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內(nèi)閱讀匯編及答案_第1頁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內(nèi)閱讀匯編及答案_第2頁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內(nèi)閱讀匯編及答案_第3頁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內(nèi)閱讀匯編及答案_第4頁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課內(nèi)閱讀匯編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課內(nèi)閱讀匯編(33篇)

課文1、北京的春節(jié)

(一)、北京的春節(jié)(節(jié)選)

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芭D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

一年里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

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jìn)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

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

家家吃餃子。

孩子準(zhǔn)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干果與蜜

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

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一一風(fēng)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yù)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

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jié)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

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

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yù)

備充足一一店鋪多數(shù)正月初一到初五關(guān)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1、這個片段主要寫.

2、請在片段中找出一個諺語是:,這個諺語說明了。

3、“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這句運(yùn)用了修辭手法,形象生動

地說明臘八粥里的品種眾多,內(nèi)容很豐富。

4、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臘八蒜的做法是這樣的:o

5、“色味雙美”的意思是顏色和味道都很好。說明臘八蒜色味雙美的句子是:

6、孩子們準(zhǔn)備過年,有哪幾件事是喜歡做的呢?

7、“零七八碎兒”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8、找出一個過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哪句話說明了“大人們也忙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的寫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臘八到除夕之前人們的活動,有哪些風(fēng)俗習(xí)慣。

2、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3、比喻

4、把蒜瓣放進(jìn)醋里,封起來

5、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

6、(1)買雜拌兒;(2)買爆竹;(3)買各種玩意兒。

7、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干果與蜜餞攙合成的雜拌兒。

8、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

9、他們必須預(yù)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10、時間

(二)、北京的春節(jié)(節(jié)選)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

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

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tuán)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

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元旦,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

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nèi)城外有許多寺院舉

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jī)會

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

老年間,據(jù)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并不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

者的美好姿態(tài)和嫻熟技能。

多數(shù)的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天亮到清晨,全城炮聲不絕。除了買吃食與

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并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

戲。

1、片段中的第1自然段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文中畫線的句子勾畫的畫面反映了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tǒng)。

3、除夕真熱鬧,主要的活動有:做()、穿()、貼()和()、

放()、吃(),還要守歲。

4、文中說“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表現(xiàn)在哪里?找出相關(guān)語句,寫下來:

5、“光景”這個詞在文中指;“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6、第3自然段寫了哪些人?他們進(jìn)行什么活動?

7、選擇這些人物來進(jìn)行描寫,說明了什么?

8、這里寫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熱鬧光景,是屬于(詳寫略寫),這種寫作手法在文

章中的運(yùn)用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中對除夕、正月初一習(xí)俗的描寫,突出了北京春節(jié)的特點。

10、補(bǔ)充有關(guān)春節(jié)、除夕的詩句。

元日(宋朝?王安石)

,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o

癸巳除夕偶成(清朝?黃景仁)

,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

參考答案:

1、除夕真熱鬧。

2、淳樸善良、崇尚勞動、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3、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lián))和(年畫)、放(鞭炮)、吃(團(tuán)圓飯)

4、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入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5、初一的情景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6、男人們拜年,女人們待客,小販們擺攤,孩子們逛廟會。

7、初一的時候,每個人都沒閑著,輕松自在地各做各的事。

8、詳寫讓讀者全面了解北京春節(jié)的習(xí)俗;突出了北京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表達(dá)了

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

9、熱鬧、隆重

10、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千家笑語漏遲遲一星如月看多時

(三)、北京的春節(jié)(節(jié)選)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zhengzhbng)月十五,處處張燈結(jié)(ji6ji6)

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piipU)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口有的通通彩繪全部口紅樓夢口或

□水滸傳口(zhuMchudn)故事□這在當(dāng)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jìn)到

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1、給文中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畫“。

2、照樣子再寫幾個詞語。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詞語:

4、在文中方框里口加上合適的標(biāo)點。

5、“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請你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春節(jié)的三次高潮分別是

什么?為什么說元宵是“又一個高潮”?

6、作者在這段話中著力描寫燈的多,多,為的是突.

