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蘇教版八年級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月考試卷及答案_第1頁
蘇科蘇教版八年級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月考試卷及答案_第2頁
蘇科蘇教版八年級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月考試卷及答案_第3頁
蘇科蘇教版八年級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月考試卷及答案_第4頁
蘇科蘇教版八年級蘇科蘇教初二年級下冊冊第二學期物理月考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蘇科蘇教版八年級蘇科蘇教初二下冊第二學期物理月考試卷及答案

一、選擇題

1.行駛的車輛突然剎車時人向前傾的原因是()

A.人具有慣性B.車輛具有慣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D.車輛對人施加一個向前的力

2.汽車最基本的安全裝置是頭枕和安全帶,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有了頭枕,能減小因后車撞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B.系上安全帶,能減小因后車撞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C.有了頭枕,減小因撞上前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

D.系上安全帶,能減小人在撞車時受到的慣性

3.關(guān)于測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B.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zhì)量時,發(fā)現(xiàn)指針偏離分度盤中央應(yīng)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平衡

C.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的體積時,必須保證水能淹沒小石塊且放入石塊后水不會溢出

D.在月球上,彈簧測力計依然能夠測力,天平依然可以測物體的質(zhì)量

4.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用力Fi、尸2分別作用于A、B兩個物體

上,A、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力FT=4N,方向水平向左,力F2=5N,方向水平向右,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77777777777

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

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5N,方向水平向左

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1N,方向水平向左

D.B對A的厚擦力為5N,方向水平向右

5.近來,受全球厄爾尼諾氣候的影響,我國南方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大幅增加,許多城市進

入“看海”模式。洪水給市民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威脅!由于城市交通擁堵,在一些低洼路

面,許多車輛在洪水來臨之際來不及撤至安全地帶,造成車輛被淹和人員傷亡事故。下列

現(xiàn)象與所涉及的物理知識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中錯誤的是()

A.車輛被淹沒后,無法浮起一一車輛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B.車輛被淹得越深,車門越難從里面推開一一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guān)

C.人從車內(nèi)逃出后迅速尋找可依附的漂浮物防止下沉一一漂浮條件

D.車內(nèi)的安全錘有做的很尖一一壓強大小只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

6.下列實例中,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是

A.運動員手上涂鎂粉

7.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8.下列情形與大氣壓強無關(guān)的是

A.用吸管吸飲料B.馬德堡半球?qū)嶒?/p>

C.高原上用普通鍋不易煮熟米飯D.“玉兔”號在月球上留下“足跡”

9.小欣同學在廚房幫媽媽做低時觀察到了一些現(xiàn)象,并用所學物理知識進行了解釋,其中

解釋不正確的是()

A.茶壺的壺嘴和壺身構(gòu)成連通器,靜止時水面相平

B.鍋鏟柄有凹凸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鋒利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D.高壓鍋容易將食物煮熟是因為液體表面氣壓增大,液體沸點升高

10.下列實驗或現(xiàn)象中運用了相同物理知識的一組是()

①用吸管吸飲料②熱氣球升空③向硬幣上方水平咦氣,④飛機起飛⑤撒去酒精燈,被時

硬幣跳到小逾:內(nèi)機翼愛到升力口的易拉罐變疼了

A.③④B.④⑤C.①②D.②③

11.物理課外活動課期間,小鳴從實驗室里拿來兩杯沒有貼標簽的水和鹽水,并準備了如

圖所示的四組實驗器材:請問:應(yīng)用以下四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不能用來區(qū)別哪杯是

水,哪杯是鹽水的實驗組合是()

扇源

12.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A、B兩個等高的實心圓柱體(14<%),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靜止

時如圖甲所示,現(xiàn)將A、B撈起后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圖乙所示、比較A、B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FA、FB以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A、PB的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甲乙

