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_第1頁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_第2頁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_第3頁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_第4頁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基礎理論

先秦、秦、漢時期

《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共同奠定了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

《傷寒雜病倫》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奠定了中藥學的理論體系。

隋、唐時期《針灸甲乙經(jīng)》、《脈經(jīng)》、《諸病源候論》

宋、金、元時期(充實,系統(tǒng)化時期)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陳無擇“三因學說”?!缎核幾C直訣》

金元四大家:(1)劉完素,倡火熱論,“寒涼派”;(2)李杲,倡脾胃論,“補卜派*

(3)張從正,力主祛邪,“攻邪派”;(4)朱震爹,重視養(yǎng)陰,“養(yǎng)陰學派”。

明、清時期溫病四大家

(1)明,吳乂可,《溫疫論》指出溫疫病的病因為“戾氣”;(2)薛生白

(3)清,葉天士,《溫熱論》“人氣、營、血辨證”;(4)清,吳鞠通,《溫病條辨》“:.售辨證:

整體觀念:整體就是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中醫(y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與自然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這

種內外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思想,稱為整體觀念。

K:指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病因、部位、性質、邪正關系。

辨證論治:辨證根據(jù)四診資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和邪正關系,f;論治根

據(jù)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同病異治:是指建'內,由于發(fā)病時間、地區(qū)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

所以,因而治法也不一樣。

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了,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療。

陰陽:宇宙間的事物的概念。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交感、陰陽互相制約、陰陽互根互用、陰陽消長平衡、陰陽互相轉化。

陰陽失調陽偏盛?陰偏盛;陽偏衰?陰偏衰?陰陽互損。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曰曲直”,生長、升發(fā)、條達、舒暢;(2)“火曰炎上”,溫熱、向上;(3)

“土爰稼嵇”,生化、承載、受納;(4)“金曰從革”,沉降、肅殺、收斂;(5)“水日潤下”,滋潤、下

行、寒涼、閉藏。

氣的基本概念: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機:氣的運動。

氣的運動形式及其臟腑的關系:(1)升脾氣升清,肝氣升發(fā);(2)降胃氣降濁,心火下降;

(3)出肺氣宣發(fā),呼出濁氣;(4)入肺氣肅降,吸入清氣。

氣的生理功能:推動作用、溫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營養(yǎng)作用。

元氣:又稱‘'原氣"、“真氣”,為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宏氣: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所組成。

營氣:由水谷精氣中“盾4”部分化生。嶼:由水谷精氣中“劃悍”部分化生。

血:是循形于脈管中的富含營養(yǎng)的紅色液體。

血的生理功能:;,全身臟腑組織;神志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

津液:是人體一切I(除血液)的總稱。津質清釋,流動性大,主要分布于體表、孔竅,能滲入血脈,

起滋潤作用;液質稠厚,流動性小,主要分布于臟腑、骨節(jié)、腦髓,起濡養(yǎng)作用。

津液的功能:和作用、作用、、、。

津液的生成:脾“主運化”、胃“游溢精氣”、小腸“泌別清濁”、大腸“主津”。

津液的排泄:脾氣散精、肺主形水、腎主津液、肝主疏泄、三焦決瀆。

氣為血之帥:是指氣對血的作用具有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三個方面的作用。

血為氣之母:是指血是氣的載體,并給氣以充分的營養(yǎng)。

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的生成都來源于水谷精氣,由水谷精氣所化生,并且血和津液可以相互化生。

臟:實心性器官,化生和貯藏精氣(藏而不瀉)。

腑:空腔性器官,受盛和轉化水谷(瀉而不藏)。奇恒之腑:空腔性似腑,貯藏精氣似臟。

臟象:臟指藏于人體內的內臟,象征象或形象,指內臟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象。

腎:腎藏精、腎主水、腎主納氣;腎生髓主骨,腎開竅于耳和二陰,腎在志為恐,腎在液為唾。

脾:主,化、主小,、主;脾主s脾主脾開竅于,脾在志為,,脾在液為泡。

肺:氣司呼吸、i<主;肺在體合,肺開竅于,

肺在志為,肺在液為。

肝:肝藏血、肝主疏泄;肝在體合筋,肝開竅于目,肝在志為怒,肝在液為淚。

心:心主血脈、心藏神;心在體合脈,心在竅為舌,心在志為喜,心在液為汗。

膽:貯存膽汁、排泄膽汁、主決斷。胃:主受納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為和。

小腸:主受盛和化物、泌別清濁。大腸:傳化糟粕。膀胱:貯尿和排尿。

三焦:指六腑之一,即臟腑之間和臟腑內部的間隙互相溝通所形成的通道:

指部位概念,即膈以上為上焦,膈至臍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

三焦氣化:三焦由疏通水道,運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謝協(xié)調平衡的作用,

稱為“三焦氣化”。

奇恒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經(jīng)絡:經(jīng)脈和絡脈的總稱,人體運行氣血,聯(lián)絡臟腑體形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jīng)絡的基本生理功能:(1)運行全身氣血,營養(yǎng)臟腑組織;(2)聯(lián)絡臟腑器官,溝通上下內外:(3)感應

傳導信息,調節(jié)機能平衡。

十二經(jīng)脈:(1)手太陰肺經(jīng);(2)手陽明大腸經(jīng);(3)足陽明胃經(jīng);(4)足太陰脾經(jīng);(5)手少陰心經(jīng);

(6)手太陽小腸經(jīng);(7)足太陽膀胱經(jīng);(8)足少陰腎經(jīng);(9)手厥陰心包經(jīng);(10)手少陽三焦經(jīng);(11)

足少陽膽經(jīng);(12)足厥陰肝經(jīng)。

辨證求因:中醫(yī)認為病因,除了解可能作為致病因素的客觀條件外,主要是以病證臨床表現(xiàn)為依據(jù),通過

分析疾病的粒狀、體形來推求哂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jù),這種方法稱為“辨證求因

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為“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

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

六淫致病的特點:外感性、季節(jié)性、地區(qū)性、相間性、轉化性。

內傷五邪:即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所產(chǎn)生的化風、化寒、化濕、化燥、

化熱、化火等病理反映,其臨床表現(xiàn)雖與風、寒、濕、燥、火等六淫致病特點和證候相類似,但不屬于

外感致病因素范圍,而屬于“內生五氣”的病理過程,為區(qū)別于外感六淫,故稱之。

歷氣的致病特點:傳染性強,發(fā)病急驟、病情危篤,一氣一病、癥狀相似。

抗氣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I候反常、環(huán)境污染和飲食不潔、預防隔離工作不好、社會因素。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

