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療法和過敏試驗法習題」.doc_第1頁
「藥物療法和過敏試驗法習題」.doc_第2頁
「藥物療法和過敏試驗法習題」.doc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習十三 藥物療法和過敏試驗法一、名詞解釋1超聲霧化吸入法 2氧氣霧化吸入法 3注射法二、填空題1藥物的種類有: 、 、 、 。2根據(jù)藥物的 確定給藥次數(shù)和間隔時間,以維持血液中藥物 。3把下列拉丁文所寫成中文:pm 、st 、prn 、12mn 。4分發(fā)藥物時,待病人服下后方可離開,特別是 藥、 藥、 藥更應注意觀察。5服用貼劑應忌濃茶,以免形成 妨礙 。6臀大肌注射“+”字法定位:從 向左或右劃一水平線,然后從 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將臀部分為四個象限,其 象限并避開 即為注射區(qū)。7常用的靜脈注射部位有肘窩的 靜脈、 靜脈、 靜脈。8對青霉素過敏的人,任何 ,任何 和任何 均可發(fā)生過敏反應。因此,在使用各種劑型的青霉素前應做。9青霉素過敏的臨床表現(xiàn)有 、 、 。三、病例討論題張先生,50歲。農(nóng)民,因淋雨后患肺炎球菌性肺炎。遵醫(yī)囑用青霉素治療。 青霉素皮試陰性。用藥3日無反應。第4日用藥后出現(xiàn)胸悶、氣促、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速,120次/分,血壓70/30mmHg,神志清楚。問:(1)病人出現(xiàn)了什么反應?(2)列出護理措施。(3)怎樣預防?四、簡答題1試述藥物治療原則。22歲以內(nèi)的病兒,為何不能用臀大肌注射?3試述無痛注射要點。五、選擇題(一) A1A2型題1下列關于給藥原則的描述錯誤的是A遵醫(yī)囑給藥,如有任何質(zhì)疑,應立即提出 B給藥前核對病人,做好解釋以取得合作C藥物應現(xiàn)用現(xiàn)配,備好后及時分發(fā) D為工作方便可適當更改給藥時間 E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2在遵守藥療原則中,下列不正確的是A服藥中,要注意服藥后療效和不良反應 B根據(jù)治療目的不同,確定給藥途徑C操作時,要做到三查七對一注意 D用藥應準時,準量E凡發(fā)生過敏的藥物,可暫時停用3關于藥物的保管原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藥柜應放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以保證光線明亮 B藥柜應透明保持清潔C毒麻藥應加鎖保管,專人管理,并進行交班 D藥用中文書寫,標明濃度和劑量,字跡清楚 E瓶簽模糊的藥物需認真核對4下列藥物的保管,錯誤的是A鹽酸腎上腺素:裝在黑紙遮光的盒內(nèi) B氨茶堿片:裝在有色密蓋瓶內(nèi)C糖衣片:裝瓶,蓋緊 D胎盤球蛋白:放冰箱內(nèi)E維生素C片:裝在白色瓶內(nèi),蓋緊5劇毒藥及麻醉藥的最主要的保管原則是A藥名用中、外文對照 B應加鎖,專人管理并認真交班C裝密封瓶中保存,放于陰涼處 D藥瓶上應有明顯標簽,用黑色邊E與內(nèi)服藥、外用藥分別放置6執(zhí)行給藥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項是A遵醫(yī)囑給藥 B給藥途徑要準確 C給藥時間要準確 D注意用藥不良反應 E給藥后要注意觀察療效7在藥物保管中,下列應遠離明火處保存是A破傷風抗毒素 B胎盤球蛋白 C環(huán)氧乙烷 D水合氯醛 E酵母片8在藥品的保管原則中,下列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內(nèi)服藥、注射藥、外用藥應分類保管 B易揮發(fā)、潮解的藥物,須裝瓶內(nèi)蓋緊C抗生素按有效期先后,有計劃地使用 D貴重藥、毒麻藥須放在治療室醒目的地方E生物制品應保存在4環(huán)境9應放在有色密蓋瓶內(nèi)的藥物是A易氧化的藥物 