A.FA<FB,PA<PBB.FA=%,PA<PB

C.FA>FB,PA>PBD.FA=FB,PA>PB

二、填空題

13.橋梁老化時要回廠進行維修,如圖,在移橋時,駁船利用漲潮時江水的浮力,分次把

橋的南北兩跨的鋼桁架移出,然后運至船廠。如果橋的質(zhì)量為600噸,那么,駁船一次

“搬運”橋時受到水對它增加的浮力為牛;此時排開水的體積增加了米

3;在駁船底距水面2米處,駁船底受到水的壓強為帕。

14.一次探究活動中,小強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兩根平行的小棒,接著在小棒上放了間隔

一定距離的兩個乒乓球,如圖所示,然后,他向兩個乒乓球中間的間隙用力吹氣,則兩乒

乓球?qū)?,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

木棒

15.用彈簧測力計測石塊,其重為ION,若把石塊的一半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

8N,此時石塊所受到的浮力是N,當石塊全部浸沒于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該石塊的密度是kg/m3,若石塊全部浸入煤油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變

為No(p煤油=0.8xlC)3kg/m3,g=|ON/kg)

16.近年來,鎮(zhèn)江市民熱衷騎共享單車出行,某人在水平路面上騎車時,人和車總質(zhì)量為

80kg,輪胎與地面總接觸面積為4xl(y3m2,g=10N/kg,則車對地面的壓強p=Pa?輪

胎上布滿花紋是通過增大來增大摩擦力的。剎車時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來增

大摩擦力的,剎車時人由于會向前傾。

17.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500g的小鐵球用細線懸掛,球受到重力是No利用該裝

置可以檢查墻面是否豎直,這是利用的原理;小球?qū)毦€的拉力和細線對小球的

拉力是_________(選填“一對平衡力”或“一對相互作用力”)(g取10N/kg)。

18.少林功夫馳名中外,一武術(shù)愛好者在以圖中所示的姿勢練功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是由于—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若他對地面的壓強為P,則其中一只腳對地面的壓強為

19.已知一個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zhì)量為500g,在裝滿水的瓶子中放入一個小石塊,溢出

水后其總質(zhì)量為532g,取出石塊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總質(zhì)量為480g。(不計取出石塊的

過程中帶走的水)則石塊的質(zhì)量為g,石塊的密度為g/cm3

(。水=1.0xl03kg/m3)o

20.如圖甲所示,將一個硬質(zhì)塑料瓶裝滿水,把乒兵球放在瓶口處按住圖并倒置,松開手

后,乒乓球在的作用下不會下落;如圖乙所示,去掉瓶底,把乒兵球放入瓶內(nèi),

若從瓶口處用力向上吹氣,由于氣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所以乒乓球

(填“會”或“不會”)上升。

21.當兩滴水接觸時,能自動地結(jié)合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一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著

。水的體積不易被壓縮變小,說明分子間存在。滴一滴紅墨水到盛水

的燒杯中過一會整杯水都變紅了,說明(用分子動理論去說

明)。

22.潛水艇停泊在海面上,它受到的重力為G,潛水艇停泊在海面上時受的浮力

G;潛水艇下潛時受到的浮力G;潛水艇在水下勻速潛行時受到的浮力

Go(以上三空選填大于、等于、小于)

23.用氣球可完成很多有趣的小實驗,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對下列實驗進行解釋:

⑴如圖甲所示,用手壓氣球,氣球會變形,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o氣球與手

掌、手指接觸的兩個部分變形的效果不同,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有關(guān);

⑵如圖乙所示,松開氣球的口子,氣球向后噴出氣體的同時,氣球會沿著細繩快速向前飛

去這不僅可以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還能說明;

⑶如圖兩所示,甲、乙兩只帚電的氣球,靜止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同一個點上。這兩個氣球

帶的是(選填“同”或“不同”)種電荷。其中甲球?qū)σ仪虻牧τ洖镕i,乙球?qū)?/p>

球的力記為尸2,可以判斷&尸2(選填“或“=”);

