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課外文言文訓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A/2C/wKhkGWb1jjyAUgr8AAJJ9nzAB6I199.jpg)
![六年級課外文言文訓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A/2C/wKhkGWb1jjyAUgr8AAJJ9nzAB6I1992.jpg)
![六年級課外文言文訓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A/2C/wKhkGWb1jjyAUgr8AAJJ9nzAB6I1993.jpg)
![六年級課外文言文訓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A/2C/wKhkGWb1jjyAUgr8AAJJ9nzAB6I1994.jpg)
![六年級課外文言文訓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A/2C/wKhkGWb1jjyAUgr8AAJJ9nzAB6I199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六年級課外文言文訓練
編寫說明
為提高課外文言文教學的規(guī)范性,關(guān)注教學的整體性,指導學
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外文言文練習,幫助其提升文言文理解分析能
力,學校語文教研組教師分六、七、八三個年段收集整理相關(guān)資料,
編寫試題等,完成了本套《青教院附中課外文言文匯編(1.0版)》。
本套資料緊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上海市
語文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和《2020年上海市初中語文課程終結(jié)性評
價指南》等進行編寫。六、七、八三個年段的課外文言文資料圍繞
“成語故事、名人故事、試題匯編”三方面內(nèi)容整理而成。其中六
七年級的內(nèi)容主要由“詞語解釋、句子翻譯和內(nèi)容理解”三個板塊
構(gòu)成。八年級內(nèi)容參照歷年中考試題以及各區(qū)縣一模二模試卷。
本匯編在內(nèi)容難易度把握、內(nèi)容選材的趣味性和題目選擇的針
對性上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資料肯定還存在一些問
題,希望各位語文教師以及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能提出寶貴意見,
各年級編寫負責教師必定會及時修正。
最后感謝,在收集整理過程中,提供資料的所有語文教師。正
是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套《青教院附中課外文言文匯編(1.0
版)》才能順利完成。
目錄
刻舟求劍........................................................01
葉公好龍........................................................02
鄭人買履........................................................03
守株待兔........................................................04
濫竽充數(shù)........................................................05
畫蛇添足........................................................06
按圖索驥........................................................07
掩耳盜鈴........................................................08
望梅止渴........................................................09
自相矛盾........................................................10
攜苗助長........................................................11
老馬識途........................................................12
鑿壁借光........................................................13
買樓還珠........................................................14
鐵杵磨針........................................................15
畫龍點睛........................................................16
割席分坐........................................................17
聞雞起舞........................................................18
鶴蚌相爭........................................................19
歧路亡羊........................................................20
朝三暮四........................................................21
南轅北轍........................................................22
多多益善........................................................23
害群之馬........................................................24
驚弓之鳥........................................................25
一字千金........................................................26
臥薪嘗膽........................................................27
入木三分........................................................28
嗟來之食........................................................29
杯弓蛇影........................................................30
投筆從戎........................................................31
竭澤而漁........................................................32
對牛彈琴........................................................33
樂不思蜀........................................................34
唇亡齒寒........................................................35
塞翁失馬........................................................36
齊人攫金........................................................37
一鳴驚人........................................................38
指鹿為馬........................................................39
螳螂捕蟬........................................................40
嘔心瀝血........................................................41
五十步笑百步....................................................42
三人成虎........................................................43
大公無私........................................................44
退避三舍........................................................45
前事后師........................................................46
紙上談兵........................................................47
狼子野心........................................................48
刮目相看........................................................49
杞人憂天........................................................50
東施效顰........................................................51
狐假虎威........................................................52
囊螢夜讀........................................................53