七情的致病特點:七情皆從心而發(fā)、直接傷及內臟、影響臟腑氣機、多發(fā)為情志病、病勢變化與情志關系

密切。

水濕痰飲:是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chǎn)物。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更清稀者為水,濕是水液

彌散、浸漬于人體組織中的形態(tài)。

水濕痰飲的致病特點:阻滯氣機、阻礙氣血,致病廣泛、變化多端,病勢纏綿、病程較長,易擾亂神明,

多見滑膩舌苔。

瘀血:離經(jīng)之血,停積于體內的病理產(chǎn)物;阻滯于臟腑經(jīng)絡之中運行不暢的血液。

瘀血的致病特點:疼痛、腫塊、出血、紫絹、舌質紫暗、脈澀或結代。

結石:凡體內濕熱濁邪,蘊結不散,或久經(jīng)煎熬,形成砂石樣的病理產(chǎn)物。

結石的致病特點:多發(fā)于六腑等臟器,病程較長、癥狀穩(wěn)定,易阻滯氣機、損傷脈絡,甚則發(fā)生絞痛。

病機:即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與變化的機理。

中醫(yī)病機學的特點:從總體上來說,離不開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臟腑和經(jīng)絡功能失調等病機

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

虛:主要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

實:主要指邪氣亢盛,正氣未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

虛實錯雜:或虛中夾實,或實中夾虛。

虛實轉化:即原為邪氣盛的實證,或因誤治或失治,病情遷延日久,雖邪氣漸去,但正氣受傷,疾病的性

質,由實轉虛。

虛實真假:本質是虛證,又出現(xiàn)“實”的假象,稱為“虛實真假”。

陰陽偏盛:陽偏盛?熱、動、燥,陽勝則陰??;陰偏盛?寒、靜、濕,陰勝則陽病。

陰陽偏衰:陽偏衰,陽不制陰、陰相對亢盛的虛寒證;陰偏衰,陰不制陽、陽相對亢盛的虛陽證。

陰盛格陽(真寒假熱):又稱格陽,是指陽氣極端虛弱,陽不制陰,偏盛之陰盤踞于內,逼迫衰極之陽浮越

于外,使陰陽不相維系,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陽盛格陰(真熱假寒):又稱格陰,是指邪熱極盛,陽氣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達四肢,而格陰于外的一

種病理狀態(tài)。

亡陽:指由于機體的陽氣發(fā)生突然性脫失,而至全身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亡陰:指由于機體陰液發(fā)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丟失,而至全機能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氣的失常: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損過多(氣虛),氣的運動失?;蛭蓙y(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

氣虛:指正氣不足,導致臟腑組織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tài)。

氣滯:氣的流通不暢或郁而不散,導致臟腑、經(jīng)絡障礙的病理狀態(tài)。

氣逆:氣機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狀態(tài)。

氣閉:氣之出入運動障礙郁于心肺,閉塞清竅或氣道的病理狀態(tài)。

氣脫:氣不內守,大量外逸,導致全身性嚴重氣虛,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tài)。

血虛:血液不足,血的營養(yǎng)和滋潤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百脈、形體器官失養(yǎng)的病理狀態(tài)。

血熱:血內有熱,使血液運行加速,使血液妄行的病理狀態(tài)。

氣血關系失常的主要表現(xiàn):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

津液代謝失常的表現(xiàn):津液虧損不足;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

傳變:指疾病在機體臟腑經(jīng)絡等組織中的傳移和變化。

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邪正相爭及其盛衰變化;體質;地區(qū)方域和氣候;生活狀況;治療。

從化(從類化):是指病邪侵入機體,能隨人之一直差異,氣侵入部位,以及時間變化和治療不當?shù)雀鞣N條件?

而發(fā)生性質的改變,形成與原來病邪性質相反而與機體的素質一致的病理反映。

早治防變:在病初早診早治,防止其傳變或危變。

標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多種含義,中醫(yī)用于說明病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系,從邪正雙方來說,

正氣為本,邪氣為標,從病因與癥狀來說,病因是本,癥狀是標,從疾病先后來說,舊病,原發(fā)病是本,

新病,繼發(fā)病是標等。

標本的取舍:標急則先治其標,本急則先治其本,標本俱急則宜標本兼治。

正治:逆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性質而治的一種最常用的治療法則,病的征象與本質相一致,方藥逆證候性質,

“逆治”。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反治:順從疾病外在表現(xiàn)的假象性質而治的一種治療法則,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不完全一致,方藥性質與

疾病的假象相同“從治”。

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扶正祛邪:扶正扶助機體的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種治療原則:祛邪祛除邪氣,

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襲和損害的一種治療原則。

脾虛病人,面見青色,為木來乘土。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為:整體觀念、辨證論治。

中醫(yī)學理論體系,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jīng)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是血。構成血液系統(tǒng)的是,心、脈、肺。固攝血液的重要因素是,肝的藏血、脾的統(tǒng)血。

血在脈管中正常運行依賴于:氣的推動作用,氣的固攝作用,脈的壅遏營氣、令無所避的作用。

血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上行到達頭部巔頂,過陰器,抵小腹經(jīng)脈是足厥陰肝經(jīng)。

起于胞中的三條經(jīng)脈是:沖、任、督。稱為“十二經(jīng)脈之?!钡慕?jīng)脈是沖脈。具有“血?!敝Q的經(jīng)脈是沖脈。

十二經(jīng)脈中循行于面頰部的經(jīng)脈:胃經(jīng)、小腸經(jīng)、大腸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中,連目系的經(jīng)脈有:心經(jīng)、肝經(jīng)。

寒邪引起肢體屈伸不利的病機是:寒主收引,筋脈收縮攣急。

由痰引起的病證有:癲狂、瘦瘍、膽?zhàn)懔髯?。“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是屬因時制宜。

中醫(yī)診斷學

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1)審查內外;(2)辨證求因;(3)四診合參。

證:是對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質的反映。

辨證求因:就是根據(jù)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進行分析綜合,判別其病因、病位、及邪正盛衰,揭示疾病的本質、