B易揮發(fā)的藥物 C易潮解的藥物 D易燃燒的藥物E易風化的藥物10除靜脈注射藥液直接進入血液循環(huán)外,其他藥物均有一個吸收過程,下列吸收最快的給藥途徑是A舌下含服 B吸人 C直腸 D肌內(nèi)注射 E口服11發(fā)揮藥效最快的給藥途徑是A口服 B肌內(nèi)注射 C舌下含服 D靜脈注射 E吸入12隔日一次的外文縮寫是Aqd Bqh Cqn Dqid EqOd13表示臨睡前的外文縮寫是Ahs Bac Cpc DDC E12n14外文縮寫“biw”譯成中文的正確含義是A隔日一次 B每日一次 C每日二次 D每周一次 E每周二次15外文縮寫“sos”譯成中文的正確含義是A隔日一次 B需要時(限用一次,12h內(nèi)有效) C需要時(限用一次,24h內(nèi)有效)D必要時(長期) E每晚一次16外文縮寫“qm”的給藥時間是A6am B8am C4pm D6pm E8pm17下列服藥方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助消化藥飯后服 B服用鐵劑,禁忌飲茶 C發(fā)汗藥服后多飲水D服酸類時,避免與牙齒接觸 E止咳糖漿服后多飲水18關于取藥,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A膠囊須用藥匙取用 B藥液不足lml時須用滴管計量 C油劑用量杯計量后可直接倒人藥杯 D同時用幾種藥液,應分別放置E先配固體藥,再配液體藥19服用時應避免與牙齒接觸的藥物是A止咳糖漿 B棕色合劑 C硫酸亞鐵 D碳酸氫鈉 E顛茄合劑20宜飯前服用的藥物是A安定 B多潘立酮 C止咳合劑 D紅霉素 E胃蛋白酶合劑21宜飯后服用的藥物是A溴化銨 B胃蛋白酶合劑 C氫氧化鋁凝膠 D硫酸亞鐵 E地高辛22服磺胺類藥需多飲水的目的是A避免難以溶解,妨礙吸收 B減輕服藥引起的惡心 C避免尿中結(jié)晶析出D避免損害肝臟的功能 E增加藥物的療效23服用下列藥物時,需常規(guī)測量脈搏或心率的是A巴比妥鈉、安定 B洋地黃、奎尼丁 C普萘洛爾、二甲弗林D潑尼松、地塞米松 E異丙嗪、氯丙嗪24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時,護士應重點觀察A胃腸道反應 B是否成癮 C 心率 D尿液的性狀 E有無皮疹25服用強心苷類藥物的病人,心率低于多少次時應停用A30次分鐘 B40次分鐘 C 50次分鐘 D60次分鐘E70次分鐘26下列有關發(fā)藥的注意事項,錯誤的一項是A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 B發(fā)藥前,應先評估病人情況C如病人不在,可將普通藥放置于床旁桌上 D分發(fā)麻醉藥、催眠藥時,應待病人服下后方可離開 E如病人提出疑問,應重新核對無誤后,方可給藥27同時口服下列藥物,宜最后服用的是A維生素C B復方阿司匹林 C地高辛 D復合維生素B E止咳糖漿28護士指導病人服藥時,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A健胃藥應飯前服 B服用安眠藥應防止成癮 C服退熱藥后應多喝水D緩釋片、膠囊吞服時可嚼碎 E磺胺類藥物應準時服用,以保證有效的血藥濃度29霧化吸人療法的目的不包括A減輕呼吸道的炎癥 D胸部手術(shù)后止痛 C鎮(zhèn)咳、祛痰 D治療肺癌E解除支氣管痙攣30在超聲波霧化器工作原理中,將電能轉(zhuǎn)換為超聲波聲能的裝置是A超聲波發(fā)生器 B霧化罐透聲膜 C霧化罐過濾器 D晶體換能器 E電子管31下列不屬于超聲波霧化器工作特點的是A霧滴小而均勻,直接在5um以下 B藥液隨呼吸可被吸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C霧化液溫暖、舒適 D霧量的大小可以調(diào)節(jié) E用氧量小,節(jié)約資源32超聲波霧化器的水槽內(nèi)應加入冷蒸餾水,其液面高度約為A2cm B3cm C4cm D5cm E6cra33超聲波霧化器的霧化罐內(nèi)放人稀釋的藥液,液量大約為A1030ml B3050ml C6080ml D80lOOml