孟母三遷........................................................54
七步成詩........................................................55
名落孫山........................................................56
梁山君子........................................................57
知恩圖報........................................................58
程門立雪........................................................59
涸澤之蛇........................................................60
01.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蓬契②其舟日:''是吾劍之所從哈?!敝凵?,從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呂不韋《呂氏春秋》
【注】①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②契:動詞,用刀子雕刻。
1.解釋加點詞
(1)懸吾劍之所從生()()
(2)舟止()
(3)遽契其舟曰()
2.句子翻譯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3.內(nèi)容理解
(1)為下列句子中的“自”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在B.給C.向D.對,對于
其劍目舟中墜于水()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02.葉公好龍
葉公①子高”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②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
于牖③,施④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本,失其魂魄,五色無主。足葉公非好龍也,好
1
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新序?雜事五》
【注】①葉公:春秋時楚國葉縣縣令沈諸梁,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②
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圖案、花紋?!拔摹蓖ā凹y③牖(ybu):窗戶。④施(y〕):
延伸,同“拖⑤夫:這,那。
1.解釋加點詞
(1)葉公子高好龍()(2)鉤以與龍()(3)棄而還奉(
(4)星葉公非好龍也()
2.句子翻譯
(1)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
(2)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3.內(nèi)容理解
(1)為下列句子中的“之”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到……去B.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
C.指示代詞,這、此D.的
于是天龍聞而下之()
葉公見之()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
理。
03.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②之。已得履,乃日:
“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盡,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日:“寧
信度,無自信也?!?/p>
----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①履:名詞,鞋子。②操:動詞,拿、攜帶。
2
1.解釋加點詞
(1)鄭人有欲買履者()(2)先自虐其足()(3)及反()
2.句子翻譯
(1)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2)寧信度,無自信也。
3.內(nèi)容理解
(1)為下列句子中的“及”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趕上,追上B.至U,至C.趁著
D.如,比得上E和,與
冬反()
(2)文章中“反”是通假字,試著從文中找出另一個通假字“",意思是
(3)《鄭人買履》中鄭人最可笑的“言”是“",這個
故事諷刺了的人。
鏈接:
通假字,讀作t6ngjidzi,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巴佟本褪恰巴?/p>
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
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0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稔其耒?而守株,萼復得兔。兔不
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韓非《韓非子?五蠹》
【注】①耒(I6i):一種農(nóng)具。
3
1.解釋加點詞
(1)兔隼觸株()(2)因替其耒而守株()
(3)冀復得兔()(4)今欲以先王之政()
2.句子翻譯
(1)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2)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3.內(nèi)容理解
(1)為下列句子中的“因”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依靠,憑借B.沿襲C.副詞。于是,就
D.原因E介詞。由于
國釋其耒而守株()
(2)宋人“因釋其耒而守株”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宋人“因釋其耒而守株”的后果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3)這個故事諷刺了的人。
05.濫竽充數(shù)
齊宣王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詡之,縻食?空數(shù)百人。宣
王死,潛王立。好—聽之,處士逃。
——韓非《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注】①康食:倉儲的糧食。
1.解釋加點詞
(1)便人吹竽()(2)宣王說之()
(3)廉食以數(shù)百人()(4)對一一聽之()
4
2.句子翻譯
縻食以數(shù)百人
3.內(nèi)容理解
(1)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中的“排場”具體指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語句回答)
(2)這個故事諷刺了的人。
06.畫蛇添足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②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
為蛇,先成者飲酒?!币蝗松呦瘸?,引酒且飲之,?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力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目:“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
亡其酒。
——《戰(zhàn)國策?齊策二》
【注】①祠:祭祀。②舍人:門客。③相謂:互相商量。
1.解釋加點詞
(1)一人飲之有余()(2)引酒且飲之()
(3)乃左手持卮()(4)吾能為之足()
2.句子翻譯
5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內(nèi)容理解
(1)請概括這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起因:
經(jīng)過:
結(jié)果:
(2)為下列句子中的“足”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腳B.足夠、充足C.夠得上,值得
蛇固無足()
數(shù)人飲之不足()
(3)故事中為蛇畫腳的人是一個.的人。(用一個四字
詞語作答)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07.按圖索驥
伯樂《相馬經(jīng)》有“隆藪①雙日②,蹄如累麴@"之語,其子熱《馬經(jīng)》以棗馬,出見
大蟾蛛,謂其父日:“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zhuǎn)怒為
笑目:“此馬好跳,不舉御也”所謂“按圖索駿”也。
——班固《漢書》
【注】①隆顆(sang):高高的頷頭。②蛛日:眼睛鼓起。③累躺(qu):疊起來的酒藥
餅子。
1.解釋加點詞
(1)熱《馬經(jīng)》以求馬()()(2)不坐御也()
2.句子翻譯
(1)此馬好跳,不堪御也。
(2)為下列句子中的“謂”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告訴,對.....說B.叫作,稱為
6
C.認為,以為D通“為”,因為
謂其父曰()
所謂‘按圖索駿’也()
3.內(nèi)容理解
(1)“按圖索驥”解釋為按照圖像去尋找好馬,比喻按照線索尋找,也比喻辦事機械、死
板。請在本書其他篇目中找到與此故事表達意思相近的成語是。
(2)文中伯樂之子的表現(xiàn),有人認為他這個孩子很愚蠢,有人認為他很聰明。你的看法
如何?為什么?