⑷如圖丁所示,兩只氣球自由懸掛在空中,用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用力吹氣,

可觀察兩氣球(選填"分開"或"合攏”)。

24.如圖所示,一個空的塑料藥瓶,瓶口扎上橡皮膜,豎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

一次瓶口朝下,這兩次藥瓶在水中的位置完全相同。乙中橡皮膜向內(nèi)凹的程度比甲中的

大,原因是。甲圖中藥瓶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乙圖中藥瓶受到的浮力。

甲乙

三、作圖題

25.按要求作圖。

⑴如圖,當帶電棒靠近用細線懸掛的小球時,小球被推開一定角度后保持靜止。請畫出小

球在圖示靜止狀態(tài)下受到的拉力和電荷作用力的示意圖;(―)

(2)如圖所示,一質(zhì)地均勻的小球由a點沿軌道滾下,請畫出小球運動至最高點c時所受重

力和支持力的小意圖;()

⑶有一個木球靜止在水面上,在圖中畫出它的受力示意圖。()

26.重為6N的小球靜止在水中,用力的圖示法在圖中畫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27.圖中人站在勻速向上運動電梯上,畫出相對電梯靜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

28.重15牛的物體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用力的圖示

法在如圖中畫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n-F-10N

29.如圖,一重10N木球浮于水面,請畫出該木球受到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題

30.為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小華用圖甲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其中鉤

碼質(zhì)量相同。拉動長木板,將木塊A受到的摩擦力/與長木板受到的壓力F壓的測量值記錄

于下表

Fffi/N1.01.52.02.53.0

f/N0.40.60.81.01.2

⑴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得木塊重力為G,根據(jù)木塊上所放鉤碼的數(shù)量算得鉤碼的總重力

為G鉤,則F=;

⑵在木塊A上放一定數(shù)量的鉤碼后,水平向右拉長木板使其沿水平桌面運動,記錄彈簧測

力計的示數(shù)F拉,依據(jù)可知尸故f;長木板勻速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長

木板加速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后兩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手”)

⑶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乙所示坐標系中描點作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F底的關(guān)系圖像

。根據(jù)圖像得到的結(jié)論是:

⑷小華在某次實驗時,在保持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細線沿圖甲中虛線所示方向斜向

拉,此操作對實驗結(jié)果(填“有”或“無”)影響;

⑸小華在某次數(shù)據(jù)處理時,將滑動摩擦力/作為縱坐標,鉤碼的總重力G如作為橫坐

標,畫出了/-G鉗圖像。該圖像與圖丙所示最接近。

31.為了測量物塊A和B的密度,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20g10g5g

⑴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歸零后,若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甲所示,則應(yīng)將平衡螺

母向(選填“左”或“右”)端調(diào)節(jié);

⑵如圖乙是正確測量A的質(zhì)量時使用祛碼情況和游碼的位置,其質(zhì)量為g;如圖丙

33

是用量筒測量物塊A體積時的場景,則它的體積是cm,密度為kg/m;

⑶另一物塊B的密度大于酒精而小于水,請將該同學測量其密度的下列實驗步驟補充完

整:

①將物塊B放入裝有適量水的燒杯中,然后向燒杯中緩慢注入酒精并充分攪拌,直至物塊

B在混合液中;

②取出物塊B后,測出燒杯及杯內(nèi)混合液的總質(zhì)量為四;

③將燒杯中的部分混合液倒入空量筒中,測出它的體積為V,同時測出燒杯及杯內(nèi)剩余混

合液的總質(zhì)量為加2;

④由測量結(jié)果得到物塊B的密度表達式為。=(用步驟中的字母表示)。

32.為確定某種未知液體的“身份”,物理老師把這個任務(wù)交給了第五中學實驗小組,他

們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多次測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⑴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zhì)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祛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

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zhì)量m為g;

(2)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并進行讀數(shù),

則液體的體積測量值比它的實際值要(選填“偏大”或“偏小”);

⑶他們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作出了“mW”圖

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該液體的密度為g/cm3;通過查表對照知該液體是

一些物質(zhì)的密度

物質(zhì)硫酸水煤油

密度(珀“?1.8X1031.0x10s0.8X103

33.小明學習了《物理》八年級下冊內(nèi)容后,想測量媽媽所戴手鐲的密度。

⑴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處,通過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