特征和在這個階段的主要癥狀,為治療提供依據(jù)。

四診合參:診斷必須做到望、聞、問、切四診俱備,不能忽視任何一種診病方法。這樣才能搜集到病人全

面、詳細的資料,作出正確的診斷。

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內容:四診、辨證、病案。

《敖氏傷寒金鏡錄》元?杜清碧,我國第一部舌診專著.《脈經(jīng)》晉?王叔和,我國第一部脈診專著。

得神(有神),表現(xiàn):目光明亮、精彩內含、精神沖沛、意識清楚、面色榮潤、肌肉不削、反映靈敏、活

動自如、呼吸平穩(wěn)、語言清晰。是正常人的神氣,即使有病,也屬臟腑功能不衰,預后良好。

失神(無神),表現(xiàn):目暗睛迷、瞳神呆滯、神志昏迷、面色晦暗、大肉已脫、反應遲鈍、動作失靈、強

迫體位、或有不自主動作、呼吸微弱、語言失倫。是臟腑精氣衰竭,生理功能衰敗的表現(xiàn),預后不良。

假神:是指原本失神的病人突然出現(xiàn)暫時好轉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目光突然轉亮、精神突然壯佳、面色轉為

面赤如妝、活動靈活、語言轉清、言語不休、食欲增強。是精氣衰竭已極,陰不斂陽,虛陽外越的現(xiàn)象。

我國人民的常色為:紅黃隱隱、含蓄明潤。

善色:青如翠羽、紅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烏羽。

惡色:青如草茲、赤如環(huán)血、黃如枳實、白如枯骨、黑如始。

青色:肝?。ㄕ。?,寒證、痛證(青黑),瘀血(青紫),驚風(眉間鼻柱唇周色青)。

赤色:熱證實熱(滿面通紅)、虛熱(面部潮紅),戴陽證(飄紅如妝)。

黃色:脾虛(萎黃面色淡黃、干萎無澤;黃胖面黃虛?。?,濕證(面黃而垢),黃疸(陽黃黃色鮮明

如橘子;陰黃黃色晦暗如煙熏)。

白色:虛寒?陽虛(胱白?面淡白而虛浮),氣血虧虛(淡而無華),脫血、奪氣(蒼白)。

黑色:寒證(青黑)、腎虛(陽虛黑而暗淡、陰虛黑而干焦),水飲(眼眶黑)、血瘀(青黑、釐黑)。

目:血虛(目眥淡白)、心火(目眥色紅);肺熱(白睛紅赤)、黃疸(白睛發(fā)黃);肝火(黑珠腫痛、

全目紅腫);腎精衰竭(瞳孔散大)、中毒、肝火(瞳孔縮?。?;脾火(眼瞼紅腫)、脾虛(眼嗡下垂)。

耳:肝膽火旺(實證紅腫、流膿);腎虛(虛證干枯、瘦薄);麻疹先兆(耳后紅絡);瘀血、腸癰

(耳輪甲錯)。

鼻:腹痛(色青);胃熱、血熱(紅腫);肺胃濕熱(酒渣鼻);梅毒、麻風(鼻柱塌陷);肝膽風熱(久

流濁涕腥臭?鼻淵)。

口、唇:煤氣中毒(口唇櫻桃紅);心脾積熱(口腔潰瘍?口疳);脾胃濕熱?麻疹粘膜斑(鵝口瘡);

中風、風中經(jīng)絡(口僻);臍風(撮口)。

咽喉:肺胃熱盛(實證咽紅腫、乳蛾);肺腎陰虛(虛證咽嫩紅、少痛);外感時邪(白喉)。

扁平胸:肺腎陰虛、氣陰兩虛;桶狀胸:肺脹(肺氣腫);

雞胸:先天腎精虧虛形成,后天脾胃失養(yǎng)。陰挺:中氣不足;脫胱:中氣下陷。

正常舌象:淡紅舌、薄白苔。

舌色

淡白舌:虛寒證(淡白胖嫩濕潤);氣血兩虛(淡白瘦薄)。

紅絳舌:熱盛(舌紅苔黃點刺);熱入營血(舌絳苔焦黃起刺)陰虛(舌紅少苔、無苔)。

青紫舌:熱入營血(絳紫、干枯少津);寒凝血瘀(青紫濕潤);血瘀(瘀暗、瘀斑)。

舌形

老:實證,舌紋理粗造堅斂。嫩:虛證,舌紋理細膩嬌嫩。胖大:陽虛濕阻,淡白胖嫩水滑苔.

腫大:心脾熱盛,舌紅腫滿口;中毒,青紫腫脹。瘦?。簹庋獌商摚嗟菪£幪撋嗉t絳瘦小。

裂紋:熱盛傷津,紅絳有裂紋;陰虛火旺,紅絳少苔裂紋;氣血虧虛,淡白有裂紋。

點刺:邪熱熾盛。齒印:脾虛濕盛,舌淡胖齒印。

舌態(tài)

痿軟:熱盛傷陰,舌紅干痿軟;氣血虧虛,舌淡痿軟;陰虛火旺,舌紅絳痿軟。

強直:熱入心包高熱傷津,舌紅絳強直;風痰阻絡,苔厚膩舌強直。

歪斜:中風中風先兆,病在左、歪向左病在右、歪向右。

顫動:虛損(氣血陰虧),蠕蠕微動;動風,習習煽動。吐弄:吐,心氣已絕;弄,動風。

短縮:寒凝經(jīng)脈,淡白或青紫濕潤;氣血虧虛,淡白胖嫩;熱盛傷津,舌紅絳而干;風痰阻絡,

舌胖大苔膩。

舌苔

?。罕碜C,透過舌苔能見舌體。厚:里證,透過舌苔不能見舌體。潤:津液未傷,干濕適中。

水滑苔:寒濕,舌淡苔白濕。燥苔:熱盛傷津,舌紅苔黃干;陰液虧虛,舌紅少苔而干。

腐?膩:痰濕、食積、濕濁,粒大疏松易去?粒小致密難去,

剝脫:胃氣衰敗,舌淡白苔剝;胃陰虧虛,舌紅絳苔剝。

消長:正氣復病退,苔由厚變??;邪氣盛病進,苔由薄變厚。

苔色

白苔:表證、寒證,薄白、白而濕潤。黃苔:里證、熱證,淺、深、焦黃。

灰黑苔:熱盛、寒極,苔黃灰而干、灰黑濕潤。霉醬苔:濕熱久郁(夾食中暑),黃黑帶紅。

澹語:是指神識不清,語無倫次,聲高有力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熱擾心神之實證)

鄭聲:是指神識不清,語言重復,時斷時續(xù),聲音低微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心氣大傷之證)

