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二下政治知識點_第1頁
2022年初二下政治知識點_第2頁
2022年初二下政治知識點_第3頁
2022年初二下政治知識點_第4頁
2022年初二下政治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第頁2022年初二下政治學問點八年級政治學科是一門要求記憶性很強的人文基礎學科,有很多學問內(nèi)容需要記憶,而且也很繁雜,因此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應當先抓"西瓜'(重要內(nèi)容、重點學問),后撿"芝麻'(一些小的、比較零碎的學問點)。下面我給大家共享一些2022初二下政治學問點,大家快來跟我一起看看吧。

2022年初二下政治學問點1-3課

第一課國家的仆人廣泛的權利

1、國家性質(zhì):P4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人民的含義:P4

在我國現(xiàn)階段,包括工人、農(nóng)民、學問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在內(nèi)的全體人民。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3、公民權利的含義:P5

在我國,作為國家仆人的人民,享有憲法賜予的管理國家等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確認的公民權利。所謂公民權利,指的是憲法和法律確認并賜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這種權益受國家愛護,有物質(zhì)保障。由于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4、人民與公民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P6

人民是區(qū)分于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種國籍并根據(jù)該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當義務的人。公民包含人民,人民公民的一部分。

5、我國公民權利保障機制:P6-7

我們享有的權利,需要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和他人的保障,否則權利就會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nèi)容的權利保障機制,保障公民的權利最終得以實現(xiàn)。(表達出我國公民權利的真實性)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障書,是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P7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7、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具有廣泛性的特點:P9

①公平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判、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6社會經(jīng)濟權利;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愛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愛護。

8、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結(jié)合具體案例分析)P10-11

⑴公民在行使時要敬重他人權利;

⑵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⑶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行使權利;

⑷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9、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任何權利和自由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受法律限制的。)P11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羞辱、誹謗他人;其次,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jié)、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誰公開發(fā)表了有損于他人、有損于公共利益的言論,誰就要對言論后果負責。

其次課我們應盡的義務(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

1、為什么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需履行義務:P14-15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人們不僅要增加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加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2、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基本義務的內(nèi)容:P16

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jié),保守國家隱秘;疼惜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參與民兵組織;依法納稅;等等,這些規(guī)定,是我國法律向公民提出的愛國的具體要求。

3、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P14、P16

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公民必需履行的。所謂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根據(jù)社會道德規(guī)范,自覺自愿地承當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4、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P17相關連接

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親密聯(lián)系。諸如疼惜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敬重社會公德等道德義務被國家認可為法律規(guī)范,即成為法定義務。二者也有區(qū)分。法定義務是由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道德義務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fā)形成的;法定義務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確保履行,道德義務靠言論、習慣和社會成員自覺自愿來履行。

5、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jié)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中學生如何落實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

6、如何忠實履行義務:(能具體推斷哪些屬于法律鼓舞的,哪些屬于法律所要求的,哪些屬于法律所禁止的。)(P18-21三點內(nèi)容)

⑴對法律所鼓舞的,我們要主動去做;(不做不違法)

(凡法律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責怪的行為)。

⑵對于法律所要求的,我們必需根據(jù)法律的要求去做。(不做違法)

⑶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是忠實履行公民義務的又一重要表達。(做了違法)

7、什么是違法行為:(P21頁第一段)

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觸犯法律,會受到法律制裁。

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

1、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在人格權中居于首要地位。(25頁)

2、什么是人格權,人格權的特點:(物質(zhì)人格和精神人格)(25頁)

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zhì)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

3、人身自由權包括哪些內(nèi)容?(P25頁)(含義、意義)

非法搜身等行為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人身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格權(案例分析)

4、我國法律愛護生命健康權的有關規(guī)定:

⑴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害;

⑵法律賜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

⑶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支配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有何特殊?????愛護?(26頁第2段)

⑷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愛護。

5、依據(jù)所給材料推斷該行為是否侵害生命健康權,并能寫出有關的法律根據(jù),懂得接受什么方式來維權。

6、公民行使健康權有哪些方式?(28頁)

7、輕生或自殘等行為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P29)

8、要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P31)

2022年初二下政治學問點4-6課

第四課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1、人格尊嚴權的地位、含義、內(nèi)容。(P35頁)

(1)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任何人,無論其年長還是年幼、聰明還是愚鈍、富有還是貧困,也無論其是高官還是平民、是自由人還是在押犯,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至少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至少敬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這一權利表現(xiàn)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