E100150ml34超聲波霧化器在使用過程中,水槽內(nèi)的水溫超過多少時應及時更換冷蒸餾水A30 B40 C50 D60 E7035超聲波霧化吸入后,不需消毒的物品是A霧化罐 B螺紋管 C口含嘴 D水槽 E面罩36超聲波霧化吸入治療結(jié)束后,先關霧化開關,再關電源開關,目的是避免損壞A透聲膜 B電子管 C晶體換能器 D霧化罐 E過濾器37下列有關氧氣霧化吸入的敘述錯誤的是A吸人前病人應先漱口 B藥液稀釋在5ml以內(nèi) C氧流量需68LminD氧氣濕化瓶中應加入蒸餾水 E囑病人吸氣時應按住出氣口38下列不符合注射原則的一項是A注射前必須洗手、戴口罩 B仔細檢查藥液質(zhì)量、有效期 C注射的藥物應在規(guī)定注射時間前臨時抽取 D肌內(nèi)注射時如發(fā)現(xiàn)回血,應拔出頭,更換部位后重新進針 E注射部位皮膚的消毒直徑小于5cm39給病人執(zhí)行注射時,首先要檢查藥液A名稱、濃度、劑量 B有無混濁 C有無沉淀 D有效期 E有無配伍禁忌40需混合注射幾種藥物時,首先應注意A藥物有無配伍禁忌 B藥物的有效期 C各種藥物的劑量 D藥物的刺激性 E各種藥物的濃度41下列不符合無痛注射原則的一項是A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B進針后、注射前,忌抽動活塞 C病人側(cè)臥位時上腿伸直 D推注藥物的速度宜慢 E注射刺激性強的藥物時,進針要深4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時,首先要檢查A注射器是否完整,有無裂痕 B注射器和針頭是否能銜接緊密C注射器和針頭的型號是否合適 D針頭是否銳利、無鉤、無彎曲E是否密封在有效期內(nèi)43手可接觸無菌注射器及針頭的部分是A針尖、空筒 B活塞柄、針梗 C乳頭、針栓 D針梗、活塞軸E針栓、活塞柄44關于自安瓿內(nèi)抽吸藥液的方法,下列敘述錯誤的一項是A將安瓿尖端藥液彈至體部 B用酒精棉簽消毒安瓿頸部及砂輪C將注射器針尖斜面向下,放在安瓿內(nèi)液面下 D手握活塞,進行吸藥E用砂輪在安瓿頸部劃一鋸痕,重新消毒再折斷安瓿45關于自密封瓶抽吸藥液的方法,下列描述錯誤的一項是A針頭插入瓶塞時,針頭與瓶塞應垂直 B藥瓶內(nèi)應先注入等量空氣后再抽吸C吸藥時針頭斜面應向上,空筒容量刻度朝上 D拔出針頭時,應以食指固定針栓拔出E排氣時須以食指扶住針栓46下列有關皮內(nèi)注射的描述錯誤的一項是A用于過敏試驗時,不可用碘酊消毒皮膚 B注射部位可在前臂掌側(cè)下段C進針角度為50 D拔針時應用無菌的干棉簽按住針眼 E也可用于預防接種47嬰兒接種卡介苗的正確部位及方法是A前臂掌側(cè)下段,皮內(nèi)注射 B三角肌下緣,皮內(nèi)注射 C三角肌下緣,皮下注射D臀小肌,皮下注射 E股外側(cè),皮下注射48有關臀大肌注射時體表定位聯(lián)線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聯(lián)線的外上l3處 B髂嵴和尾骨聯(lián)線的外下l3處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聯(lián)線的外上13處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聯(lián)線的中13處E髂前上棘和尾骨聯(lián)線的內(nèi)下l3處49為患者進行臀大肌注射時,患者側(cè)臥的正確姿勢是A兩腿彎曲 B雙膝向腹部彎曲 C兩腿伸直 D上腿伸直,下腿稍彎曲 E下腿伸直,上腿稍彎曲 50上臂三角肌肌內(nèi)注射的部位是A三角肌下緣23指 B三角肌上緣23指 C上臂內(nèi)側(cè),肩峰下23指D上臂外側(cè),肩峰下23指 E肱二頭肌下緣51為2歲以下的嬰兒進行肌內(nèi)注射時,最好選用A臀中肌、臀小肌 B上臂三角肌 C前臂外側(cè)肌 D股外側(cè)肌 E臀大肌52接種流感疫苗的部位應是A前臂內(nèi)側(cè)下段 B上臂三角肌 C前臂外側(cè) D三角肌下緣 E股外側(cè)肌53靜脈注射時,止血帶應系在穿刺點上方約A2cm B4cm C6cm D8cm