答案

1、zhengji6ptizhudn

2、半遮半掩繪聲繪色載歌載舞糊里糊涂

3、一律

4,0《》。

5、春節(jié)的三次高潮分別是:除夕、初一、十五;因為家家戶戶吃元宵,處處張燈結(jié)彩,

非常熱鬧。

6、數(shù)量,種類,“元宵是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課文2、臘八粥

臘八粥(節(jié)選)

[短文一】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fā)瘋了。一個人進(jìn)進(jìn)出出灶房,看到那

一大鍋正在嘆氣的粥,碗盞都已預(yù)備整齊,擺到灶邊好久了,但他媽媽總是說時候還早。

他媽媽正拿起一把鍋鏟在粥里攪和。鍋里的粥也像是益發(fā)濃稠了。

“媽,媽,要到什么時候……”

“要到夜里!”其實他媽媽所說的夜里,并不是上燈以后。但八兒聽了這種松勁的話,眼

睛可急紅了。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嘆氣還在繼續(xù)。

“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

“餓了,也得到太陽落下時才準(zhǔn)吃?!?/p>

②鍋中的一切,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栗子會已稀爛到認(rèn)不清楚了吧,飯豆會煮得渾身

腫脹了吧,花生仁兒吃來總已是面面的了!棗子必大了三四倍一一要是真的干紅棗也有那么

大,那就妙極了!糖若放多了,它會起鍋巴……“媽,媽,你抱我起來看看吧!“于是媽媽就

如八兒所求的把他抱了起來。

“呃……”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jìn)了他的眼中。

【短文二】③是棗子同飯豆擱得多了一點兒,大家都承認(rèn)味道是比普通

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④晚飯桌邊,靠著媽媽斜立著的八兒,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邊桌上那兩支筷

子,很浪漫地擺成一個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

來了。

【短文一】

1、文中的畫橫線①句運(yùn)用了(修辭手法)突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2分)

2、“一個人進(jìn)進(jìn)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鍋正在嘆氣的粥,碗盞都已預(yù)備整齊,擺到灶邊

好久了,但他媽媽總是說時候還早''作者運(yùn)用了描寫手法,寫出了八兒想吃臘八粥

的心情。(3分)

3、為什么八兒的"眼睛可急紅了”?(3分)

4、文中畫橫線②作者運(yùn)用了描寫手法,寫出了八兒想喝臘八粥的心理。

八兒猜想中的臘八粥的樣子是.(4分)

5、“呃……”此句省略號的作用是((2分)

A、表示列舉省略。B、表示聲音的延長。

C、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D、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短文二】

6、在文中畫橫線③中,根據(jù)語意填上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2分)

7、文中的畫橫線④句運(yùn)用了(修辭手法)說明了八兒一碗接一碗吃臘八粥,把

肚子撐大了。(2分)

8、“半碗陳臘肉都吃不下去了”說明了.(2分)

9、【短文一】寫的是八JL(等粥喝粥)的情景,屬于(詳寫略寫);

【短文二】寫的是(等粥喝粥)的情景,屬于(詳寫略寫)。

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勛髡邽槭裁匆@樣處理?(5分)

10、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根據(jù)圖片,請你也寫一段,今年你家的臘八粥,

要寫出它的色、香、味等。(5分)

答案

1、夸張

2、動作描寫迫切或急切

3、因為八兒一心急著吃臘八粥,可是媽媽卻說要等到夜里才能吃,聽到這么松勁的話,

八兒急紅眼。

4、心理描寫迫切心理

八兒猜想中的臘八粥的樣子是栗子已稀爛,飯豆腫脹,花生仁兒面面的,棗子大了三

四倍,糖放多了會起鍋巴。

5、B、表示聲音的延長。

6、雖說……但……

7、比喻

8、臘八粥的美味勝過陳臘肉

9、

【短文一】等粥詳寫【短文二】喝粥略寫

作者緊緊抓住讀者的一般心理,即在一種事情還未揭曉之前,往往懷有強(qiáng)烈的好奇心。八兒

是一個孩童,這種心理會更加強(qiáng)烈,所以作者用大量筆墨來寫,符合讀者的閱讀興趣。

10、略

課文3、古詩三首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O

今夜月明人盡望,?