金實不鳴:新病音啞失聲,屬實證,多見外感風寒或風熱,痰濁阻滯,以致肺氣不宣而失音。

金破不鳴:舊病音啞失聲,多屬虛證,常見精氣內傷,肺腎陰虛,虛火灼金,致津枯肺損,聲音難處。

分型鑒別

哮證喉中痰鳴如水雞者寒哮哮必兼喘,喘未必哮,哮指聲響

熱哮言,喘指氣息言。

喘證呼吸困難、短促急迫實喘:熱邪壅肺

虛喘:肺腎氣虛

白喉:犬吠樣咳嗽。

《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間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

機變,婦女尤必問經(jīng)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惡寒發(fā)熱:(1)惡寒重發(fā)熱輕,表寒證?脈浮緊;(2)惡寒輕發(fā)熱重,表熱證?脈浮數(shù);

(3)惡風汗出,表虛證?脈浮數(shù);(4)身重疼痛、心煩口渴?暑多挾濕、易感冒,暑邪。

但熱不寒:(1)大熱、大汗、大喝、脈洪大,里實熱證?壯熱;(2)五心煩熱、頰紅盜汗,

陰虛朝熱?午后或有熱日哺朝熱、腹?jié)M便秘,陽明鮑?陽明腑實證

身熱不揚、頭痛困重,濕溫朝熱;(3)陰虛、氣虛、血虛、血瘀、氣腫,微熱。

但寒不熱:新病惡寒?兼容臟腑、舊病畏寒?陽氣虛衰,里寒證。

寒熱往來:半表半里證,少陽證?寒熱往來、發(fā)無定時瘧疾?寒熱往來、發(fā)有定時

朝熱:即病人定時發(fā)熱或定時熱盛,有一定規(guī)律,如潮汐之有時者。

自汗:指病人日間汗出,活動尤甚,兼見畏寒、神疲乏力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屬陽虛。

盜汗:指病人入睡時汗出,醒則汗止,常兼有潮熱現(xiàn)象,屬陰虛。戰(zhàn)汗:邪正交爭。

頭痛的六經(jīng)分證:(1)陽明經(jīng):前額連眉棱骨痛;(2)太陽經(jīng):后枕痛連項骨;(3)少陽經(jīng):頭顛或一側

頭痛;(4)厥陽經(jīng):巔頂痛;(5)少陰經(jīng):頭痛連齒;(6)太陰經(jīng):頭痛昏視。

脹痛:氣機郁滯不通。刺痛:瘀血阻滯。走竄痛:氣滯疼痛。固定痛:血瘀或寒凝。

冷痛:寒凝經(jīng)脈或陽虛不溫。灼痛:火邪竄絡或陰虛火旺。絞痛:有形實邪閉阻氣機。

隱痛:精血不足或陽虛失溫。重痛:濕邪困阻氣機。掣痛:經(jīng)脈失養(yǎng)所致,于肝病有關。

空痛:氣血精髓虧虛,組織器官失其榮養(yǎng)。

頭暈的原因:風、痰、虛(氣血腎精)、瘀(外傷治痰)。

更:鳴為聾之漸,聾為鳴之甚;旦;睡眠:陽氣盛則寤,陰氣盛則寐陽不入陰:失眠,陰不入陽:失睡。

飲食口味:(1)不口喝:寒證、濕證;(2)口喝多飲:熱盛傷津、消渴??;(3)口干不欲飲:陰虛、

濕熱、痰飲、瘀血;(4)飲食欲減退:脾虛、濕困;(5)食欲無進:胃火、消渴?。唬?)饑不欲食:

胃陰虛;(7)厭食:食滯、肝膽濕熱?厭油膩;(8)口淡:脾弱;(9)口苦:熱證;(10)口甜:

脾胃濕熱;(11)口苦:肝胃不和、食滯;(12)口咸:腎虛、寒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便便次:(1)便秘:熱結、氣血陰虛、寒證;(2)泄瀉:虛,脾虛、腎陽虛;實,寒濕、濕熱。

尿:(1)尿量增加:虛寒證、消渴證;(2)尿量減少:熱盛傷津、水腫??;(3)尿次增多:淋證、

腎氣不固;(4)尿次減少:腎虛、濕熱、瘀血、結石;(5)澀痛:淋證;(6)余瀝不禁:腎氣不固;

(7)失禁:腎氣不固;(8)遺尿:腎氣不足。

寸口:腕后樓動脈搏動初。

診脈的方法:時間(平旦);指力(舉、按、尋);平息定至,一息四至、閏以五息;每次診脈的時間,五

十動(指每次診脈的時間不應少于脈搏跳動五十次)。

平脈:居中、寸關尺有脈,一息四至、閏以五息,不大不小,和緩有力,節(jié)律一致。其特點:胃、神、根。

寸口分候臟腑原則:上竟上,下竟下;右主氣(升),左主血(降)。

寸美尺

左心、膻中肝膽、膈腎、小腹

右肺、胸中脾胃腎、小腹

浮脈: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定,舉之泛泛有余;(1)表證?有力為表實、無力為表虛,(2)虛證?多為浮而無力。

沉脈:輕取不應,重按始得,與浮脈相反;里證(有病而沉兼別脈、無病而沉世人多)。

遲脈:一息不足四至;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

數(shù)脈:一息五至以上;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

實脈:三部脈舉按均有力;實證。

洪脈:脈體寬大,狀如波濤洶涌,來盛去衰;氣分熱盛。

細脈:脈細如絲,但應指明顯(至數(shù)清晰分明);(1)氣血兩虛?以陰血虧虛為主,(2)諸虛勞損,(3)痂7

弦脈:端直而長,如按琴弦;(1)肝膽病,(2)諸痛,(3)痰飲,(4)瘧病。

緊脈:脈來繃緊,如牽繩轉索,左右彈指;(1)寒,(2)痛,(3)宿食。

滑脈: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園滑:(1)痰飲,(2)食積,(3)實熱,(4)濕。

澀脈:脈細而遲,往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1)傷精血少,(2)氣滯血瘀,(3)挾痰挾食?無形之痰。

濡脈:浮而細軟;(1)諸虛?氣血虧虛,(2)濕證。

緩脈:一息四至,來去緩急;(1)脾胃虛弱,(2)濕證。

弱脈:極軟弱而沉細;(1)氣血不足,(2)陰虛。

微脈:脈形細小,脈勢軟弱,按之欲絕,若有若無;(1)氣血大虛,(2)陽氣衰微?常見于亡陽證。

促脈:數(shù)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1)陽盛實熱,(1)氣血痰飲宿食停滯,(3)臟氣虛衰。

結脈:緩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1)陰盛氣結,(2)寒痰血瘀,(3)^瘤積聚,(4)氣血虛衰。

代脈:脈來時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來;(1)臟氣衰微,(2)痛證痹痛,(3)七情過激(4)跌打損傷。