E10cm54選擇靜脈注射穿刺部位,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A應選擇粗、直、彈性好的靜脈 B選擇易于固定的靜脈C避開關節(jié)和靜脈瓣 D避免在有瘢痕處進針E需長期靜脈給藥者,應有次序由近端到遠端選擇血管55進行靜脈注射操作時,下列操作方法錯誤的一項是A在穿刺點上方約6cm處扎緊止血帶 B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針尖斜面向上進針C針頭與皮膚呈200角,由靜脈側(cè)方刺人D見回血,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E注射畢,先用力按壓刺點,再拔針56股靜脈的穿刺部位應在A股動脈內(nèi)側(cè),05cm處進針 B股動脈外側(cè),05cm處進針C股神經(jīng)內(nèi)側(cè),05cm處進針 D股神經(jīng)外側(cè),05cm處進針E股神經(jīng)和股動脈之間57進行股靜脈穿刺時,患者的正確體位是A仰臥,屈膝 B仰臥,屈膝略外展 C仰臥,下肢伸直D仰臥,下肢伸直,略外展 E仰臥,下肢伸直,略內(nèi)收58進行藥物過敏試驗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A環(huán)境要清潔、寬敞 B備好70乙醇及無菌棉簽 C抽藥劑量要準確D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 E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59為長期進行肌肉注射的病人進行注射時,護士應特別注意A評估病人局部組織狀態(tài) B針梗不可全部刺人 C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D認真消毒病人局部皮膚 E病人體位的舒適 60靜脈注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病人局部腫脹、疼痛、試抽有回血,可能原因是A針頭穿透血管壁,針頭斜面完全在血管外 B針刺人過深,藥物注在組織間隙 C針頭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 E針頭阻塞61靜脈注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病人局部疼痛、腫脹明顯,試抽無回血,可能的原因是A針頭阻塞 B針頭刺入皮下 C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 D針頭斜面一半在管腔外 E針刺人過深,藥物注在組織間隙62靜脈注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病人無疼痛,推注阻力大,抽之無回血,可能的原因是A針頭阻塞 B針頭刺人皮下 C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 D針頭斜面一半在管腔外 E針刺人過深,藥物注在組織間隙63對已接受青霉素治療的病人,停藥多少天后,必須重新進行過敏試驗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64對青霉素過敏的病人,其發(fā)生過敏反應的機理是由于青霉素進人人體,刺激機體產(chǎn)生哪種抗體,使再次接觸青霉素后發(fā)生過敏反應 AIgA BIgE CIgM DIgG EIgD65下列進行破傷風抗毒素脫敏注射,正確的一項是A分2次,劑量一樣,平均每隔20分鐘一次B分3次,劑量一樣,平均每隔20分鐘一次C分4次,劑量一樣,平均每隔20分鐘一次D分4次,劑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鐘一次E分4次,劑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鐘一次 66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在搶救時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通知醫(yī)生 