1、補(bǔ)充古詩。(4分)

2、解釋下列詞語。(4分)

[中庭][地白]

[冷露][秋思]

3、下列詩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o(3分)

A、中庭地/白樹/棲鴉B、冷露/無聲/濕/桂花

C、今夜/月明/人盡望D、不知/秋思/落誰家

4、詩中的“十五夜”指的是(),(3分)

A、元宵節(jié)的晚上B、中秋節(jié)的晚上C、清明節(jié)的晚上D、端午節(jié)的晚上

5、本詩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我們可以從“”一詞中看出月色

的空明皎潔,這兩句詩描寫出景物的特點。(5分)

6、這首詩中的“”一句委婉地表達(dá)了思親之情,以下詩句不是表

達(dá)這種情感的一句是()o(6分)

A、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己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B、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C、千里黃云白日嚏,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D、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參考答案:

1、冷露無聲濕桂花不知秋思落誰家

2、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鋪了一層白霜。

[冷露]秋天的露水

[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

3、B、冷露/無聲/濕/桂花

4、B、中秋節(jié)的晚上

5、地白(此空可以填白)凄清(此空可以填清冷、寂靜、凄涼等)

6、不知秋思落誰家

C、千里黃云白日嚏,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課文4、藏戲

藏戲(節(jié)選)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jié)束的呢?

1、這是文章的開頭,作者用三個句構(gòu)成了一組________句,概括地介紹了藏

戲的三大特色:、、o(15分)

2、把第三個句子改為陳述句。(5分)

3、和陳述句相比,文章用這樣的開頭,好在哪里?(10分)

答案:

1、反問句排比句藏戲的特色有表演時戴面具;沒有舞臺;演出時間長。

2、世界上沒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jié)束的。

3、可以突出強(qiáng)調(diào)藏戲的特點,頗具特色,先聲奪人,引起共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課文5、魯濱遜漂流記

他每天或是拿著槍,帶著狗到森林里去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

養(yǎng)起來。后來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魯濱遜從船上搬來的東西里,

有一些麥子,他把它們?nèi)鲈趪鷫铮痪瞄L出了嫩芽,后來結(jié)出了十幾個穗子。他用這點兒

麥種反復(fù)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

1、為了在荒島上生存下來,魯濱遜做了以下事情:(16分)

(1)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魯濱遜做的這些事,解決了問題。(5分)

3、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魯濱遜______________________o(5分)

4、文中“畜養(yǎng)”一詞的意思是()。(4分)A、飼養(yǎng)B、指家養(yǎng)的獸類

答案:

1、(1)打獵(2)捕魚(3)畜養(yǎng)山羊(4)種糧食

2、吃喝

3、是一個有堅強(qiáng)意志,聰明能干的人

4、A

課文6、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

尼爾斯睜開眼睛,看見狐貍咬著一只野鵝,立刻趕過去喊道:“快把鵝放下!"狐貍看

清他的敵人不過是個小不點兒,便毫不理會。尼爾斯急了,一把拉住狐貍的尾巴。這一出其

不意的攻擊,使狐貍松開了嘴,野鵝趕緊拍打翅膀,奮力地向湖中飛去。

“啊,你好大的膽子!''狐貍惡狠狠地叫喊著,竭力想捉住尼爾斯,尼爾斯緊緊抓住他

的尾巴。狐貍轉(zhuǎn)了一個又一個圈子,卻怎么也抓不住尼爾斯。他們像陀螺似的不停旋轉(zhuǎn)。一

會兒,尼爾斯的手開始麻木,頭也開始暈眩。他終于堅持不住,松開了手。尼爾斯立刻像被

旋風(fēng)刮去一樣,一下子撞在一棵高大的松樹上。

1、給標(biāo)紅字注音。(6分〉圈子()轉(zhuǎn)動()暈眩()

2、選文主要從和兩個方面描寫了尼爾斯。讀了選文我體會到.