虛里:在左四、五肋之間,是心尖搏動處,為諸脈之所宗。按虛里可以了解宗氣的盛衰,病之虛實,預后之兇吉。

正常:按之應手,動而不緊,緩而不急,節(jié)律清晰。

異常:(1)動微不顯?宗氣內虛,(2)動而應衣?宗氣外泄,(3)洪大而搏?危重。

表證:六淫經(jīng)皮毛,口鼻侵入機體時所致之證。里證:病邪深入到臟腑、氣血、骨髓所致之證。

病程癥狀與體征

寒熱舌象脈象

表證短并見基本正常浮

里證長單見異常沉

寒證:感受寒邪或陽虛陰盛所致之寒性證候。熱證:感受熱邪或陰虛陽盛所致之熱性證候。

寒熱喜惡面色口渴二便舌象脈象

寒證惡寒喜熱白不渴尿清便濾舌淡苔白遲或緊

熱證惡熱喜寒紅渴喜冷飲便秘尿赤舌紅苔黃數(shù)

虛證:正氣不足,功能減退所表現(xiàn)之證。實證:感受外邪或臟腑功能失調,病理產(chǎn)物蓄積所致之證。

病程體質癥狀與體征

精神聲息疼痛舌象脈象

虛證長(久病)弱萎靡聲低息弱喜按質嫩苔少或無苔無力

實證短(新?。娕d奮聲高息粗拒按質老苔厚膩有力

陽虛證:是指機體陽氣不足,陽不制陰所表現(xiàn)的證候。陰虛證:是指機體陰液虧虛,陰不制陽所表現(xiàn)的證候。

亡陽證:是指體內陽氣嚴重損耗而出現(xiàn)陽氣虛脫所表現(xiàn)的證候。

亡陰證:是指體內陰液大量消耗而出現(xiàn)陰液衰竭所表現(xiàn)的證候。

陽虛證:面色胱白,神疲乏力,氣短自汗,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清便澹,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陰虛證:消瘦顫紅,朝熱溫濕,五心煩熱,口燥咽干,便秘尿赤,舌紅少津或少苔,脈細數(shù)。

亡陽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汗涼清稀,肌膚涼,手足冷,呼吸氣微,口淡不渴,或喜熱飲,舌淡苔白,

脈微欲絕。

亡陰證:面色潮紅,大汗淋漓,汗熱而粘,肌膚熱,手足溫,渴喜冷飲,尿少舌紅干,脈細數(shù)或疾而無力。

風淫:發(fā)熱惡風,頭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脈浮緩,或麻木,強直,抽搐,或皮膚瘙癢。

寒淫:(里寒)面白肢冷,脫腹冷痛,喜暖,嘔吐,口淡不渴,尿清便滴,舌淡苔白,脈沉遲。

暑淫:身熱惡熱,汗出,疲乏氣短,口渴尿黃,舌紅苔黃,脈虛數(shù),或苔白,或胸悶,腹痛,嘔惡,神昏驚厥。

濕淫:困重,脹悶,酸痛,膩濁,舌苔膩或滑,脈濡或緩。

燥淫、火淫

氣虛證: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語音低微,自汗,動則尤甚,舌淡苔白脈虛火弱。

血虛證:面白無華或萎黃,唇舌色淡,爪甲不榮,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fā)麻,月經(jīng)量少

色淡,甚則閉經(jīng),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氣滯證:胸悶,疼痛(脹或竄)與情志有關,脈弦。

血瘀證: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日輕夜重;肌表腫塊或腹部郁積,固定不移;肌膚或唇甲顏

色紫暗,甚則面色薰黑,肌膚甲錯;皮下斑瘀或腹壁青筋暴露;出血反復不止,夾瘀塊或便血;

閉經(jīng);舌紫暗,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結代。

痰證:咳喘咯痰,胸悶,院痞不舒,納呆惡心,嘔吐痰涎,頭暈目眩,神昏癲狂,喉中痰鳴;

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癟瘍,痰核乳癖,喉中異物感,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滑。

飲證:咳嗽氣喘,胸悶,痰液滑稀色白量多,喉中痰鳴,倚息不得平臥,甚則心悸,下肢浮腫,

或皖痞腹脹,水聲漉漉,泛吐清水,食欲減退;或胸脅脹悶作痛,咳喘引痛,苔白滑,脈弦。

陽水:發(fā)病急驟,頭面眼瞼先腫,繼及全身,尿少,發(fā)熱惡風,身痛,脈浮或濡。

陰水:發(fā)病緩慢,下肢先腫,繼而全身,尿少,面色胱白,神疲肢冷,納呆便濾,腰膝酸軟,

或心悸嘔吐,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津液不足證: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膚干枯無澤,小便短少,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涼燥:指深秋季節(jié)感受涼燥之氣而發(fā)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

溫燥:指初秋季節(jié)感受干旱燥氣而發(fā)病,即秋燥之偏于熱者。

氣虛:指元氣耗損,功能失調,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tài)。

血虛: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yǎng)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tài)。血瘀:是指血液循環(huán)遲緩和不流暢的病理狀態(tài)。

痰飲:痰和飲都是水液代謝障礙形成的病理產(chǎn)物。一般以較稠濁得稱為痰,清釋的稱為飲。

心脈痹阻:在病邪作用下,心的脈絡氣機阻滯,血行不暢,表現(xiàn)出心胸憋悶疼痛,沿手少陰心經(jīng),痛引肩

背,還可夾痰濁、寒凝、氣郁,稱為心脈痹阻。

肝風內動:由肝陽偏亢、熱極、陰虧、血虛等而致肝的功能失常,表現(xiàn)眩暈、麻木、抽搐、震顫等“動搖”

微特點,稱為肝風,或肝風內動。

肝陽上亢:由腎水不能滋養(yǎng)肝陽,或肝陰本身不足,則陰不潛陽,表現(xiàn)肝陽偏亢的證侯。

肝火上炎:肝火亢盛,火氣上逆,表現(xiàn)為頭暈、耳鳴、胸脅灼痛的病證。

脾虛氣陷:脾氣不足,升清失職,表現(xiàn)頭暈目眩、腕腹墜脹、便意頻頻之證。

腎氣不固:由腎氣虧損,腎的藏精、固攝功能失常,表現(xiàn)排尿、排精、懷胎異常等方面的病證。

心腎不交:心腎的水火相濟、心腎相交的功能失常,表現(xiàn)腎陰不足及心火亢盛的病證。

中藥學

中藥:是指在中醫(yī)理論和經(jīng)驗指導下使用的藥物。

中藥學:是研究中藥基礎理論和各種中藥來源、采制、性能、功效、臨床應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成書于東漢末年,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載藥365種,首創(chuàng)上、中、下三品分類法。