(3)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8.掩耳盜鈴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續(xù)久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檢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②也!
——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
【注】①況然:擬聲詞,形容鐘聲。②悖:荒謬。
1.解釋加點詞
(1)砍負而本()()()(2)遽覆其耳()
2.句子翻譯
(1)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2)為下列句子中的“以”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認為,以為B.用C.按照D因為
以錘毀之()
3.內(nèi)容理解
(1)掩耳盜鈴的近義詞有,反義詞有。
(2)這個故事小偷的行為“?!钡脑蚴牵粡倪@則故事我們得
到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09.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朱汲?道。軍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饒②子,甘酸可以解渴?!笔孔?/p>
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多前源。
——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謫》
【注】①汲:水源。②饒:富足,多。③乘:利用。
1.解釋加點詞
(1)朱汲道()(2)軍售渴()(3)乘此得業(yè)前源()
2.句子翻譯
(1)魏武行役,失汲道。
(2)為下列句子中的“令”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命令B.使,假使C.縣令D.時令,季節(jié)E.善,美好
乃令日()
3.內(nèi)容理解
(1)與“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語是()
A.畫蛇添足B.畫餅充饑C.望眼欲穿D.葉公好龍
(2)“望梅止渴”是一個成語,原意為梅子酸,人看見梅子就會流口水,因而止渴?,F(xiàn)在
借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武指的是,他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
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
8
10.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督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埽稳??”其人全能廖也。夫②不可陷之盾與
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韓非《韓非子?難一》
【注】①鬻(yu):賣。②夫(fU):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
1.解釋加點詞
(1)菅之曰()(2)尊日()(3)弗能座也()
2.句子翻譯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為下列句子中的“利”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nèi)。
A.銳利,鋒利B.利益,好處C.順利D利潤
出師不利()
坐收漁翁之利()
吾矛之利()
3.內(nèi)容理解
(1)“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
(2)學習這則故事后,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3)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會怎樣來推銷的“矛”和“盾”?
9
11.攜苗助長
宋?人有閔②其苗之不長而推③本者,芒芒然④凡謂其人⑤目:“今日?、抟?!手助苗長
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單而舍之者,不耘苗
者也;助之長者,推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
【注】①宋:春秋時的宋國。②閔(mln):憂愁。③攜(ya):拔。④芒芒然:疲勞的
樣子。芒芒同“茫茫⑤其人:指家里的人。⑥病:累壞了
1.解釋加點詞
(1)而攜考者()(2)芒芒然歸()
(3)手助苗長矣()(4)以為無地而舍之者()
2.句子翻譯
(1)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摑之者。
(2)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3.內(nèi)容理解
(1)宋人疲倦的原因是o(用自己的話回答)
(2)成語“攜苗助長”比喻:
(3)請用成語“攫苗助長”造句:
10
12.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小于桓公而住孤竹②,春往冬盡,迷途失道。管仲日:“老馬之智可用也?!?/p>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日:“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④,蟻壤
一寸而仞有水汽”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⑥師⑦于老
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單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①隰(xf)朋:人名,和管仲都是齊桓公的大臣。②孤竹:指孤竹國,國人相傳
為神農(nóng)氏裔。③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④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⑤蟻壤一寸而仞有水:
據(jù)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下八尺之處便有水。仞,古代八
