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高尿酸血癥腎損害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_第1頁
臨床高尿酸血癥腎損害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_第2頁
臨床高尿酸血癥腎損害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高尿酸血癥腎損害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急性尿酸腎病1.臨床表現(xiàn)急性少尿型腎衰竭。通常見于惡性腫瘤,特別是白血病和淋巴瘤開始放化療1~2天內,大量細胞破壞導致尿酸生成迅速增加。常見臨床癥狀有惡心、嘔吐、嗜睡和抽搐。初始表現(xiàn)為少尿,隨后出現(xiàn)水腫和心力衰竭。典型患者可表現(xiàn)為溶瘤綜合征:高鉀血癥、氮質血癥、高磷血癥、乳酸中毒和低鈣血癥。病理可見大量尿酸鹽結晶沉積于集合管和輸尿管,堵塞管腔,引起梗阻,無間質纖維化和痛風結節(jié)。有腫瘤治療史,同時發(fā)生溶瘤綜合征的急性腎衰竭均提示急性尿酸腎病,血尿酸水平可高達15~50mg/dL(900~3000μmol/L),尿液中可見單尿酸鈉結晶,尿中尿酸含量可達150~200mg/dL。2.治療(1)降低腫瘤負荷:由于急性尿酸腎病多發(fā)生于腫瘤過大或腫瘤放化療初期,降低腫瘤負荷可明顯減少急性尿酸腎病的發(fā)生。如白血病時,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10萬/μL以下再化療,且初次化療方案不宜太強。(2)使用降尿酸的藥物:別嘌呤醇和非布司他。別嘌呤醇廣泛用于腫瘤化療前預防高尿酸血癥,其清除率與肌酐清除率密切相關,需要根據(jù)患者腎功能情況調整劑量。肌酐清除率50~90mL/min時,200mg/d;肌酐清除率10~50mL/min時,100mg每2天1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時,100mg每3天1次;透析后補充50%的劑量。預防性應用別嘌呤醇應至少在化療前48~72h進行。(3)充分水化:心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每24h需要4~5L等滲鹽水。如果患者水化充分,但尿量增加不多,應使用利尿劑,避免高容量負荷。如果尿量仍不能明顯增加,則調整入量,避免心力衰竭。(4)堿化尿液:盡管研究認為堿化尿液以防止尿酸結晶形成的作用遠小于水化,但臨床上仍常規(guī)使用。預防溶瘤綜合征時,碳酸氫鈉應該用于血尿酸升高的患者,血尿酸正常之后不宜再使用。碳酸氫鈉起始劑量應根據(jù)尿pH值調整,尿pH值維持在6.0~7.0。(5)血液透析:急性尿酸腎病發(fā)生急性腎衰竭時,可考慮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對血尿酸的清除效果很明顯,每4~6h透析后,血尿酸的水平可下降50%。慢性尿酸腎病1.臨床表現(xiàn)通常表現(xiàn)為慢性腎衰竭,合并痛風和尿酸結石。高血壓常見。體檢可見皮下痛風石和痛風的關節(jié)損害。腎病理主要為腎小管間質損害。2.治療如患者有痛風的反復發(fā)作,應對高尿酸血癥進行治療,由于慢性尿酸腎病的存在,宜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如別嘌呤、非布司他。對于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是否需要治療,血尿酸應控制在什么范圍,目前尚無統(tǒng)一意見。尿酸結石1.臨床表現(xiàn)腰痛、血尿,可合并痛風性關節(jié)炎。血尿酸和尿尿酸均升高,易發(fā)生結石。尿酸結石呈橘紅色,顯微鏡下呈針狀或六角形結晶。痛風患者出現(xiàn)腰痛和血尿時應懷疑有尿酸結石。2.治療(1)治療目標:促進已形成尿酸結石的排出,預防新結石的形成,主要手段是減少尿酸生成,同時提高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度。(2)減少尿酸生成:低嘌呤飲食;多飲水,保證每天飲水量2~3L;口服堿性藥物,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使尿液pH值達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