B靜脈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C立即停藥,平臥,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 D立即吸02,行胸外心臟按壓E靜脈輸液,給氫化可的松67配制青霉素快速過敏試驗液時應選用A09氯化鈉溶液 B注射用水 C 5葡萄糖注射液 D苯甲醇溶液E5復方氯化鈉溶液68下列藥物使用前無需作過敏試驗的是A普魯卡因 B細胞色素C C鏈霉素 D破傷風抗毒素 E呋塞米69下列藥物作過敏試驗時,注入皮內(nèi)的劑量正確的是A青霉素500單位 B鏈霉素250單位 C破傷風抗毒素150國際單位D普魯卡因25毫克 E細胞色素C075毫克70青霉素過敏致血清病型反應,一般出現(xiàn)在用藥后A23天 B35天 C 56天 D712天 E1215天71搶救鏈霉素過敏反應時,為了減輕鏈霉素的毒性可以靜脈注射A氯丙嗪 B氯苯那敏 C乳酸鈣 D氯化鈣 E異丙腎上腺素72細胞色素C過敏試驗皮內(nèi)注射劑量為A0075mg B075mg C75mg D75ug E075mg 73注射進針的角度,下列錯誤的一項是A皮內(nèi)呈50角 B皮下呈500角 C肌內(nèi)呈900角 D靜脈呈200角E股靜脈呈900或450角74劉某,肺炎,需用青霉素治療,在作皮試時突然發(fā)生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其原因可能是A從未使用過青霉素 B體內(nèi)已有特異性抗體 C青霉素劑量過大D病人抵抗力差 E致病菌對青霉素敏感75患者李某,因貧血,需服用硫酸亞鐵,發(fā)藥時,護士應A待病人服下后再離開 B發(fā)藥前測量脈搏 C告訴病人服藥后多飲水D告訴病人服藥后不宜飲水 E告訴病人服藥后不要飲茶76王某,患型糖尿病,需長期注射胰島素,出院時護士對其進行健康指導,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不可在發(fā)炎、有瘢痕、硬結(jié)處注射 B應在上臂三角肌下緣處注射C行皮下注射,進針角度為300400 D注射區(qū)皮膚應消毒 E進針后不能有回血 77患者張某,患咽炎,醫(yī)囑為青霉素20萬U,qid,正確的執(zhí)行時間是A上、下午各一次 B每日早、中、晚各一次 C每日4次 D每4小時一次E每6小時一次78患者王某,患慢性支氣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醫(yī)囑給予氧氣霧化吸人治療,下列操作錯誤的一項是A初次做治療,應向病人解釋清楚基本的操作方法 B病人感覺疲勞時,應停止治療C出氣管放入口中,要緊閉口唇 D將氧流量調(diào)至68LminE治療畢,先取出霧化器,再關氧氣開關 79為患者張某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lOml,推注時,患者訴說疼痛,推注稍有阻力,局部腫脹,抽無回血,提示A針頭滑出靜脈 B針頭部分阻塞 C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 D靜脈痙攣 E針頭斜面一部分穿透下面血管壁 80患兒6個月,醫(yī)生開醫(yī)囑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40mlivqd,正確的執(zhí)行時間是A每日上午8時 B每日晚上8時 C隔日上午8時 D每日上午8時,下午4時各一次 E每日睡前一次81患者郭某,患急性肺炎,注射青霉素數(shù)秒鐘后出現(xiàn)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及瀕危感,脈搏細弱,測血壓6040mmHg,此時首先應采取的急救措施是A給予胸外心臟按壓 B注射強心劑 C進行人工呼吸D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lml