尺為一仞。⑥不難:不以....為難。⑦師:向....學習。
1.解釋加點詞
(1)叢于桓公而住孤竹()()(2)春往冬季()
(3)不亦過乎()
2.句子翻譯
(1)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2)“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狈g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以致他們不知道,也不會老馬和螞蟻的出現(xiàn)
而為難。
B、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以向老馬和螞蟻
學習而感到為難。
C、因為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以向老馬和螞蟻
學習而感到為難。
D、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即使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也不會因為向
老馬和螞蟻學習而感到困難。
3.內(nèi)容理解
(1)管仲、隰朋迷途失道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2)管仲之圣、隰朋之智”在文中的表現(xiàn)是“”;
a
”(3)選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11
13.鑿壁借光
匡衡①,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
大姓④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去償。主人怪,問衡,衡日:“愿得主人書遍
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⑤。
【注】①匡衡:西漢經(jīng)學家。②逮:及,到達。③邑人:謂同縣的人。古時“縣”通稱為
“邑二④大姓:富戶;大戶人家。⑤大學:有學識的人。
1.解釋加點詞
(1)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棗償()(2)愿將主人書遍讀之()
2.句子翻譯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3.內(nèi)容理解
(1)用文中語句句回答下列問題:
“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匡衡讀書愿望實現(xiàn)并學有所成的句子是:
(2)找出“鑿壁借光”所表達的主旨相同的一個成語是()
A.負荊請罪B.懸梁刺股C.程門立雪D.摑苗助長
14.買樓還珠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①,熏以桂椒②,綴以珠玉,飾以玫瑰,緝以翡翠③。
鄭人買其樓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樓者,未可謂善鬻珠也。
12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①木蘭之柜:木蘭:一種高級木料。柜:這里指小盒。②桂椒:杳料。③緝以翡翠:
緝:裝飾邊沿。翡翠:一種綠色的美玉。④樓(dU):小盒。
1.解釋加點詞
(1)為木蘭之柜()(2)此可謂普賣樓者()
2.句子翻譯
(1)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
(2)鄭人買其梗而還其珠。
3.內(nèi)容理解
(1)“此可謂善賣樓者"中"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楚人應吸取的教訓是;鄭人
應吸取的教訓是?
15.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①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②讀書山中,未成,棄去。苧小溪,逢老媼③,
方磨鐵杵④,問之,日:“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專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①眉州:古地名,今四川眉山市一帶。②李太白:李白,字太白。③端(do)指
年老的婦人。④杵(ch口):棒槌。
13
1.解釋加點詞
(1)未成,棄去()(2).小溪()
(3)方磨鐵杵()(4)還考業(yè)()
2.句子翻譯
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3.內(nèi)容理解
(1)給句子補充主語。
()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
B:“欲作針?!?/p>
(2)這則故事帶給你的啟示是:一
(3)與成語“鐵杵磨針”所表達的意思不一致的是()
A、滴水穿石B、繩鋸木斷C、三顧茅廬D、鍥而不舍
16.畫龍點睛
張僧繇①于金陵②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日:“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0
點其一。須臾③,雷電廖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睛者皆在。
【注】①張僧繇(yao):南朝梁吳興人。②金陵:古地名,今江蘇南京市。③須臾(yu):
一會兒。
14
1.解釋加點詞
(1)用點其一()(2)雷電破壁()
2.句子翻譯
(1)每日:“點之即飛去?!?/p>
(2)人以為誕,因點其一。
3.內(nèi)容理解
(1)成語“畫龍點睛”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語與“畫龍點睛”意思相反的是()
A、畫蛇添足B、錦上添花C、點石成金D、如虎添翼
17.割席分坐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①,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號,華提而擲去之。又學同
席讀書,有乘軒冕②過其門,寧讀如弊,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半,目:“子非吾友也!”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①鋤菜:觸地種菜。②軒冕(xudnmidn):有篷蓋的華麗車子。
1.解釋加點詞
(1)管揮鋤與瓦石不號()(2)又嘗同席讀書()
(3)寧讀如故()(4)寧割席分坐()
15
2.句子翻譯
(1)華提而擲去之。
(2)曰:“子非吾友也!”