《本草經(jīng)集注》作者陶弘景,成書于公元500年左右(梁朝),載藥730種,首創(chuàng)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

法,增列“諸病通用藥二

《新修本草》作者李勖、蘇敬,成書于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是我國第一部官修本草,載藥844種,

首創(chuàng)圖文并茂的形式。

《炮炙論》成書于南朝劉宋時期,作者雷,我國第一部炮制學專著,標志著本草學新分支學科的產(chǎn)生。

《本草拾遺》成書于公元713?741年間,作者陳藏器,將各種藥物功用概括為十類,為后世中藥按臨床功

效分類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證類本草》作者唐慎微,成書于宋朝(公元1082年),載藥1500種,首創(chuàng)各藥后附列方劑以相印證。

《本草綱目》成書于明朝(公元1578年),載藥1892。

《滇南本草》我國現(xiàn)存最豐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道地藥材:指那種一地所產(chǎn),其品種、質量、療效均優(yōu)的藥材。

炮制:是藥物在應用或制成各種劑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處理過程。

炮制的目的:減少毒副作用、增強藥效、(改變藥物性能或功效)使之適應病情需要、(改變藥物性狀)便于貯

劑、(純凈藥物)保證藥材品質和用量準確、(矯臭、矯味)便于服藥。

常用的五種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

中藥藥性理論的概念:中藥的性能是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四氣:寒熱溫涼四種藥性。五味:辛、甘、酸、苦、咸。

升降沉?。悍从乘幬镒饔玫某孟蛐?。歸經(jīng):是藥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藥物作用部位)。

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

中藥配伍的目的:增加療效、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適應各種復雜病情的需要。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簍、半夏、白藪、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

丹參、玄參、苦參、細辛、白芍。

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

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解表藥:凡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發(fā)散風寒藥:

麻黃:辛、微苦、溫;肺、膀胱;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風寒表實證、咳喘實

證、風水水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枝:辛、甘、溫;肺、心、膀胱;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通陽化氣;風寒表證(尤外感

風寒表虛有汗)、寒凝血滯諸痛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蘇:辛、溫;肺、脾;發(fā)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外感風寒證、脾胃氣滯、吃魚

蟹中毒。

防風:辛、甘、微溫;肝、脾、膀胱;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外感表證、風寒濕痹

證、破傷風證。

荊芥:辛、微溫;肺、肝;祛風解表、透疹止癢、止血;外感表證、麻疹透發(fā)不暢、風疹

瘙癢、吐下血。

羌活:辛、苦、溫;腎、膀胱;發(fā)散風寒、勝濕止痛;外感風寒表證、風寒濕痹證。

白芷:辛、溫;肺、胃;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風寒感冒、鼻塞、

鼻淵、頭痛、齒痛、瘡癰腫毒、寒濕帶下。

發(fā)散風熱藥:

薄荷:辛、涼:肺、肝;發(fā)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

的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風熱上攻所致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麻疹初起透發(fā)不暢、或風疹

瘙癢;肝氣郁滯、胸悶脅痛。

牛薯子:辛、苦、溫;肺、胃;發(fā)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外感風熱、癥

見咳嗽、吐痰不利;麻疹初起、疹發(fā)不暢及風熱發(fā)疹;風熱或熱毒上攻的咽喉腫痛;熱毒瘡

瘍及拜腮。

桑葉:甘、苦、寒;肺、肝;發(fā)散風熱、潤肺止咳、平肝明目;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癥見

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肺熱或燥熱傷肺、癥見咳嗽痰少、鼻咽干燥;肝陽眩暈、目赤昏花。

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發(fā)散風熱、清肝明目、平抑肝陽、清熱解毒;外感風熱

及溫病初起、發(fā)熱頭痛;目疾;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疔瘡腫毒。

葛根:甘、辛、涼;脾、胃;解肌退熱、透發(fā)麻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外感風熱、頭痛

項強;麻疹透發(fā)不暢;熱病煩渴、內熱消渴;熱泄熱痢、脾虛久瀉。

柴胡:苦、辛、微寒;肝、膽;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清膽截瘧;少陽證、外感

發(fā)熱;肝郁氣滯、胸脅疼痛、月經(jīng)不調;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胃、子宮下垂;瘧疾。

升麻: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風熱頭痛、麻疹透發(fā)不暢;熱毒所致多種病證;中

氣下陷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不止。

清熱藥:凡以清解里熱為主要作用,用以治里熱證的藥物。

清熱瀉火藥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清熱瀉火、除煩解渴、收斂生肌;氣分實熱證;肺熱喘咳、

胃火牙痛;瘡瘍潰后不斂、濕疹、水火燙傷。

知母:苦、甘、寒;肺、胃、腎;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氣分實熱證、肺熱咳嗽;陰虛燥咳、

陰虛消渴、骨蒸朝熱。

桅子:苦、寒;心、肝、肺、胃、三焦;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熱病煩悶;濕熱

黃疸;血熱出血、熱毒瘡癰。

夏枯草:辛、苦、寒;肝、膽;清肝明目、消腫散結;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目珠疼痛;噓

瘍瘦瘤。

清熱燥濕藥

黃苓苦、寒;肺、胃、膽、大腸;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濕溫暑濕、黃疸瀉痢、熱淋

澀痛肺熱咳嗽、熱毒煩渴、寒熱往來;咽喉腫痛、癰腫瘡毒;血熱出血證;胎熱不安。

黃連苦、寒;心、肝、胃、大腸;清熱燥濕、瀉心解毒;濕熱中阻、脫痞嘔惡、瀉痢腹痛、熱痛高

熱、心煩失眠、胃熱嘔吐、肝胃失和、嘔吐吞酸;癰腫瘡毒、皮膚濕瘡、目赤腫痛、血熱出血證.

