時也會寫出一些精品,我拿它們與天下中下等的作品進行比較;(跟田忌賽馬一樣)有一次不勝,剩余兩次勝出,如此罷了?,F(xiàn)在宗子相的文章都在這里,即使劉楨、左思、杜審言、王昌齡稍微對其貶低,讓宗子相依附在諸位賢人之后,宗子相心甘情愿。在文筆方面宗子相尤其奇異,僅僅他的力量就足以破除冗長腐庸,自成一家之言,更改現(xiàn)在人們的觀念,可是宗子相的最大志趣在于要像李夢陽那樣。憑宗子相的詩歌,對于詩法要求是沒有遺憾的,卻常常委屈詩法而伸張他的才能;他的文章完全展現(xiàn)了他的才能,卻常常委屈他的才能而遵守文法,但他不幸英年早逝??杀?然而具備這些也會流傳后世,永垂不朽。世間那些成就功業(yè)名聲、崇尚通達顯赫的人,常常譏笑鄙視文人沒有絲毫的用處。宗子相唯獨認為不是這樣。擔任考功郎有政聲,因不能依附權貴,不久外調福建任布政參議。多次有倭寇侵擾沿海,他安置官吏百姓,調派士兵糧食,法度是當?shù)刈詈玫?。后又輔佐臬臺,因抗倭有功,升任提學副使。等到將死時,家人祈??奁?然而宗子相很不高興,說:“麒麟鳳凰,怎么能和雞犬一樣并用?沒辦法,我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