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至1949年桂越經濟交往變遷研究_第1頁
北宋至1949年桂越經濟交往變遷研究_第2頁
北宋至1949年桂越經濟交往變遷研究_第3頁
北宋至1949年桂越經濟交往變遷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宋至1949年桂越經濟交往變遷研究

論文導讀::桂越經濟交往始于宋,元明稍有停滯,中法戰(zhàn)爭改變了古代“朝貢”形式,將桂越貿易擺上了世界市場的大舞臺,本文擬對北宋至1949年桂越的經濟交往變遷做一個梳理,從整體上把握桂越經濟發(fā)展歷程,為桂越經濟合作提供思路。

論文關鍵詞:

桂越山水相連,陸地邊境線長1020公里,從東至西依次有東興、防城、寧明、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8個邊境縣市(區(qū))與越南廣寧、諒山、高平、河江4省17縣接壤。其間共設12個邊境開放口岸,憑祥、友誼關、東興、水口為國家一類口岸;峒中、愛店、科甲、平而、龍邦、平孟、碩龍、岳圩等為地方二類口岸,此外,雙方還設有25對邊貿互市點。桂越海岸線長1595公里,廣西防城港市、欽州市、北海市、與越南廣寧、海防、太平、南河等10來個省市隔北部灣相望。一、古代桂越經濟交往公元968年(宋太祖開寶元年)丁部統(tǒng)一安南,建立“大瞿越國”。在此之前,這一地區(qū)與內地就有經濟往來?!稘h書》載:“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今之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幗?,多犀、象、毒冒、珠璣、銀、銅、果、布之湊,中國往商賈者多取富焉。”[1]《隋書》載:“南海、交趾、各都會也,并所處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璣、奇異珍瑋,故商賈至者,多取富焉?!盵2]越南立國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二月末,交州黎志忠遣使來貢,并獻馴犀一……且求互市于邑州?!盵3]兩年之后,“交州李公蘊乞發(fā)人船直趨豈州互市”。北宋朝廷允準開設邕州永平寨(今寧明縣明江鎮(zhèn)境)、欽州如洪寨博易場對越南通商,在永平寨博易場,交趾人用“名香、犀象、金銀、錢與吾商易綾、錦、羅、布而去。”[4]在欽州博易場,越南邊民“以魚蚌來易斗米尺布”,南宋便已“凡交址生生之具,悉仰于欽,舟揖往來不絕”。[3]元朝時期,雖然當時交趾的陳氏王朝采取封鎖政策,但發(fā)展邊境貿易是兩國邊民經濟生活的共同要求,盡管交趾當局進行阻撓,但兩國的經濟交流并未因此而中斷。據《島夷志略》記載,當時越南盛產沙金、百銀、銅、錫、鉛、象牙、肉桂、檳榔等,越南商人用這些產品交換中國的綾羅、匹帛、青布、牙梳、紙、銅器、鐵器等?!栋材现韭浴酚涊d“中國商舟泛海往來外藩者,皆聚于此,以積薪水,為南方第一碼頭?!痹侥显S多群眾“飲食衣物,皆仰北客”?!按绨宀辉S下?!保ā睹魇贰肪?05,《朱紈傳》),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海禁政策。明朝海禁始于明初,終于隆慶。清廷為了防止沿海民眾通過海上活動接濟反清抗清勢力,也實行海禁,而且較明代更為嚴厲,順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清朝的閉關自守,最突出的表現是在乾隆,嘉慶時期。海禁期間,桂越經濟交往主要通過朝貢和開關互市的方式進行?!翱滴跷迨吣曜h定安南貢朝,舊例三年一貢者,定為二年,六年遣使來朝一次者,定為四年?!盵5]朝貢活動使得邊境地區(qū)“夷販商人”云集,一直延續(xù)到中法戰(zhàn)爭。盡管在咸豐三年(1853年)到同治六年(1867年)的15年間中國南部爆發(fā)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使得溝通中越往來的“貢道”嚴重受阻,但到同治七年(1868年),清朝基本肅清西南地區(qū)太平天國余部的活動,恢復了中越陸路交通,越南阮朝仍守“二年一貢,四年遣使來朝一次?!盵11]的成規(guī)。越南朝貢人員趁朝貢之機,除了進行貢品貿易外,還攜帶商品或商人走私商品到廣西貿易,這種情況史籍多有記載?!鞍材先胴?,多攜私物,道憑祥,龍州……有詔禁傷之?!盵6]成化十四年,廣西等臣奏稱:“安南朝貢使人,多挾私貨營利……”,[7]可以說朝貢貿易拉動桂越邊境貿易的發(fā)展,使得明清兩代邊境貿易頗為繁盛?!懊鲿r(南寧)商務極盛,曾一度設關與越南互市。”[8]開關互市后“自此內地人民得以出入貨販,惟是愚民趨利如鶩……”。[5]安南國王在給乾隆咨文中也說道:“本國仰荷圣恩,曲物產短,特賜開關通市,自本年正月以來,商賈驕集,百貨云屯,國用漸舒。舉國臣民皆感頌大皇帝柔遠深仁,處處歌舞。”[9]又“該國(越南)另于諒山鎮(zhèn)屬之花山地方添設鋪店,招徠平而出口之商?!盵10]然而由于閉關鎖國,朝貢和開關互市遠遠不能滿足中越兩國人民正常貿易往來的需要,導致走私貿易的盛行,從1789年乾隆在一份諭旨中提到:“至粵西與安南接壤,例禁民人偷越。而節(jié)年以來,地方官未能嚴密查察,以致偷越者甚多?!