黃柏苦、寒;腎、膀胱、大腸;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濕熱帶下、熱淋、足膝腫痛、瀉痢、

黃疸;瘡瘍腫毒、濕疹濕瘡;陰虛發(fā)熱、遺精盜汗。

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火;陰腫陰癢、帶下、濕疹、黃疸;肝火頭痛、肝熱目赤、高熱抽搐。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苦、寒;肺、心、胃;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瘡癰疔腫、熱毒血??;外感風熱、熱病初起。

連翹:苦、微寒;肺、心、膽;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瘡癰腫痛、癟痢結核;外感風熱、溫病初起。

板藍根:苦、寒;心、胃;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大頭瘟疫、丹毒疳腮;溫病發(fā)熱、頭痛、咽喉或身發(fā)斑疹。

蒲公英:苦、甘、寒:肝、胃:清熱解毒、利濕;瘡癰、乳癰、內癰:熱淋、黃疸。

魚腥草:辛、微寒;肺;清熱解毒、消癰排膿;肺癰、肺熱咳嗽、熱毒瘡癰。

射干:苦、寒;肺;清熱解毒、利咽祛痰;咽喉腫痛、痰盛咳喘。

白頭翁:苦、寒;大腸;清熱解毒、涼血止?。粺岫狙?。

清熱涼血藥

生地黃:甘、苦、寒;心、肝、腎;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熱入營血證、吐血㈣血、便血

崩漏、熱毒斑疹;熱病口渴、內傷消渴、腸燥便秘。

玄參:甘、苦、咸、寒;肺、胃、腎;清熱涼血、滋陰解毒;熱入營血證;咽喉腫痛、癟

瘍痰核、脫疽、勞嗽咳血、陰虛發(fā)熱、消渴便秘。

牡丹皮:苦、辛、微寒;心、肝、腎;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血熱斑疹吐血、虛熱證、瘡

癰、腸癰;經(jīng)閉痛經(jīng)、痛[瘤積聚、跌打損傷。

赤芍:苦、微寒;肝;清熱涼血、祛痰止痛;血熱之斑疹、吐血、目赤腫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

痛!瘤積聚、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清虛熱藥

青蒿:苦、辛、寒;肝、膽、腎;清虛熱、涼血、解暑、截瘧;陰虛發(fā)熱;熱病傷陰、夜熱早涼;瘧疾;暑熱外感。

地骨皮:甘、寒;肺、肝、腎;清虛熱、清熱涼血、清肺降火;陰虛發(fā)熱、血熱出血、肺熱咳嗽。

瀉下藥:凡能引起腹瀉、通大便或攻逐水飲,用治腸內積滯或體內積水的藥物。

大黃:苦、寒;脾、胃、大腸、肝、心;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jié)駸?;?/p>

腸積滯、大便秘結;火攻上炎之目赤、咽痛、牙齦腫痛;血熱妄行之出血證;熱毒瘡瘍、燒燙傷及丹毒;

淤血諸證;黃疸、淋證。

芒硝:咸、苦、寒;胃、大腸;瀉下軟堅、清熱;濕熱積滯、大便秘結;咽痛、口瘡、目赤、癰瘡腫痛。

火麻仁: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甘遂:瀉下逐飲、消腫散結;水腫、膨脹、胸脅停飲;癰腫瘡毒。

大戟:瀉下逐飲、消腫散結;水腫、膨脹、胸脅停飲;癰腫瘡毒。

瀉下藥包括:攻下藥(大黃、芒硝)、潤下藥(火麻仁)、峻下逐水藥(甘遂、大戟)。

祛風濕藥:凡以祛除風濕、解除痹通,治療風濕痹證為主要功能的藥物。

獨活:辛、苦、溫;腎、膀胱;祛風濕、止痹痛、解表;風寒濕痹證;頭風頭痛、風寒表證及表證夾濕。

威靈仙:祛風濕、通經(jīng)絡、消痰水、消骨哽;風濕痹痛、拘攣麻木、癱瘓;痰飲積聚;諸骨哽咽。

木瓜:舒筋活絡、除濕和胃;風濕痹痛、經(jīng)脈拘攣、腳氣腫痛;吐瀉轉筋。一

靳蛇:甘、咸、溫、有毒;肝;祛風通絡、定驚止痙;風濕頑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

秦無:苦、辛、微寒;胃、肝、膽;祛風濕、舒經(jīng)絡、退虛熱、清濕熱;風濕痹痛、筋脈拘攣、手足不遂;骨蒸

朝熱、小兒痹熱;濕熱黃疸。

防己:苦、辛、寒;膀胱、腎、脾;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風濕痹證;水腫、小便不利、腳氣腫痛。

桑寄生:苦、甘、平;肝、腎;祛風濕、益肝腎、強筋骨、安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胎漏下血、胎動不安。

五加皮:祛風濕、強筋骨、利尿;風濕痹痛;腰膝酸弱、小兒行遲;水腫、腳氣浮腫。

祛風濕藥包括:祛風濕散寒藥(獨活、威靈仙、斷蛇)、祛風濕清熱藥(秦無、防己)、祛風濕強筋骨藥(木

瓜、桑寄生、五加皮)

化濕藥:凡氣味芬芳,性偏溫燥,具有化濕運脾之功,主要用于濕阻中焦證的藥物。

蒼術:辛、苦、溫;脾、胃;燥濕健脾、祛風濕、發(fā)表;濕滯中焦證、風濕痹證、外感風寒挾濕之表證。

厚樸:苦、辛、溫;脾、胃、大腸;燥濕行氣、消積、平喘;濕阻中焦證、腸胃積滯、痰飲喘咳。

蕾香:辛、微溫;脾、胃、肺:化濕、解暑、止嘔;濕滯中焦證、暑濕證及濕溫證初起、嘔吐。

砂仁:辛、溫;脾、胃;化濕開胃、溫脾止瀉、安胎;濕阻中焦、脾胃氣滯證;脾胃虛寒泄瀉;氣滯妊

娠惡阻及胎動不安。

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濕滯中焦及脾胃氣滯證、嘔吐。

佩蘭:化濕、解暑:濕滯中焦證、外感暑濕或濕溫初起、濕滯中焦證。

利水滲濕藥:凡能通利水道、滲泄水濕,以治療水濕內停病證為主要攻用的藥物。

利水消腫藥

茯苓:甘、淡、平;心、脾、腎;利水滲濕、健脾安神;水腫、小便不利;心悸、失眠。

澤瀉:甘、淡、寒;腎、膀胱;利水滲濕、泄熱;水腫、小便不利、痰飲、泄瀉;濕熱帶下、淋濁。

慧及仁:甘、淡、微寒;脾、胃、肺;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清熱排膿;水腫、小便不利;脾

虛泄瀉;濕痹、筋脈拘攣;肺癰、腸癰。

利水通淋藥

車前子:甘、寒;腎、肝、肺;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熱淋、水腫、

小便不利;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目暗昏花;熱痰咳嗽。

利濕退黃藥

茵陳:苦、寒;脾、胃、肝、膽;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溫濕、濕疹、濕瘡;黃疸。一

金銀花:甘、淡、微寒;肝、膽、腎、膀胱:除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濕熱退黃;

石淋、熱淋;惡瘡腫毒、毒蛇咬傷、癰.