衡;

(2)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該手鐲的質(zhì)量時,當在右盤放入最小的祛碼后,指針偏在分度盤中線

左側(cè)一點,則應(yīng)該(選填“向右調(diào)平衡螺母”、“向右盤中加祛碼”或“向右移動

游碼”);

⑶當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所加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手鐲質(zhì)量為g;

⑷用50mL量筒測量手鐲體積時,發(fā)現(xiàn)手鐲無法放入量筒.于是他通過以下幾個步驟測出了

手鐲的體積:

①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手鐲放入其中并浸沒,用記號筆記下此時液面的位置P;

②將手鐲取出,用量筒里的水添加到燒杯中,使液面回到位置P;

③前后兩次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手鐲的體積是cm3;

⑸由此可以計算出該手鐲的密度為g/cm3;

⑹以上測出的密度值比真實值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⑺小明的爸爸首先肯定了小明的辦法,然后用另外的方法也測得了手鐲的密度。

方法一:

①用一絲線將手鐲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讀數(shù)為日;

②將手鐲浸沒在水中(未觸底),這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尸2;

③則手鐲的密度為*(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為PQO

方法二:

①用一碗裝適量的水,放在廚房里的家用電子秤上,這時的讀數(shù)為mi;

②用一絲線將手鐲浸沒在水中(未觸底),電子秤上的讀數(shù)為m2;

③將手鐲沉在碗底,電子秤上的讀數(shù)為m3;

④則手鐲的密度為p=(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為pQ。

34.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無中未*

(1)毛巾、木板和玻璃組成的水平面對小車的滑動摩擦力依次變小,為了確定這一結(jié)論,

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2)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底端時具

有相同;

(3)上圖是小車在不同表面停止的位置,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對小

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若水平面是光滑的(無摩擦

力),小車將作運動;

(4)在將毛巾、玻璃板等材料鋪在木板上時,有兩種方案,①先鋪上材料,再在材料面

上放斜面;②先放好斜面,再沿斜面底端鋪好材料面.請你對兩方案作出評價:

①;

②。

【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

一、選擇題

1.A

解析:A

【詳解】

水平路上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車上的人下半身隨車停止運動,而上半身由于慣性要保持

原來的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人會向前傾。因此,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是因為乘車的人具有慣

性。

故選Ao

2.A

解析:A

【詳解】

A.有了頭枕,能減小因汽車突然加速或被后車撞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故A正確;

B.系安全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人會向沖可能對人員造成傷害,故B

錯誤;

C.有了頭枕,能減小因汽車突然加速或被后車撞上對司機造成的傷害,故C錯誤;

D.慣性的量度是質(zhì)量,系上安全帶并不能減小慣性,慣性不是力,故D錯誤。

故選Ao

3.D

解析:D

【詳解】

A.彈簧秤使用時可以是豎直放置,也可以傾斜使用,只要拉力和彈簧測力計的外殼保持

平行即可,故A錯誤;

B.測量時,若發(fā)現(xiàn)指針稍許偏離分度盤中央刻線時,要移動游碼,不能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螺

母,故B錯誤;

C.石塊形狀不規(guī)則,不能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寬度和高度,再計算體積,所以借助量筒

和水,采用“排水法”測量其體積,為保證測量結(jié)果的準確,石塊必須全部浸沒在水中,

同時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故C錯誤;

D.月球上依然存在著引力,所以在月球上,彈簧測力計依然能夠測力,天平依然可以測

物體的質(zhì)量,故D正確;

故選D.