(6分)

3、“他終于堅持不住”中的“終于”可以去掉嗎?為什么?(9分)

4、如果你是一只野鵝,看到尼爾斯這樣勇敢的行為,你會對他說些什么?(9分)

答案:

1、quanzhudnxudn

2、動作語言尼爾斯為了救下被咬的野鵝,與狐貍進(jìn)行殊死搏斗的勇敢、善良的

品質(zhì)

3、不可以。因為“終于”一詞突出了尼爾斯為救野鵝與狐貍搏斗的過程之長,體現(xiàn)了

他奮不顧身的精神。去掉以后就不能體現(xiàn)出尼爾斯的這種精神。

4、示例:尼爾斯,你是好樣的!謝謝你的幫助,你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課文7、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

村里燈燭輝煌,誰也不回去shuijido()0這天晚上的偉大場面是這個小鎮(zhèn)從來

沒有見到過的。在起初的半小時中,村里的人排著隊來到薩契爾fdguan()家里,大

家Iduzhe()那兩個得救的孩子,和他們qinw6n(),并且還握一握薩契爾

太太的手,想說話又說不出來一一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

1、在文中根據(jù)拼音寫詞語。(8分)

2、根據(jù)意思在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詞語。(4分)

光輝燦爛:最初;起先:

3、文中“兩個得救的孩子”是和.(6分)

4、畫橫線的句子運(yùn)用了、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人們此時

的心情。請用其中一種修辭手法寫一句話。(12分)

答案:

1、睡覺法官摟著親吻

2、輝煌起初

3、湯姆喬奇

4、比喻夸張高興、激動

夸張句:李醫(yī)生給人看病,藥方?jīng)]開,病就好了三分。

課文8、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

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

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①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用曲線畫出文中的排比句,試談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5分)

2、文中的破折號在句子中的作用是.(3分)

3、你知道嗎?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請認(rèn)真思考一下,試將這一處

對比的作用寫在下面。(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畫橫線①句的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dá)了作者對時光流逝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已

逝日子的深深。(3分)

5、文中一連串的設(shè)問句具有抒情性,它們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7分)

6、試概括上文內(nèi)容或者說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7分)

答案: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p>

用排比句式描繪春景,形象地表明了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

2、解釋說明

3、“燕子可再來、楊柳可再青、花兒可再開”與“逝去的日子不再回”形成對比。用

形象化的對比引出“日子一去不復(fù)返”的特點,使文章形象而流暢。

4、懷念

5、表達(dá)了作者對時光逝去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

6、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fù)返的特點。

課文9、那個星期天

那個星期天(節(jié)選)

走吧?洗完衣服。這一次不能原諒。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親應(yīng)該知道。我

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

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

太陽,看著光線,①我一聲不吭??粗枥锶鄤拥囊路蛕hdnkai()的泡沫,我感

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yuǎn)越來越pidomido(),

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②我現(xiàn)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而急速的變化,孤獨而惆悵的黃昏到來,并且聽得見母

親咔嚓咔嚓搓衣服的聲音,那聲音永無休止,就像是時光的腳步。那個星期天。就在那天。

母親發(fā)現(xiàn)男孩兒蹲在那兒一動不動,發(fā)現(xiàn)他在哭,在不出聲地流淚。我感覺到母親驚惶地甩

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過去拉進(jìn)她的懷里。我聽見母親在說,一邊qinw6n()著我

一邊不停地說:“噢,對不起,噢,對不起……”

那個星期天,本該是出去的,去哪兒記不清了。男孩兒蹲在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邊,

依偎在母親懷里,閉上眼睛不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huanglidng()。

1、在文中??雌匆魧懺~語。(4分)

2、在文中,根據(jù)意思寫詞語。(4分)

()指一直沉默不語,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指獨自一個;孤單。

3、結(jié)合全文,說說“我”為什么對“第一次盼望”記憶猶新?(4分)

4、①句是怎樣既交代了時間變化,又寫出了“我”的心理感受?(4分)

5、在②中運(yùn)用了修辭手法。為什么“我”現(xiàn)在還能感覺到當(dāng)時光線的變化,

聽到母親的洗衣聲?(6分)

6、從對母親的語言、動作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分)

7、文章以孩子的視角,刻畫了母親的形象。你如何評價這位母親?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

說你的看法。(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綻開縹緲親吻荒涼

2、一聲不吭孤獨

3、①第一次盼望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②盼望中興奮期待、焦急無奈、失望委屈等心

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③母親沒有兌現(xiàn)承諾給幼小心靈帶來的痛苦,令“我”難以忘

懷,④母親忙碌辛勞的身影,也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4、①“光線漸漸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漸晚,②“涼下去沉郁下去”寫出了隨著希望一