虎杖:苦、微寒;肝、膽、肺:利膽退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濕熱黃疸、淋

濁、帶下;癰瘡腫毒、燒燙傷、毒蛇咬傷;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痛經(jīng)、肺熱咳嗽。

溫里藥:凡以溫里祛寒,常用于治療里寒證的藥物。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心、腎、脾;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亡陽證、陽虛證、寒痹證。

干姜:辛、熱;脾、胃、心、肺;回陽通脈、溫中散寒、溫肺化飲;亡陽證、脾胃寒證、寒飲伏肺咳嗽。

肉桂:辛、甘、熱;腎、脾、心、肝;補火救陽、散寒止痛、溫經(jīng)通脈;腎陽虛、陰疽、寒凝血滯的閉經(jīng)、痛經(jīng)。

吳茱萸:辛、苦、熱、小毒;肝、脾、胃、腎;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陽止瀉;寒滯肝脈諸痛、嘔吐吞酸、虛寒泄瀉。

理氣藥:凡以疏理氣機,消除氣滯或氣逆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橘皮:辛、苦、溫;脾、肺;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脾胃氣滯證、痰濕壅滯證。

枳實:苦、辛、微寒;脾、胃、大腸;破氣消積、化痰除痞;食積氣滯、脫腹痞滿證;痰濁阻滯、胸脫痞滿證。

木香:辛、苦、溫;脾、胃、大腸、膽;行氣、調中、止痛;大腸氣滯、瀉下后重;肝膽氣滯證;脾胃氣滯諸證。

香附:辛、微苦、微甘;肝、三焦;疏肝理氣、調經(jīng)止痛;肝郁氣滯諸痛證;肝郁化火、胸脅脹痛之證。

青皮:苦、辛、溫;肝、膽、胃;疏肝破氣、消積化滯;肝氣郁結諸證、氣滯血瘀證;氣滯證。

消食藥:凡以消積導滯、促進消化,治療飲食積滯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

山楂:酸、甘、微溫;脾、胃、肝;消食化積、行氣散瘀;肉食積滯;瀉痢腹痛、瘀阻腫痛。

神曲:甘、辛、溫:脾、胃;消食和胃;飲食積滯證。

麥芽:甘、平;脾、胃、肝;消食和中、回乳消脹;食積不化;婦女斷乳、乳汁郁積、乳房脹痛。

萊盛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食積氣滯證、痰盛氣喘證。

雞內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遺、化堅消食;飲食積滯、小兒疳積;遺精、遺尿;結石^塊。

驅蟲藥:凡以驅除或殺滅人體寄生蟲為主要作用,用于治療蟲證的藥物。

使君子:甘、溫;脾、胃;驅蟲消積:蛔蟲證、燒蟲證;小兒疳積。

苦楝皮:苦、寒、有毒;肝、脾、胃;殺蟲、療癬;蛔蟲、燒蟲、鉤蟲;疥癬濕瘡。

檳榔:驅蟲消積、行氣利水;食積氣滯、瀉痢后重、小兒疳積;水腫、腳氣腫痛。

止血藥:凡以制止體內出血為主要作用,治療各種出血證的藥物。

涼血止血藥

地榆:苦、酸、微寒;肝、胃、大腸;涼血止血、解毒斂瘡;各種血熱出血證;癰疽腫痛、水火燙傷、濕

疹、皮膚潰爛。

槐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血熱出血證,如吐血、蚓血、便血、痔血;肝火上炎及目赤頭痛。

白茅根:甘、寒;肺、胃、膀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血熱出血證;淋證、水腫、小便不利及濕熱黃疸。

小薊:苦、甘、涼;心、肝;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腫;血熱妄行出血證;熱毒瘡癰。

化瘀止血藥

三七:甘、微苦、溫;肝、胃;化瘀止血、消腫定痛;體內外各種出血證;用于跌打瘀腫瘡瘍。

茜草:苦、寒:肝:涼血止血、活血通經(jīng);血熱夾瘀的出血證;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及風濕痹痛。

蒲黃:甘、微辛、平;肝、心;化瘀、止血、利尿;各種內外出血證;瘀滯心腹疼痛;血淋。

收斂止血藥

白及:苦、甘、澀、微寒;肺、胃、肝;收斂止血、消腫生肌;體內外諸出血證;瘡瘍腫

痛、燙傷及肛裂、手足皴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經(jīng)止血藥

艾葉:辛、苦、溫;肝、脾、腎;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調經(jīng)安胎、祛濕止癢;虛寒性出血證,

尤宜于崩漏;虛寒性腹痛;虛寒性的月經(jīng)不調及胎動不安;瀉痢霍亂、婦女帶下及濕疹、疥癬.

活血化瘀藥:凡以通暢血行、消散瘀血為主要功效的藥物。

,活血止痛藥

川茸:辛、溫;肝、膽、心包;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血瘀氣滯諸證;頭痛;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郁金:辛、苦、寒;肝、心、膽;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涼血清心、利膽退黃;血瘀氣滯之胸脅腹痛;

熱病神昏、癲癇;肝郁化火、氣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血、吐血、及婦女倒經(jīng);肝膽濕熱證。_________

延胡索:辛、苦、溫;心、肝、脾;活血、行氣、止痛;血瘀氣滯諸痛。

姜黃:破血行氣、通絡止痛;血瘀氣滯諸證;風寒濕痹。

活血調經(jīng)藥

益母草:苦、辛、微寒;肝、心、膀胱:活血祛瘀、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婦人血瘀經(jīng)產(chǎn)諸證:水腫、小便不利;

瘡癰腫毒、皮膚癢疹.

紅花:辛、溫;心、肝;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血瘀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痛i猴積聚、跌打損傷、心腹瘀阻

疼痛;血熱瘀滯斑疹紫暗。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心、肝、大腸;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多種血瘀證、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丹參:苦、微寒;心、肝;活血調經(jīng)、涼血消癰、清心安神;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產(chǎn)后瘀滯腹痛,血瘀之

心腹疼痛、^瘤積聚;瘡瘍癰腫;溫病熱入營血、煩躁不安及心悸失眠。

牛膝:苦、酸、甘、平;肝、腎;活血通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火下行;血瘀之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腹

痛、胞衣不下及跌打損傷;肝腎不足、腰膝酸弱無力;淋證、水腫、小便不利;上部火熱證。

活血療傷藥

破血消^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