4.C

解析:C

【詳解】

AD.對A作受力分析,由于A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所受合力為零,又因為拉力片向左

為4N,故B對A必有摩擦,且大小為4N,方向水平向右,故A、D錯誤;

BC.對B作受力分析,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所受合力也為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A對B有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尸2對B有5N水平向右的拉力,則地面必對B有摩擦

力,且大小為1N水平向左,則B錯誤、C正確;

故選C。

5.D

解析:D

【詳解】

A.車輛被淹沒后,無法浮起,是因為車輛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車輛下沉。故不符

合題意;

B.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車輛被淹得越深,車門越難從里面推開。故不

符合題意;

C.人從車內(nèi)逃出后迅速尋找可依賴的漂浮物防止下沉是利用了漂浮條件,當人漂浮時,浮

力與重力相等。故不符合題意;

D.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用安全錘尖端砸碎車窗玻璃逃生是通過減

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符合題意。

6.B

解析:B

【解析】

【詳解】

A、運動員手上涂鎂粉,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力,故A不符合題意;

B、捏緊自行車的剎車裝置,是為了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力,故B符合題意;

C、給車輪轉(zhuǎn)軸添加潤滑油,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

力,故C不符合題意;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

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

7.B

解析:B

【詳解】

A.紅墨水在水中擴散,是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jié)果,故A不符合題意;

B.掃地時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B符合題意;

C.氣味鑒別物質(zhì),是因為物質(zhì)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打開時可以嗅到氣味,故C不

符合題意;

D.美味佳肴香氣撲鼻,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擴散到空氣中,故D不符合題

忌、O

故選Bo

8.D

解析:D

【詳解】

A.吸管吸飲料,是大氣壓強大于肺部壓強,所以飲料被吸到口里,與大氣壓強有關(guān),故A

不符合題意;

B.馬德堡半球是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與大氣壓強有關(guān),故B不符合題意;

C.高原上氣壓小,大氣壓強越小,水的沸點越低,高原上用普通鍋不易煮熟米飯,所以與

大氣壓強有關(guān),故C不符合題意;

D.“玉兔”號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是壓力的作用效果,使月球表面發(fā)生了形變,與大

氣壓強無關(guān),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9.C

解析:c

【詳解】

A.茶壺是一個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屬于連通器,水靜止時,壺嘴和壺身中的水

面相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鍋鏟柄有凹凸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

確,不符合題意;

C.刀刃很鋒利,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不正確,符合題意;

D.高壓鍋是通過增大鍋內(nèi)氣體壓強的辦法來提高水的沸點,從而縮短加熱時間的,故D

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0.A

解析:A

【詳解】

①用吸管吸飲料,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②熱氣球升空,利用了浮力原理;③向硬幣上方

水平吹氣,硬幣跳到小盤內(nèi),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④飛機起飛,機翼受到升

力,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在機翼上下產(chǎn)生了壓強差;⑤撤去酒精燈,被封口的

易拉罐內(nèi)部氣體溫度下降,氣壓變低,形成內(nèi)外壓力差使其變形。故A符合題意,B、C、

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B

解析:B

【詳解】

A.將橡皮泥放在鉛筆下,讓鉛筆豎直漂浮在液面,根據(jù)物體漂浮的條件?浮=6物即p水gV

f?=G物,而物體重不變,所以比較鉛筆下沉的深度(I/排),沉入較淺的,液體密度比較

大,是鹽水。不符合題意;

B,細線拴住小石塊放入液體中,由于石塊密度大于兩種液體,所以石塊都下沉,排開液

體體積相同,不能確定液體密度大小。符合題意;

C.本圖正是實驗室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器材,用天平測質(zhì)量m,用量筒測體積V,然后

用密度的計算公式計算密度大小,密度大的液體是鹽水。不符合題意;

D.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分別放入兩杯液體中的同一深度(用刻度尺量),根據(jù)液體壓強的

計算公式口=「9人可知,觀察壓強計的液面高度差,高度差較大的,液體密度較大,是鹽

水。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2.A

解析:A

【詳解】

如圖甲所示,A、B浸在水中,A漂浮,所以

匕排〈匕

B懸浮,所以

《排=K

又因為

匕<匕

所以

匕排(%排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二=夕貳咻可得

FAZ7水,片=。水g匕排

FA<FB

如圖乙,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A、B實心圓柱體處于水平地面上,所以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分別為