點點破滅,“我”的內(nèi)心越來越惆悵?!霸絹碓竭h(yuǎn)”“越來越縹緲”更表現(xiàn)了“我”完全沉

浸在傷心失望之中。

5、比喻修辭手法

因為在那個星期天,我渴望母親帶我出去玩??墒撬齾s因為繁重的家務(wù)一次次拖延。我

的希望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破滅。所以當(dāng)時光線的變化和母親洗衣服的聲音就牢牢地留在了

“我”的記憶中。

6、我感受到這位母親看到孩子傷心難過時的驚惶失措,她為自己被生活瑣事牽絆無法

兌現(xiàn)承諾而道歉,也感受到母親對孩子的關(guān)愛。

7、示例一:這位母親既有對孩子的疏忽,又有對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母親用話語敷

衍孩子,最終沒有遵守承諾,是她對孩子感受的疏忽。但從她始終沒有拒絕孩子和看到孩子

傷心難過時驚惶失措并且道歉,又體現(xiàn)了她對孩子的關(guān)愛。

示例二:這是一位真實感人的母親,她像大多數(shù)母親一樣,為生活而操勞,難免疏忽了

孩子的感受,她答應(yīng)了帶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瑣事牽絆,不能兌現(xiàn)對孩子的承諾。但即使

忙得不可開交,她也沒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絕的方式去傷害孩子,而且對孩子滿懷歉意。她的

無奈令人心酸,她對孩子的愛又令人感動。

課文10、古詩三首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o

粉身碎骨渾不怕,.

1、《石灰吟》的作者是代(誰寫的)。(2分)

2、將古詩補(bǔ)充完整。(3分)

3《石灰吟》是一首()。(3分)

A、送別詩B、詠物詩C、山水詩D、以上答案都正確。

4下列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千錘/萬擊/出深山。B、烈火/焚燒/若等閑。

C、粉身/碎骨/渾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間。

5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四句的意思。(4分)

6、《石灰吟》表面上是贊美石灰、、的特點,

其實是借石灰之口,表達(dá)作者的高尚情操。(4分)

7、寫出與“石灰”有關(guān)的歇后語、詩句,每一項2個。(6分)

歇后語:o.

詩句:。O

參考答案:

1、明于謙

2、烈火焚燒若等閑,要留清白在人間。

3、B、詠物詩

4、C、粉身/碎骨/渾不/怕。

5、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清白長保存在人間。

6、不怕?lián)舸虿慌铝一鸶试阜酃撬樯矸瞰I(xiàn)自己堅強(qiáng)不屈、廉潔正直

7、

歇后語:

嘴上抹石灰——白說

嘴上抹石灰——白吃

嘴上抹石灰一一白刷

詩句:蓋空王殿承渠力,合水和泥做一回。

長安城中初結(jié)綬,石灰橋畔還卜鄰。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閱讀答案①一-④閱讀段

課文11、十六年前的回憶

(一)、十六年前的回憶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yuǎn)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

他留在家里,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么要燒掉呢?怪可惜的?!?/p>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

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

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1、那年春天具體指的是什么?這年春天父親的行為比較異常,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中含糊的意思是什么?回答是指哪句話?父親這樣回答的原因

是什么?

3、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這句話運(yùn)用了

______________描寫方法。

4、從片段的最后一段中,你體會到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參考答案】

1、那年春天具體指的是1927年4月左右。這年春天父親的行為比較異常,體現(xiàn)在父親

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他留在家里,埋頭整

理書籍和文件,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2、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中含糊的意思是模糊不清楚.。

回答是指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親這樣回答的原因是當(dāng)時局勢嚴(yán)重。

3、語言描寫

4、我體會到這是一位慈祥的父親。

(二八十六年前的回憶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yuǎn)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

他留在家里,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么要燒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

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

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

籍和文件燒掉。才過了兩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

來。第二天,父親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我們心里都很不安,為這位工友著急。

局勢越來越嚴(yán)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口不是常對你說嗎口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口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

候口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口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清楚()嚴(yán)肅()

2、給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缺標(biāo)點的地方加上標(biāo)點。

3、找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寫在橫線上。

4、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這句話運(yùn)用了

_____________描寫方法。

5、用“”橫線在文中畫出和畫線部分相照應(yīng)的句子。

6、“局勢越來越嚴(yán)重”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①、②、③、

7、一向慈祥、有耐心的父親,這次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

是()o

A、作者當(dāng)時年紀(jì)小,對父親為什么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

B、作者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

C、這與父親平常不管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D、“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設(shè)置懸念,吸引讀者。同時,不能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

伏筆。

【參考答案】

1、含糊慈祥

2*uno99

?*otO?