盵8]二、中法戰(zhàn)爭至1949年桂越經濟交往1862年,法國強迫越南簽訂《越法條約》,標志著越南南部殖民地化的開端,但未能對越北進行染指,桂越邊貿仍然保持著舊時代原狀。1883年,法國以越南問題挑起中法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后,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了以下條約:1885年《中法越南條約》、1886年《中法會議越南邊界通商章程》、1887年《續(xù)議商務專條》、1895年《續(xù)議商務專條附章》。其中,關于中越邊境貿易的主要有如下幾條規(guī)定:(1)開放廣西龍州、云南蒙自、思茅、河口四處為通商口岸,若中國貨物經越南從其中一個城市運往另一個城市,減十分之四關稅,并發(fā)完稅憑單,隨同貨物,到另一個城市時,免交進口稅。(2)中國貨物從上述四個地方經越南運到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在邊境出口時,減免十分之四出口稅,發(fā)完稅憑單,隨同貨物,到達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按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慣例,恢復進口半稅。(3)中國貨物從沿海沿江各通商口岸經越南前往上述四處,與出口時,交納全部關稅,發(fā)完稅憑單,隨同貨物到邊關進口時,在減免十分之四基礎上征收復進口半稅。(4)在以上四個邊境城市設海關、法國領事,管理商務[3]。(5)凡法國商民及法國保護之人運洋貨進云南、廣西過關者,按中國通商海關稅則減十分之四收納正稅,其赴中國內地購買土貨,運至邊界通商處所出口入北圻者,按中國通商關稅則減十分之四收納正稅[11]。這樣,一方面加強了對中國西南邊疆地區(qū)經濟侵略和開放程度;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為桂越邊境貿易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使桂越邊境貿易進一步發(fā)展。中法戰(zhàn)爭前,憑祥原為一村鎮(zhèn),“人煙稀少,趕圩也不過一二百人”。[12]隨后,“外地的一些群眾,亦感于邊境生意好做,謀生容易,也慕名前來隘口落戶……當地黃姓人家,又在距隘口2公里,中越邊民往來便道的荒山上搭建房六七間,開設酒訪雜貨店,人稱風流街。每日到風流街販運燒酒雜貨的越南邊民有二三十人次,日售燒酒1000多斤”。[13]1896年,中法兩國簽訂《中越邊界會巡章程》,規(guī)定在中越邊界交通方便相望之處設立對汛,負責轄區(qū)內的出入境管理。兩國邊民可由對汛官員會同發(fā)給長行過界準單,入對方境內通商、貿易。中法戰(zhàn)爭后至1949年,桂越邊境開放程度大大超過戰(zhàn)前,邊貿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龍州是廣西西南邊境重鎮(zhèn),法國將大量商品傾銷到越南再通過邊境貿易轉口龍州或廣西邊境其他圩鎮(zhèn),最后分銷各地。又通過同一渠道運回農副產品。這樣,桂越邊境地區(qū)貿易以龍州為中心,參與了國際經濟大循環(huán),促進邊境市場由封閉型向開放型過渡,實現了與世界市場接軌。當時,龍州從越南“進口貨多而暢銷者為紗布皮、煤油、食鹽,其次則海味、杉木及尋常用品之洋貨”,出口的主要貨物是“以糖豆、八角、油為大宗,黃茸、哈牛皮、木棉花等次之”[13]。從1889年至1932年,以關平銀計,進口530.75萬兩,出口301.93萬兩,合計832.68萬兩,1933年至1947年,進口75096.7萬元,出口7437.5萬元,合計82534.2萬元。[14]在抗日戰(zhàn)爭初期,桂越陸路邊境成為中國西南后方搶運戰(zhàn)略物資的國際通道,桂越邊貿也由此繁榮??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需要外來物質非常迫切,而東南沿海各港口多已淪陷,廣西陸路邊境地區(qū)的鎮(zhèn)南關、水口、岳好、平孟等地,成為中越國際交通線的要道,桂越交往也因此更加頻繁。

參考文獻:

[1]漢書[Z],卷28下,地理志(下)。

[2]隋書[Z],卷31,地理志(下)。

[3]姚賢鎬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中華書局,1962年版。

[4](宋)周去非。嶺外代答[Z],卷五,民國影印本。

[5]《東方雜志》。

[6]聶寶璋:《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7]《廣西省政府公報》。

[8]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編輯組:《廣西壯族社會歷史查》1--7冊,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1987年。

[9]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文海出版社1932-1933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