3.內(nèi)容理解
(1)選文寫了和兩件
事。
(2)“華捉而擲去之”反映了華歆的心理。
(3)從“割席分坐”中我們看出管寧是一個的人。
18.聞雞起舞
(祖逖)劉琨①佟乃司州主簿②,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④,蹴?琨覺曰:
“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斗社稷⑦傾覆,常懷振復之志。仍涉本流徙部
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⑨楫而誓目:“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
眾皆嘆惋。
(選自《晉書》)
【注】①祖逖(tl):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保定)人,東晉軍事家。劉琨(kQn):
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晉朝名將。②司州:古州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洛
陽市。主簿:官職名,為漢代以來通用的官名,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③綢繆
(ch6um6u):情意殷切。④中夜:半夜。荒雞:指三更前啼叫的雞。⑤蹴(c口)踢,
蹬⑥舞:舞動,此處指舞動刀劍等。⑦社稷(j1):指國家。⑧部曲:部屬,部下。⑨
中流:指長江中央。擊:擊打。⑩有如大江:古人設(shè)誓之詞,意思是指著長江起誓以顯
示自己的誠意和可信。
16
1.解釋加點詞
(1)劉琨俱為司州主簿()()(2)逖?社稷傾覆()
(3)仍將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2.句子翻譯
(1)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3.內(nèi)容理解
(1)概括文中兩件事:①;
②。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祖逖年輕時就有遠大志向,與劉琨互相勉勵,聞雞起舞。
B、劉琨雖與祖逖情誼深厚,但與祖逖形成反差,缺乏志向。
C、祖逖率眾渡江,中流擊楫而誓,表達他收復失地的決心。
D,眾部下為祖逖懷有振復中原的志向感到敬佩并為之贊嘆。
19.鵡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乃燕謂惠王日:“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歲出曝,而鵡啄其肉,蚌合
而箝①其喙。鵡②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鵡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鵡!'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耳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
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蹦巳ァ?/p>
(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
【注】①箝: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②鵑: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
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1.解釋加點詞
(1)蘇代為燕謂惠王曰()(2)蚌方出曝()
(3)今趙耳伐燕()(4)乃比()
2.句子翻譯
(1)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17
(2)故愿王之熟計之也!
3.內(nèi)容理解
(1)蚌一一鶴一一漁翁"三者之間表面上因為而聯(lián)系在一起,實質(zhì)上是
因為而聯(lián)系在一起,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本文的故事可以用一個成語概括:
20.歧路亡羊
楊子?之鄰人工羊,熟率其黨②,又請楊子之豎③追之。楊子日:“嘻!亡一羊,何追者
之眾?”鄰人口:“多歧路?!奔缺M,問:“獲羊乎?”日:“亡之矣。”曰:“奚亡之?”日:“歧
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睏钭油虎茏?nèi)荩谎哉咭茣r,不笑者竟日。
(選自《列子.說符》)
【注】①楊子:對楊朱的尊稱。楊朱,戰(zhàn)國時哲學家。②黨:舊時指親族,現(xiàn)指朋友、有
交情的人。③豎:童仆,小仆人。④戚然:憂傷的樣子。
1.解釋加點詞
(1)楊子之鄰人亡羊()(2)即率其黨()(3)既反()
2.句子翻譯
(1)亡一羊,何追者之眾?
(2)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內(nèi)容理解
(1)“歧路亡羊”的本義是;現(xiàn)比喻
18
(2)楊子戚然變?nèi)?,不言不笑,請你代他告訴鄰人他心中的想法。
楊子心中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①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②,充狙之欲。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芋③,朝三而暮四,左乎?”
眾狙皆起而怒。俄而目:“與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氣
【注】①狙(jQ)公:養(yǎng)猴子的老頭。②口:口糧。③芋(xu):橡樹的果實,俗稱“橡
實”。④伏而喜:都很高興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動物感到滿足時的動作)。
1.解釋加點詞
(1)狙亦彳享公之心()(2)是乎()
2.句子翻譯
俄而曰:“與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
3.內(nèi)容理解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指代的內(nèi)容
①損其家口,充狙之欲()
②俄而匱焉,將限其食()
(2)成語“朝三暮四”出自這篇故事,現(xiàn)用來比喻的人。
19
22.南轅北轍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本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背荚唬骸熬瑢?/p>
奚為北面?”日:“吾馬良!”臣目:“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②多!”臣目:“用
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比眨骸拔岬谜呱疲 贝藬?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注】①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②用:資用,即路費。
1.解釋加點詞
(1)方北面而持其駕()(2)吾御者善()(3)此數(shù)者愈當()
2.句子翻譯
君之楚,將奚為北面?