3、局勢越來越嚴(yán)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

4、語言描寫

5、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6、

①、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很晚。

②、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③、工友閻振三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

7、D、“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設(shè)置懸念,吸引讀者。同時,不能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

下了伏筆。

(三)、十六年前的回憶

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

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起來了。

“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

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一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

“這是我的妻子?!彼钢赣H說。接著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這是我的兩個女孩子?!?/p>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嗎?”法官指著我問父親。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了。我不知道當(dāng)時哪里來的

機(jī)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接著說:“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個鄉(xiāng)下人。我的孩子年

紀(jì)都還小,她們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們沒有關(guān)系?!备赣H說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

1、給上述片段加上一個小標(biāo)題___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慈祥()機(jī)智()會意()怒氣沖沖()

3、父親在法庭上的表現(xiàn),讓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質(zhì)的成語?請寫出四個。

4、用橫線“”畫出父親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等描寫說明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行:“”-

詞說明李大釗經(jīng)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qiáng);“”一詞充分體現(xiàn)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5、讀文中畫“”的句子,回答下面的問題。

(1)、句中表示“看”的意思的詞是,表示該意思的詞還有:、、

(2)、“一種偉大的力量”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親臉上的表情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的?

6、父親說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結(jié)合本段文字,對父親的這句話表述有錯誤的一

項是(

A、父親的話是對“我”的贊許。B、父親的話是對家人的關(guān)愛。

C、父親希望“我們”能勇敢地活下去。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

【參考答案】

1、法庭上

2、和藹'慈愛機(jī)靈明白火冒三丈

3、不屈不撓寧死不屈堅貞不屈視死如歸

4、外貌句子: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

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fā)平靜慈祥

5、

(1)、瞅了瞅瞄望瞟

(2)、李大釗對革命事業(yè)抱著必勝的信心

(3)、因為他想讓親人們化悲憤為力量,不要為他而傷心,“沉著”“安定”的表情暗示

親人要堅信革命事業(yè),化悲憤為力量。

6、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

(四)、十六年前的回憶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yuǎn)忘不了那一天口那是父親的被難日口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六年了口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又出去了。有時候

他留在家里,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么要燒掉呢?怪可惜的?!?/p>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

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

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

籍和文件燒掉。才過了兩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

來。第二天,父親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我們心里都很不安,為這位工友著急。

局勢越來越嚴(yán)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

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果斷()慈愛()隨便()嚴(yán)峻()

反義詞:兇惡()清楚()成熟()

2、在第一自然段缺標(biāo)點的地方加上標(biāo)點。

3、那年春天具體指的是什么?這年春天父親的行為比較異常,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4、與“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相照應(yīng)的句子是()。

A、后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

B、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C、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D、父親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

5、此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局勢越來越嚴(yán)重”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①、②、③、

7、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备臑榈谌朔Q轉(zhuǎn)述句,正確

的一項是()o

A、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B、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C、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他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D、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他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8、第五自然段運(yùn)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9、一向慈祥、有耐心的父親,這次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

是(

A、作者當(dāng)時年紀(jì)小,對父親為什么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

B、作者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

C、這與父親平常不管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

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D、"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設(shè)置懸念,吸引讀者。同時,不能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

伏筆。

10、下列句子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

我哪能離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假如你是文中的李大釗,當(dāng)局勢這樣嚴(yán)峻時,你會怎樣想?又會怎樣做呢?并想對

李大釗說些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

【參考答案】

1、近義詞:果斷(堅決)慈愛(慈祥)隨便(輕易)嚴(yán)峻(嚴(yán)重)

反義詞:兇惡(慈祥)清楚(含糊)成熟(幼稚)

2,。,。

3、父親的行為比較異常,體現(xiàn)在父親早出晚歸。燒掉書籍和文件。含糊地回答我的問題。

4、B、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5、局勢越來越嚴(yán)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

6、

①、父親每天夜里回來很晚。

②、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③、工友閻振三被抓到警察廳里去了。

7、C、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他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8、

運(yùn)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寫出了當(dāng)時局勢的嚴(yán)重,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講清楚的,也不是

和孩子談心的時候,寫出了李大釗對親人的熱愛和對工作的認(rèn)真負(fù)責(zé)。

9、

D、“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設(shè)置懸念,吸引讀者。同時,不能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

伏筆。

10、我不能離開呢?