(2)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表達為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姓名權。其他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自由權等均從不同方面維護、保證人的尊嚴。

2、什么是名譽權,名譽權的表現(xiàn)。我國維護名譽權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

(1)所謂名譽權,中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解他人侵害的權利。

名譽權主要表現(xiàn)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xiàn):P38頁

(2)良好的名譽對我們有什么好處?P36

(3)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羞辱或誹謗他人

3、應如何行使公民的名譽權?(P38第一段末)

4、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P38末-39)

5、肖像的含義及其表現(xiàn):P40

6、肖像權的內(nèi)容。公民行使肖像權的方式有哪些?P41

法律確認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公民有權確定是否允許他人給自己畫像、照像或錄像等;有權確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權就使用自己的肖像獲取酬勞。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獲取酬勞方面須由監(jiān)護人代理或同意。

7、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肖像權的行為?P41

侵害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例如,不準擅自將他人的肖像用作廣告或雜志封面、或印在掛歷上,否則構成侵權。除此之外,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8、如何維護自己的肖像權?P42

9、姓名的含義?P43

10、什么是姓名權,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P43-44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解他人侵害的權利。

盜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權的兩種具體表現(xiàn)。

第五課隱私受愛護

1、隱私的含義和內(nèi)容:(P46)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愿為人所知、侵擾的個人隱秘;總有很多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這些都屬于隱私。具體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狀況、家庭關系、財產(chǎn)狀況等;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

2、愛護隱私的必要性:(或:為什么要愛護公民的隱私權?)(P47-48)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更加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對自身清靜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這是由于人人有隱私,假如個人隱私被非法公布于眾,就無異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惶惶不行終日。

3、隱私權的含義:(P48)

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清靜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4、法律愛護隱私的意義:(P48二段末)

法律愛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

5、隱私權的內(nèi)容:(P48-50)

(1)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清靜,愛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nèi)心世界不被侵擾。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jīng)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jiān)聽、監(jiān)視,執(zhí)法有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開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關系、儲蓄密碼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nèi)容保密,對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公民有權自己確定利用自己的個人信息從事有益于社會的活動,如將自己特殊?????的生活經(jīng)受寫成自傳,公開自己的信件等。

6、侵害隱私權的后果:

侵擾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侵害他人隱私權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如何敬重他人隱私權:P51-52

(1)敬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破除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不干預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清靜;不因古怪???而熱衷于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隱秘。我們要矯正不敬重他人隱私的若干陋俗。

(2)敬重他人隱私權,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責任保證個人隱私的安全,信譽表達對他人的忠誠。親人、伴侶、同學之間經(jīng)常會共享一些個人隱秘,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時,我們要承當塌對這份隱私的責任和信譽,這不但能愛護自己的隱私,也是對他人隱私的愛護和敬重。

8、為什么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敬重彼此的隱私?P52末

9、我們應如何愛護公民隱私權?P54-55

1完善法律法規(guī)2加強思想道德建設3增加法制觀念,自我愛護意識,給自己隱私上把鎖

10、隱私權受侵害時的做法:P54(也可用我們的三步走思路)

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英勇地拿起法律武器,接受自行與侵權人協(xié)商、懇求司法愛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禮愧疚;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苦痛,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11、維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P55

愛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當自己遇到麻煩、產(chǎn)生困惑、消滅苦惱時,應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的理解和掛念。

第六課終身收益的權利

1、教育的含義:P58

教育,是以促進人的進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學問、閱歷為手段,培育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將來的中介。

2、教育對個人的作用:P59

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預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掛念人超越一已之見去把握前人的閱歷、共享人類世代積累的學問財寶,獲得獨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拓人類進展的道路,奠定走向?qū)淼幕A。

3、教育對個人、國家的意義:(對"學問轉(zhuǎn)變命運'是如何理解的?)P62

教育能為人們將來的生活奠基。要讓短暫的生命發(fā)光,有尊嚴有意義地渡過一生,必需接受教育。當代科學技術迅猛進展,人類學問快速增加,社會轉(zhuǎn)變?nèi)招略庐?,社會競爭空前激烈。在這種狀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進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能,豐富人生,享受現(xiàn)代文明,在職業(yè)活動和其它活動中獲得成功。教育對于個人一生的成敗至為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獲取學問,學問轉(zhuǎn)變命運。對于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將來。

4、受教育權的含義:P60

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我國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zhì)掛念的權利。

5、義務教育的含義:(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