以=魯=*=等=中=內(nèi)以

、A3A3A、A

麴=岑=中“Bg為

?B?B?B

因為A漂浮,所以

Pz〈P水

B懸浮,所以

夕B=Q水

所以

PFPB

又因為A、B等高,即

4=&

PA<PB

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o

二、填空題

13.88X1066001.96X104

【詳解】

[1]因為駁船漂浮在水面上,駁船增加的浮力

F浮=G=mg=600t=600X103kgX9.8N/kg—5.88X106N

解析:88xl066001.96xl04

【詳解】

⑴因為駁船漂浮在水面上,駁船增加的浮力

下浮=6=0?9=6001=600乂1031<8'9.81\1/1<8=5.88*:1(^

[2]根據(jù)F;y=G排=「水”排得

[/F諄5.88x1()6N3

=----------;--------;---------------=600m

排p水g1.0xl03kg/m3x9.8N/kg

⑶駁船底受到水的壓強

p—p水gh—1.0xl03kg/m3x9.8N/kgx2m=1.96xlO4Pa

14.相互靠近小

【詳解】

⑴⑵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向乒乓球中間吹氣時,乒乓球中間流速大

,壓強變小,乒乓球外側(cè)大氣壓不變,所以乒乓球外側(cè)壓強大于內(nèi)側(cè)壓強,所

以乒乓球向中間靠

解析:相互靠近小

【詳解】

[1]⑵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向乒乓球中間吹氣時,乒乓球中間流速大,壓強變

小,乒乓球外側(cè)大氣壓不變,所以乒乓球外側(cè)壓強大于內(nèi)側(cè)壓強,所以乒乓球向中間靠

攏,相互靠近。

15.42.5X1036.8

【詳解】

[1]把石塊的一半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8N,此時石塊所受到的浮力

F浮=G-T=10N-8N=2N

[2]根據(jù)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

解析:42.5xl036.8

【詳解】

⑺把石塊的一半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8N,此時石塊所受到的浮力為

Fff=G-T=10N-8N=2N

⑵根據(jù)阿基米德浮力公式號=2kgV,可知當石塊全部浸沒于水中時,排水體積增加1

倍,故受到的浮力也增大1倍,為4N。

⑶根據(jù)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及密度計算公式,可知石塊的密度為

夕行=9=?夕水=黑x103kg/m3=2,5x103kg/m3

⑷它浸沒在煤油中時,其所受浮力為

33

eT72煤油廠O.8xlOkg/m八T「CRT

4N32N

浮=°煤油gV=不F浮=lxl03kg/m3X=-

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r=G-^=10N-3.2N=6.8N

16.2x105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慣性

【詳解】

⑴根據(jù)壓強公式,可知車對地面的壓強為

[2]輪胎上布滿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度來增大摩擦力的。

⑶⑷剎車

解析:2x105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慣性

【詳解】

⑺根據(jù)壓強公式,可知車對地面的壓強為

F_mg80kgxlQN/kg

=2xlO5Pa

~S~~S~O.4xlO-3m2

⑵輪胎上布滿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度來增大摩擦力的。

⑶⑷剎車時用力捏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剎車時人由于慣性會向前傾。

17.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一對相互作用力

【詳解】

[1]鐵球的質(zhì)量

m=500g=0.5kg

其重力

G=mg=0.5kgX10N/kg=5N

球受到重力是5No

[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

解析: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一對相互作用力

【詳解】

[1]鐵球的質(zhì)量

m=500g=0.5kg

其重力

G=mg=0.5kgX10N/kg=5N

球受到重力是5No

⑵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據(jù)此人們制成可重錘線來檢查墻面是否豎直。

⑶小球?qū)毦€的拉力和細線對小球的拉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18.Wp

【詳解】

對地面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人,人的腳與地面接觸,則產(chǎn)生的壓力是人的腳產(chǎn)

生的向下的彈力,故壓力是由于腳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人對地面壓強為P,其中

一只腳承受一半的壓力,一只腳面

解析:腳P

【詳解】

對地面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人,人的腳與地面接觸,則產(chǎn)生的壓力是人的腳產(chǎn)生的向下的

彈力,故壓力是由于腳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的;人對地面壓強為P,其中一只腳承受一半的壓

力,一只腳面積也總面積一半,則由。=(可得,當壓力、面積均減少一半時,壓強不

變,仍為p.