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一些書籍和文件只好父親被燒掉。

難道我能輕易離開北京的嗎?

1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寧愿站著死,不能跪著生!自己選擇的路,生命

結(jié)束并不代表是終點,一個李大釗倒下了,會有千千萬萬李大釗站起來!我的孩子們,你們

要堅強(qiáng),繼承者父親的意志精神,替父親,為中華民族而活下去!想對李大釗說:您辛苦了!

我們會繼承您的意志,發(fā)揚(yáng)您的精神,照顧好您的家人,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

課文12、為人民服務(wù)

為人民服務(wù)(節(jié)選)

人總是要死的,但_________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xué)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

一死,或,或0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

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

泰山還要重的。

1、按原文填空。(3分)

2、畫橫線句子中的兩個“死”字分別表達(dá)了不同的含義:第一個“死”字表達(dá)了對為人

民利益而死的人的之情,可以換成“、”等詞語;第二個“死”

字表達(dá)了對法西斯的之情,可以換成“、”等詞語。(6分)

3、這段話共有句話,是圍繞句來寫的。第二句引

用了史書《》的史學(xué)家司馬遷的話說明生死觀,類似的名人名言還有曹植《白馬篇》

中的“捐軀赴國難,”;而運(yùn)用了對比論證的是第句,最后一句

以為例,說明為人民利益而死是有價值的,比泰山還重。(9分)

4、讀下面的材料結(jié)合短文回答問題。(7分)

2019年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碧江鎮(zhèn)發(fā)生森林火災(zāi)。這次森林大火

造成27名森林消防指戰(zhàn)員和3名地方撲火隊員壯烈犧牲,30名犧牲的英雄背后還有30個悲

傷的家庭……

事后公布出來,犧牲戰(zhàn)士的朋友圈再一次讓人們以淚洗面,犧牲的中隊長張浩的朋友圈,

最近的每一個動態(tài)都是在任務(wù)途中,從此,他的朋友圈便永遠(yuǎn)定格了……

5、課外拓展。(5分)

結(jié)合《為人民服務(wù)》的寫法,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寫發(fā)生在身邊的人事景。圍繞一個

中心寫一段話。

答案:

1、死的意義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2、崇敬犧牲獻(xiàn)身痛恨送死送命

3、

四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史記視死忽如歸三張思德同志的死

4、2019年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發(fā)生森林火災(zāi)。30名犧牲的英雄是為了人

民利益而犧牲,在他們心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30名英雄的犧牲與張思德一樣:為人民利益

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5、

雨下得真大。豆大的雨點打在窗前,瓦上,地上,天地頃刻間掛起了一片珠簾。街上的

行人匆匆忙忙往家里趕。街邊的小販一邊收抬看自己的貨物,一邊嘴里合糊不清地說看什么。

風(fēng)、閃電和雷也來湊熱鬧。風(fēng)呼呼地咆哮看,路旁的小樹彎看纖細(xì)的腰枝,就快要被它刮斷

了。閃電在天邊跳看舞,雷聲大作,“轟,轟!”把搖籃里的寶寶給嚇哭了。雨點毫不留情

地把窗戶打得嚼叭作響,似乎要把它打碎。屋里的小狗嚇得汪汪亂叫,想找個地方把自己藏

起來。雨水匯成了一條小溪,不停地沖刷著柏油路。

課文13、金色魚鉤

金色的魚鉤(節(jié)選)

①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兩個小同志不知道為什么,

也端著碗不往嘴邊送。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他說:“怎么了,

吃不下?要是不吃,咱們就走不出這草地。同志們,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吃下去。小梁,你