3.內(nèi)容理解
這則寓言故事給你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23.多多益善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日:“陛下不過
能將十萬?!鄙峡冢骸坝诠绾??”目:“如臣,多多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
為我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將赤,而普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p>
【注】①上:皇帝。②禽:通“擒”,捉住。
1.解釋加點詞
(1)多多旗善()(2)陛下不能將年()(3)而萼將將()
2.句子翻譯
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3.內(nèi)容理解
(1)“多多益善”是(人名)說的,從中可以看出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從文中可以看出漢高祖劉邦是一個的
人。
21
24.害群之馬
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②皆迷,無所問涂③。適遇牧馬
童子,問涂焉。目:“若知具茨之山乎?”日:“然?!薄叭糁筅笾婧??”目:“然?!?/p>
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彳本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多天下④。”…小童辭。黃
帝又問。小童日:“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
稽首⑤,稱天師而退。
【注】①大隗(w6i):傳說中的神名。具茨(c?):山名,在蒙陽密縣(今河南密縣)。
②七圣:指陪同黃帝的七位臣子。③涂:通“途”,即路。④為天下:治理天下。
⑤稽(qT)首:叩頭
1.解釋加點詞
(1)若知具茨之山乎()(2)非徒知具茨之山()
(3)請問為天下()(4)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2.句子翻譯
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3.內(nèi)容理解
(1)“夫為天下者……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中的“害馬者”在文中的原意是一
,用來比喻。
(2)從文中看,黃帝之所以能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是因為他
22
25.驚弓之鳥
異日①者,更贏②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嬴謂魏王曰:“臣為王?弓虛發(fā)?而
下鳥?!蔽和踉唬骸叭粍t射可至此乎?"更嬴曰:“可」有間④,雁從東方來,更嬴以虛發(fā)
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嬴曰:“此孽?也?!蓖踉唬骸跋壬我灾??"
對口:“其飛倏而鳴悲。飛徐者,絲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⑥而驚心未去也。
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p>
【注】①異日:往時,從前。②更羸:戰(zhàn)國時的名射手。京臺:高臺。③虛發(fā):虛拉弓弦,
不放箭。④間:短暫的時同。⑤孽:傷病。⑥未息:沒長好。息,痊愈。
1.解釋加點詞
(1)臣為王]弓虛發(fā)而下鳥()(2)其飛,而鳴悲()
(3)憋瘡痛也()
2.句子翻譯
(1)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更羸因為虛拉弓弦不放箭讓大雁在下面。
B.更羸因為虛拉弓弦不放箭射下了大雁。
C.更羸用虛拉弓弦不放箭讓大雁在下面。
D.更羸用虛拉弓弦不放箭射下了大雁。
3.內(nèi)容理解
“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6.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氣
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茍卿
23
之徒,著書布②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
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目呂氏春秋。布威陽市門,懸千金其上,稱諸侯游士賓
客有能增損③一字者予千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第4課洋務運動聽課評課記錄
- 環(huán)保合作項目協(xié)議書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六課 角色與責任同在 》聽課評課記錄(2課時)
- 蘇科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7.2《探索平行線的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1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3.3《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法則》聽評課記錄
- 無錫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觀察由幾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2.6《弧長與扇形面積》聽評課記錄2
- 可轉(zhuǎn)股債權(quán)投資協(xié)議書范本
- 投資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多人合辦店鋪合伙協(xié)議書范本
- 衛(wèi)生院安全生產(chǎn)知識培訓課件
- 口腔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1
- 發(fā)生輸液反應時的應急預案及處理方法課件
- 中國旅游地理(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門脈高壓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療課件
- 民航保密培訓課件
- 兒童尿道黏膜脫垂介紹演示培訓課件
- 詩詞寫作入門
- 學校教育中的STEM教育模式培訓課件
- 電器整機新產(chǎn)品設(shè)計DFM檢查表范例
- 樁基礎(chǔ)工程文件歸檔內(nèi)容及順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