E給予呼吸興奮劑82患者田某,因足部被鐵釘扎傷,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但皮試結(jié)果為陽性,此時應采取的措施是A報告醫(yī)師、停止醫(yī)囑 B將抗毒素分4次逐漸增量,每隔20分鐘一次,直至余量注完 C將抗毒素分4次逐漸減量,每隔20分鐘一次,直至余量注完D將抗毒素平均分4次,每隔20分鐘一次注射E按原計劃注射,同時給予抗過敏藥83患者張某,服用抗腫瘤藥環(huán)磷酰胺,護土發(fā)藥時應注意A發(fā)藥前測量病人脈搏 B使用吸管避免藥物和牙齒接觸C待病人服下后方可離開 D告訴病人服后多飲水E告訴病人服后不宜飲水(二) A3A4型題(12題共用題干)李小如,女性,19歲,因考試,學習壓力大,熬夜,睡眠不好,上課時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虛脫而來院就診。醫(yī)囑50葡萄糖100mlivst。1選擇最佳的注射部位是A手背靜脈 B頭靜脈 C股靜脈 D大隱靜脈 E頸外靜脈2注射過程中,病人出現(xiàn)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腫脹、抽之無回血,考慮是A針頭阻塞 B針尖斜面一半在血管內(nèi) C針頭滑出血管外 D藥液黏稠度大E靜脈痙攣(35題共用題干)某患兒,1歲,因支氣管肺炎就診住院,體溫387,脈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身高75cm,體重15kg。醫(yī)囑肌肉注射青霉素,按體重25萬單位kg,每12小時給藥1次,口服維生素C 02g、每日4次,枇杷止咳露5ml,每日3次。3患兒體溫387,可采用的最佳降溫方法是A冰袋頭頂冷敷 B冰帽頭部冷敷 C70乙醇拭浴 D32溫水拭浴E冰囊冷敷血管外4青霉素皮試陰性后,肌肉注射應選擇的最佳部位是A上臂三角肌下緣 B上臂外側(cè)肌 C臀大肌 D臀中肌、臀小肌 E股外側(cè)肌5協(xié)助患兒口服枇杷止咳露,正確的一項是A喂奶前服用,服后少飲水 B喂奶后服用,服后多飲水 C睡前喂服,服后多飲水D咳嗽時服,服后多飲水 E在其他藥物服用后服,服后不飲水(68題共用題干)患者,李某,20歲,患急性扁桃腺炎,醫(yī)囑青霉素皮試。6行過敏試驗時,其皮內(nèi)注射劑量正確的是A5U B50U C100U D500U E2500U7皮試后5分鐘,病人出現(xiàn)胸悶、氣急伴瀕危感,皮膚瘙癢,面色蒼白,出冷汗,脈細速,血壓下降,煩躁不安,考慮病人出現(xiàn)何種情況A青霉素毒性反應 B血清病型反應 C呼吸道過敏反應 D過敏性休克E皮膚組織過敏反應8根據(jù)病人病情,應首先采取的搶救措施是A立即平臥,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 B立即皮下注射異丙腎上腺素C立即靜脈注射地塞米松 D立即注射呼吸興奮劑 E立即靜脈輸液,給予升壓藥(911題共用題干)患者丁某,因腿部燒傷,急診人院,醫(yī)囑破傷風抗毒素注射。注射前詢問病人一周前曾用過破傷風抗毒素。9曾用過破傷風抗毒素超過多少天,再次使用時須重作過敏試驗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2天10破傷風抗毒素皮試液濃度為A15 1Uml B50 1Uml C100 1Um D150 1Uml E500 1Uml11皮試后20分鐘病人局部皮丘紅腫,硬結(jié)大于L 5cm,紅暈大于4cm,病人自述有癢感,應如何處理A將抗毒素分四等份,分次注射 B在對側(cè)前臂作對照試驗后再注射C將抗毒素稀釋,分兩次注射 D待病人癢感消失后再全量注射E將抗毒素分四次逐漸增加劑量注射(三)B型題(13題共用備選答案)A皮內(nèi)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靜脈注射 E股靜脈注射 1青霉素過敏試驗最常采用250葡萄糖溶液50ml應采用3青霉素40萬U,tid可采用(45題共用備選答案)A鹽酸腎上腺素 B異丙腎上腺素 C碳酸鈣 D葡萄糖酸鈣 