【點睛】

壓強變化抓住壓力及受力面積兩方面.

19.2.6

【詳解】

[1]由題意可知,石塊的質(zhì)量

[2]溢出水的質(zhì)量

石塊的體積和溢出水的體積相等

石塊的密度

解析:2.6

【詳解】

[1]由題意可知,石塊的質(zhì)量

加石=嗎一嗎=532g-480g=52g

[2]溢出水的質(zhì)量

m水=叫一嗎=500g-480g=20g

石塊的體積和溢出水的體積相等

石塊的密度

20.大氣壓小不會

【詳解】

[1]如圖甲所示,硬質(zhì)塑料瓶裝滿水,乒兵球放在瓶口處按住圖并倒置,大氣壓

向上,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乒乓球不會下落。

⑵[3]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是

解析:大氣壓小不會

【詳解】

[1]如圖甲所示,硬質(zhì)塑料瓶裝滿水,乒兵球放在瓶口處按住圖并倒置,大氣壓向上,在大

氣壓的作用下,乒乓球不會下落。

⑵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是,流體流速越快,壓強越小,從瓶口處用力向上吹氣,瓶子

上部分空氣流速小于下部分空氣流速,乒乓球上表面壓強大于下表面壓強,因此乒乓球不

會上升。

21.引力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詳解】

[1]由分子運動論的內(nèi)容知道,兩滴水能夠自動結(jié)合成一滴較大的水滴,說明分

子之間存在吸引力。

[2]由分子運動論的內(nèi)容知道,分子

解析:引力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詳解】

⑴由分子運動論的內(nèi)容知道,兩滴水能夠自動結(jié)合成一滴較大的水滴,說明分子之間存在

吸引力。

⑵由分子運動論的內(nèi)容知道,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水的體積不易被壓縮

變小,說明由于分子間有斥力。

⑶滴一滴紅墨水到盛水的燒杯中過一會整杯水都變紅了,說明不同物體互相接觸時彼此進

入對方,即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22.等于大于大于

【分析】

潛水艇能夠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來實現(xiàn)的,當潛水艇靜止在水面上時,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開始下潛至剛沒入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大,受

到的浮力變大;

解析:等于大于大于

【分析】

潛水艇能夠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來實現(xiàn)的,當潛水艇靜止在水面上時,受到的浮力

等于重力;開始下潛至剛沒入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當潛水

艇從水中上浮至剛露出水面時,潛水艇處于浸沒狀態(tài),排開水的體積沒有改變,所以受到

的浮力不變。

【詳解】

⑴潛水艇停泊在海面上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G。

⑵潛水艇能夠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來實現(xiàn)的;潛水艇開始下潛至剛沒入水中時,排

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大,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其受到的浮力變大,大于漂浮狀態(tài)時的重力

G?

⑶潛水艇在水下勻速潛行時,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此時潛水艇浸沒在水中,則受到的

浮力最大,大于漂浮狀態(tài)時的重力G。

23.形變受力面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分開

【詳解】

用手壓氣球,氣球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其形狀發(fā)生了變化,說明里可以

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氣球與手

解析:形變受力面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分開

【詳解】

⑴⑴⑵用手壓氣球,氣球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其形狀發(fā)生了變化,說明里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

變;氣球與手掌、手指接觸的兩個部分變形的效果不同,是因為手掌與氣球接觸的面積

大,而手指與氣球的接觸面積小,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顯,反之亦然,故說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

⑵⑶松開氣球的口子,氣球向后噴出氣體,此時空氣受到氣球給的向后的力,氣球同時也

受到了一個向前的推力,從而使氣球開始運動起來,此現(xiàn)象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⑶⑷[5]由丙圖可知,兩個氣球是相互排斥的,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可推論,兩氣

球帶的是同種電荷;甲乙兩球之間由于相互排斥,兩球之間的力也就是相互作用力,根據(jù)