不要太脆弱!”最后這句話是嚴(yán)厲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湯里。我悄悄背轉(zhuǎn)身,擦擦眼睛,

大口大口地咽著魚湯。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

勝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jì)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②在這個長

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1、“收斂了笑容”中的“斂”的意思是()?(3分)

A、收起,收住B、收集,征收C、約束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

2、對選段中畫橫線①句子中,結(jié)合全文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o(4分)

A、“我”看到老班長精心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自己哽咽草根,用魚骨充饑時,內(nèi)

心極為輕松。

B、“我”幾天沒有吃飯,加上生病,沒有力氣。

C、草地上能吃上魚就不錯了,“我”舍不得喝下這少之又少的魚湯。

D、這句話運(yùn)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喝魚湯時的沉重心情。

3、文中有兩處描寫老班長神態(tài)的句子,寫在橫線上。(7分)

[神態(tài)描寫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態(tài)描寫二],前后不同的

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老班長的精神。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贝司溥\(yùn)用修辭手法,寫

出了“我”沉重的心情。(3分)

5、“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睂@句話

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o(4分)

A、表明了“我”要永遠(yuǎn)向老班長學(xué)習(xí)。

B、這是老班長唯一的遺物。

C、讓子孫后代瞻仰,讓他們學(xué)習(xí)革命先輩為了革命事業(yè)的成功、為了戰(zhàn)友的生命而不

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zhì)。

D、文中兩次寫老班長“笑”,可以看出老班長是一個對工作認(rèn)真負(fù)責(zé),一心為革命,一

心為戰(zhàn)士著想的革命者。

6、對選段中畫橫線②句子中,結(jié)合全文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4分)

A、這句話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B、魚鉤長滿了紅銹,記錄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

光輝。

C、魚鉤長滿了紅銹,昭示著老班長關(guān)心同志、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D、“我”看到老班長精心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自己哽咽草根,用魚骨充饑時,內(nèi)心

極為輕松。

7、課外拓展。(5分)

結(jié)合《金色的魚鉤》的內(nèi)容,假如你是一名“革命烈士紀(jì)念館”的講解員,你將怎樣向

參觀的游客,介紹《金色的魚鉤》的故事?試著寫一段解說詞。

答案:

1、A、收起,收住

2、D、這句話運(yùn)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喝魚湯時的沉重心情。

3、【神態(tài)描寫一】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

【神態(tài)描寫二】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舍己為人

4、夸張

5、D、文中兩次寫老班長“笑”,可以看出老班長是一個對工作認(rèn)真負(fù)責(zé),一心為革命,

一心為戰(zhàn)士著想的革命者。(這句話本身正確,與題意無關(guān),所以是錯誤一項。)

6、D、“我”看到老班長精心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自己哽咽草根,用魚骨充饑時,內(nèi)

心極為輕松。

7、

游客們,你們看著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感慨嗎?就是這個平凡的魚鉤

卻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1935年秋,紅軍過草地時,許多戰(zhàn)士得了腸胃病,掉隊了。當(dāng)時有一位老班長要照顧三個

病號過草地,當(dāng)年的老班長就是用這口用縫衣針彎成的魚鉤挽救了三個革命戰(zhàn)士的生命。茫茫

的草地,人煙稀少,鳥影絕跡,紅軍戰(zhàn)士挨凍受餓缺衣少吃,前面有堵截,后面有國民黨反動派

的追兵。在這種艱苦的革命戰(zhàn)爭歲月里,老班長要照顧三個病號過草地談何容易?老班長的身

體也不好,但是他卻用驚人的毅力照顧著三個病號,他用縫衣針彎成魚鉤到水塘邊去釣魚,把

釣到的魚熬成的湯給病號喝,自己硬咽著戰(zhàn)友剩下的魚骨頭。他們走到草地的邊緣時,老班長

積勞成疾犧牲了,而他卻能用他年輕的生命幫助三位病號走出了草地……在這個長滿紅銹的

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這金色的光芒正是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光輝寫照.只有在中國共產(chǎn)

黨領(lǐng)導(dǎo)下的人民軍隊,才有這種關(guān)心他人勝過關(guān)心自己的崇高革命情操……

課文14、文言文二則

兩小兒辯日

孔子,見兩小兒_________,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