E地塞米松4搶救鏈霉素過敏時的有效拮抗劑是5搶救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時應立即注射(68題共用備選答案)A飯前服 B飯后服 C睡前服 D服后多飲水 E不飲水6健胃藥應7助消化藥應8安眠藥應(9-10題共用備選答案)A5ml B1020ml C3050ml D150ml E250ml9氧氣霧化吸人時,其藥液需稀釋至10超聲霧化吸入時,霧化罐內(nèi)藥液需稀釋至(1113題共用備選答案)A疫苗 B酒精 C氨茶堿、維生素C D酵母片 E青霉素、紅霉素1L容易氧化變質(zhì)的藥物是12容易被熱破壞的藥品是13容易潮解的藥品是 (1415題共用備選答案)A試驗處皮膚出現(xiàn)明顯突起的風團或大丘疹,周圍充血或不充血,少數(shù)病人局部皮膚可有白斑,嚴重者可伴有臀部癢、刺、灼熱等感覺或全身反應B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現(xiàn)紅暈硬塊,直徑大于lcm,或紅暈周圍有偽足、癢感,嚴重時可發(fā)生過敏性休克C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蕁麻疹等癥狀D局部反應為皮丘紅腫,硬結(jié)大于15cra,紅暈可超過4cm,有時出現(xiàn)偽足,主訴癢感E出現(xiàn)口麻、眩暈、心慌、流淚、惡心、嘔吐、蕁麻疹等癥狀14青霉素皮內(nèi)試驗結(jié)果陽性的表現(xiàn)為15破傷風抗毒素皮內(nèi)試驗結(jié)果陽性的表現(xiàn)為(四)X型題1在執(zhí)行藥療時,進行核對的內(nèi)容包括A用藥史 B婚育史 C藥物的名稱、濃度、劑量 D給藥時間、途徑 E床號、姓名2給藥時間應準確的原因是A病人個體差異 B藥物的半衰期不同 C便于集中用藥 D藥物吸收不同 E藥物排出不同3護士發(fā)藥時作應做到A仔細核對 B發(fā)給病人藥物后再離開 C危重病人喂服藥物D鼻飼者將藥研碎溶解后灌人 E病人不在,查對正確后可將藥物留在床頭柜上4應放入冰箱保存的藥物有A氫化可的松 B破傷風抗毒素 C環(huán)氧乙烷 D胰島素 E過氧乙酸 5取水劑口服藥時,以下正確的做法是A右手持藥瓶,將藥水搖勻 B左手持量杯,使拇指置于所需刻度C高舉量杯,使所需刻度與視線平 D同一病人的不同藥液可倒人同一藥杯內(nèi) E倒畢,應擦凈瓶口6口服對牙齒有腐蝕作用和使牙齒染色的藥物時,應注意A用吸管吸人,避免與牙齒接觸 B取藥時藥杯內(nèi)先加入少量冷開水C口服后漱口 D口服后多飲水 E飯前服藥7下列關于超聲波霧化吸人法操作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檢查各個部件,接好口含管和面罩,水槽中加冷蒸餾水250ml,液面浸沒透聲膜B將指定藥液稀釋到3050ral,放至霧化罐內(nèi),旋緊蓋,再放人水槽中C治療時,接通電源,調(diào)整定時開關至所需時間,打開電源開關和霧化器開關D治療中如發(fā)現(xiàn)藥液量過少時,需關機再添加藥液E治療完畢后,先關霧化開關,再關電源開關8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時,要檢查A注射器是否完整無損 B包裝袋是否密封 C是否在有效期內(nèi) D注射器與針頭是否銜接緊密 E注射器內(nèi)空氣是否排盡9下列可用于皮下注射的部位包括A上臂三角肌下緣 B上臂外側(cè) C腹部 D后背 E大腿外側(cè)方10下列可進行皮內(nèi)注射的部位包括A腹部 B上臂外側(cè) C大腿外側(cè)方 D前臂掌側(cè)下段 E上臂三角肌下緣11皮下注射的目的是A使藥物迅速發(fā)揮療效 B局部麻醉用藥 C預防接種D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 E做各種藥物過敏試驗12為嬰幼兒進行肌內(nèi)注射時,宜采用A臀大肌 B臀中肌 C臀小肌 D三角肌 E股外側(cè)肌13護士為病人進行肌肉注射時,可以減輕病人疼痛感的措施包括A態(tài)度和藹,向病人做好解釋 B下腿伸直,上腿彎曲,使臀部肌肉放松C同時注射多種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