相互作用力之間的性質(zhì),這兩力大小相等,故耳=耳。

(4)[6]用吸管對準A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用力吹氣時,由于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

小,右邊球所在的位置空氣流速較慢壓強大,導致右邊球與吸管之間存在向右的壓強差,

使右邊的球向右運動,所以兩球的距離變大,可觀察到兩球分開。

24.乙中水對橡皮膜的壓強比甲中的大大于

【詳解】

[1]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于甲中橡皮膜的深度,根據(jù)可知,橡皮膜在乙中受到的

水的壓強較大,所以凹進得更多。

[2]乙中橡皮膜向內(nèi)凹的程度大一

解析:乙中水對橡皮膜的壓強比甲中的大大于

【詳解】

⑺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于甲中橡皮膜的深度,根據(jù)。=可知,橡皮膜在乙中受到的水

的壓強較大,所以凹進得更多。

⑵乙中橡皮膜向內(nèi)凹的程度大一些,所以乙中藥瓶排開的水的體積比甲中的小,根據(jù)阿基

米德原理可以知道,藥瓶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

三、作圖題

AFn

【詳解】

⑴田小球所受的拉力方向應(yīng)該沿著繩子的方向,小球所受的電荷作用力應(yīng)和帶電棒頂端在

一條直線上,如下圖所示:

⑵⑵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與接觸面垂直并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如下圖所

⑶⑶靜止在水面的木球所受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對平衡力,如下圖所示:

【詳解】

因為重力與浮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由重力的大小

和方向可知,浮力的大小為6N,方向豎直向上,作用點在小球重心,設(shè)標度為2N,浮力F

浮的圖示如圖:

【解析】

【詳解】

人站在勻速上升的電梯上,相對電梯靜止,處于二力平衡狀態(tài),則人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

用,過人的重心作豎直向下的力(即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注意力的作用

線長度相等,如圖:

f=10N~~H~~F=10N

28.i.-------1----------------1------a

【解析】

物體沿水平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與拉力相等,也

為10牛,作用點畫在重心上,方向水平向左,采用與拉力相同的標度值,如圖:

f=10N-g-F=1ON

點睛:重點是二力平衡的應(yīng)用,當有多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時,力的作用點一般都畫在

重心上.

【詳解】

漂浮在水面的木球受到兩個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且兩個力是一

對平衡力,故作圖如下:

四、實驗題

?

?

?

v??

?

■??■?

?

?

?—

?

t2???????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立

?

???

???■

??

??

?T???

???,,-

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30.G+G鉤二力平衡等于等于???0在接觸面

?????>32?

??

?:

???

???

.?

??

?

??

???

????::

??

?:

?

?????■

???

?

I??=

???

????

??

???

■一

?-

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滑動摩擦力/與壓力FIE成正比無A

【詳解】

⑴⑴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得木塊重力為G,根據(jù)木塊上所放鉤碼的數(shù)量算得鉤碼的總重

力為G鉤,則

F二G+G鉤

⑵⑵⑶在木塊A上放一定數(shù)量的鉤碼后,水平向右拉長木板使其沿水平桌面運動,記錄彈

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拉,依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F拉等于人

⑷長木板勻速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等于長木板加速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因為長木板

的運動速度不影響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⑶⑸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乙所示坐標系中描點作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F底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

所示:

⑹根據(jù)圖像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滑動摩擦力/與壓力F任成正

比。

⑷⑺小華在某次實驗時,在保持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細線沿圖甲中虛線所示方向斜

向拉,此操作中物體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與大小不受影響,故對實驗結(jié)果無影響;

⑸⑻小華在某次數(shù)據(jù)處理時,將滑動摩擦力/作為縱坐標,鉤碼的總重力G鉤。作為橫坐

標,畫出了/"G鉤圖像,二者關(guān)系為

/="物+G鉤)

可知滑動摩擦力/與鉤碼的總重力G轉(zhuǎn)成正比;且當鉤碼的總重力為零時,摩擦力不為零,

故該圖像與圖丙所示A最接近。

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